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1日星期六

南洋幫(七)


香港好玩的地方,在於同一時間,有人看好,也有人看淡。再配合流通性高和具備深度的金融市場,一流的商業基建以及大量的會計法律專才,令東方之珠成為一個做 Deal(大買賣)的好地方。這邊廂,「佔領中環」如箭在弦,港資撤退(提示:李嘉誠)。那邊廂,中資入城,接管基建行業(例如:能源、電訊)。而南洋資金則繼續利用香港的優勢,建立受惠於中國經濟增長的投資組合。而部份的中資機構和南洋資金,更加是生意夥伴關係。他們是否接火棒,時間會證明一切。

香港的宿敵新加坡頻頻入貨。新加坡的主權基金淡馬錫控股 (Temasek Holdings) 在今年的三月底,以 440 億港元的代價向李嘉誠旗下的和黃(港股編號:13)購入 25% 的連鎖店屈臣氏 (Watsons) 股權。是香港人都知道,屈臣氏是自由行同胞(貶義說法叫「蝗蟲」)搶購奶粉、藥物、避孕套、女性用品和保健食品的熱點。曾經有一段時間,奶粉被搶光了,令香港家長非常憤怒,結果官府要實施限購令。屈臣氏的貨架,讓你見識自由行的購買力,直接體現中港矛盾。股票分析員的看法,屈臣氏是現金牛 (Cash Cow),增長動力來自大陸市場。記者會上,李嘉誠展現商人本色,笑說:「沒有永遠不賣的資產。」他是否撤資,自己想。

兩三個月之後,在香港上市的紅籌國企中信泰富(港股編號:267)向母公司中信集團購入超過二千億(人民幣)的資產,令後者變相在香港上市,被財經評論員形容為「阿媽終極救仔」(粵語:母親救兒子的最後一步)。收購代價由發行新股支付,部份股份配售給機構投資者。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首批投資者包括淡馬錫,而第二批投資者則包括馬來西亞富商郭鶴年 (Robert Kuok, 1923-)(提示:香格里拉、南華早報、嘉里物流)。那管香港的本土政治議題(例如:佔領中環、普選特首)鬧得熱哄哄,立法會的議政功能接近癱瘓,世代之爭 (Generation War) 開始白熱化和肢體化,見識過排華與屠殺的南洋富商卻眉頭也不皺,依舊相信香港,繼續用錢下注。西方國家的商學院,不會教你如何面對中國政治風險。南洋幫示範的,是身教(重於言教)。從這個角度看,南洋幫才是香港的「真正朋友」。

中信泰富是綜合企業 (Conglomerate),在香港的業務範圍非常廣泛,包括:金融(中信銀行、中信証券)、地產(愉景灣 13、14、15 期)、基建(東隧和西隧)、航空(港龍)、零售(大昌食品)、汽車(Audi 的港澳獨家代理權)。注入母公司的資產之後,加入一批大陸的投資項目,財政狀況會得到顯著的改善,負債比率會降低,但是業務範圍更闊,管理上的難度會更加大。撇開該公司過去的管理層的表現不論(提示:榮智健、澳元 Accumulator、澳洲鐵礦),也暫時不猜測國產的圍棋高手和「救火隊長」(Turnaround Specialist) 常振明(提示:中信實業銀行、建設銀行)是否能夠改善公司的營利能力,買入重組之後的中信泰富(將易名: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就等於購入一個直接投資於中國不同行業的基金。

對於淡馬錫來說,好處是既可以受惠於中國的經濟增長,同時又避免直接投資中國所引起的各種麻煩(提示:蘇州工業園)。將來如果要增持、減持或轉售,也可以透過香港進行。香港有英式法律和符合國際標準的金融監管制度,在這裡跟大陸的中資機構交易,對於新加坡的國家利益比較有保障。香港和新加坡都是前英國殖民地,有共同的經驗和語言, Common Denominator 夠大。兩地的關係,其實亦敵亦友,既是競爭對手,但間中也互相扶持。有些事情,只有對方才懂。這種關係,常見於港產的警匪片或武俠片。影迷的說法:決戰雙雄,惺惺相惜。

由於歷史和政治的原因,在投資大陸方面,新加坡起步較香港和台灣晚得多。新加坡立國之初,經歷由李光耀 (Lee Kuan Yew,1923-) 主導的「去中國化」過程(例如:以英文作為第一語言,結束民辦的南洋大學),藉此換取生存空間,令新加坡跟紅色中國之間,存在顯著的心理距離。因此,新加坡的官府和商界跟大陸的共產黨官僚交手的時候,所感受到的文化震盪 (Cultural Shock),遠遠超過香港人和台灣人所能想像。而即使是見過世面、歷盡滄桑的李光耀,也曾經在公開場合中表示,中國共產黨的「法治精神」令他大開眼界。李光耀性格務實,但到底是英國劍橋大學訓練出來的律師,還相信法律。他的心情,香港人懂。在這種情況之下,運用經營私募基金 (Private Equity) 的方法,透過香港建立一個直接受惠於中國經濟增長的投資組合,對於新加坡來說,比較舒服和合適。回報未必是最高,但是風險受控制。新加坡,似一個保守務實的南洋華僑,一定不會選最漂亮的女人做老婆,而是選麻煩最少的那一個。外表嘛,得過且過,不算太醜,不會嚇壞親友就可以了(例如:柯玉芝、何晶)。新加坡人,我說得對不對?

