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且通知一聲,看得開心請捐款

2013年1月23日星期三

交數(一)


為了討好上司,不惜數字做假,並非統計署的專利。其他的政府部門和公營機構(尤其是大學和醫院)也有類似的情況:大學盲目追求排名和國際化指標,醫院就趕走高危病人藉此降低手術後的死亡率。同樣是捨本逐末,渾忘本身的使命。問題的關鍵,在於財政來源以及企業文化。

統計署是政府部門,用公帑出糧(支薪),習慣把長官的需要放於首位。至於公營的大學與醫院,基本上是政府部門的延伸,依賴官府撥款(部份也有自行籌款的能力)。因此企業文化跟政府部門大同小異:員工眼中只有上司或老闆,看不到服務對象。反正公營部門提供的服務帶有壟斷性質,是施捨窮人的冷飯殘羹,客戶別無選擇,註定要忍受官僚主義和晚娘面孔。廣東話的說法:「鬼叫你窮呀!有本事,你去幫襯私家呀笨!」(誰叫你窮!有錢請光顧私營機構!)

得罪講句,香港的政府部門以及公營機構,特別多奴才、笨女人和電車男。從管理層的角度看,這些人也許能力稍遜,但是勝在容易控制,不會隨便搞事。稍為有點主見的人,通常待不下去,又或者只是兼職性質,不會有機會打入權力核心。至於最有創意,最有本領,經驗最豐富,以及最有江湖地位的人,通常早就投身私營機構,又或者是遠赴外國,尋找更廣闊、更自由的事業發展空間。

這些機構的前線員工嚴格按照指引辦事,面對客戶的時候,習慣扮演人肉錄音機,不用腦也不用心,也沒有甚麼常識。中層則忙於擦鞋,習慣揣摩上司的心意,不敢公開挑戰上司,又或者主動協助上司處理私人事務(例如:籌備生日派對或者退休晚宴)。暗地裡則採用不正當的手段影響表現指標,務求保住工作或者爭取升職。至於高層,由於權力缺乏制衡,或以權謀私,或跟捐款的商人合作,利用公帑搞私幫生意或者還人情債。如果高層是紅色背景,他會利用機構的權力和資源來執行政治任務,向中南海的某個派系示忠。因此,這些機構,必定有工作表現欠佳,態度惡劣,經常被投訴,但是不但不會被炒魷魚,而且步步高升的行政人員(黃馬褂)。結果是:人事臃腫,行政階層,不斷膨脹,效率低下,表現差勁,客戶搖頭,但是對官府撥款的胃口卻越來越大,是 Pakinson's Law 的好例子。

是香港人都知道,本地的學術界和醫療界,山頭主義,派系林立,人脈交錯,跟官府與商界的關係錯綜複雜,要用圖表來解釋。有時候,個別大學或醫院,會變成權貴的私人俱樂部,又或者是利益輸送和交換的渠道,而所謂的「服務對象」(學生和病人),早就被拋諸腦後了。至於接待處牆上的「使命宣言」(Mission Statement),不過是做個樣子而已。認真相信的人,會被視為「不識時務」的麻煩製造者,遲早要自願或者不自願地離開。香港高登討論區名言:「認真你就輸!」

這種公營機構,甘於平庸,不會是追求質素的地方,也不適合有心做事、有理想和有堅持的人。遠離權力核心的前線員工,以及不擦鞋、不得寵的中層主管,面對這種不公平的工作環境,心灰意冷,士氣低落。他們也許會放慢手腳,經常申請病假,又或者騎牛揾馬,密謀出路。他們當中,若有心術不正的,也許會仿效個別高層的做法,利用公營機構的資源搞私幫生意,建立人脈,儲備客戶,為自己的將來鋪路。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在華人社會,是常見的事。

