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且通知一聲,看得開心請捐款

2008年12月14日星期日

聖誕死仔包


1941 年的聖誕節,香港淪陷,日軍入城,開始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歲月。

天寒地凍,食物短缺,日軍又實施糧食配給,以致很多窮人餓死或者凍死街頭。當生存成為最重要的課題,人變得非常冷漠和自私。當年是港大學生的張愛玲回憶:「我們立在攤頭上吃滾油煎的蘿蔔餅,尺來遠腳底下就躺著窮人的青紫的屍首。上海的冬天也是那樣的吧?可是至少不是那麼尖銳肯定。香港沒有上海有涵養。」<燼餘錄>

很快有人想到把屍體循環再用。

香港廣播界名嘴老祖宗李我曾經在陶傑、劉天賜主持的電視節目<斑馬在線>中講述淪陷期間的見聞。老人家今年八十六,數十年的說書功力,一口生動精準的廣府話,有柳敬亭的風範。他提到戰時曾經在上環的食店買包吃,大包 Size,裡面有肉有冬菇,很飽肚。翌日見店子被查封,向街坊查問,原來「個 D 冷佬攞 D 死仔去整包。」(那群潮州人用死去的孩子來做包。)大吃一驚,想吐但吐不出來。李我叔說,店內藏有尚未用完的「死仔」。當晚的現場觀眾是大學生,聽老人言嚇到面青「O 嘴」(港式粵語:嘴巴張開像英文字母 O ,驚訝狀)。我身為港產潮州人,看見他們這副表情,感覺與有榮焉。

我已故的外公跟李我叔的年紀差不多,他生前也曾經提到「死仔包」,而且說得更詳細。外公是廣東人,一輩子當警察,上世紀三十年代入職。他說淪陷期間香港街頭有不少死屍,一排排用布蓋著,如果你把布掀起,會見到大腿的肉已經被割去,因為餓死的人身上的肉本來就不多,而大腿的肉比較厚和完整。被割去的肉通常會被製成食物果腹(外公的版本是人肉雲吞),又或者在黑市中(被當作豬肉)出售。我多心,小時候第一次聽老媽轉述這個故事,有以下的想法:(一)懷疑外公作古仔嚇細路(外面壞人多,小孩子勿亂跑!)又或者酒後胡言(外公好杯中物,是醉貓差人)。(二)若果是真的,怎麼不割屁股?嫌臭?肉質不對?還是餓到連屁股也扁了?長大之後查資料,方知外公所言非虛,急忙到他靈前,奉上洋酒謝罪。

關於「死仔包」,還有另一種說法:淪陷期間有不少孩子餓死、凍死或者病死。窮父母沒有錢買棺材,而且也買不到(因為淪陷期間木材短缺,連獅子山的樹木也被砍伐清光當柴燒),只能用舊衣服或者草蓆之類的東西包裹著,然後草草掩埋(而死去的孩子大有可能被壞人掘出來做包)。換言之,「死仔包」即是把死去的孩子「打包」,戰後演變成為廣東父母罵孩子的口頭禪:「你個死仔包丫,早知我生舊叉燒好過!」為人父母要詛咒自己的孩子,可見有多憤怒,廣東人叫「火遮眼」。我覺得這兩句話的邏輯有問題:事實證明,「死仔」跟「叉燒」不是替代品,而是可以合二為一的。至於味道是否勝過豬肉,則視乎「死仔」或者「死女」的年齡和健康狀況而定,超齡「電車男」或者「乾物女」肯定不好吃。另一個問題是,如果阿媽可以生叉燒,阿爸豈不是可以開燒臘店?

所以,下次你阿媽鬧你「死仔包」或者「死女包」,你不妨問清楚:「呀媽,你到底想將我打包,定係想攞我去整包?」這個問題,伯母應該沒有想過。萬一伯母獸性大發,決定把你先行打包,然後再剁碎做包,本人恕不負責。

祝大家聖誕快樂。

小圖:港產恐怖片經典<人肉叉燒包> (1993),黃秋生主演。他憑本片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1994),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位憑三級片奪得影帝的演員。爛片出影帝,黃秋生自嘲是「人民藝術家」。片名寫錯字,是「包」不是「飽」。這部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1985 年澳門八仙飯店滅門慘案),很黃很暴力,絕對不適宜飯後觀賞。

YouTube 精選:

日治香港 1941-1945 (片長:8 分 30 秒)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A3jMC7UyU

Rosemary Clooney - Mambo Italiano - 1954 originals (2:3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4CQbWDDd64
這是<叉燒包>的原曲,女歌手 Rosemary Clooney 是 George Clooney 的姑媽。

徐小鳳:<叉燒包> (2: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87g1jVLkys
這是周星馳電影<上海灘賭聖>(1991) 中所採用的版本。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張愛玲的文章<燼餘錄>收錄於散文集<流言>(皇冠,1991),記錄了她在香港淪陷期間的經歷。

維基百科:李我 (1922-)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D%8E%E6%88%91&variant=zh-hk

維基百科:香港日治時期(裡面有提到吃人肉的故事)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6%99%E6%B8%AF%E6%97%A5%E6%B2%BB%E6%99%82%E6%9C%9F&variant=zh-hk

