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6日星期六
套戥
教科書的說法:套戥 (Arbitrage) 是透過同一(或類似)資產於不同市場的價格差異獲利。方法:在其中一個市場購進或借入資產,然後在另一個市場沽售或拆放。理論上,套戥活動會令價格差異收窄(至接近交易成本的水平),甚至是完全消失。而最常見的套戥行為,是透過價格、利率或匯率的差異來賺錢。例如:
1. 空中小姐由於工作關係,經常往返於亞洲各國的主要城市之間。某日,她發現某款受歡迎的化妝品的價格存在差異,於是在低價的城市入貨,再於高價的城市出售。今時今日,這種活動,可以透過互聯網的拍賣網站進行。
2. 某人向香港的銀行借入低息平錢,利率是單位數字,然後透過地下錢莊把錢匯到缺水(錢)的大陸某省市(例如:溫州),再以雙倍或更高的利息拆放出去。類似的情況:香港有些退休人士或家庭主婦,北上辦理人民幣定期存款,就是貪圖稍為高一點點的利率。港式粵語:計婆仔數(斤斤計較)。
3. 機構投資者 (Institutional Investor) 借入或沽空低息貨幣(例如:日圓),然後轉換成高息貨幣,如意算盤:合約到期,平倉之後,扣除本金利息依然有利可圖。這種活動叫 Currency Carry Trade (中文:利差交易、交叉盤),是有風險的,如果低息貨幣的匯率突然轉強或突然加息,投資者可能會損手。
滬港通作用有限
現實世界,有很多有形或無形的關卡,並非百份之一百的自由市場,因此即使有套戥活動,資產價格差異未必會完全消失。近期公佈的滬港通(即:互聯互通)是好例子。新安排容許中港兩地的投資者(合資格的散戶)透過本地的交易所,買賣於對方城市掛牌的股票,具體細節有待落實,最快於半年後實施。
消息公佈當日,不少香港股民上網尋找「AH 股差價對照表」,以為滬港兩地的交易所互聯互通之後,套戥活動會令到 AH 股差價減少甚至消失,於是急忙在那幾十間同時在中港兩地上市的公司中尋寶。有位減肥成功的股評人,選中了一間當日股價急升的公司,高興得要命,也文也武,自吹自擂。港式粵語:High 爆。
業內人士的看法,是中港兩地的股票市場不論在公司質素、市場效率、監管制度、交易時間、交收程序、股票流通量、資訊透明度、漲停板機制和投資者心態等各方面,均存在著不少差異。散戶要靠套戥活動獲利,功夫多,不容易。正所謂錢少事繁,除非利潤豐厚,又或者交易的數量夠大,否則未必值得這樣做。是否僅僅因為香港的 H 股比大陸的 A 股貴,就應該沽前者而買後者,把錢投入一潭死水,自己想。現實世界,遠比教科書複雜,否則大學教授早就發達上岸。網上有香港股民認為,向來「為人民服務」的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提示:LME),是想提供渠道和誘因,令到在香港買賣 H 股的資金轉投大陸的 A 股市場,從而搞活後者。如果是這樣,這位國產海歸派未免太天真,也低估了香港股民的智慧。
至於具備足夠條件的(境內或境外)機構投資者,他們早就可以透過合法的渠道(即是:QDII, QFII, RQFII)在中港兩地的股票市場之間進行套戥活動。連接中港股市的直通車,早已局部又或者是非常有限度地開通。但是這三條管道的額度至今用不完,證明從專業投資者的角度看,套戥活動不一定符合成本效益。
由此觀之,滬港通不論對於 A 股或港股來說,刺激作用應該相對有限。換言之,雷聲大雨點小。甚麼「一注獨贏港交所」(港股編號:388)(即:港交所的股價將會因為港股成交增加而上升),不過是瘦身股評人的口水花。觀乎滬港通的公佈方式,極富中國特色,匆忙出台,細節欠奉,打水漂居多。因此,香港有評論認為,滬港通極有可能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政績工程。難怪特區政府的財金官員當中,只有傻強(陳家強)夠膽接受電視台的獨家訪問,認為是中央政府送給香港的「大禮」,有助鞏固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諸如此類。
至於大陸散戶當中,財力最雄厚的一群(即:土豪和貪官),他們的一貫做法,是透過人頭(例如:香港商人)或地下管道(即:地下錢莊、澳門賭場)把錢匯到香港,然後開戶口買賣港股、基金、保單、豪宅(提示:西九四小龍),又或者是透過香港的金融體系,把錢轉移到西方國家,注入海外的小金庫。今時今日,大陸黑錢南下的渠道很多,要避開資本管制並不困難。地下直通車,早已開通多時。法庭版的洗黑錢個案,一百幾十億是平常事。連香港的家庭主婦都知道,路邊的兌換店(接通大陸的地下錢莊)所提供的匯款服務,金額早就超越官方上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資本管制,名存實亡。只有別無選擇的一群,才會透過受監控的官方渠道(交易所)落盤買賣中港股票,過程中,按照規定資金必須「原路往返」,留下可供追查的紀錄,然後靜待下一輪的反貪腐(政治鬥爭)到來,把情婦孩子同學同事父母鄉親一網成擒。香港高登討論區名言:「傻的嗎?」
插畫來源:www.fotosearch.com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Investopedia - Definition of ‘Arbitrage’
http://www.investopedia.com/terms/a/arbitrage.asp
Extract: The simultaneous purchase and sale of an asset in order to profit from a difference in the price. It is a trade that profits by exploiting price differences of identical or similar financial instruments, on different markets or in different forms. Arbitrage exists as a result of market inefficiencies; it provides a mechanism to ensure prices do not deviate substantially from fair value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Investopedia - Definition of ‘Currency Carry trade’
http://www.investopedia.com/terms/c/currencycarrytrade.asp
Extract: A strategy in which an investor sells a certain currency with a relatively low interest rate and uses the fund to purchase a different currency yielding a higher interest rate. A trader using this strategy attempts to captu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ates, which can often be substantial, depending on the amount of leverage used.
