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6日星期六
交數(三)
商業機構的交數文化
跟政府部門或者公營機構相比,商業機構的「交數」(達到銷售指標)文化來得更徹底、更瘋狂,充份體現出弱肉強食的「森林定律」(Law of the Jungle)。前者所提供的服務帶有壟斷性質,員工眼中只有上司,面對客戶的時候,還可以擺出一副晚娘面孔。後者因為要面對激烈競爭,又要向股東交代,所以賺錢要賺到盡。員工不但要應付上司,更要討好客戶,才能交數,保住飯碗。萬一上司和客戶都是魔鬼,都在測試閣下的道德底線,都喜歡玩弄和操縱別人,閣下的處境,可能生不如死。上司和客戶以外,還有敵友難分的同事呢,真是想起都頭痛。
打工仔女「跑數」的苦況,杜琪峯電影<奪命金>(2012) 有真實的描寫。何韻詩飾演的銀行職員,為了交數,向無知婦孺(蘇杏璇)推銷高風險投資產品。她的上司(車沅沅)是中層主管,口齒伶俐,冷漠無情,重視業績,視下屬為交數工具。電影中,何韻詩面臨裁員危機。她的出路,並非嫁個有錢人,而是挾帶私逃。金融城市,人與人之間,講金不講心,有錢才有自主權,所以英文片名叫 Life without Principle。影響所及,香港人的社交生活,也充滿功利計算。某名人接受訪問時說:「事業發展,需要不斷認識新朋友。」而「速配活動」(Speed Dating) 的參加者卻清楚表明:不要推銷員、理財顧問、保險或地產經紀。港式男女角力,年齡外表以外,還要考慮以下因素:對方是對我有興趣,還是為了向公司交數?
要「跑數」的求職騙局
有些服務行業,要求員工交數,其實是變相誘使新入職者「貼錢打工」,說穿了,是無良僱主或者黑社會精心鋪排的求職騙局,目的是騙財,所以特別喜歡聘請入世未深的年輕人,又或者是對香港認識不深的新移民。常用的手法如下:
1. 上班第一天,僱員被告知需要推銷某些貨品,為表誠意,要立即用信用卡購入該批貨品,上司或僱主說,員工可以在公司(例如:中式食肆)的範圍內向客戶推銷(例如:月餅),公司稍後會把客戶的付款轉入僱員的銀行戶口,結果當然是公司結業,僱主失蹤,同時立即有收數佬上門,向員工討債或滋擾其家人。對無良僱主來說,好處是同一件貨品可以出售兩次,賺到笑。
2. 這是第一招的變奏,加入了外判的元素。員工由外判商負責招聘,在大型連鎖店的 Consignment counter(推銷攤位)工作,同樣是被告知需要交數,如果銷售不達標,員工要自掏腰包購買餘下的貨品(成本價!),結果同樣是公司結業,僱主失蹤,連鎖店的管理層表示不了解情況,也無法聯絡外判商,所以不會承擔任何責任。至於外判商與連鎖店之間的真正關係,自己想。
3. 大學生找兼職,受聘成為「神秘顧客」(Mysterious Shoppers),被要求先用信用卡到指定的連鎖店購入某些貨品,然後帶回辦公室,日後僱主會把款項退回,結果當然是受騙,錢拿不回來,而購入的貨品,有可能已經被帶到大陸抬價出售(例如:奶粉或藥物)。換言之,大學生成為自掏腰包入貨但是沒有工資的水貨集團跑腿。至於甚麼問卷,只不過是轉移視線的道具。
4. 員工無法達到銷售指標的話,會被剋扣工資,通常名義上叫罰款,又或者上司會說已經把錢投入甚麼員工福利基金之類。勞工團體的發言人說,這樣做是違反<僱傭條例>的,呼籲員工向勞工處舉報,以及向勞工團體求助。
5. 無法達到銷售指標的員工會被解僱,然後僱主會入稟法庭,向已經被解僱又或者自行離職的前僱員追討佣金、制服費、培訓費和行政管理費,諸如此類。這一招常見於投資產品的推銷工作,是那些行業,自己想。從無良僱主的角度看,這些行業通常只有佣金,沒有薪金(又或者極低),只要不斷有新人加入跑數,靠出賣良心、肉體或親友簽單,至少可以帶來手續費,幾乎是無本生利的生意。
6. 僱主要求分店主管保證每個月必須為公司帶來指定的佣金收入,如果某個月的佣金收入低過指標,無法彌補營運開支,差額將會先由公司墊支,然後紀錄在案,成為該主管拖欠公司的金額(要計算利息的!),從薪金中扣除,直至完全還清為止。如果差額夠大,該主管可能要無償工作一段頗長的時間。
7. 這是第六招的變奏,常見於演藝界(例如:唱片公司、模特兒公司),只不過營運開支變成宣傳費、培訓費、以及聘請排舞師、化粧師、攝影師和造型師的費用,諸如此類。結果也是一樣,僱員欠下公司(黑社會)一大筆錢,需要無償工作一段頗長的時間。想加入娛樂圈吃大茶飯的小朋友,小心。
