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且通知一聲,看得開心請捐款

2015年8月28日星期五

女實習生


請吸取萊溫斯基 (Monica Lewinsky) (圖)的教訓,不要成為已婚男人的消遣。

身為女人,必須學會應付不同種類的男人。這一課,公立學校不會教。如果你來自普通家庭,你接受的教育,其實是公營機構提供的標準套餐,帶有中國特色父權社會的色彩,要求學生服從權威(男人),但是不會教導女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原因?女人一旦有了自我保護及獨立自主的意識,就會威脅男人的主導地位。

華人社會,大男人多。有些男人,年紀不小,已婚和有小孩,對妻子感到厭倦,但是又不想離婚。原因?他想繼續享受老婆付出的一切,包括照顧他的起居飲食、服侍他年邁生病的父母,替他生孩子傳宗接代。至於老婆滿足不到的那部份(性慾),就由另一個(或多個的)女人代勞。這種自私男人,怕麻煩,但是貪方便,會在辦公室尋找獵物(即是情婦或免費妓女)。如果他是男上司或男波士,也許會性騷擾女下屬,亦即是濫用權力。原因?離開了工作間,不會有女人理睬他,而他又不想花錢嫖妓。男人貪嫩口,初出道的小女孩,缺乏人生經驗,正合他的胃口。這種男人,俗稱 MBA (Married but available),是同事眼中的狗公,但是後者不會公開談論,更不會向女實習生發出警告。他們只會扮演花生友(港式粵語:觀眾),靜待好戲上演,為沉悶的工作生涯提供娛樂。對,辦公室很危險。

如果你是女實習生,發現已婚男人借指導你工作為名,故意接近你,而你又察覺到對方心懷不軌,可以採用以下的招數:1. 如果對方向你索取電話號碼,請向經常被抄牌(粵語:索取電話號碼)的空中小姐學習,提供一個少用的電郵,對方的訊息一概不回覆。2. 如果你是寸嘴辣妹,不妨用開玩笑的口吻說:「哈哈,講呢 D ?」(這個嘛)然後轉身去洗手間。3. 如果對方主動提供自己的電話號碼,請把它輸入電話簿然後阻隔 (Block),對方的訊息一概不回覆。4. 請男親友接你下班。5. 上網找個知名度比較低的泡菜仔(韓國男藝人)的照片,作為你的手機或電腦 Wallpaper ,故意讓對方看見,用行動表示你喜歡小鮮肉(嫩男)。6. 如果你會玩 Photoshop ,不妨把自己 Key 上去,製造合成照片欺騙老男人。7. 用電腦瀏覽關於性騷擾的網頁(提示:平機會),故意讓對方看見,以收阻嚇之效。

除非閣下是 Drama Queen ,喜歡小事化大,否則低調處理,讓對方知難而退。記住:不要被已婚男人消耗你的青春,也不要被捲入別人的感情漩渦,更不要亂收兵(港式粵語:女人收集供差遣的男人)或玩潛規則,以免影響自己的名聲及危害生命安全。姑勿論閣下對實習的看法是吸收經驗、無可奈何(因為要計算學分)、官商勾結(交完學費給官府還要替商界當義工),客客氣氣,好來好去,已經足夠。只不過是幾個月的事,很快會成為過去。除非閣下是在工作間尋找結婚對象的人,否則上司同事只不過是生命中的過客。當中一定有壞人,但是未必值得每一次都大規模和高調地跟對方開戰。華人社會,女人跟男人正面衝突,容易吃虧。棉裡藏針,不失為可行的做法。甚麼叫正面衝突?請參考公屋烈女對露體狂老翁的回應(在街坊面前大聲呼喝對方):「咁細,收埋佢啦!」(粵語:你這麼小,還拿出來?)快狠準,惡女本色。跟本姑娘玩性騷擾?我要你抬不起頭!

照片來源:
http://images.thehollywoodgossip.com/iu/s--MCrBji6M--/t_full/f_auto,fl_lossy,q_75/v1399481883/monica-lewinsky-new-york-post-headline.jpg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平等機會委員會:認識你的權利:工作間性騷擾
http://www.eoc.org.hk/eoc/graphicsfolder/showcontent.aspx?content=know%20your%20rights(sex)

Wikipedia – Monica Lewinsky (197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nica_Lewinsky
Extract: Monica Samille Lewinsky (born July 23, 1973) is a former White House intern with whom United States President Bill Clinton admitted to having had what he called an "inappropriate relationship" while she worked at the White House in 1995 and 1996. The affair and its repercussions, which included Clinton's impeachment, became known as the Lewinsky scandal. As a result of the scandal, Lewinsky gained worldwide celebrity status; she subsequently engaged in a variety of ventures including designing a line of handbags under her name, being an advertising spokesperson for a diet plan, working as a television personality, and then leaving the public spotlight to pursue a master's degree in psychology in London. In 2014 she returned to public view, discussing the scandal and speaking out against cyberbullying.

Vanity Fair (June 2014) - Shame and Survival
http://www.vanityfair.com/style/society/2014/06/monica-lewinsky-humiliation-culture
Extract: She tried public appearances. She tried being reclusive. She tried leaving the country, and she tried finding a job. But the epic humiliation of 1998, when her affair with Bill Clinton became an all-consuming story, has followed Monica Lewinsky every day. After 10 years of self-imposed reticence, and now hoping to help victims of Internet shaming, she critiques the culture that put a 24-year-old through the wringer and calls out the feminists who joined the chorus.

The internship
Generation i
Temporary, unregulated and often unpaid, the internship has become the route to professional work
The Economist (Sep 6th 2014)
http://www.economist.com/news/international/21615612-temporary-unregulated-and-often-unpaid-internship-has-become-route
Extract: The rise in internships has been encouraged by universities which, anxious to justify sharply rising tuition fees, are seeking to get their students on the path to jobs. Another motive for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at 90% offer academic credit for work placements, sometimes during term time. A growing number make an internship a condition of graduating for at least some courses. And students usually continue to pay fees while doing them. “For universities it’s really cheap money,” says Gina Neff, a professor of communi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They are getting tuition dollars and not having to spend instructional dollars.” Some internships are valuable, she says, citing one she oversees in which students work on local newspapers with support from teachers. But some are not: she vetoed a Hollywood PR-internship after it turned out to be little more than an unpaid job promoting films on campus. Some universities might have pocketed the fees and looked the other way.