回頭說淡馬錫,它其實不止一次收購中信泰富的資產。 2011 年 7 月,淡馬錫向老牌英資集團太古 (Swire Pacific)(港股編號:19)購入位於九龍塘的大型購物商場「又一城」(Festival Walk)。那個商場,本是太古地產 (Swire Properties) 跟中信泰富於九十年代末共同發展的,各佔五成股權。 2006 年初太古地產把中信泰富的股份買下。到 2011 年 7 月,太古再把整個商場賣給淡馬錫。這個商場位於鐵路沿線,距離深圳不過 40 分鐘車程,是另一個自由行購物熱點,同樣具備中國概念。正是這個商場,令淡馬錫體會到香港業主的苦處 ―― 今年 3 月 30 日晚上一場暴雨,令商場天花崩塌,大量雨水湧入,被香港網民形容為「水舞間」(澳門賭場綜藝節目),事後管理公司被批評為反應遲鈍。漏水是香港的商住物業和公屋的常見毛病(工程界可否解釋原因?)。躁底的香港顧客動輒投訴,主流傳媒則窮追不捨。這些香港特色,新加坡應該沒有吧?新加坡人,終於明白港人之苦。對,我們可以上街遊行,但是耗盡一生積蓄的物業卻經常漏水,死未?

插圖來源:
http://www.american.com/archive/2008/may-june-magazine-contents/the-sovereigns-are-coming

YouTube 精選:

TVB「晚間新聞」(2014-03-30)
黑雨警告下:又一城玻璃天花碎裂雨水湧入商場 (7:1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y7CcyVnnY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新加坡合辦工業園遭留難
蘋果日報 2014 年 3 月 17 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17/18659181
節錄:新加坡 90 年代初就和內地合辦蘇州工業園區,希望趕搭中國高速增長的經濟列車。蘇州工業園區在 1994 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成立後卻和蘇州市政府所支持的蘇州新區直接惡性競爭。蘇州市政府全資擁有新區 100% 股權,卻只擁有園區 35% 股權。蘇州市政府透過操控土地和基礎設施價格偏幫全資擁有的新區,令新加坡園區嚴重虧蝕。當時新加坡輿論狠批蘇州靠新加坡在園區內的硬件建設及在國際上的聯繫和信譽,將巨額外資直接引到蘇州新區,中國簽好的協議到了地方政府就翻臉。新加坡在 1997 年打算撤資,當時蘇州市市長陳德銘親赴新加坡游說才成功挽留。工業園在 1999 年錄得 9,000 萬美元虧蝕。最後新加坡減持股量至 35% ,將原定參與的 70 平方公里範圍縮至八平方公里, 2001 年園區錄得 380 萬美元盈利,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在回憶錄指工業園是「爭取部份成功,避免徹底失敗」。

Channel NewsAsia
Jan 29, 2008
Circumstances Make Singapore’s Two Wealth Funds Different from Most
Extract: Among countries with sovereign wealth funds (SWFs), Singapore stands out for a few reasons. First, it is commonly seen as having not one but two such funds, both of which are grouped among the top seven state wealth funds in the world, with more than S$100 billion in assets apiece. In addition, the 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oration (GIC) and Temasek Holdings were born out of circumstance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nations with surplus reserves. Both Temasek Holdings and GIC look across the globe for investments with best returns. But that is where the similarities end. One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is GIC manages Singapore’s foreign reserves while Temasek started with some government assets as capital. Temasek Holding’s executive director Simon Israel said: “So unlike other SWFs we’re not managing currency reserves, oil surpluses or anything like that. It’s purely commercial investment activity and that’s what drives us.”

The Real Singapore.com
Sovereign Wealth Fund Not Always the Correct Answer
31 Aug 2012
http://therealsingapore.com/content/sovereign-wealth-fund-not-always-correct-answer
Extract: The foremost prerequisite for a sovereign wealth fund is a "predictable and dedicated" source of capital to prevent distortion in the domestic economy. Most of them are created with the backing of natural resources. Dr Balding cited Singapore's Temasek as an example of a non-commodity-based fund. Temasek requires the country to amass current account and fiscal surpluses of 30%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to endow the fund. "In countries without such clear funding sources, it is unclear that establishment is a wise idea due to the incredibly distortive policies it requires," he said. "Sovereign wealth funds can simply become public savings that need to be paid for. In the absence of existing national wealth such as natural resources, countries should seriously review the distortion they introduce." Dr Balding said sovereign wealth funds must lay out clear and defined rules for withdrawal of capital or risk becoming "political slush funds". In Abu Dhabi, Dubai, Kuwait and Singapore, sovereign wealth funds are managed by the head of state, creating a conflict of interest.

