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南洋華僑來說,如何處理跟紅色中國的關係,是一生的功課。如果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主題,是跟紅色中國保持距離(即:李光耀的做法),那麼,八十年代大陸改革開放之後,如何透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同時減少(本國及大陸)政治動盪所帶來的風險,便成為南洋富商最關心的課題。
第二代的南洋華僑,解決了基本溫飽和孩子的教育問題,累績了一點財富。他們需要挑選財富管理專家,然後進行資產配置 (Asset Allocation),保住上一代開創的事業,以及為下一代接班鋪路。他們經歷過東南亞排華,如果是返大陸讀書的那一群,更加見識過真正的紅衛兵,明白分散投資的重要性,不會把所有的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面,但是肯定會把部份的資產或家人長期安置於香港或新加坡。
香港和新加坡向來是南洋華僑的財富管理中心。共通點:華人社會,中文通行,政治穩定,資訊流通,稅制簡單,透明度高,治安良好。香港和新加坡都是前英國殖民地,既有英式法制提供資產保障,也有外資銀行提供國際水平的金融服務,可以把家族的資產調動到世界各地。兩地都是亞洲的金融中心,近年銳意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 (Renminbi Offshore Centre) 業務,提供人民幣理財產品,為在大陸經商的華人客戶提供方便。南洋華僑以外,近年也有不少「走出去」的國產貪官、暴發戶和太子黨移居香港或新加坡,推高了兩地的住宅樓價。他們利用兩地的金融系統清洗黑錢,轉移以及隱藏資產,同時透過設立離岸公司或私人信託 (Private Trust),在海外建立小金庫,詳情請參考國際調查記者同盟(The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簡稱 ICIJ)最近的報導。
南洋資金收購香港的華資銀行
在這種背景之下,南洋資金直接收購香港的華資銀行,顯得順理成章,同時亦具備戰略意義,尤其是在西方金融機構(例如:匯豐、高盛、花旗)紛紛唱淡中國經濟,並且退出中國的金融業(即:沽售手頭上的大陸金融機構股份)的時候。
新加坡的金融機構尤其進取,鍾情家族擁有的香港華資銀行。如果你是香港的資深股民,一定數得出華資銀行放售的原因:(1) 08 年底金融海嘯之後,官府加強監管,內部監控成本增加,做生意綁手綁腳。(2) 中資機構入城,有偉大祖國當靠山,可以不跟商業原則辦事。(3) 銀行世家的第三代或第四代,不想繼承祖業,只想趁好價放售,然後擺脫家人,自立門戶,從此海闊天空,做自己喜歡的事。
例子一:2014 年 1 月初,新加坡華僑銀行 (OCBC) 宣布就收購香港永亨銀行 (Wing Hang Bank) 進行談判。最新的消息,是談判的限期延長至今年的 3 月 3 日。以資產規模排名,華僑銀行是新加坡的第二大銀行,僅次於星展銀行 (DBS)。幾乎同一時間,新加坡華僑銀行 (OCBC) 在 2014 年 1 月中,宣布增持大陸的寧波銀行(Bank of Ningbo),股權比例從 15.34% 提升至 20%,涉及的資金 3.83 億新加坡元(約 3.03 億美元),由內部資源支付。
例子二:至於星展銀行 (DBS),早於 2001 年 4 月,已經透過向國浩集團(英文:Guoco Group Limited,港股編號:53)購入道亨銀行(英文:Dao Heng Bank)打入香港市場。而出售道亨的國浩集團,大老闆是祖籍福建的馬來西亞富商郭令燦(英文:Quek Leng Chan)。那次交易,國浩集團勁賺三百億(港元),寫下南洋幫的光輝一頁。郭令燦的作風似公司醫生,會長期持有購入的資產,養大之後善價而沽,不過未必會益小股東。國浩目前持有東亞銀行(英文:Bank of East Asia, 港股編號:23)大約 15% 股份(2013 年中的數字),是該行的第二大股東。東亞銀行的股權分散,而且涉及李氏家族成員(即:李民橋、李民斌)的接班問題,國浩最後能否全面收購,變數甚多。郭令燦是財技高手,也許已經有兩手準備。
從策略管理 (Strategic Management) 的角度看,收購競爭對手的好處是:減少競爭,迅速提升市場佔有率。如果被收購者具備收購者所缺乏的優勢(例如:大陸的分行網絡),更可達致優勢互補,即是:協同效應 (Synergy Effect: 1+1>2)。對於新加坡的金融機構來說,併購香港的華資銀行或持有大陸的中小型銀行股份,有助拓展市場,提供更廣闊的客戶基礎和發展的空間,對於爭取大陸客戶或者打入大陸市場,有很大的幫助。新加坡格局太小,必須衝出去,才能找到新的增長動力。新加坡是香港的競爭對手,特區政府的高官一聽見新加坡就頭痛。