黑澤明 (1910-1998) 電影<留芳頌>(1952) 描寫一個有三十年資歷的低級公務員,做事求其,庸碌一生,生活沉悶。後來患上絕症,時日無多,回首前塵,一事無成。終於良心發現,決定做福社群,替街坊爭取興建一個小公園。最後如願以償,於大雪紛飛的晚上,在小公園中安然離世。這部大師經典,適合資深公務員觀賞,即是:曾蔭權、王永平、陳方安生、葉劉淑儀。至於他們是否會有共鳴,自己想。

插畫來源:www.fotosearch.com

YouTube 精選:

李龍基:<鬼叫你窮呀頂硬上>(3:03)
(曲詞:韋然/唱:李龍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N2wVXC9ks4
歌名來自廣東苦力的勞動口號,意思是:「誰叫你窮呀,咬緊牙關吧!」多年前看中央電視台的文化節目,一位銀髮老人接受訪問,名字忘記了。談到年輕時跟冼星海相處的點滴,老人(外省人)說跟他學了一首廣東歌,然後帶笑用粵語唱:「鬼叫你窮呀!頂硬上!」上世紀的三十年代,作曲家冼星海 (1905-1945) 曾以此為題材,寫了一首<頂硬上>。他是澳門人,漁民子弟,代表作是<黃河大合唱>。為了紀念他,澳門有冼星海大馬路,廣州有星海音樂學院。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醫局報告:伊院手術成效差上加差 
醫生不忿︰有醫院唔幫老病人做手術 整靚盤數
蘋果日報 2013 年 1 月 20 日
節錄:醫院管理局最新的<手術成效監察計劃>報告顯示, 2011/12 年度大型及超大型緊急手術,表現包尾是今年慶金禧的伊利沙伯醫院(QE),尾二及尾三分別是聯合及屯門醫院。非緊急手術包尾同樣是伊院,尾二是廣華醫院。伊院承認人手流失及深切治療病床不足令表現差。據悉,不少伊院醫生不滿被評為表現最差,有醫生直言:「有醫院唔會同 85 或者 90 歲以上嘅病人做手術,整靚盤數;但係 QE 乜人都做,呢啲人死亡率四成,梗係拉高死亡率」。伊院深切治療部(ICU)病床不足,只有四成超大型手術病人能接受深切治療,增加死亡風險。

題目:大學國際化抑或內地化?
日期:2011 年 10 月 20 日
作者: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20.html
節錄:大學為了提高排名,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個別大學高層為了提高國際論文的質和量,便到處收買「寫手」,以高薪聘請他們成為大學教員,不用授課,「閉門造車」專門寫文,藉此提升大學的排名。但這些不用授課,或者上課節數極少的「寫手」,當儲足一定論文數量後便離開,對大學的長遠發展沒有多大幫助。大學為了提高本身的知名度和認受性,喜愛聘用一些海外評審機構進行學術評審。一些大學院系為了通過學術評審,竟然臨時「抽起」一些在研究方面不達標的教員;不用他們進入課室授課,白白支薪。

MBA 智庫百科: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亦稱「官場病」或「組織麻痹病」
http://wiki.mbalib.com/zh-tw/%E5%B8%95%E9%87%91%E6%A3%AE%E5%AE%9A%E5%BE%8B
節錄:1958 年,英國歷史和政治學家西里爾.諾斯古德.帕金森 (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 出版了<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 一書。他的結論是:行政機構會像金字塔一樣不斷增多,行政人員會不斷膨脹,每個人都很忙,但組織效率越來越低下。這條定律又被稱為「金字塔上升」現象。他在書中闡述了機構人員膨脹的原因以及後果: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條出路。第一是申請退職,把位置讓給能幹的人;第二是讓一位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第一條路是萬萬走不得的,因為會喪失許多權力;第二條路也不能走,因為那個能幹的人會成為自己的對手;看來只有第三條路最適宜。於是,兩個平庸的助手分擔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則高高在上發號施令。兩個助手既無能,也就上行下效,再為自己找兩個無能的助手。如此類推,就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效率低下的領導體系。由上而下,一級比一級庸人多,最終產生出一個非常臃腫的龐大行政機構。