樂香園:淡馬錫變提款機
蘋果日報 2014 年 3 月 24 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324/18666553
節錄:對長和系以至香港企業,淡馬錫是買方「常客」,特別是一些超級大買賣。和黃在 2011 年分拆和記港口控股信託於新加坡上市,淡馬錫便是基礎投資者之一。同年,太古(港股編號:19)將又一城以近 200 億元售予淡馬錫。再到上周,淡馬錫又購入屈臣氏 (Watsons) 四分一權益。專門收購香港企業覺得回報已不吸引的資產,不怕接火棒嗎?要知道,淡馬錫所持資產逾 1.31 萬億元,猶如一艘超級郵輪,「轉身」很難,亦沒有足夠資源經營或培養個別項目,只能選擇從「信得過」的對手,收購回報「計到數」的資產,縱然所購入資產增長潛力很可能已「見頂」。換個角度看,給淡馬錫看中,賣家應感到與有榮焉,是一個肯定。怪不得李嘉誠笑得這樣開懷。

屈臣氏 (Watsons)
http://www.watsons.com.hk/

中信泰富 (CITIC Pacific)
http://www.citicpacific.com/

常振明詳解中信集團整體上市
2014-04-17
http://daydreaming66.blogspot.hk/2014/04/10dfcompany.html
節錄:4 月 16 日,中信泰富(港股編號:267)正式披露中信集團注資詳情:收購作價 2269 億元人民幣(約 2865 億港元),其中向(母公司)中信集團發行價值約 1770 億元(人民幣)股份,向機構投資者發行 499 億元(人民幣)籌資。完成交易後,上市公司中信泰富將改名為「中國中信」(也稱:中信股份),中信集團在新中信的持股約為 75% 到 85%,其餘則由公眾持股。現年 57 歲的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昨日在香港召開記者會詳解交細細節。常振明稱公司人事任命將更市場化和透明化,他個人目前「不太可能退休」。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公告:股份認購 (2014-05-14)
http://www.citicpacific.com/upload/b5/20140514-6c.pdf
節錄:淡馬錫透過一家全資附屬公司 Dunearn Investments (Mauritius) Pte Ltd 已經同意以每股港幣 13.48 元的認購價格認購 1 億美元的認購股份。淡馬錫附屬公司認購的股份總數將為 57,503,000 股,約佔收購完成後總發行股份數的 0.23% 。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公告:股份認購 (2014-06-17)
http://www.citicpacific.com/upload/b5/20140617-1c.pdf

騰訊周大福入股中信泰富
郭鶴年旗下認購 15.6 億
明報財經網 2014 年 6 月 18 日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18/news/ec_ecm1.htm
節錄:中信泰富向母公司收購資產千億「大刁」,第二輪配售再獲包括騰訊(港股編號:700),新世界發展(港股編號:17)鄭裕彤家族、郭鶴年等多名投資者入飛,合共斥資近 54 億港元認購新股,加上首輪公布的 15 名投資者,中信泰富目前共有 25 名投資者認購,佔收購完成後中信泰富總發行股份數的 13.4% ,總金額達 448 億港元。中信泰富於 5 月 14 日公布獲首輪投資者認購新股,集資 395 億港元。相比之下,第二輪投資者認購金額較細,按金額計,郭鶴年旗下兩間私人公司 Kuok Brothers Sdn Berhad 及 Kuok (Singapore) Limited 合共認購 15.6 億港元,合共佔收購完成後中信泰富總發行股份數約 0.46% ,認購價為每股 13.48 港元。中信集團兼中信泰富董事長常振明在本月初出席股東特別大會時曾表示,爭取在 7 月底完成整個收購母公司資產計劃。

傳榮智健出面穿針引線搵金主
中信泰富撲水 10 友好力撐
蘋果日報 2014 年 6 月 18 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first/20140618/18764569
節錄:上月引入多名「國家隊」接貨的中信泰富(港股編號:267)再接再厲,昨宣佈再引入騰訊(港股編號:700)、周大福、郭鶴年家族等 10 名投資者共認購 53.48 億港元中信泰富股份,市場傳聞指,為覓得更多投資者,中信泰富動用在財金界人脈關係極廣的前主席榮智健穿針引線。除了周大福,資料顯示是次有份認購的 Baylite 及 Trendfield 都是郭鶴年家族的公司。榮智健與郭鶴年早有淵源, 1991 年中信泰富收購大昌行(港股編號:1828),郭鶴年與李嘉誠合組財團出資相助, 2007 年大昌行成功分拆上市。去年底,榮智健與郭鶴年的嘉里控股及太古地產(港股編號:1972)組成財團大手斥 39 億港元,收購中信泰富持有的港島東大昌行商業中心全幢物業。 2008 年中信泰富炒輸澳元期權合約 (Accumulator) 後要靠母公司打救,今次(榮智健)替中信泰富引入股東,大有「贖罪」的味道。