西方金融機構的情況則很不同,它們沽售手頭上的大陸金融機構的股份,原因可以是:(1) 新管理層調整策略,又或者開始看淡中國。原因:增長放緩、地方債務、影子銀行。(2) 歐美市場業務失利(例如:要向監管機構繳交巨額的洗黑錢罰款),於是出售非核心資產填數。(3) 跟大陸的金融機構合作得不愉快,沒有話事權或者被欺負,寧願壯士斷臂,止蝕離場,乾手淨腳。
新加坡主權基金:鍾情中港兩地銀行股
新加坡有兩個主權基金,分別是: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GIC) 和淡馬錫控股 (Temasek)。 GIC 由李光耀的兒子李顯龍 (Lee Hsien Loong) 出任主席, Temasek 則由李顯龍的太太何晶 (Ho Ching) 出任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長。眾所週知,主權基金 (Sovereign Fund) 的錢,來自國家的外匯儲備,是老百姓的血汗錢。這種「閉門一家親」的情況,曾經被西方傳媒批評為群帶關係、世襲制度、腐敗根源。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淡馬錫集中投資於以下幾個行業:(1) 金融 (2) 電訊、傳媒及科技 (3) 運輸和工業 (4) 生命科技、消費品及房地產 (5) 能源及資源 (6) 其他。其中,金融行業佔投資組合的比重大約是三成,持有的股份包括一些在香港上市的中港金融機構,例如:中國銀行(中銀控股:3988,中銀香港:2388)、建設銀行(港股編號:939)、工商銀行(港股編號:1398)、中國平安保險(港股編號:2318)、渣打銀行(港股編號:2888)。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是四大國有銀行之一,也是恒生指數成份股,而且是市值很大的「重磅國企」,佔恒生指數的比重分別是 6.85% 和 5% ,加起來是 11.85%。相比之下,最「重磅」的恒生指數成份股匯豐(港股編號:05)的比重也不過是 15% 。某程度上,持有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的股份,可以用作套戥工具(即是:炒賣恒生指數的替代品)。
明顯地,新加坡看好中港兩地的銀行業前景(洋鬼子則唱淡)。新加坡資金不但直接收購香港的華資銀行或持有大陸的中小型銀行股份,同時也在股市吸納中港兩地的金融股。借用 iBank 術語,其投資策略是 Strong Hold 或 Heavily Weighted 。
在香港房地產市場的投資
南洋富商也許會在大陸投資設廠辦實業,又或者涉足「第一產業」(即:農林漁牧),不過香港是炒賣之城,早已沒有工業,要為巨額資金尋找長期停泊的地方,股票以外的選擇,離不開磚頭(房地產)。如果你是香港的資深股民,一定記得已故的印尼華僑富商林紹良(英文:Leim Sioe Liong)(1916-2012)。他在香港擁有上市公司第一太平 (First Pacific,港股編號:142),現任主席是他的兒子林逢生(英文:Anthoni Salim)。林紹良和李文正(英語:Lie Mo Tie,印尼語:Mochtar Riady)合作創辦的力寶集團 (Lippo Group) 擁有金鐘的力寶中心 (Lippo Centre) ,外觀似樹熊抱住樹幹,很有特色。林紹良和李文正都是祖籍福建的印尼華僑,商業王國跨越東南亞、香港及大陸。
林紹良的故事非常有代表性。他似胡雪巖,是官商勾結的好例子。在缺乏法治制度以及動盪不安的亞洲國家,商人向政客或軍人尋求保護,得以進軍一些需要專利或者屬於壟斷性質的行業,然後被捲入權力鬥爭之中,最後破產、入獄或被清算,是常見的事。林紹良的靠山叫蘇哈圖(又名:蘇哈托,英文:Suharto)(1921-2008),在獨立戰爭的年代,林紹良向蘇哈圖的軍隊供應醫療用品。之後反共的蘇哈圖成為總統(並且以清共為理由在六十年代中屠殺華人),但是林紹良卻壟斷了印尼的水泥和麵粉行業。往後多年,印尼貧富懸殊,排華情緒加劇。在亞洲金融風暴的背景之下, 1998 年的夏天,印尼雅加達爆發騷亂,林紹良的大廈被暴徒夷為平地。年過八十的林紹良最後移居新加坡,他的兒子林逢生則轉移事業基地到大陸和其他國家投資。官商勾結,向來是雙刃劍 (Double-edged Sword)。押對了,一帆風順,回報可觀。押錯了,斷送身家性命財產,還有兒孫的前途。說穿了,是賭博。亂世中,如何押注,不但考眼光,更需要運氣。不少生意人因此患得患失,容易迷信風水命理。華人社會,江湖術士多,是有理由的。
