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日星期三
目連救母(一)
農曆七月十四,講「目連救母」。許多人都知道,盂蘭節源於這個故事。「佛光電子大辭典」的說法是這樣的:
「佛陀弟子目連之母,墮餓鬼道中,目連作盂蘭盆會,以解救其母所受厄難。據盂蘭盆經所載,目連以母墮餓鬼道中不得食,佛令作盂蘭盆,於七月十五日,具足百味五果於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而後其母始得吃食。目連告佛:「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行孝順者,亦應奉此盂蘭盆。」佛言:「大善!」至後世,猶因襲此一作法,遂為盂蘭盆會。
...所謂盂蘭盆,是梵文 Ullambana 之音譯。漢語系佛教地區,根據盂蘭盆經而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超度歷代宗親之儀式。又作「烏藍婆拏」,意譯作倒懸。又稱盂蘭盆會、盆會。乃梵語 avalambana(倒懸)之轉訛語,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懸,痛苦之極。「盂蘭」即倒懸之義,「盆」則為救護之器,故以「盂蘭盆」釋為「救倒懸、解痛苦」之義。此一說法,後世多採之。
...中國最早行盂蘭盆會者傳為梁武帝,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七載,大同四年(538)武帝曾至同泰寺設盂蘭盆齋。」
目連救母的故事宣揚孝道,符合儒家文化的家庭取向,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並且成為戲曲、繪畫和雕塑的常見題材。
然而,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看,這個故事其實是反映了中國式母子情意結 (Oedipus Complex)。專注家庭治療的香港心理學家李維榕博士如此分析:
「最近看中國戲曲,看到<目連救母>一段,使我茅塞頓開,更加明白這傳統心態的潛而默化。
目連患上重病,只有吃狗肉才能康復,守齋的母親救子心切,為兒子而破戒。目連痊癒後,恨母親破壞了自己的齋戒,離家當和尚去了。但是當他知道母親為了破齋戒而被捉入地府折磨時,目連便拋下袈裟,趕到地獄救母。後來上天要封賞目連為忠孝天神,母親卻因殺狗而被罰變成一條狗。目連憤而謝絕封賞,抱著變了狗的母親,只說:我要陪媽去。
這個古老的故事,充滿母子情意結 (Oedipus Complex),在那歌頌「世上最難得是母子情」之餘,母子的結也縛得緊而又緊。從佛洛依德 (Sigmund Freud) 的心理分析看<目連救母>,這母子關係是有趣的曖昧,母親是第一個為兒子破齋戒的人。兒子也因此走入了空門,即是為了母親而從此不近女色。在母親臨危時,冒死打救,到最後,母子再也不分離。
目連是母親心中忠孝的象徵,一個理想的兒子。只是目連救母,誰救目連?」
換言之,這個故事用迂迴曲折的方式,表達了中國母親對兒子的霸佔式的愛,以及隱藏的慾望。留意故事中的父親或者丈夫角色完全缺席,他就算不是已經死了,都是雖生猶死,從女人的角度看來無足輕重、不值一提。故事中,兒子曾經反抗母親的操控,但是到最後他還是向她屈服。為了救母親,兒子不顧一切,直闖地獄。表面上,兒子的行為體現了「孝道」—— 一個中國式父權社會的專有名詞、一種儒家思想推崇的可貴品質。但是從母親的角度看,口頭上怎麼說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得到最後的勝利。她這一生,受的苦再多,也還是值得的,因為她終於得到他,兒子始終是「愛」她的。
戲曲是上一代中國女人的鴉片。她們透過觀看舞台上由假鳳虛凰(女伶)演出的才子佳人故事,彌補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遺憾,得以釋放壓力,以及得到短暫的歡愉。已婚的中國女人要面對很多問題:一段半死不活的婚姻,一個不解溫柔的丈夫,被壓抑的性慾,老夫少妻性生活方面的不協調,傳宗接代的壓力,沉重的家務,愛挑剔的公婆小姑,家族中的是非錢債,日復一日的沉悶生活,重男輕女的社會,二等公民的身份等等。不管她是妻還是妾,老公有錢沒錢,這張煩惱清單都很長很長,令女人的心理包袱非常沉重。中國女人需要一個透氣的窗口,好讓她們可以短暫地脫離現實,躲起來埋首築夢。這個窗口,古代版是戲曲,現代版是愛情小說和影視作品。現實生活太累人了,鴛鴦蝴蝶,永遠有市場。
現實生活中,不少中國女人,對丈夫心死(又或者在他的肉體真正死亡)之後愛上兒子。從她的角度看,丈夫欠她的,要由他的親骨肉來償還。兒子的五官體態長得像爸爸,但是他絕對不能像爸爸,因為爸爸對媽媽不好,甚至曾經出賣、背叛和拋棄她。她和他,從他出生的那一天開始,就註定愛恨交纏、永不分離。從母親的角度看,長大了的兒子只能為她而活,他的時間、精神以及金錢都只能投放於母親的身上。他的人生,只能有一個目的,就是打救以及釋放被困於情緒煉獄中的母親。任何試圖跟母親爭奪兒子的女人,都罪該萬死,最後只會被瘋狂和憤怒的母親碎屍萬段。她心底裡渴望被兒子緊緊地擁抱著,直到世界的盡頭,生命的最後一刻。她有亂倫的動機,但是不能夠表達出來,更不能付諸實行。這種潛藏的慾望,令她變成一個可怕的人。
東風惡,歡情薄。粵劇愛好者都知道,這齣戲,叫<釵頭鳳>,即是<夢斷香銷四十年>。張愛玲的粉絲會告訴你,祖師婆婆的版本,叫<金鎖記>。華人社會,母親破壞兒子的婚姻,是常見的事。
愛上兒子的女人,不一定是惡形惡相的曹七巧,也可以是賢良淑德、含辛茹苦、受盡委屈,我見猶憐的慈母白燕。後者也許比前者更可怕:她的大眼睛永遠含淚,長年累月透過大大小小、有必要或者沒有必要的犧牲,把兒子緊緊栓牢,她會替他戴上頸圈,期望他像小狗般一輩子留在自己身邊。他的兒子就算結婚娶妻,也還是她的人。如果你是她的媳婦,你只能扮演兒子的近身丫環,即是<紅樓夢>裡面的襲人,而她是賈寶玉的生母王夫人,掌握著你的生殺大權。你可以跟他初試雲雨,得到他青春的身體,但是萬一你有非份之想,試圖控制他的心,她隨時會動殺機,而且是笑著進行。
讀懂了「目連救母」的故事,你自然會明白,為何華人社會中,婆媳糾紛特別普遍以及嚴重。你也會明白,為何戲曲故事當中,特別多兒子救母親的情節,由<目連救母>開始,我記得的有<沉香救母>(寶蓮燈)、<士林祭塔>(白蛇傳)、<咬臍郎>(白兔會)等等。戲名或有不同,戲軌卻如出一轍:丈夫也許遠行出征,又或者優柔寡斷、軟弱無力,受苦受難的妻子缺乏依靠,只能夠等待兒子長大成人、羽翼漸豐、中狀元又或者學成武藝下山,方能逃出生天,有好日子過。
深宵時份看五、六十年代的黑白粵語長片,看見故事中的丈夫和兒子角色由同一位男演員扮演,於劇情發展的不同階段,跟受盡委屈的苦命女主角兩番談情,最後兒子成功救母又或者母子相認抱頭痛哭,更覺得中國女人的慾望呼之欲出,只不過有人選擇視而不見罷了。
小圖:照片來自 www.fotosearch.com
參考資料:
佛門網:普及佛學詞彙:目連救母
http://www.buddhistdoor.com/glossary/word.php?word_chi_id=21297
佛門網:普及佛學詞彙:盂蘭盆