Festival Walk(又一城)
http://www.festivalwalk.com.hk

Swire Pacific Agrees to Sell Festival Walk Shopping Mall for $2.4 Billion
Bloomberg 2011-07-29
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1-07-28/swire-pacific-agrees-to-sell-festival-walk-shopping-mall-for-2-4-billion.html
Extract: Swire Pacific Ltd. (HK stock code: 19) agreed to sell the Festival Walk shopping center for HK$18.8 billion (US$2.4 billion) to a unit of Singapore’s Temasek Holdings Pte in the biggest property transaction ever for the Hong Kong landlord. The company will sell the commercial complex in Hong Kong’s Kowloon Tong area to Mapletree Investments Pte, according to a statement to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today. Swire will record a profit of HK$1.6 billion from the sale with a book value of HK$17.2 billion at the end of 2010, the statement said. It is Mapletree’s first commercial property acquisition in Hong Kong, according to an e-mailed statement from the company, a unit of Temasek, a Singapore state-owned investment firm. Festival Walk, which comprises 980,000 square feet of shopping space and 229,000 square feet of office space, is located next to a train station connecting Hong Kong and its border with the Chinese city of Shenzhen. Tenants of the mall include U.K. department store chain Marks & Spencer Group Plc and Hennes & Mauritz AB., Europe’s second-largest clothing retailer.

Temasek-backed Mapletree raises $1.3bln pricing IPO at top end-sources
Reuters 2013-02-06
http://mobile.reuters.com/article/goldmanSachs/idUSL4N0BQ3V820130226
Extract: A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backed by Temasek Holdings Pvt Ltd raised $1.3 billion through its Singapore IPO, selling shares at the top of a marketing range and becoming the city-state's largest REIT offering. Mapletree Greater China Commercial Trust is set to be the biggest Asia ex-Japan IPO s November 2012. The REIT is backed by retail developments in mainland China and Festival Walk, an up-market shopping center in Hong Kong's Kowloon district. Mapletree's top-end pricing of the IPO takes equity capital market deals in Singapore to nearly $2.6 billion in two consecutive days. Mapletree will use the proceeds from the offer to fund the purchase of Festival Walk and Gateway Plaza from its parent company. Festival Walk is focused mostly on retail commercial space, with tenants including Marks & Spencer, budget fashion company Hennes & Mauritz and an Apple Inc store, but it also has a four-storey office tower. Mapletree's Gateway Plaza in Beijing targets mostly corporate tenants with two 25-storey office towers. REITs are attractive to investors looking for steady income streams and Mapletree's case was bolstered by quality assets and success with previous offerings, analysts said.

Wikipedia - Festival Walk(又一城)
http://en.wikipedia.org/wiki/Festival_Walk
Extract: Festival Walk is a shopping centre in Kowloon Tong, Hong Kong developed jointly by Swire Properties and CITIC Pacific between 1993 and 1998. The development was a 50:50 joint venture between Swire Properties and CITIC Pacific. The partners secured the plot in a Government land auction in 1993 with a HK$2.9 billion bid, and developed it at an estimated cost of $2.2 billion. In January 2006, in Hong Kong's biggest property deal, Swire Properties paid HK$6.18 billion to buy out its partner's half share. In July 2007, it was announced that Swire Pacific was contemplating listing the property as a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In July 2011, Mapletree Investments acquired Festival Walk at a property value of HK$18.8 billion which was the largest global retail real estate deal in 2011. In 2013, Festival Walk was divested to Mapletree’s fourth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the Mapletree Greater China Commercial Trust, as one of its two of its seed assets in 2013. The mall is now managed by Mapletree Greater China Property Management Limited.

2014 roof damage. At approximately 9:00 pm on March 30, 2014 hailstones the size of golfballs shattered the ceiling windows of Festival Walk during a heavy thunderstorm, causing rain to pour straight into the interior of the mall. Some sections of interior ceiling collapsed and ankle-deep flooding was reported. Water from the shopping mall overflowed into the attached railway station. Mapletree Greater China Commercial Trust Management, the manager of Mapletree Greater China Commercial Trust, which owns Festival Walk, said its staff were on site to render assistance. However, mall management was criticized for failing to alert the public through the mall's website and via relevant social media networks. Evacuation of the public was also done poorly, as at 10:00 pm the public was still on scene sending live images to social media networks.

相關的文章:

南洋幫(一)
2014 年 1 月 1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1/blog-post_19.html
節錄:由於部份的華文學校被滲透或赤化,再加上五六十年代中共向南洋輸出革命(提示:馬共+方壯璧),因此南洋各國政府均對華文教育存有戒心,就算不是完全禁止,也是諸多限制(例如:限制每週的中文授課時數)。在這種歷史背景之下,南洋華僑子弟的教育問題,以及教學語言的選擇,成為非常敏感和複雜的政治問題。當年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策略,是進行「去中國化」,採用英文作為教學與商業語言,避免有排華紀錄的鄰邦(馬來西亞和印尼)有藉口攻擊新加坡。立國之初,李光耀相信,只有跟紅色中國保持距離,才能保證新加坡的生存。

南洋幫(二)
2014 年 1 月 2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1/blog-post_26.html
節錄:對於南洋華僑來說,如何處理跟紅色中國的關係,是一生的功課。如果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主題,是跟紅色中國保持距離(即:李光耀的做法),那麼,八十年代大陸改革開放之後,如何透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同時減少政治動盪所帶來的風險,便成為南洋富商最關心的課題。香港和新加坡向來是南洋華僑的財富管理中心。在這種背景之下,南洋資金直接收購香港的華資銀行,顯得順理成章,同時亦具備戰略意義,尤其是在西方金融機構紛紛唱淡中國經濟,並且退出中國的金融業的時候。