黑澤明電影<留芳頌>(日語:生きる,英文:Ikiru)(195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4%9F%E4%B9%8B%E6%85%BE
簡介:這部電影,台灣譯<生之慾>,香港譯<留芳頌>,是黑澤明的早期作品。劇情講述在市公所工作三十年的市民課長渡邊,每天過著蓋章簽公文的乏味生活。某日因為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發現是末期胃癌,只剩下半年壽命。第二天,渡邊回到辦公室,將他請假期間的公文全數拿出來,發覺有一件案子是區內許多婦女前來陳情,希望將某條臭水溝改建為公園,卻一直被市公所各課推來推去,不願處理。渡邊決定要處理這件事,帶着下屬,開始到處奔走。五個月後,渡邊去世,靈堂上,大家回憶起他生命中最後的五個月,發覺渡邊異常熱心與專注於推動興建公園,最後甚至選擇在大雪的夜裡,一個人快樂地唱着歌,死於自己奔走得來的公園裡。

維基百科:黑澤明 (Akira Kurosawa, 1910-1998)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91%E6%BE%A4%E6%98%8E

相關的文章:

OPM (Part 4)
2012 年 8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8/opm-part-4.html
節錄:香港的大學,本質上是國企,是政府架構的延伸。不但財政上依賴官府的撥款,連高層的人事任命,也是由官府所控制。因此,政治勢力要干預學術自由,易過借火。政治勢力以外,還有來自商界的影響力。生意人眼中,管治欠佳、作風官僚,難以衡量效益的法定機構(大學),是一堆缺乏監管的金錢、資源、公帑,即是 Other People’s Money ,絕對不容錯過,一於收為己用。

成功之道
2012 年 2 月 1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2/blog-post.html
節錄:大學要向商界籌款,少不免要向生意人賣賬,收錢前後奉送榮譽學位,同時協助生意人進行「形象工程」,即是扮演「儒商」。大學本來是思想交流的地方,因此,有些學院官僚會用言論自由或者學術自由做藉口,不加選擇,不設底線,美其名叫百花齊放。結果是:大學淪為某一方勢力的宣傳平台,某君專用的後勤中心,某個大白象工程的 Special Investment Vehicle (SIV),又或者是進行利益交換和輸送的渠道。

雙軌制(三)
2011 年 11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1/blog-post.html
節錄:特權階級也知道檯面上的一套(社會基建)不行,但是他們並不在乎,因為特權階級不需要光顧公(國)營的教育、醫療和法律系統。於是乎,特權階級和尋常百姓,明明生活於同一個城市或者國家,卻好像生活於兩個不同的星球。他們按照不同的軌道各自運行,用完全不同的方式解決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平日就各不相干,老死不相往還,直至爆發革命的那一天。

23/01/2013

For oriole: Noted with thanks. Revised. Auntie :)

2013年1月12日星期六

失業率


香港失業率:我哋做低佢!

香港政府統計處被<明報>揭發涉嫌大規模造假。前線統計員為了追求速度,刻意「少問問題」節省時間,同時放棄被視為「麻煩個案」的失業人士以及劏房住戶,令他們從統計數字中消失。向傳媒報料的統計員說,有一半的同事參與做假,因為有助升職加薪。從當權者的角度看,統計處很「識做」,懂得照顧長官的需要 ―― 窮人「被消失」,「便利」施政。自欺欺人,瞞天過海,是官府慣技。

事件令輿論嘩然,議員立即跟進,要求展開調查。本地學者說,早就懷疑官方數字低估了香港的失業率。年輕網民的反應是:中港融合嘛,跟偉大祖國接軌了!有見識的老一輩說:統計處的管理文化,是不問對錯,長官意志凌駕一切,統計數字為政治服務,只要政治忠誠,不要專業精神,要紅不要專,當年大躍進「畝產萬斤」,餓死幾千萬人,就是這樣搞出來的。放棄求真,香港玩完,死得。

