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且通知一聲,看得開心請捐款

2009年12月15日星期二

年結


我的報應

這個博客於 2007 年 5 月底開業,到今年年底便是兩年半,是時候來個回顧。

我寫博客,有幾個動機。首先是人有我有,整個玩玩。其次是學習運用新媒體。但最重要的是,我想搞個網上實驗室,嘗試在不受限制、完全自主的情況之下,寫新的題材,試不同的表達手法,以及做一些漠視商業原則、違反約定俗成的事情,看看會有甚麼結果。就算沒有結果,亦可自娛。

我曾經是金融機構職業寫手,一般人數得出的商業報告我都寫過。職業生涯中我殺死過無數樹木,直接導致全球暖化。下一世我應該會投生於亞馬遜森林,做地衣(青苔)日日被飛禽走獸踐踏,同時承擔它們的排泄物,最後成為蛇蟲鼠蟻的食糧,經過消化系統變成排泄物,滲入地面泥土變肥料,再被地衣的種子或者根部所吸收。如此這般,在原始食物鏈中循環不息,輪迴萬代,方能贖我一身罪孽。

是職業寫手都知道,商業報告必須把公司或者客戶的利益置於第一位,否則無糧出、無飯開、無得撈。個人觀點,只能留給自己。於是我累積了一堆倉底貨,博客開業之後就把它們安置在這裡(存放於 2007 年 5 月的檔案夾)。然後,也陸續寫一些新的東西,放在這裡,當作自娛。有沒有人看,無所謂。結果大家的反應,卻比預期中熱烈得多,多謝捧場。你們的濃情厚意,來生我變了地衣,也不會忘記。只願來生相逢,你不會在我頭上拉屎。

最受歡迎的系列

這個博客裡面的多個系列,便是我的實驗成果。每個系列,都有一個主題,又或者由幾個相關的概念所貫穿。系列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觀點與角度,可以獨立成篇,也可以跟系列內的其他文章互相參照。至於閱讀的方法,你可以只讀其中一篇,也可以整個系列順次序讀,又或者不順次序也可以,總之悉隨尊便。我寫博客是為了自主,也希望大家享有自主權。

其中兩個系列,貼出之後反應熱烈,在網絡世界中被廣泛轉貼、引用和討論。

第一個是<陶傑 vs 梁文道>(存放於 2008 年 2 月的檔案夾),這個系列香港和內地的網友都有轉貼,但是講到討論之深入,前者不及後者。內地網友對這個系列甚感興趣,相信是由於過去一两年間,梁文道於內地開始走紅,而且走勢凌厲(對於文化界的朋友來說應該不是新聞了)。內地網友很守規矩,有留言告訴我轉貼到何方,於是我可以到他們的討論區看回應。大部份的內地年輕網友都偏愛「道長」(梁文道的外號),不喜歡「才子」(陶傑的外號)。他們消息靈通,知道「才子」一詞在香港是帶有貶義,或者有特殊意義的(即是:曝光率高的男性文化人,商業味濃,善於應酬,但是不一定有料,更加不會講道德)。

但是凡事總有例外,有一位居港的內地人(應該是中年人)卻表示,希望梁文道的天真不會感染實際的香港人,他寧願選擇賣燕窩廣告的那一位。這位網友令我想起許多人都引用過的名句:「三十歲以前不相信共產主義,是沒有良心。三十歲以後還相信共產主義,是沒有智慧。」華人社會,左傾是有時限的。新中國成立六十年,良心和智慧都沒有了。梁文道四十歲了,依然講理想,近年銳意拓展內地市場,其志可嘉,但是老實講我替他擔心,畢竟華人社會,從來沒有多少個成功的地藏菩薩。假冒的彌勒佛,倒是從來不缺。

第二個是<自報家門>(存放於 2009 年 7 月和 8 月的檔案夾),其中的第四篇引用了本地學者呂大樂的<四代香港人>概念,作為全文的引子和框架,寫作的時候我已經預見到年輕網友會有反應,但是沒想到如此洶湧澎湃。眾多的「第四代香港人」(1976 年之後出生)把<自報家門>(四)轉貼到本地多個網上討論區、個人博客以及 Facebook 和 Windows Live 戶口之內,令到這篇文章被轉貼的次數遠遠超過<陶傑 vs 梁文道>。最高峰的時候是今年十月中(亦即是施政報告公佈,煲呔開始連環爆鑊之時),這個博客的點擊數字在一夜之間激增二千四百(平時淡靜的日子只有五十左右),之後連續幾日,每日都錄得過千點擊,令我這個「第三代香港人」親身感受到互聯網的威力。

小朋友很乖,有註明出處,於是我可以透過搜尋器知道文章被轉到何方。讀「第四代香港人」的留言,令我非常感慨,當權者搞到小朋友咁唔開心,真不該(仆街)。那些只懂應酬阿爺(北京)和地產商的香港高官,應該好好反省,唔好以為小朋友無權無勢,就得罪得起,由得班細路係網上嘈到拆天,以為可以側側膊唔多覺,夠鐘就腳底抹油溜之大吉,把問題留給下一任。有一天足夠數量的小朋友從虛擬世界走上街頭,後果將會是爆炸性或者災難性的,到時就「大檸樂」(港式粵語:大件事)。互聯網的傳播和組織能力,實在不容低估,而香港的高官似乎還停留在 web 1.0 的時代,又或者他們以為小朋友未成氣候、不足為患。

小朋友的表達手法很有港產片的風格,當我見到你們在討論區中使用卡通公仔(活動頭像 Smiley)隔空向我跪拜或者上香(而且是三支香高舉過頭),真係唔知應該好嬲定好笑(粵語:嬲=生氣)。我啋!黑社會拜山咩!也有小朋友問作者是誰,立即有另一位小朋友搶白:「邊個寫唔重要,最緊要係佢講得啱唔啱!」(誰寫不重要,最重要是說得對不對。) 講得好,我是誰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的文章是否值得你花時間讀。

<自報家門>(四)的篇幅頗長(連註釋大約七千字),但是小朋友非常俾面(粵語:賞臉),全部讀完,並且在轉貼的時候使用了不同的顏色來標示文章的重點和層次,這麼認真,令我很感動,也推翻了小朋友不識字、不願意閱讀文字以及抗拒傳統文字媒體的說法。問題的關鍵,應該是文章的內容是否夠貼身,表達手法是否夠生活化,夠否引起年輕人的興趣和共鳴。

另外,發表的渠道很重要。呂大樂的<四代香港人>於 2007 年出版之後,主流傳媒中早已有大量的報導和討論,但是我發覺部份小朋友未聽過這本書,而是透過我這篇文章,才知道有這本書或者認識呂大樂,反映出他們沒有使用主流傳媒的習慣,而是一開始就直接從互聯網中得到資訊和吸收知識。對於主流傳媒行業 (包括印刷和電子傳媒) 來說,是壞消息。

小朋友以外,也有中年人回應這篇文章(包括自稱「知青後代」的居港內地人)。轉貼者中,有旅居加拿大和英國的香港人,也有澳門人和台灣人,以及翻牆而來的內地網友。可見年青人覺得沒有出路、人生沒有希望、貧富懸殊惡化、社會流動陷於停頓以及階級矛盾越來越尖銳,是大中華地區所共同面對的問題。有位充滿黑色幽默的內地網友寫道:「事實證明中國的制度是先進的,香港現在才形成的社會狀態,大陸五十年前就形成了。」說得也是,講到搞「太子黨」,偉大祖國的確「優秀先進」。

背景方面,根據網友的申報,包括:中學生、大學生、「公仔佬」(漫畫界還是設計師?)、「龍友」(攝影發燒友)、IT 人、工程師、會計師、醫生、教師以及股民等等。性別方面,經常有人說網上論壇是電車男的天下,但是我發覺也有女性論壇轉貼這篇文章,可見各位姊妹並非只關心女性話題,所謂電車男獨霸網上論壇的說法,不過是刻板的性別定型而已。當然,作為女人我們需要花時間保養自己以及料理家務,上網的時間比電車男少,這是事實。我是更年期在望的 Auntie ,上網的時間比美少女多,也是合理。

給網友的話

還是那句話:多謝捧場(第二次啦!黎明話齋,講第三次就會好虛偽)。博客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且通知一聲,以及提供相關的連結。有時間,我會到訪。這個博客的文章,只限作非牟利用途。小朋友請注意:我會過濾留言,所以你們的留言不會即時於網上顯示。 Auntie 要睡覺的,請等一等。我會刪除不適當的留言,所謂「不適當」,是指謾罵、人身攻擊以及有法律風險。這個博客開業两年半以來,我只刪過一個留言,原因是謾罵。(再講多次:這個博客不會賣廣告,所有宣傳留言,將會被即時刪除。)

從搜尋結果中,我知道有內地和台灣的網友瀏覽以及追蹤這個博客,我想跟你們說一聲,考慮到你們未必懂得粵語,我參考了前輩的做法,用廣東話入文的時候加上解釋,希望做到既保留港味,又不會妨礙理解。廣東話是一種非常活潑的方言,開放包容,顛覆性強,又是我身份的一部份,不用太可惜。而港式粵語中英夾雜,商業味濃,變化迅速,生命週期短,跟傳統廣府話有明顯的區別,老一輩的香港人(或者廣東人)也不一定明白。不解釋,我怕你們不懂。只是括號用得太多,有時會破壞句子的結構和節奏,而有些廣東俗語我也不肯定你們懂不懂(因為我知道你們會看港產片),所以還在摸索中。

兩岸三地的中國人經常要面對這個問題:我以為你不懂的,其實你懂。我以為你懂的,你卻偏偏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是另一回事,結果大家都迷失於當權者所建立的文字魔障中,然後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在外國人面前丟臉,也令五千年文化淪為笑柄。要避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把話說清楚,並且把中文的解釋權和使用權保留在民間(因為當權者信不過)。

祝大家聖誕快樂!

小圖:插畫來自 www.fotosearch.com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地藏菩薩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9C%B0%E8%97%8F%E8%8F%A9%E8%96%A9

維基百科:彌勒菩薩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BD%8C%E5%8B%92%E4%BD%9B

YouTube 精選:

葉麗儀: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197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wxL2U0uuHo
萬一你不知道:她是<上海灘>的原唱者(浪奔!浪流!)。這部電視劇 (1980) 是周潤發演藝生涯的重要里程碑,內地拍攝的新版由黃曉明飾演許文強。

黃毓民罵曾俊華「不該」(廣東話「仆街」的普通話轉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Ut8jH9IzaY&feature=related
「仆街」是廣東話的常用「祝頌語」,意思是即時暴斃、橫死街頭。由於普通話是香港立法會的官方語言之一,黃毓民於是發揮香港人通曉兩文三語的優勢,利用「普通話化」以及「英文版」的廣東粗口怒罵政府官員。「仆街」的其他代名詞包括:福佳(廣東話諧音)、PK 和 Poor Guy(英文版)。

15/12/2009

2009年12月4日星期五

做官


「做官並沒有太大的直接的好處。利用官職直接發財的行為,在皇帝看來,不但是腐化皇權所依賴的行政機關,而且是和自己爭利,在一個不太糊塗的皇帝手上是不會容忍的。像賈政這樣的循吏,加上內宮裡還有著裙帶的聯繫,為了姪媳的受賄,竟免不了抄家,可見吏治在專制皇權之下的嚴厲了。普通官吏不能不勉為其難做到兩袖清風的地步。做官既沒有太大的好處,而多風險,為甚麼大家還是爭著要做官呢?

做官是得到安全和保障的必要手續,有一點像打防疫針,在打針期間可能有反應,做官是有風險的,可以被抄家,被斬頭,皇上是難侍候的。可是反應受過,就可以免疫了。當然,這個比喻有一點不太切,防疫針只能自己免疫,而做官所能掩護的領域卻不止個人。於是又發生了一種辦法,就是一個集團派代表去做官;一人升官,雞犬安寧。

中國傳統的官吏並不認真做官,更不想終身做官;打防疫針的人決不以打針為樂,目的在免疫,和免了疫的康健。中國的官吏在做官時掩護他的親戚,做了一陣,他任務完成,就要告老還鄉了,所謂的「歸去來兮」那一套。退隱山林是中國人的理想。這時,上邊沒有了隨時可以殺他的主子,周圍是感激他的親戚街坊,他的財產有了安全,面團團,不事耕種而享受著農業的收益。這是「衣錦還鄉」的景況,是中國專制政治下的特權人物的享有。他們決不冒險去覬覦政權,他們的孩子都不准玩著「做皇帝」的遊戲。他們更不想改革社會制度,因為他們一旦把皇權的威脅消除了,他們就不能靠這制度得到經濟的特權。他們在農業經濟中是不必體力勞動的既得利益者,他們可說是不勞而獲的人 —— 這種人就是紳士。紳士是退任的官吏或是官吏的親親戚戚。他們在野,可是朝內有人。他們沒有政權,可是有勢力,勢力就是政治免疫性。政治越可怕,苛政猛於虎的時候,紳士們免疫性和掩護作用的價值也越大。託庇豪門才有命。

紳士和官僚互相聯起來才發生上述的作用,於是我們可以了解為甚麼我們一直沿用這封建時代所傳來的大夫和士這兩個名稱,而且自從顛倒了次序成為士大夫之後,我們一直把這兩個名稱聯用著竟成了一個名詞了。

紳士是士,官僚是大夫。士大夫聯成了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中一個重要的層次,就是到現在還是如此。」

以上引文,節錄自費孝通 (1910-2005) 的文章<論紳士>,收錄於<皇權與紳權>。書成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末,輯錄了多篇研究中國社會結構的文章。作者名單:費孝通、吳晗、袁方、史靖、全慰天和胡慶鈞。費孝通屬於「民主黨派」(中國民主同盟),五十年代末被打成右派,但是他福厚,保住性命活到九十五。另一位作者吳晗 (1909-1969) 就沒有那麼幸運,他最著名也是後來害他命喪黃泉的作品,是一齣歷史劇,叫<海瑞罷官>。

小圖:圖左是馬時亨,圖右是梁展文。

延伸閱讀:

百度百科:費孝通 (1910-2005)
http://baike.baidu.com/view/16573.htm

百度百科:吳晗 (1909-1969)
http://baike.baidu.com/view/23373.htm

04/12/2009

2009年11月25日星期三

經濟學人(三)


對中國的立場

讀過上述的標題,大家都猜得到,<經濟學人>對中國所採取的立場。這份雜誌既然右傾,對於共產主義國家,自然沒有甚麼好話。它並不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也無意成為「新朋友」(註一)。

對於中共六十周年國慶大閱兵,<經濟學人>一針見血地指出,一個老百姓無法自由地參與的慶典,何喜之有?(題目:Party Like It's '49,日期:Oct 1st 2009):

It was hardly a celebration, with no one allowed to line the streets or even stand on balconies to watch the troops and tanks parade through central Beijing. Amid tight security, China marked its National Day on October 1st with an extravaganza showing off a rapidly growing arsenal of sophisticated made-in-China weaponry.

Even homing pigeons, commonly kept by Beijing residents, had to stay in their cages (for fear of bombing pigeons, apparently). Kite-flying was banned. China did not want its first military parade in a decade to be marred by any hint of the unrest that has roiled the distant regions of Tibet and Xinjiang in the past two years. Citizens were encouraged to stay at home and watch the spectacular on television.

同期的另一篇文章(題目:China's Place in the World,日期:Oct 1st 2009)則指出中國宣稱「和平崛起」,卻選擇於國慶日展示軍力,其實是自打嘴巴,非常諷刺:

For a country that prides itself on its “peaceful rise”, it was an odd way to celebrate a birthday.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arked its diamond jubilee on October 1st with a staggering display of military muscle-flexing. Goose-stepping soldiers, tanks and 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s filed through Tiananmen Square, past the eponymous Gate of Heavenly Peace, where, 60 years ago, as every Chinese schoolchild is taught (wrongly, it now seems), Mao Zedong declared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had “stood up”.

文章的結論認為大閱兵是為了震攝老百姓,同時亦反映出中共外強中乾,缺乏自信,沒有真正的大國風範。這樣的中國,只會令國際社會擔心。

China’s leaders rightly point out that theirs is still a poor country which will naturally give priority to lifting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is in one sense answers the question about the message conveyed by the National Day parade: its main audience was not the outside world, but China’s own people. With no popular mandate, the government’s legitimacy relies on its record in making China richer and stronger. The display of strength, showing how well it has done in this, hints at its own lack of confidence. For those worried about where China’s rise might lead, that the government is so insecure is not a comforting thought.

擴大內需有難度

如果你是對中國經濟有深入認識和研究的人,你會覺得<經濟學人>裡面的分析無新意,它不會告訴你任何你不知道的東西,也沒有華文傳媒必備的內幕消息(例如:阿爺又查數啦!溫總闩水喉呀!)(粵語:闩=關)。然而這份雜誌的可取之處是它會討論華文傳媒所迴避的問題,而且有相當的深度,因此依然有參考的價值。

近期一篇分析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文章(題目:The Spend is Nigh, July 30th 2009)就指出,要中國放棄出口帶動 (Export-oriented) 的增長模式,改而採取「擴大內需」(即是刺激私人消費)的經濟政策,有相當的難度。中國的個人和企業儲蓄率偏高(大約三成),是結構性因素所造成:中國缺乏社會安全網 (Society Safety Net)、(公營的)醫療和教育體制落後、國有銀行只借錢給大型國企、個人和民企借錢難、金融市場發展滯後、土地無法自由轉讓、個人缺乏遷移的自由等等。

要降低儲蓄率,政府必須進行多項非常艱巨的結構性改革,例如:建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醫療和教育體制、讓人民幣升值和開放金融體系、令個人和企業更容易借錢、改革戶籍制度(讓人民自由遷移)、容許土地自由買賣等等。結果將會是減少中央政府對個人和企業的控制,背後牽涉到敏感的政治考慮,因此中國對於擴大內需,總是不情不願 (Half-hearted),寧願繼續用老法子刺激經濟增長,即是:政府增加固定資產投資(尤其是基建項目),以及繼續壓低人民幣匯價保住出口。文章的結尾是這樣說的:

China’s recent efforts to boost domestic spending have helped to maintain robust growth and reduce its trade surplus. But excessive levels of investment are not a recipe for sustained rapid growth. Unless it is prepared to embrace difficult structural reforms and to allow the yuan to climb, China’s commitment to rebalancing will remain half-hearted. In the long run that will be bad news for China itself as well as for the rest of the world.

中國式督數藝(偽)術

另一個「中國通」(Old China Hand) 早已經知道答案,但是愛國華文傳媒一貫迴避的題目,便是中國的經濟數據到底有沒有做假,又或者滲水的程度有多大。<經濟學人>多年來刊出多篇文章,直指中國統計數據水份高不可信(例如:2009 年初公佈的官方 GDP 數據有可能做假,原因是用電量的增幅落後於 GDP 的增幅)。

<經濟學人>曾經找獨立的經濟研究顧問(一間以北京為基地,名叫 Dragonomics 的公司),重新整理中國的 GDP 數據,然後跟官方的數字並列和制圖,結論是中國的「真正」經濟循環,其波動程度應該比官方數字所反映的更大,而政治敏感的年份,官方數字就越有可能做假。

這類文章,最近期的一篇,題目叫 The Art of Chinese Massage(May 21st 2009),標題用 Massage 已經可圈可點,熟悉商業英語的讀者見了,一定會發笑(因為 Massage 一詞除了按摩之外,亦可解作做假帳,港式粵語叫「督數」),還要加上 Art(藝術),直譯便是「中國式督數藝(偽)術」(粵語:藝、偽同音)。文章的結論是近年的情況稍有改善,官方數據比從前可信,原因是中國的經濟數據越來越受人關注,眾目睽睽,國家統計局不敢太離譜:

Andy Rothman, an economist at CLSA, a regional broker, believes that Chinese statistics are much more trustworthy than they used to be. This is partly because there are alternative numbers to go on; CLSA, for example, produces its own purchasing-managers’ index. There are also more private-sector economists keeping tabs on China than there were a decade ago. The more eyes there are on China, and the more crucial its economic performance becomes for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e harder it is for officials to tamper with the speedometer.

如果你把文章的結論口述給經歷過「大躍進」的老人家聽,他們會搖搖頭,苦笑,然後告訴你,五十年代的<人民日報>經常引述權威的專家學者說,中國的農田產量可以無限量地增加(即是火箭專家的說法:「畝產萬斤」),當年官方報章每日都有豐收的消息,但是他們的飯碗卻水清見底,每條村都有許多人餓死。而年青一輩的內地朋友會告訴你,他每月的收入只有一千塊,但是官方數據卻說他那個年齡和學歷組別,每月的收入是兩千塊。換言之,他的收入「被增加」了一倍。

對香港的報導有如隔靴搔癢

同樣了無新意,也同樣持批判的態度,負面評論居多。

不知道跟九七之後大英帝國撤出香港有沒有關係,還是<經濟學人>的駐港通訊員只會泡蘭桂坊(?),近年該雜誌對於香港的報導,似乎都是隔靴搔癢,未能緊貼香港社會的脈搏。如果你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如我者),你未必會認同部份文章的觀點或者結論。

舉例:對於香港的六四二十週年紀念晚會,<經濟學人>有報導(題目:Feeling Special, 日期:Jun 4th 2009),它是這樣說的:

But Hong Kong’s elite remains staunchly pro-business and hence pro-China. A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dithers over the democratic reforms promised in the city’s mini-constitution, they have remained passive. Bao Pu, a Hong Kong-based editor of Zhao’s book, sees this as dangerous, and fears that if Hong Kong people are not vigilant, their freedoms “will be gradually taken away”. The nagging fear at every June 4th commemoration in Hong Kong is that it may be the last.

我相信大部份的香港人都不會同意這一段的最後一句。你隨便找個香港人問一問,我們會告訴你,2009 年的六四晚會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因為香港人不會放棄紀念六四。如果我們放棄了,那香港也不再是香港了。當然,如果你問中環的愛國商人又或者傳統的愛國陣營,那又是另一回事。

菲傭與一樓一鳳

社會事務方面,雜誌的觀點也跟一般香港人的認知有距離。

幾年前<經濟學人>曾經刊出一篇文章(題目:The Filipina Sisterhood: An Anthropology of Happiness, 日期:Dec 20th 2001)(註二),探討香港的菲律賓女傭為何比她們的華人僱主更快樂。文章歌頌菲律賓女人於困境中互相扶持的精神,對於菲傭僱主(典型的香港中產家庭)卻語帶挖苦,形容中國人famously cranky and often rude(中譯:出名古怪以及一貫粗魯)。

如果你是香港人,曾經被跟家中的菲傭有過不愉快的經驗,這篇文章會令你不滿。它引發不少討論,陶傑在中文大學的新聞傳播學院做兼職講師,曾經用這篇文章做教材,跟學生討論何謂 Bias(偏見)。(註三)

另一個例子:較早前<經濟學人>有一篇文章寫香港的「一樓一鳳」(單獨營業的妓女)屢次被嫖客劫殺,裡面提到香港法律禁止任何人操縱妓女賣淫賺錢,迫使妓女單獨營業,人身安全受威脅:

Seeking to ensure that women are not forced into prostitution, Hong Kong makes it illegal for anyone but the prostitute to profit from her services. A laudable sentiment, perhaps. But the consequence is that a sex worker in Hong Kong may not hire the basic protection an office worker would expect, nor is she permitted under the law to share her quarters with other women. As a result, prostitutes are uniquely vulnerable.