南洋幫(五)
2014 年 2 月 2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28.html
節錄:香港的股評人,不乏南洋華僑,謝清海和曾淵滄是好例子。曾淵滄來自新加坡,早年畢業於南洋理工大學的數學系。因此,接受訪問的時候,經常要回答「香港是否應該向新加坡學習?」之類的問題。對他來說,被記者要求解釋兩地在產業結構、公共房屋和人口政策方面的差異,是家常便飯。至於他對新加坡的理解是否正確,有沒有與時間並進,要問新加坡人,歡迎留言。

南洋幫(六)
2014 年 3 月 1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3/blog-post.html
節錄:長遠來說,男人若要尋找一個對華人比較有保障的地方,用來安置老婆情婦孩子,以及處理家族的財富,亞洲區的選擇,離不開前英國殖民地香港和新加坡。這個道理,很多南洋富商和大陸土豪都懂,所以這兩個城市近年有人滿之患,令本地人非常不滿。祖國母親的怪病一日未康復,孩子們都只好繼續往外跑,扥庇於洋人所建立的社會制度。中國人,錢再多,也不過是難民。

去留之間
2013 年 7 月 2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26.html
節錄:香港的營商環境變化多端,風高浪急,充滿挑戰,去留之間,充分考驗生意人的眼光與智慧。八九十年代,英資開始部署淡出。華資接力的結果,是地產霸權坐大,成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未來是否會由往績欠佳以及肩負政治任務的中資接手,有待觀察。近年多宗的跨國收購合併活動均顯示,國家隊高價接貨的一刻,極有可能是派對終結,又或者是某個行業開始走下坡之時。

關漢卿、六月雪、高登仔
2014 年 6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6/blog-post.html
節錄:而隨著大陸資金接管的行業(例如:能源、電訊、航空)越來越多,政治立場開始成為一個入行障礙,又或者是職場上自動分流的其中一個條件。在香港讀書的內地生,據說頗受中資機構的歡迎,因為他們不會支持「佔領中環」。香港,越來越似西藏或新疆: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土著都受制於一些紅色背景的外來者。

代理人
2014 年 4 月 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4/blog-post.html
節錄:眼前的困局,是代而不議、代而不理。也可以這樣說:管而不治、管治低落、管治失效。決策機關像一部輪胎接近脫落的汽車,顛簸碰撞,幾乎無法行走,隨時停在路中心。決策質素欠佳,談判過程漫長,參與者互不信任,缺乏真正的溝通。委託人(選民或股東)的權益受損,但是無計可施,矛盾和怒氣不斷累積,接近爆發的臨界點。傳統政黨和主流傳媒被邊緣化,只能被動地回應和跟進事態的發展。沒有足夠金錢僱用黑幫或收購傳媒的老百姓,只好經常上街。

21/06/2014

For the first comment: 原來如此,多謝指教。

2014年6月14日星期六

變色感情


甚麼情況之下,男人不會騙女人?

1. 男人已經得到女人。

2. 男人已經厭倦女人。

3. 男人想女人立即離開。

4. 女人提出分手或離婚。

5. 男人有很多女人送上門。

6. 男人是成名之後的彭順、張藝謀。

7. 男人是成名之後的陳振聰、陳冠希、黃長發。

8. 女人是黃夏蕙、鄧洪金梅(祥嫂)、覃美金(梅艷芳的母親)。

9. 女人是梁愛詩、梁美芬。

10. 男人是李蓮英、安德海。

11. 男人的性能力開始衰退。

12. 男人吃錯了「誠實豆沙包」。

13. 男人對女人失去耐性。

14. 男人準備向女人施暴。

15. 男人要靠女人吃飯。(喜劇之王:你唔做雞我邊有錢養家?)

16. 女人見識過「一國兩制」。

17. 女人準備參加「佔領中環」。

18. 女人經歷過八九年六四屠城。

19. 女人是「黃雀行動」的成員。

20. 女人讀過白樺的電影劇本<苦戀>。

21. 女人讀過章詒和的回憶錄<最後的貴族>(大陸版:往事並不如煙)。

22. 女人最討厭的作家是瓊瑤。

23. 女人最討厭的電視劇是<來自星星的你>。

24. 女人最喜歡的外國電影是 V for Vendetta(港譯:V煞)。

插圖來源:
http://www.123rf.com/photo_8517125_illustration-of-a-man-chasing-his-object-of-affection.html

YouTube 精選:

周星馳:<賭俠>:逝去感情如何留得住 (0:3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Fo14nQz1GQ

徐小鳳:<變色感情> (3:2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8I0Y9fSR0w
這是原唱者的版本。

周星馳:<整蠱專家> (1:2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9Z0A_n3VA

參考資料:

香港文匯網:「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
http://sp.wenweipo.com/2014lz/

