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且通知一聲,看得開心請捐款

2011年8月24日星期三

前記者(三)


紅色貴族中,有一個獨特的族群,出自外交系統。

他們也許是前外交官,又或者是外交世家的後人,通常是放過洋的海歸派、太子黨。他們集合家庭背景、人脈關係、高等學歷、外語能力和社交技巧等多項優秀條件於一身,因此頗受跨國金融機構(特別是機構投資者 Institutional Investors)的歡迎。在投資銀行 (iBank)、對沖基金 (Hedge Fund) 和私募基金 (Private Equity),都不難找到他們的身影。他們當中,經常出入香港的一群,很大機會是上海幫,又或者是江浙人士,即是祖籍江蘇、浙江,又或者是周邊地區。滬港雙城,是中國現代史上最西化的兩個國際大都市,淵源極深,交流頻繁。對他們來說,要融入香港的生活應該不難。東方之珠又保留了解放前的海派文化和生活方式,對他們來說,倍感親切。

他們的履歷表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曾經從事新聞工作,做過記者、編輯或者新聞官。他們也許是在中央政府控制的官方傳媒中擔任過記者、編輯,又或者是在國務院屬下的某個部委中,擔任過新聞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之類的崗位,時間一般不會太長。他們通常畢業於外語學院,又或者在大學階段主修外語(例如:英語、法語、德語、日語),又或者是修讀相關的學科(例如:英國文學、國際關係)。在中國共產黨的眼中,記者其實是情報員,而當記者或者當新聞官,似乎是某個基本訓練課程的必修科。新中國的外交系統跟中央政府控制的官方傳媒,在某個程度上,是有關連的。借用商學院的概念,兩個系統似乎是聯營公司 (Associate Company) 的關係,可以互派或者借調員工,又或者合辦培訓課程。

如果你對中共的歷史有認識,又或者了解周恩來的生平,應該不會覺得奇怪。因為這是中共的優良傳統,也是慣常的做法。新中國的第一代外交官,不少人都曾經從事新聞工作(例如:宦鄉、錢其琛)。借用中共的術語,他們都是潛伏於「白區」的地下共產黨員。所謂「白區」,是指並非由中國共產黨所直接管轄的城市,可以是由國民黨控制的城市(例如:戰時的重慶、民國時代的廣州),又或者是由日本人所管治的淪陷區(例如:四十年代的上海)。1949 年前,共產黨員於「白區」從事地下工作,用新聞工作做掩飾,是常見的事。至於周恩來,他是新中國外交系統的奠基者,年輕時曾經以伍豪的假名,從事情報、滲透和暗殺活動。溫文爾雅的笑容背後,其實是個殺人不眨眼的特務頭子。人民的總理,有兩副面孔。

按照這個邏輯,回歸前的香港,今日的台灣,以及海外華人聚居的城市,都是「白區」。香港的傳統愛國報章中,過去也有些老報人是地下共產黨員,日常除了寫稿和主持編務以外,也負責統戰工作。當中有人不幸被捲入權力鬥爭中,被指曾經替西方國家做間諜,結果被軟禁十年,至今尚未平反。幸好他已經回港,可以替自己出書,試圖恢復名譽。今日的香港傳媒行業中,還有沒有這種人,自己想。

另一個好例子,是李儲文。三十歲以上的香港人應該會記得這個名字,因為他曾經是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李儲文年輕時,曾經以牧師的身份潛伏於上海的基督教教會中(網上可以找到相關的文字資料),是著名的紅色「無間道」(臥底),研究中國教會歷史的人都知道他。今日的香港教會中,還有沒有這種人,自己想。李儲文是寧波人,受過西方教育(1949-1950 年於耶魯大學進修),講得一口流利英語。八十年代初出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到八十年代末成為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外事顧問。三十歲以上的香港人都知道,回歸前的新華社香港分社名義上是新聞單位,實際上是中共駐港的最高代表機關。李儲文和香港的商界關係良好,根據本地傳媒的報導,部份愛國商人到上海經商,都是由他做「盲公竹」(粵語:介紹人、引路者)。他集合地下共產黨、新聞工作者以及外交官於一身,是典型的新中國外交人才。

