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且通知一聲,看得開心請捐款

2017年4月19日星期三

棺材本托市


特區政府對長者真是無話可說,一方面拒絕建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提示: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周永新 vs 林鄭月娥),另一方面又積極開發各種為退休人士度身訂做的理財產品(例如:銀色債券、終身年金計劃、安老按揭計畫),呼籲長者把棺材本拿出來,交給公營機構或保險公司代為投資(即是:錢生錢),換取穩定的現金流,亦即是變相動用長者的棺材本托市,支持股票或債券的價格。大陸的做法,是社保基金入市托 A 股和購買國債。對,中港官府,精神相通,都是玩財技。至於為甚麼要動用民間的棺材本托市,是否害怕資產泡沫爆破,想用別人的錢 (OPM) 買時間 (Buy Time Tactic),讓領導或權貴的錢先走,自己想。

是保障還是騙局?

結果是:沒有權選特首的尋常百姓的棺材本,被用來支持有權選特首的上市公司(老闆)所發行的股票或債券,讓特權階級可以趁高出貨,或者降低融資成本,小市民的棺材本則被綁死,你的錢變成不是你的,要取回並非不可能,但是非常困難,因為合約文件上的細字條款無法讀懂,又或者諸多限制(提示:提早領取強積金的條件是罹患末期疾病又者永久性離開香港)。當你已經七八十歲,頭暈眼花、四肢乏力、病魔纏身、出入醫院,還要跟官僚制度搏鬥,才能取回自己的錢,你會想死。換言之,公營機構或保險公司所提供的並非保障,而是令人折壽的金融騙局(提示:雷曼迷債)。金融推銷員跟閣下的不肖兒孫一樣,噓寒問暖,只為哄你盡快簽下授權書,錢到手就失蹤,明白未?

財金官員的說法:(銀色債券)有助開發潛力龐大的銀髮市場,為長者提供更多合適的投資產品,進一步提高大眾對債券的興趣,鞏固零售債券市場的發展動力。(出處:陳家強)而(終身年金計劃和安老按揭計畫)則有助長者更加妥善地為晚年生活做好財務安排,可以安心享受退休生活,減輕中產長者因為擔心未來的財政需要,因而過度節衣縮食的壓力。(出處:陳茂波、張建宗)

香港網民的回應:又係補藥黨(健身補品騙局)!試過強積金仲唔怕咩(還不怕嗎)?政府一毫子都唔出(一毛不拔),跟住(然後)保險公司仲(還)要賺錢,(終身年金計劃)結果好明顯係(是),超過平均壽命嘅(的)人先會有著數(好處),而呢啲著數係(這些好處是)由短命嘅(的)人補貼。如果身體健康,家族係(是)長命種(百歲人瑞),不妨考慮。巧立名目,一毛不拔,搵你笨柒(佔你便宜)。政府全無責任,保險公司又有錢賺,政權就更加鞏固。想迫你係(在)強積金之外,再開多一兩個被鎖死的儲蓄戶口。如果識投資就唔使考慮,三、四厘買公用股都得啦(就可以了)。

於是你會明白,為甚麼立法會保險界功能組別代表陳健波主持會議的時候,突然葉問(甄子丹)上身一個打十幾個(民主派議員),懶得辯論,甚至限制其他議員的發言時間,又勇猛地剪布(終止拉布)。你也會明白,為甚麼陳健波面對提倡全民退休保障制度的女博士劉小麗的時候,態度可以如此的傲慢。(陳健波教訓劉小麗:今日唔係學生會辯論!)對,政商一局棋,議會不過是利益輸送或交換的渠道,做議員不是服務窮人。領受了主子的恩惠,就要落力報恩,否則不會有下一次(提示:自願醫療保險+高風險池),業界也會覺得你不夠盡責。下一屆輪不到你,就會半途而廢,無法更上一層樓,化身神獸向紅色廟堂進發。