白樺的電影劇本<苦戀>
http://tieba.baidu.com/p/2963201043?see_lz=1

章詒和:<最後的貴族>(大陸版:往事並不如煙)
http://www.haodoo.net/?M=Share&P=10M4

十五歲之怒 燃燒香港
台灣<天下雜誌>506期 (2012-09-19)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3533&page=4
節錄:不被中環價值綁架、有獨立思考能力、不懷念英國殖民、追根究柢何謂香港精神等,這是九○後的特殊性格。他們把能量用在揭露和挑戰當權者的謊言。包括送給教育局長吳克儉「說謊麵包」、「誠實豆沙包」,要求局長公開對話;他們甚至帶隊到中聯辦(中國政府派駐特區的辦事機構)踩街;而官員跟他們握手時,黃之鋒選擇四目交接,拒絕握手。這股九○後的青春學運會怎麼走,沒人知道。但他們已成功號召十幾萬人和他們一起上公民課。黃之鋒說,下一步他們要繼續監督,期許「學民思潮」成為香港最年輕的壓力團體。

相關的文章:

各位觀眾五條煙
2010 年 6 月 2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6/blog-post_24.html
節錄:如今,輪到可以做我兒女的八十後和九十後見識中國政治的醜陋。短短幾日之內,當權者的陰謀詭計、不擇手段,同謀者、被招安者的自私、恐懼、虛偽、軟弱、優柔寡斷以及功利計算,還有被出賣和犧牲者的憤怒、悲傷和錯愕,一舖過大晒冷(港式粵語:亮出底牌)。絕對是一齣大堆頭、大製作、陣容鼎盛、巨星雲集。更難得的,是每一個角色都有戲,都有完整的故事。論戲劇性和娛樂性,直迫周星馳的「各位觀眾五條煙!」。

知道不知道
2009 年 6 月 1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06/blog-post.html
節錄:就算我明知他們在外面偷食,包二奶三奶,神州大地廣開分店,又或者在公司裡面跟誰誰誰有曖昧關係,我都絕不會告訴他們的老婆女友。作為女人,如果你問我有沒有替他們的老婆女友感到不值,為甚麼不向她們通風報訊,我的答案是:你以為她們不知道嗎?你以為她們會感謝我?女人是天下間最敏感的動物,男人出軌是騙不過女人的。她選擇裝聾扮啞,有幾種可能。

一代好媳婦
2012 年 4 月 1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4/blog-post_18.html
節錄:她們認為,能否留住男人,決定女人的一生成敗。而男人,是用來照顧和遷就的,即是不管他犯了天大的錯,都應該包容,然後不停地為男人善後,以及喝令好事之徒收聲。做女人,就應該專心經營家庭,替男人建立一個避風港。因為相夫教子,是女人的天職。她們相信,女人的價值,是建立在愛情和婚姻上的,而家庭,才是女人的事業。

寧溝貨不止蝕
2010 年 9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9/blog-post_17.html
節錄:寧溝貨不止蝕,是師奶(已婚女人)常犯的錯。我同老媽講(我跟她說),你當年嫁錯老豆(我爸),好應該立即「止蝕」(Stop Loss),撇甩佢(摔掉他),然後趁後生(年輕),立即揾(找)個有錢佬改嫁。呢啲叫「止蝕」,你無咁做(沒有這樣做),重要生埋仔(還要生小孩),結果走唔甩(跑不掉),呢啲叫「溝貨」,明唔明(明白嗎)?老媽收到(聽懂了),死死地氣沽貨。

14/06/2014

2014年6月10日星期二

燒錢生意、湊客之道、中港足球


有些昂貴的玩意或燒錢的生意,是用來「湊客」的,即是跟 VIP 建立更緊密關係,方便「埋堆」(粵語:打入小圈子)。前者的例子:紅酒、茅台、錦鯉、古董、沉香木、羅漢松、高爾夫球。後者的例子:足球隊、主流傳媒、娛樂事業。因此,在某些行業(例如:理財顧問、私人銀行),僱主會協助員工學習相關的技能(例如:開設品酒課程、提供高爾夫球會籍),好讓他們跟客戶之間有共同的語言。

燒錢的生意,通常一物多用。跟客戶聯誼以外,也可以是變相的私人俱樂部(例如:香港足球總會)、自家品牌的宣傳工具(提示:精工、寶路華、黃創保、黃創山、時間廊)、跟當權者談判的籌碼(例如:明報、張曉卿、劉進圖)、利益輸送或交換的渠道,甚至可以是過數的戶口或洗黑錢的工具(例如:澳門賭場疊碼仔不乏電影公司老闆)。湊客之道,千奇百怪,但是離不開四個字:「投其所好」。

既然只是工具,又或者是用來娛賓的歌姬舞女,燒錢的生意,死亡率高,不得善終,不是賣盤收場,便是關門大吉。管理上常見的問題,是大老闆無心經營,得過且過,又或者是外行領導內行,結果鬧出笑話(提示:王晶:老周電視台)。

我是女人也知道,香港足球界的問題,是部份班主把球隊的管理外判,同時為了降低成本,引入低薪的國援(大陸球員),結果國援抵受不住金錢誘惑而打假波(提示:賭波集團),被傳媒揭發,令觀眾遠離球場。對,中港一體化,足球圈也不例外,請包容。入座率低,球隊的收入下降,球員的工資受壓。球隊寧願輸入外勞,也不願意栽培本地人才,令球員缺乏事業前景。年輕人見勢色不對,不想賤賣青春,拒絕入行。惡性循環,一池死水。就算官府介入(提示:鳳凰計畫),也無補於事。商界的看法:商業模式過時,回報率太低,沒有興趣投資,拜拜。

香港和大陸的足球圈,跟大球場的草地一樣,雜質太多,清理不盡。土壤不對,投入的資金再多,也缺乏應有的職業水平和真正的體育精神。大陸網民形容中國男子足球隊:「鋼鐵是怎樣也鍊不成的。」就算是費爵爺 (Alex Ferguson) 或摩連奴 (José Mourinho) 出手,恐怕也無法起死回生。男士們, Auntie 說得對不對?