14/12/2008

2008年12月4日星期四

結網人生


我們都是凡人。

凡人執著自我,以為可以憑一己之力,建立事業與家庭,從此安身於小天地之內,避開外面的漫天風雨。

我們忘記了冥冥中自有主宰,事情有它的發展規律,有生必有死,有開始就有終結,何時死何時終結,怎麼死怎麼終結,卻從來由不得我。

這個道理,佛家的說法,叫「生住異滅」(註一)。道家的說法,叫「元亨利貞」。(註二)灣仔霑叔的說法,叫「變幻原是永恆」(註三)。蘇屋村阿 Sam 的說法,是「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註四)。

我們營營役役,忘記了人事之外尚有天意。等到量變累積成質變,形勢一夜之間逆轉,辛苦多年所建立的東西,於一瞬間在眼前土崩瓦解,才驚覺無法掌握身外之物。苦於追討無門,只能徒嘆奈何。消極的人,會頓足捶胸、痛哭流涕,從此一蹶不振。積極的人,傷痛過後,會選擇養晦韜光,保存實力,等待時機,東山再起。老一輩的中國人,是這樣說的:

「我像蜘蛛,命運就是我的網。蜘蛛把一切有毒無毒的昆蟲吃入肚裡,回頭把網組織起來。它第一次放出來的游絲,不曉得要被風吹到多麼遠,可是等到黏著別的東西的時候,它的網便成了。」

「它不曉得那網什麼時候會破,和怎樣破法。一旦破了,它還暫時安安然然地藏起來,等有機會再結一個好的。」

「它的破網留在樹梢上,還不失為一個網。太陽從上頭照下來,把各條細絲映成七色;有時黏上些少水珠,更顯得燦爛可愛。」

「人和他的命運,又何嘗不是這樣?所有的網都是自己組織得來,或完或缺,只能聽其自然罷了。」

他叫許地山 (1894-1941) ,以上引文來自他發表於 1922 年的短篇小說<綴網勞蛛>。他借故事中角色之口,道出動蕩年代中國人的無力感。許地山曾經是香港大學的中文系系主任 (1935-1941),關於他和港大的淵源,請參考龍應台的講詞。

用蜘蛛結網來比喻人生,許地山不是頭一個。隨手翻開江湖術士寫的批命判詞(註五),也有類似的說法:

「此命蜘蛛結網之局,朝圓晚不圓,幾番敗了幾番代,指望穩然成家業,誰知又被起狂風。」

「此命猶如蜘蛛結網,幾番風雨吹破,若得意志堅強,到老自然不求人。」

江湖術士通常都是落第書生,仕途無望,又沒有機會當幕僚清客,於是靠醫卜星相謀生。他們淪落到社會的最底層,受盡挫折和白眼,知道求人難難於上青天。他們跟新文學大師一樣,都是舊式讀書人,因此心靈相通。

面對無常,你或者可以這樣看:既然是網,自然有利亦有弊。它可以是依靠,也可以是束縛;可以是心之所繫,亦可以是自作孽。是好是壞,是善是惡,視乎你處於人生的那一個階段,你本身的能力、意願和際遇,又或者跟誰一起結網,你跟對方的緣份等等。如今既然網破,不妨慶祝重獲自由。

這個冬天,我們向蜘蛛學習。

小圖:插畫來自 www.fotosearch.com

註釋:

(註一)佛經中說,世間一切現象都是流變不定的,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凡事都會經歷自然形成、發揮作用、漸起變異和消失衰敗四個階段,簡稱「生住異滅」或者「成住壞空」,又名「四劫」。

(註二)「元亨利貞」出自<易經>,形容世間萬物所經歷的四個階段。「元」是種子發芽,「亨」是成長,「利」是開花,「貞」是結果。之後種子復歸大地,循環不息,無始無終。

(註三)<家變>的歌詞。作曲:顧嘉輝,填詞:黃霑,主唱:羅文。這首歌是同名電視劇的主題曲,劇中汪明荃的角色叫洛琳,當年她的髮型流行一時。

(註四)<浪子心聲>的歌詞。作曲:許冠傑,填詞:許冠傑、黎彼得,主唱:許冠傑。

(註五)批命判詞來自一種叫「度掌法」的算命方法,記載於蘇民峰的<中國掌相>(簡體版,宇宙出版社,2007 年 11 月)。方法是用一根紅繩子,量度五指相連的長度,再根據所得出的數字批命。蘇民峰在書中說,曾經見過廟街相士用此法替人算命。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許地山 (1894-1941)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A8%B1%E5%9C%B0%E5%B1%B1&variant=zh-hk

<綴網勞蛛>全文:
http://www.millionbook.net/xd/x/xudishan/000/006.htm

龍應台:<期待人文港大>(原載:明報 2005 年 6 月 23 日)
http://www.inmediahk.net/node/40427

YouTube 精選:

羅文/汪明荃:<家變>(197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NLSYNWpgow&feature=related

許冠傑:<浪子心聲>(198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JcsGRCfv5k&feature=related

04/12/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