題目:我最愛的互通股
作者:孫柏文
來源:蘋果日報 2014 年 4 月 22 日
節錄:上個禮拜,分享過孫柏文喺互聯互通宣佈嗰日朝早,即當只有消息冇細節時,喺 Facebook 上叫買浙江世寶 (1057)。由我叫買嗰刻到之後叫落車嘅幾個鐘頭,浙江世寶升咗三成八。我亦明白到最穩贏嘅互通概念,就一定係「一注獨贏港交所 (388)」,唔係淨得我咁講,雜誌封面都係咁叫。我自己見呢個雜誌封面時有兩個反應,第一係「一注獨贏」一詞被我發揚光大了!估唔到我呢個讀國際學店大嘅人,歷史喺未來會話對中國語文都有貢獻!真係唔認勁都唔得。
題目:AH 差價陷阱
作者:譚紹興
來源:蘋果日報 2014 年 4 月 25 日
節錄:數周前當滬港通消息公佈後,筆者在港台的節目中談到 AH 股差價時,曾經提醒投資者在揀選與 A 股有大折讓的 H 股時宜小心,不要僅以折讓的高低作投資考慮。據聞在內地股市,有些股份已經貨源歸邊,被大戶們牢牢持有,同時他們又與證券行有良好關係,令股價長期高居不下,遠高於其 H 股,慢慢便出現頗大溢價,而這高溢價的現象,已有多年歷史,並不是甚麼新鮮事。而較早前與一些來港自由行的內地專業股民閒談時,發現他們對這類高溢價的 A 股頗為清楚,並指出若言要買,早已在自由行期間買了,現在當然不會趁滬港通才追入,並笑謂還是留給香港的投資者吧!所以大家在揀選與 A 股有大折讓的 H 股時,要查查其大折讓的背後原因,切勿單看 AH 股差價表了。最終引致大折讓消失的因素頗多,除 H 股上升外,亦可以是 A 股回落,令兩者的差價收窄。
Yahoo 財經:大款 360 億港煲基金
(原載:太陽報 2014 年 4 月 24 日)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大款360億港煲基金-220611719.html
節錄:內地訪港旅客除了鍾情購物,亦視香港為投資平台。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調查顯示,三成訪港的內地 VIP 富裕客來港純為投資,基金為第二大投資產品,去年涉及的總金額逾 360 億元。調查發現,來自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這四大內地城市的訪港旅客,去年約有 240 萬人,當中約 16%(約 38.8 萬人)有投資於香港基金產品,高於 2012 年的 13% 。以每名投資者平均有 3.9 宗交易,每宗交易金額約為 2.4 萬元計算,去年涉及香港基金產品投資的金額逾 360 億元。
在投資產品類別之中,以港元存款最受歡迎,達 18% ,其餘依次為基金、外幣投資和香港證券。是次調查於去年十二月進行,透過互聯網在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合共訪問了 2,088 名年齡介乎 18 至 54 歲的人士。基金公會投資基金委員會主席李錦榮表示,上述四大城市現時有超過 100 萬訪港旅客在本港購買金融產品,估計未來十二個月會進一步增至 200 萬人。對於滬港通安排,李錦榮表示,現時投資者不會單一投資一項產品,加上內地投資者對港股不太熟悉,基金投資相對眾多金融產品而言較易管理,有信心投資者對基金投資的興趣不會因滬港通出台而減少。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補充,未來滬港通、 QFII 及 RQFII 多管齊下,將會擴大雙向投資,趨向多元化發展,相信不會影響基金銷情。
相關的文章:
雙軌制(二)
2011 年 10 月 28 日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0/blog-post_28.html
節錄:問題的關鍵,在於內地人當中,誰有資格買賣港股,以及透過甚麼渠道,採用甚麼方式(直接買股票還是買基金)。有背景和有辦法的內地人,當然不在此限。從另一個角度看,撇開搖擺不定的官方政策不論,內地人也分兩種:有辦法(買賣港股)的以及沒有辦法的,這也是一種雙軌制。
雙軌制(一)
2011 年 10 月 1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0/blog-post_4542.html
節錄:國有銀行為當權者服務,無法有效地扮演中介 (Intermediation) 的角色,存貸利率被人為地扭曲,長期偏低,無法反映真正的資金需求。民間中小企長期融資困難,只能光顧貸款利率高得嚇死人的地下錢莊。有些溫州民企老闆拿到錢之後,沒有用來經營實業,而是用更高的利率拆放出去,又或者參與形形色色的炒賣活動。同一時間,小存戶無法得到合理的回報,老百姓不甘被合法剝削,眼見物價上漲,購買力流失,為求自保,也參與非法的集資和放貸活動。
離岸中心 (六)
2010 年 8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8/blog-post.html
節錄:理論上,凡是可供巨額資金停泊的投資產品,包括股票、房地產、私人信託、珠寶首飾以及古董文物,都可以成為不法之徒清洗黑錢的工具。人壽保單亦不例外,根據內地出版的<反洗錢知識手冊>,具體操作如下(按:括號內的字為筆者所加):有的洗錢者選中一家保險經紀公司,先將贓款交給保險經紀人,向保險經紀購買大量的養老保險然後解除保險,並領回保險公司退款,保險公司退款的支票或匯票到指定的賬號後,黑錢就被洗淨。
離岸中心(五)
2009 年 1 月 2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01/blog-post_25.html
節錄:以下轉貼的一篇文章,對於內地貪官如何在香港洗黑錢,有具體的描述,括號內的字(按:)和後記為筆者所加。作者李谷城,原名李國成,福建廈門人。福建師範大學畢業、香港日本總領事館日文學校研究班畢業、香港珠海書院文史研究所中國歷史碩士。曾任明報中國版編輯,於香港傳媒從事中國新聞採訪、評論以及研究工作近二十年。
經濟學人(一)
2009 年 11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11/blog-post.html
節錄:物價差異可以是由於不同國家的匯率偏高或者偏低,而後者可以是人為扭曲的結果,例如:固定匯率制度 (Fixed exchange rate) 、外匯管制 (Exchange control) 和中央銀行的干預 (Central bank interventions)。而不同國家之間,為了阻止生產資源 (Factors of production) 跨國界流動所設置的各種障礙(例如:進口關稅、就業以及移民政策、勞動市場結構等等),也會形成物價差異。而經濟學教科書永遠不會探討的政治及文化因素,有時候亦會影響匯率或物價水平。
學院派(二)
2013 年 5 月 2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29.html
節錄:土產財經學者的常見問題,是視野狹窄,沉迷計算,以及一本通書看到老。為了符合理論框架的種種限制,不惜把客觀現實重新剪裁(即:削足就履),然後得意洋洋地告訴你這套理論是如何偉大,只要當權者肯照他的說話做,就可以一夜之間解決所有的問題。我明明是國師的材料,怎麼還沒收到來自官府的電話?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土產財經學者喜歡在課堂上向學生自吹自擂,大談自己炒股炒樓的戰績,讓小朋友以為揸鑊鏟揾食(靠炒賣維生)很容易。
26/04/2014
2014年4月21日星期一
唔好煩我
(註:粵語「唔好」即是不要。以下這堆廢話,香港人用來卸責和趕客。)
1. 湊仔大媽:大家應該係(在)基本法嘅(的)基礎上討論,而你所提出嘅(的)意見或構思(例如:公民提名),係(在)基本法嘅(的)範圍以外。
2. 薯片叔叔:香港係(是)細小而開放嘅(的)外向型經濟,容易受到外來因素嘅(的)影響,所以預測唔(不)一定準確。
3. 人肉錄音機:政府將會就呢(這)個技術性嘅(的)問題,向前線公務員提供詳細及具體的工作指引,諮詢公眾人士及相關團體,同時聘請顧問進行調查研究。有需要的話,更會成立跨部門統籌小組,開展前期的準備工作。
4. 財經專家甲:買樓要量力而為,自住的話,只要負擔得起,隨時都可以入市。
5. 財經專家乙:所謂「萬種行情歸於市」,聽(明)日個(股)市唔係(不是)升就係(是)跌!(提示:黃興桂)
6. 財經專家丙:過去表現並不預示將來表現,投資者應該評估風險承受能力。
7. 老闆說:生意難做,賺唔(不)到錢!萬一做唔住(無法支持下去),咪執左佢(乾脆關門大吉),退休,然後申請綜援(政府救濟金)囉!