相關的文章:

性騷擾
2012 年 4 月 2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4/blog-post_27.html
節錄:已婚男上司被單身女下屬指控性騷擾,是常見的事。一般人的看法,是男上司濫用權力,佔女下屬的便宜。他看準女方要保住飯碗的心理,相信對方會敢怒而不敢言,於是得寸進尺,為所欲為,滿足獸慾。這種事情,社會輿論傾向同情女方,男人比較吃虧。紀錄欠佳的男人,更加容易被入罪。

成功之道
2012 年 2 月 1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com/2012/02/blog-post.html
節錄:也有人跟男上司發展曖昧關係,從而得到挑選工作的特權,找到出路之後,立即把男上司拋棄,轉投另一個人的懷抱。她們都是漂亮的女子,先天條件好,在應付男人方面也下過一番功夫,執行的時候計算準確,絕對是成功非僥倖。

美人窩
2013 年 9 月 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9/blog-post.html
節錄:俊男美女集中的行業,必定桃花旺、戀事多。辦公室之內,不難出現上司下屬談戀愛搞婚外情、同事之間發生三角戀,紅啼綠怨、你爭我奪。辦公大樓門前,也必定有癡漢狂迷長期守候偶像,聲稱要致送禮物,求婚求愛、要生要死。而間中有些員工,會被尊貴的客戶私有化,由服務員變 VIP。換言之,公司成功地跟客戶建立個人化的關係。對待這些事情,管理層的態度,通常非常曖昧。

寫女人(三)
2014 年 7 月 2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29.html
節錄:東方特色的父權社會,男尊女卑,以男人的利益為依歸。不少思想傳統的父母,都相信男孩子的時間和精力,應該用來追名逐利,又或者是提升家族的社會地位,而不應該用來應付女孩子的成長與轉變。因此,東方人的婚姻必須男長女幼。原因是肉體歡娛和生育能力以外,男人要控制妻子會比較容易。

賢內助(四)
2015 年 5 月 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5/blog-post_7.html
節錄:香港的主流傳媒,與影視作品一樣,跟女權運動絕緣。對於性別角色、愛情、婚姻、生育等題目,所採取的觀點,充滿中國特色父權社會的色彩:女人讀書再多,也只配充當男人的後勤支援。這個世界是屬於男人的,女人只需要專心做好賢內助。香港的主流傳媒,不管是政治、財經,還是娛樂新聞,都充滿性別歧視的色彩。女孩子長期受薰陶,會產生怎樣的效果,不難想像。

28/08/2015

2015年8月21日星期五

教育騙局(一)


經典騙局之所以能夠歷久不衰,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是受害人基於面子問題或其他的原因,不願意公開談論,也沒有及時向其他人發出警告,於是騙局可以繼續運作。如果我們身處的社會充斥著各種大大小小的騙局,而學校又是社會的縮影,那麼公營教育制度其實也是騙局的一種(提示:國民教育),只不過受害人被愚弄的時候,心智尚未成熟,總要投身社會多年之後才醒覺受騙,而騙子已經跑得老遠甚至是早已仙遊,於是追討無門。也有些受害人,到了「天涼好個秋」(提示:辛棄疾)的境界,欲說還休,選擇沉默,關上大門,與世隔絕。

大學騙局

舉例:香港常見的模特兒公司求職騙局,是受害人必須先付款修讀某個課程,但是公司不保證閣下一定可以入行,又或者入行之後的收入足以應付生活。如果你罵對方騙財,頭腦靈活的職業騙子也許會這樣回應:「你讀大學咪又係一樣?」(粵語:你讀大學也是一樣嘛!)畢業即失業的學科,公立大學多的是。市場上已經供過於求的工種(例如:中小學教師),院校繼續開班甚至是增加學額,目的是保住政府撥款或相關職位,學生於是變成交數工具,替院校或學系的生存作出貢獻,也令僱主容易壓價和換血。至於學生能否學以致用,是否有穩定的收入和事業發展的空間,不關院校的事。替學生找工作,不是大學的工作,對不對?

教育學院以外,另一個好例子是演藝學院。成立之初,已經有人指出香港的創意產業未必能夠吸納所有的畢業生。某日翻閱雜誌,讀到一位擔任兼職講師的演藝學院校友(戲劇系)的回應:學校不會教你如何實踐理想,只會讓你明白實踐理想也許有不止一種方法。我們不會招收那些只想令 CV 增值的學生,而只會選那些畢業之後留在戲劇界發展的有心人。咪玩啦!(粵語:請不要開玩笑)一個讀完之後隨時失業的學系,居然自我膨脹到這個地步。外行人眼中,本地大學不少學系,都是使用公帑的私人俱樂部。面對鏡頭講理想,關起門玩近親繁殖。難怪香港父母反對孩子入讀演藝學院,求職困難以外,在入世未深的年紀,讓這種「為了乜乜(甚麼)你可以去得幾盡」的理想主義者洗腦,後患無窮。從商業角度看,學生與教師,學校與家長之間,存在利害衝突。教師站在院校的立場,希望收生越多越好。家長則為自己著想,希望孩子的生活有保障。孩子夾在老師和家長之間,被他們往不同的方向拉扯,而背後牽涉不同的利益。

在香港,教育學院的畢業生因為求職困難而愁雲慘霧(例子:擁有三個碩士學位的合約教師因為長期失業而自殺),在網上世界不難找到叫苦連天的準教師。接受主流傳媒訪問的演藝學院校友,則繼續發放正能量,深信自己可以在商業社會實踐理想。到底是前者太悲觀,還是後者太樂觀(戲劇界的名言: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不知道。恕我陰謀論,如果當事人不覺得自己受騙,或者不願意承認自己受騙,騙局便可以繼續運作。高等教育是一個難以衡量成效的行業,也可以是一個包裝精美的騙局。誰人得益,自己想。被爭奪的年輕人,想清楚。

學以致用

香港人必定有這種同學:讀書時代已經無心向學,積極尋找通往娛樂圈之路的漂亮女同學。讀書時代已經開始投機炒賣,對股票和樓價如數家珍的男同學。他們都是早熟的一群,知道書本理論不管用,立志把潛規則進行到底。公立學校的老師通常對他們睜一眼閉一眼,只要他們沒有教壞其他同學或者擾亂課堂秩序就算。對公務員心態的老師來說,學生只不過是短期顧客。教學,不過是迎送生涯。

這種同學其實是聰明的小孩,日後是否能夠成功,視乎際遇和運氣。而比較笨的小孩,總是要投身社會多年之後,才發覺學校所教的那一套不管用。常見的原因:課程設計脫離現實世界、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距離、西方理論不適合華人社會(因為水土不服)、老師有學歷但是沒有見識又或者是受制於官僚制度,課程是標準套餐於是沒有照顧到個人成長速度又或者是階級性別所帶來的差異,諸如此類。

有些人,長大之後,見過世面,發覺學校所教的那一套不適合自己,又或者修讀的那一科應該從事的行業走下坡,決定修讀另一個學位,轉投另一個行業,結果被大學再騙一次,花了不少時間和金錢,但是沒有換來穩定的收入。如果是女人的話,容易錯過愛情婚姻生育。學歷還是否職場上的競爭優勢,我很懷疑。從僱主的角度看,也許學校學不到的東西更重要,而學歷只不過是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見過一些公務員或退休人士,擁有幾個學位和一堆專業資格,但是風馬牛不相及, CV 缺乏明確的主題,學歷跟正職之間也沒有明顯的關連,只能說他們有很多的時間。如果進修可以換取飛行里數 (Mileage),這類人也許可以環遊世界。這種重量不重質的進修方法,對事業發展不會有太大的幫助。面對學歷貶值的大趨勢,香港股民的看法:「學一門手藝好過。」前紐約市長彭博的說法:「做水喉匠勝過讀大學。」(Bloomberg: Forget college, become a plumber instead.)