房屋、教育和醫療領域的利益輸送

地產市場的情況也差不多。房委會於 2016 年底通過「富戶政策」單軌制,公屋租戶入息或資產其中一樣超標(即:月入上限的 5 倍或資產上限的 100 倍),即被趕出公屋,一改過往入息與資產同時超標才須交還公屋的雙軌制。以三人家庭為例,根據最新標準,如果每月住戶入息達 111,950 元(港幣,下同),或資產達 2,240,000 元,即面臨被逼遷。即是:官府把有資產但是沒有入息的老人推向私人市場,迫他們用棺材本購買私樓,替地產商托市。如果長者有二百萬港幣資產,也可以考慮入住香港房屋協會(下稱:房協)提供的富貴長者屋(例如:北角丹拿山長者屋雋悅),終身租住權費最平 172 萬(實用面積 351 平方呎的開放式單位),每個月的管理費連其他開支估計 2,200。官府的意思:「買得起私樓就不要跟輪候公屋的年輕人爭奪公屋!」香港網民的回應:「不要拉一派鬥一派!迫七八十歲的長者買樓托市好無陰功,二百萬是買不起私樓的,租樓住十多年就用完,政府應該從源頭減少輸入大陸人,他們才是最不應該佔用公屋的人!」

不止是香港人的頭號煩惱房屋問題,在教育和醫療領域,特區政府的做法也同樣是鼓勵市民(尤其是中產)轉投私人市場,向私營的服務供應商(例如:直資學校、私家醫院)購買本應由官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有時候,官府會透過派發現金券(例如:學券制、醫療券、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來補貼光顧私營服務供應商的市民,美其名叫「錢跟用家走」,用市場力量增加供應或改善服務質素,以及減輕公營系統所承受的壓力。換言之,官府替私營的服務供應商製造需求以及提供收入來源,而部份的私營服務供應商(的母公司或附屬公司或聯營公司又或者大老闆的親朋戚友或關連人士所開設的公司)會把生意上市。結果是:本應直接用於窮人身上的公帑,又或者是窮人的棺材本,透過迂迴曲折的渠道,又或者是複雜的理財產品,變相補貼某間上市公司(提示:港鐵、領展)。同一概念,改頭換臉,改名換姓,不斷翻炒,打劫窮人,進貢權貴,是香港公共政策的特色。

結論

香港的窮人很可憐。政府不但不願意花錢照顧閣下的基本需要(即:房屋、教育和醫療),而且會設下金融騙局徵收或掠奪閣下的棺材本,用來托市或酬謝或孝敬某個利益集團(提示:亞投行、一帶一路)。難怪有錢人紛紛開設離岸公司隱藏以及轉移資產,以免被官府所徵收或掠奪。中國人的為官之道,是有權就要用盡,否則來不及。香港是金融中心,有很多謀財害命的騙局。當金融市場慣用的財技,被用來掠奪民間的財富,老百姓就不再相信地面上的合法金融系統,轉而使用地下金融系統所提供的服務,以及試圖轉移資產到海外的小金庫。大陸常見的非法集資、影子銀行、地下錢莊,便是這樣搞出來的。金融系統的變質與異化,令到真正有資金需要的企業無法生存,幹實事的人找不到資金,生意便做不下去,於是離開或結業,留下來的便是跟官府共生共榮的利益集團,像腫瘤般快速成長。結局:腫瘤爆破,血肉糢糊,性命不保。(例如: Samsung +朴槿惠)

插圖來源:
http://p2.pstatp.com/large/10900011e5df91c52e2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現代漢語大詞典:棺材本是甚麼?(簡體字)
http://cidian.wenku1.com/棺材本/
棺材本:「買棺材的錢,借指養老送終的錢。」例子1:<水滸傳>第 24 回: 「乾娘端的與我説得這件事成,便送十兩銀子與你做棺材本。」例子 2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 89 回: 「他們窮了,又是終年的鬧饑荒,連我養老的幾吊棺材本,只怕從此拉倒了。」