其他涉足香港房地產市場的南洋富商,還有馬來西亞糖王郭鶴年。他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包括:香格里拉亞洲(港股編號:0069)、嘉里建設(港股編號:0683)和嘉里物流(港股編號:0636)。另一位,是來自新加坡的黃志祥(英文:Robert Ng Chee Siong),旗下有香港上市公司信和置業(港股編號:0083)。這一位,向來是地產界的「超級大好友」,喜歡在樓市接近高峰的時候向官府買入土地,即是「摸頂入市」,令公司幾乎破產。另外,又試過炒賣恒生指數期貨合約虧損十億港元。這種人,港式財經術語叫「明燈」,即:跟他對著幹你會發達!是實踐「相反理論投資法」(Contrarian Investing) 的基準 (Benchmark)。郭鶴年和黃志祥,都是祖籍福建的南洋華僑。
插圖來源:
http://ecomeye.com/wp-content/uploads/2013/09/southeast_asia_map.gif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The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 (ICIJ)
https://www.facebook.com/ICIJ.org
The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 (ICIJ):
Who's Who in China Leaks (Jan 22, 2014)
http://www.icij.org/blog/2014/01/whos-who-china-leaks
Summary: Among thousands of Chinese users of tax havens revealed in the ICIJ files are relatives of the country’s top leaders and some of China’s wealthiest men and women. Find out their links to power and to the offshore economy.
中證網(2014-01-06):
華僑銀行與永亨銀行展開排他性收購談判
(原載:華爾街日報中文版)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cs.com.cn/gg/gsxw/201401/t20140106_4272142.html
節錄:新加坡的華僑銀行 (OCBC) 已就收購永亨銀行有限公司 (Wing Hang Bank) 展開談判,該交易對永亨銀行估值可能超過 50 億美元。如果交易達成,將成為近幾個月來第二宗針對香港銀行的、規模 10 億美元以上的收購案。以資產規模排名,華僑銀行是新加坡的第二大銀行,僅次於星展銀行 (DBS)。永亨銀行的潛在收購方可以借收購交易進入中國大陸的銀行業市場。永亨銀行由香港的馮氏家族控制,永亨銀行的網站顯示,該行在香港有 40 家零售業務分支機構,在中國大陸(主要在廣東省)有 14 家,在澳門有 11 家。
騰訊財經 2014-01-15(簡體字)
「加碼」寧波銀行:華僑銀行佈局「中國跳板」
http://finance.qq.com/a/20140115/005062.htm
節錄:新加坡華僑銀行 (OCBC) 繼上週做出了收購香港永亨銀行 (Wing Hang Bank) 的決定之後,昨日宣布將繼續加大對寧波銀行 (Bank of Ningbo) 的投資「籌碼」。華僑銀行週二表示,同意以 3.83 億元新加坡元(約合 3.03 億美元)增持寧波銀行,持股比例將從 15.34% 提高至 20%,增持資金來源於該行的內部資源。目前,華僑銀行的主要市場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和大中華地區,這家新加坡資產規模排名第二的銀行一直向其他市場擴展業務。2009 年,該行斥資 14.6 億美元收購了荷蘭國際集團 (ING) 的亞洲私人銀行業務,以把握亞洲財富管理業務迅速增長的機遇。有趣的是,在傳統國際大鱷紛紛撤離中資金融機構的時候,新加坡、西班牙等資產規模相對「小型」的銀行卻在加速佈局中國內地的業務。匯豐控股 (HSBC) 繼 2012 年底成功出售所持的中國平安股權後,於去年 12 月出清所持的 8% 上海銀行股權。 2013 年 5 月,高盛 (Goldman Sachs) 清倉工商銀行股票,而花旗銀行 (Citibank) 於 2012 年 3 月拋光對浦發銀行的持股。
華僑銀行 (OCBC)
http://www.ocbc.com
寧波銀行 (Bank of Ningbo)
http://www.nbcb.com.cn
星展銀行 (DBS)
http://www.dbs.com.hk
國浩集團 (Guoco Group Limited)
http://www.guoco.com
國浩集團:郭令燦 (Quek Leng Chan)
http://www.guoco.com/eng/aboutus/directors.htm#queklengchan
