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5日星期四
閔惠芬、馬友友
閔惠芬與紅線女
「她唱的廣東話,我一句都聽不懂,可是我覺得她的聲音非常的美。」說話的人,是剛剛去世的胡琴演奏家閔惠芬 (1945-2014)。她是江蘇宜興人,還是音樂學生的時候,在上海聽過風華正茂的紅線女 (1924-2013) 現場唱<昭君出塞>。她還記得,當日的一代名伶,身穿漂亮的紅色旗袍。換言之,那是文革之前的事。
若干年後,音樂學生成了演奏家,嘗試用她的樂器奏出紅腔。第一步,是尋找紅線女的錄音帶,她想:「廣東人的家裡應該有。」於是向上海的廣東音樂家求助,廣東人只好帶她回家見老媽。閔惠芬笑著說:「八十幾歲的老母親,被我迫著去翻箱子,衣服都翻出來了,在箱子的底部,找到了!還是單軌的(錄音帶),我拿去了,如獲至寶!」她反覆地聽,記譜,運用她的高超技巧,重現紅腔聲韻。
這個「識英雌重英雌」的故事,來自多年前一次在香港城市大學舉行的講座。我在觀眾席上,聽一位外表福氣、笑容可掬的女性音樂家演講。閔惠芬邊說邊拉,每次她講完一個故事,又或者音樂生涯中的某一個段落,便會拉上一段,又或者是一首完整的樂曲。她的琴音感情豐富,有女性的柔媚,容易消化。聽完她的<江河水>,上 YouTube 找一個男性演奏家的版本作比較,你自然明白過來。<江河水>曾用於革命音樂劇<東方紅>,香港人用它來悼念六四亡魂。 25 週年快到了,一如以往,這首哀樂將會響徹維多利亞公園的夜空。
另一次見到閔惠芬,是在音樂廳的觀眾席上。她看見同行王國潼 (1939-),主動向他揮手,走過去,在隔住三四個人的情況下,兩人握手聊天,然後各自就坐。燈光轉暗,音樂會要開始了。當日的閔惠芬,像一位友善的大嬸,在買菜回家的途中遇見熟人,於是上前打招呼。王國潼是男人,身體語言比較內斂,似上一代的教書先生。我坐在後排,研究這兩位演奏家的身體語言,思考先天性格如何影響演奏風格。閔惠芬和王國潼,都灌錄過台灣民謠專輯。閔惠芬的專輯中,有原住民音樂<阿美族舞曲>。而今年初去世的台灣作曲家李泰祥 (1941-2014),正是阿美族。如今兩位音樂家都不在了,人生苦短,音樂長存。
突破音樂學院的框框
很多胡琴演奏家,都跟閔惠芬一樣,向中國戲曲取經。原因:首先,這件樂器本來就屬於戲班,音色非常接近人聲,宋元明清民國以來,它伴隨著小生花旦的唱腔,在舞台上演繹人間的悲歡離合。其次,中國戲曲是一個寶庫,裡面包含了方言、說唱、民歌、文學,並且結合了舞蹈和武術,是一種綜合的表演藝術形式,不似音樂學院般分門別類、界限森嚴、視野狹窄。第三,學習戲曲音樂之前,需要跟老師學唱,甚至連如何呼吸走路,怎樣運用肢體語言,都要從頭學起,掌握了基本技巧,對樂曲有了切身感受,才知道如何用樂器唱好它。這些學習經驗,有助拓闊演奏家的視野,協助他們突破音樂學院的框框。過程中,音樂家學到很多樂譜以外的東西,令他們重新思考音樂的意義,以及豐富自己的藝術修養。
西方音樂的例子:大提琴家馬友友 (Yo Yo Ma, 1955-) 曾經灌錄阿根廷作曲家 Astor Piazzolla (1921-1992) 的探戈 (Tango) 舞曲,為了更好地掌握這種音樂的神韻,他跟舞蹈老師學跳探戈。電視上看過製作特輯,發現大師也是平常人,學跳舞的時候,有點笨手笨腳。探戈這種舞蹈,曾經被視為下三流,原因是它源於阿根廷的妓院,是妓女跟嫖客「埋身肉博」(粵語:性交)之前的熱身練習,或者應該叫前戲。那些男女身軀緊貼及互相摩擦,四肢不斷移動和交纏的舞步,因此充滿情慾綺念、暗流洶湧。忘記了是誰說的:西方社交舞的本質,是垂直展示橫躺的慾望。董橋的文章引用過的英文原文:A perpendicular expression of a horizontal desire。而拉丁舞和探戈舞,更加是把這種精神發揮到極致。這種風格,性冷感或性壓抑的音樂家,是無論如何奏不好的,並非技巧層面的問題,而是荷爾蒙分泌、心理因素或文化背景的問題。有些樂譜以外的東西,有就有,無就無,是後天學不來的。至於華人血統的馬友友奏得好不好,這個問題,要問阿根廷人。
從閔惠芬到馬友友,都從民間音樂或相關的領域中學習,希望突破學院訓練的限制,為自己開闢更廣闊的天地。有追求和有膽識的藝術家,都是勇於冒險的人,他們願意從新學習,不會劃地為牢,自設界限。
圖左:閔惠芬 (1945-2014)
來源:http://www.kuwo.cn/geci/a_12431/
圖右:馬友友 (1955-)
來源:http://newsinfo.iu.edu/news/page/normal/13743.html
YouTube 精選:
閔惠芬:<江河水> (6:3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D6hq_hVDLM
據考證本是古代軍樂,於慶功或出征時演奏,後來慢慢演變成同聲一哭的送殯哀樂。原是東北民間吹管樂,六十年代初由黃海懷 (1935-1967) 改編,成為今日經常聽到的三段曲式結構的二胡曲(揚琴伴奏),曾用於革命音樂劇<東方紅>(第一幕:苦難歲月)。 1989 年後,<江河水>成為每年香港維多利亞公園的六四燭光晚會中,默哀時所播放的樂曲,因此是港人心目中的「六四哀樂」。
閔惠芬:<昭君出塞> (8:3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834Iasgjs4
閔惠芬用胡琴奏出紅線女的唱腔。
閔惠芬:<寒鴉戲水> (5:2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InP7IktH2c
閔惠芬曾經用胡琴演奏京劇、粵劇和潮劇的音樂。這首<寒鴉戲水>是潮州音樂,描寫「寒鴉」(魚鷹)在水中追逐嬉戲的情景。你會聽到潮州音樂特有的調式,是否「自己顧自己」(香港人對潮州音樂的形容),自己想。
閔惠芬:<新婚別>(16:1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_wflWmRdMs
