博客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且通知一聲,看得開心請捐款

2016年3月25日星期五

交數(五)


多得教育局堅持 TSA、要求學生簽署不自殺契約、推廣簡體字、用普通話教中文、推動國民教育等連串措施,讓香港學生明白,自己只不過是官府或學校眼中的交數工具,而老師是缺乏自主權的打工仔女。老師和校長不但不會保護學生,而且早就在心理上跟孩子切割,淪為「教畜」(即是教育界的畜生,出自香港高登討論區)。公營教育制度的真正目的,是為商界提供廉價勞工,以及替官府執行政治任務。這套扭曲的官僚制度,是為權貴的利益服務,並非為學生服務。

就算小朋友性格堅強,受得住來自公營教育制度的折磨,沒有自殺,沒有發瘋,長大成人,大學畢業,投身社會之後,原本隱藏於學校背後的官府和商界會自動現身,站到台前,開始接管你的日常生活。從選擇工作(例如:政府部門、資助機構、商業機構)、購物消閒(即是:地產商、領展)、購買房子(即是:公屋、居屋、私樓)以致愛情婚姻生育,你都無法擺脫官府或商界的操控,亦即是要繼續扭曲自己,迎合一些你未必認同的價值觀,以及繼續受制於一些你無法信任的人。

由學校負責的洗腦工作,交由主流傳媒接力:必食、必遊、必消費、必買樓、必結婚、必生仔、必 Playgroup、必名校、必考試、必補習。傳媒的任務,是塑造閣下的生活模式,務求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會落入商家的手裡。閣下的人生目標,只能是貢獻資本主義,而非為自己而活。你所生的孩子,將會經歷同一過程,繼續交數,一生為奴,千秋萬代,求脫無期。間中有拒絕服從的年輕人,會被主流傳媒標籤為失敗者(例如:廢青、宅男、剩女),備受打壓。傳媒似奸妃,是權貴的玩物,忙於替主子弄錢弄人,以為可以證明自己的價值,但是一旦失寵的話,輕者被打入冷宮,重者會被賜毒酒。這種人,既可憎,又可憐。

遊戲規則是這樣的:從小習慣為組織(學校)服務的孩子,長大之後容易適應加強版的奴役和控制,為官府或商界的利益貢獻一生。這種人,服從性高,容易控制,也缺乏獨立自主的意識(因為公立學校不會教),一旦被組織所拋棄,會驚惶失措,迷失方向。對,就算是稱職的奴隸,也會被主子所拋棄,只要主子在鄰近地區或第三世界找到比閣下更便宜更聽話的奴隸,你就會變成被拋棄的螺絲釘。而你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只是成就了一個組織、行業或制度,本人卻被掏空,只剩下軀殼。萬一那個組織、行業或制度走下坡,你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就白白浪費。

黃子華的說法:「打工令你沒有時間替自己做事,所以你收取的,不應該叫工資,應該叫賠償,而且老闆欠你一句對不起。」這個道理,拜金女子早就知道,原因是女人的青春比男人的寶貴。娛樂圈不少拜金女,十來歲就放棄學業和事業,專心為自己的將來打拼,即是釣金龜。能否成功,視乎運氣與際遇。撇開道德不論,她們是早熟的一群,堅決把潛規則進行到底。從女性主義的角度看,她們勇於向父權社會挑戰 ―― 與其要我為男人付出一生(三從: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倒不如要男人為我的利益服務,做我的奴隸!拍案而起的壞女人,有氣魄,戲劇性豐富,是女演員夢寐以求的角色。(例如:武則天)

扯遠了,說回來。學校、官府、商界和傳媒,互為表裡,互相配合,連成一體。學生自殺,官府的處理手法,卻是刻意把問題切割,即是:情緒病精神病交由醫療系統解決(例如:大學校園的輔導處增派精神科醫生),教育問題教育解決(例如:每間學校派發 $5000 加強生命教育),傳媒問題傳媒解決(例如:報導自殺新聞應該有所節制),是真傻還是假傻,自己想。難怪小朋友會戴 V 煞面具上街,因為他們覺得,不炸毀香港社會的上層建築(提示:馬克思),年輕人不可能找到新的出路(提示:The Hunger Games)。本土派和港獨思潮因此有市場:當小朋友感受到來自教育制度的壓迫,然後看見主管教育的唔得掂(吳克儉)躲在車內低頭玩手機,後面是提拔他的英主 689(梁振英),而 689 背後是偉大祖國,層層推論,冤有頭,債有主,小朋友把賬算到阿爺(中共)的頭上,非常合理。難怪 689 的最新外號是「港獨之父」,也難怪網上有人呼籲每間學校籌集 $5000「買起唔得掂」(買兇暗殺吳克儉)。現眼報,來得早。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這是毛主席的名句,阿爺(中共)應該聽得懂。偉大祖國想阻止港獨思潮蔓延,不想看見更多香港學生投向本土派的陣營,識做啦(你懂的)。