翻查新中國外交系統的人事檔案,類似的個案多不勝數。境外的生意人跟來自偉大祖國外交系統的人打交道,必須格外留神。人家是從小接受嚴格訓練的紅色精英,曾經留學外國,見多識廣,外表得體,談吐大方,跟湧來香港搶購 iPhone、炒賣奶粉,在各大商場和地下鐵之內橫衝直撞、喧嘩吵鬧、隨處便溺的自由行同胞(香港高登討論區網民形容這種大陸人是「蝗蟲」)不可同日而語。論層次,高很多。勢利的香港生意人,不難看出其中的分別。看不出的,是人家背負著特殊的任務,背後也有國家機器提供強大的支援。對情報工作缺乏認識的香港生意人,尤其要小心,你眼前那位講得一口流利美式英語的國產投資銀行家,絕不簡單。他或她也許會告訴你,年輕時當過記者,來過香港,喜歡這個城市的方便,也愛這裡的美食。換言之,當日的他或她,有可能是受訓中的紅色外交官。

至於他們在跨國金融機構之中,跟來自西方國家的外國同行之間的互動與較量,應該比國產電視劇<潛伏>(2008) 更加精采,由於牽涉國家金融安全以及現代財技與商戰,情節複雜,應該沒有人敢寫和會寫。他們當中是否有人因為執行任務而壯烈犧牲,又或者被外國勢力所收買,結果愛國變賣國,成為雙面間諜,最後變節逃亡,改名換姓,遠走他方,真是天曉得。借用國產宣傳文字的說法:他們都是「霓虹燈下的哨兵」,正在跟外國反華勢力進行你死我活的「貨幣戰爭」,為捍衛國家的經濟和金融安全而戰。至於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所扮演的角色,自己想。

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這張照片攝於四十年代末,應該是 1949 年前,因為解放後周恩來就不再穿西裝而改穿毛裝(解放裝)了,白白浪費了一副好衣架和一張漂亮的面孔。留意他的身體語言,一手持杯,一手握拳,充份說明外交工作的本質。面部表情看似輕鬆,其實暗藏殺機。新中國外交系統的奠基者,是一個複雜雙面人。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周恩來(1898-1976)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1%A8%E6%81%A9%E4%BE%86

百度百科:周恩來(1898-1976)
http://baike.baidu.com/view/1751.htm

百度百科:錢其琛 (1928-)
http://baike.baidu.com/view/47737.htm
節錄:上海嘉定人, 1945 年至 1949 年於上海<大公報>任職員。曾經有報導指他的兒子出任美資投資銀行所羅門兄弟(Salomon Brothers) 的北京辦事處主管,是否屬實,有待查證。

百度百科:宦鄉 (1909-1989)
http://baike.baidu.com/view/249084.htm
節錄:出身清末官宦家庭,曾經留學英國。民國三十三年 (1944) 二月,取道香港,與郭沫若和梅蘭芳等五十六人去東北解放區。天津解放後,<大公報>改組為<進步日報>,宦鄉一度任主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宦鄉任外交部歐非司司長,1954 年出任中國駐英國代辦,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

新浪網:北美:熱錢來了(環球企業家 October, 2005)
http://magazine.sina.com/bg/gemag/200510/20060111/001815532.html
節錄:前匯豐銀行亞太區投資銀行主管宦國倉(宦鄉的兒子)於不久前辭職,牽頭組建一個十億美元的基金。

批駱家輝香蕉人 李肇星姪女被轟
(蘋果日報 2012 年 5 月 7 日)
節錄:陳光誠事件再掀口水戰。中國前外交部長李肇星姪女、任職記者的秦楓,在微博大罵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Gary Locke)黃皮白心香蕉人、「陰險干涉內政」,並建議將他驅逐,而遭網民狂轟。28 歲的秦楓,爺爺和外公都是中共外交高官,港人熟悉的李肇星是她的姑丈。她曾自爆留學新西蘭時,抨擊「台獨」和邪教,受時任副總理的錢其琛稱讚,2008 年她報導前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喝中國牛奶的新聞,又被總理溫家寶點名稱「很感動」。儘管幾天後曼德爾森腎結石入院,仍不阻她獲鳳凰衞視年度最佳記者及獨家新聞獎。而她去年轉到香港衞視任採訪總監,近日在微博上曬出與溫家寶、李克強的許多近距接觸,甚至對話。