這是協助妓女的 NGO (例如:紫藤)的觀點,但是如果你訪問香港的警察,又或者妓女的鄰居(即是:街坊),又是另一個故事。但是文章沒有容納警察和街坊(學院派的說法:其他「持份者」即是 Stakeholders)的觀點。

「股壇長毛」曝光率高

<經濟學人>比較能夠抓住重心以及緊貼事態發展的香港題材,是企業管治 (Corporate Governance)(例如:電訊盈科私有化種票事件、上市公司董事禁售期的爭議)。外號「股壇長毛」的 David Webb(註四)近年在<經濟學人>的曝光率頗高,多次接受訪問,被形容為 a rare critic of Hong Kong’s interlinked corporations(題目:Indefensible,日期:Jan 8th 2009)。對於「股壇長毛」,<經濟學人>向來是肯定和表揚。

在香港,熟悉股票市場的人都知道 David Webb 。這位獨立股評人近年因為積極推動企業管治、捍衛小股東權益而聲名鵲起。他是個富有爭議性的人物,有人認為他是伸張正義的外籍「股俠」,善於替被欺壓的小股東出頭,是值得信賴的冤情大使。電訊盈科私有化事件中,就有知情者向 David Webb 報料,提供大股東涉嫌種票的第一手證據。也有愛國傳媒向他發動人身攻擊,認為這個洋人(而且是英國人)有計劃地利用傳媒替自己做勢,然後「霸佔」交易所要職,有心奪權,威脅到「國家金融安全」,因此非趕盡殺絕不可。

小圖:<經濟學人>的封面

註釋:

(註一)在亞洲地區,<經濟學人>跟將於今年十二月停刊的<遠東經濟評論>(Far East Economic Review) 一樣,都曾經開罪新加坡政府,被控誹謗。可以想像,<經濟學人>跟偉大祖國的關係也好不到那裡。

(註二)這篇文章(題目:The Filipina Sisterhood)的全文被轉貼到:
http://alymama.blogspot.com/2005/11/filipina-sisterhood-anthropology-of.html
The Filipina Sisterhood 的作者的博客:
http://andreaskluth.org/the-economist-me/

(註三)根據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網頁,陶傑任教的科目是 COM3131 傳播研讀專題﹙一﹚以及 COM5632 新聞學專題研究 (二) 。學院的兼任講師名單:
http://www.com.cuhk.edu.hk/Default.aspx?cmd=faculty/Part_time_Lecturers&lsubmenu=2

(註四)David Webb 的網頁:http://webb-site.com/
維基百科(中文版):David Webb
http://zh.wikipedia.org/zh-hk/David_Webb

25/11/2009

2009年11月13日星期五

經濟學人(二)


編輯政策

<經濟學人>的編輯政策貫徹英式低調作風,向來是 No byline(沒有署名),除非是特別的原因:例如可能有利益衝突(因此需要向讀者交代),作者是受邀請撰稿的名人,又或者是行將退休的資深編輯。根據雜誌本身的說法,是因為文章的質素比作者的名氣更重要:

What is writte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ho writes it. As Geoffrey Crowther, editor from 1938 to 1956, put it, anonymity keeps the editor “not the master but the servant of something far greater than himself. You can call that ancestor-worship if you wish, but it gives to the paper an astonishing momentum of thought and principle.”

這種做法跟美國佬的高調作風完全相反,美國傳媒喜歡把專欄作者以及新聞主播捧成家傳戶曉的明星,當事人也樂於把自己商品化,頻頻出席公開活動、寫書和演講,為下一份工鋪路。誰對誰錯,視乎閣下的品味和價值觀,但是足以反映出英美兩國截然不同的新聞傳統以及民族性格。這種做法不是沒有爭議的(如果讀者想追蹤個別作者會有困難),也有<經濟學人>寫手在網上自揭身份(註一),慌死無人知。

讀者對象

<經濟學人>的讀者對象是英美以及歐洲的政治和商界領袖、跨國企業的管理階層、商務旅客以及知識份子,文章內容比較高深,讀者必須具備國際政治和財經商管知識(而且不止是基礎知識那麼簡單),同時還要有相當的文化修養。他們周遊列國,見多識廣,理性冷靜,遇事不會大驚小怪。

這份雜誌絕對不是初哥的那杯茶,英文的說法是 Not for beginners 。因此,如果有仍然在學又或者剛剛畢業的港產大學生跟你說,他或她每週都讀<經濟學人>,而且是從頭讀到尾,九成是說謊,該打。當然,更該打的是教他們這樣說的父母師長、財經演員、專欄作家以及求職專家們。一知半解,好為人師,害人不淺。萬一小朋友見工時遇上的主考官是<經濟學人>的長期讀者,一兩個問題就足以叫小朋友露出馬腳,甚至人仰馬翻、啞口無言。小朋友不服氣的話,請讀一讀以下這段來自<經濟學人>(題目:It still pays to study,Sep 10th 2009)的文字:

Alison Wolf of King’s College London, the author of a book provocatively entitled “Does Education Matter?” says a big reason why school-leavers go to university is peer pressure. With many graduates to choose from, employers increasing turn up their noses at anyone who does not sport a degree, no matter what the job’s requirements. The result is more akin to an arms race, with everyone running to stand still, than a recipe for increasing prosperity.

以<經濟學人>的標準來說,這段文字尚算淺白,也是大學生有切身感受的題材,但是港產的大學生,向來對國際時事缺乏興趣,有幾多人可以清楚講得出學歷貶值跟軍事競賽之間有何關連,又或者有何相似之處?我很懷疑。把學歷貶值跟軍事競賽相提並論,亦足見<經濟學人>的視野。

文字風格

這份雜誌的文字風格,令人想起荷理活電影中英國貴族的對白:引經據典,拐彎罵人,冷嘲熱諷,冷眼旁觀。裡面所用的典故,有時出自聖經、外語(法文、拉丁文)、莎士比亞名劇、西方文學名著、經典電影、古典音樂、流行曲、爵士樂、意大利歌劇又或者其他的流行文化領域(例如:時裝)。起題的編輯都喜歡賣弄才學,玩語帶相關、帶弦外之音,又或者利用英文的音節玩諧音(港式粵語叫「食字」)。<經濟學人>對讀者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你讀得書少又或者缺乏修養,知識基礎不夠紮實和廣博,你就無法體會其中用字的巧妙。英文的說法,是 Nuanced 。以下用文章的題目舉例說明:

(例子一)Original Sin(Sep 3rd 2009)
這篇文章探中國富豪的命運(為何特別容易出事?),裡面提到美國福布斯 (Forbes) 雜誌所編制的中國富豪榜(即是被內地網民戲稱為「殺豬榜」的那個榜)。Original sin 解作「原罪」,出自聖經。在號稱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舊」是公有制為主、私有制為輔的偉大祖國,有錢到底還算不算有罪,是個頗堪玩味的問題,相信連中國共產黨也說不清。

(例子二)Crime and Punishment (Aug 20th 2009)
這篇文章由山西一宗地方官殺人事件講起(撮要:An everyday tale of abusive Chinese officialdom and violent revenge),探討內地「群眾事件」的常見起因、發展模式以及對中共政權所帶來的挑戰。標題來自十九世紀俄國文學名著<罪與罰> (Crime and Punishment),原著中的殺人兇手最後良心發現試圖贖罪,中國大陸的貪官會不會懺悔?自己想。

(例子三)Big Brother Bosses(Sep 10th 2009)
這篇文章以日本某公司為例,說明企業正採用各種高科技技術監視員工,Big Brother(老大哥)一詞出自英國作家 George Orwell 諷刺共產主義的名作 Nineteen Eighty-Four (寫於 1949)。

(例子四)I Am Just a Poor Boy Though My Story’s Seldom Told(Apr 2nd 2009)
這篇文章從科學角度探討跨代貧窮問題,裡面引述西方的科學研究,指貧窮所帶來的壓力會傷害父母的神經系統,並且透過遺傳影響下一代。標題出自 Simon & Garfunkel 名曲 The Boxer 的首句歌詞,這首歌寫窮小子赤手空拳殺出貧民窟,歌詞有血有淚,旋律充滿張力。

(例子五)Where Will All the Students Go? (Apr 8th 2009)
這篇文章講中國大學生就業難,標題改寫自美國六十年代反越戰名曲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當年的美國大學生反越戰、反建制、抽大麻,寧願做愛不要戰爭。中國的大學生何時上街,你我還記得,把兩個畫面並列,你會想起甚麼?(其中一個答案:不論何時何地,美國或中國,民主或極權,對當權者來說,失業大學生上街,都是政治炸彈。)

(例子六)The Steel Fist of Government (July 16th 2009)
這篇文章寫澳洲力拓公司(Rio Tinto Group)事件。事件中跨國企業的華人高層因為涉嫌「盜竊國家商業秘密」而被捕,導致中國跟澳洲關係緊張。標題 The Steel Fist 語帶相關,因為事件涉及鐵礦交易,同時也令人聯想起英文的新聞用語 The Iron Fist(鐵腕政策)。用 Steel Fist 而不用 Iron Fist 也有另一重意思:鋼是由鐵提煉加工而成,喻意更上一層樓是也。

(例子七)Dammed If You Do (Jun 25th 2009)
另一個語帶相關的標題。這篇文章寫中國的網絡審查,標題的Dam 是指官方的過濾軟件「綠壩」,同時也令人想起英文裡面罵人的說話 Damn you(中譯:天殺的、該死的),事件引起中國網民以及跨國企業的強烈反響,迫使偉大祖國暫緩強制安裝「綠壩」。

(例子八)When the Party's Over(Nov 18th 1989)
簡單的英文,一樣有深意。這篇文章發表於柏林圍牆倒下(1989 年 11 月 9 日)之後大約一個星期,內容探討東西德統一所面對的各種現實問題。標題的 Party 一箭雙雕,既指德國民間的慶祝活動,亦指倒下的共產黨政權。

英式幽默

不管你有沒有水晶球,搞時事或者財經雜誌,都總有預測出錯的時候。這方面英語傳媒比較有胸襟,會大大方方地認錯。眼鏡碎了,換過就是。相比之下,華文傳媒的做法就比較難看,要不死撐到底,要不左兜右兜、胡言亂語,又或者乾脆扮失憶、自欺欺人,跟大中華地區的藝(偽)人一樣(粵語:藝、偽同音)。

<經濟學人>的做法是:會重印預測出錯的文章(節錄或者全文),然後加幾句(或者一段)冷峻的英式自嘲。美國的 Fortune(中譯:<財富雜誌>) 亦有類似的做法,該雜誌曾於 1995 年 6 月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宣告「香港玩完」(The Death of Hong Kong) ,香港回歸十年之後,該雜誌做專題報導,大方地承認:Well, We were wrong(註二)。

<經濟學人>向來愛玩英式幽默,講經濟衰退 (Recession) 的文章,除了會提供教科書定義 (A recession is defined by two quarters of falling GDP) 之外,還會提供一個充滿黑色幽默的定義(題目:Redefining Recession, 日期:Sep 11th 2008):

As the old joke goes: When your neignbour loses his job, it is called an economic slowdown. When you lose your job, it is a recession.

廣東人的說法:「針唔拮到肉唔知痛」。殺到埋身,當然非同小可。

小圖:圖左是金融海嘯期間<經濟學人>的封面,改自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美國徵兵海報(圖右),山姆大叔換上美國前財長保爾森,要錢不要命。

註釋:

(註一)這位<經濟學人>寫手的博客:
http://andreaskluth.org/the-economist-me/
裡面詳述關於 No byline 編輯政策所引起的爭議。

他曾經寫過一篇關於香港菲傭的文章(題目:The Filipina Sisterhood: An Anthropology of Happiness, 日期:Dec 20th 2001),對菲律賓文化頗多正面肯定,對於菲傭僱主(包括:香港的中產家庭以及居港的外國人)卻不大客氣。那篇文章的全文被轉貼到以下博客:
http://alymama.blogspot.com/2005/11/filipina-sisterhood-anthropology-of.html

(註二)Fortune 雜誌預言香港將會玩完的封面故事
(題目:The Death of Hong Kong)
(June 29, 1995):
http://money.cnn.com/magazines/fortune/fortune_archive/1995/06/26/203948/index.htm

Fortune 雜誌認錯的文章
(題目:Oops! Hong Kong is Hardly Dead)
(June 28, 2007):
http://money.cnn.com/magazines/fortune/fortune_archive/2007/07/09/100122332/index.htm

YouTube 精選:

Simon Garfunkel - The Boxer
(David Letterman 清談節目現場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nTa4t-Ssjc&feature=related
題外話:杜琪峰電影<孤男寡女>(主演:劉德華、鄭秀文)的主題曲<分叉的感情線>(唱:鄭秀文)涉嫌抄襲這首歌,杜琪峰後來說是他叫負責音樂的那位仁兄「參考」 The Boxer。

Peter, Paul and Mary -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btcIj3p4-I
原版由美國歌手 Pete Seeger 作於 1956 年,後來由民歌組合 Peter, Paul and Mary 唱紅,是六十年代美國反越戰歌曲的代表作。當中的女主音 Mary Travers (1936-2009) 於今年九月中去世。

13/11/2009

2009年11月1日星期日

經濟學人(一)


江湖地位

在英語世界中,論影響力能夠與美國<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 相提並論的,當推以倫敦為基地的英國雜誌<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經濟學人>是週刊,有網上版(網址:www.economist.com),逢週末更新,內容包括:國際政治、財經商管、科學研究、文化教育、書評和訃聞(剛剛去世的名人的生平)等等。它有報導時人時事,但是比較側重分析評論,基本上反映英美世界精英階層的觀點。網上版的自述:

Edited in London since 1843, The Economist is a weekly international news and business publication, offering clear reporting, commentary and analysis on world current affairs, business, fina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society, media and the arts. As noted on its contents page, The Economist's goal is to "take part in a severe contest between intelligence, which presses forward, and an unworthy, timid ignorance obstructing our progress." Printed in five countries, worldwide circulation is now over one million, and The Economist is read by more of the world's political and business leaders than any other magazine.

在國際商務旅客 (Business Travelers) 心目中,<經濟學人>是代表英國的時事雜誌。但是翻查資料,其實早於 2004 年年底,雜誌在美國的每週銷量已經達到四十五萬份,是英國本土銷量的三倍,佔總銷量四成半。網上的最新資料說,<經濟學人>目前約有半數讀者來自北美市場。

大概是為了照顧米飯班主,近年<經濟學人>的內容和文字亦稍作調整,美國題材所佔的篇幅和比例明顯地比九十年代多,文字也調校到比較符合美國人的口味。舉例:一篇討論美國人權問題的文章,講到美軍把懷疑是恐怖份子的外國犯人送到位於古巴的關塔納麼灣 (Guantánamo Bay) 基地,然後嚴刑迫供,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後一段都提到美國電視連續劇 24 的男主角 Jack Bauer(港譯:包智杰,演員:Kiefer Sutherland,於劇中飾演辣手特工)。這種寫法,對於傲慢狷介的英國貴族來說,夠委屈了,絕對是紓尊降貴。英文的說法,是 Condescending。

右傾的程度

<經濟學人>向來贊成自由貿易 (Free trade)、自由市場 (Free market) 和全球一體化 (Globalisation),按照西方的政治光譜 (Political Spectrum) ,其政治立場屬於右傾。按照雜誌編輯的說法,<經濟學人>是 Liberal but not conservative。它並不從屬於任何政黨,也不會長期擁護單一政黨。這一點,中國人比較難以想像,因為我們的傳媒向來跟政黨掛勾,又或者糾纏不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歷史上,<經濟學人>曾經支持過英國的保守黨,但是也支持過工黨。2008 年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中,<經濟學人>表態支持民主黨的奧巴馬。2008 年 9 月中爆發金融海嘯之後,<經濟學人>認為市場也有失效 (Dysfunctional) 的時候,因此並不反對各國政府聯手救市以及干預市場。

講到右傾的程度,<經濟學人>其實遠遠不及香港的<蘋果日報>和<壹周刊>,後者是誓死反對任何政府干預,寧願殺頭也要捍衛自由市場的原教旨主義者 (Fundamentalist)。對於金融海嘯,<蘋果日報>和<壹周刊>的看法是千錯萬錯都是民主黨的錯 —— 克林頓為了協助窮人置業而搞出個「大頭佛」(廣東話:難以收拾的局面),奧巴馬積極干預市場將會帶來大災難。換言之,與代表工商界利益的共和黨無關。

反思經濟學

讀<經濟學人>,你會看到金融海嘯對於西方經濟學所帶來的衝擊,2008 年年底開始,該雜誌陸續刊出多篇文章,深入探討西方經濟學是否已經信用破產,反思今後應該如何尋找新的研究方向以及重新定位。

其中一篇的題目叫 What Went Wrong with Economics (July 16th 2009),裡面引述 2008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人 Paul Krugman (中譯:克魯明、克魯格曼)的說法,指出過去三十的宏觀經濟研究是 “Spectacularly useless at best, and positively harmful at worst.” 文章的結論是這樣說的:

But a broader change in mindset is still needed. Economists need to reach out from their specialised silos: macroeconomists must understand finance, and finance professors need to think harder about the context within which markets work. And everybody needs to work harder on understanding asset bubbles and what happens when they burst. For in the end economists are social scientists,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 real world.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has changed that world.

芝加哥以外

讀<經濟學人>,你會知道經濟學並不等於「芝加哥學派」(The 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 。芝加哥以外,尚有廣闊的天地。至於在香港被捧到半天高的佛利民 (Milton Friedman, 1912-2006),即使是在他任教的芝加哥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也受到不少學者(包括社會科學以及人文學科)的質疑和批評。

這些東西香港的大學不會教,因為縱使相信民主會妨礙經濟發展、被冠名「港大百年俊俏第一」的張教授(註一)已經遷居內地,但是他的同門師兄弟以及徒子徒孫依舊霸佔了香港三間大學(港大、中大、科大)相關學系的不少教席(也有人轉行做「補習天王」)。香港的大學有國際視野?別傻了。

讀<經濟學人>,你也會知道,在西方的學術界,過去十年一直有人借用行為心理學 (Behavioral Psychology) 的理論來分析金融市場投資者的行為模式。這一點,香港的財經寫手有提及,但是本地的讀者應該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為香港人生活節奏太快,缺乏了解別人的時間和動機。本地的傳媒和散戶最樂於見到的,是一個二個列隊上鏡、可以不停「派 Number」(港式財經術語:提供必勝股票編號)的「估神」(請注意:是「估」不是「股」)。

抄襲的對象

論文章的質素和視野,<經濟學人>比華文傳媒的財經評論高出許多班,因此長期以來都是本地不少「財經演員」(註二)以及「專欄作家」的抄襲對象。

金融海嘯爆發初期,其中一個爭議,是英美等國的監管機構是否應該容許金融機構在編製帳目的時候,暫時放棄 Mark-to-market accounting 的原則(即是資產必須按市值入賬),以免中毒的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出現資本嚴重不足,又或者必須大幅撇賬的情況,令股價一跌再跌,觸發惡性循環,甚至是新一輪的金融風暴。部份本地的「財經演員」以及「專欄作家」,當時大段大段地抄襲<經濟學人>的相關文章,但是沒有註明出處。為存忠厚,我不會公開抄襲者的名字。揾食啫,無謂打爛人家飯碗(粵語:揾食=謀生)。

巨無霸指數

<經濟學人>一個經常被轉載的欄目,是創制於 1986 年、定期公佈的 The Big Mac Index(中譯:「巨無霸指數」)。該指數是基於經濟學理論 Purchasing Power Parity(中譯:「購買力平價理論」),背後的假設是同樣的商品(麥當勞巨無霸)使用同樣的材料、成本結構相同,在不同的國家,其售價應該是相同的。根據經濟學教科書的理論,價格差異會導致套戥 (Arbitrage),消息靈通的消費者(或者投資者)會於不同的市場高沽低買,直至價格差異完全消失為止。換言之,市場力量會令價格水平回復均衡 (Equilibrium) 。根據以上的邏輯,各國的巨無霸售價,折算為美元之後,不應該偏離美國的水平太遠。

現實世界中,事情沒那麼簡單。物價差異可以是由於不同國家的匯率偏高或者偏低,而後者可以是人為扭曲的結果,例如:固定匯率制度 (Fixed exchange rate) 、外匯管制 (Exchange control) 和中央銀行的干預 (Central bank interventions)。而不同國家之間,為了阻止生產資源 (Factors of production) 跨國界流動所設置的各種障礙(例如:進口關稅、就業以及移民政策、勞動市場結構等等),也會形成物價差異。而經濟學教科書永遠不會探討的政治以及文化因素(例如:國際政治的互動、宗教以及種族紛爭、國民的仇外情緒、愛國因此寧願貴也要用國貨等等),有時候亦會影響匯率或者物價水平。換言之,現實世界並非完美的自由市場。

對於「巨無霸指數」,<經濟學人>的說法 (July 16th 2009) 是這樣的:

The Big Mac index was devised by Pam Woodall of The Economist in 1986, as a light-hearted guide to whether currencies are at their "correct" level. It is based on one of the oldest concept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the notion that a dollar, say, should buy the same amount in all countries. In the long run, argue ppp fans, currencies should move towards the exchange rate, which equalises the prices of an identical basket of goods and services in each country.

In this case, the basket is a McDonalds' Big Mac, which is produced in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The Big Mac PPP is the exchange rate that would leave hamburgers costing the same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elsewhere. Comparing actual exchange rates with PPP signals whether a currency is undervalued or overvalued. Some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he Big Mac index is often a better predictor of currency movements than more theoretically rigorous models.

The exchange rate that leaves a Big Mac costing the same in dollars everywhere is our fair-value benchmark. The dollar buys the most burger in Asia. A Big Mac costs 12.5 yuan in China, which is (in US dollar term) $1.83 at today’s (official) exchange rate, around half its price in America. (註三)

人民幣匯率

根據 2009 年 7 月 16 日於<經濟學人>公佈的「巨無霸指數」,人民幣的官方匯價(當時是 1 美元兌 6.83 人民幣)相比起其「真正」購買力,是被低估了 (Undervalued) 五成,而人民幣的「合理」匯價大約是 1 美元兌 3.5 人民幣。這個結論,在今時今日的香港,會被視為「政治不正確」、「為國家添煩亂」、「危害國家金融安全」以及「勾結西方反華勢力」,諸如此類。除了本人之外,本地的「財經演員」以及「專欄作家」都不敢亂抄。(請注意:<經濟學人>雜誌對於人民幣匯率被低估的幅度,經常有不同的看法,上文只不過是舉例。至於美國的財金官員,一般認為人民幣至少應該升值两成至四成不等。)

免責聲明 (Disclaimer)

以上引用的「巨無霸指數」純粹是<經濟學人>的學術研究,本文並不包含任何投資建議。人民幣自 2005 年 7 月底匯率改革以來,升值幅度接近兩成,但是過去表現並不預示將來表現,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閣下應該完全明白有關產品之風險,並且確定該項投資符合閣下之目標,而閣下亦能承受相關之風險。如有需要,投資者做決定前應該尋求專業意見。

以上我都知道係廢話,以下係真話:人民幣匯價向來由阿爺話事,你輸錢贏錢都唔關我事,閣下投資人民幣資產(以及內銀股、內房股、資源股等祖國概念股票)若有任何損失,本人一概不負責。唔好再問我,人民幣仲有無得升值,好唔好開番個「人仔」戶口,又或者買「人仔」債券、A50 中國基金,諸如此類,你有本事就去問三四五六叔啦。司徒法正師傅話齋:「出事架嘛!」:)

小圖:<經濟學人>的封面

註釋:

(註一)「港大百年俊俏第一」即是張五常教授,這是本地博客「若缺齋老人」替他起的外號。張五常教授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wuchang 萬一你不知道他為何遷居內地,請上網。

(註二)「財經演員」一詞出自前信報專欄作家蔡東豪(筆名:原復生),帶有貶意,是指那些在傳媒曝光率極高的股評人,經常亂派貼士 (Tips) 害死散戶,通常不學無術、滿嘴歪理。當中有金融騙子,筆下推薦某隻股票,私底下卻正在散貨。

(註三)參考 The Economist:Cheesed off (The Big Mac index )(July 16th 2009) 這篇文章在<經濟學人>的網站可以找到,不過是 Premium Content (Available to subscribers only),但是部份內容(包括推算各國貨幣「真正」購買力的圖表)已經被轉貼到以下的討論區:http://www.ecocn.org/bbs/viewthread.php?tid=21079

延伸閱讀:

Wikipedia:The Economist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Economist

The Economist
http://www.economistgroup.com/what_we_do/our_brands/the_economist_brand_family/the_economist.html

The Economist:What Went Wrong with Economics
(Jul 16th 2009)
And how the discipline should change to avoid the mistakes of the past

The Economist:The Other-worldly Philosophers
(Jul 16th 2009)
Although the crisis has exposed bitter divisions among economists, it could still be good for economics. Our first article looks at the turmoil among macroeconomists. Our second examines the foundations of financial economics.