插圖來源:Getty Image

YouTube 精選:

劉小華@繁忙兒童合唱團:<補充練習無間做> (3: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PrbRWKvLGQ
來自香港網媒<毛記電視第一屆十大勁曲金曲分獎典禮>的片段,原曲是電影<無間道>的主題曲,經過改寫的粵語歌詞道出香港學生的苦況,由迷你版劉德華唱出。上載者 (Stephen Lui) 的留言:「我地做成年人嘅,睇到佢地咁辛苦,真係冇辦法咩?唔係囉,制度係可以改變架,唔好以為我地真係冇 say、我地小小嘅一把聲真係無用,其實我地仲可以憑我地嘅投票權,去 vote them out !! 先係立法會、繼而係「真普選」選特首,改變我地嘅家,我地嘅香港!」

許冠傑:<學生哥> (1981) (3:3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LmNfCAshRs
這首許冠傑名曲讓你明白,老一輩的香港人真心誠意地相信,小孩子努力讀書考試,長大之後就可以解決生活。港人讀書,動機功利。許冠傑的部份歌曲,是改編自歐西流行曲,例如:<咪當我老襯>的原曲是 Baby I Don’t Care,<加價熱潮>的原曲是 Rock Around the Clock,而這首<學生哥>的原曲是 James Last 的 Washington Square。(資料來源:香港免費音樂雜誌 Headlines, Mar 2016, p. 16-17, 題目:借來的西風原型畢露,作者:Manfred Wong)

James Last - Washington Square (3:0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uR4gohUvEQ
根據 Headlines 的編輯 Manfred Wong 的考證, James Last 的 Washington Square 其實是重新灌錄的版本,最原裝的版本是一首古老的 Folk-Dixie 民謠,最早出現於 1963 年,由一隊美國 Greenwich Village 的 The Village Stompers 樂隊演奏,是純音樂的版本,而 Folk-Dixie 是一種以 Banjo(班卓琴)為主的鄉土舞曲風格。(資料來源:香港免費音樂雜誌 Headlines, Mar 2016, p. 16-17, 題目:借來的西風原型畢露,作者:Manfred Wong)

The Village Stompers (1963) - Washington Square (2:5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0yFJMa9eZE
這是最原裝的版本,你會聽到一把 Banjo 從頭帶到尾,畫面是影像版的美國歷史。

The Hunger Games (2012) - Official Theatrical Trailer (2:3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fmrPu43DF8
這部電影港譯<飢餓遊戲>,劇情講述年輕人反抗極權,女主角是個誓要改變命運,奮戰到底的少女。當外國電影和日本動畫(提示:宮崎駿)都讓女孩子扮演英雄角色,香港的主流傳媒和影視作品卻繼續把女人視作男人的附屬品,你會明白,這個城市只是外表新潮,內裡清朝,性別觀念停留在封建時代。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香港教育局:學校處理學生自殺問題電子書
( 2015 年 10 月更新版)
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tc/student-parents/crisis-management/about-crisis-management/EDIP-c.pdf

盧斯達:自己的孩兒自己殺
2016-03-08
http://dadazim.com/journal/2016/03/dark-time/
節錄:每天打開電腦電話,都有中小大學生自殺的新聞。我不認識年紀小的人,我不知道他們在學校過得怎麼樣。這座城市,自己的孩兒自己殺。在這麼一個無孔不入、追趕著各種目標的世界,又有誰能不受影響?我們就是社會製造出來的東西,無論心裡的反叛心有多強,我們都受到影響,受到苦纏。我以為我們只要戰勝教育制度,達到他們宣稱最重要的人生目標,就是勝利,但我們跟快樂始終越來越遠,也找不到回家的路。那路明明還在,但天色越來越黑,沒人找得到自己本來平淡的素臉。讀書的時候,一心只想入大學;之後一心想有更多成就,於是一直都沒留意很多事情。食一口飯,那飯的味道是怎麼樣;那一口茶的味道是怎樣;每一個人的模樣,我都不記得;對人不好,或者好,都不記得。快樂是怎樣的感覺?它越來越深奧,漸漸變成一個傳說。