也有些人,覺得問題出自公營教育制度。決定從此遠離學校,擺脫考試和分數的束縛,讀自己愛讀的書,再結合經驗和思考,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一套世界觀。這種人,明白學校教育的弱點,不會把自己的價值建立於證書或校徽之上,因此不會成為校友會的中堅份子,也不會為了保護母校校譽而上街遊行,甚至不再出席舊同學聚會,成為被談論的那一位。這種人,不會是學校迷,但是會有自己的路。

還有一種人,受過挫折之後,覺得世事的運作方式神秘莫測、複雜難懂。學校教授的西方理論太過理性、太有邏輯,因此無法應付懸疑詭秘、隨時枉死的中國人社會。而上一個階段行得通的招數,下一個階段又未必用得著(例如:王維基、黎智英)。前半生花了不少時間經營事業愛情,以為可以成為生命的支柱,卻又可以在毫無先兆的情況之下突然崩壞。他或她開始覺得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或迷失或害怕或焦慮,埋頭鑽研東方的風水術數又或者是氣功養生,結果成為自封的「鬼谷子」又或者是佛道信徒。他或她也許會從無神論者變成狂熱的宗教信徒,又或者人到中年才突然改變宗教信仰,然後在舊同學聚會上搶佔話題,推銷相關的書籍或商品。這是另類的「學以致用」。華人社會神棍多,是有理由的。

插圖來源:garyvarvel.com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CNN Money (2014-11-11)
- Billionaire Michael Bloomberg’s advice: Become a bumper
http://money.cnn.com/2014/11/11/investing/michael-bloomberg-advice-become-a-plumber/
Extract: Former New York City Mayor and billionaire Michael Bloomberg has some advice for high school seniors: forget college, become a plumber instead. "Today if your kid wants to go to college or become a plumber, you've got to think long and hard," said Bloomberg Monday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Wall Street trade group SIFMA. "If he's not going to go to a great school and he's not super smart academically, but is smart in terms of dealing with people and that sort of thing, being a plumber is a great job because you have pricing power, you have an enormous skill set," he said. The founder of financial data and news services company Bloomberg L.P. even went as far as to say that students considering Harvard should do the math. You could pay $50,000 to $60,000 a year to Harvard or you could make that much as an apprentice plumber, he explained.

相關的文章:

長腿叔叔(二)
2012 年 1 月 2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1/blog-post_27.html
節錄:讀大學時主修哲學的「棟督笑」(Stand-up Comedy) 藝人黃子華是這樣說的:「你由細到大唔好讀書,將 D 學費同雜費儲起佢,等到 D 同學讀完大學周身債,你已經係有錢人,可以請返佢。」(你從小到大不要唸書,把學費儲存起來,等到你的同學讀完大學之後負債沉重,你已經是有錢人了,存下來的錢應該足夠聘用他。)這當然是笑話,而且是笑中有淚,不過當中也有真理,就是學費越來越貴,讀大學的回報越來越低。

瓣數多(二)
2014 年 8 月 2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26.html
節錄:轉工轉行之前,可能需要讀書、考試、領牌。很多人只是看過院校提供的課程資料,又或者是傳媒的報導,就草率下決定。也許是生活圈中沒有來自那個行業的人,又或者不懂得上網收集情報。結果讀完之後,發現入行門檻比想像中高(原因:客路、人脈、潛規則)。又或者是入行之後,事業發展困難重重(例如:在香港修讀中醫課程的學生)。換言之,他們成為院校的交數工具。這種情況,港式粵語叫「中伏」(中了埋伏)。

是非題
2013 年 7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20.html
節錄:香港的情況,是部份學科或課程,就業市場上已經供過於求(例如:副學士、MBA、PhD),又或者缺乏事業發展的空間(例如:翻譯、傳媒、教育),但是大學依然不斷招生,甚至是增加學額,目的是保住政府撥款以及相關職位。大學教育跟現實世界脫節,不是今時今日的事情,也並非香港獨有的情況。這些事情,大學教授不會講,因為某程度上他們 (PhD) 也是受害者。

關漢卿、六月雪、高登仔
2014 年 6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6/blog-post.html
節錄:本地生的入大學之路,也開始出現一些或明或暗的政治審查(例如:國民教育、隱含政治立場的古怪試題)。而隨著大陸資金接管的行業(例如:能源、電訊、航空)越來越多,政治立場開始成為一個入行障礙,又或者是職場上自動分流的其中一個條件。在香港讀書的內地生,據說頗受中資機構的歡迎,因為他們不會支持「佔領中環」。香港,越來越似西藏或新疆: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土著都受制於一些紅色背景的外來者。

天讎、革命之子、國民教育
2012 年 9 月 1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9/blog-post_15.html
節錄:每隔一段日子,便有勇於反抗的孩子,被誣捏為紅衛兵。中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因為發起反對國民教育運動,感動全香港,被二奶電視台、紅色英文早報、女高官以及一眾「梁粉」(梁振英的粉絲)不斷地抹黑,認定背後一定是有人撐腰、擺佈和策劃,令小孩子變成紅衛兵,正在破壞香港社會的「和諧穩定」。

OPM (Part 4)
2012 年 8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8/opm-part-4.html
節錄:香港的大學,本質上是國企,是政府架構的延伸。不但財政上依賴官府的撥款,連高層的人事任命,也是由官府所控制。因此,政治勢力要干預學術自由,易過借火。政治勢力以外,還有來自商界的影響力。生意人眼中,管治欠佳、作風官僚,難以衡量效益的法定機構(大學),是一堆缺乏監管的金錢、資源、公帑,即是 Other People’s Money,絕對不容錯過,一於收為己用。

交數(一)
2013 年 1 月 2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1/blog-post_23.html
節錄:公營的大學與醫院,基本上是政府部門的延伸,依賴官府撥款(部份也有自行籌款的能力)。因此企業文化跟政府部門大同小異:員工眼中只有上司或老闆,看不到服務對象。反正公營部門提供的服務帶有壟斷性質,是施捨窮人的冷飯殘羹,客戶別無選擇,註定要忍受官僚主義和晚娘面孔。廣東話的說法:「鬼叫你窮呀!有本事,你去幫襯私家呀笨!」(誰叫你窮!有錢請光顧私營機構!)

自報家門(四)
2009 年 8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08/blog-post.html
節錄:十年教改,公營教育體系已經爛透,無可救藥,中產家長以及大機構(尤其是跨國企業和投資銀行)已經對港產的大學生失去信心。於是出現一個非常諷刺的現象:港產的大學生,在自己的地方,給自己人歧視。連我這個「第三代」隊頭,拿著本地老牌大學的陳年學歷,若干年前見工時也聽過以下的說話(來自一個扮演獵頭族的鬼婆):We prefer overseas graduates because they have the same wave length with our clients. 我的答案是(笑笑口):So you are suggesting that I am ET?

露底
2014 年 10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10/blog-post_17.html
節錄:如此見識水平,令你明白為甚麼修讀財經商管的港產大學生,到中環的投資銀行或跨國企業求職,會被闊太 HR 當面恥笑或奚落,聽盡冷言冷語。因為老公是馬主的闊太明白,香港的公營大學,跟公立醫院一樣,是用來應酬窮人的。稍為有點見識的大商家和政府官員,都把孩子送往西方國家唸名牌大學,以免被二三流本地學者教壞。因此,港產的大學生,不可能符合 Sons & Daughters Program 的最低要求,最多只能在後勤部門做支援。

學院派(二)
2013 年 5 月 2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29.html
節錄:土產財經學者的常見問題,是視野狹窄,沉迷計算,以及一本通書看到老。為了符合理論框架的種種限制,不惜把客觀現實重新剪裁,然後得意洋洋地告訴你這套理論是如何偉大,只要當權者肯照他的說話做,就可以一夜之間解決所有的問題。我明明是國師的材料,怎麼還沒收到來自官府的電話?他們的文章,有相同的問題:不懂人情世故,但是自我感覺良好。對現實世界缺乏認識,但是好為人師。寫作技巧參差,部份人屬於中學生水平,經不起推敲。

給梁美芬的信
2014 年 7 月 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4.html
節錄:你讓法律學生明白,讀這一科,日後不一定會變成余若薇、梁家傑,也可以成為梁愛詩、梁美芬這種愛國愛黨的紅色人才。你讓香港的中產家長明白,不要隨便叫孩子投考法律學院,因為萬一成績不好或運氣欠佳,考不入 HKU 被派入 CityU ,孩子的老師不是戴耀廷而是梁美芬,他日畢業之後到中環的律師樓求職,一定會被另眼相看,以及得到非一般的待遇。身為大學教授,你能夠不顧學生的飯碗,為解決黨的困難而堅決鬥爭到底,非常好!