The Economist:Efficiency and Beyond
(Jul 16th 2009)
The efficient-markets hypothesis has underpinned many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s models for years. After the crash, what remains of it?

The Economist:In Defence of the Dismal Science
(Aug 6th 2009)
In a guest article, Robert Lucas, the John Dewey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rebuts criticisms that the financial crisis represents a failure of economics.

Paul Krugman: How Did Economists Get It So Wrong?
Source: The New York Times (Sept 2nd 2009)
http://www.nytimes.com/2009/09/06/magazine/06Economic-t.html?_r=3&pagewanted=all

01/11/2009

For ty: Go ahead. Pls specify the source. Give me credit. Thks.

2009年10月17日星期六

忘了我是誰


電視上見到校長伉儷接受訪問,想起這首八十年代的台灣校園民歌。狂生李敖寫的詞,由謙虛的科學家演繹。

從另一個角度看,老人癡呆症也許是上天的巧妙安排,好讓校長完成偉大使命之後,渾忘實驗室的驚世發明,只認得眼前老妻,然後平靜地渡過餘生。這是上天保護他的方法,任何意圖叨光者,今日就算有緣得見,亦有如老鼠拉龜。

世事詭秘莫測,得失成敗向來不由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若能參透箇中玄機,則自有天地。謹祝校長伉儷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忘了我是誰>

曲:許瀚君
詞:李敖
唱:王海玲

不看你的眼 
不看你的眉
看了心裡都是你 
忘了我是誰

不看你的眼 
不看你的眉
看的時候心裡跳 
看過以後眼淚垂

不看你的眼 
不看你的眉
不看你也愛上你 
忘了我是誰
忘了我是誰

(申報:我在校長任內畢業,知道他得到諾貝爾獎,第一時間把箱底的畢業證書翻出來,以為上面有他的油印簽名。打開一看,原來是圖章。)

小圖:高錕校長(照片來源:香港中文大學網頁)

YouTube 精選:

王海玲:<忘了我是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Z0TdFAOljQ&feature=related

延伸閱讀:

高錕校長透過香港中文大學發出的公開信
(2009 年 10 月 13 日)
http://www.cuhk.edu.hk/cpr/charleskao/mass_email.html

香港中文大學為高錕校長設立的網頁和留言版
http://www.cuhk.edu.hk/cpr/charleskao/index.html

17/10/2009

2009年10月14日星期三

國慶獻禮(文化藝術篇)


(警告:通識科老師們,請隨便用,答案問文化部,後果自負。)



1. 簡體字是:

A. 受傷的中文
B. 超越秦始皇的偉大成就
C. 香港茶餐廳的落單密碼
D. 馬英九必須學習的功課
E. All of the above

2. 內地年青一輩不喜歡看<白毛女>,原因是:

A. 沒有拿過奧斯卡
B. 主角沒有機會出國
C.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D. 當地主的二奶是條好出路
E. 寧願看<巴東烈女鄧玉嬌>

3. 馮小剛是:

A. A 貨(冒牌貨)杜月笙
B. 「非誠勿擾」的徵婚富商
C. 享受特別補貼的國家一級導演
D. 「屌」(粵音:Diu,意思:操)香港人的國產暴發戶
E. All of the above

4. 最偉大的中國導演是:

A. 費穆
B. 謝晉
C. 李翰祥
D. 張藝謀
E. 毛澤東

5. 最偉大的中國男演員是:

A. 林彪
B. 石揮
C. 孫道臨
D. 陳道明
E. 周潤發

6. 最偉大的中國女演員是:

A. 藍蘋
B. 周迅
C. 章子怡
D. 劉曉慶
E. 阮玲玉

小圖:圖左是杜月笙,圖右是馮小剛在<建國大業>中飾演杜月笙。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杜月笙 (1888-1951)
http://zh.wikipedia.org/zh-hk/%E6%9D%9C%E6%9C%88%E7%AC%99

維基百科:阮玲玉 (1910-1935)
http://zh.wikipedia.org/zh-hk/%E9%98%AE%E7%8E%B2%E7%8E%89

維基百科:石揮 (1915-1957)
http://zh.wikipedia.org/zh-hk/%E7%9F%B3%E6%8C%A5

維基百科:江青(藍蘋)(1914-1991)
http://zh.wikipedia.org/zh-hk/%E6%B1%9F%E9%9D%92

維基百科:林彪 (1907-1971)
http://zh.wikipedia.org/zh-hk/%E6%9E%97%E5%BD%AA

維基百科:孫道臨 (1921-2007)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AD%99%E9%81%93%E4%B8%B4

維基百科:費穆 (1906-1951)
http://zh.wikipedia.org/zh-hk/%E8%B4%B9%E7%A9%86_(%E5%AF%BC%E6%BC%94)

維基百科:謝晉 (1923-2008)
http://zh.wikipedia.org/zh-hk/%E8%AC%9D%E6%99%89

維基百科:李翰祥 (1926-1996)
http://zh.wikipedia.org/zh-hk/%E6%9D%8E%E7%BF%B0%E7%A5%A5

百度百科:蔡楚生 (1906-1968)
http://baike.baidu.com/view/75248.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http://www.ccnt.gov.cn/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簡稱:廣電總局)
http://www.sarft.gov.cn/

百度知道: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廣播廣電總局,他們之間是甚麼關係?
http://z.baidu.com/question/87099569.html

YouTube 精選:

阮玲玉:<神女>(193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wPTuXmyu4c&feature=related
「我為女子,薄命如斯!」(蔣防著<霍小玉傳>)

<小城之春> (194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JpUhTjBbE
導演費穆生前跟女兒費明儀(香港著名歌唱家)介紹這部電影:「在一起的男女不一定會相愛,相愛的男女又不一定會在一起......你能明白嗎?」(費明儀著<歌者戀歌>,11-13 頁)大陸第五代導演田壯壯於 2001 年重拍<小城之春>。

江青(藍蘋):<王老五>(193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7tEj4pstFI
江青演潑辣村姑,姿色平庸,身材聲線同樣單薄。難怪內地網友看完之後感嘆:「(毛主席)怎麼會看上她?(延安)沒漂亮姑娘嗎?」編劇和導演是蔡楚生 (1906-1968)。跟許多上海電影人一樣,他死於文革初期。

羅大佑:<愛人同志>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LbbJJicbIQ
畫面是文革紀錄片,曾出現於電影<棋王>(根據阿城的同名小說改編),內有毛澤東、周恩來、江青和林彪同場出現的珍貴鏡頭(1:19)。「讓我相信你的忠貞,愛人同志。」

14/10/2009

2009年10月10日星期六

國慶獻禮(中港關係篇)


(警告:通識科老師們,請隨便用,答案問中聯辦,後果自負。)



1. 草泥馬是吃甚麼的?

A. 臥草
B. 河蟹
C. 港式點心
D. 麥當勞/肯德基
E. All of the above

2. 香港記者於新疆採訪時被「砌生豬肉」(誣陷、毆打),原因是:

A. 沒有帶採訪證
B. 涉嫌煽動群眾
C. 被當作日本人
D. 怕香港人工作太忙缺乏運動
E. 想告訴香港人吃豬不會感染豬流感

3.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是:

A. 左仔
B. 釋囚
C. 河蟹
D. 共產黨
E. All of the above

4. 狄娜到底是幹那一行的?

A. 賣肉
B. 軍火
C. 間諜
D. 主持
E. All of the above

5. 周正毅跟毛玉萍是:

A. 中港商人
B. 太子黨的人頭
C. 通緝犯和假釋犯
D. 女星楊恭如的好友
E. All of the above

6. 在經濟層面,中港關係是:

A. 你好我好啦
B. 你福佳我不該
C. 你墮落所以我快樂
D.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E. All of the above

小圖:香港人為草泥馬申辦的特區身份證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草泥馬
http://zh.wikipedia.org/zh-hk/%E8%8D%89%E6%B3%A5%E9%A9%AC

維基百科:狄娜 (1945-)
http://zh.wikipedia.org/zh-hk/%E7%8B%84%E5%A8%9C

維基百科:曾德成 (1949-)
http://zh.wikipedia.org/zh-hk/%E6%9B%BE%E5%BE%B7%E6%88%90

中央政府駐香港特區聯絡辦公室(簡稱:中聯辦)
http://www.locpg.gov.cn/

香港廉政公署通緝周正毅的公文
http://www.icac.org.hk/tc/law_enforcement/wp/index_uid_28.html

毛玉萍出獄香港富豪排隊請吃飯
http://www.leedeelive.com/viewthread.php?tid=34404

YouTube 精選:

童聲合唱:<草泥馬之歌>(有中英文字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Kx1aenJK08
這個版本適合介紹給外國朋友。

10/10/2009

2009年10月1日星期四

國慶獻禮(政治不正確篇)


(警告:通識科老師們,請隨便用,答案問阿爺,後果自負。)







1. 今日中國是:

A. 大唐盛世
B. 和平崛起
C. 山寨大國
D. 新殖民主義先鋒
E. 胡亂投資的暴發戶

2. 今日中國的總路線是:

A. 寧左勿右
B. 形左實右
C. 法西斯主義
D. 血酬定律
E. 打著紅旗反紅旗

3. 今日中國的國力足以:

A. 救香港
B. 救台灣
C. 救美國
D. 救資本主義
E. 救共產主義

4. 中國的外匯儲備突破兩萬億美元,應該怎樣投資?

A. 繼續買美元資產,然後叫奧巴馬跪地三呼萬歲。
B. 聽宋鴻兵講棄美元買黃金,同印度佬一決雌雄。
C. 買起澳洲所有資源公司,有助建立國家能源儲備。
D. 買起 HSBC 改回舊名(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再回歸 A 股。
E. 買起電訊盈科,踢走李澤楷換上河蟹。

5. 以下那一個單位最可信?

A. 公安部 http://www.mps.gov.cn/
B. 宗教局 http://www.sara.gov.cn/
C. 國家統計局 http://www.stats.gov.cn/
D. 國家預防腐敗局 http://www.nbcp.gov.cn/
E. 國家保密局 (保密到連網站都無,據說跟國家檔案局同一辦公室)

小圖:<建國大業>電影海報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法西斯主義
http://zh.wikipedia.org/zh-hk/%E6%B3%95%E8%A5%BF%E6%96%AF%E4%B8%BB%E7%BE%A9
節錄:<大英百科全書>的對法西斯主義一詞的定義:「個人的地位被壓制於集體 —— 例如某個國家、民族、種族或社會階級之下的社會組織。」

余杰:斧頭幫的<建國大業>
(原載:蘋果日報 2009 年 8 月 31 日)
http://liushuixingyun1989.blogspot.com/2009/08/blog-post_2832.html
節錄:正如法學家蕭瀚所概括的那樣:最基本的中國特色即斧頭幫精神 ──「試看中國四千年,從商湯到最近的斧頭幫,哪個政權不是用斧頭砍出來的?」中共奉行的是「成王敗寇」的歷史觀,是學者吳思所謂的「血酬定律」(所謂血酬,即流血拚命所得的酬報,體現着生命與生存資源的交換關係。自古以來,中國吃這碗飯的人就比從事生產的人多得多。血酬的價值,取決於所拼搶的東西,這就是「血酬定律」。)中共用土地改革的謊言欺騙億萬農民充當其奪權的炮灰,而一旦黃袍加身,便立即翻臉將農民打入十八層地獄。

CCTV 訪問宋鴻兵 (2008 年 11 月 29 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K6YQCYTUeQ&feature=related
典型的吹水海歸,推銷自己多於一切。遇上傻傻的央視記者,一男一女合演「二人轉」。他曾經「預言」2009 年 4 月會爆發第二次金融海嘯,現已落空。

梁文道評<貨幣戰爭>(2007 年 12 月 17 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qyLyoRwufM&feature=related
他指出<貨幣戰爭>有抄襲的成份。

<建國大業>新浪官方網站
http://ent.sina.com.cn/f/m/jgdygw/index.shtml

從<爸爸的草鞋>到北京 2008 —— 訪臺灣著名作曲家葉佳修
http://big5.am765.com/zt/jzsj/200712/t20071207_312311.htm

YouTube 精選:

商台歌集:祝壽歌 (196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CiMjnXPy8w&feature=related
恭祝你福壽與天齊,慶賀你生辰快樂!

電盈小股東黃伯獻唱<賭仔自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qq8caB42Qc&feature=related
連棺材本都無呀~埋!

<建國大業>預告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TUOhed7uh0&feature=related

爸爸的草鞋(曲/詞:葉佳修,唱:張明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mSoWrgEQv8&feature=related
這首歌的原唱者是台灣的潘安邦,香港歌手張明敏於八十年代初翻唱。參考 YouTube 上面的台灣網友的考證,歌詞中的爸爸,應該是國民黨第五十二軍,曾於長城抗日,最後退守台灣。畫面是由國民黨的紀錄片以及台灣攝製的抗日電影剪輯而成,末段見到台灣著名演員柯俊雄飾演國民黨軍人 (2:27)。龍應台的新作<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裡面,有許多國民黨士兵的故事。歌詞沒有寫錯,當年國共兩邊的軍人都是穿草鞋,書中有外國人拍攝的照片為證。

01/10/2009

2009年9月25日星期五

神佛生意經


一盤生意

佛教、羅馬天主教以及基督教(新教)在中國(或者亞州)的傳播和發展經歷,其中的成敗得失,是跨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真實個案,可以作為商學院的個案分析 (Case Studies)。主題:試分析 HQ (Headquarter,即是總部) 的功能和利弊,又或者:試分析三教的市場推廣 (Marketing) 或者全球化策略 (Global Strategy) 。用做生意的角度分析傳統宗教如何拓展海外市場,我不是第一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雜誌就曾經從市場推廣的角度,分析聖經和可蘭經的傳播過程。這一點必須清楚說明,以免虔誠教友找我麻煩。

香港號稱享有宗教自由,又同時具備了佛教、羅馬天主教以及基督教(新教)的背景,本來很適合研究這個題目。很可惜,香港學者缺乏研究這個題目所需要的學養、眼界和膽色。本地學者當中,唸神學的不懂佛學,信佛的又不想招惹好戰的基督徒,出身愛國學校則只顧愛國,想當官的忙於上鏡接受訪問或者發表政論文章。更可況,這個題目亦無助於短期內提升本地大學的整體排名(即是無助於保住自己的教席)。換言之,不論是商學院還是人文學科的學者,都應該沒有多大的興趣。

我不是學者,無所謂。小時候讀過十二年教會學校,頭六年天主教,後六年基督教,但一直與耶穌無緣。放學回家,老父愛國,老媽求神拜佛。母系親友當中,有人學茅山(是一位怕鬼的警務人員,聽起來非常「猛鬼差館」)。宗教背景蕪雜,結果甚麼都不信。長大之後在金錢世界混飯吃,見識過不少職業騙子。對我來說,聖人和騙子,只差一線。

以下是我的觀察,把宗教當作一盤生意(而且是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的跨國企業),將生存和發展置於首位(即是商學院的角度),旁及宗教與政治(以及文化)的關係,但是不會浪費筆墨討論各教的教義是否有道理或者可信。我只會把相關的資料列於「延伸閱讀」,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萬一你是虔誠基督徒,請自行決定是否繼續閱讀。

佛教勝在無 HQ

佛教勝在沒有 HQ,也沒有在生的全球總教主,權力完全下放,各地的佛教領袖於是可以因應亞洲各國的不同情況,選擇適當的應變和生存之道,在不牴觸大原則的情況之下,各行其事。例子一:日本和尚可以結婚生子(據說今日大陸部份和尚也如此),把寺廟當作家族生意傳承,是因為戰後男人死得太多,如果佛門堅持和尚不可以結婚生子,就會跟官府過不去。例子二:去年四川大地震期間,一間佛寺打開大門讓婦女入內產子(佛門忌血腥),甚至打破素食戒條,容許她們在寺內一角食肉進補。

亞洲的佛門沒有死抱教義不放,而是權衡輕重,因時制宜。這種彈性和靈活性,對於來自基督教傳統的西方人來說,簡直無法想像。結果是:佛教因為懂得入鄉隨俗,在中國以及亞洲各國的的根都紮得極深,可以適應一個動盪的社會環境。就算出現政權更替,暫時被邊緣化,要暫息旗鼓,亦可保留種子,不至於滅絕。

佛教在發源地印度已經接近消失,但是其種子在印度以外開花結果,在西方社會更與環境保護和簡樸生活等議題合流,開拓出更廣闊的天地。而藏傳佛教更加是因禍得福,過去五十年的流亡生涯令它學會如何跟西方文化進行交流和對話。從市場推廣的角度看,達賴喇嘛是跨文化溝通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的成功典範。中國共產黨一輩子都學不到的,他只要五十年就學會了,果然是轉世靈童,有慧根。他是聖人也好騙子也好,達賴喇嘛都絕對是個人物,英文的說法,是 Somebody to be reckon with。至於他是政治人物還是宗教領袖,這是個沒有意義的問題。客觀現實是,古今中外,所有宗教領袖,就算躲入深山,都無法完全避免介入政治,只不過是程度上的問題。只有在中國內地,傳統宗教長期被邊緣化,才會把和尚參政視為不應該,又或者大驚小怪。

其實中國和亞洲各國的佛門,跟所有的傳統宗教一樣,向來都有左右翼、親建制和反建制、保守派和改革派之分。中國佛教史上,也有跟官府過不去的人,有興趣請參考「延伸閱讀」的推介。

天主教和基督教

相比之下,羅馬天主教因為有 HQ,教宗試圖約束全球信眾的行為,於是禁止中國的教友燒香祭祖,結果被康熙和雍正禁教,並且驅逐傳教士。因為大清的君主明白,今日中國的基督徒不拜祖先,明日可以拒絕向皇帝效忠(即是造反)。在儒家社會中,祖先和皇帝都是父權社會的權威,祭祖和忠君是一脈相承的,都是傳統中國人社會的重要基石。也正正因為這一點,中國的漢族讀書人(例如:曾國藩、李鴻章和左宗棠)會協助異族統治者大清皇朝討伐太平天國(理由是維護儒家道統,因此出師有名)。明清以來,羅馬天主教(以及基督教)跟儒家文化格格不入,與官府的關係長期緊張。五四之後,更被中國的左翼知識份子視為帝國主義精神侵略的先鋒。向來敵視宗教的中國共產黨就更加不用說,毛主席的名篇<別了,司徒雷登>(1949) 足以說明一切 (註:司徒雷登是美國長老會的傳教士,嚴格來說他是基督徒而非天主教徒,不過對毛主席來說應該沒有分別)。

香港的情況比較特殊,六七暴動之後,港英政府刻意扶植基督教(新教)學校,以抗衡親中團體對年青人的影響力,令九七前基督教享有「類國教」的地位。在香港,基督教的傳教手法接近特許經營 (Franchising) 或者傳銷/直銷 (Direct marketing),都是把外國的商業模式 (Business model) (尤其是美國福音派或者基要派的那一套)照搬到華人社會,工作指引 (Working manual)、操作指南 (Operation guideline) 和靈修材料也是照單全收,一字不漏譯成中文,於是你會在教會的刊物中讀到一些生硬的歐化中文,例如:「文化爭戰」、「作光作鹽」、「更新靈命」和「轉化社會」等等,感覺有如閱讀五四文人所翻譯的外國社會科學著作,生吞活剝,令人頭痛。

順帶一提:較早前鬧得滿城風雨的正生書院事件,其市場策略跟特許經營 (Franchising) 非常類似,管理層同樣是把一套經過「測試」,已經證明「成功」的商業模式 (Business model) 於不同的國家(或者地點)不斷地自我複製。有需要的話,會引進當地的個人或者企業作為合作夥伴,以便跟官府打交道(以及交保護費)。這樣做有很多好處:特許經營權的持有者 (Franchisor) 可以藉此繞過官方為外資進入市場所設置的各種關卡 (例如:進口關稅、外資持股比例上限) ,可以在合作夥伴的協助下跨越文化障礙(即是把產品本土化)以及降低投資成本和風險(例如:合作夥伴會入股企業,又或者繳交特許經營費)。至於正生的管理層是人是神還是魔,自己想。

理論上,HQ 會對海外分支機構進行品質監控以及提供技術支援,但是實際執行起來,卻是另一回事。面對主權移交,九七前大批外國傳教士陸續撤離香港(其實早於八十年代初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達成協議之後,外國傳教士已經開始部署淡出),九十年代初香港的基督徒圈子亦爆發移民潮。九七之後本地的右翼基督徒開始向建制靠攏,跟傳統愛國陣營合流,致力鼓吹和諧社會,主攻性道德議題,卻無視政治體制封閉、社會缺乏公義以及貧富懸殊日益嚴重。本地的基督教教會於是變成中產俱樂部,窮人絕跡。對於這種奇怪的現象,網上有不少專文探討,作者不乏教會中人,有興趣請參考「延伸閱讀」的推介。

另一方面,在中國和亞洲,基督教(新教)擅長推銷安慰劑 (Placebo),並且要求信徒替教會發展「下線」(領人歸主)的做法,令它容易跟各國的當權者發生衝突(尤其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又或者是共產主義政權,前者如馬來西亞和印尼,後者如中國、越南和緬甸),因此經常令信徒身陷險境,同時也給予當權者有取締的藉口(極權政府不會容忍任何自發的民間組織)。

換言之,有 HQ 反而累事。

本土化的問題

有一種看法:羅馬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拒絕本土化,堅持照搬西方的一套,是因為害怕被中國文化同化(甚至腐化)。

首先是前車可鑑。印度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發生了種種質的變化,最後成功融入華人社會,但是面目全非,印證了「橘越淮而枳」的道理。

另一個原因,是吸收了景教的經驗。參考本地出版的基督教刊物<號角月報>(2007 年 8 月號)的社論,基督教在中國不是未試過走本土化的道路:公元 635 年(唐太宗貞觀元年),景教從波斯傳入中國,當時傳入的是一個後來被正統教會定性為異端的宗派,叫「聶斯脫利派」。據說曾經風行一時,但是由於採用了大量的佛教詞彙,逐漸失去本身的特色、教義和信仰,幾乎被佛教「同化」,以致於公元 845 年唐武宗「會昌滅佛」時被波及,結束了在中土為時大約二百年的早期發展。今日的西安,還有景教的石碑。

大概是上述的原因,明清之後傳入中國的天主教和基督教,都拒絕走本土化的道路,而是要求中國的信眾必須嚴格遵守全部的教義教規(例如:一定不可以拜祭祖先),同時拒絕下放權力給本地人。

這種說法,意味著作為西方文化重要組成部份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害怕面對中國文化所帶來的挑戰,不無道理但是略嫌誇張,無疑是把西方人看扁了(西方教會向來不乏對中國文化有深入研究的漢學家)。天主教和基督教會不會害怕中國文化(的污染)?這個問題應該由外國傳教士來回答。根據居港多年、曾經批評殖民地主義、後來下嫁中國人的英國傳教士杜葉錫恩 (Elsie Tu, 1913-) 的回憶,部份上世紀初來華的西方傳教士文化優越感非常強烈,視中國人為次等民族,甚至不會讓中國人進入自己的家,也不會跟中國人同桌吃飯。

換言之,西方傳教士他們未必看得起中國文化,更加不會隨便放棄自己的一套。他們並不害怕中國文化,但是對於其腐敗的一面,必定會加以提防。事實上,早期來華的西方傳教士中,不少人都對中國文化有深入的觀察,他們的筆記或者著作,都是「老外版」的<醜陋的中國人>。西方傳教士在華人社會生活的經驗雖淺,但是旁觀者清,他們充份意識到中國式醬缸的威力。這份警覺性,令耶教可以保持其純潔本質(相對於佛教而言),但是亦令到它難以真正地融入中國人社會。優點缺點,一體兩面。

想起迪士尼

我想起香港的迪士尼樂園 —— 同樣是照搬外國的一套,同樣跟官府關係緊張,同樣把香港視作進軍中國市場的跳板(Springboard)或者熱身練習 (Warm up exercise),也同樣是特許經營 (Franchising) 的模式。既然是小規模的離岸實驗室,就沒有必要大幅度修改產品,又或者替海外市場度身訂做新產品(即是本土化)。因為未肯定新興市場的潛力之前,這樣做不符合成本效益。反正跨國企業隨時會撤出新興市場 (Emerging Market),甚至已經有 Exit Plan(離場策略)。迪士尼樂園管理層對香港政府的態度一直是:This is already good enough for you。我有權係上海包二奶,香港呢頭家交俾你啦。倒貼?你預咗架啦!鬼叫你要做大婆?BTW: I’m just not that into you. See?