維基百科:雷曼兄弟迷你債券事件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雷曼兄弟迷你債券事件
節錄:雷曼兄弟事件,是因為 2008 年 9 月 15 日雷曼兄弟破產,令其發行的信貸掛鉤票據(香港稱為迷你債券,台灣稱為連動債)價值暴跌,因而在台灣和香港等地引起投資者不滿。在香港,雷曼兄弟擔保的迷你債券總價值約 127 億港元。迷你債券不是債券,是以信貸違約掉期 (CDS) 為標的金融衍生工具,即是高風險金融投資產品。有些國家禁止售賣 CDS 予非專業投資者。不過,在亞洲不少地區,不少銀行都有代售。銀行為了豐厚佣金,不惜推銷給退休人士、相熟的街坊等。他們大都不會詳閱銷售條文,以為迷你債券和普通債券均屬保本,為低風險投資。結果雷曼兄弟破產,其迷你債券價值大跌,問題才逐漸湧現。

維基百科:保險界功能界別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保險界功能界別
節錄:保險界功能界別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功能界別之一,選民資格僅限於保險公司。截至 2016 年登記選民人數為 134 人。

新華網:社保基金開戶引發猜測,養老金入市時間再成焦點(簡體字)
(來源:証券日報 2017 年 1 月 20 日)
http://news.xinhuanet.com/finance/2017-01/20/c_129454954.htm

中國新聞網:社保基金入市了?樓繼偉:一直在入,主投債券(簡體字)
(來源:新華網 2017 年 1 月 14 日)
http://www.chinanews.com/cj/2017/01-14/8124460.shtml

政府債券系列:銀色債券系列:特點
http://www.hkgb.gov.hk/tc/retail/Silver_Key.html

首批銀色債券 8 月發行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16 年 7 月 15 日
http://www.news.gov.hk/tc/categories/finance/html/2016/07/20160715_143735.shtml
節錄:政府推出首批銀色債券 (Silver Bond) 供年滿 65 歲的香港居民認購,目標發行額 30 億港元(港幣,下同),每手一萬元,為期三年, 8 月 12 日發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今日在記者會闡述詳情,指債券每六個月派息一次,息率與本地通脹掛鉤,保證利率不少於兩厘。有別於通脹掛鉤債券 (iBond),銀色債券不設二手市場,有轉讓限制,投資者如需在債券到期前套現,政府會以原價和相應的累計利息贖回債券。陳家強說,銀色債券為年長投資者提供回報穩定的投資產品,更可帶動業界開發潛力龐大的銀髮市場,為長者提供更多合適的投資產品,進一步提高大眾對債券的興趣,鞏固零售債券市場的發展動力。 1951 年 12 月 31 日或之前出生、持有香港身份證的長者,可於 7 月 26 日上午 9 時起向 21 間配售銀行認購, 8 月 3 日下午 2 時截止。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公布推出銀色債券,試驗計劃為期兩年。

按揭證券公司推出年金計劃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17 年 4 月 10 日
http://www.news.gov.hk/tc/categories/finance/html/2017/04/20170410_185406.shtml
節錄: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推出終身年金計劃,年滿 65 歲人士繳付一筆過保費後,即可終身提取年金;保金下限為五萬元(港幣,下同),上限為 100 萬元。身兼公司主席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與副主席兼執行董事陳德霖會見傳媒,公布計劃詳情。陳茂波指,計劃可讓長者轉化部分積蓄,在有生之年,每月獲得穩定收入。初步估算,長者一筆過存入現金,可獲內部回報率 3% 至 4% ,具一定吸引力。根據計劃,以 4% 內部回報率為例,男性在 65 歲投保,每 100 萬元保費,預料每月可獲約 5,800 元固定年金,年金率約 7%。女性方面,由於預期壽命較長,同於 65 歲投保,年金率為 5.4% 至 6.4% 。陳德霖表示,為使計劃更具吸引力,建議提供保費 105% 的身故保障。投保人如在獲發已繳保費前身故,其受益人可獲合共 105% 保障;投保人如有現金需要,可提早退出計劃。按揭證券公司董事會原則上批准計劃,首批規模為 100 億元,爭取在明年中推出。