簡單地說,打工變欠債,上班變成加入社團。資料來自報章報導,為免招惹法律風險,所以沒有寫公司名字。事實上,無良僱主經常更換地址、註冊人、公司名稱或者行業性質,但是基本的行騙手法萬變不離其宗,所以寫出來依然有參考價值,希望可以幫到小朋友,免墮求職陷阱。 Auntie 沒有孩子,但是我明白為何「怪獸家長」會陪伴子女求職,因為特區政府的官員不會保護香港永久居民所生的孩子,高薪厚祿的「人肉錄音機」只會叫你上網下載非常簡陋的防騙小冊子,然後暗地裡資助紅色社團編寫大話連篇的洗腦教育手冊。官府愛理不理,只會助長歪風。家長們覺得,自己的孩子,必須自己保護!當劣幣驅逐良幣,正當商人越來越少(因為無力負擔昂貴租金),無良僱主越來越多,求職市場的假盤,自然多過真盤。當求職騙局普及,就算「求職專家」再三呼籲「放手吧!讓孩子們自己闖!」,港爸港媽也會充耳不聞,繼續充當港孩的貼身保鑣,直至生命中的最後一刻。而有點閒錢的港爸港媽,通常會打本給孩子創業,免受剝削或欺凌。
插圖:<奪命金>電影海報
來源: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mcn7NZpTuw5luZgEKmZSltWFkPRHAa9kz-IjsiW4hoeNi0TEAAr007oEXB8_ZYeoWckGl80146d2CxCP3AfGh3DrnTGg2nR1tR1FUNAk6PCgIKdy503o_hHcLVNwv9g9TVgjgJQSVYsg/s1600/LifeWithoutPrinciple_13_1317874495.jpg
相關的文章:
OPM (Part 2)
2012 年 7 月 1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7/opm-part-2.html
節錄:資深銀行家會告訴你,放數生涯原是夢,這一行其實是偏門,要求放數佬潔身自愛,未免太過天真,也是要求太高。他們不過是負責跑數的金融蠱惑仔,只想盡快賺夠錢上岸,轉型搞點小生意,過簡單的日子,回歸平淡。太平盛世,經濟向好,銀行家用別人的錢生錢。風雲色變,六月飛霜,銀行出事,官府用納稅人的錢來營救。紙上富貴,煙消雲散,財來財去,從不屬我。銀行業由 OPM 開始,也由 OPM 終結。生生死死,都是 Other People’s Money。
自報家門(二)
2009 年 7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07/blog-post_17.html
節錄:也有部份立心不良的僱主(例如:求職騙局的主謀)從另一個角度出發:在面試時向求職者查家宅,一方面是想估計對方能夠帶來多少張新單,另一方面亦想知道對方是否有人撐腰,尤其是對方的直系親屬當中,有沒有得罪不起的人(例如:警察、律師、議員、傳媒和社團之類),從而判斷對方被我方欺負,又或者關係破裂之後,是否有還擊的能力,是否可以把我方集團連根拔起。換言之,挑選合適的受害人。
當你係客
2008 年 3 月 1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8/03/blog-post.html
節錄:當香港人只能找到推銷員或者客戶主任之類的工作,你就不能怪責他們黑口黑面,不開口還好,一開口便是大話連篇或者晦氣說話。當香港人每日工作十幾個鐘,但是收入依然不足以應付生活,還要不停被老闆施壓跑數,又或者被粗口橫飛的野蠻客戶罵個狗血淋頭,你就不能怪他們不懂生活情趣,不會談戀愛,不懂維繫婚姻,不會教養小孩。當你係客,表面是恭維,其實是詛咒。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80、90 後激心 管理層學打心理戰
嚴守 4 大法則 馴服職場新鮮人
經濟日報 2013 年 2 月 5 日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4ec181c1-7ae5-41c4-9f46-196374d23579-080083
節錄:有保險公司管理層面對下屬「跑數」不達標,不是先破口大罵或暗串「我以前做新人都得,點解你哋 90 後就唔得?」,反而先分派一些聯絡電話予該名 90 後,承擔部分營業額,幫忙「跑數」。其後再私下教授「搵客」心得,如建議到公園找老人家聊天,練膽識兼擴闊社交圈子,並以過來人身份分享失敗及成功經驗,表達理解困難及凸顯自己長處,令新世代心服口服。
香港勞工處刊物:提防求職陷阱
http://www.labour.gov.hk/tc/public/pdf/eip/BewareEmployTrap.pdf
香港警務處:常見騙術
http://www.police.gov.hk/ppp_tc/04_crime_matters/cpa/common_con_trick.html
維基百科:千門八將
http://zh-yue.wikipedia.org/wiki/%E5%8D%83%E9%96%80%E5%85%AB%E5%B0%87
16/02/2013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