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5日星期日
2019 Top 10
2019 年發表的文章,瀏覽量最高的十篇是:
1. 抱薪救火(2019 年 8 月 15 日)
2. 秋後扇(2019 年 11 月 11 日)
3. 「一帶一路」的副作用(2019 年 5 月 28 日)
4. No more panda hugger(2019 年 9 月 13 日)
5. 價值崩潰(2019 年 7 月 27 日)
6. Know Your Customer(2019 年 11 月 2 日)
7. 炒埋一碟(2019 年 6 月 26 日)
8. Copy & Paste(2019 年 4 月 26 日)
9. 奪權(2019 年 10 月 20 日)
10. 自報家門(七)(2019 年 8 月 6 日)
除了女性觀點的<一帶一路的副作用>之外,其餘九篇都跟反送中運動有關,說明這個博客的讀者非常關心香港的局勢發展。根據官方提供的統計數字,過去半年內警方拘捕了 6,022 人,學生佔 2,393 人,佔總被捕人士 39.7%。港人會銘記這個夏天,因為那是年輕人用鮮血書寫歷史,用生命守護這個城市,勇敢地向中共的暴政說不。過去半年,運動的口號從「香港人加油」變成「香港人反抗」再變「香港人報仇」。來自街頭文宣的文字:「有血一齊流,有仇一齊報!若我們接受政府的條件,我們已死去的朋友是不會原諒我們的。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直接了當,強而有力。上過戰場的孩子,會有不一樣的生活態度。直到目前為止,年輕人還沒有爭取到足夠的權力,去改變權力和財富的分配方式,但是長遠來說,一定會為香港帶來一些轉變。是否會改變這個城市的價值觀,令香港變得沒有那麼右傾及無情,還有待觀察。抗爭的模式也改變了,城市游擊戰加上網絡輿論戰,成功爭取到國際社會的支持(證據: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也是小朋友的功勞。
從 2012 年開始,反對派陣營進入新老交替的階段(提示:黃之鋒)。面對巨大變局以及本土派所帶來的挑戰,有人不願交出位置,有人眷戀大台想扮演「帶頭大哥」(提示:黎智英),也有人慣性地扮演「冷氣軍師」(港式網絡語言:躲在空調房間內對前線抗爭者說三道四,只懂得噴口水刷存在感的廢老們)。軍容不整,手忙腳亂,眾聲喧嘩,非常狼狽,但是來到 2019 年終於發揮作用和展現成果。 2019 香港成為國際焦點,聖誕卡回歸本土,來自街頭文宣。
「人血饅頭」的啟示
因為當中有年輕人的鮮血,很多評論員都用魯迅筆下的「人血饅頭」來解讀這場運動。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取得壓倒性勝利是「和理非」收割「勇武派」用鮮血換來的民意,當選者表示會用議員酬金為「勇武派」提供工作機會,這是「獲利回吐」還是「政治分贓」?也有人關心反對派是否會重回被體制所消耗或改變的老路,重蹈老白鴿(民主黨)的覆轍。也有大學生說(提示:方仲賢),香港的「一國兩制」模式證明失敗,對台灣的民進黨的選情有利,希望蔡英文立<難民法>收留和庇護香港人,但是蔡英文很快就說不,於是罵她吃「人血饅頭」,即是「忘恩負義」。這種說法令台灣人不高興,本土派也覺得這樣說不對,因為台灣人沒有幫助香港人的義務。革命尚未成功,反對派的精力已經消耗在口水戰和內鬥之上。這是「泥潭混戰」還是「自相殘殺」的前奏?這個博客的讀者說:以西方世界的社會運動招數反抗暴政,如何能夠擺脫中國特色的自相殘殺結局?