行政長官梁振英:年金計劃反應良好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17 年 4 月 11 日
http://www.news.gov.hk/tc/categories/admin/html/2017/04/20170411_093830.shtml
節錄:按揭證券公司昨日宣布推出終身年金計劃,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此舉說明本屆政府重視長者需要。他指,社會初步反應良好,計劃如受歡迎,政府可以加推。梁振英今早出席行政會議前向傳媒說,本屆政府十分重視長者退休保障需要,訂定房屋、環保、貧窮、老年等四個主要政策範疇,其中貧窮與老年相關,老年貧窮問題比較突出。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部署退休保障 迎接高齡社會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17 年 4 月 16 日
http://www.news.gov.hk/tc/record/html/2017/04/20170416_081424.shtml?pickList=topstories
節錄:早於 2015 年 12 月,扶貧委員會的退休保障諮詢文件已詳細討論公共年金計劃。我們在其後的六個月諮詢期收到不少支持的意見。行政長官在今年的<施政報告>公布退休保障改善建議時有提及公共年金計劃,財政司司長在 2 月的<財政預算案>中全力配合。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及按揭證券公司於上周公布計劃,能在如此短時間內為這項突破性建議提出計劃細節,充分反映政府的高效率,爭分奪秒回應長者所需,群策群力完善香港的退休保障制度,為應對人口老化挑戰的部署向前邁進重要的一步。

陳茂波網誌談年金計劃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17 年 4 月 16 日
http://www.news.gov.hk/tc/record/html/2017/04/20170416_081451.shtml?pickList=topstories
節錄:上星期一,我主持按揭證券公司的董事局會議,原則上批准按揭證券公司推出終身年金計劃,供 65 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長者選購。這項計劃的目的是為退休長者提供多一項理財選擇,讓他們可以將部分積蓄轉換成長期、可靠、穩定並且具吸引力的定期收入,直至百年歸老。年金計劃是繼安老按揭計劃之後,另一項有助長者更加妥善地為晚年生活做好財務安排,可以更安心地享受退休生活的措施。

按揭證券公司:安老按揭計畫(小冊子)
http://www.hkmc.com.hk/files/product_shortcut/1/65/chi/RM%20Leaflet%20%28Chi%29.pdf

惟工新聞:公屋富戶:
有積蓄就無公屋 棺材本托樓市 新富戶政策成退休長者末路
21 December 2016
http://wknews.org/taxonomy/term/729
節錄:香港無限好,樓奴做到老!七老八十還要被房委會踢去買樓托市,到底是甚麼滋味?房委會近日通過「富戶政策」單軌制,公屋租戶入息或資產其中一樣超標即被趕出公屋,一改過往入息與資產同時超標才須交還公屋的雙軌制。退休長者和即將退休人士首當其衝,勢將因養老積蓄或退休金而被趕出家園。 57 歲的鄧先生直斥新政策將公屋居民趕去買樓是荒謬行徑:「你有收入無資產,就買唔起樓啦;但到你有資產無收入,買咗樓你食風呀?」

房委會通過新富戶政策
入息超 5 倍 資產逾百倍 違一項即踢出公屋
蘋果日報 2016-12-1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10/19861012
節錄:公屋供應短缺、樓價高企下,房委會正式出兩招向公屋富戶「開刀」,通過富戶雙軌制改為單軌制,住戶凡入息或資產超出入息限額的 5 倍或 100 倍,或擁有物業便被「叮走」,明年 10 月實施。據悉,受新措施影響而須遷出的住戶不會多於 1 萬戶。民主黨質疑措施殺錯良民,住戶被迫「捱貴租」,公屋聯會批當局借住戶「過橋」卻無助加快流轉。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昨日開會討論收緊富戶政策,宣佈將富戶雙軌制改為單軌制,即原本住戶需入息及資產同時超出入息的 3 倍及 84 倍才需遷離公屋,改為其中一項超標便要遷出。持有本港住宅物業的住戶則不論入息及資產如何均會被「踢走」,明年 10 月執行。當局採取了較寬鬆建議,黃遠輝指入息上限定在入息限額的 5 倍,資產上限則定在入息限額的 100 倍,以二人家庭為例,家庭入息超出約 8.4 萬元(港幣)或資產超出 169 萬元(港幣)便無得留低。截至今年 6 月底,全港約有 2.6 萬個富戶,交一倍半、兩倍及市值租金住戶分別有 2.28 萬、3,100 及 60 宗。據悉,當局料受影響公屋戶可能不多於一萬戶。