替外資跨國企業工作的中國人,都面對同樣的風險:一旦有甚麼風吹草動,政經大環境逆轉,又或者業績未如理想,跨國企業立即班師回朝,把資金、資源和外籍高層調回總部,留下曾經為海外辦事處工作的本地人,獨自面對一個充滿敵意、專制獨裁的本土政權,而他們將要為跨國企業所採取的錯誤策略(例如:態度傲慢、拒絕本土化、盜竊國家機密、試圖顛覆國家政權,又或者政治上押錯注)承擔後果。打工的還好一點,因為有遣散費,可以補償部份損失。事奉上帝的就比較麻煩,因為隨時有生命危險。對於一心想投靠洋鬼子當高等華人的中國人來說,其中的風險,不可不察。

跨國企業英雄塚

中國國情獨特,是葬送無數跨國企業的英雄塚,宗教市場亦不例外。表面上看來,人口眾多、經濟起飛、大國崛起,但是心靈空虛、道德淪亡、人性失落,應該是一個極具潛力、不容忽視的新興市場。但是想深一層,情況卻絕不樂觀,因為中國的人口雖多,但是向來缺乏宗教基因,加上數千年來受儒家思想薰陶,中國人表面上愛說道德,但是骨子裡自私自利。中國人口頭上說信(的一套),你千萬不能當真,否則只會吃虧。面對心口不一、精神分裂的虛偽大國國民,任何導人向善的傳統宗教都束手無策、無能為力。量與質,是截然不同的角度,用來分析中國市場,往往會得出相反的結論。

此外,還有文化差異以及政治干預所帶來的挑戰。外來宗教跟跨國企業一樣,要決定是否本土化,又或者本土化到那一個程度。而另一個相關的問題是,如何處理跟當權者的關係。佛教走本土化的道路,徹底融入中國文化,跟當權者妥協,委曲求存,找到生存的空間,而代價是面目全非,佛寺一度淪落至成為放高利貸、進行二手買賣,甚至賣淫活動的場所。這些事情,明清以及民國的小說和筆記中,不乏記載。西方的耶教為了保持純潔,拒絕本土化,結果跟儒家思想格格不入,無法真正融入中國人社會,也開罪了當權者,令拓展業務的過程困難重重,死結至今未解。

面對有數量無質素的中國市場,外來宗教跟無數跨國企業一樣,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就算耕耘多年,實際回報率亦遠低於預期,結果進退兩難,焦頭爛額。有人選擇止蝕離場,也有人苦苦支撐。至於從個人的角度看,是否值得為外來的宗教團體打工或者賣命,其中的利害得失,上面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小圖:照片來自 www.fotosearch.com

延伸閱讀:

The Economist :The Bible vs the Koran (Dec 19th 2007)
The business of marketing the Bible and the Koran says a lot about the state of modern Christianity and Islam.

Quick MBA: Global Strategic Management
http://www.quickmba.com/strategy/global/

維基百科:特許經營
http://zh.wikipedia.org/zh-hk/%E7%89%B9%E8%A8%B1%E7%B6%93%E7%87%9F

維基百科:傳銷/直銷/層壓式推銷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82%B3%E9%8A%B7

香港討論區 (2007 年 5 月 23 日):
宗教交流:你認為傳銷與教會吸納會員手法是否相類似?
http://www.discuss.com.hk/archiver/?tid-4284606-page-1.html

羅漢娃返羅漢寺感恩 (2009 年 4 月 7 日) (簡體字)
http://baby.jschina.com.cn/action/userobject1ai2008091.shtml

獨立媒體:梁文道:<沙門不敬王者>
(2007 年 11 月 3 日)
http://www.inmediahk.net/node/263105
節錄:其實佛教和政府的關係也不是自古以來就和氣友好的。中國佛教史上第一個偉大的護教者慧遠就曾經和東晉的獨裁者桓玄展開過一場著名的辯論。慧遠主張「沙門不敬王者」,意思是僧侶乃徹底的方外之人,有自己的理想和行為模式,因此不只不該和世俗的權威沾上邊,甚至見了皇帝也不用行俗人之大禮。

佛門網:左翼佛教(上):<袈裟革命>
(2009 年 8 月 19 日)
http://mingkok.buddhistdoor.com/cht/news/d/1598
節錄:劉宇光比較解放神學和左翼佛教,指出兩點:教義上,兩個宗教對直接使用武力有不同態度。南美的神父,可以打開神壇,底下就是衝鋒槍,但就算斯里蘭卡僧侶與英國抗爭,依然非常節制使用暴力。越南僧侶自焚,是否「殺生」?惹來很大爭議。

佛門網:左翼佛教(下):<香港的社運>
(2009 年 8 月 19 日)
http://mingkok.buddhistdoor.com/cht/news/d/1599
節錄:佛教暫時不是香港推動社運的力量,劉宇光反過來指出:佛教在香港的發展,與中央政府的統戰有莫大關連。

陳日君樞機致大陸天主教地上主教們的信函
(2009 年 7 月 16 日)
http://hk.myblog.yahoo.com/oldyosef@rocketmail.com/article?mid=10&prev=57&next=9
這是陳日君的博客。信裡面提到「不過看來殉道不是一個目下實際的可能,(中央)政府不想製造烈士,他們希望製造叛徒。如果你們團結堅持信仰的立場,或許政府會重新評估它的宗教政策。」西方傳媒稱陳日君為 The Defiant Bishop (叛逆主教),本地免費英文雜誌 HK Magazine 形容他面對中國共產黨的態度是 I answer to a higher power。

毛澤東:<別了,司徒雷登>(1949) (簡體字)
http://news.163.com/06/0216/09/2A2T43JJ000113DQ.html

維基百科:司徒雷登 (1876-196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8%E5%BE%92%E9%9B%B7%E7%99%BB

維基百科:基督教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9F%BA%E7%9D%A3%E6%95%99

香港基督徒學會:資料庫:<思>雙月刊:
http://www.hkcidata.org/database/sze/sze.html
我非教會中人,不知道是否應該用「改革派」來形容替這份刊物撰文的基督徒,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比「明光社」開明得多,而且具備反省精神。

心湖淬筆
http://mindtologos.blogspot.com/
這位博客對本地基督教教會的弊病有深入研究。

杜葉錫恩:<逃離基要派基督教>
http://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73
節錄:其實從一開始我們在中國旅居時,我經已意識到,面對比我們擁有古老很多的文明,我們正在這裡的人面前驕傲自大。當看到這個情況時,我內心就很不舒服。

維基百科:杜葉錫恩 (Elsie Tu, 1913-)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D%9C%E8%91%89%E9%8C%AB%E6%81%A9&variant=zh-hk

Wikipedia: Religion in HK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ligion_in_Hong_Kong

港產片<猛鬼差館>(1987) 劇情簡介
http://www.geocities.com/hkmovies168/hauntedcopshop1.htm

張愛玲:<中國人的宗教>(收錄於散文集<餘韻>)
全文見http://www.millionbook.net/mj/z/zhangailing/zalj/025.htm
節錄:但是中國人信基督教最大的困難是:它所描畫的來生不是中國人所要的。中國人集中注意力在他們眼面前熱鬧明白的,紅燈照裡的人生小小的一部。在這範圍內,中國的宗教是有效的;在那之外,只有不確定的、無所不在的悲哀。

YouTube 精選:

葉振棠/麥志誠:<難為正邪定分界> (3:1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58TA3AVeNA
送給正生的管理層以及支持者。

Mr. Bean: Welcome to Hel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UbqZ_oN5do&feature=related
Mr. Bean 變身魔鬼接待員,歡迎大家落地獄。

Mr. Bean: Amazing Jesu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TzXJMU1sLc&feature=related
Mr. Bean 扮牧師講道,顛覆聖經故事(耶穌將水變酒)。

Religulous (港譯:<標叔出城之與神駁嘴>) 預告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dkyLrDpaUg&feature=fvst
美國紀錄片,嬉笑怒罵論宗教,導演是<波叔出城>(Borat) 的 Larry Charles。

Revised 06/03/2013

2009年9月18日星期五

女人是關鍵


女人才有空求神拜佛

任何外來宗教,要在中國人社會紮根、生存和壯大,必須經歷一個世俗化和女性化的過程。

中國男人受儒家思想影響太深,相信學而優則仕。結果有學識的跟統治階層糾纏不清,好運的忙於弄權 (或者貪污),不好運的成為別人的棋子,在政治鬥爭中死得不明不白。至於沒有學識的低下階層,則相信「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小丈夫不可一日無錢」,好運的成為生意人弄算盤度日,不好運的靠出賣勞力過活,有空的時候借酒色賭博麻醉自己。結果是:不管有沒有讀書,中國男人都忙於追名逐利,又或者沉溺於不良嗜好,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可以從事宗教活動。

中國人社會,有時間求神拜佛的,多數是女人 —— 尤其是已婚和生了小孩,人生軌跡大局已定的女人。因此,外來宗教要吸收信眾,必須要迎合中國女人的口味,以及配合她們的生活習慣。

佛教夠 User friendly

這方面佛教比耶教(包括羅馬天主教以及基督教即是新教)做得更好,更加明白中國女人的需要。中國女人以家庭為重,佛教容許她們在家修行,不一定要出家,也毋須定時定候到廟宇參拜(除非是重要節日,例如:佛誕、觀音誕、盂蘭節、水陸法會),也沒有要求她們一定要奉獻某個比例的家庭收入,一切隨心隨喜,信眾擁有安排生活的自主權,非常 User friendly 。想提升靈性修養的話,又可以短期出家,一日、七日或者幾個星期都有,信眾可以各適其適,在世俗與屬靈之間自由出入。

中國佛教(正確地說是中原地區的漢傳佛教)另一個成功的市場推廣 (Marketing) 策略,是能夠為喜歡尋根問底的女人提供答案:你這一輩子做女人受盡委屈,老公包二奶,孩子不聽話,跟家婆相處不來,是因為前生的罪業。你今生努力積德行善,念佛印經,來生就可以做男人,又或者有其他福報(嫁入豪門、連生貴子?)。今生有個說法,來生也有了寄望,女人從此誠心禮佛。

耶教不夠 User friendly

相比之下,耶教(尤其是香港的基督教會)的教條僵化,為女信眾製造不少煩惱。別的不論,單是愛情婚姻,就已經困難重重。單身的女教友難覓另一半,芳心寂寞(因為丈夫必須是基督徒,而香港的教會向來陰盛陽衰,單身男教友嚴重不足)。難得有一男一女基督徒可以結成夫妻,又要煩惱婚後應該加入那一方的教會(假設他們來自不同的教會)。萬一他們來自不同的宗派,問題就更加複雜,隨時會引發教派衝突(香港的基督教有許多不同的教派)。就算以上的問題都解決了,婚後女教友又會覺得時間不夠用,因為教會跟家庭和事業爭奪個人有限的時間和精神(每週至少半日出席教會活動)、金錢(奉獻十份之一的收入)和資源(人際網絡)。

結果是:宗教信仰變成煩惱的根源,參與教會活動變成一份令人叫苦的兼職。曾經有女基督徒在網上留言,慨歎返教會感覺有如返工,想放棄但是又不知如何向其他教友解釋,進退兩難,非常苦惱。

香港人工作時間長,生活壓力大,社會競爭激烈,人際關係複雜。已婚的女基督徒要平衡事業與家庭,已經不容易,萬一精神體力不支,可能被迫要放棄宗教生活(即是淡出教會,然後專心照顧家庭,又或者專注事業)。問題並非她們的「靈命」不夠成熟堅定,而是基督教的本土化程度低,不懂得照顧中國女人的需要,不夠 User friendly 。若非教會的人際網絡有利用價值(有大量的中產客戶以及眾多的「成功人士」),又或者是想把孩子擠進教會名校,恐怕不少已婚的女基督徒已經放棄這份苦差。我不敢說所有女基督徒返教會都只為「揾著數」(佔便宜),當中有沒有人是為了尋求精神寄託或者靈性修養?也許有,畢竟信者有,不信則無,而「信者得救」。

懂得照顧中國女人需要的宗教,信眾的數目會增長得很快。踏入香港書展的「宗教館」,你會見到群雌粥粥,鶯鶯燕燕按年齡劃分山頭 —— 佛教團體以中老年女人為主(原因不難理解),基督徒團體則以年青女子居多(多得教會學校的耕耘),兩邊同樣陰盛陽衰。要尋找陽氣,必須到道教團體的攤位,那裡有幾位疑似張三豐、丘處機以及黃初平(黃大仙)充撐場面,不過看上去眼神迷惘空洞,應該尚未打通任督二脈,無力施展乾坤大挪移。

女信眾的缺點

從教主的角度看,女信眾可以助你紮根本土市場,出身好的可以奉獻金錢和人脈,條件稍差的可以當女傭當跑腿。但是她們有一個缺點,就是人數再多,也不能給你國教的地位,因為權力掌握在男人的手中。熟悉基督教歷史的人都知道,羅馬帝國的君主(君士坦丁大帝, 272-337)改信耶穌,給予基督教合法的地位,是重要的轉捩點。要成為中國的國教,你必須取悅和說服當權者,即是擺平中國的皇帝,其次才是信奉儒家思想的書生們(你搞得點皇帝,想做官的書生自然會來歸附)。中國近代史上,基督教曾經採用這種策略(蔣介石跟宋美齡婚之後改信耶穌),可惜蔣委員長遇上命中的剋星毛主席,敗走台灣,基督教因而未能成為中國的國教。

講到宗教跟政治的關係,佛教處理得比耶教好。中國歷史上雖然也曾經滅佛(公元 845 年唐武宗「會昌滅佛」,原因是佛門的經濟實力開始威脅到朝廷,以及皇室選擇「崇道滅佛」),但是總的來說,佛教跟中國歷代當權者的關係大致上良好,可以在華人社會中找到生存的空間。連向來敵視宗教的中國共產黨,也對佛教採取比較包容的態度,近年更有不少內地官員(尤其是中年貪官)公開信佛,但是他們絕對不會公開信天主教或者基督教,因為「涉嫌勾結外國反華勢力」。了解中國國情的人都知道,內地人公開向境外第二權力核心效忠,是死罪。

小圖:照片來自 www.fotosearch.com

延伸閱讀:

王亭之:<佛盲每自中年始>
http://www.kankanwoo.com/masterjournal/journals.asp
節錄:人到中年,便多哀樂,是故許多人都在中年開始信佛。

獨立媒體:梁寶:<保守‧激進 —— 佛教熱>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3563
節錄:近期身邊學佛的朋友越來越多。

余杰:<菩薩能夠庇護貪官嗎?>
(蘋果日報 2009 年 8 月 4 日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0804&sec_id=4104&subsec_id=15337&art_id=13059230&coln_id=6970284
節錄:那麼,中共官僚究竟信甚麼呢?他們很少信仰基督教,因為這種信仰需要他們捨棄權力與金錢,背起十字架來跟隨耶穌走義路;所以,他們大都自稱信佛,因為他們認為菩薩是可以花錢收買的,正如他們自己一樣。

返教會辛苦過返工 (By Clotho)
http://www.hkvcas.org/clotho/read.php?59
節錄:聲色藝的幹事們自從全部脱離學校,成為上班族後,就越來越忙,變得無法搞活動,要找學生新血加入。我們團契,就開宗名義是就職青年團契,個個都係要返工進修,又不能找學生幫忙,於是成班忙人在做更加忙的事。我的家人己在抱怨,我怎麼總是和教會弟兄姊妹開飯局,不回家吃飯?

譚以諾:<轉教會之必要?>
香港基督徒學會:資料庫:<思>雙月刊:
第 111 期 (2008 年 9 月)
http://www.hkcidata.org/database/sze/111/sze111-9.html#article
節錄:Rachel 還在考慮,究竟要不要轉教會。 自從她與 Jacob 結婚後,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擾她。其實早在結婚前,她已經在想這個問題。她與 Jacob 來自不同教會,在他們結婚前,他們都會到對方的教會去聚會,讓大家試試那一個教會更適合婚後一同聚會。

19/09/2009

2009年9月11日星期五

目連救母(二)


救父變救母

有趣的是,「目連救母」的原形,是男兒救父。「佛光電子大辭典」的說法是這樣的:

「盂蘭盆之起源極早,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的<摩訶婆羅多>(梵文:Mahābhārata)第一大章之第十三章、第十四章,及第四十五章至第四十八章等之中,皆有關於盂蘭盆之敘述。又<摩奴法典>(婆羅門教的經典)第九章、<摩訶婆羅多>第一大章之第七十四章等,其中皆有梵語 putra(子息)語源之說明,謂男兒必須拯救(梵 trayate)墮於地獄(pun)之父之義。因印度古來即相信無子嗣者於死後必墮入惡處,故婆羅門於二十歲修業圓滿後,遂歸家娶妻生子,以祭祀祖先之靈。 」(按:在印度的種姓制度中,婆羅門是祭司,掌握宗教權力,社會地位最為崇高。)

從救父變成救母,反映了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所作出的調整。跟唐代之後的觀音造型從男變女一樣,都是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本土化的重要里程碑。

出世變入世

印度佛教本來是出世的,傳入中國之後卻變得入世,大陸作家阿城如是說:

「例如印度佛教輪迴的終極目的是要脫離現實世界,中國世俗則把它改造為回到一個將來的好的現實世界,也就是說,現在不好,積德,皈依,再被生出來,會好。這次輸了,再開局,也許會贏,為甚麼要離開賭場?釋迦牟尼的原意是離開賭場。」<閑話閑說 —— 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

中國人好賭,連佛祖都無法叫中國人戒賭。於是唯有退而求其次,教你如何管好屬於自己的一盤帳。佛教於是變成會計科,例如:佛家有「迴向」(轉贈)的說法,阿甲唸了許多遍<金剛經>或者<大悲咒>,他可以把功德「迴向」給已故的親友阿乙,或者已經前往彩虹橋的愛犬旺財、愛貓咪咪,又或者給其他「有情眾生」(佛家語:有靈性的生物)。不是開玩笑,下一次路過「齋舖」(港式粵語:素食店),不妨拿一本佛教徒捐款印刷的佛經來看看,翻到書的最後幾頁,「功德芳名」(贊助者)一欄內,除了「迴向」給「歷劫以來一切父母師長六親眷屬六道群靈水族毛群冤親債主無主孤魂」之外,不難找到已逝的寵物貓狗的名字。

棄家變戀家

面對強大的儒家文化,佛教另一個重大轉變是對家庭的態度。印度佛教的僧人本來要割斷塵緣,跟家庭完全脫離關係,但是這種做法跟儒家文化的家庭本位格格不入,中國人父母不願意跟孩子一刀两斷,華人社會亦不會接納一個鼓勵孩子棄家改姓的外來宗教,於是佛教變成一個宣揚孝道的宗教。「目連救母」就是一個好例子:目連出家之後知道母親有難,立即直奔地獄,母子關係從未斷絕,而佛祖也認同他的孝行,甚至出手相助。這樣的故事,絕對適合中國人的口味,尤其是已婚女人。

許多人都指出,觀音菩薩由男變女,是為了方便女信眾參拜。中國式父權社會不喜歡見到女人崇拜男性神祇,因為虔誠的已婚女信眾隨時會愛上祂,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出軌。觀音變成女性形象,而且是孝順女(相傳妙善三公主為救父王而自斷一臂,後來變成千手觀音),又或者化身為守護眾生的慈母,救苦救難、送子送錢(香港人發明「觀音借庫」),就可以妥善解決這個問題。唐代之後,中國女人去拜觀音,變成是向社會認可的模範女性學習,符合中國式父權社會的道德規範,男人於是可以安心讓女人去參神。

小圖:照片來自 www.fotosearch.com

參考資料:

佛門網:普及佛學詞彙:盂蘭盆
http://www.buddhistdoor.com/glossary/word.php?word_chi=%E7%9B%82%E8%98%AD%E7%9B%86&chi_submit.x=13&chi_submit.y=6

佛門網:普及佛學詞彙:迴向
http://www.buddhistdoor.com/glossary/word.php?word_chi=%E8%BF%B4%E5%90%91&chi_submit.x=64&chi_submit.y=12

維基百科:印度的種姓制度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7%8D%E5%A7%93%E5%88%B6%E5%BA%A6

維基百科:摩訶婆羅多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1%A9%E8%A8%B6%E5%A9%86%E7%BE%85%E5%A4%9A&variant=zh-hk

維基百科:觀世音菩薩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A7%80%E9%9F%B3&variant=zh-hk

延伸閱讀:

阿城: <閑話閑說 —— 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
(時報出版 1995)

11/09/2009

2009年9月2日星期三

目連救母(一)


農曆七月十四,講「目連救母」。許多人都知道,盂蘭節源於這個故事。「佛光電子大辭典」的說法是這樣的:

「佛陀弟子目連之母,墮餓鬼道中,目連作盂蘭盆會,以解救其母所受厄難。據盂蘭盆經所載,目連以母墮餓鬼道中不得食,佛令作盂蘭盆,於七月十五日,具足百味五果於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而後其母始得吃食。目連告佛:「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行孝順者,亦應奉此盂蘭盆。」佛言:「大善!」至後世,猶因襲此一作法,遂為盂蘭盆會。

...所謂盂蘭盆,是梵文 Ullambana 之音譯。漢語系佛教地區,根據盂蘭盆經而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超度歷代宗親之儀式。又作「烏藍婆拏」,意譯作倒懸。又稱盂蘭盆會、盆會。乃梵語 avalambana(倒懸)之轉訛語,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懸,痛苦之極。「盂蘭」即倒懸之義,「盆」則為救護之器,故以「盂蘭盆」釋為「救倒懸、解痛苦」之義。此一說法,後世多採之。

...中國最早行盂蘭盆會者傳為梁武帝,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七載,大同四年(538)武帝曾至同泰寺設盂蘭盆齋。」

目連救母的故事宣揚孝道,符合儒家文化的家庭取向,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並且成為戲曲、繪畫和雕塑的常見題材。

然而,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看,這個故事其實是反映了中國式母子情意結 (Oedipus Complex)。專注家庭治療的香港心理學家李維榕博士如此分析:

「最近看中國戲曲,看到<目連救母>一段,使我茅塞頓開,更加明白這傳統心態的潛而默化。

目連患上重病,只有吃狗肉才能康復,守齋的母親救子心切,為兒子而破戒。目連痊癒後,恨母親破壞了自己的齋戒,離家當和尚去了。但是當他知道母親為了破齋戒而被捉入地府折磨時,目連便拋下袈裟,趕到地獄救母。後來上天要封賞目連為忠孝天神,母親卻因殺狗而被罰變成一條狗。目連憤而謝絕封賞,抱著變了狗的母親,只說:我要陪媽去。

這個古老的故事,充滿母子情意結 (Oedipus Complex),在那歌頌「世上最難得是母子情」之餘,母子的結也縛得緊而又緊。從佛洛依德 (Sigmund Freud) 的心理分析看<目連救母>,這母子關係是有趣的曖昧,母親是第一個為兒子破齋戒的人。兒子也因此走入了空門,即是為了母親而從此不近女色。在母親臨危時,冒死打救,到最後,母子再也不分離。