小孩不好當
2014 年 5 月 2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23.html
節錄:於是聰明的小孩明白了,公立學校教的那一套,只會讓你變得容易被控制。東方人社會,人與人之間缺乏互信,是有理由的。成長的代價,是純真消逝,從此不信權威,私底下不講道德,做事不守規矩。這樣的社會,奉行森林定律 (Law of the Jungle),表面上講道德,實際上弱肉強食,只有黑社會才能生存以及上位。下一次再有災難發生,人群不會服從指令,而是互相踐踏,人踩人爭奪逃生路。

結網人生
2008 年 12 月 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8/12/blog-post.html
節錄:我們忘記了冥冥中自有主宰,事情有它的發展規律,有生必有死,有開始就有終結,何時死何時終結,怎麼死怎麼終結,卻從來由不得我。這個道理,佛家的說法,叫「生住異滅」。道家的說法,叫「元亨利貞」。灣仔霑叔的說法,叫「變幻原是永恆」。蘇屋村阿 Sam 的說法,是「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21/08/2015

2015年8月14日星期五

印度騙子


對付男騙子,我扮笨女人,令對方不勝其煩。 Auntie 是四眼妹(粵語:戴眼鏡的女人),容易被低估。挑選戲路,要配合外型。男人看女人,只看外表,是真的。

回歸前幾年,是移民潮的高峰期,連我這種小螺絲釘也有機會跟 Headhunter 交手。遇過一位印度人,聲稱有 Opening 在手,要求面談。叫他提供 Job Specification ,不肯,表示情況比較複雜,堅持要面談。好,應酬你一次,提供 CV,要求對方用電郵作實,提供名字、電話、地址和網址,讓我可以準備一下。

收到之後,到公司網頁看資料,阿差(香港人對印度男人的暱稱)在香港土生土長,中學讀傳統名校,長大之後加入英資機構,做過 HR 部門主管,然後自立門戶,公司地址在中環和上環之間。表面上,好似幾正路(粵語:好像很合理)。

星期六早上,我準時到達。公司位於單棟式商業大廈之內,面積大約二、三百平方英尺,有幾張桌子。阿差以外,有一位四眼(戴眼鏡的)港男,年紀比我大一點,一直低頭翻閱報章,沒有望過我。有古怪,響警號,港男可能是臨時演員。

坐下來,阿差開腔,全程英文。無所謂,我奉陪。女人的直覺很準確,原來所謂的 Opening 是假的。他的真正目的,是向我推銷一個聲稱可以協助求職者揾工(粵語:找工作)的「嶄新」服務套餐,透過所謂「超準」的心理測驗以及幾次「深入」的面談,幫我找出事業發展的方向以及最適合我的僱主,然後他會代表我向僱主敲門。整個過程分階段收費,首階段收費(港幣)$3000。如果他無法幫我找到工作,半年之後回水(粵語:退款)。即是:掠水局(粵語:騙錢的陷阱)。

我心想:「咪玩啦,半年之後我重揾到你咩?」(粵語:請不要開玩笑,半年之後我還能找到你嗎?)連三千蚊都殺(粵語:三千塊都騙)?你一定好等錢使(粵語:有緊急的財務需要),還是太久沒有水魚(粵語:笨蛋)上門?抑或我身上沒有名牌,你怕開價太高會嚇走財力有限的四眼妹?又或者你在僱主那邊找不到生意,於是改變策略向求職者埋手?都有可能,是 X 但啦(粵語:算了吧)。南亞騙子,你都算渣(粵語:低劣)!中了埋伏,白行一趟。心思飛轉,部署反擊。

你當我小妹妹?好,我當你大哥哥。我說需要時間考慮,然後不停地向他發問。見他拿著我的 CV ,就由 CV 開始。我的 CV 的 Format 適合嗎?有甚麼值得改善的地方?我的面試技巧對不對?應該增加甚麼工作技能?我的事業發展方向正確嗎?應該北上嗎?他應酬我,講客氣說話。有時我扮聽不懂,他開始不耐煩,皺眉、黑臉,追問我是否會購買那個套餐,我重覆那句話(需要時間考慮)。拉鋸一輪,我看手錶,表示有事先走,答應下個星期用電郵回覆,他無奈地放我走。

離開的時候,發現那位四眼港男不知甚麼時候消失了。抹一額汗,因為運氣在我這邊。如果阿差落閘,拒絕讓我離開,我一個女人面對兩個男人,會有危險。兵行險著,拖延奏效。如果你是初出道的小朋友,求職時遇上類似的情況(面試變推銷), Auntie 建議你盡快離開,無謂跟騙子糾纏。你可以詐肚痛、扮嘔吐,要求去洗手間,然後趁機離開。演技好的女孩子,可以扮經痛,甚至扮懷孕嘔吐(震音:死啦我有左呀!)。趁對方(男騙子)不知如何回應,速撇(粵語:快逃)!

幾日之後,我用電郵回覆:多謝閣下的寶貴意見,但我不需要那個服務套餐。其實不回覆也可以,我只不過是做戲做全套。阿差從此消失於記憶中,直至若干年後,我在咖啡店翻閱某份財經報章,發現上述騙局已經被命名為 Executive Placement Service。某人事顧問公司代表(三十來歲的港女)接受訪問,表示這個服務套餐為年輕行政人員度身訂做,有助突破事業困局,令閣下從此踏上青雲路。收費?也許因人而異。報章內有該公司刊登的廣告,所以這篇訪問應該是送給廣告客戶的贈品。我想起當日的那位印度騙子,還有香港特產「印度神油」。原因?持久力強。跟今日的不良推銷手法(提示:健身、美容)相比,當日的那位阿差尚算客氣,應該是傳統名校的教化之功。如有雷同,絕非巧合。橋唔怕舊,最緊要受。至於常見的求職騙局,請參考 2013 年 2 月 16 日的<交數>(三)。

插圖來源:www.fotosearch.com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香港討論區:[行內分享] 獵頭行業內幕+如何保護自己
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4655846

維基百科:印度神油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B0%E5%BA%A6%E7%A5%9E%E6%B2%B9

YouTube 精選:

印度 F4 嘉年華 (1:2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SL1pzJ2tRY

Slumdog Millionaire - Music Video (3:0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x6n8MKLo7k

Best Bollywood Dance (6:21)
- Maiya Yashoda - Hum Saath Saath Hain (HINDI/ENGLISH / H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ishe-dDo8Q

相關的文章:

雞肋(一)
2013 年 8 月 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8/blog-post.html
節錄:九七之後,香港的就業市場翻天覆地,人事顧問這個行業,基本上沒有好日子過。原因之一:香港的就業市場經歷多次的裁員潮。原因之二:香港經濟轉型失敗,本地的就業市場依然側重金融地產。原因之三:部份行業或工種,早已被資訊科技所取代(例如:秘書)。原因之四:大陸海歸派南下,移民外國的香港專業人士回流,令中高層職位的競爭變得激烈。結論是:香港經濟差,職位空缺流失,連人事顧問也要轉行,有人轉型從政(例如:張志剛、吳克儉)。

自報家門(二)
2009 年 7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07/blog-post_17.html
節錄:也有部份立心不良的僱主(例如:求職騙局的主謀)從另一個角度出發:在面試時向求職者查家宅,一方面是想估計對方能夠帶來多少張新單,另一方面亦想知道對方是否有人撐腰,尤其是對方的直系親屬當中,有沒有得罪不起的人(例如:警察、律師、議員、傳媒和社團之類),從而判斷對方被我方欺負,又或者關係破裂之後,是否有還擊的能力,是否可以把我方集團連根拔起。換言之,挑選合適的受害人。

交數(三)
2013 年 2 月 1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2/blog-post_9106.html
節錄:跟政府部門或者公營機構相比,商業機構的「交數」(達到銷售指標)文化來得更徹底、更瘋狂,充份體現出弱肉強食的「森林定律」(Law of the Jungle)。有些服務行業,要求員工交數,其實是變相誘使新入職者「貼錢打工」,說穿了,是無良僱主或者黑社會精心鋪排的求職騙局,目的是騙財,所以特別喜歡聘請入世未深的年輕人,又或者是對香港認識不深的新移民,常用的手法如下。

畫鬼腳
2013 年 4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4/blog-post_20.html
節錄:長期使用短期合約聘請員工,過程中不斷轉換公司的名字。今日香港的服務業,短期合約很普遍。有些僱員每隔幾個月簽一次短期合約,發現上面的公司名字次次不同。萬一公司突然結業或被人清盤,打工仔女拿著一大堆不同公司名稱的僱傭合約,會一頭霧水,因為不知道應該向誰追討欠薪。也有些情況,是合約和糧單上的公司名稱不同,令僱員不知道誰是真正的僱主。

賢內助(三)
2010 年 2 月 2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2/blog-post_27.html
節錄:有錢有權的中國男人,一般都不願意跟老婆分享。但是凡事總有例外,有時男人會主動把資產轉到老婆的名下,動機是避債。有些做生意的男人,明知公司遲早資不抵債,將會被債權人入稟清盤,而自己由於為生意提供了私人擔保 (Personal Guarantee),將會破產,於是早一兩年就開始部署,陸續把名下的資產轉到老婆名下,然後跟老婆離婚。

神棍技倆
2007 年 8 月 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7/08/blog-post.html
節錄:神棍必須學會如何為客戶起底,才能正確開價。直接查問一定會惹人懷疑,旁敲侧擊方為辦法。以下為某神棍在其網頁內列出的收費方法:「每一節私人輔導(包括第一次諮詢)的收費為客戶每月收入的 X %。 客戶無須提供收入證明,輔導關係就是互信的關係。下限為三百港元,上限為一千二百港元。」熟口熟面?教會也是這樣的。總之,信我者生,唔信者死,生死之間記得定時供款。

四眼妹(二)
2012 年 9 月 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9/blog-post_8.html
節錄:一般人的看法是:四眼妹都是乖乖女,又或者是老實女人,信得過。很多人都是這樣想的,所以醉駕吸毒女藝人上法庭的時候,一定會戴眼鏡,扮 OL 。外國遊客身處異地,需要問路或者尋找幫助的時候,也會選四眼妹。另外,就是講錢的時候,四眼妹也有明顯的優勢。我們的外表沒有殺傷力,要騙光老人家的棺材本,比艷麗花旦容易。

名校生
2010 年 12 月 1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12/blog-post_10.html
節錄:由於缺乏面對失敗的經驗,踏足現實世界之後,面對各種千差萬別、非常複雜又互相影響的實際問題,往往手足無措,碰個焦頭爛額,甚至兵敗如山倒,從此一蹶不振。過去學業上的成功,反而成為沉重的心理包袱,以及難以跨越的障礙。面對別人的指責和批評,他們會推卸責任,態度變得自我防衛,結果無法從現實世界中學習,嚴重缺乏適應能力。

14/08/2015

For the first comment: Noted with thks. Revised.

2015年8月8日星期六

電話騙案、國產騙子


玩轉(作弄)電話騙徒

從七月底開始,不少港人都收到國產騙子的電話。騙徒通常冒充中聯辦(中央人民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官員、大陸公安、速遞公司,然後藉詞閣下在大陸犯法被通輯(原因:逃稅、走私、洗黑錢),要求港人把錢存入指定的銀行戶口。Auntie 也不例外,連續三日同一時間收到速遞公司來電,先是播放(假扮的)電話錄音,聲稱郵件無法送遞,然後要求閣下按數字鍵,之後聽見一把講普通話的真人聲音。

第一日,我掛線。第二日,我講普通話:「這裡是國務院!」然後掛線。第三日,同一時間,電話又響起,火都黎埋(粵語:你惹怒我)。好, Auntie 將你 Upgrade 到 Business Class 。港式英語:Tsim Sha Tsui Police Station! Hello? Do you need help? 對方(年輕男人)慌了,用普通話問:「你那邊有人會說普通話嗎?」我繼續講:This is Hong Kong ah! If you don’t speak 英格利殊,You go home la.(唱兒歌)ABCDEFG, HIJKLMNOP, QRSTUV, WXYZ. Now I know my ABC, 26 letters from A to Z. 對方發脾氣:「好了好了,你別裝了!」然後掛線。對, Auntie 很無聊,浪費自己的時間,但是我笑得很開心,之後再沒打來。你再來電,我扮日本妹。

國產騙子本土化

國產騙子把別人當傻瓜。這些電話騙局,經過傳媒的廣泛報導,已經婦孺皆知,連長者和小孩也騙不到。最新的發展,是國產騙子開始本土化,改用粵語致電受害人,同時變招,假冒香港的政府部門(例如:香港郵政)人員,又或者是跟金錢有直接關係的公營機構(例如:香港金融管理局、強積金管理局)的代表,試圖套取港人的個人資料(例如:身份證號碼、銀行戶口密碼),然後作詐騙用途。

所以做香港人很累,揾食(粵語:謀生)已經夠艱難,還要浪費時間和精神跟國產騙子周旋。對方改變了行騙的手法,港人也要改變回應的方式。回歸之後,人口結構改變,新香港人多,單憑外表(尤其是女孩子)未必可以判斷誰是新移民,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程度變得越來越低,直接影響人際關係和情場生態。年輕一輩的港人,為了生存也被迫學會如何提防國產騙子。小男生害怕被小女生佔便宜,是有理由的。根據社福界提供的統計數字,回歸之後大約有八十萬大陸人透過每日 150 個配額移居香港,當中三份之二是女性,理由是家庭團聚。如果閣下是九十後男生,出身普通家庭,在公立學校讀書,你的女同學很可能是大陸女人的女兒,從小跟母親學會如何利用男人解決現實問題。吃麥記(麥當勞)?別開玩笑。