這場運動進入休整期,參與各方都在檢討得失和調整策略。中國和美國的貿易談判取得初步成果,達成了首階段的協議,中共是否會因此而減少顧慮,放膽加強打壓香港的力度?中央政府又會怎樣調整對港政策,繼續玩人海戰術大舉殖民?要求中資機構加快進駐和控制各行各業?繼續用暴力對付香港的示威者,務求打死打傷最強硬最堅定的一群,令抗爭陣營損兵折將(提示:梁天琦)無法繼續?這場運動跟中共內部的派系鬥爭又會如何互動?誰人要承擔政治責任?維尼?特區政府的高層是否會重組?美國將會怎樣執行<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國際社會又是否會追隨美國的做法?這堆問題,會在聖誕節期間繼續發酵,同時左右運動的發展方向。
短暫的平靜,是暴風雨的前奏。時機一到,舊的矛盾會以新的方式呈現或爆發,嚇壞思想傳統的古老石山(例如:香港的藍絲商界)以及依附紅色體制的既得利益者(例如:在外國大學校園襲擊香港學生的大陸學生)。對年輕人來說,變局並非壞事,因為可以打開缺口,趁機爭取話語權,試圖改變遊戲規則,問題是如何令運動能夠持續下去。歷劫重逢,煲底相認?戰鬥未完,道路很長,障礙很多。
還是那句話:如果大家覺得 Auntie 的文章有參考價值,沒有浪費閣下的寶貴時間,請捐助「高錕慈善基金」(畫面右邊的捐款箱),替我積福,謝謝。過去一年諸事不順,但是跟香港的變化比較起來,不算得甚麼。但願天佑香港的年輕人,讓小朋友的犧牲有價值、有回報,不致淪為現代版的「人血饅頭」。
插圖來源:街頭文宣
YouTube 精選:
黑白老電影:魯迅小說<藥>的影像版 (8: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uIUcUq_2CM
這是大陸網民剪輯的精華版,旁白是普通話,附簡體字幕。
鲁迅原著改编【藥】1981 年中國經典懷舊電影 (1:23:3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2KIuXcofE8
這是完整的電影版,導演:呂紹連(生平資料見百度百科)。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藥_(魯迅)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藥_(魯迅)
節錄:《藥》,出自中國近代文學家魯迅之手,於 1919 年 4 月 25 日發表於《新青年》第 6 卷 5 號,後整理於《吶喊》文集。《藥》是以 1907 年民主革命家秋瑾起義為背景。小說描寫了革命者流血犧牲而不獲群眾理解,他們的鮮血反被無知迷信的人做成人血饅頭去醫治癆病。小說通篇都充滿著陰冷血腥,也營造出人物和主題。文章運用雙線結構:一方面寫華家為了治癆病而花錢買沾滿鮮血的血饅頭;另一方面寫夏瑜等革命黨人的犧牲。小說末尾以墳頭比喻成闊人祝壽的饅頭,極端諷刺了社會革命和改革的失敗。全篇主題是諷刺當時國人的愚昧無知,迷信血饅頭可以治病,以及不了解革命的真義,並且以此說明當民智未開的時候,革命並不是救國良藥。受該文影響,利用他人的不幸來使自己獲利的行為被稱為「吃人血饅頭」。
瑞麟老師的國文教學分享網頁:人血饅頭:魯迅:藥
http://rueylin0119.pixnet.net/blog/post/196573040-魯迅:藥
這裡有完整的文字版。
盧斯達:除非已台獨 否則《難民法》立不立跟香港毫無關係
https://www.facebook.com/dadazim/
節錄:最近香港的大學生去台灣陳情遊說,希望立《難民法》收留庇護香港人。蔡英文很快就說不,表示《港澳條例》就行。台灣未獨立建國,憲法仍然是中華民國格局,「大陸人」和「港澳居民」都是居民,相應的法律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和《港澳條例》,就算立《難民法》都是處理國際難民,「國內人」不適用除非台灣獨立將香港視為國外難民,但這對香港求援者不是更加遙遙無期?不知道香港的大學生是感到沮喪還是受到煽動,似乎對台灣政府的回應不滿意,於是就出現了浸大學生會長方仲賢在 FB 貼文批評蔡政府光說不練,有「拿香港鮮血換台灣人選票」之嫌。方仲賢的貼文說台灣要幫香港,否則「台灣就會在華人自由世界入面被徹底孤立」,這已經是踩中雷區,因為根本很多台灣人都不自認是「華人」,也不想做甚麼「華人世界民主燈塔」,這種用字已經說明,不少港人對台灣解嚴後的心理認識非常平面。兩個地方最多只能是友邦,兩者對彼此都沒有必然的義務。
思想坦克:
盧斯達:香港抗爭在甚麼位置?北京可能的反撲會是……
December 6, 2019
https://www.voicettank.org/single-post/2019/12/06/120602
節錄:持續了半年的高強度動員,平時不涉政治的善男順女,也不知不覺感到走完了一個理(里)程碑,心理和肉體的疲勞也正式浮現。在暫時減壓的情況下,親北京派 out of game,老民主派則可能重新面對統戰的誘惑,北京若果看得通,就知道「止暴制亂」要靠溫和派社會賢達切割、醜化和施壓抗爭。對政客而言,跟政府成為共同體,還是跟人民成為共同體,這是一個真理時刻,是為了仕途和安穩而回到花瓶議員的本份,還是超越職位,由臣民轉為國民,為香港共同體作出公開或私下反叛殖民者的貢獻,這是他們的難題。對長期被殖民的香港,也是自我完成的最後一課。冷酷地說,對一個正在轉正的新生民族,從來不怕打壓,反而是良師益友,痛苦地睜眼好過在煤氣房安祥地死。 1997 年至 2010 年前後,香港是在煤氣房,之後是痛苦地睜眼。宏觀而言,睜開眼總是好的。
警隊過去半年領逾時工作津貼總開支 9 億 5 千萬元
RTHK 2019-12-13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497453-20191213.htm
節錄:根據保安局回覆財委會的文件,顯示過去半年,警務處平均每月有約 11,000人,領取紀律部隊逾時工作津貼,涉及的總開支是 9 億 5 千萬元(港幣,下同)。即領取逾時工作津貼的逾萬名警員,過去 6 個月,平均獲額外津貼 86,363元。文件顯示,警務人員逾時工作只會在無可避免的情況下進行,內部有嚴格規管,一般逾時工作的補償,需於逾時工作後 30 天內補假作償,當局可批准向合資格人員發放紀律部隊逾時工作津貼,每月 60 小時為上限。警務處本年度獲撥款約 202 億元,用以支付警務處的薪金、津貼和其他運作開支。
休班記者:半年來,時代革命去左邊?
https://medium.com/@ondutyjournalist/half-a5b18979ab10?