目連是母親心中忠孝的象徵,一個理想的兒子。只是目連救母,誰救目連?」

換言之,這個故事用迂迴曲折的方式,表達了中國母親對兒子的霸佔式的愛,以及隱藏的慾望。留意故事中的父親或者丈夫角色完全缺席,他就算不是已經死了,都是雖生猶死,從女人的角度看來無足輕重、不值一提。故事中,兒子曾經反抗母親的操控,但是到最後他還是向她屈服。為了救母親,兒子不顧一切,直闖地獄。表面上,兒子的行為體現了「孝道」—— 一個中國式父權社會的專有名詞、一種儒家思想推崇的可貴品質。但是從母親的角度看,口頭上怎麼說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得到最後的勝利。她這一生,受的苦再多,也還是值得的,因為她終於得到他,兒子始終是「愛」她的。

戲曲是上一代中國女人的鴉片。她們透過觀看舞台上由假鳳虛凰(女伶)演出的才子佳人故事,彌補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遺憾,得以釋放壓力,以及得到短暫的歡愉。已婚的中國女人要面對很多問題:一段半死不活的婚姻,一個不解溫柔的丈夫,被壓抑的性慾,老夫少妻性生活方面的不協調,傳宗接代的壓力,沉重的家務,愛挑剔的公婆小姑,家族中的是非錢債,日復一日的沉悶生活,重男輕女的社會,二等公民的身份等等。不管她是妻還是妾,老公有錢沒錢,這張煩惱清單都很長很長,令女人的心理包袱非常沉重。中國女人需要一個透氣的窗口,好讓她們可以短暫地脫離現實,躲起來埋首築夢。這個窗口,古代版是戲曲,現代版是愛情小說和影視作品。現實生活太累人了,鴛鴦蝴蝶,永遠有市場。

現實生活中,不少中國女人,對丈夫心死(又或者在他的肉體真正死亡)之後愛上兒子。從她的角度看,丈夫欠她的,要由他的親骨肉來償還。兒子的五官體態長得像爸爸,但是他絕對不能像爸爸,因為爸爸對媽媽不好,甚至曾經出賣、背叛和拋棄她。她和他,從他出生的那一天開始,就註定愛恨交纏、永不分離。從母親的角度看,長大了的兒子只能為她而活,他的時間、精神以及金錢都只能投放於母親的身上。他的人生,只能有一個目的,就是打救以及釋放被困於情緒煉獄中的母親。任何試圖跟母親爭奪兒子的女人,都罪該萬死,最後只會被瘋狂和憤怒的母親碎屍萬段。她心底裡渴望被兒子緊緊地擁抱著,直到世界的盡頭,生命的最後一刻。她有亂倫的動機,但是不能夠表達出來,更不能付諸實行。這種潛藏的慾望,令她變成一個可怕的人。

東風惡,歡情薄。粵劇愛好者都知道,這齣戲,叫<釵頭鳳>,即是<夢斷香銷四十年>。張愛玲的粉絲會告訴你,祖師婆婆的版本,叫<金鎖記>。華人社會,母親破壞兒子的婚姻,是常見的事。

愛上兒子的女人,不一定是惡形惡相的曹七巧,也可以是賢良淑德、含辛茹苦、受盡委屈,我見猶憐的慈母白燕。後者也許比前者更可怕:她的大眼睛永遠含淚,長年累月透過大大小小、有必要或者沒有必要的犧牲,把兒子緊緊栓牢,她會替他戴上頸圈,期望他像小狗般一輩子留在自己身邊。他的兒子就算結婚娶妻,也還是她的人。如果你是她的媳婦,你只能扮演兒子的近身丫環,即是<紅樓夢>裡面的襲人,而她是賈寶玉的生母王夫人,掌握著你的生殺大權。你可以跟他初試雲雨,得到他青春的身體,但是萬一你有非份之想,試圖控制他的心,她隨時會動殺機,而且是笑著進行。

讀懂了「目連救母」的故事,你自然會明白,為何華人社會中,婆媳糾紛特別普遍以及嚴重。你也會明白,為何戲曲故事當中,特別多兒子救母親的情節,由<目連救母>開始,我記得的有<沉香救母>(寶蓮燈)、<士林祭塔>(白蛇傳)、<咬臍郎>(白兔會)等等。戲名或有不同,戲軌卻如出一轍:丈夫也許遠行出征,又或者優柔寡斷、軟弱無力,受苦受難的妻子缺乏依靠,只能夠等待兒子長大成人、羽翼漸豐、中狀元又或者學成武藝下山,方能逃出生天,有好日子過。

深宵時份看五、六十年代的黑白粵語長片,看見故事中的丈夫和兒子角色由同一位男演員扮演,於劇情發展的不同階段,跟受盡委屈的苦命女主角兩番談情,最後兒子成功救母又或者母子相認抱頭痛哭,更覺得中國女人的慾望呼之欲出,只不過有人選擇視而不見罷了。

小圖:照片來自 www.fotosearch.com

參考資料:

佛門網:普及佛學詞彙:目連救母
http://www.buddhistdoor.com/glossary/word.php?word_chi_id=21297

佛門網:普及佛學詞彙:盂蘭盆
http://www.buddhistdoor.com/glossary/word.php?word_chi=%E7%9B%82%E8%98%AD%E7%9B%86&chi_submit.x=13&chi_submit.y=6

李維榕的文章<目連救母>收錄於<家的萬花筒>(皇冠叢書:2003 年 7 月初版,220-226 頁)。李維榕博士是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總監及副教授,以下網頁有她的簡介:http://www.hkbookcity.com/showbook2.php?serial_no=121416
香港女作家林燕妮筆下多次提到李維榕,她們是從小認識的同學兼好友。

Answers.com: Opedius Complex
http://www.answers.com/topic/oedipus-complex

Answers.com: Sigmund Freud (1856-1939)
http://www.answers.com/topic/sigmund-freud

http://www.answers.com/topic/sons-and-lovers
讀比較文學的人會告訴你,英語世界中也有寫母子情意結的故事,例如:Sons and Lovers,作者:D.H. Lawrence (1885-1930)。

陸游的<釵頭鳳>以及唐琬的和詩
http://163.20.173.1/~t88fh163/poem%20%20word/201.htm

維基百科:白燕 (1920-1987)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9%BD%E7%87%95&variant=zh-hk

YouTube 精選:

黃安(曲/詞/唱):<新鴛鴦蝴蝶夢> 
(九十年代台劇<包青天>的片尾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HO5_HZzc5o
旋律是中國人耳熟能唱的五聲音階,第一段的歌詞改寫自李白 (701-762) 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玩中國風,周董唔該企埋一邊(請站過一旁)。

粵劇:梁漢威:<沈園題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jzV7e3-fqY&feature=PlayList&p=A3D795FBD58BD00E&playnext=1&playnext_from=PL&index=137
邊唱邊寫<釵頭鳳>,書法好過劉德華。

越劇:陸游與唐琬之<釵頭鳳>(有字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LOA89phpwE&feature=PlayList&p=A3D795FBD58BD00E&index=139
若有人知道演員的名字,請告訴我。

02/09/2009

回覆 19/10/2011 的留言:
Thanks for the information. I was using Chinese materials provided by Buddhist websites and the wikipedia. Please refer to the footnotes. I would not call myself a religious expert and that’s why I always specify the sources, so that whoever is interested in the topic could dig further and take the discussion to another level. Would you mind asking your friend to provide the source of the info that she has discovered? That would add another interesting perspective to the article. Buddhism is an old religion and it is not uncommon that different versions / interpretations arise (due to practical reasons). Remember The Da Vinci Code? Thks again.

For worte paroles: Thks for the info.

2009年8月15日星期六

自報家門(六)


寫<自報家門>系列的時候,腦海中一直有個問題,就是:這幾篇文章,是否會令小朋友的心情更加沉重?今年畢業已經夠大鑊,我是否落井下石?

不是扮老,如果你今年大學畢業,我生得你出。我唔想做你阿媽,費事激死,不過你可以叫我 Auntie ,OK ? Auntie 向來不喜歡小孩子的,如今卻懂得為小朋友著想,臨老轉死性,希望唔係迴光返照。

Auntie 所講的都是事實,裡面所提到的香港社會潛規則,不是甚麼 Best Kept Secrets ,許多資深中環友都知道,只不過不會公開講,更加不會花時間寫文章解釋。香港資訊流通,我所說的,你們或多或少都知道,只不過 Auntie 的論述比較有系統、有條理。

這些政治不正確的東西,大學的「就業輔導處」應該不會教。Auntie 相信,(Dis-)Appointment Service 依然停留在「如何認識自我個性」、「如何準備個人履歷」、「面試前的預備工作」以及「面試答問技巧」的層次。

你哋唔好怪「就業輔導處」,香港的大學非常依賴政府撥款,學院官僚自然不會講一些令官府尷尬的說話。他們目前最關心的,是如何推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和起薪點,向視大學為職業訓練中心的家長交代。屁股指揮腦袋和嘴巴,這個道理,Auntie 相信你們懂。

如果 Auntie 的文章令你哋唔開心,唔好意思,我都無辦法。真相往往令人不安,尤其是華人社會,向來有欺騙小孩子的傳統。只不過 Auntie 相信,有些事情,你們早一點知道,比遲知道好,所以我還是寫了。這些事情,你我都無法改變,但是你們看完 Auntie 的文章之後,至少會有心理準備。

Auntie 小時候最喜歡的外國電視片集,叫<愛登氏家庭> (The Addams Family) 。長大之後,喜歡 Tim Burton。你可以想像,Auntie 並非在燦爛陽光下穿著迷你裙踢腿起舞的啦啦隊隊長,無法 Cheer you up。想補充正能量,要喝心靈雞湯,請急 Call 詹瑞文,又或者加入麥 Sir(麥潤壽)的「永不放棄同學會」。正氣的你,可以讀朱光潛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1929)。信上帝的你,可以返教會,不過唔使預我。

小圖:<愛登氏家庭> (The Addams Family)
(這是 Auntie 小時候看的版本,照片來源:http://www.rotaryfayettevillega.com/SongoftheWeek.cfm)

延伸閱讀:

勞工署刊物:提防求職陷阱
http://www.labour.gov.hk/public/pdf/eip/BewareEmployTrap.pdf
略嫌簡單,聊勝於無。

維基百科:朱光潛 (1897-1986)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C%B1%E5%85%89%E6%BD%9C&variant=zh-hk
上了位的「第二代」,都喜歡向「第四代」推薦他寫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YouTube 精選:

The Addams Family TV Show Opening (196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FD7KGBUtKI&feature=fvw
Auntie 的童年回憶。

My Little Airport: <畢業變成失業>(Liv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4Jjew8Gs5o&feature=related
手作仔,幾趣緻。

John Lennon: Working Class Hero (197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DKnEN6cn-I&feature=related
寫階級矛盾,勁過馬克思。 Auntie 出身寒微,聽到想喊。這首歌是 John Lennon 離開 Beatles 之後的作品,曾經被 BBC 禁播,原因是歌詞內含粗口 (Fucking)。

15/08/2009

2009年8月8日星期六

自報家門(五)


「第二代香港人」忙於為自己的兒女鋪路。他們當中,有一群是事業有成的離婚婦人,她們嘗試運用自己的財富和人脈,為兒女的事業鋪路。作為女人,我理解她們的心情,但是我不知道是否應該同情她們。

這類女人,娛樂圈代表有沈殿霞 (1945-2008)、薛家燕 (1950-),官場代表有廖秀冬 (1951-)、(劉)李麗娟 (1949-),而商界代表有灣仔碼頭「水餃皇后」臧姑娘 (臧健和)。她們的共通點是離過婚,丈夫也許另結比她們年輕許多的新歡,又或者拋妻棄子兼留下一屁股債。她們當中,有些曾經為老公的事業出力,協助男人打江山。有些無法生育,有些是高齡產婦,有些只誕下女兒,因而被夫家嫌棄。也有人是新移民,為了家庭團聚而放棄自己的事業。世俗觀點是,她們都曾經為婚姻付出許多,但是到頭來血本無歸,輸得一敗塗地。

一段婚姻出問題,有千百個原因,有時不能全怪男人或者第三者。但是從世俗眼光看,她們都是苦命女人。因為中國人相信,女人如果第一次婚姻失敗,她這一生也就完了,因為結過婚的老女人沒有人要,中國男人也不會浪費金錢養育別人的孩子,他們沒有那麼偉大。中國男人越老,喜歡的女人越年輕。

離婚女人於是成為單親母親。在華人社會中,婚姻失敗的女人自覺曾經被男人拋棄、出賣和背叛,會變得極度缺乏安全感,這種負面情緒肯定會影響孩子,尤其是長女或者獨生女。長女一般比較早熟,會主動分擔母親的煩惱,獨生女則跟母親相依為命,她們都特別容易捲入父母的感情漩渦,甚至在母系親友的推波助瀾之下,成為大人之間的談判籌碼,因此而缺乏自我發展的空間。父母的破碎婚姻,在她們的生命中,成為揮之不去的陰影,所佔的份量極重。

事業有成的母親會把安全感建立在金錢上,因為她們覺得男人靠不住。既然愛情有如過眼雲煙,她們寧願犧牲健康換取金錢,試圖盡快為兒女的事業打好基礎。她們焦慮不安,凡事只爭朝夕,因為她們最擔心的,是自己一旦早逝,孩子尚未站穩陣腳,被人欺負的時候,會叫天不應叫地不聞。至於孩子的爸,當然是袖手旁觀。他也許是跟孩子關係疏離,也許是被現任妻子所阻攔,也許是害怕面對前塵往事,又或者害怕被前妻的親友在靈堂上公審。

面對今日就業市場的惡劣形勢,單親母親比誰都緊張,她們害怕孩子會因為沒有爸爸的幫忙而吃虧。因為在華人社會中,權力和財富都從來都是根據父系血脈傳承。她們於是試圖運用自己的財富和人脈,為兒女的事業鋪路,結果反而為兒女的人生埋下不幸的種子。娛樂圈的代表沈殿霞和薛家燕就是好例子。

沈殿霞生前積極為女兒鄭欣宜爭取幕前演出的機會,結果反而令觀眾抗拒鄭欣宜,因為大家都認為她是靠母親上位,欠缺聲色藝,也沒有通過競爭式考核。中國人社會就是這麼虛偽,私底下所有父母都會用盡一切方法,為兒女的未來鋪路,但是如果你太過高調,大家又會不高興,並且拿你的兒女出氣,而娛樂圈最需要的,偏偏就是觀眾緣。如果你是鄭欣宜,現階段放棄演藝事業,回歸校園做普通人,好像辜負了母親的期望,可是繼續下去,又好像原地踏步,身邊的長輩又七嘴八舌,正是進退兩難。

薛家燕的長女石祐珊目前是母親的經理人,有自己的製作公司,看來會向幕後發展。中國人父母都喜歡開公司讓兒女打理,但是太子女往往難以服眾,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容易作出錯誤的決定(例如:生意上過份冒險或者保守),又或者待人接物失去分寸(例如:過份情緒化或者老氣橫秋)。雖然她們無須四處求職,免去面試過程中的種種不堪,也無須從低做起,但是回到母親所開設的公司,也是左右做人難。對於二十出頭,缺乏人生經驗,在外國長大,對中國人做生意手法認識不深的年青女孩來說,壓力很大,不容易。

客觀現實是,就算母親有錢有面,也不能保證孩子的事業會一帆風順。但是中國人父母永遠不會放棄規劃孩子的人生,尤其是缺乏安全感的離婚女人。這是主觀意願,不講道理,講也沒用。

事業以外,更大的潛在危機,是長女或者獨生女的感情生活。她們目睹父母婚姻失敗,會對男人缺乏信心。但是缺乏父愛,又令她們渴望異性的撫慰,以彌補成長期的遺憾。男人的愛慾,對她們來說,非常刺激。這種又想愛又怕痛的矛盾心理,會令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女孩子在愛情路上忐忑不安,反覆無常,反應極端。她們也許佔有慾極強,對男人要求極高;又或者愛到失去自我,對男人唯命是從。當她們的男人,需要極大的耐性,極高的情緒智商。(各位大哥:你們有沒有經驗?)

更不幸的是,她們的母親的財富、知名度以及社會地位,會令她們成為職業騙子的獵物。如何令不快樂的富家女乖乖奉上金錢?答案:愛情、宗教,又或者二合一(例如:震倉哥,他是這一行的的狀元)。情場和宗教團體從來都是職業騙子的避難所、集中地和覓食森林,他們也許是獨行的散兵游勇,也許是受僱於犯罪集團的僱傭兵,專門佈下情慾陷阱,然後敲詐勒索。更甚者,母親的親友覬覦豐厚的財產,會派遣自己的兒子或者是職業騙子去追求世姪女。對了,就是母親彌留之際,那群俯伏於病塌前,不斷含淚點頭,答應會好好照顧世姪女的叔叔阿姨們。人走茶涼,手快有,手慢無,世姪女亭亭玉立,是時候割禾青了。

如果我是職業騙子,那些「自報家門」式的個人專訪(不管是母親還是女兒)正合我意,因為它提供了初步的參考資料。做母親的,以為多做訪問有助兒女的事業,結果適得其反。母親越高調,孩子越危險。結果是:好心做壞事,愛你變成害你。

小圖:薛家燕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沈殿霞 (1945-2008)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2%88%E6%AE%BF%E9%9C%9E&variant=zh-hk

維基百科:薛家燕 (1950-)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6%9B%E5%AE%B6%E7%87%95&variant=zh-hk

維基百科:廖秀冬 (1951-)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B%96%E7%A7%80%E5%86%AC&variant=zh-hk

維基百科:(劉)李麗娟 (1949-)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A%89%E6%9D%8E%E9%BA%97%E5%A8%9F&variant=zh-hk

維基百科:灣仔碼頭水餃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81%A3%E4%BB%94%E7%A2%BC%E9%A0%AD%E6%B0%B4%E9%A4%83&variant=zh-hk

08/08/2009

2009年8月1日星期六

自報家門(四)


四代香港人

不少資深中環友,都是呂大樂筆下的「第二代香港人」(以下簡稱「第二代」,即 1946-1965 年間出生)。英文的說法是 Baby Boomer,即是「戰後嬰兒」。他們也許在內地出生,然後隨父母(戰後來港的「第一代香港人」)南下(例如:陳冠中 1952-),又或者是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廣東人。他們於七十年代初大學畢業,受過殖民地英語教育,畢業之後剛好遇上香港經濟起飛的年代,而中國大陸依然重門深鎖。

「第二代」當中,有些(尤其是港大校友)加入港英政府做政務官(例如:任志剛 1947-),有些加入商界(尤其是老牌英資公司),從 Management Trainee(行政練習生)做起(例如:張永霖 1948-),然後沿著企業階梯一步一步往上爬。他們得享天時、地利、人和,步入中年之後,不少人在事業上都有一番的際遇和成就。好運的話可以被港英政府收編,晉身統治階層分享權力,差一點的也可以成為專業人士,過著舒適體面的中產生活。

呂大樂指出,「第二代」生於匱乏的戰後年代,他們通過以淘汰考試為主導的精英教育制度的考驗,視競爭為人人均需要服從的鐵律,並且(在上位後)將弱肉強食的森林法則 (Law of the Jungle) 發揚光大。呂大樂 (1958-) 自己也是「第二代」,在<四代香港人>中卻狠批「第二代」,認為他們在成長期間得到社會提供許多機會,上位之後卻沒有擔起歷史使命,為下一代提供一個更開放、更公平的環境,對年輕一代亦缺乏包容。

呂大樂的<四代香港人>是一本好書,薄薄的袋裝書,不夠一百頁,很快讀完,而且書價便宜(三十元),是港式茶餐廳的套餐價錢。這本書觀察敏銳,道出不少香港人的心聲,因此在主流傳媒以及互聯網世界都引發不少討論。學者著作能夠雅俗共賞,引起廣泛的迴響,在香港來說是異數,非常罕見。不少評論都指出,這本書的主角(或者應該說是大奸角),其實是「第二代」。

「第二代」犯眾憎,不但因為他們虛偽,而且因為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犧牲了別人的下一代。是香港人都知道,「第二代」裡面當官的一群,不但沒有為下一代造就發展空間,而且過河拆橋,一手拆毀曾經協助自己向上爬的社會階梯。九七之後,他們為了向偉大祖國投誠示忠,推行各項教育改革(例如:母語教學、微調方案、愛國教育、通識教育、三三四學制),令出身寒微的「第四代」(1976-1990 年出生) 成為白老鼠和公認的次貨,在就業市場上缺乏競爭能力,再無出頭的機會。香港家長提起教育改革,無不咬牙切齒,恨之入骨。

另一方面,正如呂大樂所指出,九七之後,「第二代」就算受到勞動市場的衝擊,也有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他們當中的高官或者高層,透過推行彈性僱佣制度、合約制和降低入職起薪點等各種措施,有效地肥上瘦下、成功自保。他們的下屬「第三代香港人」(即 1966-1975 年間出生) 因此被合法地剝削和壓迫,無法規劃自己的事業與人生。第三代上位無望,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從小被灌輸的「香港夢」(不論出身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善物質生活以及向上爬)破滅。呂大樂說,「第三代」比「第四代」更懂得「第二代」的語言(包括理解字面意思以及推敲弦外之音),但是討厭他們的虛偽,只是苦於缺乏權力和金錢,難以抗衡。

換言之,「第二代」同時犧牲「第三代」和「第四代」的利益來自保和自肥。九七之後的香港當權者,跟內地的官員一樣,吃祖宗的老本,斷子孫的後路。他們的做法十分符合中國國情,證明香港正在迅速大陸化。

第二代對就業市場的貢獻

而「第二代」對就業市場的貢獻是:十年教改,公營教育體系已經爛透,無可救藥,中產家長以及大機構(尤其是跨國企業和投資銀行)已經對港產的大學生失去信心。於是出現一個非常諷刺的現象:港產的大學生,在自己的地方,給自己人歧視。連我這個「第三代」隊頭,拿著本地老牌大學的陳年學歷,若干年前見工時也聽過以下的說話(來自一個扮演獵頭族的鬼婆):We prefer overseas graduates because they have the same wave length with our clients. 我的答案是(笑笑口):So you are suggesting that I am ET? (按:那份工應該是「假盤」,鬼婆見我旨在攞料,因此毋須同佢客氣。)

今時今日,有理由相信歧視本地學歷的情況只會有增無減。這個暑假,出身普通家庭的「第四代」,拿著九七後的本地大學學歷,到各大機構見工,會有甚麼際遇,可以想像。想聽年青人的心聲,請到本地各大網上論壇,然後點擊「求職面試」。

「第二代」當然明白自己所幹的好事,也很清楚就業市場的狀況。私底下,他們對求職面試的看法非常負面,我認識的一位銀行界前輩就講過:「叫我去見工,咪即係送上門俾人玩!」(廣東話:俾人玩=被欺負)他的另一金句是:「後生仔出嚟做嘢,千祈唔好諗住有嘢學!」(年青人出來社會工作,千萬不要期望可以學到甚麼!)從小朋友的角度看,他正一「屎忽鬼」(廣東話:屎忽=屁股,「屎忽鬼」乃英文 Asshole 之港譯)。前輩是典型的「第二代」,七十年代初本地老牌大學畢業,一輩子服務同一間銀行,從未轉工,有份賣「累埋兄弟」。前輩於金融海嘯之後退休,如今生活優悠。

正是:殺人放火金腰帶。

上了位的「第二代」通常把求職面試當做一場戲,又或者純粹程序上的需要,他們習慣把注意力放在幕後的權力爭逐之上,因為他們都是典型的「政治動物」(Political Animals)。上文提及的左丁山(香樹輝)在<蘋果日報>的專欄<GG 細語>中,寫到金管局總裁的任命,是這樣說的:

「凡係大機構招聘,即使在報紙賣晒廣告,從來都係形式,有頭有面有料之人,除非突然間儍咗,絕對唔會主動自動寫求職信嘅,梗係獵頭公司打電話上門游說,先至夠塵啦。劉健儀劉江華等人話要向寫咗百幾封求職信仍未找到職位的人交代,實在令人發笑,呢類人士即使值得同情,亦冇理由有資格做金管局總裁嘅啫。大機構搵到獵頭公司,其實已係心中有人,搵獵頭族代勞做場戲而已,又或者叫獵頭族搵十幾個人嚟揀吓,你估真係自動寫信應徵就得呀?」