而就算你宅在家中,國產騙子也會透過電話、電郵和社交媒體找上門。這種環境,莫說愛情婚姻無從起步,連結識新朋友也有困難,就算是大學校園也不例外(因為內地生多)。香港本來就是商業社會,很多人用買賣或投資的態度來處理人際關係,再加上國產騙子橫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已經蕩然無存。八十後在工作之餘,想尋找精神支援,又或者是建立親密關係,變得非常困難。過去幾年,越來越多的年輕港人(尤其是文青)考慮移居台灣。原因?寶島生活節奏比較慢,社會沒有那麼商業化,大陸人還沒有大舉入侵。當香港變成一個冷酷無情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缺乏互信,老百姓要互相提防過日子,港人要團結起來爭取自己應有的政治權利,將會變得越來越困難。受不了的,選擇離開。得益的是誰?你懂的。

插圖來源:互聯網

YouTube 精選:

The ABC Song (2: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5p-N9YKqNo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香港警務處:新聞公佈:
警方呼籲市民提防假冒內地官員電話騙案
2015-07-23
http://www.police.gov.hk/ppp_tc/03_police_message/pr/index.php
節錄:就近日有騙徒假冒內地官員如內地公安、司法機關、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人員,以及本地機構人員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及香港郵政致電行騙,警方呼籲市民保持警覺,提防受騙。此類騙案的騙徒一般先以速遞包裹內發現違法物品為藉口致電受害人,訛稱受害人觸犯內地法例,並將電話轉駁至其他聲稱為內地公安或司法機關官員的同黨。今年一至六月,警方共接獲一千三百七十宗電話騙案舉報,其中二百宗是「假冒內地官員」騙案,較去年同期上升一百九十六宗,升幅接近五十倍。這類騙案亦由今年五月份錄得十三宗顯著上升至六月份的一百六十七宗。今年首六個月的損失金額為二千六百七十九萬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二千五百八十九萬港元。

馮晞乾:如何玩殘電話騙徒?
蘋果日報 2015 年 8 月 7 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9%A6%AE%E7%9D%8E%E4%B9%BE/art/20150807/19245569
節錄:據連闊如<江湖叢談>所述,民初騙匪以為用過的騙術一經報紙揭發就會失效。如果這想法沒錯,百年前的中國人實在比今天的港人聰明得多。電話騙局最近不知被報導多少次了,上月依然有二百六十三個傻人中計,人均損失三十萬。可見天才和白痴的分別,在於天才有極限,白痴無極限,有錢,真係唔呃?明白騙徒的手法,就不難找出其死穴:騙徒最怕你浪費時間,阻他撒網,令捕獲傻人的機率降低,減少邊際利潤。所以對付騙徒,最致命的方法不是立即掛線,也不是說「我是習近平」,而是裝傻扮中計,讓他誤會你是大魚,虛耗他的時間越多,他找到真蠢人的成本就越高,直至發現無利可圖,自會另覓一個傻人市場。

相關的文章:

假如我是真的(一)
2010 年 10 月 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10/blog-post_7584.html
節錄:如何判斷眼前這個來歷不明、背景神秘、說話吞吞吐吐、故弄玄虛的內地人到底是太子黨還是拆白黨,如何避免誤墮色情以及財務陷阱,以免被有組織犯罪集團敲詐勒索、綁架禁錮,是外國名牌大學以及私人銀行開設的富二代暑期班不會傳授的學問。當中有江湖智慧,也有國情教育,由查證對方的身份開始。

假如我是真的(二)
2010 年 10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10/blog-post.html
節錄:你也許聽過類似的故事:來自香港或者台灣的男人跑到大陸娶老婆,付出禮金、買下房子和舉行過婚禮之後,老婆連同所有值錢的家當失蹤,男人遍尋不獲,跑了好幾個政府部門,才知道老婆的個人資料,原來屬於一個已經死去數年的女人。至於房子,當然是已經被出售,賣樓收益被轉移。換言之,早有預謀。而進行婚姻登記手續的時候,也有官員失職或者受賄。

姓甚名誰(一)
2010 年 11 月 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11/blog-post.html
節錄:從境外生意人的角度看,替內地人「起底」(進行背景審查),是希望查證對方是否具備他或她所聲稱擁有的權力、影響力、人脈關係和財政實力,這些東西,不容易量化,但是對於一個投資項目的成敗,可以起關鍵作用(能否拿到必須的審批和資金)。傳統東方父權社會中,這些東西沿父系血脈傳承,但是內地人的命名習慣,往往切斷了孩子跟父系家族的連繫,令調查工作倍添難度。

姓甚名誰(二)
2010 年 11 月 1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11/blog-post_12.html
節錄:內地人一旦有機會離開中國大陸,移居海外(香港、澳門、新加坡或者西方國家),通常都會第一時間改名,改掉容易被辨認出是大陸人身份的中英文名字。他們相信,此舉可以避免被歧視,有助開展新生活。香港的律師都說,近年來自內地人的改名生意顯著上升。比較常見的,是把兩個字的中文姓名改成三個字,又或者把採用漢語拼音 (pinyin) 的英文名字改成廣東話拼音。以下幾種情況,是常見的做法。

跨國商業調查公司
2010 年 11 月 2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11/blog-post_21.html
節錄:香港的跨國商業調查公司,其管理層通常是香港的前高級警務人員,又或者是前外國特工。當中有出身香港警隊商業罪案調查科 (Commercial Crime Bureau, CCB) 或者刑事情報科 (Criminal Intelligence Bureau, CIB) 的英國佬,也有出身於西方國家情報機關的前外國特工(例如:MI5, MI6, CIA, FBI)。此外,也有擅長情報工作的日本忍者,其中一間跨國商業調查公司的香港區調查組主管便是日本人,他是一位前記者。

中國商務
2008 年 10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8/10/blog-post_1135.html
節錄:虎哥讀書不多,但是頭腦非常靈活。他見到大陸的公安可以隨意做很多事情,內地又不斷有傳染病爆發,就想到跟他們合作,在鄉鎮的公路入口,設立洗車站,派兩個公安截車,強制所有經過的車洗車,每架車收一百塊人民幣,藉口是防止疫症蔓延。我們在廣東省做了幾個試點,效益很高,每天現金一大堆。虎哥說,要在全國舖設一千個點,先從小鎮開始,以免引起注意,然後擴展到大城市的邊緣。這種策略,他稱之為「農村包圍城市」,跟毛澤東學的。

草船借箭
2015 年 6 月 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6/blog-post.html
節錄:換言之,用同一套手法行騙兩次,而且對象是層次比自己高和見過世面的洋人。專門利己,毫不利人,把別人當傻瓜,這個級數的國產騙子,根本未夠班行走江湖,卻妄想自己可以跟國際金融市場的超級大鱷平起平坐、呼風喚雨,哈哈。說穿了,是華洋鬥爭。而香港人的角色,依舊是左右逢源的韋小寶。洋人是聰明的康熙皇帝,而偉大祖國是麻煩的天地會。韋小寶的心願,是揾(賺)夠就走,然後找個好地方躲起來,跟幾位老婆享受人生。

入行障礙(一)
2012 年 12 月 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12/blog-post_7.html
節錄:也有人從政治角度出發,認為抬高樓價和大舉殖民是阿爺的陰謀 ―― 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不敢結婚,大陸蝗蟲卻不斷湧來港產子,長遠來說是替香港換血,再配合洗腦教育,令這個地方變得容易統治,亦即是對付西藏和新疆的那一套。學院派的看法,是年輕人不敢結婚,將會導致人口老化,再加上經濟轉型失敗,政治人物無力改革,擔心香港將會步日本的後塵,成為另一個絕望之城。

