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且通知一聲,看得開心請捐款

2009年8月8日星期六

自報家門(五)


「第二代香港人」忙於為自己的兒女鋪路。他們當中,有一群是事業有成的離婚婦人,她們嘗試運用自己的財富和人脈,為兒女的事業鋪路。作為女人,我理解她們的心情,但是我不知道是否應該同情她們。

這類女人,娛樂圈代表有沈殿霞 (1945-2008)、薛家燕 (1950-),官場代表有廖秀冬 (1951-)、(劉)李麗娟 (1949-),而商界代表有灣仔碼頭「水餃皇后」臧姑娘 (臧健和)。她們的共通點是離過婚,丈夫也許另結比她們年輕許多的新歡,又或者拋妻棄子兼留下一屁股債。她們當中,有些曾經為老公的事業出力,協助男人打江山。有些無法生育,有些是高齡產婦,有些只誕下女兒,因而被夫家嫌棄。也有人是新移民,為了家庭團聚而放棄自己的事業。世俗觀點是,她們都曾經為婚姻付出許多,但是到頭來血本無歸,輸得一敗塗地。

一段婚姻出問題,有千百個原因,有時不能全怪男人或者第三者。但是從世俗眼光看,她們都是苦命女人。因為中國人相信,女人如果第一次婚姻失敗,她這一生也就完了,因為結過婚的老女人沒有人要,中國男人也不會浪費金錢養育別人的孩子,他們沒有那麼偉大。中國男人越老,喜歡的女人越年輕。

離婚女人於是成為單親母親。在華人社會中,婚姻失敗的女人自覺曾經被男人拋棄、出賣和背叛,會變得極度缺乏安全感,這種負面情緒肯定會影響孩子,尤其是長女或者獨生女。長女一般比較早熟,會主動分擔母親的煩惱,獨生女則跟母親相依為命,她們都特別容易捲入父母的感情漩渦,甚至在母系親友的推波助瀾之下,成為大人之間的談判籌碼,因此而缺乏自我發展的空間。父母的破碎婚姻,在她們的生命中,成為揮之不去的陰影,所佔的份量極重。

事業有成的母親會把安全感建立在金錢上,因為她們覺得男人靠不住。既然愛情有如過眼雲煙,她們寧願犧牲健康換取金錢,試圖盡快為兒女的事業打好基礎。她們焦慮不安,凡事只爭朝夕,因為她們最擔心的,是自己一旦早逝,孩子尚未站穩陣腳,被人欺負的時候,會叫天不應叫地不聞。至於孩子的爸,當然是袖手旁觀。他也許是跟孩子關係疏離,也許是被現任妻子所阻攔,也許是害怕面對前塵往事,又或者害怕被前妻的親友在靈堂上公審。

面對今日就業市場的惡劣形勢,單親母親比誰都緊張,她們害怕孩子會因為沒有爸爸的幫忙而吃虧。因為在華人社會中,權力和財富都從來都是根據父系血脈傳承。她們於是試圖運用自己的財富和人脈,為兒女的事業鋪路,結果反而為兒女的人生埋下不幸的種子。娛樂圈的代表沈殿霞和薛家燕就是好例子。

沈殿霞生前積極為女兒鄭欣宜爭取幕前演出的機會,結果反而令觀眾抗拒鄭欣宜,因為大家都認為她是靠母親上位,欠缺聲色藝,也沒有通過競爭式考核。中國人社會就是這麼虛偽,私底下所有父母都會用盡一切方法,為兒女的未來鋪路,但是如果你太過高調,大家又會不高興,並且拿你的兒女出氣,而娛樂圈最需要的,偏偏就是觀眾緣。如果你是鄭欣宜,現階段放棄演藝事業,回歸校園做普通人,好像辜負了母親的期望,可是繼續下去,又好像原地踏步,身邊的長輩又七嘴八舌,正是進退兩難。

薛家燕的長女石祐珊目前是母親的經理人,有自己的製作公司,看來會向幕後發展。中國人父母都喜歡開公司讓兒女打理,但是太子女往往難以服眾,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容易作出錯誤的決定(例如:生意上過份冒險或者保守),又或者待人接物失去分寸(例如:過份情緒化或者老氣橫秋)。雖然她們無須四處求職,免去面試過程中的種種不堪,也無須從低做起,但是回到母親所開設的公司,也是左右做人難。對於二十出頭,缺乏人生經驗,在外國長大,對中國人做生意手法認識不深的年青女孩來說,壓力很大,不容易。

客觀現實是,就算母親有錢有面,也不能保證孩子的事業會一帆風順。但是中國人父母永遠不會放棄規劃孩子的人生,尤其是缺乏安全感的離婚女人。這是主觀意願,不講道理,講也沒用。

事業以外,更大的潛在危機,是長女或者獨生女的感情生活。她們目睹父母婚姻失敗,會對男人缺乏信心。但是缺乏父愛,又令她們渴望異性的撫慰,以彌補成長期的遺憾。男人的愛慾,對她們來說,非常刺激。這種又想愛又怕痛的矛盾心理,會令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女孩子在愛情路上忐忑不安,反覆無常,反應極端。她們也許佔有慾極強,對男人要求極高;又或者愛到失去自我,對男人唯命是從。當她們的男人,需要極大的耐性,極高的情緒智商。(各位大哥:你們有沒有經驗?)

更不幸的是,她們的母親的財富、知名度以及社會地位,會令她們成為職業騙子的獵物。如何令不快樂的富家女乖乖奉上金錢?答案:愛情、宗教,又或者二合一(例如:震倉哥,他是這一行的的狀元)。情場和宗教團體從來都是職業騙子的避難所、集中地和覓食森林,他們也許是獨行的散兵游勇,也許是受僱於犯罪集團的僱傭兵,專門佈下情慾陷阱,然後敲詐勒索。更甚者,母親的親友覬覦豐厚的財產,會派遣自己的兒子或者是職業騙子去追求世姪女。對了,就是母親彌留之際,那群俯伏於病塌前,不斷含淚點頭,答應會好好照顧世姪女的叔叔阿姨們。人走茶涼,手快有,手慢無,世姪女亭亭玉立,是時候割禾青了。

如果我是職業騙子,那些「自報家門」式的個人專訪(不管是母親還是女兒)正合我意,因為它提供了初步的參考資料。做母親的,以為多做訪問有助兒女的事業,結果適得其反。母親越高調,孩子越危險。結果是:好心做壞事,愛你變成害你。

小圖:薛家燕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沈殿霞 (1945-2008)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2%88%E6%AE%BF%E9%9C%9E&variant=zh-hk

維基百科:薛家燕 (1950-)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6%9B%E5%AE%B6%E7%87%95&variant=zh-hk

維基百科:廖秀冬 (1951-)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B%96%E7%A7%80%E5%86%AC&variant=zh-hk

維基百科:(劉)李麗娟 (1949-)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A%89%E6%9D%8E%E9%BA%97%E5%A8%9F&variant=zh-hk

維基百科:灣仔碼頭水餃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81%A3%E4%BB%94%E7%A2%BC%E9%A0%AD%E6%B0%B4%E9%A4%83&variant=zh-hk

08/08/200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