直升機父母替兒女鋪路

以「第二代」的心態,當然不會容忍自己的孩子(第四代)在求職的過程中受盡奚落和欺凌,然後打一份月薪幾千元的 Dead-end Job,又或者做幾乎沒有底薪的推銷員,被老闆灌輸各種不良銷售手法,然後向老弱婦孺偷呃拐騙,萬一達不到指標就變成欠貴利,立即有(同一個老闆轄下的)財務公司上門收數。「第二代」口中說競爭是硬道理,擁護自由市場的規律,服膺弱肉強食的森林法則,但是私底下絕對不會由得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負。面對就業市場的惡劣形勢,他們絕對不會袖手旁觀、坐視不理。

「第二代」於是會動用自己的人脈關係為兒女尋找暑期實習工、全職的工作機會、生意夥伴以及投資者,甚至結婚的對象(因為婚姻也是一盤生意,是財富轉移的大好機會)。他們會透過「自報家門」式的個人專訪,展示自己的人脈關係,明確地告訴兒女的未來僱主(或者買家),自己是那一個小圈子的人,如果你僱用我的兒女,會有甚麼好處 (即是利益交換)。同時藉此機會,警告兒女的未來上司和同事,不要欺負我的心肝寶貝。他們也會自掏腰包,為兒女在主流傳媒購買版面或者時段,爭取曝光的機會,藉此提高知名度。他們亦會為兒女安排個人專訪、出書和製作商品。如果兒女選擇創業,他們也會出錢出力幫到底。

上了岸的「第二代」,比一般的中產父母更加著緊兒女的前途,更擔心兒女會成為惡性競爭的失敗者,也更害怕兒女向下流動。因為在港式思維中,這樣不但意味著他們為人父母的失敗,也意味著整個家族步向衰落,當中牽涉到許多利益分配(例如:政界、商界以及功能組別中地盤的劃分),不單是面子的問題。有錢有面、有權有勢的人比一輩子挨窮的人更怕窮,更怕淪落,這個道理,務實的香港人一定明白。「第二代」都是「直升機父母」 (Helicopter parent),Hands-on 到不得了,從子女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在孩子的頭頂盤旋不去。他們向來積極介入、規劃和管理子女的人生,而就業是人生的重大關口,更加不能不管。

曾蔭權 (1944-) 就是一個好例子,九七前他涉嫌利用官威向醫務委員會施壓,藉此保障兒子的前途。1995 年政府通過<醫生註冊修訂條例>,當時曾蔭權的長子(曾慶衍1976-)正在英國修讀醫科。1996 年 10 月,曾蔭權用財政司辦公室的官用信箋,致函醫務委員會主席楊紫芝,指新法例推行過急,海外學子根本沒有時間作相應安排,促請醫委會修例,豁免海外醫科畢業生,免他們回港後要考試後才能執業。事件曝光後,曾蔭權強調自己無意以官職身分影響官員修例,但又說政府會協助醫委會修例。他是否公器私用,自己想。

相比之下,向來進退有度的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 (1952-) 就聰明得多。今年六月中,他主動致電商業電台的烽煙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分享對正生書院的看法。起初他心平氣和,但是當談到在電視上看見正生書院的學生哭泣,肥馬(馬時亨的外號)立即曬下男兒淚,在大氣電波中邊哭邊說:「點解咁樣對我哋嘅年輕人?咁樣傷害佢哋?係香港人嘅悲哀。」大半生縱橫財經界的肥馬為誤入歧途的年青人仗義執言,令不少人對他另眼相看。七月初(即是兩星期後),由馬時亨長女馬露明所創辦的 JEMS 教育中心正式開幕,根據傳媒的報導,該中心致力「為每位小孩帶來最大的潛能,通過為六至十二歲小孩提供的道德觀、社交概念及公民意識教育令他們成為年輕小領袖。」肥馬的哭腔跟他女兒的事業有何關連,自己想。中國人的古老智慧,是甚麼人騎甚麼馬,下屬不可以比上司聰明,難怪肥馬會捨棄煲呔。

還有另一個好例子,是某位女高官。她運用自己的人脈關係,令兒子毋須參加面試,就可以成為國際慈善組織的義工,到發展中國家見識窮人的苦況。去第三世界做義工都要靠人事關係?對,因為那是有名望的國際性慈善組織,有助執靓兒子的 CV(履歷表),講究企業社會責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的跨國企業見了,會有分加。女高官見多識廣,為兒子設定高遠的目標,她不會像本地的中產父母一樣,讓孩子為中國人的慈善組織做義工,因為它們只會指派大學生替豪門二奶保管名牌手袋,又或者要求你認真地學習<奧運精神與儒家思想的關係>、<從舉辦奧運看中國的和平崛起>等材料,然後清晨四點起床,經過繁複的安全檢查手續,進入馬場乾站八小時,期間不准打傘。

曾蔭權、馬時亨和女高官都是典型的「第二代」,擅長計算,表裡不一。面對鏡頭,他們會說「年青人不要介意薪金,最重要是吸收工作經驗,為未來打好基礎。」私底下,他們會用盡一切方法,確保自己的人脈關係和社會地位,可以傳給下一代,以及保證他們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夠保持優勢。

香港變成階級社會

今日的香港,慢慢變成一個階級社會,父母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能走多遠、能爬多高。在求學或者就業的階段,已經不再是孩子之間的競爭,而是家庭與家庭之間的競爭。沒有家庭背景的年青人,在就業市場上將會處於劣勢。間中有一两個窮孩子的際遇特別好,有望上位,尚未成功,就已經會被主流傳媒捧到半天高,附加大大隻字勵志標題:「你打我唔沉,勤力就會有位企」、「我得你都得,香港一定得」。然而,那是例外而非常態。今日的香港,已經是「明明(以前)得(依家)變咗唔得」。(廣東話:依家=現在)因此,不少香港土生土長的中產夫妻決定不生孩子,寧願養貓狗。

香港的娛樂圈是一個好例子,今日有許多不會唱歌不會演戲的新人都是有錢人的孩子,演藝界已經不再是讀書不成的窮孩子的出路了。近日橫掃書展的「o靚模」也許是例外,好幾位露胸滴奶的美少女據說都是新移民,是中港婚姻的優良產品,難怪一副戰鬥格。有身材的女孩子還好,可以藉「天賦」本錢殺出一條血路,男孩子就比較麻煩。周潤發 (1955-) 如果遲生三十年,今日恐怕沒有機會入行,要一輩子當郵差(發哥真的做過),因為 TVB 寧願簽有錢仔林峯,而藝員訓練班亦早已停辦。至於參選港男這條路,發哥後生好鬼瘦,就算他濕身激突,恐怕亦無勝算。

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讀書不成、出身低下階層的年青人找不到出路,感到人生沒希望,青少年問題(例如:吸毒、援交、搶劫、盜竊、輟學)只會越來越嚴重。而低下階層的精英無法向上流動,也意味著整個香港的沉淪。

小圖:<四代香港人>的封面

參考資料:

再探四代香港人 與呂大樂對談
<讀書好>網上版(Jan 2010)
http://www.books4you.com.hk/28/pages/page8.html
節錄:其實我自己 (呂大樂) 並不是很用心跟進那個討論,部份原因是它與我原先期望出現的討論有所不同。我寫這本書原本是向第一代致敬,就是我們父母那一代。主要是因為當時我的父親過身了。結果變成是第三、第四代站一邊,然後第二代人站在另一邊,當中不幸是第一代人沒有出現在討論之中。原本我想寫第一代人如何栽培第二代,以及第二代又可能重新在第一代身上學到些甚麼,然後去幫助第三、第四代。但是這個現象卻沒有出現。部分原因是第二代人沒有參與討論,只有第三、第四代的參與,遺憾是沒有勾起第二代人對自己和對父母那代的反思。

呂大樂<四代香港人>(進一步:2007)
作者是社會學教授,畢業於香港大學歷史系,其後於英國牛津大學取得社會學博士學位,近年集中研究香港的中產階級。
節錄:香港,有四代人。我屬於五年八班(即 1958 年),是戰後嬰兒潮(1946-1965 年間出生的小孩)的一份子。排在「戰後嬰兒」(第二代)隊伍後面的,是 1966-1975 間出生的一代(第三代),她們沒有怎樣經歷過所謂的「麥理浩時代」之前的英國殖民時代,青年時期遇上了香港前途談判,讀大學或踏足社會之前後撞正八九天安門事件。至於現處身隊尾的,主要是「戰後嬰兒」的下一代(即 1976-1990 年間出生)(第四代),或者也因為這個原因,他們的生活一直受到「戰後嬰兒」那一代人所支配。那誰是第一代?我的父母是第一代人。雖然他們並不是香港土生,卻(始料不及地)在這個地方待了大半生,見證這社會從戰後重光到走上工業化,再而踏上小康道路的歷程。

呂大樂:階級矛盾憎人富貴厭人窮?
(原載:明報 2005 年 5 月 9 日)
http://www.inmediahk.net/node/29939
節錄:九七之後,階級關係變得緊張,原因不是香港人突然性情大變,變得「憎人富貴厭人窮」,而是流動的希望減少,制度上的傾斜(例如所謂的官商勾結)便變得難以容忍。

香港的中產階級系譜
呂大樂(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香港基督徒學會:資料庫:<思>雙月刊:
第 90 期 (2004 年 7 月)
http://www.hkcidata.org/database/sze/090/sze90-3.html#article
節錄:我們真真正正的留意到本地中產階級的來臨,是在七十年代中後期。基本上,中產階級的冒起反映出戰後香港社會及經濟發展快速,在迅速的轉變中帶來了經濟及職業結構的變化,並因此而為香港人 ── 特別是年青一代 ── 提供了上向社會流動的機會。

呂大樂:逐漸消失的美國中產
<讀書好> 月刊 (2009 年 7 月) p. 28-29
節錄:(Not) Keeping Up With Our Parents: The Decline of the Professional Middle Class 的作者 Nan Mooney 指出,現在於美國成長的年輕人,為求晉身中產而努力爭取大學或以上的學歷。他們往往在求學的過程中已經欠下一身學生貸款,而更槽糕的是到了畢業之時,卻發現職場上很多工作的薪酬根本不足以幫助他們輕輕鬆鬆地還債。能給他們提供過著傳統中產生活的條件的職業,高度集中於財經及商業部門。擺在時下美國年輕人面前的問題相當明顯,要還債和取得(至少在物質上)比較舒適的生活條件,在職業與事業發展上,他們沒有太多選擇。若為追尋個人理想而從事社會服務或人文取向的工作,他們便要面對沉重的經濟壓力,就算是雙職家庭也難有積蓄。

大前研一:<M 型社會>(2006)
(中譯本由台灣商周出版)
節錄:所得階層两極化造成了中產階級社會的崩潰,新的社會分層型態,是低層階級和上層階級之上下两極移動,邁向左右兩端高峰,中間低落的「M 型社會」。中產階級正在消失,以僱佣機構為核心的一套職業生涯的生活秩序(包括年功序列主義及其所帶來的期望與生涯規劃、以事業為重的工作態度及倫理等)已變得不合時宜。

三浦展:<下流社會>(2005)
(這本書有內地和台灣出版的中譯本)
節錄:社會向下流動的趨勢成形,一個人有無期望並不是由其本人的資質和能力等所決定,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其父母親的社會階級所決定的。

曾蔭權被指為子利益施官威
(明報新聞網 2005 年 5 月 26 日)
http://specials.mingpao.com/cfm/News.cfm?SpecialsID=39&News=87c870310d201f3f9ec4703a0d8a218f16c7f3b9d82e6f0380e64539b92e36

左丁山:<金管局獵頭>
(蘋果日報 2009 年 5 月 25 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_sub/art_main.php?iss_id=20090525&sec_id=12187389&art_id=12795631

馬時亨哭正生學生(2009 年 6 月 16 日)
http://www.hkreporter.com/talks/thread-777582-1-1.html

JEMS 教育中心:想孩子成為社會優秀的小成員?
http://baby.esdlife.com/smart-shopping/3236/jems/

延伸閱讀:

心湖淬筆:誰的世代論爭?一個階級視角的解讀
(2008 年 9 月 14 日)
http://mindtologos.blogspot.com/2008/09/blog-post_14.html
節錄:今天流行的「世代論」,有兩個版本。其一是天星皇后以來「行政官僚的中環價值大戰青年人的本土保育理念」,世代之爭被表述為針鋒相對的價值衝突;其二是呂大樂教授出版<四代香港人>後掀起的觀點,即乘經濟增長之勢發跡的第二代香港人,如何藉無微不至的生活安排扼殺第四代香港人—— 他們的子女 —— 之個性,價值衝突從此蒸發。不管哪一個版本的世代論,跟時下實實在在的青年都有相當距離。

網絡文摘:與曹仁超對話
(原載:<Milk>雜誌 2009 年 4 月 30 日)
http://obelia2.blogspot.com/2009/05/dialogue-with-cho-chi-ming.html
節錄:「點解我要讓個位出來?!對不對?我這個位置月入十幾萬,坐得好舒服,點解要我走啫?!我不單只不走,更專登不讓你上來!因為我沒有責任讓你上來的,這個位坐得我好舒服嘛!」

<為我們社會的未來建言>宣言聯署(2009 年 6 月 24 日)
發起團體: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
http://hkdeclaration.blogspot.com/2009/06/blog-post_24.html
節錄:明明現今社會的個人發展空間和機會給既得利益者霸佔得七七八八,他們還以過來人的口吻,不斷向年青一代和經濟弱勢社群灌輸靠個人努力脫貧致富、自由市場沒有限制因此機會平等的想法。明明社會貧富懸殊的程度比得上第三世界國家,跨代貧窮不禁令年青一代絕望,可恥至極;那些自由市場的信徒,仍在四處宣揚「貧富懸殊乃經濟發達地區的必然現象,無須處理,以免妨礙社會整體的發展」。明明經濟學教科書的理論與現實世界完全脫節,權貴的附庸和市場的信徒居然仍以「市場會自我調節」為由,阻止種種保護和關懷弱勢的政策和措施上馬。

從「隱蔽青年」看香港青年的弱勢處境
鄺震傑 (中華基督教會深愛堂青年幹事)
香港基督徒學會:資料庫:<思>雙月刊:
第 95 期 (2005 年 7 月)
http://www.hkcidata.org/database/sze/095/sze95-3.html#article
節錄:走在旺角的鬧市之中,不難發現在西洋街行人專用區兩旁的行人道,樹立了一排排「易拉架」,以及在旁的三五成群的年青男女業務推廣員向路人推介著林林種種的商品服務,計有電腦寬頻上網服務、學車優惠計劃、銀行信用卡推廣、長途電話優惠計劃,穿過這關之後相信閣下的手上已接滿了那些商品服務的簡介單張......這些街頭的青年人工作崗位越益普遍,但社會卻不曾過問,是基於我們對青年失業問題的理解 —— 只要青年人有工開便可!故此不論是勞工處、教統局,以及大大小小的社會福利機構都爭相表示自己對此問題的最佳回應是,為青年人提供在學或在職的身分。

YouTube 精選:

梁美芬:「大學生無錢嘅職位都要珍惜,僱主唔會僱用遊行嘅大學生。」
(有線新聞台 2009 年 3 月 26 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SW86SW5a10&feature=related
城大之光兼基督徒典範(以點擊率計)。

黃毓民/梁國雄:「$4K 大學生實習計劃,叫人點生活呀?」
(有線新聞台 2009 年 3 月 26 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4BVyFUetFQ&feature=related
毓民一貫青筋暴現,長毛難得陰聲細氣。

Revised 04/01/2010

後記 (19/10/2009):
回覆 An.Bi.Be. 以及 Tak
我會過濾留言,不適當的言論將會被刪除。

2009年7月24日星期五

自報家門(三)


印刷傳媒中,以<壹周刊>Book A 的個人專訪,最能反映講究成本效益、視人如財貨的中環價值觀。

<壹周刊>的創辦人黎智英十二歲偷渡來港當童工,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發達之後搞傳媒,喜歡講民主,玩政治動員,卻搞出一份擅長考究家世人脈,迎合中環價值觀,右到不得了的八卦雜誌。两岸三地之中,只有香港的特殊土壤,才能孕育出這種充滿矛盾、近乎精神分裂的人物。

似乎有人忘記了,民主的基本信念,是人天生生而平等,不論貧富貴賤。到底是肥佬黎讀得書少(你唔好呃我!人哋熟讀海耶克!),還是成長過程中身份認同出了問題,抑或是生意人項莊舞劍,自己想。較早前,他收購了一位愛新覺羅,本來準備在台灣搞電視台,可惜貝勒爺幹不了幾個月,就下堂求去了。

<壹周刊>Book A 所反映的,是港式大右派的趣味。講到查家宅的仔細以及嚴謹程度,<壹周刊>向來傲視同群。這種查家宅的風氣,始作佣者是鄭經翰時期的<資本雜誌> (Capital)(約 1987-1991),由<壹周刊>(1990 年 3 月創刊)發揚光大,而一眾模仿者包括:財經雜誌、老牌大學校友會刊物、專業團體會員刊物,以及那些以讀書、進修和求職為賣點的免費刊物。

<資本雜誌> 和<壹周刊>的名門望族後人專訪通常會結集出書,裡面有詳盡的家族世系表 (Family Tree)。中環友手執一本,便知道如何做人。

不少資深中環友都有「起底」(查家宅) 的習慣,尤其是從事以下行業的人:政壇官場、銀行金融、地產建築、法律、會計、醫生等。是香港人都知道,這些行業向來是名門望族的集中地,不少 Old Rich 或者幾代從事同一個行業,又或者是同一個家族中有大量的專業人士,在政界、商界以及專業界別建立起深廣的人脈關係,根深葉茂、盤根錯節,再加上他們的打手、擦鞋仔、代理人、無間道(臥底)以及專業僱佣兵,一旦組織動員起來,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陳方安生是一個好例子,根據港大的校友刊物 Convocation Newsletter (香港大學畢業生議會通訊)的報導,她的娘家 (方氏家族) 一共有十六位港大校友,這個數字尚未包括家族成員的另一半(例如:陳太的老公陳棣榮)。讀過張愛玲的都知道,幾十年前的香港大學,比今日貴族得多。從資深中環友的角度看,陳方安生的家庭背景,連同她當官多年所累積的人脈關係,令她成為一個有江湖地位、有利用價值的交易對象。至於陳方安生有沒有好好利用本身的優越條件,那是另一個問題,此處不論。

這種情況跟香港的殖民地背景有關。多得第一次鴉片戰爭 (1839-1842) ,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在大英帝國的有效管治之下承平一百六十年,當中雖然也有風浪起跌,但是相比起生活於內地、台灣或者南洋的中國人來說,香港人所承受的政治動盪比較少。穩定的政治環境,良好的治安和社會秩序,完善的基礎建設,英式法制所提供的資產保障、資訊自由,配合從西方引進的現代化管理手法,令不少華人家族企業得以擺脫「富不過三代」的宿命,可以安心發展生意,以及全力繁衍子孫 (香港不少富商都三妻四妾)。

為了保障家族的利益,名門望族之間,多年來也通過聯婚或者聯盟,建立起短期或長期的合作關係,互相依靠和合作,藉此減少家族之間的競爭、矛盾和衝突,同時亦可以減少因為政治或者經濟動盪所帶來的衝擊,以及增加跟港英政府談判和議價的能力。聯婚或者聯盟的目的是共享利益,以及共同建立和分享社會資本 (Social Capital) ,當然不一定成功,有時候也會反目成仇的。

有見及此,不少資深中環友都有「起底」的習慣,未搞清楚來者何人之前,即使對方只是小角色,也絕不輕舉妄動,以免得罪了不應該得罪的人、家族或者集團。等到搞清楚來者何人,計算好成本效益之後,才決定用那一種態度跟對方相處。行走中環,這一套是基本功,因為這個地方,從來都是利益集團盤據之地。

小朋友不要罵他們勢利,因為這是客觀現實。香港地少人多,歷史悠久的華人家族企業非常多,上流社會人脈交錯,名門世家之間的關係,以及個別家族之內的利益矛盾(即是宮廷鬥爭),就好像長篇電視劇的劇情般不斷變化,集集有高潮,但是未必合乎常理(小甜甜和震倉哥就是好例子)。資深中環友必須不斷 Update (更新)私人資料庫,才知道如何跟某人相處(例如:談話時有何禁忌?),又或者應該如何押注(例如:應該給二世祖或者姨太太多大的信貸額?)。而九七之後的情況就更加複雜,因為多了一群國產的太子黨和暴發戶,真真假假龍蛇混雜,發達過程牽涉國家機密,要替他們「起底」難度極高。

換言之,行走中環,你的「收風」(收集情報)能力以及人際網絡,會直接影響你的工作表現和競爭能力。小朋友讀到這裡,應該明白自己為何進不了投資銀行。不要聽信大學教授的傻話,甚麼英語能力、國際視野,那些都是次要,是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的條件,也是傻教授自己也沒有的東西。

從這個角度看,不管是「自報家門」式的個人專訪,還是八卦雜誌的「專題組/時事組」(狗仔隊的代名詞)針對個別人士進行的「起底」報告,其實是提供了一種廉價以及低層次的「盡職審查」(Due Diligence)或者「信貸分析」 (Credit Analysis) 服務,為繁忙的中環友提供參考資料以及社交場合的話題,並非單純「八卦」那麼簡單。對於經常更新投資組合 (Investment Portfolio) 的中環友來說,等到謠言變成事實,化成數字在公司的業績報告中出現,就已經太遲。如果你是中環的銀行家,而你的客戶當中有賭城大亨的四個老婆和十七個子女(截至今日為止),又或者隨時失蹤的國產太子黨、暴發戶,而你的客戶上了八卦雜誌的封面,就算你明知道是半真半假,又或者是當事人的仇家放料,你也不可能不讀吧?最低限度也要瞄一瞄雜誌的封面標題,對不對?