8. 刀手說:如果你有其他的事業發展計畫,公司會非常體諒,樂意跟你配合。
9. 高層說:工程延誤,是因為十年一遇的黑色暴雨。(真心話:不關我事。)
10. 校長說:中學生不應談戀愛,萬一未婚懷孕,前途盡毀,後果嚴重!(真心話:你阿媽向我投訴呀死仔!)
11. 父親說:大個仔(長大之後)揾(賺)到錢,使驚(不愁)無(沒有)女人。(真心話:我娶錯老婆!)
12. 母親說:女孩子不檢點,會後悔莫及。(真心話:我嫁錯老公!)
13. 男人說:我心裡面還有一個人。(真心話:我不會跟你結婚。)
14. 女人說:你是個好人,我只想跟你做朋友。(真心話:你的條件不夠好。)
15. 醫生說:定期檢查身體,不保證你不會患上危疾。(真心話:人會死!)
16. 社工說:老人家應該擴闊生活圈子,在退休之前建立第二事業。(真心話:我不想替你開 File!)
17. 警察說:你所說的一切,將會成為呈堂證供。(真心話:我會屈你!)
插圖來源:
http://www.flixya.com/photo/1698053/Angry-cat
相關的文章:
出口術(二)
2012 年 6 月 2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6/blog-post_23.html
節錄:每一次港股大幅波動,又或者樓市炒到熱火朝天的時候,曾俊華都會出來開罐頭,即是以人肉錄音機的姿態,在鏡頭前重複下列句子:「(政府會)密切關注、(會推出)適當措施、(市民要)小心風險、(投資者要)量力而為。」他的回應,行貨到不得了,好像完全不用腦似的,智力跟薪酬絕對不成比例。
貴蓋抬見抓泥O麥
2007 年 7 月 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7/07/blog-post_06.html
節錄:這是一句潮州話的廣東話拼音,意思係「過河睇見蛇眨眼」。除非說話人是許仙,經常在擺渡途中遇上蛇妖送秋波,否則正常人一聽就知係講大話,仲要係離晒大譜,呃鬼食豆腐個隻。例如:「我睇見國旗升起,心情非常激動。」
拜年問答
2011 年 1 月 2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01/blog-post_29.html
節錄:小孩子和年輕人都怕拜年,因為那些年過半百、本身事業愛情都一塌糊塗的長輩,最喜歡用關懷做藉口,質問晚輩為何尚未買樓、結婚生仔、嫁入豪門、發達上岸,諸如此類。為免破壞節日氣氛以及維持表面上的和諧,以下提供一堆標準答案,任君選擇,歡迎抄橋,祝大家一團和氣。
當你係客
2008 年 3 月 1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8/03/blog-post.html
節錄:當香港人只能成為服務行業的奴隸獸,你就不能怪他變得勢利。在這樣的公司待久了,你自然學會計算人,不喜歡應酬沒有利用價值的人,不做沒有好處的事。你的腦袋裡有很多盤數,終日忙於計算誰欠了你多少,思量如何討回公道,設想萬一壞賬討不回來該怎麼辦。計算得越多,人越不快樂。當香港人只能找到推銷員或者客戶主任之類的工作,你就不能怪責他們黑口黑面,不開口還好,一開口便是大話連篇或者晦氣說話。
21/04/2014
2014年4月11日星期五
雞尾包與棟督笑
雞尾包精神
雞尾包(英文:cocktail bun)的起源,據說是這樣的:香港人集體捱窮的五十年代,某間舊式麵包店的麵包師完成了一天的工作,發現廚房內還有一些剩餘的食材和麵粉,本著切勿浪費的精神,他把這堆東西做成麵包發售,美其名叫「雞尾包」。結果這款內藏椰絲、表面飾以芝麻的甜包點很受歡迎,同業紛紛仿效,成為今日港式麵包店或茶餐廳必備的標準食物,也是老一輩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雞尾包精神,係食得唔好嘥(粵語:不要浪費任何食物),Any leftover should be recycled(中文:剩餘物資應該循環再用)。只要把它們重新組合和包裝,再改個名字,便可以推出市場,然後視乎市場的反應,再決定應該繼續生產,改良還是停產。雞尾包的本質,是炒雜錦。對,即是唐人街中餐館叫 Chop Sui(雜碎)的東西,據說很受死窮鬼(窮洋人)的歡迎。如果你是移民美國的廣東幫,一定聽過或吃過。這一招,很多生意人都懂。不瞞你說,這個博客,是 Auntie 的雞尾包。
黃子華:港式棟督笑
最具備「雞尾包精神」的香港藝人,是「棟督笑」(英文:Stand-up comedy)始祖黃子華 (1960-)。他在加拿大大學畢業,八十年代末回港,一心想當演員,但是電視台的藝員訓練班已經停辦,於是參加司儀比賽入行。加入娛樂圈之後,先後在無線、亞視、商業電台和香港電台工作,做過資料搜集、助理編導、臨時演員和唱片騎師,但一直半紅不黑。 1990 年,他準備放棄當演員的夢想,把浮沉的心得寫進告別作<娛樂圈血肉史>(棟督笑),原意是套現離場,結果大受歡迎,事業出現報復式反彈。一個缺乏後台和美貌的 Underdog 靠食腦(動腦筋)自救,夠勵志。從此,黃子華成為娛樂圈的 Icon ,以及被模仿的對象。
故事的教訓是:當你在某個行業或範疇混了一段日子,建立了一些人脈關係,也累績了一些知名度,有點經驗或心得,但是離開大紅大紫還很遠,上位遙遙無期,又或者正遇上事業瓶頸(女人因為有生育限期,會比男人早一點踏入這個階段),無法突破,不上不下,可以怎麼辦?不妨把這堆零零碎碎、不成系統、有形或無形的東西混合起來,變成一個「雞尾包」,起個名字,賦予主題,自資搞一場或多場的棟督笑(大陸叫「脫口秀」,英文:Talk Show),作用如下:
1. 賭運氣,看看是否能夠突破困境,令事業出現轉機,成為第二個黃子華。
2. 透過展示自己的多種才能,測試自己的市場價值,尋找新的僱主或客戶。
3. 把多年來所累績的經驗或心得一次過套現 (Cash in),同時替自己重新定位。
4. 把多年來所累績的人脈或交情一次過套現,完 Show 之後你應該沒有朋友。
5. 情緒宣洩,昇華作用。向曾經令自己受氣的人報復,邊出氣邊賺錢,爽!