朱鎔基前翻譯朱彤 任外資銀行中國總經理
(蘋果日報 2011 年 7 月 2 日)
節錄:因擔任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身邊翻譯而一炮而紅、有中國「第一翻譯」之稱的朱彤,在媒體上消失多年,原來已悄然轉行,由國家領導人身邊的翻譯搖身一變,將成為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中國區總經理。朱彤畢業於北京外交學院,其後考入北京外國語大學聯合國議員培訓班,1990 年加入外交部翻譯室,為多位國家領導人做過翻譯。

百度百科:李小加 (1961-)
http://baike.baidu.com/view/1581797.htm
簡介:1984 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英語專業,畢業後曾任官方的英文<中國日報>記者。曾任摩根大通中國區主席,2009 年出任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是首位內地人擔任這個職位。李小加是海歸派,至於是否太子黨,跟外交系統有沒有淵源,有待查證。香港傳媒居然沒有替他「起底」(港式粵語:查家宅),奇怪。他就任港交所行政總裁之後所推動的連串改革(例如:延長交易時段),引起華資小經紀的強烈不滿,試過集體包圍交易所,高呼:「李小加,仆街!」(即是叫他去死)。2011 年 8 月 10 日港交所網頁被電腦黑客入侵,李小加的處理手法(要求個別藍籌公司停牌)和態度(事後他說:「能保證我就保證這次不發生!」)令小投資者非常不滿。有怒火中燒的股民致電電台的「烽煙」 (Phone-in) 節目,質問為甚麼要找個不會講廣東話的幹部來打理交易所,難道香港沒有人才嗎?李小加不懂粵語,在公開場合講普通話或者美式英文,溝通上沒有困難但是有隔膜,給香港人的印象是空降的京官或者幹部,部份偏袒華資小經紀的傳媒甚至形容他「有井岡山味」。

香港華菁會
http://hua-jing.org/articles/?do=list&catalog_id=1420
簡介:香港華菁會由一群內地成長,海外求學,在香港發展事業的青年人創辦。我們以「心系祖國,服務香港,促進和諧,弘善崇德」為宗旨,希望通過匯聚大批落戶香港的內地海歸青年精英的力量,為香港的長遠發展和國家的繁榮穩定做出貢獻。

香港華菁會的組織結構與會員名單
http://allaboutleon.com/index.cgi?md=read;id=18210
簡介:名譽主席的名單中,包括鋼琴家朗朗、生於北京的香港歌手黎明、涉嫌令江澤民「死去活來」的亞洲電視大股東王征(自稱盛宣懷後人,本人隨母姓,據說是上海的地產商)。華菁會其中一位名譽主席叫王貴國,跟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院長同名同姓,是否同一人,有待查證。城大法律學院的王貴國是梁美芬(城大法律學院副教授、香港立法會議員)的丈夫,是北京人,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官員。華菁會的副主席陳晴是國務院港澳辦前常務副主任陳佐洱的女兒。根據香港傳媒的報導,這個組織的成員中,不乏國產外交世家的後人。

香港華菁會成立
大公報 2011 年 3 月 26 日
http://www.takungpao.com/hm/top/2011-03-26/658297.html
節錄:香港華菁會成立儀式暨「神州搵好工 ── 內地知名企業招攬香港大學生實習計劃」啟動儀式昨日下午在香港四季酒店隆重舉行。中聯辦副主任王志民、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詹永新等出席活動並擔任主禮嘉賓。王志民在啟動儀式上致辭時説,華菁會成立恰逢其時、服務商業及時,貫徹「一國兩制」、堅持愛國愛黨、維護繁榮穩定,促進民主和諧。