當然,資深中環友要收風,不能單靠八卦雜誌,還要建立起自己的情報網。

想知道何謂「中環價值觀」,又或者想了解資深中環友如何「收風」,請讀左丁山(香樹輝)在<蘋果日報>的專欄<GG 細語>。寥寥數百字,每日網上更新,當中夾雜著廣東話、英文和政治財經術語,有時用簡寫或者諧音稱呼城中名人,小朋友也許不容易明白。讀完之後,你會知道他每天跟誰誰誰在那裡(中環著名食肆、馬會貴賓廳、五星酒店)吃飯,跟他同桌的誰誰誰是那一家大學畢業,讀那一科、有何專長、家庭背景、社會地位、嗜好興趣等。你也會知道,飯局中他跟誰誰誰談了誰誰誰,發現誰誰誰跟誰誰誰是同班同學,誰誰誰跟誰誰誰是同一陣營,誰誰誰又跟誰誰誰有何恩怨,誰誰誰在「陞官圖」或者「大富翁」遊戲中的最新行情變化,諸如此類。左丁山每日忙於收集和交換情報,亦忙於展示自己的人脈關係,是不少資深中環友的真實寫照。

講到底,香港人從英國人身上學得最到家的,不是英文,也不是法治,而是階級觀念。在等級森嚴的英國,如何區分 Us and Them(他們與我們),是一門精細的學問。而港式階級觀念向來比英式階級觀念來得簡單直接,又或者應該說是淺薄、粗暴、蠻不講理 —— 香港人是買辦起家,不注重文化底子,也不懂鑑賞品味修養,我們只會把人轉換成數字和標籤,而一切無法量化或者陌生的事物將會被金錢至上以及自我感覺過份良好的買家(僱主)拒諸門外、不屑一顧、惡言相向、任意踐踏。

小朋友可能聽過 HR 這樣說:「我哋係唔會請你呢間大學嘅畢業生,點解?因為我哋係一流嘅國際性企業囉,為咗向高端 (High-end) 客戶提供最優質嘅服務,我哋只會請 LV,而你只不過係 LeSportsac。咁點解我仲要浪費時間 In 你?我哋老闆應酬你哋校長之嘛,你哋大學上個月先頒咗個名譽博士學位俾我哋老闆。拿拿拿,咪話我唔俾機會你啦,依家你試吓說服我,點解我哋有大把 LV 係門口排緊隊,都仲要請你呢個LeSportsac?」(說罷放低個 File,然後反白眼,雙手交疊在胸前,三卡鑽戒閃閃生輝。)

從求職者的角度看,港式求職面試永遠充滿挫折感,甚至是一種制度化的欺凌。如果你出身寒微又拒絕服從主流的話,港式求職面試會令你想死,因為它把你變成「真人 Show」 (Reality Show) 的參賽者。在刻薄勢利的評判眼中,所有社會的錯都會變成你個人的錯,而你必須為自己的種種「缺點」承擔所有責任,並且設法「改過」,否則你會立即被淘汰。

小圖:秦家聰 (Frank Ching) 為李國寶(1939-) 家族所寫的英文傳記。李家於香港的政界和商界極具影響力,曾被譽為「香港最後的貴族」。秦家聰是資深傳媒人,曾任職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駐華特派員。他的太太胡紅玉現任強職金管理局 (MPF Authority) 的主席,之前曾任平等機會委員會 (Equal Opportunities Commission) 主席,以及 Tom.com 的獨立非執行董事(網上的資料說胡紅玉備受李嘉誠的紅顏知己周凱旋的賞識)。胡紅玉本身是律師,跟民主黨的何俊仁是大學同學,港英時代曾與陸恭蕙一起組織論政團體。一本書引出一大串達官貴人的名字,本人正在示範港式人脈學基本功 —— 「起底」。

參考資料:

龍應台:<香港你往那裡去?>(2004 年 11 月 9 日)
http://forum1.hkgolden.com/view.aspx?message=1717672&highlight_id=54879(繁體版)
這篇文章收錄於<龍應台的香港筆記>(天地圖書:2006)
節錄:中環代表了香港,「中環價值」壟斷了、代表了香港價值:在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裡追求個人財富、講究商業競爭,以「經濟」、「致富」、「效率」、「發展」、「全球化」作為社會進步的指針。外面的人不會想到,姿態矜持而華貴的中環其實只是香港眾多面貌中的一個而已。這樣的敘述,其實也不正確,因為我很快就發現,香港裡面的人,也有許多人看不見中環以外的香港,也把「中環價值」當作唯一的價值在堅持。

大公網:金溥聰證實與黎智英分手 (2009 年 6 月 20 日)
http://www.takungpao.com:10000/gate/gb/www.takungpao.com/news/09/06/20/_IN-1100633.htm

維基百科:黎智英 (1948-)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BB%8E%E6%99%BA%E8%8B%B1&variant=zh-hk

維基百科:鄭經翰 (1946-)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84%AD%E7%B6%93%E7%BF%B0&variant=zh-hk

維基百科:李國寶 (1939-)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D%8E%E5%9C%8B%E5%AF%B6&variant=zh-hk

維基百科:陳方安生 (1940-)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9%B3%E6%96%B9%E5%AE%89%E7%94%9F&variant=zh-hk

Convocation Newsletter (香港大學畢業生議會通訊)
Fall Issue 2007 p.61
http://www.hku.hk/convocat/newsletter/07Fall/cNews/07fall-51-64.pdf

香樹輝簡歷(獲中大頒發院士銜新聞稿)
http://www.alumni.cuhk.edu.hk/magazine/200706/htm/a_alumni_award.htm

獨立媒體:轉貼:香樹輝護法成功獲中大頒發院士銜
原載:<中大學生報>(2007 年四月號)
http://www.inmediahk.net/node/206469

鄭宏泰、黃紹倫:<香港華人家族企業個案研究>
明報出版社 2004 年 6 月

Answers.com : Social Capital
http://www.answers.com/topic/social-capital

The Economist: Joining the Club (June 25th 2009)
http://www.economist.com/businessfinance/displaystory.cfm?story_id=13914661
Summary: Every country has its cliques, whether based on education, social background or spiritual beliefs. Networking websites are booming, but they have not supplanted more traditional business networks. Will technology and globalisation undermine old networks? In some cases they are weakening. Old-style networks, however, are usually stronger than online ones, and the trust between their members facilitates transactions of all sorts. The old structures will not fall away soon. Online networks make it easier to gather information on firms and their employees, argues Jean-Michel Caye, a specialist in human resources for 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in Paris. But if you want to influence a big decision or secure a job, he says, “It’s still the old networks that really count.”

延伸閱讀:

香港討論區:面試室的人肉錄音機 (2009 年 6 月 28 日)
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10003022&extra=page%3D1
節錄:這是小弟較早前的面試經歷。申請的是新界某間大學的研究所的行政職位。據可靠消息透露(朋友的近親在裡面工作),他們早已內定了 "Successful Applicant" ,今次叫我(們)去面試,純粹是為了做戲,給大學 HR 一個交待。不過我都去見識一下。

24/07/2009

2009年7月17日星期五

自報家門(二)


主流傳媒充斥著這種「自報家門」式的個人專訪,背後有幾個原因。

首先是傳媒生態。書生辦報已經是歷史陳蹟,今日的傳媒老闆都是半途出家的生意人,搞傳媒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投誠示忠、參與政治、提高個人的影響力和社會地位,又或者是替兒孫鋪路,好讓他們日後跟官府周旋的時候,有更大的議價能力。

從老闆的角度看,既然是無利可圖的副業,又或者是肩負政治任務的非核心業務 (Non-core Business),就無謂追求質素,亦無須用心經營。短期的經營目標變成如何減少虧損(例如:把有經驗的員工解僱,換上比較年輕、低薪和聽話的新人),又或者是怎樣討好大老闆的大大大老闆,從另一個渠道得到有形或者無形的回報,以抵消金錢上的損失。

傳媒的版面或者時段於是變成廣告欄,又或者利益輸送和交換的渠道。不少「自報家門」式的個人專訪,都是答謝廣告客戶的「豬頭骨」(廣東話:次貨、贈品,半賣半送的東西),又或者是大老闆介入政治活動之後的副產品(為某人抬轎或者拆橋)。既然讀者或者觀眾所餘無幾(年青一輩習慣長時間上網,對傳統媒體根本沒有興趣),更無須考慮他們的口味。換言之,傳媒老闆的心態跟 TVB 的高層差不多 —— 由得觀眾邊看邊罵好了,反正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有時間不如搞吓飯局,揾吓著數好過 (廣東話:揾著數=佔便宜)。

其次是就業市場的變化。九七之後,香港的飯碗越來越少,職位流失的速度明顯加快。背後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偉大祖國跟國際接軌,香港的中間人角色淡化,服務業北移和外判,大學生供過於求而且質素下降,經濟轉型毫無進展,缺乏新興產業填補流失的工作機會,每隔幾年一個危機令企業不敢招聘全職,以及全球一體化等等。結果是本地的就業市場出現惡性競爭,大學生的人工屢創新低,廣東話的說法是「搶爛市」、「打崩頭」、「餓狗搶屎」。

面對惡劣環境,香港人積極發揮「中國式小農社會 DNA」(陶傑的常用語)—— 不論是官場、商界、學術界、文化界和娛樂圈,都出現同樣的情況,就是飯碗被大大小小的小圈子所壟斷。你要求職,先要打入某個小圈子,然後落力舔幫主的屁眼,舔得好才賞你一口飯吃。

始作佣者,當然是特區政府,曾班子用人唯親,近親繁殖,玩親疏有別(仲要講到出口!),結果是低能兒得享高薪厚職(例如:月薪二十二萬的副局長以及月薪十三萬的政治助理),有能者被排除於小圈子之外,甚至被抹黑為麻煩製造者,列入黑名單之內,於求職路上困難重重,吃盡閉門羹。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九七之後的香港,不再是有能者居之,而是迅速大陸化。

越來越多的僱主在招聘員工的時候,喜歡考究申請人的家庭背景和人脈關係,看看對方是否屬於某個小圈子,是否有條件收集內幕消息或者走後門,協助公司搭通天地線,打通跟(中港两地)當權者官商勾結的渠道。過去這種情況局限於個別行業和高層職位,但是九七之後似乎有普及化的趨勢,開始向中層以及前線職位(尤其是銷售職位)蔓延。究其原因,相信是九七之後本地市場萎縮,不少企業都積極拓展內地市場,習染了內地的做事方法,即是走後門、打關係。當中有沒有涉及貪污,自己想。

有些僱主本身是人大政協,在內地有商業利益,喜歡追求中國共產黨標準的政治正確,也從偉大祖國那裡學會講究員工的政治成份。他們擔心下屬當中有拒絕被「河蟹」(和諧)的人,會連累老闆得罪阿爺(中央政府),於是在招聘的過程中加入政治審查(始作佣者也是特區政府,今日投考公務員要考<基本法>),有系統地排除民主派,又或者直接聘用由傳統愛國陣營推薦的人(可以是一種利益交換,副局長以及政治助理的任命就是好例子)。

也有部份立心不良的僱主(例如:求職騙局的主謀)從另一個角度出發:在面試時向求職者查家宅,一方面是想估計對方能夠帶來多少張新單(即是受害人),另一方面亦想知道對方是否有人撐腰,尤其是對方的直系親屬當中,有沒有得罪不起的人(例如:警察、律師、議員、傳媒和社團之類),從而判斷對方被我方欺負,又或者關係破裂之後,是否有還擊的能力,是否可以把我方集團連根拔起。廣東話的說法:「係咪蝦得過,有無手尾跟?」(是否得罪得起,有沒有不良後果?)換言之,「揀人嚟恰」(挑選合適的受害人)。

順帶一提:不少求職或者投資騙局的主謀,都會把傳媒替他或她所做的個人專訪用資料夾好好保存,然後得意洋洋、口若懸河地向受害人展示,又或者進行轟炸式洗腦。求職過程中遇上這種人,千萬要小心。某人經常接受傳媒訪問,不代表他或她可信。萬一勢色不對,不妨詐肚痛、借尿遁。如果你問我,傳媒是否做了幫兇,我會答是。另一個幫兇,是勞工署。

不管是上述的那一種情況,僱主考慮的重點,都並非申請人的學歷或者能力,而是一般履歷表都沒有披露的資料 —— 家庭背景和人脈關係。換言之,從僱主的角度看,傳統的履歷表其實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因為它沒有提供最重要的資料。香港人非常醒目(聰明),有需求自然有供應,部份求職者開始透過「自報家門」式的個人專訪,主動向僱主或者買家報料。也有人寄出過百封求職信之後依然石沉大海,開始對傳統的求職渠道(回應求職廣告)感到絕望,於是試圖透過個人專訪吸引買家上門。另外,有些中年人被裁之後被迫創業,又或者變成自由工作者 (Freelancer) ,於是試圖透過個人專訪宣傳自己的生意,又或者尋找合作夥伴和吸引投資者入股(甚至收購自己的生意)。

近年也有一些在香港唸書或者工作的內地人學會這一套,透過訪問硬銷自己(不知道有沒有送紅封包給記者,內地的說法叫「有償新聞」),證明內地人的學習能力甚高,懂得適應商業社會的遊戲規則。內地人夠膽接受本地八卦雜誌的訪問,自揭身世,大談我的志願,勇氣可嘉。至於可信性,自己想。

如果你對本地傳媒有戒心,又有閒錢可花,亦可以自資出版自傳。你可以自己執筆或者請人代筆,把家庭背景、學業成績、工作經驗、政治宗教信仰等通通交代清楚,然後把書當作卡片派發 (給傳媒、選民和老闆)。去年九月的立法會選舉前,就有好幾位候選人這樣做,例如:捕鼠專家、演戲律師、數豆界代表。出書的最低成本不過區區數萬元,許多人都出得起,勝在可以全盤掌握內容,全力打造完美形象,不怕被立心不良的傳媒歪曲你的說話,又或者在個人專訪內插科打諢、明嘲暗諷(<壹周刊> Book A 最擅長此道)。

小圖:葉劉淑儀的自傳,書名明抄荷里活電影 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1994)。

延伸閱讀:

文化現場 (2009 年 5 月號):
<東家不打,西家也不能打:訪問麥燕庭>
節錄:前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詳述本地傳媒如何自我審查。她於 2007 年時指出,18 間香港新聞傳媒機構之中,有半數的老闆獲委任進入中共建制(包括:人大、政協)。麥燕庭於 2008 年再做同樣的調查,發現數目不變,只是人選有變。全文見
http://www.cforculture.com/theblog/?mod=articles&_com=item&task=show&id=26

網絡文摘:遇羅克 (1942-1970):出身論
http://obelia2.blogspot.com/2009/05/blog-post.html
寫於 1966 年,發表於 1967 年,遇羅克反駁「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的「出身論」(又名「血統論」,即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他是文革期間少數堅持講真話、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年青人,與張志新、林昭齊名。遇羅克後來因反革命罪被處死,年僅二十七,1979 年平反。那些九七之後忽然愛國,開始講究員工政治成份,並且學阿爺玩秋後算帳的香港老闆,好應該細讀這篇著名的文章。

維基百科:遇羅克 (1942-1970)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81%87%E7%BE%85%E5%85%8B&variant=zh-hk

維基百科:沙葉新 (1939-)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2%99%E8%91%89%E6%96%B0&variant=zh-hk
上海著名劇作家,有份簽署<零八憲章>。作風敢言,曾經公開稱讚「草泥馬」有創意,被中紀委點名批評(或恐嚇)。他的代表作<假如我是真的>寫失業知青假扮高幹子弟招搖撞騙,最後被槍斃。死前遺言:「錯只錯在我是假的,假如我是真的呢?」這個控訴特權階級的著名故事很適合作為「國情教育」的教材,不過香港的教育官僚應該沒有這種識見和勇氣。

YouTube 精選:

電影<假如我是真的>片段(開頭七分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8PR-AcZASA
導演:王童/主演:譚詠麟、胡冠珍
大陸作家寫的故事,由台灣人改編和執導,香港人任男主角。<假如我是真的>獲得台灣第十八屆金馬獎 (1981) 最佳影片,譚詠麟封影帝。譚校長母須多介紹,女主角胡冠珍(現名:胡競英)後來離開影圈到美國進修,今年初獲台資旺旺集團的老闆蔡衍明委任為香港亞洲電視的行政總裁。

鄧麗君:<假如我是真的>
(電影<假如我是真的>片尾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2hiM1eqO6Y&feature=related
曲:欣逸/詞:莊奴

17/07/2009

2009年7月10日星期五

自報家門(一)


自報家門

「自報家門」是戲曲術語,意思是角色首次上場時,自報姓名、籍貫、家世、階級和職業,好讓觀眾心中有數,知道是忠是奸,是主是次。資深戲迷往往單憑數句唱詞,就猜到角色接下來將有怎樣的遭遇,最後又會有怎樣的下場。

熟悉西方戲劇理論的人會告訴你,德國戲劇大師布萊希特 (Bertolt Brecht, 1898-1956) 認為,這種表達手法會產生所謂「間離效果」—— 演員藉此提醒觀眾,他們正在看戲,令觀眾跟劇情之間始終保持著一種冷靜和疏離的關係。逢理論必西方的香港學者會告訴你,布萊希特的理論,是受到京戲大師梅蘭芳 (1894-1961) 的啟發。

基本內容

隨便翻開八卦雜誌 Book A,那些以進修和求職為賣點的免費刊物,以及某些老牌大學的校友會刊物,都不難找到「自報家門」式的個人專訪。被訪者可以是退休高官、企業高層、財經演員、學者專家或者才子才女,他們正在尋找工作機會,意圖復出或者轉型(想尋找 Second Career),於是主動聯絡友好刊物,又或者透過中間人安排訪問,自我推銷,好讓懂門路的老闆自動上門。這種賣廣告的文章,上一代的報人叫「鳝稿」。所不同者,以前推銷貴價海鮮,現在推銷待業人士。

待價而沽者通常會在短時間之內,密集式爭取嚗光,不停做訪問。於是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 在幾個星期內,當事人的訪問相繼出現於不同的主流媒體,內容大同小異,沒有新意,情況就好像藝人為新片或者新專輯做宣傳一樣。資深中環友見了,一定會笑,同時開始猜謎,因為他們知道,當事人必定是有所求、有後著、有新搞作。至於有沒有人問讀者想不想看?應該沒有。

如果你要我舉例,我會選擇中信泰富(股票編號:267)的前董事總經理范鴻齡。該公司炒燶外匯事件曝光 (2008 年 10 月底) 之前的两個月內,他接受多份刊物的訪問,內容基本上是公開自己的履歷表。所為何事,自己想。其中資料最詳盡的,是<壹周刊>。想看的話,請到公共圖書館翻查過期雜誌。

這種「自報家門」式的個人專訪,向來以<壹周刊>Book A(時事)最為仔細和嚴謹,被訪者必須徹底交代以下事項:

一.家世

父母及祖父母的籍貫、家世、階級、職業和財富水平。他們是否香港土生土長?如果不是廣東人,那麼他們是潮州幫、福建幫、上海幫、大陸人、台灣人還是海外華僑?如果是外來者,甚麼年代來港?住那一區?是否符合私人銀行對客戶的財富要求(按照匯豐銀行私人銀行部門的標準:不包括物業在內的可調動資產超過三百萬美元)?是否馬會董事或者會員?如果有養馬,叫甚麼名字(我們會翻查它的出賽紀錄)?

另外,請交代父母或祖父母的政治立場及宗教信仰,以及在有關團體中所擔任的崗位(如適用)。如果你的父母或祖父母在社會上有頭有面,請提供完整的家族世系表 (Family Tree),好讓讀者能夠有效地評估閣下的利用價值。

二.學歷

請交代閣下從幼稚園開始,直到大學(或碩士、博士,如適用)為止,每一間唸過的學校,以及提供閣下的公開試成績表(我們會替你列表)。如果閣下中小學階段唸的並非名校,大學唸的並非名牌大學(請注意:香港大學不算),又或者公開試成績欠佳,並非一級名譽學位畢業,請解釋你憑甚麼生存至今?

如果你是名校精英,請提供你的入學年份。如果同班同學當中有名人,請提供大合照。請詳述閣下跟他們的交情(例如:有沒有一起到馬會拉頭馬?有沒有合夥做生意?有沒有跟對方一起到數碼港偷情?有沒有對方的私房照?他們是否在我們的追蹤名單之內?)。如果你是名校精英,又或者曾經得過國際性的獎項(請注意:八級鋼琴不算),請分享你的讀書、選科、選校以及參賽心得。如果你的成就比不上同班同學,請解釋你為何這樣失敗?

三.事業

請交代閣下(過去以及現在)的工作性質和薪金水平(我們會替你列表)。如果閣下所從事的,並非一般香港人心目中的高薪厚職(例如:投資銀行、跨國企業、顧問公司、四大會計師、律師、醫生、建築師),請解釋你為何無法加入那些體面的的行業,是沒有能力還是沒有興趣?請詳述閣下的志向。如果你(過去以及現在)的工作跟家庭背景有關(例如:家族企業繼承人、中共太子黨),請解釋其中的關連,以及說明你在家族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否話得事,能夠調動多少資金)。

如果你的父親有超過一個老婆(香港來說很正常),而你的母親又並非元配,請提供完整的家族世系表 (Family Tree) ,好讓讀者計算老婆和子女的數目(包括現有的妻妾和婚生子女,以及隱藏的外室情婦和非婚生子女)。另外,請說明你的母親是否得寵(請列出證據,例如:住宅物業、名牌手袋、金銀珠寶)。你估計你可以從父親那裡取得多少遺產(或者將會承繼他的那一門生意)?這些估計背後有何假設?這些資料將有助讀者正確評估閣下的實力。

四.政治宗教

請回答以下問題:你是否贊成平反六四?是否贊成 2012 雙普選?請詳述你對曾蔭權、黃毓民或者長毛的評價。你最欣賞的本地政治人物是誰?你最喜歡他/她的甚麼地方? 閣下是民主派還是傳統左派?如果你屬於傳統愛國陣營,請問跟西環(中聯辦)有沒有交情,聯絡人是誰?如果你出身紅色革命世家,請問有沒有直通中南海的內線?你曾經到那一位中共領導人家中吃飯?有沒有跟太子黨合作經商?你有沒有外國護照?

另外:三代之內,你的家族中有沒有共產黨或者國民黨?有沒有曾經在政治鬥爭之中落敗的人?有沒有反革命份子?有沒有曾經被中共打倒批鬥、監視居住、監禁坐牢、判處死刑的人?有沒有不獲發回鄉證或者曾經「保外就醫」的人士?有沒有「支聯會」或者「黃雀行動」的成員?有沒有按照共產黨標準政治不正確的人士?有沒有曾經勾結外國反華勢力或者洩露國家機密的人?

如果你有宗教信仰,請交代所屬的教會或者宗派。如果你的教會用英文做禮拜,聚會時有前 G4 特工(香港警察保護要人組)或者前啹喀兵 (Gurkha) 看門口,請提供教友的名單。

五.愛情婚姻

如果你已婚,請交代伴侶的家世、學業、職業、政治以及宗教信仰,詳細程度跟你本人的資料相若(我們會替你的另一半列表)。從事業發展的角度看,你的另一半是你的資產還是負債?請說明。如果你是鑽石王老五,請列出你對未來伴侶的要求(例如:年齡、三圍、國籍、性癖好、生育能力和教育水平)。

名校入學試翻版

是香港人都明白,這種「自報家門」式的個人專訪,跟名校入學試差不多。問題的重心同樣是集中於被訪者的社會階級和家庭背景,當事人的能力反而是次要。諷刺地,被訪者通常會刻意強調個人努力的重要性,又或者試圖把自己的成長經歷包裝成一個港式勵志故事。出身寒微的男人會告訴你,他幾乎跟升讀大學的機會擦身而過,年輕時英文不合格,後來得遇良師,於是苦讀成才。出身名門望族的女子會說她那一房失寵,分不到父親或者祖父多少身家,後來憑個人財智開創一番事業,而父母的破碎婚姻則為她帶來終身無法彌補的傷痛。

跟名校入學試一樣,被訪者同樣是有備而來,曾經刻意操練,背後甚至有高人指點。被訪者從內至外把自己包裝成迎合主流、有利用價值、不會鬧事,只會為買家帶來好處的乖孩子。唯一分別是被訪者並非直接面見買家(老闆),而是企圖透過傳媒自我推廣,吸引買家自動上門。

讀者本來是局外人、旁觀者,既非買家亦非賣家,但是透過閱讀這類「自報家門」式的個人專訪,他們成了主考官,面對可憐兮兮的求職者,可以盡情挑剔。例如:「唓!三流大學畢業之嘛,學人扮中環精英?我呸!」又或者:「有無搞錯呀!中學讀老牌名校,居然考唔到 HKU ,要去外國讀 KFC ?」

這個遊戲,你可以私底下獨自進行,又或者跟損友一起七嘴八舌、指手畫腳。平日受盡白眼和閒氣的中環打工仔女,透過閱讀這類專訪,可以盡情地憎人富貴厭人窮,發洩積怨和抑鬱。熟悉西方戲劇理論的人會告訴你,這叫做淨化作用 (Catharsis) 。

然而,跟德國戲劇大師布萊希特的理論剛好相反,香港人不但沒有保持冷靜,反而積極投入劇情,在閱讀的過程中變身勢利主考官,藉著踐踏他人取樂,這種港式 Cosplay(角色扮演)有助發洩負面情緒,維持個人心理健康。其本質跟 OL (辦公室女郎) 議論女藝人的樣貌身材戀愛婚姻是一樣的,都是一種港式的自助心理治療,具備「排毒美顏寶」的功能。

小圖:插畫來自<蘋果日報>

延伸閱讀:

明報通識網:鳝稿典故
http://life.mingpao.com/cfm/dailynews3b.cfm?File=20060302/nclvx002/vx002.txt

維基百科:布萊希特 (1898-1956)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8%83%E8%90%8A%E5%B8%8C%E7%89%B9&variant=zh-hk

維基百科:中信泰富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4%BF%A1%E6%B3%B0%E5%AF%8C&variant=zh-hk

維基百科:范鴻齡 (1948-)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C%83%E9%B4%BB%E9%BD%A1&variant=zh-hk

若缺齋老人:論大學排名系列/尋找野雞的故事系列
http://dodderer.blogspot.com

10/07/2009

2009年6月25日星期四

聖女 vs 骨精強


我不介意男同事在我面前講粗口和色情笑話,但是並非每一個港女都有我的胸襟(注意:是胸襟,不是胸圍,我未升 Cup)。

相反地,大部份港女都非常討厭港男在辦公室內分享嫖妓心得,認為他們下流賤格,本地的女性網上論壇向來不乏投訴爛滾男同事的留言。不要以為她們只是扮高貴,曾經有人認真地討論,下次男同事又大講嫖妓心得的時候,是否可以偷偷地錄音,然後控告他們性騷擾?我也見過初出茅廬的小妹妹留言,問是否每一個男人都是這樣的?(各位大哥:你們會怎樣回答?)