維基百科:郭令燦 (1941-)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3%AD%E4%BB%A4%E7%87%A6
湯財文庫:傳奇過江龍 賣道亨勁賺三百億
2001-04-19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2125
節錄:擾攘多時的道亨銀行收購,於上週中旬卒名花有主。新加坡發展銀行 (DBS) 宣佈,以四百五十億元高價收購道亨銀行全部股權。作為道亨銀行大股東的國浩集團,今鋪勁賺三百億元,真箇盆滿鉢滿。國浩集團大股東,是大馬豐隆集團的郭令燦家族。郭家於八二年二月,透過豐隆以十億七千萬代價,收購香港道亨銀行至今。今次出售套回三百二十二億元,還未計歷年收息,投資道亨淨袋三百億,認真和味。於二十年前登陸香港的國浩集團,原是大馬過江龍,由豐隆集團郭令燦家族所控制。郭令燦雖貴為大馬百億富豪,生活卻極之低調及神秘。
題目:越秀購創銀 金管局開綠燈
來源:蘋果日報 2014 年 1 月 10 日
節錄:越秀企業(集團)通過越秀金融控股,向創銀(1111)股東提出收購該行最多相等已發行股本 75%(3.2625 億股)的部份要約交易,已獲金管局批准越秀金融為創銀大股東控權人(50% 以上持股),意即為交易開綠燈。這亦是自去年 10 月,金管局收緊非銀行控股公司任銀行大股東相關條例並刊憲後,該局核准的第 3 宗同類個案。傳聞創銀現有主要管理層,包括行政總裁劉惠民,將繼續留任該行,但消息指,新控股股東委派代表買家的成員(包括主席)加入創銀董事會,有關人事資料亦已提交金管局。本報截稿前未能聯絡到劉惠民回應。創銀昨升 1.73% 至 35.35 元,大股東廖企(194)更升 5.03% 至 15.88 元。
題目:港家族控股僅餘兩間
來源:蘋果日報 2014 年 1 月 25 日
節錄:去年下旬先後證實放盤的創興銀行(1111)及永亨銀行(302),至今一間已放售另一間則「埋門」在望,大新銀行(2356)及東亞銀行(023),將成為僅餘的兩間本地家族股東控股銀行。而上述兩宗交易亦反映,對本地銀行感興趣的內地或者外資買家,大不乏人,不過,鑑於東亞銀行的股權結構較為複雜,故進行收購並不容易,因此大新遂成為最有可能獲買家問津的下一個目標。
東亞銀行 (Bank of East Asia)
http://www.hkbea.com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 (Hang Seng Index Company Limited)
http://www.hsi.com.hk
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http://www.gic.com.sg/en/
GIC Chairman - Lee Hsien Loong(李顯龍)
http://www.gic.com.sg/en/about/board-of-directors
Wikipedia - 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http://en.wikipedia.org
Temasek(淡馬錫控股)
http://www.temasek.com.sg/
淡馬錫控股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長何晶 (HO Ching)
http://www.temasek.com.sg/abouttemasek/boardofdirectors#s5
Wikipedia - Temasek(淡馬錫控股)
http://en.wikipedia.org/wiki/Temasek_Holdings
維基百科:林紹良 (1916-201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E%97%E7%BB%8D%E8%89%AF
第一太平 (First Pacific)
http://www.firstpacific.com/
維基百科:蘇哈托(又名:蘇哈圖)(1921-2008)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8%87%E5%93%88%E6%89%98
新加坡文獻館:印尼首富林绍良病逝(簡體字)
13/06/12
來源:(香港)新報 http://www.hkdailynews.com.hk
https://www.sginsight.com/xjp/index.php?id=8383
維基百科:李文正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李文正
維基百科:力寶集團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力寶集團