共青團成員殺入候任特首辦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2012 年 4 月 23 日/香港電台 2012 年 4 月 23 日
節錄:共青團成員殺入候任特首辦,更可能過渡加入新政府。候任特首梁振英委任陳冉(粵音:染)擔任候任特首辦項目主任,並於上周履新。由於陳冉並非香港永久居民,需要獲得政府豁免,才能加入候任特首辦。有內地「官二代」背景的陳冉承認,中學時曾加入共青團,但否認是中共黨員。學者及公務員團體擔心此例一開,一國兩制蕩然無存,有政黨批評引入內地人來港從事政治工作是「種官」。候任特首辦證實,陳冉並非香港永久性居民。陳冉是華菁會秘書長,年約 27 歲,父母居於上海,父親為公務員,但是官職不詳。學歷方面,04 年入讀清華大學新聞系,05 年獲獎學金,入讀香港大學新聞系, 07 年取得學士學位,08 年港大金融碩士課程畢業,08 年 5 月於<南華早報>當實習記者。同年 9 月加入梁振英團隊,從事研究及聯絡工作,現職月薪 2.2 萬元的候任特首辦項目主任。

百度百科: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1958)
http://baike.baidu.com/view/195131.htm
國產諜戰片始祖,以 1938 年的上海為背景,2010 年重拍電視劇版。電影版的男主角孫道臨 (1921-2007) 是燕京大學校友。

百度百科: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1964)
http://baike.baidu.com/view/84465.htm
1963 年發表,以五十年代初解放軍進駐上海為背景。最初是話劇,後來有電影版 (1964)、電視劇版 (2007) 以及上海越劇版。

百度百科:電視劇<潛伏>(2008)
http://baike.baidu.com/view/544315.htm

個案研究:

中聯辦前秘書長 03 年判監 15 年
「英國間諜」蔡小洪已假釋
蘋果日報 2012 年 4 月 3 日

節錄:在 2003 年 7 月間,即 7.1 大遊行後不久,時任中聯辦秘書長、官階達副部級的蔡小洪,突然被國家安全部門秘密拘捕,到同年 12 月才被香港傳媒揭發事件。中聯辦其後證實蔡被拘的消息,時任中聯辦主任是高祀仁。 2004 年底,蔡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被判 15 年。蔡小洪被指早在 1995 年開始為英國情報機關服務,直至 2002 年國家主席江澤民訪港,國家情報機關在一次例行監聽行動中,發現英國對江訪港行程瞭如指掌,因而揭發蔡為英國情報機關提供機密消息,涉及收受約 600 萬元人民幣的報酬。蔡小洪來港前為<解放軍報>記者,1989 年調到中聯辦前身新華社分社,由副處長做起,直到 2001 年升任秘書長。蔡的祖父伍治之、祖母蔡楚吟,都是早年在上海活動的中共地下黨員。四十年代,他的祖父母曾被周恩來派來香港,協助港澳辦前主任廖承志工作。蔡小洪為高幹子弟,父親為國家司法部前部長蔡誠。蔡誠原名伍毅鴻,年幼與父母失散,在周恩來安排下在延安長大,後因從事地下工作改跟母親姓蔡。蔡誠 1988 年升任司法部前部長之前,長期在廣東工作。 1965 年任廣東省公安廳副廳長,曾兼任深圳口岸黨委書記。

百度百科:李儲文 (1918-)
http://baike.baidu.com/view/1399919.htm
節錄:寧波人,1940 年大學畢業後,從事基督教青年會的學生工作。1949-1950 年於耶魯大學進修。1977 年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主任,1983 年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1988-1994 年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顧問。

書名:<我的父親羅孚 ―― 一個報人、「間諜」和作家的故事 >
作者:羅海雷
出版社:天地圖書
出版日期:2011 年7 月
http://www.cosmosbooks.com.hk/topic_3/page_0.asp?bookid=496139

簡介:本書是香港著名報人羅孚的傳記,由其子羅海雷撰寫。1982 年 5 月,羅孚突被召回北京扣查,一年之後以「美國間諜」罪名被判處十年徒刑,但旋即被假釋,可在北京自由活動,滯留十年之久。直到 1993 年初才得以返港。此案轟動海內外,被稱為改革開放後第一樁「中美間諜案」,在香港傳統左派陣營及新聞界、文壇引起極大的反響。時過近三十年,關於此案的內情依然傳說紛紜,撲朔迷離。官方對此諱莫如深,當事人雖也偶為文觸及,卻未能道盡箇中的曲折詳情。本書首次由羅孚說法,詳盡地披露了此案的全過程,並附有全案有關的文字資料。