取材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新婚別>。原詩:「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結髮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閔惠芬:<長城隨想>(28:3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ZJjXLLfmfc
閔惠芬曾經多次來港演奏,曲目包括這首<長城隨想>。作曲的是劉文金 (1937-2013),他的代表作:<豫北敘事曲>、<三門峽暢想曲>。
閔惠芬與香港中樂團:<洪湖主題隨想曲>(7:1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XYyEFd1HpY
根據六十年代革命歌劇<洪湖赤衛隊>的音樂主題和主要唱段改編而成,於七十年代末在上海首演。
閔惠芬:<阿美族舞曲>(4:1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tbn9vNO0_U
閔惠芬灌錄過台灣民謠專輯<思想起>(觀念 1989),裡面有原住民音樂<阿美族舞曲>。今年初去世的台灣作曲家李泰祥 (1941-2014),正是阿美族。這首樂曲的音樂素材來自阿美族民謠<賞月舞曲>和<杵歌>,編曲的周成龍來自上海民族樂團。
Libertango (Piazzolla) - Yo-Yo Ma (2:3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mwpR5_49uk
Yo Yo Ma - Soul of the Tango - The Music of Astor Piazzolla (1:03:4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cK_syK838&list=RD-dcK_syK838#t=0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百度百科:閔惠芬 (1945-2014)
http://baike.baidu.com/view/157210.htm
百度百科:王國潼 (1939-)
http://baike.baidu.com/view/231096.htm
Astor Piazzolla (1921-1992)
http://en.wikipedia.org/wiki/Astor_Piazzolla
相關的文章:
舞台姊妹
2013 年 12 月 1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12/blog-post.html
節錄:音樂會開始之前幾分鐘,香港中樂團的樂師已經就座,開始調音。繁雜的絲竹管弦聲中,觀眾席上突然傳出一陣低語,有如潮水般從後排傳到前排,再傳到舞台上的樂師。然後全場觀眾連同台上的樂師,都望向同一個入口。紅線女在徒弟南紅(提示:楚原)的攙扶下,緩緩步進音樂廳。一代名伶,銀髮紅衣,走得很慢,儀態萬千。她知道大家在看她,絕對不會讓觀眾失望。當晚她展示的,是首席女伶 (Prima Donna) 應有的氣派。
悲情城市
2010 年 9 月 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9/blog-post.html
追悼會缺不了哀樂。要傳達中國人的悲哀,沒有一件樂器比得上胡琴。北宋學者沈括 (1031-1095) 在<夢溪筆談>(卷五)中描寫胡琴的詩句:「馬尾胡琴隨漢車,曲聲猶自怨單于,彎弓莫射雲中雁,歸雁如今不寄書。」張愛玲 (1920-1995)形容胡琴的音色:「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塞上的風,尖叫著爲虛空所追趕,無處可停留。」(<傳奇>再版序)
李泰祥
2014 年 1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1/blog-post.html
流行音樂以外,李泰祥 (1941-2014) 也涉足正統音樂領域。跟很多華人社會的音樂家一樣,李泰祥曾經改編中國民歌,那些作品收錄於<那些天地人>專輯(寶麗金唱片 1985)之內。包括:<長白山上>、<送我一朵玫瑰花>、<小路>、<天黑黑>、<馬車夫之戀>、<蒙古牧歌>、<阿拉木汗>、<對鳥>、<相親親>。李泰祥改編的中國民歌,並非悽悽楚楚、哀怨纏綿、自傷自憐,而是明亮、恢弘、大氣。
台語歌
2012 年 2 月 2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2/blog-post_28.html
節錄:香港和台灣,都曾經是外國殖民地,但是彼此的經驗很不同。英國人從來沒有打算把香港人同化,只是把社會的上層精英變得比較稍為英國化,低下階層還是奉行中國傳統。英國人帶著獵奇的心態冷眼旁觀華人風俗,可以不動的就不動。日本人相反,在台灣進行大規模的皇民化運動,試圖把台灣人變成日本人,而且不止是漢人,連原住民也一樣。結果在文化層面,台灣明顯地受日本的影響。於是香港人聽台語歌,總覺得有日本味。
15/05/2014
For the first comment: Thks for the info.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1 則留言:
董橋的文章曾提到過這句英文妙語:a perpendicular expression of a horizontal desire.(水平欲望的垂直表達)。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