小孩不好當
2014 年 5 月 2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23.html
節錄:鼓吹服從的東方人社會,有犧牲小孩子的傳統,根本不適合生兒育女。這種社會不具備自我完善和革新的能力,改革的力量經常被消滅於萌芽的階段,因此註定沉淪。由於權力和財富的分配機制出現問題,中產和低下階層的生活質素不斷下降,年輕人要建立事業或尋找愛情,必定困難重重。如果年輕人的生活質素無法改善,那麼所謂的「傳宗接代」,只不過是延續惡夢、累己累人。

變形記
2015 年 4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4/blog-post_20.html
節錄:面目全非,非常陌生。香港人在自己長大的地方,目睹不同的行業,出現不同程度的變異。遊戲規則變得非常複雜和模糊,無法用常理解釋。從特首選舉到官商勾結,到股市樓市的走勢,到日用品的供應鏈管理,似乎越來越多的事情,跟共產黨內部的派系鬥爭扯上關係。中國政治是恐怖的黑箱作業,只有「劣質」的大陸人才會玩,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註定只能靠邊站。

08/08/2015

2015年8月1日星期六

母女情仇(七)


華人社會,集體取向。受制於傳統思想和孝道觀念,女兒反抗母親,會被視為大逆不道(提示:梁齊昕)。西方社會,個人主義。孩子的心理包袱比較少,女兒反抗母親,理直氣壯,所採取的手段,也比較直接或激烈(以東方人的尺度而言)。

The Good Wife

美國電視劇 The Good Wife(港譯:法妻)(圖)的情節:女主角 Alicia (Julianna Margulie) 是女律師,有個貪污兼出軌的政客老公 Peter (Chris Noth)。她的母親是霸道女人,跟女兒久別重逢,第一句話是挑剔她的髮型。她認為女婿連累女兒(原因:政客老公曾經入獄於是女律師要復出養家),藉詞要他幫忙,把男人召入廚房,然後命令他跟女兒離婚。女兒知道母親的把戲,殺入廚房把老公救出來,然後把男人拉入廁所。蓋上馬桶之後,命令男人坐下,再騎在他身上,開始有所動作。對,女上男下。阿媽鬧你?我立即跟你啪啪啪(你懂的)。用肉體向母親說不,用身體向老公示愛,只有簡單直接的美國編劇才寫得出。這場情慾戲,對兩位演員來說都是挑戰。演老公的 Chris Noth 體格魁梧(Sex and the City 中的 Mr. Big),不是小男生。演老婆的 Julianna Margulie 要擺佈一個大男人,還要展示媚態和控制節奏,不容易。至於美國專業人士在廁所 Gathering ,律師老婆強姦政客老公,算不算 Domestic Violence ,自己想。另一個問題:正常男人,上一秒被岳母責備,下一秒被老婆當私家鴨,心情一定會受影響,還是否可以正常操作,我很懷疑。 Auntie 疑心重,聽故事喜歡尋找破綻,這是成長的代價。

Dr. Zhivago

美國佬的情慾戲,處理手法比較直接,肉帛相見,拳拳到肉。相比之下,英國人的處理手法比較含蓄。經典電影 Dr. Zhivago(港譯:齊瓦哥醫生)(1965) 的導演大衛連 (David Lean, 1908-1991) 是英國人,擅長拍攝史詩式文藝片。電影中的女主角 Lara 有個自私母親,把女兒推向貪嫩口的富商男友。年老富商帶女主角見識外面的世界,帶她出入高級場所,挑逗她,刺激她的情慾。女主角起初覺得新奇好玩,等到富商奪去她的貞操,並且多番折磨,把她玩弄於指掌間,她開始覺得不妥,想開槍殺死他,但是打不中。為了擺脫富商的糾纏,她嫁給青梅竹馬的革命青年(日後成為共產黨屠夫),後來於戰場上跟男主角(齊瓦哥醫生)結緣。女兒是烈女,誓要走自己的路。電影中的母親,是一個面目模糊的中年女子。她的下場,沒有清楚交代。導演的處理手法,是讓觀眾同情女主角,期望她盡快脫離魔掌,然後遠走高飛,奔向真命天子(男主角)。演齊瓦哥醫生的 Omar Sharif(港譯:奧馬沙里夫)較早前去世,他是多國混血兒,生於埃及,演過中東部族領袖(提示:Lawrence of Arabia)。至於 Dr. Zhivago 的女主角 Lara 和她的共產黨老公 Pasha ,都是由英國演員扮演。

Mona Lisa Smile

從順從到反抗,中間有個過程,而每個人的成長速度都不一樣。有些女孩子,自主意識很強,童年時期已經拒絕被擺佈。也有些女孩子,需要經歷一些事情,又或者遇上某人,開了竅,才懂得爭取獨立,走自己的路。美國電影 Mona Lisa Smile (2003) 的女主角是 Julia Roberts ,她演一位思想開明的美術教師 Katherine ,上世紀五十年代到美國的貴族化私立女子大學任教,面對一群性格各異的女學生,其中一位是傲慢的富家女 Betty ,第一課就向女教師施展下馬威。她早已由父母安排好門當戶對的結婚對象,讀書只不過是過渡性的安排。

電影透過女教師跟女學生的對話、辯論和互動,帶出婚姻是否女人的唯一出路,甚麼是藝術以及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的意義。如果閣下討厭女性電影和校園片,又或者是思想傳統的大男人和小女人,這部電影不適合你。電影中,富家女跟富家子結婚,但是婚後瀾滾老公繼續偷食,她終於受不了,選擇脫離家庭,投考 Yale Law School 。啟發她的,是進步女教師。而向她提供精神支援的,是一位曾經被她看不起的猶太裔女同學 Giselle 。電影開始的時候,富家女的態度,跟勢利母親有如倒模。但是電影結束的時候,她已經找到自己的方向,跟母親決裂。如果你看過 Spider Man ,你會認得演富家女的 Kirsten Dunst ,因為她演蜘蛛俠的女友。至於 Julia Roberts ,她演過不少成功的商業片,尤其是愛情片(提示:Pretty Woman),知名度很高。她的外表富美國風格,被香港八卦傳媒封為「大口姐姐」。

自相殘殺 vs 互相扶持

有趣的是,這種不同出身的女性互相啟發或扶持,然後在困局中找到出路的情節,在今日的華語世界影視作品中並不多見,宮廷女人惡鬥戲(例如:武則天、甄嬛傳、金枝慾孽)倒是大行其道,而劇情總是離不開爭奪男人、鬥快生仔、互相陷害、設局下毒、姊妹反目、婆媳糾紛。簡單地說:一群被圈養的女人自相殘殺。假設戲劇反映現實,這是否反映了在華人社會中,傳統思想令女性之間的情誼變得非常脆弱?又或者社會流動減慢,令處於弱勢的女孩子不想讀書打工只想嫁個有錢人,於是要向古代后妃學習如何爭奪掌權的男人?這些問題,有待探討。