棟督笑的好處,是題材靈活,包容度高,適合不同界別的失意中年。其次,是入行門鑑低,無須讀書、考試或領牌,而且不受監管,適合喜歡自把自為的人。由於並非演唱會,無須聘請樂師或舞蹈員,只需要一個小規模的製作團隊已經足夠。至於服裝、髮型、化妝和宣傳費用,可以尋找贊助商,或者找朋友幫忙。總開支則視乎演出場地的座位數目以及演出場次而定,絕對是豐儉由人。如果你志不在錢,大可以把收入撥捐慈善團體,然後告訴傳媒你只想做善事,又或者是喚起公眾對某個議題的關注。換言之,你只想拯救地球,而非博出名或者想上位。
棟督笑以外的選擇
黃子華之後,有很多不同背景的人搞棟督笑,包括:DJ 名嘴(例如:軟硬天師、卓韻芝、蘇絲黃)、專欄作家(例如:王迪詩、曾志豪)、議員政客(例如:陳淑莊、黃毓民)、股評人(例如:黃國英、沈振盈)、教會牧師(例如:林以諾)。
他們的想法是:博一鋪,買大小。成功了,從此開闢一條新的財路,變成經常性的收入來源,又或者是成功轉型,逃離夕陽工業。萬一失敗了,反應欠佳,則可以收工或轉行。如果是女人的話,可以疊埋心水結婚生仔,從此退出江湖。
棟督笑以外的其他選擇:出書、出唱片、開演唱會、拍攝 MV 和「微電影」(如果你有足夠的資金和技術不妨拍攝足本電影,例如:陶傑)、進軍飲食業、做產品代言人、接商場 Show 。如果閣下交遊廣闊,不妨搞「名人飯局」,然後把內容(文字或影像紀錄)放在主流媒體或網上平台,向公眾展示自己的人脈網絡,靜待有興趣的買家或顧客上門(例如:陳志雲、陳永陸、蔡東豪、黎智英)。
黃子華名句:「揾食啫,犯法呀?」(粵語:討生活而已,又沒有犯法!)
多得大英帝國,香港人學會守法。網上有位很幽默的專家,分析華人社會的法治觀念。香港:「一切准許,除非法律禁止。」新加坡:「一切禁止,除非法律准許。」台灣:「一切准許,包括法律禁止。」大陸:「一切禁止,包括法律准許。」
香港的棟督笑文化
從一開始,香港的棟督笑文化,就跟外國很不一樣。在西方國家,棟督笑是演藝人才正式入行之前的熱身練習,演出場地通常是小酒吧或小劇場,收費廉宜甚至是免費,旨在提供定期演出的機會,以及培養固定的顧客群。外國不少著名的演員、編劇和導演(例如:Woody Allen),入行之前都經歷過這個階段。此外,供行政人員修讀的演說技巧訓練課程,也會包含棟督笑技巧或基本的戲劇訓練。
香港的情況,有點像所謂的「專欄作家」 ―― 入行者不一定是熱愛這個行業的人,也並非技藝高超的大師級人馬,而是想借助這種他們認為本少利大、刀仔鋸大樹、風險在計算之內的外國表現藝術形式,利用剩餘物資賺錢,同時試圖突破事業瓶頸,尋找新的發展機會,開闢新的收入來源,又或者是替自己轉型。
因此,跟外國的棟督笑藝人或者中國傳統的相聲藝術家比較,香港的棟督笑表現者,大部份屬於業餘水平。但是雷聲大雨點小,再加上主流傳媒的渲染,見識少的小朋友,容易被誤導,以為他們就是行業的楷模或標準,亦即是學習的對象。
黃子華還好,他是失意的知識份子,賣點是黑色幽默,爆笑位(英文:punch line) 在於他所運用的語言文字,而非身體語言。詹瑞文的情況比較特殊,他的形體動作很特出,也許是演戲的方法與眾不同,難以融入主流的影視製作。看他客串演出主流電影,總覺得他跟其他的演員格格不入,他也許是命中註定需要自立門戶的人。近期詹瑞文似乎是迷失了,應該是遇上了創作或人生的瓶頸。而另一位間中在主流傳媒亮相的印度人 Vivek Mahbubani(外號:阿 V )則中英文雙語流利,經常以種族歧視作為笑話的題材(例如:你邊度?我印度!)。他擁有跨文化背景,適合外國人的口味。萬一你不認識他,請上 YouTube 。
在香港或鄰近地區,有人定期搞棟督笑(請參考 www.takeoutcomedy.com)。他們所面對的困難,是缺乏合適的表現場地(即:租金貴)。總括而言,香港的棟督笑行業,只是表面興旺,其實未成氣候。由於入行門鑑低,於是入行者眾,但是質素參差,肯花時間練基本功的人不多,視之為踏腳石的人卻多得很。短期之內,相信還是處於摸索或混戰的階段,不會有另一個黃子華可以突圍而出。
插圖來源:
http://www.yesasia.com
YouTube 精選:
黃子華(越大鑊越快樂)偷食 (9:5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Gzw-V9VYe8
內容:朱培慶 + Co Co。
詹瑞文講出香港人的白痴行為 (4:1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fm0980lZg8
內容:詹瑞文扮女人搞 Gag 。
Vivek Mahbubani(外號:阿 V ): 朋友/Pong Yau (0:5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wS1-dwUs54&feature=related
內容:香港小販對印度人的態度。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黃子華 (1960-)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83%E5%AD%90%E8%8F%AF
黃子華:子華本部 @Facebook
https://zh-hk.facebook.com/dayowongoffical
識講廣東話的阿星
<東週刊> 545 期 Book A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1603
節錄:過年時份翻看 YouTube ,看見一段有趣的短片,一個印度男孩用字正腔圓且十分流利的廣東話表演棟篤笑,聽得觀眾嘻哈絕倒,忽然想起,他是去年其中一個香港精神大使阿 V (Vivek Mahbubani)。至於笑料來源?會否擔心有乾塘的時候,他從不擔心,說只要細心留意,笑料俯拾皆是。他舉了個例子:小時候在籃球場打波,遇上黑社會挑機:「o靚仔,你邊度o架?」他當時其實不明白邊度嗰度是甚麼意思,如實回答:「印度!」每次說這個,觀眾都會大笑。
Stand-up comedy
Joking aside
Comedy clubs give young Chinese something to laugh about
The Economist (Jan 25th, 2014)
Extract: In the capital he appeared with the Beijing Talkshow Club, a group of young comedians who perform in venues around the city. Xi Jiangyue, who founded the club in 2010, says stand-up is “more rebellious” than traditional comedy. Topics for jokes include China’s uncouth nouveaux riches and food-safety scandals. Sample joke after a tainted-dairy-products scandal: “When I heard leather was being used to make yogurt I was really angry. We have so many poor people. Why can’t we use leather to make something useful like rice or condoms?” Politics can be hinted at but only obliquely: “An American friend asked me, ‘If you were an American citizen, who would you vote for?’ I told him,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ourse!”