香港經濟日報:地產站:
長者屋「雋悅」 愈年長愈平 開放式租權 172 萬起
2015 年 12 月 12 日
http://ps.hket.com/article/1068022
節錄:香港房屋協會(下稱:房協)本周公布北角丹拿山長者屋「雋悅」申請詳請,長者可終身入住,租住權費最平為 $172 萬(港幣,下同),而最貴竟高達近 $2,000 萬,「富貴長者屋」確實名不虛傳。值得一提,申請人士需繳交租住權費,可選擇一筆過、 1 年和 10 年分期繳付, 3 種繳費之中以一筆過形式最便宜,至於租住權費的金額多寡,也視乎申請者的歲數(年紀愈長愈便宜, 85 歲或以上劃一收息)、單位面積大細、層數及景觀。其中以一筆過付款計, 85 歲或以上長者,租住實用面積 351 平方呎,屬開放式的 2 座 11 樓 A 室,租住權費為 $172.2 萬,呎價 $4,906,屬樓盤最平的單位。除此之外,租住人士每月需繳付每呎 $4.1 的管理費,以及每人 $800 的服務費(提供居家護理支援、每月 2 小時家居小維修、年度「關顧大使」家訪),若以面積最細 342 呎的開放式單位計,每月基本使費已達 $2,200。雋悅由 3 座物業組成,提供 588 伙,實用面積 342 至 1,231 平方呎,當中包括 4 個相連單位,間隔由開放式至3房(連雙套房)及儲物室加儲物室連廁設計。另一方面,除雋悅外,房協行政總裁兼執行總幹事黃傑龍稱,紅磡利工街項目將推出作中產長者屋供租住,但由於屬資助性質,申請人需經過資產及入息審查,項目將提供 300 伙,料 2020 年完成。  

雅虎香港:三文治:
陳雲:福利國家與金融勾結
2017 年 2 月 17 日
https://hk.news.yahoo.com/福利國家與金融勾結-043245486.html
節錄:交稅,就是國家與國民的日常關係。福利國家要全民退休保障、全民醫療保險供款,就必須抽重稅,大部分稅金投入一個資金池 (capital pool),再投入股市、債券市場,國家成為金融投資的持有人,有些國家甚至有主權投資基金(例如:新加坡),形成了自然的官商勾結,期望股市、債市、樓市只升不跌,政府也不懲罰搞出 2008 年次按危機的壞蛋銀行,香港特區政府將公屋商場、地鐵送給私人公司炒高股價,這就是新自由主義的來源。政府不務正業,成為保險公司、金融投資者、龐滋計劃 (Ponzi Scheme) 之首,這叫做福利國家。福利國家好歡迎移民甚至年青難民,因為龐滋計劃不斷需要青年供款人,否則爆煲。

林本利:滙控一面回購 管理層一面沽貨
(原載:2017 年 4 月 6 日壹週刊)
http://lampunlee.blogspot.hk/2017/04/blog-post.html
節錄:近年這股回購歪氣蔓延至香港股市,一些恒指成分股也加入回購行列,其中最進取的是領展和滙控。早於 2014 年 6 月,領展已開始進行大規模回購股份行動,直至 2016 年 3 月已花費 30 多億元現金回購股份,試圖托高股價。到去年 8 月,又重施故技,再花費十多億元回購股份托價。換言之,領展至今已花掉約 50 億元回購股份,相等於約 4% 已發行股份。至於滙控,去年花掉 194 億元回購股份,約佔已發行股份的 2%。回購的股份只是庫存起來,並沒註銷,日後可再找機會配售。今次再花 78 億元回購股份,則會全數註銷,不會庫存起來。過去一個月,有報導指滙控一面回購股份,管理層一面沽貨獲利。行政總裁歐智華合共沽貨 45 萬股,套現約 2,900 萬港元。財務董事麥榮恩及風險管理總監繆思成,亦加入沽貨行列,二人合共套現約 200 萬港元。滙控管理層若然看好公司前景,又怎會沽貨離場?從過去十多年可見,金融市場「賤精」橫行,管理層不單沒有創造價值,還透過種種方法去推高股價,然後沽貨離場,享受退休生活。

