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4日星期五

印度騙子


對付男騙子,我扮笨女人,令對方不勝其煩。 Auntie 是四眼妹(粵語:戴眼鏡的女人),容易被低估。挑選戲路,要配合外型。男人看女人,只看外表,是真的。

回歸前幾年,是移民潮的高峰期,連我這種小螺絲釘也有機會跟 Headhunter 交手。遇過一位印度人,聲稱有 Opening 在手,要求面談。叫他提供 Job Specification ,不肯,表示情況比較複雜,堅持要面談。好,應酬你一次,提供 CV,要求對方用電郵作實,提供名字、電話、地址和網址,讓我可以準備一下。

收到之後,到公司網頁看資料,阿差(香港人對印度男人的暱稱)在香港土生土長,中學讀傳統名校,長大之後加入英資機構,做過 HR 部門主管,然後自立門戶,公司地址在中環和上環之間。表面上,好似幾正路(粵語:好像很合理)。

星期六早上,我準時到達。公司位於單棟式商業大廈之內,面積大約二、三百平方英尺,有幾張桌子。阿差以外,有一位四眼(戴眼鏡的)港男,年紀比我大一點,一直低頭翻閱報章,沒有望過我。有古怪,響警號,港男可能是臨時演員。

坐下來,阿差開腔,全程英文。無所謂,我奉陪。女人的直覺很準確,原來所謂的 Opening 是假的。他的真正目的,是向我推銷一個聲稱可以協助求職者揾工(粵語:找工作)的「嶄新」服務套餐,透過所謂「超準」的心理測驗以及幾次「深入」的面談,幫我找出事業發展的方向以及最適合我的僱主,然後他會代表我向僱主敲門。整個過程分階段收費,首階段收費(港幣)$3000。如果他無法幫我找到工作,半年之後回水(粵語:退款)。即是:掠水局(粵語:騙錢的陷阱)。

我心想:「咪玩啦,半年之後我重揾到你咩?」(粵語:請不要開玩笑,半年之後我還能找到你嗎?)連三千蚊都殺(粵語:三千塊都騙)?你一定好等錢使(粵語:有緊急的財務需要),還是太久沒有水魚(粵語:笨蛋)上門?抑或我身上沒有名牌,你怕開價太高會嚇走財力有限的四眼妹?又或者你在僱主那邊找不到生意,於是改變策略向求職者埋手?都有可能,是 X 但啦(粵語:算了吧)。南亞騙子,你都算渣(粵語:低劣)!中了埋伏,白行一趟。心思飛轉,部署反擊。

你當我小妹妹?好,我當你大哥哥。我說需要時間考慮,然後不停地向他發問。見他拿著我的 CV ,就由 CV 開始。我的 CV 的 Format 適合嗎?有甚麼值得改善的地方?我的面試技巧對不對?應該增加甚麼工作技能?我的事業發展方向正確嗎?應該北上嗎?他應酬我,講客氣說話。有時我扮聽不懂,他開始不耐煩,皺眉、黑臉,追問我是否會購買那個套餐,我重覆那句話(需要時間考慮)。拉鋸一輪,我看手錶,表示有事先走,答應下個星期用電郵回覆,他無奈地放我走。

離開的時候,發現那位四眼港男不知甚麼時候消失了。抹一額汗,因為運氣在我這邊。如果阿差落閘,拒絕讓我離開,我一個女人面對兩個男人,會有危險。兵行險著,拖延奏效。如果你是初出道的小朋友,求職時遇上類似的情況(面試變推銷), Auntie 建議你盡快離開,無謂跟騙子糾纏。你可以詐肚痛、扮嘔吐,要求去洗手間,然後趁機離開。演技好的女孩子,可以扮經痛,甚至扮懷孕嘔吐(震音:死啦我有左呀!)。趁對方(男騙子)不知如何回應,速撇(粵語:快逃)!

幾日之後,我用電郵回覆:多謝閣下的寶貴意見,但我不需要那個服務套餐。其實不回覆也可以,我只不過是做戲做全套。阿差從此消失於記憶中,直至若干年後,我在咖啡店翻閱某份財經報章,發現上述騙局已經被命名為 Executive Placement Service。某人事顧問公司代表(三十來歲的港女)接受訪問,表示這個服務套餐為年輕行政人員度身訂做,有助突破事業困局,令閣下從此踏上青雲路。收費?也許因人而異。報章內有該公司刊登的廣告,所以這篇訪問應該是送給廣告客戶的贈品。我想起當日的那位印度騙子,還有香港特產「印度神油」。原因?持久力強。跟今日的不良推銷手法(提示:健身、美容)相比,當日的那位阿差尚算客氣,應該是傳統名校的教化之功。如有雷同,絕非巧合。橋唔怕舊,最緊要受。至於常見的求職騙局,請參考 2013 年 2 月 16 日的<交數>(三)。

插圖來源:www.fotosearch.com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香港討論區:[行內分享] 獵頭行業內幕+如何保護自己
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4655846

維基百科:印度神油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B0%E5%BA%A6%E7%A5%9E%E6%B2%B9