近年官方失業率一直徘迴於 3% 左右的水平,最新數字是 3.4% 。幾年前,傻豬唐唐(唐英年)接受傳媒的訪問。他天真地笑著說,在他的有生之年,不會見到失業率回落到 3% 以下。傻豬的真心話,被「棟督笑」(Stand-up Comedy)藝人黃子華拿來開玩笑:「我哋做低佢,縮短佢嘅有生之年,咁咪得囉!」(這個很簡單,讓我們把他「解決」掉,縮短他的壽命,失業率自然會回落。)現場觀眾反應熱烈,大笑起哄鼓掌,因為大家都很想「解決」治港庸官。

中國失業率:嚴重低估真實情況

至於偉大祖國,城鎮登記失業率 (Urban unemployment rate) 永遠不超過 5%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字, 2011 年年末,大陸的城鎮登記失業率是 4.1% ,與上年持平。這個官方的失業率,只計算擁有城鎮戶口,有向官方的就業服務機構登記以及屬於勞動年齡的待(失)業人口。而計算失業率的基數(城鎮勞動人口),向來只是佔全國總人口的百份之十幾,不超過 20% 。亦即是說,官方的失業率,嚴重低估真實情況。以下幾類人士,並不包括在官方統計的待(失)業人口之內:

1. 農村的剩餘勞動力(非官方的估計是 1.2 億左右)。根據國家統計局發表的<2011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1 年年底全國總人口 13.47 億,農村佔 48.7%(大約 6.6 億)。

2. 部份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會從農村遷移到城市打工,成為所謂的「流動人口」。根據非官方的估計,大陸的流動人口大約在二千萬至四千萬之間,即是最高可達農村剩餘勞動力的 1/3。他們進入城市之後,可能長期或者間歇性地失業。

3. 隱藏於城鎮國企裡面的冗員,以前大陸叫「富餘人員」(哈哈!)。

4. 城鎮國企的下崗職工,可能依賴某種形式的官方補貼維持生活,不算失業。

5. 城鎮中沒有登記的長期失業人士(例如:中年人)。

6. 屬於勞動人口自然增長,但是無法就業也沒有登記的年輕人(例如:大學生)。

如果把這幾條數加上去,中國的真實失業率,應該是雙位數字,保守估計,不會低於百份之十至之十五。根據民間學者的調查研究,大陸的某些地區,例如東北的老工業生產基地,更遠超這個數字,因此盛產「北姑」,南漂賣春,賣點是長腿。她們的故事,請參考陳果電影<榴槤飄飄>(2000),女主角是秦海璐。

很多人都說,中國經濟就像一部行駛中的單車,必須保持增長勢頭,否則無法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社會動盪不安,影響政權的穩定。近年歐美市場經濟不景,出口需求疲弱,再加上人民幣匯率、工資和生產成本上升,勞動密集加工業的發展,已經到了盡頭,中國經濟進入瓶頸階段,需要尋找新的增長動力以及改變發展模式。於是官府拋出「擴大內需」以及「城鎮化」等概念,希望刺激消費,成為新的增長動力。

中國的統計數字:騙不了人也騙不了鬼

中國的統計數字不可信,早已經不是新聞了。中港融合之後,官場文化一體化,特區政府步偉大祖國的後塵,是大勢所趨,喊都無謂(粵語:哭也沒用)。

Aunite 在金融機構混飯吃的時候,為了應付要求高的機構投資者,認真研究過<中國統計年鑑>,連註釋的細字都看了。如今回想起來,是浪費青春。當時發覺有些統計數字(例如:零售數據),某些年份的定義和統計基礎是改動過的,嚴格來說那組數字,是無法比較的。也有些數字,如果你把各省份的數字加起來,其總數是超過全國總和的(例如:國內生產總值,英文:GDP,國產翻譯:雞的屁)。GDP 數字水份高,是公開的秘密,因為這組數字,是地方官的考核指標,做假的動機強烈。國產順口溜:「政績不夠,數字拼湊,官出數字,數字出官。」今天大家都懂得參考用電量,英國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雜誌也報導過。