插圖來源:
http://big5.southcn.com/gate/big5/cartoon.southcn.com/a/2009-08/12/content_5543967.htm

YouTube 精選:

張衛健:八十年代 TVB 主題曲<足球小將> (1:1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fgTXnS7O8Q
萬一你太年輕,沒有看過<足球小將>,請上網。

李克勤:<紅日> (4:5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k3xsosOuVI
廣州球迷熱愛的香港粵語流行曲,天河體育館的觀眾席上,試過萬人大合唱。

經典廣告 (1990) City Chain 時間廊(主唱:夏韶聲)(1:1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YNOeLF8H_Q
黃創保和黃創山兄弟曾經創立精工和寶路華兩支球隊。他們的父親黃子明是潮州人,十來歲到泰國打工,六十年代在香港成立寶光實業,代理精工表。七十年代,寶光開始生產鐵達時及寶路華手表。此外,黃氏家族也經營手表連鎖店時間廊。

伍晃榮講波(英格蘭 vs 阿根廷)(1:2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5URkZc1SWY
曾幾何時,講波佬(粵語:足球評論員)很專業,碧咸 (David Beckham) 無須 Sell 內褲。

Ole Ole Ole Ole We are the Champion (2:3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_Jkya1O_Sk

Glory Glory Man United (3:3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gUgmzfwceo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When Did Roman Abramovich Buy Chelsea?
http://www.ask.com/question/when-did-roman-abramovich-buy-chelsea
Roman Abramovich bought Chelsea Football Club an English Premier League football team, in 2003 from former owner Ken Bates. Abramovich is a Russian businessman with interests in the oil industry as well as politics.

馬雲搞足球一箭三鵰
蘋果日報 2014 年 6 月 6 日
節錄:最近十年,中超聯賽已被稱為「中國房地產超級聯賽」, 16 支球隊的背後金主多少都與房企相關。房企要發展,離不開政府在政策、土地等方面的扶持。由於內地對民企經營媒體有嚴格限制,房企賺大錢後,要對政壇恩主回報,能見光的,出錢搞牽動民心的足球,便成為首選。阿里巴巴食網企頭啖湯,斥資 12 億元人民幣購入恒大足球 50% 權益,並稱恒大足球估值將達 30 億人民幣(約 37 億港元),估值較意甲冠軍祖雲達斯大約 24 億港元還要高。馬雲及許家印最聰明之處,是打算引入 20 名策略夥伴,每家佔 2% 。馬雲加上許家印這個強大組合,坐擁中國最強球隊,政績工程之龐大,必能吸引政商名人爭相入股,這 20 名夥伴注定極具份量,才能「埋堆」,等同為政績「買位」,這個俱樂部的意義在於為馬雲及許家印建立龐大政治力量,價值難以金錢衡量。

鳳凰計劃擬續五年 足總須減開支
蘋果日報 2014 年 5 月 28 日
節錄:政府過去三年撥款逾 6,000 萬元資助香港足球總會推行「鳳凰計劃」,圖振興足運,計劃今年底屆滿, 33 項建議措施只落實三分二。負責的民政事務局擬「添食」再延續五年計劃,據悉足總曾要求每年撥款額增至 5,000 萬元,但遭否決。鳳凰計劃至今推行近三年,一直被批成效不理想,足運水平未見明顯提升,甲組賽事入場人數更不升反跌,近期接連有甲組球隊棄戰來季新成立的「港職聯」等,令計劃備受質疑。民政局曾承諾撥款周期完結前全面檢討,再向公眾滙報。

精工班主放棄足球
蘋果日報 2013 年 9 月 1 日
節錄:曾奪得聯賽八連冠的精工足球隊可算是本港球壇的「集體回憶」,回憶往事,班主黃創山笑言拿得太多冠軍了。對於未來會否再組球隊?他坦言:「搞足球隊唔係你鍾意就得,係好專業同瞓身,因為觀眾畀錢入場睇,佢哋希望睇到好嘅賽事。球員都要自己揀,我當時係飛去外國睇佢哋操練,再逐個揀。依家業務咁忙,根本冇可能再搞。」對於最近香港大球場的爛地風波,黃創山說:「其實幾十年前都係咁,早在 70 年代我哋都去信講過呢個問題,一直冇得解決,冇得怪邊個。」