YouTube 精選:

印度 F4 嘉年華 (1:2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SL1pzJ2tRY

Slumdog Millionaire - Music Video (3:0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x6n8MKLo7k

Best Bollywood Dance (6:21)
- Maiya Yashoda - Hum Saath Saath Hain (HINDI/ENGLISH / H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ishe-dDo8Q

相關的文章:

雞肋(一)
2013 年 8 月 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8/blog-post.html
節錄:九七之後,香港的就業市場翻天覆地,人事顧問這個行業,基本上沒有好日子過。原因之一:香港的就業市場經歷多次的裁員潮。原因之二:香港經濟轉型失敗,本地的就業市場依然側重金融地產。原因之三:部份行業或工種,早已被資訊科技所取代(例如:秘書)。原因之四:大陸海歸派南下,移民外國的香港專業人士回流,令中高層職位的競爭變得激烈。結論是:香港經濟差,職位空缺流失,連人事顧問也要轉行,有人轉型從政(例如:張志剛、吳克儉)。

自報家門(二)
2009 年 7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07/blog-post_17.html
節錄:也有部份立心不良的僱主(例如:求職騙局的主謀)從另一個角度出發:在面試時向求職者查家宅,一方面是想估計對方能夠帶來多少張新單,另一方面亦想知道對方是否有人撐腰,尤其是對方的直系親屬當中,有沒有得罪不起的人(例如:警察、律師、議員、傳媒和社團之類),從而判斷對方被我方欺負,又或者關係破裂之後,是否有還擊的能力,是否可以把我方集團連根拔起。換言之,挑選合適的受害人。

交數(三)
2013 年 2 月 1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2/blog-post_9106.html
節錄:跟政府部門或者公營機構相比,商業機構的「交數」(達到銷售指標)文化來得更徹底、更瘋狂,充份體現出弱肉強食的「森林定律」(Law of the Jungle)。有些服務行業,要求員工交數,其實是變相誘使新入職者「貼錢打工」,說穿了,是無良僱主或者黑社會精心鋪排的求職騙局,目的是騙財,所以特別喜歡聘請入世未深的年輕人,又或者是對香港認識不深的新移民,常用的手法如下。

畫鬼腳
2013 年 4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4/blog-post_20.html
節錄:長期使用短期合約聘請員工,過程中不斷轉換公司的名字。今日香港的服務業,短期合約很普遍。有些僱員每隔幾個月簽一次短期合約,發現上面的公司名字次次不同。萬一公司突然結業或被人清盤,打工仔女拿著一大堆不同公司名稱的僱傭合約,會一頭霧水,因為不知道應該向誰追討欠薪。也有些情況,是合約和糧單上的公司名稱不同,令僱員不知道誰是真正的僱主。

賢內助(三)
2010 年 2 月 2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2/blog-post_27.html
節錄:有錢有權的中國男人,一般都不願意跟老婆分享。但是凡事總有例外,有時男人會主動把資產轉到老婆的名下,動機是避債。有些做生意的男人,明知公司遲早資不抵債,將會被債權人入稟清盤,而自己由於為生意提供了私人擔保 (Personal Guarantee),將會破產,於是早一兩年就開始部署,陸續把名下的資產轉到老婆名下,然後跟老婆離婚。

神棍技倆
2007 年 8 月 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7/08/blog-post.html
節錄:神棍必須學會如何為客戶起底,才能正確開價。直接查問一定會惹人懷疑,旁敲侧擊方為辦法。以下為某神棍在其網頁內列出的收費方法:「每一節私人輔導(包括第一次諮詢)的收費為客戶每月收入的 X %。 客戶無須提供收入證明,輔導關係就是互信的關係。下限為三百港元,上限為一千二百港元。」熟口熟面?教會也是這樣的。總之,信我者生,唔信者死,生死之間記得定時供款。

四眼妹(二)
2012 年 9 月 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9/blog-post_8.html
節錄:一般人的看法是:四眼妹都是乖乖女,又或者是老實女人,信得過。很多人都是這樣想的,所以醉駕吸毒女藝人上法庭的時候,一定會戴眼鏡,扮 OL 。外國遊客身處異地,需要問路或者尋找幫助的時候,也會選四眼妹。另外,就是講錢的時候,四眼妹也有明顯的優勢。我們的外表沒有殺傷力,要騙光老人家的棺材本,比艷麗花旦容易。

名校生
2010 年 12 月 1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12/blog-post_10.html
節錄:由於缺乏面對失敗的經驗,踏足現實世界之後,面對各種千差萬別、非常複雜又互相影響的實際問題,往往手足無措,碰個焦頭爛額,甚至兵敗如山倒,從此一蹶不振。過去學業上的成功,反而成為沉重的心理包袱,以及難以跨越的障礙。面對別人的指責和批評,他們會推卸責任,態度變得自我防衛,結果無法從現實世界中學習,嚴重缺乏適應能力。

14/08/2015

For the first comment: Noted with thks. Revised.

1 則留言:

匿名 說...

Corrigendum:

甚至兵敗如山倒,從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