Hong Kong bakeries confuse me
By Mr. Know-It-All
HK Magazine (Nov 07, 2013)
http://hk-magazine.com/restaurants/column/hong-kong-bakeries-confuse-me
Extract: The cocktail bun, or gai mei bau, contains no alcohol, but is instead filled with a delicious concoction of shredded coconut, butter and sugar. Its origins lie in the 1950s, when bakers found themselves reaching the end of the day with buns to spare. Loath to throw the almost-stale bread away, instead they ground it up, threw in some shredded coconut and sugar, and voila: a new filling for a new bun in the morning. Hence the “cocktail” bun was formed, a combination of whatever was lying around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ese days, the filling is made fresh. Presumably.
相關的文章:
失業率
2013 年 1 月 1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1/blog-post.html
節錄:幾年前,傻豬唐唐(唐英年)接受傳媒的訪問。他天真地笑著說,在他的有生之年,不會見到失業率回落到 3% 以下。傻豬的真心話,被「棟督笑」(Stand-up Comedy) 藝人黃子華拿來開玩笑:「我哋做低佢,縮短佢嘅有生之年,咁咪得囉!」(這個很簡單,讓我們把他「解決」掉,縮短他的壽命,失業率自然會回落。)現場觀眾反應熱烈,大笑起哄鼓掌。
長腿叔叔(二)
2012 年 1 月 2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1/blog-post_27.html
節錄:讀大學時主修哲學的「棟督笑」(Stand-up Comedy) 藝人黃子華是這樣說的:「你由細到大唔好讀書,將 D 學費同雜費儲起佢,等到 D 同學讀完大學周身債,你已經係有錢人,可以請返佢。」(你從小到大不要唸書,把學費儲存起來,等到你的同學讀完大學之後負債沉重,你已經是有錢人了,存下來的錢應該足夠聘用他。)
雞肋(二)
2013 年 8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8/blog-post_17.html
節錄:既然只是踏腳石或者中途站, A 行業的僱主和僱員,一開始就缺乏信任,互相計算,各懷鬼胎。在這種情況之下,士氣低落,是必然的事。既然並非最後的歸宿,會有很多的僱員,每天上班的動機,只是為了替下一站舖路。有人埋頭研究攻略,想在付出最少的情況之下,得到最多。他們只想盡快過渡,對眼前的工作並不上心,總之有貨交便算。也有人玩潛規則,向高層獻媚,希望盡快上位。更有人騎牛揾馬、以權謀私、經營副業、忙於炒賣。
入行障礙(二)
2012 年 12 月 1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12/blog-post_14.html
節錄:香港的失業中年,還有甚麼出路?有!神棍和食家。這兩個行業的共通點,是毋須考試,不受監管,成效存疑,沒有法律責任,適合大話精。震倉哥成名之後,大家都知道當神棍的金錢回報沒有上限,按時薪計算,勝過需要不停考試和無償加班的專業人士。當然,對震倉哥來說,風水不過是前菜,主菜是其他服務。
陶傑 vs 梁文道 (二)
2008 年 2 月 1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8/02/vs_14.html
節錄:多元化發展本來是對的,可以開拓新客源,延長產品的生命週期,但是用於文化產業,這種策略有利亦有弊 ―― 陶傑正面對曝光過度 (over-exposure) 的危險。跟高流轉消費品 (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 FMCG) 不同,文人是「手作仔」行業,無法大量生產或者複製,必須親力親為,而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地盤太多,一日走幾場,不免精力分散,一旦產品質素下跌或者內容重複,就容易走下坡,步入衰落期。
聖誕死仔包
2008 年 12 月 1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8/12/blog-post_14.html
節錄:香港廣播界名嘴老祖宗李我提到,戰時曾經在上環的食店買包吃,大包 Size,裡面有肉有冬菇,很飽肚。翌日見店子被查封,向街坊查問,原來「個 D 冷佬攞 D 死仔去整包。」(那群潮州人用死去的孩子來做包。)大吃一驚,想吐但吐不出來。李我叔說,店內藏有尚未用完的「死仔」。
車仔麵精神
2011 年 1 月 1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01/blog-post_14.html
節錄:她們首先是開列出長長的理想對象的條件清單,然後發覺現實世界中,根本找不到完全符合所有條件的男人,找得到又或者愛上她的,勉強只符合其中的一兩項條件。既然找不到集齊「潘驢鄧小閒」五種美德的男人,又不想從此退出情場,她們決定從不同的男人的身上收集不同的特質,用自行配搭、七拼八湊的方式,為自己度身訂做她想要的感情生活。
年結
2009 年 12 月 1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12/blog-post_1435.html
我寫博客,有幾個動機。首先是人有我有,整個玩玩。其次是學習運用新媒體。但最重要的是,我想搞個網上實驗室,嘗試在不受限制、完全自主的情況之下,寫新的題材,試不同的表達手法,以及做一些漠視商業原則、違反約定俗成的事情,看看會有甚麼結果。就算沒有結果,亦可自娛。這個博客裡面的多個系列,便是我的實驗成果。
11/04/2014
2014年4月2日星期三
代理人
惡奴欺主
東方人社會,在政治和商業領域,有很多不稱職的代理人 (Agent)。他們不但沒有替委託人 (Principal)(選民或股東)爭取最大的權益,並且濫用權力,又或者運用資訊不對稱 (Information asymmetry) 的優勢,謀取私利,以及刁難欺負委託人。這種事情,舊式中文叫「惡奴欺主」,請參考<紅樓夢>第五十五回。
委託人不高興,但是沒有辦法,因為要趕走他們,費時失事,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結果事情一直拉鋸或再三延誤,令矛盾和怒氣累積,最後要轉移到體制以外的空間解決,又或者是來個宇宙大爆發,把一切大清洗,然後重新建立社會秩序。