當年做 Presentation,每次提到偉大祖國的國家統計局 (State Statistical Bureau),洋人中的中國通會眉頭一皺,嘴角一掀,冷笑。他們像貓兒般澄碧的眼睛清楚地告訴你:中國的統計數字,騙不了人,也騙不了鬼(佬)。也有洋人私底下問我,中國的統計數字,那一組最不可靠?還有甚麼東西,是你沒有寫進研究報告的,為甚麼不寫?後來我把中國統計數字的問題,寫成一篇英文文章,放在當時寄存於 Yahoo Geocities 的個人網頁上,結果這個英文網頁被國產防火牆封鎖。舊同學回報,她在北京連續試了三天,都無法開啟,回到香港才看得見。我說,北京嘛,天子腳下。她移居外國多年,不了解國情,也不知道我有得罪阿爺的前科。

插畫來源:

圖左:蘋果日報

圖右:http://www.timeidol.com/ordinary-life-of-ordinary-skeletons/

YouTube 精選:

黃子華:無炭用 (2003):失業篇 (8:0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Vu0A--d2eA

相關的文章:

長腿叔叔(二)
2012 年 1 月 2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1/blog-post_27.html
節錄:發達國家經濟持續疲弱,新增職位不但數量少,而且以兼職和散工為主,結果出現「沒有就業的經濟復甦」(Jobless recovery)。失業率長期高企,缺乏工作經驗的年輕人首當其衝。大學生就業困難,令官府很頭痛,因為大量失業兼欠債的大學生在城市中聚集,他們透過互聯網交流思想以及利用社交媒體搞組織動員,成為一個政治上的計時炸彈,足以威脅任何政權,難怪毛主席要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經濟學人(三)
2009 年 11 月 2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11/blog-post_25.html
節錄:另一個「中國通」(Old China Hand) 早已經知道答案,但是愛國華文傳媒一貫迴避的題目,便是中國的經濟數據到底有沒有做假,又或者滲水的程度有多大。<經濟學人>多年來刊出多篇文章,直指中國統計數據水份高不可信(例如:2009 年初公佈的官方 GDP 數據有可能做假,原因是用電量的增幅落後於 GDP 的增幅)。這類文章,最近期的一篇,題目叫 The Art of Chinese Massage(May 21st 2009),直譯便是「中國式督數藝(偽)術」(粵語:藝、偽同音)。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統計處調查涉造假
明報 2013 年 1 月 7 日
節錄:有三名前線統計員向本報爆料稱,或有多達一半前線統計員涉嫌大規模造假,透過刻意「少問問題」來節省時間,例如在調查失業人士時,每每私自在問卷中,訛稱失業人士無意重返勞動市場,變相把大批失業人士視作「隱形」。這三名不願披露真實姓名的統計員(化名 A、B、C 小姐),當中兩人明確承認試過「吹數」,也即透過造假,刻意減少提問來節省時間,原因是其他統計員都「吹數」,若她們不「吹數」,按每日須填寫的「工作記錄表」系統(time-log sheet),她們的工作表現便會遜色於人,年終評核會受影響。她們表示,超過一半統計員會在調查時造假,「剩下不造假的,都是比較膽小或不求升職的同事」,造假問題並已持續了十多年。事實上,記者發現早於 2010 年已有統計員在網上論壇炮轟,聲言許多統計員都「瘋狂跑數」,甚至「吹數」。

報大數致釋法 疑為政治服務
蘋果日報 2013 年 1 月 9 日
節錄:統計處以往亦多次計錯數, 1999 年曾以隨機方式推算出會有多達 167 萬港人內地子女湧來香港,港府以此為理由首次提請人大釋法,但事後證明是誇大,被質疑為政治服務。2009 年公佈運輸業工資指數,令巴士公司按可加可減機制需減價,但隨即又宣佈是統計員計錯數。去年公佈的堅尼系數原為 0.537,達四十年新高,但經福利轉移後,聲稱系數僅為 0.475,與 2006 年相同,惹來質疑。