但是在幾十年前的左翼文藝作品中,倒是不難找到女性之間互相啟發或扶持的情節,大陸著名導演謝晉 (1923-2008) 的代表作<舞台姊妹>(1965) 是好例子。故事:越劇女伶春花是童養媳出身,被戲班班主收留,而引導她走上光明之路的進步女性,是一位女記者。春花的舞台姊妹(戲班班主的女兒月紅)卻因為貪慕虛榮,淪為上海戲院經理的小妾。舞台姊妹,台上悲歡離合,台下恩怨糾纏,最後要對薄公堂。今日的華語影視作品中,女記者或女教師,已經不再是進步力量,甚至可以是反面角色,是反映了普羅大眾對從事這些行業的女性的觀感改變(變得負面),還是其他的原因(編劇不再是左翼文人),有待研究。

插圖來源:
http://cdn.sptdigital.com/sites/asia.betv/files/styles/image_1280x720/public/betv-the_good_wife_marquee.jpg?itok=Fo_rFiM1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Wikipedia – The Good Wife (Premier 200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Good_Wife

Wikipedia – Dr. Zhivago (196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octor_Zhivago_(film)

Wikipedia – Mona Lisa Smile (200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na_Lisa_Smile

百度百科:謝晉 (1923-2008)(簡體字)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65790/9238421.htm

百度百科:謝晉電影<舞台姐妹>(1965)(簡體字)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60431/8080258.htm

相關的文章:

母女情仇(六)
2015 年 7 月 2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7/blog-post_23.html
節錄:漂亮的女孩子,背後通常有個拜金母親。後者的養份來自:1. 傳統思想。覺得女兒是蝕本貨(養大益人),想在她身上賺點錢,減少虧蝕,能夠高價脫手更好。2. 慘痛經歷。母親年輕時被男人出賣過,不相信男人或愛情。她在心理上和經濟上又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是個沒有安全感的老女人,只能靠女兒吃飯或脫貧。這種母親,視女兒為搖錢樹,娛樂圈多的是。

女人的路
2010 年 7 月 1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7/blog-post_10.html
節錄:傳統觀點,是女人只有兩條路可走:職業女性或者家庭主婦。這兩條路都很辛苦,只適合刻苦耐勞的好女人。於是有女孩子選擇第三條路,就是放下道德包袱,懶理別人的目光,做拜金女子,以釣金龜為終生事業。對這種女人來說,結婚與否並不重要,而她們就算結婚,也不過是分身家、向上爬、移民出國又或者驅趕敵人的手段。她們通常會被視為壞女人,一生中有很多段愛情婚姻,男人的名單,一頁紙寫不完。

舞台姊妹
2013 年 12 月 1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12/blog-post.html
節錄:這個世代,人心已變,純真不再,不會再有肯吃苦的紅線女和芳艷芬。鄭裕玲說得對,未來三十年,香港不會出另一個梅艷芳。當大家看見肯練基本功的實力派女生得個捱字,收入微薄,活得沒有尊嚴,健康欠佳,感情生活也不大如意,又或者像羅蘭般六十五歲才拿下影后,得到業界的認同。前車可鑑,女孩子已經不相信苦盡甘來、天道酬勤的那一套。既然好女無好報,我把心一橫算了。

女主播
2010 年 7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7/blog-post_20.html
節錄:究其原因,是女主播這個行業,越來越似空中小姐,入職的時候必須年輕貌美、口齒伶俐,但是職業生涯非常短暫,頂多幹到三十來歲就要轉行。有鑑於此,不少漂亮的女孩子,千辛萬苦入行,知道真相之後,唯有邊做邊發展副業,又或者忙於釣金龜,希望盡快上岸。女主播一般會讀書,但是她們所用的策略,本質上跟娛樂圈的拜金女子(也是大學生)無異,都是想趁年輕貌美,盡快利用名氣尋找出路,試圖轉換人生的軌跡。

衍生需求
2011 年 9 月 1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09/blog-post_19.html
節錄:(主流傳媒)長年累月替女人洗腦,讓她們為結婚生子而活。與此同時,繼續抹黑和打壓那些特立獨行,拒絕按照時間表和方程式做人的大膽女子。這是主流傳媒的生存之道,因為挑動女人的神經,製造恐慌,方可自保。容易焦慮的女人,成為一個夕陽工業的救星,背後是龐大的商業利益,不難理解。

賢內助(四)
2015 年 5 月 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5/blog-post_7.html
節錄:香港的主流傳媒,與影視作品一樣,跟女權運動絕緣。對於性別角色、愛情、婚姻、生育等題目,所採取的觀點,充滿中國特色父權社會的色彩:女人讀書再多,也只配充當男人的後勤支援。這個世界是屬於男人的,女人只需要專心做好賢內助。香港的主流傳媒,不管是政治、財經,還是娛樂新聞,都充滿性別歧視的色彩。女孩子長期受薰陶,會產生怎樣的效果,不難想像。

一代好媳婦
2012 年 4 月 1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4/blog-post_18.html
節錄:她們認為,能否留住男人,決定女人的一生成敗。而男人,是用來照顧和遷就的,即是不管他犯了天大的錯,都應該包容,然後不停地為男人善後,以及喝令好事之徒收聲。做女人,就應該專心經營家庭,替男人建立一個避風港。因為相夫教子,是女人的天職。她們相信,女人的價值,是建立在愛情和婚姻上的,而家庭,才是女人的事業。

私人狩獵場
2011 年 1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01/blog-post.html
節錄:這種港女,會把嫁人視作人生的第一目標。求職擇業的時候,也會首先考慮工作環境是否能夠提供足夠的結婚對象。上工之後,一旦發現工作間的男人的數量或者質素未如理想,她會毫不猶豫,立即轉工或者轉行。辦公室於是變成「女結婚員」(張愛玲用語)的私人狩獵場,而她們面對男女同事的態度,也會有明顯的差異,通常對心儀的男同事特別友善,對女同事則黑口黑臉(張愛玲名言:女人都是同行)。

收數的女人
2013 年 7 月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7/blog-post.html
節錄:上一代的香港女人,死敵是台灣女人。出身電影界的蔡瀾筆下,七十年代的台灣女人,常用的招數,是抱著孩子接機或送機,因此被香港生意人的大婆們視為死敵。中國女人之間的鬥爭,永遠透過優柔寡斷的男人進行。女人們自相殘殺、你死我活,男人們三心兩意、左擁右抱。於是那些宮廷女人惡鬥戲(例如:甄嬛傳、金枝慾孽),永遠有市場。而不論甚麼年代,香港女人總是處於劣勢。

寧溝貨不止蝕
2010 年 9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9/blog-post_17.html
節錄:有些女人,明知跟錯男人,為了面子(不知如何向親友交代)又或者其他原因(想迫婚、年紀大、爭男人),不但拒絕分手或者離婚,而且還要替男人生孩子,生完女又想追個仔,結果連生幾個女,淪為生仔機器,而她的男人偏偏又不是食飽無憂米、有能力養一大群孩子的名門之後。近期有個益力多電視廣告,教港女生仔對抗外敵(北姑?)入侵。老公望別的女人一眼,她便生一個孩子出來。你望?我生!我生!我生、生、生!

馴悍記
2015 年 2 月 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2/blog-post.html
節錄:評價狼太與狼女,應該採用甚麼標準?這個問題的答案,會反映出閣下對性別角色的看法。她們是否好女人、好妻子或好女兒,大有爭議的餘地。思想傳統的人,傾向使用父權社會的標準,覺得她們十惡不赦。思想開明的人,也許會用幽默的態度,視之為傳媒跟名人之間的互動連續劇,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如果你相信梁齊昕的性格是受到西方教育的影響),甚至開始欣賞狼女勇於講真話的叛逆精神。

01/08/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