羅孚原名羅承勛,抗戰時即投入桂林<大公報>做編輯,後輾轉至重慶<大公報>工作。此後被派往香港<大公報>工作,解放前夕加入中共,任<大公報>副總編,成為左派文壇的一枝健筆。並創辦<新晚報>、<海光文藝>等,為中共左派文陣中的一名幹將,活躍於文學界、新聞界。任<新晚報>總輯期間曾催生梁羽生和金庸為代表的新武俠文學於香港誕生。他交遊廣闊,縱橫於海峽兩岸三地的文林及報界。他的生活史也是香港文化史的一個側面寫實。因此,本書也為香港的新聞史、文學史及左派政治運動史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陶傑專欄:坐看雲起時:<隔世書>
壹周刊 2011 年 8 月 11 日
節錄: 他(羅孚)與我在少年兒童時代也有一點命運的淵源,他是(香港)<大公報>副總編輯兼主編<新晚報>,羅先生是家父母在新聞機構的頂頭上司。(香港<大公報>的督印人)費彝民學足了周恩來,以「隨時北上為總理效勞」當「外交官」籠絡住一群北大燕京的精英。七十年代的香港<大公報>,是周恩來的報紙。<大公報>的骨幹,幾全是周恩來心腹喬冠華的部屬同僚。

陶傑專欄:黃金冒險號:<悲情書>
蘋果日報 2011 年 7 月 23 日
節錄:「我的父親羅孚」裏的一群左派,是民國的過來人,跟今日的維園阿伯不同,他們有知識、有理想,許多有燕京或北大的學位,博通中西。這本書最重要的地方,是指出一點:無論你工作如何「出色」,賣命多熱誠,無論你怎樣鞠躬盡瘁,為「國家」打拼,「國家」永遠不會完全信任你 ── 所謂國家,當然就是共產黨的同義詞。羅孚等一羣人,當初不了解「國家」心計之複雜。他們以為「疑人勿用,用人勿疑」,而不知道以閣下的民國教育背景和資產階級的人脈關係,「國家」只把你暗暗當做工具、異己,甚或時機一到,敵人。

陶傑專欄:黃金冒險號:<人性與黨性>
蘋果日報 2011 年 7 月 24 日
節錄:羅孚先生最初把大兒子送進大陸,是黨性紀律的遵從。後來,覺得不對,把年幼的子女送去英國和美國讀書,則是人性的掙扎。喜愛書畫文學,尊敬知識份子的朋友,這份人情,是真的;但「黨」要他統戰,「多交朋友」,為了組織的利益和目的,此一黨性的要求,偏偏又是冷酷無情的。「我的父親羅孚」講的不止是一個父親,而是一代民國善良而天真的知識份子,即使他們走出了大陸,也走不出心中的一座牢籠。讀者認識的不止是一位父親,而是一代悲劇,而且悲劇或換了角色,情節劇本依舊,還遠遠沒有落幕。

(註:被報人父親送回大陸讀書的長子叫羅海星,與新中國同年誕生,長大之後曾任香港貿易發展局駐北京的首席代表,後來因為參與「黃雀行動」營救民運人士失手被捕,在大陸坐了兩年苦牢,回港之後患上血癌,2010 年年初病逝。父子都被中國共產黨「修理」過,羅家稱得上是「文明單位」。)

維基百科:羅海星 (1949-2010)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5%E6%B5%B7%E6%98%9F

維基百科:「黃雀行動」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83%E9%9B%80%E8%A1%8C%E5%8B%95
簡介:「黃雀行動」由已故的司徒華(1931-2011)命名,根據他的自傳<大江東去>所述,典出曹植的<野田黃雀行>,原詩:「高臺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利劍不在掌,結交何須多?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羅家見雀喜,少年見雀悲。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

Revised 15/05/2012

1 則留言:

匿名 說...

幾時會結集成書呢?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