http://www.buddhistdoor.com/glossary/word.php?word_chi=%E7%9B%82%E8%98%AD%E7%9B%86&chi_submit.x=13&chi_submit.y=6
李維榕的文章<目連救母>收錄於<家的萬花筒>(皇冠叢書:2003 年 7 月初版,220-226 頁)。李維榕博士是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總監及副教授,以下網頁有她的簡介:http://www.hkbookcity.com/showbook2.php?serial_no=121416
香港女作家林燕妮筆下多次提到李維榕,她們是從小認識的同學兼好友。
Answers.com: Opedius Complex
http://www.answers.com/topic/oedipus-complex
Answers.com: Sigmund Freud (1856-1939)
http://www.answers.com/topic/sigmund-freud
http://www.answers.com/topic/sons-and-lovers
讀比較文學的人會告訴你,英語世界中也有寫母子情意結的故事,例如:Sons and Lovers,作者:D.H. Lawrence (1885-1930)。
陸游的<釵頭鳳>以及唐琬的和詩
http://163.20.173.1/~t88fh163/poem%20%20word/201.htm
維基百科:白燕 (1920-1987)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9%BD%E7%87%95&variant=zh-hk
YouTube 精選:
黃安(曲/詞/唱):<新鴛鴦蝴蝶夢>
(九十年代台劇<包青天>的片尾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HO5_HZzc5o
旋律是中國人耳熟能唱的五聲音階,第一段的歌詞改寫自李白 (701-762) 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玩中國風,周董唔該企埋一邊(請站過一旁)。
粵劇:梁漢威:<沈園題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jzV7e3-fqY&feature=PlayList&p=A3D795FBD58BD00E&playnext=1&playnext_from=PL&index=137
邊唱邊寫<釵頭鳳>,書法好過劉德華。
越劇:陸游與唐琬之<釵頭鳳>(有字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LOA89phpwE&feature=PlayList&p=A3D795FBD58BD00E&index=139
若有人知道演員的名字,請告訴我。
02/09/2009
回覆 19/10/2011 的留言:
Thanks for the information. I was using Chinese materials provided by Buddhist websites and the wikipedia. Please refer to the footnotes. I would not call myself a religious expert and that’s why I always specify the sources, so that whoever is interested in the topic could dig further and take the discussion to another level. Would you mind asking your friend to provide the source of the info that she has discovered? That would add another interesting perspective to the article. Buddhism is an old religion and it is not uncommon that different versions / interpretations arise (due to practical reasons). Remember The Da Vinci Code? Thks again.
For worte paroles: Thks for the info.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3 則留言:
would like to share this article on facebook.
my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home.php?sfrm=1#!/nicso.yip
My friend and I were discussing your articles the other day and she raised a point about your reference to the father character in the Ullambana Sutra being transformed into a mother character as evidence that adjustments were made when Chinese Buddhists "imported" this sutra to make it suit better the tas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My friend actually looked it up a bit on the Internet and she said the original Indian Ullambana Sutra was about the mother, so there was no manipulation on the part of the Chinese when they imported this story. I just want to know if we have mis-interpreted your writing because my friend does not agree with your views expressed (whereas I do) and we are having some kind of dialogue on this article. Sorry for typing in English, it's a bit troublesome to type in Chinese here. Please bear with me!
看到以下這個,立即想起Auntie你這篇六年前的文章:
https://shuge.org/ebook/mu-lian-jiu-mu-quan-shan-xi-wen/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