Lippo Group - Founder and Chairman - MOCHTAR RIADY(李文正)
https://lippogroup.com/mochtar-riady/
Extract: MOCHTAR RIADY (李文正)entered the business world as a proprietor of a bicycle shop at the tender age of 22. Born in East Java in 1929, Dr. Mochtar Riady left for Jakarta in 1954. And so began his journey to becoming one of Asia’s most respected business patriarchs.Through hard work, determination and an unwavering spirit of an entrepreneur, he grew the company into one of Asia’s leading diversified conglomerates. Dr. Mochtar Riady also transformed Indonesia’s banking landscape and became widely acknowledged as a master in turning around the fortune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aking his mark in creating the country’s top banks – from Bank Buana, Bank Panin, Bank Central Asia and then Lippo Bank.
「印尼錢王」李文正家族分身家!持有港力寶中心
蘋果日報 2017-12-06
https://hk.appledaily.com/finance/20171206/4NSKK2Q5KF5IKPGB4EXM7V2RSI/
節錄:有「印尼錢王」之稱、力寶集團聯合創辦人李文正分身家,釐清信託架構,將在港上市的力寶系權益明確分成兩份,細仔李棕持有 60% 權益,大仔李白則持有 40% 權益,公司稱重組不會影響營運。該全權信託持有的 Lippo Capital Limited(LCL)擁有力寶(226)約 75% 股權,而力寶則持有力寶華潤(156)約 72.6% 股權,以及香港華人(655)約 66% 權益,三間公司市值計共 71.44 億元。現在 LCL 權益將會分開兩份,李棕持有 60%,李白則持有 40% 。
力寶華潤在全球經營多項業務,但最為人熟悉的是擁有金鐘力寶中心及咖啡店 Délifrance 香港業務;香港華人則擁有新加坡上市公司 Overseas Union Enterprise,主要經營商業、酒店等業務,並持有澳門華人銀行部份股權。今年 88 歲的李文正出身於印尼,曾於中國升學,其後在雅加達定居,並在當地從事銀行業發迹。今年於《福布斯》印尼富豪榜排第 9,身家約 30 億美元(約 234 億港元)。李文正與已故前華人首富林紹良創辦力寶集團,不過林紹良於數年前過身。至於大仔李白今年 60 歲,細仔李棕則為 57 歲,兩人均是力寶集團掌舵人,不過李白並未有在3間上市公司任董事職位,反而弟弟李棕則任 3 間公司主席。力寶系稱,重組不會對上市公司業務及營運造成任何影響,董事會亦沒有變動。
騰訊獲印尼力寶集團注資 4400 萬美元
北京新浪網 2018 年 6 月 25 日
http://finance.sina.com/bg/usstock/usstock_news/sinacn/2018-06-25/doc-iurzpxif6864526.shtml
節錄:新浪美股訊 北京時間 26 日路透社稱,印尼力寶集團(Lippo Group)週二宣佈,已通過股票和股票掛鉤票據向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控股注資 6280 億印尼盾(約合 4435 萬美元)。力寶集團表示,此次投資將通過其香港子公司進行,並將有助於該公司的數字化。力寶集團是印尼第二大財團, 1980 年代末由當時的華人首富林紹良與印尼商人李文正合作創辦,企業資產超過 200 億美元。該公司在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房地產、百貨公司、超級市場、娛樂及服務業等資產,投資的國家和地區包括印尼、新加坡、中國、香港、美國、澳大利亞等。
維基百科:郭鶴年 (1923-)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3%AD%E9%B6%B4%E5%B9%B4