香港政府統計處:
香港統計資料:勞工:概念及方法
http://www.censtatd.gov.hk/hkstat/sub/sc30_tc.jsp

香港政府統計處:
新聞稿 (2012-12-18)
2012 年 9 月至 11 月失業及就業不足統計數字
http://www.censtatd.gov.hk/press_release/pressReleaseDetail.jsp?charsetID=2&pressRID=3086

中國國家統計局:
統計指標解釋:城鎮登記失業率/城鎮登記失業人員
http://www.stats.gov.cn/tjzd/tjzbjs/t20020327_14287.htm

國家統計局(發表日期:2012-02-22)
<中華人民共和國 2011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20222_402786440.htm

維基百科:陳果電影<榴槤飄飄>(2000)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6%B4%E6%A7%A4%E9%A3%84%E9%A3%84

Buzzle - Types of Unemployment
http://www.buzzle.com/articles/types-of-unemployment.html

12/01/2013

2013年1月1日星期二

V 煞、1812、RIC


較早前,內地的中央電視台播放荷李活電影<V 煞>(英文片名:V for Vendetta,大陸譯名:V 字別動隊)。官方喉舌教人推翻暴政,太好玩了,各路「中國專家」所提供的解釋,包括:央視造反、審查員睡了、世界末日、上帝之手,諸如此類。電影中最後一幕,老百姓上街以及大爆炸場面,其背景音樂,是柴可夫斯基 (Peter I Tachaikovsky, 1840-1893) 的<1812 序曲>(1812 Overture)。

古典樂迷一定認得這首樂曲,因為它是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1812 序曲>寫於 1880 年,首演於 1882 年,是為俄國救世主大教堂的祭典儀式而寫的。這座大教堂是為了紀念俄國於 1812 年擊敗拿破崙 (1769-1821) 而建造的,所以樂曲的結尾出現大砲的聲音、教堂的鐘聲以及俄國國歌的片段。這首充滿英雄氣概的樂曲,常用於大型慶典的開幕式,裡面有勝利的喜悅,也有俄國人的驕傲。

歷史上,俄國是巨人殺手。這個國家,幅員廣闊,氣候嚴寒,抵抗力強,足以消耗遠征敵人的資源與意志,令千軍萬馬葬身於漫天風雪之中。法國的拿破崙 (Napoleon Bonaparte, 1769-1821) 與德國的希特拉 (Adolf Hitler, 1889-1945),都是因為攻打俄羅斯而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走向滅亡。回顧他們的事業,俄羅斯是由盛轉衰的轉捩點。萬一你沒有修讀歷史,請到維基百科,或者參考外國電影。

擁有同樣特質的國家,還有中國和印度。同樣是幅員廣闊,人口眾多,歷史悠久,國情複雜,也同樣地叫戰績彪炳的敵人泥足深陷,最後不得不全面撤退。中國八年抗戰(如果從東北三省淪陷開始計算是十四年),日本人始終無法全面攻陷和控制這個國家,最後靠美國人的核彈結束戰爭。英國人縱橫七海,見多識廣,手段靈活,但是最後敵不過一個採用和平手段抗爭的瘦小印度人(聖雄甘地),要放棄大英帝國皇冠上的珠寶(註:英國人稱印度為 The Crown Jewel,即是最有價值的殖民地)。歷史學家說,戰後英國國力衰退,是原因之一。至於印度和巴基斯坦分裂成兩個國家,是否英國人埋下的地雷,那是另一個問題,此處不論。

然而,趕走了皇帝、外敵或者殖民地統治者,不代表老百姓有好日子過。這些國家,向來不乏革命家,但是他們似乎沒有能力解決一些纏結數千年的歷史問題,例如:權力轉移的過程充滿血腥和暴力,貪污腐敗深入骨髓、僵化的階級制度窒礙經濟發展、農民和女性繼續受壓迫、宗教或種族紛爭不絕。換言之,所有的深層次矛盾和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繼續發酵。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沒有實質的改善。這些國家的老百姓,彷彿生活於無間地獄,惡性循環,永不超生。他們數千年來求神拜佛,但是沒有得到神明保佑。這些國家,難以被征服,但是也難於治理。研究俄國、中國和印度的歷史,感覺是大而無當,小即是美。管治國家也許跟營運生意一樣,有 Optimal size(最理想的規模),擴張過度,神仙難救。