盧斯達:三星帝國興亡史
http://dadazim.com/journal/2016/10/samsung-empire-self-defeated/
節錄:據說三星在 Note7 全球爆炸事件之後,電話部門盈利暴瀉 96%。雖然出事的是 Note,但其實連累銀河 (Galaxy) 乃至三星帝國毀於一旦。大躍進通常都沒有好下場。我都用過 Note7,其實都是一部好機,不過總不能冒著生命危險繼續用。近日南韓總統被揭任用私人,自己友圍爐以權謀私;藝人批評兩句,又搞甚麼娛樂圈清算名單,剛愎自用,搞到天怒人怨,南韓人又要出來示威。當然,由於國家政治的緣故,無論 Samsung 爆甚麼,它仍可以生存下去。像中國許多企業,不賺錢,但會一直與政權共生下去。鼓足幹勁,力爭上游,以流行文化征服世界的寵寵寵,滿足了很多需要五光十色的現代人。但大躍進就是急功近利,用一部 Made in Korea 的電話也感受得到。

相關的文章:

代理人
2014 年 4 月 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4/blog-post.html
節錄:改革開放之後的做法,是透過把具備戰略價值和影響國家安全的行業(例如:電訊、能源、航空、銀行、保險、傳媒)交給太子黨經營與謀利,換取他們的合作,從而鞏固政權,而這些行業的龍頭國企則透過國有銀行(即:建農工中)得到低成本的營運資金。這樣做,是分贓。(蔣公:共匪!)即:打劫老百姓,賄賂太子黨。不甘心被剝削的老百姓,把血汗錢投入地下金融體系,溫州民間信貸,影子銀行,便是這樣搞出來的。

雙軌制(一)
2011 年 10 月 1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0/blog-post_14.html
節錄:溫州民間借貸爆煲,情節似曾相識。簡單地說,又是雙軌制惹的禍。原因不外是官倒加三角債,國有銀行體系為特權階級服務,無法發揮應有的金融中介功能,而民間的游資太多,老百姓的投資渠道太少,為了抗通漲,於是把錢投進高利貸市場,令火上加油。換言之,舊瓶新酒,借屍還魂。

OPM (Part 1)
2012 年 7 月 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7/opm-part-1.html
節錄:OPM 即是 Other People’s Money ,意思是投資或者做生意的時候,部份資金來自借貸。舉債的好處:由於有槓桿 (Leverage) 作用,可以把蠅頭小利放大好幾倍,但是利潤要扣除借貸成本以及交易費用。舉債的壞處:槓桿作用令風險增加,萬一資產價格不升反跌,虧損會被放大好幾倍,缺乏財政實力的投資者,可能因此而破產。如果是企業的話,過份借貸,週轉不靈,資不抵債,一樣死得。

學壞師
2016 年 10 月 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10/blog-post.html
節錄:大陸學香港的管理制度,也是一樣,資產市場(股市和樓市)的泡沫是好例子。去年七月初爆發股災,暴力救市淪為國際笑話。如今 A 股元氣未復,人民幣又存在貶值壓力,老百姓轉戰樓市保值,於是又輪到樓市過熱,而火上加油的,是把槓桿 (Leverage) 作用推到極致的「氣球貸款」(又稱:大額尾數貸款)。如果中國的地產泡沫是個隨時爆破的氣球,這種「氣球貸款」可能是最後一口棺材釘,而借到盡的炒家,則理所當然地成為中國樓市的第一批烈士。