節錄:這半年來,已數不清曾有多少晚徹夜難眠,流過多少血汗和眼淚。一組組日期與數字,刻劃著港人每道傷痛:逾 6000 人被捕,平均每日 33 人被拉;一萬六千枚催淚彈、一萬發橡膠子彈、二千發布袋彈、 1850 發海綿彈;還有實彈、眾多受傷的、被辱的、虐待的、失去性命的,不知所蹤的手足……。半年間,「香港人加油」進化為「反抗」,再到「報仇」。由遇到催淚彈落荒而逃、聽到掘磚退避三舍、看到衝突會加以阻止,到今日發展各種應對方式、「一二一二」前進後退、自動自覺「落雨開遮」,甚至是火魔……。雖有不足,但這些曾是大家無法想像的事,已在這半年發生。回望這半年的血海深仇。想想我們得到甚麼,又失去甚麼?就知道不能麻木,不能放棄抗爭而背棄一眾受苦的手足,亦不可以抹殺一切可能,使「時代革命去左邊?」成為事實。梁天琦曾說好快會被取代,又指任何人都可以是他。我們雖然不是梁天琦,但「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亦不只是一句口號,在未竟之路上,喊上這八隻大字,我們都是在搞革命。
獨立媒體:
我們守護的公義,不是一個已崩壞的象徵
—— 一群法律系學生及舊生回應大律師公會 2019 年 12 月 9 日之聲明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69256
節錄:如此種種,何不令人髮指?我們卻在這個背景下,屢次讀到大律師公會罔顧現實的聲明。「司法機構正是掌管公義及維護法治的主要守護者,以及保障市民基本權利和自由的機構。」我們懇請各位大律師三讀聲明內這一句子:放在香港滿目瘡痍的現況下,這還真確嗎?還有說服力嗎?還有認受性嗎?若大律師公會只看見示威者違法,看不見違法違紀的執法人員仍逍遙法外;只看見死物的毀壞,看不見制度的暴力 —— 這絕非不偏不倚,實是助紂為虐。作為一眾正在或曾修讀法律的學生,我們深知本科在市場主導的課程編排下,以商業服務為重,輕視對公義的追求和法制的批判。但正因為這些限制,我們學懂要在社會動蕩之時更與群眾同行,盡量在實踐公義與反思之中探討法治的真實意義。所以我們希望大律師公會作為社會上擁有資源與話語權的一群,能更肩負起守護及釐清法治精神的責任,在司法獨立受到嚴重挑戰之時直言無諱,以免「法治」成為一場空談,甚或淪為政權打壓人民的藉口。是以我們期望大律師公會往後的聲明能更高瞻遠矚,不只看到並斥責某些人對待法院死物的暴力,更能譴責促使這些暴力背後的政治制度弊病,否則任何聲明只是膚淺的、離地的陳腔濫調。
相關的文章:
廢話之都
2019 年 3 月 3 日
https://xiaoshousha.blogspot.com/2019/03/blog-post.html
節錄:用西方世界對於自殺現象的討論或報導作為比較(例如:自殺跟資本主義的關係),你會明白華文傳媒的見識水平有多落後。也許是故意的,把自殺現象抽離政治經濟和社會脈絡,拒絕承認社會有病,避談中共的治港政策,把責任推卸到自殺者的身上,用廢話來總結,就可以鞏固現有的遊戲規則,傳媒機構的大老闆手上也就增添了談判籌碼,這是現代版的人血饅頭(提示:魯迅+藥)。
「進階版」求職須知 (Part 1)
2018 年 6 月 2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com/2018/06/part-1.html
節錄:沒有實際效益的活動,通常是用來延續某條產業鏈的生存。而不斷催迫你參加這些活動的人,必定是跟那條產業鏈關係密切,也許有檯底交易,但是他或她不會告訴你(例如:成為人大政協的大學校長、成為上市公司非執行董事的財經學者)。表面上的理由,必定是「我為你好」。以關心之名行控制之實,把別人的孩子當踏腳石,是華人社會的常態。(提示:魯迅+人血饅頭)
15/12/2019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2 則留言:
祝auntie聖誕新年快樂,新一年新氣象 :)
Auntie, merry Christmas~ Thanks for your sharp, well-written articles!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