歷史學家的解釋,是這些國家沒有經歷過西方的啟蒙運動 (The Enlightenment) 和理性主義的洗禮,還沒有跟封建社會完全切割,沒有處理好歷史遺留下來的眾多問題,於是現代化的道路走得特別艱辛,往往事倍而功半,付出了不少代價,死了不少人(而且不乏精英),但是掙扎多年之後,依然看不到光明,令人洩氣。

這些國家,革命不一定能夠解決問題。俄國和中國的文化基因,盛產煽動力強的革命家,他們都是「天龍八部」中的「阿修羅」,好戰、暴躁、執拗、善妒、疑心重。他們與天鬥,與人鬥,把國家變成人間地獄,老百姓則變成鎔爐中的灰燼。俄國的皇帝被革命黨處決,換來的,是把人變鬼的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把末代皇帝(溥儀)「改造」,但是老百姓的命運跟俄國差不多,同樣是成為當權者進行社會實驗的白老鼠,又或者是政治運動的犧牲品,像水淹螞蟻般大批大批被消滅。俄國和中國的女人,急於離開出生地,湧到外國賣淫或者假結婚,被冠名「紅色娘子軍」。她們像地震前夕的昆蟲,大批大批地逃亡,數量之多,令人側目。

一部電影,一首音樂,也許振奮人心,但是無助於解決這些纏結數千年的歷史問題。至於甚麼「金磚四國」(BRIC)、新興市場 (Emerging Markets) 概念,只不過是八十後推銷員唇邊的口水泡。四個國家之中,除了森巴足球(巴西)稍為有點正能量,其餘三個 (Russia, India, China) 都擁有令人洩氣的歷史背景。 RIC 三國,幅員廣闊,人口眾多,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有需要引進外資,但是人多並不代表有足夠的購買力(因為貧富懸殊),更不代表可以為投資者帶來盈利貢獻。許多來自西方國家的跨國企業 (Multinationals),結果重蹈拿破崙和希特拉的覆轍,在 RIC 三國遇到挫折,無功而還。俄國、中國和印度,向來是跨國企業的英雄塚。下次有人向你推銷「金磚四國」(BRIC) 概念的投資產品,你應該知道怎樣做吧!

插圖來源:

圖左:<V 煞>電影海報
http://moneyteachers.org/images/V.jpg

圖右:柴可夫斯基 (1840-1893)
http://www.sasymphony.org/wp-content/uploads/2011/03/Pyotr+Ilyich+Tchaikovsky.jpg

YouTube 精選:

Tchaikovsky 1812 Overture Finale (4:1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dzCYSaAxUo
這是<1812 序曲>的結尾,也是電影<V 煞>中最後一幕的背景音樂。這個版本請來列寧格勒軍樂團助陣,又將數十座加農古砲一字排開,輪流開砲,最後整個列寧格勒市的鐘樓齊鳴,並開始發放煙火。

V For Vendetta Ending (5:0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rqkGYem2bw&feature=youtu.be

V 煞電視演說 (中文字幕) - V for Vendetta - Speech (3:3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ehIctmY-uw

香港 V 煞響應「全球佔領(華爾街)」運動 (7:0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vO9-9D705s

益力多廣告:朗拿度細路 (1:0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9_lmJ1UHYs

相關的文章:

天讎、革命之子、國民教育
2012 年 9月 1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9/blog-post_15.html
節錄:每隔一段日子,便有勇於反抗的孩子,被誣捏為紅衛兵。中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因為發起反對國民教育運動,感動全香港,被二奶電視台、紅色英文早報、女高官以及一眾「梁粉」(梁振英的粉絲)不斷地抹黑,認定背後一定是有人撐腰、擺佈和策劃,令小孩子變成紅衛兵,正在破壞香港社會的「和諧穩定」。