盧斯達:病理與藥物解構和建構
2016-03-15
http://dadazim.com/journal/2016/03/suicide-plan/
節錄:這些自殺的學生,受害於社會體制,多於原發性、遺傳、大腦物質異變的精神病。但社會談論這個問題,為了逃談自己手上的屠刀,便以「情緒問題/情緒病」稱之,故作天真的檢討輔導機制,彷彿真是一種類似感染或者鼠疫,將他們一個一個殺害。食藥只可以緩解於一時,集體的不人道,變成了個人的問題。「情緒病」的創造,分類越來越細緻,背後是一套越發精密的一套醫療程序。你不快樂,身體出了問題,我有一套程序去處理,將事情規限於醫療體系中解決。一切問題,都變成病者、醫者、藥物、藥廠之間的配合度問題。然而,更大的問題,可能是現實、可能是社會,而「情緒病」的分類,乃至 NGO 式的「喚起關注」,其實是刻意革除個人負面情緒背後的社會因素。等於主流社會解釋貧窮和富貴,往往視之為個人殆墮(Auntie 的更正:怠惰)或者努力,而刻意掩蓋了背後的大環境。

相關的文章:

攻略
2013 年 2 月 2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2/blog-post_23.html
節錄:「攻略」是對「交數」文化的消極抵抗,也是一種非常犬儒的生活態度。既然無法推翻強迫我做交數工具的各種社會制度,以及避開執行這套制度的各色人等(官府、老闆、上司、老師、父母、伴侶),唯有敷衍了事,盡量減少付出,就當是向制度進行小規模的報復,好讓對方明白我的不滿,但是又不會立即把我拉去打靶,也無法懲罰我的小奸小壞。北方人的說法:好死不如賴活。

交數(四)
2014 年 8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8/blog-post.html
節錄:六月底,近八十萬香港人參與公投,要求一個符合國際標準的普選(特首)方案。大陸官媒氣炸,用黑社會的口吻教訓香港人:「你再多也不過七百萬,我有十三億!」玩組織動員?誰也玩不過共產黨!阿爺(中共)動真格,設定目標,短時間內,要收集過百萬港人的簽名,讓發動「佔領中環」的陣營見識偉大祖國的「硬實力」。廣東話的說法:「唔係咁玩架,等我教你啦!」(書面語:看我的!)

交數(三)
2013 年 2 月 1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2/blog-post_9106.html
節錄:跟政府部門或者公營機構相比,商業機構的「交數」(達到銷售指標)文化來得更徹底、更瘋狂,充份體現出弱肉強食的「森林定律」(Law of the Jungle)。有些服務行業,要求員工交數,其實是變相誘使新入職者「貼錢打工」,說穿了,是無良僱主或者黑社會精心鋪排的求職騙局,目的是騙財,所以特別喜歡聘請入世未深的年輕人,又或者是對香港認識不深的新移民,常用的手法如下。

交數(二)
2013 年 2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2/blog-post.html
節錄:香港,越來越似澳門賭場貴賓廳。如果香港是一盤生意,從經營者的角度看,不錯,「自由行」可以幫你「交數」(達成銷售指標),交租出糧,燈油火蠟,向股東交代。表面上,高增長概念,股價上升,前景向好(但是近期「自由行」的消費力開始放緩)。代價卻是:喧嘩吵鬧,烏煙瘴氣,黑錢氾濫,北姑橫行。這種情況,商學院語言,叫「集中風險」(Concentration risk)。

交數(一)
2013 年 1 月 2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1/blog-post_23.html
節錄:公營的大學與醫院,基本上是政府部門的延伸,依賴官府撥款(部份也有自行籌款的能力)。因此企業文化跟政府部門大同小異:員工眼中只有上司或老闆,看不到服務對象。反正公營部門提供的服務帶有壟斷性質,是施捨窮人的冷飯殘羹,客戶別無選擇,註定要忍受官僚主義和晚娘面孔。廣東話的說法:「鬼叫你窮呀!有本事,你去幫襯私家呀笨!」(誰叫你窮!有錢請光顧私營機構!)

教育騙局
2015 年 8 月 2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8/blog-post_21.html
節錄:經典騙局之所以能夠歷久不衰,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是受害人基於面子問題或其他的原因,不願意公開談論,也沒有及時向其他人發出警告,於是騙局可以繼續運作。如果我們身處的社會充斥著各種大大小小的騙局,而學校又是社會的縮影,那麼公營教育制度其實也是騙局的一種(提示:國民教育),只不過受害人被愚弄的時候,心智尚未成熟,總要投身社會多年之後才醒覺受騙,而騙子已經跑得老遠甚至是早已仙遊,於是追討無門。