火燒連環船
2017 年 1 月 1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7/01/blog-post_14.html
節錄:大陸資產市場的亂象持續,民間的游資到處流竄,尋找可供資金停泊以及對沖人民幣匯率風險的渠道。這邊剛剛撲滅了一個泡沫,那裡又冒出另一個泡沫。官府三令五申防泡沫、禁走資,民間的高手卻不斷找到破解之道。官民角力,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令金融系統的壓力和風險增加。香港作為中國的洗黑錢中心,少不免首當其衝。

疑似地產商
2015 年 4 月 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4/blog-post.html
節錄:而緊隨市建局、領匯和港鐵的步伐,近年開始變得有點像地產商的,還有定位本是提供可負擔房屋(公屋和居屋)的香港房屋協會(提示:綠悠雅苑)。換言之,擁有地產發展商思維的公營以及半官方機構,又或者是沒有地產商之名但是擁有地產商之實的上市公司,好像越來越多。亦即係話:香港地,唔做地產,揾唔到食,賺唔到錢。(粵語:不涉足地產行業,無法在香港生存或發達。)

又見學券制
2016 年 7 月 2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7/blog-post_27.html
節錄:香港的教育、醫療和社福三個領域,經常都出現這種情況:服務供應長期不足而且質素欠佳,但是政府又不想增加資源投放(因為不想加稅或者害怕出現結構性財政赤字),於是採取一些派錢式或道歉式的措施,讓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服務對象(窮人)拿著官府發出的現金券(例如:學券制、醫療券、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到市場上向私營的服務供應商購買本應由官府提供的公共服務。

不是佛利民的錯
2013 年 6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6/blog-post_20.html
節錄:教育、醫療和社福三方面的開支被視為沉重的包袱,既然是包袱,就要想辦法減輕負擔,港式官僚的慣技,是把包袱推卸給別人,亦即是:提倡「用者自負」(例如:「個人醫療儲蓄戶口」即是俗稱的「強醫金」)、減少政府資助(例如:縮短資助藥物名單,迫使公立醫院的病人自掏腰包購買療效較好但是較昂貴的藥物),以及鼓勵有負擔能力的中產轉用私營機構(例如:醫療券、醫療保險)。

芝加哥學派
2013 年 6 月 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6/blog-post.html
節錄:在香港,要選一個最具影響力的學術門派,一定是芝加哥經濟學派 (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在特殊的歷史條件造就之下(殖民地時期香港的學術界只能右不能左),這個學派,人強馬壯,根深葉茂,地盤眾多,在香港的學術界以及傳媒行業極具影響力,足以左右公眾輿論的議政方向,以及官府的施政方針,以下將重點介紹幾位有代表性的人物。

諜影
2016 年 4 月 2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4/blog-post_22.html
節錄:如果提供黑材料的匿名者的確是某國的情報人員, ICIJ 或主流傳媒的角色,是替一個權貴對付另一個權貴,亦即是國際政治或權力鬥爭中的棋子、打手、下線、公關、外判商,負責整個行動的最後一個環節(整理資料然後向公眾發放)。說穿了,是各取所需:傳媒透過匿名者(間諜)取得平時無法接觸的機密資料,情報機關則借助傳媒之手把機密資料整理、加工及提煉,然後包裝成普羅大眾都讀得懂的新聞故事(權貴做壞事),如此這般,那堆文件才能發揮最大的殺傷力。

19/04/2017

1 則留言:

餅 說...

//當金融市場慣用的財技,被用來掠奪民間的財富,老百姓就不再相信地面上的合法金融系統,轉而使用地下金融系統所提供的服務,以及試圖轉移資產到海外的小金庫。大陸常見的非法集資、影子銀行、地下錢莊,便是這樣搞出來的。//

大陸的情況不是如此。事實剛好相反,他們合法的金融系統(說的主要是國有銀行,不包括股市)比那些非法集資、影子銀行安全百倍,但中國流動性太多、過去儲蓄手段太過單一,才催生各式金融騙局。又,這篇有幾個位似乎偏頗了。我研究過安老按揭的terms,超筍!只希望我退休時仍有此選項。銀債也是政府派錢之舉,就像iBond。

(好耐無上來,追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