大陸的例子:中國共產黨欺負老百姓,不是新聞。改革開放之後的做法,是透過把具備戰略價值和影響國家安全的行業(例如:電訊、能源、航空、銀行、保險、傳媒)交給太子黨經營與謀利,換取他們的合作,從而鞏固政權,而這些行業的龍頭國企則透過國有銀行(即:建農工中)得到低成本的營運資金。這樣做,是分贓(蔣公:共匪!)。即:打劫老百姓,賄賂太子黨。不甘心被剝削的老百姓,把血汗錢投入地下金融體系,溫州民間信貸,影子銀行,便是這樣搞出來的。
台灣的例子:馬英九推動的「服務貿易協議」是否出賣台灣,應該由台灣人來評論。想見識台式文宣的厲害,請上網,搜尋:服務貿易協議+懶人包。所謂「懶人包」,是 Briefing Notes 或 FAQs 。台灣人用圖文並茂、生動易懂的方式,解釋「服貿」所帶來的影響,並且用香港簽署 CEPA 之後的情況做例子,說明「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作為香港人,心有戚戚然,因為香港跟台灣,都面對同一頭巨獸。最新的發展,是台灣的黑幫(提示:白狼、張安樂、竹聯幫)介入,聲稱要殺入立法院清場。主流傳媒懷疑,背後可能是國民黨或共產黨指使(因為張安樂潛逃大陸十多年)。台灣民眾擔心學生的安全,跑到立法院門外保護學生。
香港財經界的例子:上市公司牽涉內幕交易、賬目做假、資產流失、管理層公然說謊、沒有向股東披露股價敏感的重大事件,公司虧本但是董事大幅加薪、把董事的私人資產以偏高的價錢賣給公司,諸如此類。如果你是香港的資深股民,對企業管治 (Corporate governance) 有基本認識,一定可以舉一反三。近期有一宗金融界的醜聞(配股或勒索),牽涉到兩間上市公司的老闆(提示:官永義)。根據八卦傳媒的報導,其中一方向另一方發出死亡威脅。曾經有黑幫中人、退休法官及前警隊高層參與調停,但是都不成功,事件最後訴諸法庭。如果你是這兩間上市公司的小股東,最明智的做法,是止蝕離場,永遠不再碰某君的股票。
代理理論
想了解事情如何發展到這個地步,為甚麼西方人的制度無法發揮作用,要從頭說起。商學院課程中,這個題目叫 Agency theory(中文:代理理論)。
西方文化的特色,是用制度解決問題,牽涉權力與金錢的糾紛亦如是。在政治和商業層面,西方人的做法,是建立代理人制度,把擁有權和管理權分開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以及透過輪換和監察制度,令(國家或公司)的當權者受到適當的制衡 (Check and balance),藉此保障委託人(選民或股東)的利益。儒家經典愛說「民為貴,君為輕」,但是幾千年來,從來沒有在中國本土落實過,卻體現於西方人所建立的制度。儒家信徒,似八旗子弟,光說不練。西方人卻是行動派,坐言起行,做福兒孫,因此中國人移民海外者眾。
西方人相信,絕對的權力令人絕對腐化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因此不能把所有的權力集中於一個人的手上。至於權力世襲制,令國家或公司長期被某一個家族所壟斷(例子:北韓金氏王朝),成為私人俱樂部,更加是不可以接受。
在商業層面,西方社會也有家族企業,而且不乏國際品牌,但是創辦人的兒孫通常會把公司的日常運作交給專業人士代勞,除非牽涉重大的決策(例如:賣盤),否則不會現身。他們樂於退居幕後,發展個人興趣,又或者是從事慈善公益活動。
在政治層面,政府負責管理國家,政黨則代表社會不同階層的利益,透過把民意帶入議會之內,保證決策過程反映民意,同時解決階級矛盾。小市民沒有時間和能力參政,但是透過手頭上的選票,可以懲罰不稱職的政黨或當權者。當然,在某些國家,這個過程可以很痛苦,很漫長,甚至要流血,一代人未必解決得了。
而在商業層面,公司法設定董事會為最高權力機構,董事必須把股東的利益放在首位,遇上利益衝突(例如:親屬有份競投公司的合約),董事必須申報利益,否則一旦被發現,監管機構或執法人員介入,董事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即:坐牢)。
橘逾淮為枳
西方人所設定的遊戲規則,很清晰,也很公道,但是在華人社會,卻無法發揮作用,原因是土壤不同。舊式中文的說法:「橘逾淮為枳」。
首先,是中國人習慣擁有權與管理權合一,至死方休。中國人社會,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授權 (Delegation) 是個陌生的概念。不少當官或經商的中國人,其人際網絡,是建基於血緣(同宗)或地緣(同鄉)關係。孫中山的說法,是中國人心目中,只有家,沒有國。中國人不習慣跟沒有血緣或地緣關係的人分享權力、金錢或資源。因此,國家或公司,很容易淪為私人俱樂部。在權力鬥爭中落敗的一方(例如:周永康),其派系將會被徹底清洗,孩子親戚同學同事同鄉將會受牽連,株連九族十族,輕者坐牢,重者處死。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中國人的當權者,不會輕易交出權力。沒有真正的授權,代理人制度,無法發揮作用。
其次,是中國人社會,只有交易,沒有理念。結果是:代理人無法有效地爭取委託人(選民或股東)的認同或授權。兩者之間的關係,因此變得短暫、鬆散以及缺乏凝聚力。問題被簡化為看誰給我的好處多,而好處又以金錢物質來衡量。大中華地區的政黨名稱是好例子,那一堆標籤,對於理解其政治路線,不但毫無幫助,而且混淆視聽。你越是深入研究,越是覺得荒謬怪誕。在香港,叫民主黨的跟中聯辦(中央政府駐港機構)閉門交易,叫自由黨的好像跟各種自由都沒有甚麼關係,叫民建聯的則外號甚多(例如:土共、建制派、禮義廉、蛇齋餅粽)。在香港當選民,其實蠻頭痛的,因為你無法根據那堆標籤決定自己應該怎樣投票,又或者尋找自己在政治光譜 (Political spectrum) 中的定位。至於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還是否代表工人和農民,大家心中有數。台灣的國民黨和民進黨,還是否可以用族群對立(外省 vs 本省)的角度來理解,我不敢亂說,歡迎台灣人留言。
第三,在中國人社會,代理人是「下人」的身份,地位不高,難以吸引一流人才入行,於是成為三四流人才的集中地。他們用不正當的手法爭生意,令整個行業的公眾形象欠佳。要改善?不容易。因為中國人父母的思想,是孩子應該追名逐利,提升整個家族的社會地位。最低限度,也應該致力改善父母的退休生活的物質水平,否則便是不孝。換言之,男孩子應該做皇帝,女孩子應該嫁給皇帝。代理人嘛?好像跟丫頭、助手、跑腿、跟班、翻譯和買辦差不多,都是奴才,是沒有出色或者出身寒微的人幹的。這種想法很常見。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說過,只有缺乏選擇的人,才會當地產代理。也有很多人說,香港的一流人才都集中於商界,而他們絕對不會從政。換言之,在香港從政的人,頂多是三四流貨色。
對買辦 (Comprador) 起家的香港人來說,這種觀點熟悉不過。香港歷史上,最著名的買辦何東 (Sir Robert Hotung, 1862-1956) 是歐亞混血兒。當時,在英國殖民地,異族通婚所生的孩子被視為 Bastard(野種),而替白種男人生孩子的中國女人則被視為妓女。男人歸國,可能會拋棄她們(提示:張愛玲:連環套)。混血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備受歧視。香港演員黃秋生 (Anthony Wong) 是好例子,他是中英混血兒,接受英語傳媒訪問的時候,用 Bastard 稱呼自己。他說年輕時面對種族歧視,一度找不到自己的社會定位。香港是被母親遺棄的孩子,當買辦是迫不得已,也是順應時勢。日後風生水起,大富大貴,是歷史的諷刺。
結論:範式轉移?