維基百科:黃志祥 (195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83%E5%BF%97%E7%A5%A5_(%E5%95%86%E4%BA%BA)
Investopedia - Definition of Contrarian
http://www.investopedia.com/terms/c/contrarian.asp
相關的文章:
南洋幫(一)
19/01/2013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1/blog-post_19.html
節錄:由於部份的華文學校被滲透或赤化,再加上五六十年代中共向南洋輸出革命(提示:馬共+方壯璧),因此南洋各國政府均對華文教育存有戒心,就算不是完全禁止,也是諸多限制(例如:限制每週的中文授課時數)。在這種歷史背景之下,南洋華僑子弟的教育問題,以及教學語言的選擇,成為非常敏感和複雜的政治問題。當年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策略,是進行「去中國化」,採用英文作為教學與商業語言,避免有排華紀錄的鄰邦(馬來西亞和印尼)有藉口攻擊新加坡。立國之初,李光耀相信,只有跟紅色中國保持距離,才能保證新加坡的生存。
離岸中心(三)
2009 年 1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01/blog-post_11.html
透過英國或者歐洲的金融體系匿藏和調動資產的,當然不止前蘇聯的共產黨官僚,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貪官和政客。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體系的一份子,又跟大英帝國有深厚淵源,在資金的流轉過程中,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近期的例子,有泰國前總理他信 (Thaksin Shinawatra)。下台之後,他信也間中在香港的高級場所出現。據報導,08 年年底他信的女兒動用 4500 萬港元,在香港購入豪宅(何文田京士柏山 19 號屋,京士柏山的發展商是恒基地產)。
留下買路錢(二)
2011 年 6 月 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06/blog-post.html
節錄:交保護費,要交給有能力維持秩序的人。這個道理,生意人一定懂。在缺乏法治和治安不靖的地方,生意人的身家和性命都缺乏保障,正常的商業糾紛亦無法透過司法制度解決。生意人為求自保,需要尋找有力的靠山,保護費於是成為必要的開支。這是沒有辦法當中的辦法,商人必須托庇官府或者黑社會,才能保命。「紅頂商人」胡雪巖 (1823-1885) 是官商勾結的表表者。
雙軌制(三)
2011 年 11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1/blog-post.html
節錄:特權階級的孩子早就紮根西方國家,移民不是問題。至於尋常百姓,一時間去不了西方國家,就先去香港、澳門或者新加坡,先住下來,休息一下,調養身體,消費購物,處理錢財,然後再想辦法。利用別人舖橋搭路也好,採用合法或非法的手段也好,總之是跑得越遠越好。這個遊戲叫三級跳,大陸女人玩得非常出色。她們全心全意追求個人幸福,其意志之堅定,足以開山闢石;其氣勢之強勁,足以令鬼神退避三舍。
姓甚名誰(二)
2010 年 11 月 1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11/blog-post_12.html
節錄:如果是來自閩南語系地區,懂得閩南話或者潮州話,準備移居新加坡的內地人,可以採用南洋華僑的拼音法,例如:Ong(王)、Goh(吳)和 Tan(陳)等等。南洋各國的老華僑,不是福建人便是潮州人又或者客家人。這三大族群加起來,至少佔了南洋華僑總數的六七成,內地人如果懂得當中一個族群的方言,改英文名字的時候便可以採用鄉音的拼音法。之後要扮演當地人,又或者融入當地社會,會比較容易。
Revised 07/09/2020
1 則留言:
黃志祥 "試過炒賣恒生指數期貨合約虧損十億港元。"
此事發生在1987年股災時. 黃老闆是聰明人, 當時, 他以空殼公司買入大量(數以千張計)期指合約, 同時以另一間空殼公司沽出同等數量的期指合約, 不論股市大升或大跌, 他預計都會大賺一筆, 因為贏的可以袋袋平安, 輸了的公司就破產執笠, 毋須找數. 股災來臨, 沽空的期指讓他大賺十億, 但港英政府不會讓他巧計得逞, 他終歸要為買入期指而輸了的十億元找數.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