所以我奉勸各位到處留精的大哥們,辦公室之內最好還是收斂一下,尤其是如果你知道,你的女同事或者女上司是虔誠的基督徒。女基督徒有許多種,這裡所講的,不是那些忽然信主的失意女藝人,又或者是千方百計想把孩子擠進教會名校的中產母親,而是那些父母(甚至祖父母)都早已信主,從小在教會學校唸書,每逢週日一定返教會,熟讀聖經但是從來不會質疑其真偽,出身中產或者富裕家庭,家教嚴謹,遵守教規,非基督徒不嫁,抗拒婚前性行為,已經載上貞潔指環的虔誠女基督徒。如果你要我舉例,我會選擇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的女兒馬露明,想了解她的成長路和人生觀,請讀她的訪問。

這種女基督徒從出生的那一天開始,幾乎從未離開過教會的勢力範圍,容易有性潔癖。如果她在教會女校中長大,那麼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所認識的男人不是父兄便是牧師教友,都只有一種面貌和價值觀。而她也沒有太多的機會,窺探他們的情慾世界,又或者看見他們展露獸性的一面。香港的基督教會,傳教手法偏向感性,長期陰盛陽衰,男女比例失衡的情況,比非基督徒的圈子更加嚴重。由於生活圈子狹窄,女基督徒對於非基督徒港男,缺乏第一身的經驗,真實男人見識得少,容易大驚少怪,又或者反應過敏。再加上本地教會的保守傾向和道德潔癖,女基督徒通常會非常抗拒有嫖妓經驗、搞婚外情或者包二奶的港男同事。

在辦公室內,有性潔癖的女基督徒跟爛滾港男之間,容易產生矛盾。如果他們之間已經因為某種原因而結怨,那麼事情就並非道德標準的差異,又或者階級矛盾那麼簡單,而是要看那一方掌握了較多的權力和資源。當中如果有人打著上帝的旗號拉幫結派,又或者靠集體嫖妓建立私家馬房,那麼剩下來又不信上帝又不去滾的少數派,將會很難做人。辦公室權力鬥爭,已經夠麻煩,牽涉到宗教和性,就煩上加煩。如果你是初出茅廬的小弟弟,而你的辦公室內,同時有聖女和骨精強,兩邊都人強馬壯、勢均力敵,那麼你到底應該跟聖女返教會,定係跟骨精強去滾,就並非個人道德標準那麼簡單。

正是:滾與不滾間,男兒千萬難。

聖女和骨精強,是香港辦公室的特殊風景,也是處境喜劇的上佳題材。只可惜本地的製作人都怕得罪教會,不敢碰。又或者應該這樣說:香港的教會成功地培養和吸納了不少娛樂圈中人,台前幕後都有,結果令本地缺少以基督徒為諷刺對象的主流影視作品,比較小眾的獨立電影和舞台劇倒是有類似的嘗試。

真人真事:若干年前,我有位聖女同事,周日晚在家中看完大婆台的長壽籌款節目之後,周一回到辦公室,立即致電廣播事務管理局投訴,原因?她不滿意節目進行期間,攝影機經常 Close Up (大特寫)賭城大亨的四姨太,她認為電視台涉嫌鼓吹男人包二奶,應該受到譴責。聖女在辦公室時間內致電廣管局,現場有十幾位同事(包括骨精強)聽著她咬牙切齒地講電話,大家的精神都為之一振。我相信這位聖女有興趣參加將於 6 月 28 日舉行,由保良局前總理林依麗女士發起的「反二奶大遊行」。

(申報利益:本人讀過十二年教會學校,小學天主教,中學基督教,會考被迫考聖經。不少舊同學都是基督徒,但我一直與耶穌無緣。)

小圖:貞潔指環
(照片來源 http://www.cdcc.org.hk/index.php?id=175)

延伸閱讀:

平等機會委員會:性騷擾的定義以及投訴處理程序
(蘋果日報 18/01/2009)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90118&sec_id=4104&subsec_id=11866&art_id=12101484

馬時亨女兒馬露明:衪在我心裡種花(資料來源:東周刊)
http://www.hkheadline.com/culture/culture_content.asp?contid=27148&srctype=g
節錄:「我唔想傷害人,亦唔想被人傷害。我一定要認定係老公先至可以拍拖。神咁掂,佢揀邊個畀我我就要。」

香港討論區:男人光顧妓院正常嗎?
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8460733&extra=page%3D3

網友評論:林依麗發起「反二奶大遊行」
http://www.review33.com/palm/chat_msg_palm1.php?topic=91090616145909&number=38

美國電影 <小心有牙>(Teeth) 劇情簡介
http://hk.movies.yahoo.com/movie.html?id=mcl_teeth
節錄:正值青春期的高中生湯兒堪稱「無敵愛美神」,樣靚身材正的她本應令一眾雄性動物腎上腺素激升,但卻被視為「怪胎」,因為湯兒是學校禁慾組織的中堅份子,大叫「處女無罪,貞操有理」。表面純潔的湯兒,其實內心對性的需索有增無減,每當想起心上人杜比時,春情擋也擋不住。加上同父異母的大佬阿畢經常在家中與女伴打得火熱,令湯兒更感寂寞難耐。

張愛玲:<封鎖>、<同學少年都不賤>
用中文寫殖民地教會女生的情慾,祖師婆婆認了第一,應該沒有人敢認第二。<封鎖>是短篇小說,收錄於<第一爐香>。故事以四十年代的日據上海(孤島時期)為背景,女主角吳翠遠是英文教師,生於嚴苛的基督徒家庭。由於日軍封鎖某區搜捕疑犯,她被困於電車內,被一個已婚男人(銀行職員)用言語挑逗,故事圍繞兩人的心理變化。<同學少年都不賤>是中篇小說,寫教會貴族女校的同性戀風氣,女生之間亦友亦敵的關係,以及人生際遇的不可測。裡面有個有趣的角色叫赫素容,擅長演說,是潛伏於教會學校的左翼學生,試圖透過課外活動影響同學的思想。論技巧,<封鎖>短小精悍,勝過<同學少年都不賤>。

現代牧養 : 揭開難以啟齒的性 ── 單身姊妹的止情絕慾
黃慧賢(香港婦女基督徒協會執行幹事)
香港基督徒學會:資料庫:<思>雙月刊:
第 99 期 (2006 年 5 月)
http://www.hkcidata.org/database/sze/099/sze099-7.html#article
節錄:我曾與一位女協會員分享單身姊妹性的爭議,她與我提過一個名詞,很有意思,她形容單身姊妹是喪失享受性的(Sexually Deprived)。一語道破,在教會性規劃下,單身姊妹的性完全不可以探索,也不能被接受!

香港基督教右派的意識形態
陳士齊 (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高級講師)
香港基督徒學會:資料庫:<思>雙月刊:
第 106 期 (2007 年 9 月)
http://www.hkcidata.org/database/sze/106/sze106-6.html#article
節錄:這樣一種自我防衛的機制,造成基督徒右派一種明顯的處世態度 ── 繃緊神經,非常嚴肅(認真?),不苟言笑(至少對其害怕的一些事物),不能及不肯從另一個甚至多角度看問題,甚至對他們所反對的事物帶點侵略性。

香港教會與中產階級的意識形態
陳士齊 (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高級導師)
記錄及整理:蔡婉妍、堵建
香港基督徒學會:資料庫:<思>雙月刊:
第 90 期 (2004 年 7 月)
http://www.hkcidata.org/database/sze/090/sze90-5.html#article
節錄:教會在香港中產階級的形成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強化了香港的中產階級。首先,教會代理政府資源,成為香港大量中產的僱主:教師、社工、醫生,牧師。第二,教會學校的教育將西方中產文化的精華同渣滓,同時大量灌輸給所有學生,潛意識或下意識地潛移默化了他們。

心湖淬筆:基督教保皇黨的誕生 (September 02, 2008)
http://mindtologos.blogspot.com/2008/09/blog-post.html
節錄:政治集團利用宗教勢力的動機很易理解。就文化資本而言,假神之名可以豎立統治權威,特區政府唆使在英殖時代得以壯大的新教右派箝制思想,原理與上世紀二十年代港英政府聘用前清太史宣揚封建禮教、叫人效忠英皇佐治五世一般;就社會資本而言,像恩福堂之類的巨型教會(Mega Church)坐擁數千會眾,若再加上會眾個人人脈,還有堂會相關學校和社會服務機構,動員潛力就十分可觀。收編香港基督教圈子,實乃勢在必行。接下來要問的是,為何香港基督教圈子甘願被政權收編,吞下這個魚鉤?這得從九七回歸前的政教關係說起。

25/06/2009

2009年6月13日星期六

知道不知道


我曾經在男人堆中混飯吃,少不免聽許多波經、馬經、車經、股票經以及嫖妓心得。當然,還有大量的粗口和二手煙。

我向來是以兄弟之道跟他們相處的,即是說:就算我明知他們在外面偷食,包二奶三奶,神州大地廣開分店,又或者在公司裡面跟誰誰誰有曖昧關係,我都絕不會告訴他們的老婆女友。各位大哥請放心,你們的風流韻事,我一定會保守秘密,不會寫出來。

日子久了,他們知道我口密,信得過,就更加口沒遮攔。也有人借嬉鬧行為測試我的底線:試過有人把聆聽中的色情電話遞給我聽(白白滑滑大波妹),而我也試過買特價 $99 的吹氣娃娃當聖誕禮物送給苦悶港男,好讓他有效地進行「存貨管理」 (Inventory Management)。

他們的媾女心得,我當笑話聽,聽完就算,不會當真。美國諧星羅賓威廉斯 (Robin Williams) 講過,男人身上的血只夠支持一個器官的正常運作。換言之,男人用腦的時候,小弟弟是不行的。吹水要用腦,因此吹水能力跟性能力成反比,吹水越叻的男人,性能力越是不濟,所謂的「一夜七次郎」,其實是「六點半」才對。各位大哥如果不同意,自認血氣充足,不妨邊做邊唱 K(唱 K 也要用腦)。朱先生也是這樣的,結果出事。

我絕不介入同事的感情生活,揾食已經夠艱難,我不想捲入別人的感情漩渦。只要各位大哥在公事上跟我合作,沒有製造任何麻煩,晚上的餘慶節目沒有影響日間的工作表現,我無意扮演道德重整專員或者南宮夫人,這些事情應該留給明光社或者突破機構來做。當然,如果鬧到二奶上門收數,大婆在公司內大吵大鬧,又或者出軌男的情史、艷照和四仔片段連同公司名字在網上曝光,那又作別論。

作為女人,如果你問我有沒有替他們的老婆女友感到不值,為甚麼不向她們通風報訊,我的答案是:你以為她們不知道嗎?你以為她們會感謝我?女人是天下間最敏感的動物,男人出軌是騙不過女人的。她選擇裝聾扮啞,有幾種可能:

未肯承認事實,又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信與不信間,芳心大亂。

知道是事實,不願放手,決定跟第三者決一死戰。

知道是事實,不願放手,但是牌面勝算低,正準備一哭二鬧三上吊。

知道是事實,決定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正尋找出軌對象。

知道是事實,準備放手,正思量分手費應該如何開價。

知道是事實,但是因為已非第一次,早已有心理準備,甚至已經成為習慣。

還有一種情況:男人和女人婚後多年,已經變成事業拍檔或者生活夥伴。女人不介意男人去滾,只要他準時交人,俾足家用,負擔孩子的教育費,跟第三者保持低調又或者分開居住,為她保留一點面子就可以了。建立在功利基礎上的婚姻,往往比自由戀愛更持久,克林頓跟希拉莉是好例子。

知道不知道,甚麼時候知道,是她的選擇。

另一個令我拒絕報訊的原因,是女人之間的競爭和嫉妒。

自問姿色平庸,沒有條件當小三。問題是物傷其類,女人跟女人之間,很難有真正的信任,尤其是她們的男人每日跟我相處的時間,比跟她們相處的時間多,有時又一同出差。我再醜,她們都不會對我完全放心。而戀愛中又或者已婚的女人,往往敏感多疑,如果我主動向她們報訊,她們隨時會把積壓已久的負面情緒轉移到我的身上 ―― 他的事情我居然不知道,要你來告訴我?你有甚麼用心?你想破壞我們的關係?你想搶走他?你跟他到底是甚麼關係?你們走在一起多久了?你你你......。

女人心,只有女人才明白。男女角力是一場慘烈的戰爭,被出賣的女人隨時會殺死報訊者。有些女人會把被出賣的痛苦,發洩在小三或者無辜者身上,但是絕對不會埋怨出軌的壞男人,她輕易地原諒了他,然後直到死的那一天,依舊懷念他。是她自己選擇了這條路,與人無尤。

小圖:周慧敏

YouTube 精選:

費玉清/甄秀珍:<知道不知道>
(作曲:姚敏/作詞:樂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gJOAAioZMw
這是一首經典老歌。作曲家姚敏的妹妹就是姚莉,亦即是<玫瑰玫瑰我愛你>的原唱者。費玉清無須多介紹,甄秀珍可能讓你覺得眼熟。她是台灣的資深演員,曾經參演多部台劇,包括九十年代極受歡迎的金超群版<包青天>以及幾年前的偶像劇<流星花園>(飾演道明寺的媽媽)。

13/06/2009

2009年6月3日星期三

讀書郎與 AK47


讀書郎

1944 年秋,有一位黨的文藝工作者在廣西宣傳抗日,他的隊伍在轉移貴州途中遇到日軍轟炸,他受了傷,被送到貴州境內的安順陸軍醫院治療。醫院旁邊有一間小學,他每天躺在床上,百無聊賴,看著孩子們上學放學,觸發靈感,寫下一首兒歌,詞曲一手包辦。歌詞如下:

「小嘛小兒郎,背著那書包上學堂。不怕太陽曬(呀),也不怕那風雨狂,只怕先生罵我懶哪,沒有學問(囉),無臉見爹娘。郎的格郎的格郎個里個郎,沒有學問(囉),無臉見爹娘。小嘛小兒郎,背著那書包上學堂。不是為做官(呀),也不是為面子光,只為做人要爭氣(呀),不受人欺負(呀),不做牛和羊。郎的格郎的格郎個里個郎,不受人欺負(呀),不做牛和羊。」

他叫宋揚 (1918-2004),這首歌叫<讀書郎>。以上歌詞,來自徐小鳳 (1949-) 的版本。這首歌在兩岸三地以及海外華人社會流傳甚廣,是中國人的集體回憶。它用淺白的語言,道出了中國人讀書的動機 —— 不是為了追求真理或者尋找樂趣,而是為了向父母交代,是任務不是遊戲。目標是脫貧和向上爬,希望長大之後無須做體力勞動的工作。唱<讀書郎>長大的孩子,從小就學會用生意人的角度看待讀書,他們不會質疑遊戲規則是否合理,更不會挑戰權威,而是忙於計算付出與回報,努力在考試制度中尋找空子和灰色地帶,研究如何在付出最少的情況之下得到最多。考完試,過了關,把畢業證書丟給付鈔的父母,任務完成了,從此可以不讀書,真好。

當然,小孩子也學會了虛偽 —— 不做官,怎發財?

有一位香港學者指出,在華人社會中,讀書變成提升物質生活水平的手段,是一種以家庭為單位的實用功利主義。他如今在官府裡幫閒,按照中國人的說法,叫「學而優則仕」。

AK47

同年,一位蘇聯紅軍開始設計一款自動步槍。他跟宋揚有相同的經歷 —— 1941 年他在戰場上被納粹德國的炸彈所傷,被送入醫院。臥床期間,他開始思考如何能夠戰勝配備精良的德軍。經過三年的不斷試驗和改良,他終於設計出一款叫 AK47 的自動步槍,於 1947 年被選中作為蘇聯軍隊的標準裝備。

AK47 的意思,是「卡拉什尼科夫 1947 年自動步槍」。A 是 Automatic (自動),K 是發明者 Mikhail Kalashnikov(中譯: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 的姓氏,47 是年份。

到 1949 年,這款自動步槍終於定型,正式大量生產。蘇聯將 AK47 系列及其製造技術輸出到世界各地,目前全球至少有 82 個國家的軍隊配備 AK47 系列,當中不乏過去或者現存的共產主義國家。AK47 系列也啟發了不少仿製品,影響了許多國家(包括中國在內)的軍隊的步槍設計。

維基百科的資料說,AK47 勝在功能可靠,即使在連續射擊時有灰塵等異物進入槍內,它的機械結構仍能保證正常運作。它可以在酷熱的沙漠、潮濕的熱帶雨林以及嚴寒的冰天雪地等極度惡劣的環境下保持良好效能。AK47 結構簡單,易於清潔維修,操作簡便。另一個優點是價格便宜,據說 AK47 在非洲的二手價只需 30 美元,在巴基斯坦的二手價是 120 美元,即使向俄羅斯購買全新的原裝貨也只需 240 美元(視乎購買的數量而定)。由於 AK47 系列簡單易用、價廉物美,它成為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政府軍、游擊隊、僱佣兵、恐怖份子和各種武裝部隊的必備槍械。曾經使用 AK47 的亞洲代表,有香港悍匪葉繼歡、季炳雄和張子強,以及較早前向泰國黃衫軍領袖林明達掃射近百槍的職業殺手。

AK47 被譽為蘇聯最成功的出口商品,跟美國的可口可樂 (Coca Cola) 相提並論。第三世界的東西,總要得到美國人的認可,才算得上成功。AK47 也一樣,六十年代的越戰,令它聞名於世。當年的越共游擊隊配備了蘇聯製的 AK47 或者中國製的仿製品(叫五六式衝鋒槍,於 1956 年定型生產,故得名),因為它們靈巧方便,適合在熱帶雨林中使用。據說有不少美國士兵紛紛丟棄不適應熱帶雨林的 M14 自動步槍或者舊式 M16 突擊步槍,轉而使用戰場上繳獲的 AK47。一經美軍品評,AK47 從此名留青史。

時至今日,AK47 仍在生產中。根據前蘇聯的統計,全球使用中的 AK47 系列當中,九成是仿製品,蘇聯生產的原裝貨只有一成左右。

那一夜

二十年前,有一群中國人的孩子,終於知道讀書所為何事。他們不甘心接受命運的安排,團結起來爭取公義,被當權者出動軍隊鎮壓。無數讀書郎,最後變成天安門的一灘血污。孩子們的母親,連公開拜祭的權利也被剝奪。每年只有中國南方的一個小島,可以公開紀念這群讀書郎。

重溫六四紀錄片,二十年前那一夜,清場解放軍所使用的自動步槍,外觀很像 AK47。不過,那些片段都是在深夜或者清晨時份遠距離拍攝的,沒有 Close Up(大特寫),而我亦非軍事專家。按常理推測,中共師承蘇聯,解放軍所使用的自動步槍,極有可能是受 AK47 啟發的國產仿製品 (即是五六式衝鋒槍的更新版)。若有民間軍事專家知道答案,請告訴我。

八九年春夏之間的一場風波,對中南海的老人來說,是個慘痛的教訓。槍桿子出政權,可是不能單靠槍桿子保住江山。老大哥已經翹辮子了,他殺的人可不比我少。我總不能把小孩子都殺光吧?還是要再來一次上山下鄉?經過深刻的檢討,長居 301 醫院的老人們決定抓緊思想教育,不留半點胡作非為、自把自為的空間。

小孩子生下來,先餵他們吃毒奶粉,變成大頭怪嬰,半死不活,無法思考。長大之後,再使用有毒課本,好讓他們對眾多歷史慘案一無所知,盲目崇拜和順從一個滿手血腥的政權。會唸書的優異生,吸收入黨當小嘍囉,負責監視其他同學有沒有思想出軌,又或者派到有戰略價值的本地和海外團體去當臥底、搞統戰、挖牆滲沙,等待時機成熟,收編別人的組織,奪取權力和資源(很可惜潛伏香港大學的陳同學任務失敗了)。書唸完了,被選中的孩子根據條件安排崗位,電腦奇才去當黑客,身材好的女孩子去做香餌,各自用不同的方法,替國家套取商業和軍事情報,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屢建奇功。反正咱們中國人口多,小孩子也多,應該好好利用。台灣同胞說得好:「人家的孩子死不完。」就讓紅小兵建築起堅固的萬里長城,在裡裡外外延續共產黨的恐怖統治,好讓龍椅上的垂死老人千秋萬代,萬歲萬歲萬萬歲。至於老人們的孩子,當然是送到外國去。

這種做法,比<二十四孝>裡面的<郭巨埋兒>更徹底、更妥善。小孩子威脅到老人的生存權,與其把小孩子活埋或者轟成蜜蜂窩,倒不如把他們變成奴才或者喪屍,然後派他們四出整人或者咬人。就讓孩子們窩裡鬥吧,年青人的時間和精力太多了。當權者手段之高明,曾經對<郭巨埋兒>表示反感的魯迅 (1881-1936) 倘若泉下有知,也許會被嚇得再死一次,然後拒絕投胎,寧願長居地獄,於烈火中繼續寫<狂人日記>。

難怪有人說:「千萬不要做中國人的孩子。」

也有人說:「來生不做中國人。」

說到底,還是中國人聰明,山寨勝過正版,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小圖:圖右是 AK47 的發明者 Mikhail Kalashnikov

YouTube 精選:

徐小鳳:<讀書郎>(197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L0BJLM_dx0

周雲蓬:<千萬不要做中國人的孩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tOM0IYMxD8
內地盲人歌手周雲蓬唱出可悲的事實,歌名來自孔捷生的文章。

鄧麗君:<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1989 年 5 月 27 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49M1VJlt74&feature=PlayList&p=80081FBCEB76A70A&playnext=1&playnext_from=PL&index=14
香港跑馬地三十萬人<民主歌聲獻中華>音樂會,華叔(司徒華)話當日見到煲呔 (曾蔭權),但煲呔死口唔認,一而再、再而三指鹿為馬,終於榮升草泥馬。

梅艷芳:<血染的風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HusFlwVIjU&feature=related
為何在華人社會中,有骨氣的都是女子,而且是歌女?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 AK47(繁體中文)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AK47&variant=zh-

AK47 製造商官方網站 (英文)
http://www.izhmash.ru/eng/product/akm.shtml

槍砲世界:卡拉什尼科夫專輯(簡體中文)
http://www.gun-world.net/russain/kalash/inde.htm

AK47 Inventor Doesn't Lose Sleep Over Havoc Wrought With His Invention
http://www.foxnews.com/story/0,2933,288456,00.html

維基百科:六四事件(繁體中文)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5%AD%E5%9B%9B%E4%BA%8B%E4%BB%B6&variant=zh-hk

百度百科:<二十四孝>之<郭巨埋兒>(簡體中文)
http://baike.baidu.com/view/455651.htm

鍾祖康:<來生不做中國人>(繁體中文)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85991

1957 年,羅稷南 (翻譯家陳小航的筆名) 問毛澤東:「要是今天魯迅還活著,他可能會怎樣?」(繁體中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7/5/5/7/100755777.html?coluid=6&kindid=26&docid=100755777

林忌:<港大之膠陳一諤> (2009 年 4 月 10 日)
http://plastichk.blogspot.com/2009/04/blog-post_10.html

03/0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