總括而言,缺乏真正的授權,只有交易而沒有理念,再加上代理人質素低下,令西方人所發明的代理人制度,無法在東方人社會中正常運作,淪為虛有其表的擺設或裝飾品。由於土壤不同,中國人學西方的制度,總是得其形而不得其神。
結果是:牽涉權力或金錢的糾紛,以及不同階層之間的社會矛盾,要在體制以外的地方解決。黑幫找到生存的空間,經常以調停人的身份介入政治和商業活動,從中謀取利益。而傳媒則淪為商人(或黑幫)的大玩具,成為搞局的兇器,用來向權貴獻媚,又或者是向目標人物發動公審批鬥抹黑。學院派理論再多也沒用,因為傳媒早已成為外行人眼中的偏門行業,是斯文版的黑幫。沒有足夠金錢僱用黑幫或收購傳媒的老百姓,只好經常上街,是散步還是遊行,視乎你在大陸、台灣還是香港。
眼前的困局,是代而不議、代而不理。也可以這樣說:管而不治、管治低落、管治失效。決策機關像一部輪胎接近脫落的汽車,顛簸碰撞,幾乎無法行走,隨時停在路中心。決策質素欠佳,談判過程漫長,參與者互不信任,缺乏真正的溝通。委託人(選民或股東)的權益受損,但是無計可施,矛盾和怒氣不斷累積,接近爆發的臨界點。八十後和九十後覺得不耐煩,也不屑學習舊的一套(即:加入政黨、投書傳媒)。性格消極的,躲進虛擬世界中尋找安慰和滿足。性格積極的,起來反抗,利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組織起來,發動一種全新模式的社會運動,透過虛擬世界影響現實世界,奪回主動權和話語權。傳統政黨和主流傳媒被邊緣化,只能被動地回應和跟進事態的發展。這是否學院派口中的「範式轉移」 (Paradigm shift),還有待觀察。可以肯定的是,五十歲或以上的政黨或傳媒高層,會覺得很頭痛。舊的一套還沒學懂,新的一套又殺到了。終生學習,累得要命。
插圖來源:
http://www.illustrationsof.com/1101471-royalty-free-voting-clipart-illustration
YouTube 精選:
夏韶聲:<說不出的未來>(2013 視像版)(6:06)
(曲:李壽全/詞:劉卓輝/唱:夏韶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JX6qvTj2xM
歌詞寫香港人心底裡的鬱悶。
張雨生:<沒有煙抽的日子> (5:10)
(曲:張雨生/詞:王丹/唱:張雨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zobCFclGtc
送給華人民主書院的朋友。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Investopedia explains Agency Theory
http://www.investopedia.com/terms/a/agencytheory.asp
An agency, in general terms,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parties, where one is a principal and the other is an agent who represents the principal in transactions with a third party. Agency relationships occur when the principals hire the agent to perform a service on the principals' behalf. Principals commonly delegate decision-making authority to the agents. Agency problems can arise because of inefficiencies and incomplete information. In finance, two important agency relationships are those between stockholders and managers, and stockholders and creditors.
Investopedia explains Agency Problem
http://www.investopedia.com/terms/a/agencyproblem.asp
In corporate finance, the agency problem usually refers to a conflict of interest between a company's management and the company's stockholders. The manager, acting as the agent for the shareholders, or principals, is supposed to make decisions that will maximize shareholder wealth. However, it is in the manager's own best interest to maximize his own wealth. While it is not possible to eliminate the agency problem completely, the manager can be motivated to act in the shareholders' best interests through incentives such as performance-based compensation, direct influence by shareholders, the threat of firing and the threat of takeovers.
Yahoo 知識:橘逾淮為枳
https://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6040501299
香港董事學會:董事指引
http://www.hkiod.com/chn/guidelines-for-directors.html
香港特區政府:公司註冊處:董事責任指引
http://www.cr.gov.hk/tc/publications/docs/director_guide-c.pdf
維基百科:何東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D%95%E6%9D%B1
節錄:何東爵士,KBE,JP(英語:Sir Robert Hotung 1862年-1956年),香港商人、買辦、企業家、慈善家。本名啟東,字曉生。母親華人,施娣,籍貫廣東寶安。父親荷蘭猶太人何仕文 (Charles Henry Maurice Bosman),自 1859 年抵即到港從事「勞務輸出」,擁有自己的公司「何仕文公司」(Bosman & Company) 期間結識施娣後因在香港生意難做,於 1873 年離開香港到英國倫敦發展。
公民覺醒聯盟:黑箱服貿懶人包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322/328630.htm
網上有不止一個的「懶人包」。台灣人用圖文並茂的方式,解釋「服務貿易協議」帶來的影響,當中提到香港簽署 CEPA 之後的慘痛經歷。其中一幅插圖(提示:中國眼中的服貿)用周星馳電影<少林足球>的劇照,相中人是謝賢。對,即是謝霆鋒的老爸。電影中他飾演財大氣粗的足球班主,是奸角。今天讓利,明天通吃。台式文宣,果然厲害。
Democracy at 4 am
http://4am.tw/
為了支持「太陽花學運」,台灣的資訊科技專才集合起來,用 24 小時搭建了這個英文網站,向外國人介紹運動的始末,陳述台灣人的觀點,以及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凌晨四點是攻佔行政院的台灣學生被警察武力清場的時間。
黑幫大佬「白狼」率千人趕佔領學生
「狼群」攻立院爆衝突
台灣<蘋果日報>2014 年 4 月 2 日