關漢卿、六月雪、高登仔
2014 年 6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6/blog-post.html
節錄:本地生的入大學之路,也開始出現一些或明或暗的政治審查(例如:國民教育、隱含政治立場的古怪試題)。而隨著大陸資金接管的行業(例如:能源、電訊、航空)越來越多,政治立場開始成為一個入行障礙,又或者是職場上自動分流的其中一個條件。在香港讀書的內地生,據說頗受中資機構的歡迎,因為他們不會支持「佔領中環」。香港,越來越似西藏或新疆: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土著都受制於一些紅色背景的外來者。

天讎、革命之子、國民教育
2012 年 9 月 1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9/blog-post_15.html
節錄:每隔一段日子,便有勇於反抗的孩子,被誣捏為紅衛兵。中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因為發起反對國民教育運動,感動全香港,被二奶電視台、紅色英文早報、女高官以及一眾「梁粉」(梁振英的粉絲)不斷地抹黑,認定背後一定是有人撐腰、擺佈和策劃,令小孩子變成紅衛兵,正在破壞香港社會的「和諧穩定」。

小孩不好當
2014 年 5 月 2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23.html
節錄:於是聰明的小孩明白了,公立學校教的那一套,只會讓你變得容易被控制。東方人社會,人與人之間缺乏互信,是有理由的。成長的代價,是純真消逝,從此不信權威,私底下不講道德,做事不守規矩。這樣的社會,奉行森林定律 (Law of the Jungle),表面上講道德,實際上弱肉強食,只有黑社會才能生存以及上位。下一次再有災難發生,人群不會服從指令,而是互相踐踏,人踩人爭奪逃生路。

發春瘟、食魚蛋、寫劇本
2016 年 2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2/blog-post_17.html
節錄:爭論暴力與非暴力,已非問題的重心。群眾運動的方向,不可能由幾個學院蛋頭或民主派議員決定。主流傳媒和傳統政黨,早已經不是操盤手。形勢變化得很快,雨傘運動一週年,那些依舊堅持「和理非非」(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的學院蛋頭或民主派議員,已經淪為本土派口中的「港豬」,意思是任人宰割的畜生。即將在烈火中誕生的,是蓮花還是惡魔,沒有人知道。

無水散水
2015 年 2 月 1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14.html
節錄:一場持續 79 日的佔領運動,令香港的政治版圖大洗牌。一直處於權貴的雷達偵察範圍以外的八十後出來擔大旗,發動一種全新模式的社會運動,傳統政黨和主流傳媒只能被動地回應。對話之路走到盡頭,Broker 變 Joker,從此只能靠邊站,令不少年過五十的政黨和傳媒高層欲哭無淚。本土派開始抬頭,泛民主派、大中華膠(即:中國有民主香港才有自由)、和理非非(即: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開始失去市場。

衍生需求
2011 年 9 月 1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09/blog-post_19.html
節錄:(主流傳媒)長年累月替女人洗腦,讓她們為結婚生子而活。與此同時,繼續抹黑和打壓那些特立獨行,拒絕按照時間表和方程式做人的大膽女子。這是主流傳媒的生存之道,因為挑動女人的神經,製造恐慌,方可自保。容易焦慮的女人,成為一個夕陽工業的救星,背後是龐大的商業利益,不難理解。

玻璃懸崖
2015 年 10 月 3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10/blog-post_30.html
節錄:父權社會,女人難上位。現實世界,商業社會,總是按照男性的遊戲規則運作,經常把女性排除在外。於是有些女孩子會這樣想:既然事業女性之路有種種限制,我把心一橫算了。華人社會,拜金女子多,是有理由的。

女人的路
2010 年 7 月 1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7/blog-post_10.html
節錄:傳統觀點,是女人只有兩條路可走:職業女性或者家庭主婦。這兩條路都很辛苦,只適合刻苦耐勞的好女人。於是有女孩子選擇第三條路,就是放下道德包袱,懶理別人的目光,做拜金女子,以釣金龜為終生事業。

狗咬人
2012 年 11 月 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11/blog-post.html
節錄:生意人進軍傳媒,動機並非謀利,而是貪圖金錢以外的好處,例如:要脅需要民望的政府官員、向某個政治集團或者派系投誠示忠、參與政治、打擊敵人、介入商業糾紛、公器私用、附庸風雅扮文化人、提高個人的影響力與社會地位,又或者是替兒孫鋪路,好讓他們日後跟官府周旋的時候,有更大的議價能力。簡單地說,易手之後的傳媒機構,變成一個非常龐大與複雜的利益輸送和交換網絡的一部份。生意人以為,進軍傳媒,等於用錢買權力。

25/03/2016

1 則留言:

青月 說...

是的,我們就是活在Matrix當中。(題外話:人大了才看得懂這電影,更佩服其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