雙軌制(四)
2011 年 11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1/blog-post_20.html
節錄:問題一拖再拖,曠日持久,利益矛盾糾纏不清,盤根錯節,變得難以解決,但是民情洶湧,不處理又不行(否則爆發社會動亂甚至是革命)。於是乎,當權者會做一些治標不治本的動作,口頭上說是新政(制度),然後讓新舊兩套制度並存,不同的人按照不同的規則辦事,結果衍生出更多的執行問題,所形成的新舊兩套制度互不從屬,卻又互相交叉,架床疊屋、臃腫不堪、政出多門,令到想解決基本需要的小市民感覺有如走進迷宮。

雙軌制(三)
2011 年 11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1/blog-post.html
節錄:特權階級也知道檯面上的一套(社會基建)不行,但是他們並不在乎,因為特權階級不需要光顧公(國)營的教育、醫療和法律系統。於是乎,特權階級和尋常百姓,明明生活於同一個城市或者國家,卻好像生活於兩個不同的星球。他們按照不同的軌道各自運行,用完全不同的方式解決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平日就各不相干,老死不相往還,直至爆發革命的那一天。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央視播足本<V 煞>引轟動
內容含反極權革命 顯審查鬆動
明報 2012 年 12 月 16 日
節錄:「面具下是一種思想。思想是不怕子彈的。」前晚 10 時,政治隱喻性極強的荷李活電影<V 煞>(內地譯名:<V 字別動隊>)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 CCTV6 未經刪剪下播出,該片主人公崇尚暴力,解放被壓迫人民的心靈。電影<V 煞>講述未來英國在極權統治之下,一名叫 V 的面具怪人透過摧毀倫敦的兩個標誌性建築,並控制被政府擺佈的電視廣播,從而引發一場反對極權的全民革命。2011 年本港「七一」遊行時,遊行隊伍中就有頭戴 V 煞面具的示威者。

V 煞向左派組織宣戰
蘋果日報 2012 年 12 月 28 日
節錄:近月鬧市掛滿反法輪功橫額,一個名為「香港 V 煞抗暴青年」組織昨公然將橫額上「遠離法輪功邪教」字句,改成「遠離共產黨邪教」,向擅掛橫額、被指親共的「香港青年關愛協會」宣戰。「香港 V 煞抗暴青年」昨向傳媒發放電郵及相片,四名戴了 V 煞面具人士展示經他們「竄改」的反法輪功橫額,把掛橫額的「香港青年關愛協會」,改為青年關「人」協會;橫額上的「遠離法輪功邪教」變成「遠離共產黨邪教」,但相應英文字句未有改動。

維基百科:電影<V 煞>
http://zh.wikipedia.org/wiki/V%E6%80%AA%E5%AE%A2

維基百科:<1812 序曲>
http://zh.wikipedia.org/wiki/1812%E5%BA%8F%E6%9B%B2

維基百科:柴可夫斯基 (1840-1893)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D%BC%E5%BE%97%C2%B7%E4%BC%8A%E9%87%8C%E5%A5%87%C2%B7%E6%9F%B4%E7%A7%91%E5%A4%AB%E6%96%AF%E5%9F%BA

Napoleon Bonaparte (1769-1821)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poleon

Adolf Hitler (1889-1945)
http://en.wikipedia.org/wiki/Adolf_Hitler

About.com: The Enlightenment
http://europeanhistory.about.com/od/referenceencyclopedia/g/glenlightenment.htm
Definition: “The Enlightenment” has been given many differing definitions but it was, at its broadest, a philosophical movement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which stressed human reasoning over blind faith or obedience and was thus in contrast with much of the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order of the day, while also encouraging “scientific'” thinking.

Video: Overview: The Enlightenment (2:11)
http://video.about.com/europeanhistory/Overview--The-Enlightenment.htm

Yahoo 知識:「天龍八部」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01310936
節錄:「天龍八部」出自佛經。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即是形貌似人而實際不是人的眾生。「天龍八部」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以「天」及「龍」為首,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者,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

01/01/2013

For the first comment: noted with thks, revi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