節錄:台灣太陽花反服貿學運昨遭綽號「白狼」的黑幫前大佬張安樂率眾挑釁,有人圖衝進立法院趕走學生,其間三度推撞警察防線,並與反服貿者衝突。至少一名反服貿男子闖「狼群」遭圍毆。學運領袖呼籲「白狼」去找馬英九而非示威學生。雙方在警方阻隔下對峙多時,至下午五時「狼群」自動鳴金收兵。綽號「白狼」的張安樂事先張揚要動員 2,000 支持者攻立法院趕學生,揚言「若被打一定反擊」。不但佔領立法院學生緊張,警方昨大陣仗應對,出動數十名霹靂小組防堵「狼群」。另有十多名台灣媽媽冒雨撐反服貿學生,並喊出「大門口由我們媽媽們守護」。佔領立法院的學生則採取措施應對,「只出不進」,並要求警方阻「狼群」進入。有台灣網民踢爆,「黑幫」聚眾去立法院挺服貿,應諾每人可獲 500 新台幣(約 127 港元),網民揶揄「低於台灣基本工資」。香港網民則調侃,這比香港黑幫出 500 港元請人鬧事「出手還低」。
相關的文章:
黑金
2012 年 4 月 1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4/blog-post.html
節錄:台灣的黑道從政,有兩個動機,一是自我保護,一是為錢。作者引述不同的被訪者的看法,認為不論藍綠陣營都採用黑道助選。至於選民為何要選黑道,是因為他們不強調意識形態,會說低下階層選民聽得懂的通俗語言,在地方上有影響力,花錢慷慨,積極為社區服務(例如:修築道路、重建寺廟),經常出席選民的婚喪喜慶活動,以及為選民處理實際的生活問題(例如:解決糾紛、尋找工作)。這些小恩小惠,香港版叫「蛇齋餅粽」(註:蛇宴、齋宴、月餅和粽子)。
紅黑
2013 年 9 月 1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9/blog-post_13.html
節錄:原因是梁振英上台之後,出現「紅黑合流」的趨勢:本地冒出一堆由紅色力量支薪的雜牌軍社團,成員包括:臨時演員、金毛紋身漢、新界圍頭佬、疑似黑社會、演技超班的 12 歲童星以及長居深圳的「偽香港人」。他們奉召出動,運用肢體和語言暴力,四出恐嚇官府的對頭人(例如:提倡「佔領中環」的學者們)。這群人很容易辨認,因為他們的言行舉止,跟主流社會格格不入。
狗咬人
2012 年 11 月 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11/blog-post.html
節錄:生意人進軍傳媒,動機並非謀利,而是貪圖金錢以外的好處,例如:要脅需要民望的政府官員、向某個政治集團或者派系投誠示忠、參與政治、打擊敵人、介入商業糾紛、公器私用、附庸風雅扮文化人、提高個人的影響力與社會地位,又或者是替兒孫鋪路,好讓他們日後跟官府周旋的時候,有更大的議價能力。簡單地說,易手之後的傳媒機構,變成一個非常龐大與複雜的利益輸送和交換網絡的一部份。生意人以為,進軍傳媒,等於用錢買權力。
不是佛利民的錯
2013 年 6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6/blog-post_20.html
節錄:華人社會,當權者歪曲西方理論,用來瞞騙百姓,謀取私利,屢見不鮮。中國現代史上,例子多的是,稍為讀過社會科學的人都可以舉一反三,從五四運動的口號「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開始,受害人(西方學術理論或權威)的名單很長很長,學券制或佛利民只不過是其中之一。說得難聽一點,被強姦,是得寵的代價。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人喜歡的外國事物,通常會被改動和扭曲得面目全非,又或者是被蹂躪和糟蹋得體無完膚。
雙軌制(四)
2011 年 11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1/blog-post_20.html
節錄:歷代統治者普遍缺乏建立社會基建的意願和能力,結果令到教育、醫療和法律制度都名不符實、虛有其表、殘缺不存,令中國人的生存環境非常惡劣。老百姓要解決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要麼運用「潛規則」,送禮走後門拉關係,要麼依靠家人或者同鄉的幫忙,又或者靠婚姻解決生存問題。
雙軌制(三)
2011 年 11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1/blog-post.html
節錄:這樣的社會,學院派英文叫 dysfunctional。這個字源於醫科,後來應用到社會科學的範疇中,意思是 not functioning normally(無法正常運作)。如果整個社會是一個身(整)體,而教育、醫療、法律、經濟和政治系統分別是不同的器官,那麼這個人早就應該病發倒下,不省人事了。不但無法正常生活,而且要送入 ICU(Intensive Care Unit,港譯:深切治療部),靠儀器延續壽命。
雙軌制(一)
2011 年 10 月 1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0/blog-post_4542.html
節錄:國有銀行為當權者服務,無法有效地扮演中介 (Intermediation) 的角色,存貸利率被人為地扭曲,長期偏低,無法反映真正的資金需求。民間中小企長期融資困難,只能光顧貸款利率高得嚇死人的地下錢莊。有些溫州民企老闆拿到錢之後,沒有用來經營實業,而是用更高的利率拆放出去,又或者參與形形色色的炒賣活動。同一時間,小存戶無法得到合理的回報,老百姓不甘被合法剝削,眼見物價上漲,購買力流失,為求自保,也參與非法的集資和放貸活動。
做官
2009 年 12 月 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12/blog-post_3935.html
節錄:費孝通的文章<論紳士>:做官是得到安全和保障的必要手續,有一點像打防疫針,在打針期間可能有反應,做官是有風險的,可以被抄家,被斬頭,皇上是難侍候的。可是反應受過,就可以免疫了。當然,這個比喻有一點不太切,防疫針只能自己免疫,而做官所能掩護的領域卻不止個人。於是又發生了一種辦法,就是一個集團派代表去做官;一人升官,雞犬安寧。
各位觀眾五條煙
2010 年 6 月 2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6/blog-post_24.html
節錄:有些事情,早一點知道,比遲知道好,例如:四十歲以上的人信不過,中國人的政黨靠不住。 Auntie 的上一代,要到中年甚至晚年,被野心家整得死去活來之後才明白這個道理。香港的小朋友三十歲之前就知道了,從此懂得 Take things into their own hands ,用自己的方法,走自己的路。下一個戰場,主管香港事務的祖國官員說得明白,是如何爭取八十後和九十後,令年青人為國家感到自豪。小朋友,看你們了。
事業集團
2011 年 2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02/blog-post.html
節錄:中國人家庭,特別多錢債糾紛。究其原因,中國人的家庭,本質上是一盤生意,是一個多功能的事業集團。其存在意義,並非為家庭成員提供精神上的支援又或者情感交流的空間(就算有此功能亦屬次要)。其首要任務,是提高家族成員的生存機會,以及提升整個事業集團的競爭優勢。
賢內助(三)
2010 年 2 月 2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2/blog-post_27.html
節錄:有錢有權的中國男人,一般都不願意跟老婆分享。但是凡事總有例外,有時男人會主動把資產轉到老婆的名下,動機是避債。有些做生意的男人,明知公司遲早資不抵債,將會被債權人入稟清盤,而自己由於為生意提供了私人擔保 (Personal Guarantee),將會破產,於是早一兩年就開始部署,陸續把名下的資產轉到老婆名下,然後跟老婆離婚。
畫鬼腳
2013 年 4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4/blog-post_20.html
節錄:長期使用短期合約聘請員工,過程中不斷轉換公司的名字。今日香港的服務業,短期合約很普遍。有些僱員每隔幾個月簽一次短期合約,發現上面的公司名字次次不同。萬一公司突然結業或被人清盤,打工仔女拿著一大堆不同公司名稱的僱傭合約,會一頭霧水,因為不知道應該向誰追討欠薪。也有些情況,是合約和糧單上的公司名稱不同,令僱員不知道誰是真正的僱主。
02/04/2014
For the first comment: Noted with thanks. Revised.
For the second comment: Noted with thanks. Revised.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