波叔講古:王晶作品:<精裝追女仔之二>
http://oldhkmovie.blogspot.hk/2010/04/blog-post_9952.html
節錄:本片以八十年代的電視界作背景,老周電視台明喻丘德根主政的亞洲電視,發達台則是無綫電視,王晶於電視台出身,戲裏影射當年的趣聞,識得對號入座,必然樂在其中。王晶不只拿無綫同亞視來取笑,也預料電視界的趨勢,戲裏有個節目「唔啱就要打」,之後真是流行「鬧人節目」。成套片記錄香港八十年代的娛樂圈生態,有其歷史價值。

相關的文章:

離岸中心(二)
2009 年 1 月 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01/blog-post_04.html
節錄:近年俄羅斯黑幫被英語傳媒冠名 The Communist Mafia(共產黨式黑手黨),他們在西方的影視作品中往往被描寫為十惡不赦的壞蛋。他們的影響力開始滲入國際體壇,例如:俄羅斯富豪、英超球隊車路士 (Chelsea) 的班主艾巴莫域治 (Roman Abramovich),他的財產據說就來自賤價收購國有資產。有評論認為,俄羅斯黑幫既擁有全球網絡,又掌握了國防技術,威脅程度比正牌恐怖份子更大,論實力絕不遜於恐怖大亨拉登 (Osama Bin Laden)。

狗咬人
2012 年 11 月 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11/blog-post.html
節錄:生意人進軍傳媒,動機並非謀利,而是貪圖金錢以外的好處,例如:要脅需要民望的政府官員、向某個政治集團或者派系投誠示忠、參與政治、打擊敵人、介入商業糾紛、公器私用、扮文化人、提高個人的影響力與社會地位,又或者是替兒孫鋪路,好讓他們日後跟官府周旋的時候,有更大的議價能力。簡單地說,易手之後的傳媒機構,變成一個非常龐大與複雜的利益輸送和交換網絡的一部份。生意人以為,進軍傳媒,等於用錢買權力。

南洋幫(四)
2014 年 2 月 2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21.html
節錄:今時今日,南洋富商眼中,香港的傳媒機構,不是用來賺錢的,而是用來對沖中國政治風險。走商業路線的文化產業,早已不跟商業原則辦事。南洋富商購入香港的傳媒機構,等於替府上添置籌碼、棋子、過河卒、歌姬舞女,一件次要的資產,Dog Business,諸如此類。有需要的時候,權貴喜歡,立即奉上,至於歌姬的貞操、聲譽與性命,生意人從來不在乎。不是已經付了錢嗎?

雞肋(一)
2013 年 8 月 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8/blog-post.html
節錄:有些生意,獨立來看,缺乏前景,利潤微薄,多勞少得,絕對是「雞肋」。但是如果大老闆名下還有其他的生意,而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雞肋」的支援或配合,則「雞肋」依然有生存價值。香港的情況,出版社和人事顧問都是「雞肋」。

Top Gear
2010 年 1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1/top-gear_01.html
節錄:我不懂車,但是我會看 Top Gear。作為女人,Top Gear 讓我看見男人面對大玩具的狂態,有助我了解雄性動物。這個節目可以令港女戒除「公主病」,因為它讓你明白,女人在男人的心目中,不可能排第一位,排第二或者第三,已經很不錯了。同樣原理,如果男人見識過女人面對手袋、時裝和珠寶的狂態,也會明白「我愛你」的真義。

10/06/2014

2014年6月1日星期日

關漢卿、六月雪、高登仔


中國文學教科書的說法:蒙古人入主中原,科舉制度被廢棄。讀書人的當官之路受阻,為了解決生計、寄託情懷和反抗異族統治,於是投身戲班,寫劇本維生,令元朝的戲曲藝術發展蓬勃,佳作紛陳。當中最著名的一位,叫關漢卿,代表作是<竇娥冤>。每次香港落冰雹,總會有人想起這個故事,認定六月飛霜有冤情。

撇開中國共產黨是否「異族」這個問題不論(認真討論的話要寫幾萬字),近年香港八十後的處境,跟元朝的讀書人頗為相似。原因:隨著偉大祖國加強對香港的控制,出身普通家庭的年輕人,要打進接近權力核心的行業,越來越困難。當官之路還沒有完全被封閉,但是即使你會讀書,考入 HKU(香港大學)然後當上 AO(政務官),作為行政機關的一份子,閣下的大老闆,是一副幹部口吻的疑似共產黨員梁振英。而負責監督行政機關的立法會,則充斥著一群紅色背景的政客,面目猙獰,邏輯混亂,連簡單英文也說不好,還要被傳媒揭發學歷造假。 AO 是 Band 1 學生,卻受制於一個你看不起的老闆,還要日日跟 Band 3 學生周旋。就算生活無憂,心底裡也不會好過,你看港大校友林鄭月娥的臉色就知道了。

入大學教書?本地薑不受歡迎,全職教席的首選,是年長的外國教授(因為可以立即提升大學的排名)以及海歸派內地人。教職員和學生當中,內地人的比例越來越高。政府資助的學士課程,內地生的比例已經接近兩成的上限,而研究院提供的碩士及博士課程,內地生的比例更高達七成。按常理推測,部份研究生日後會留校任教,當中有沒有紅色無間道,自己想。本地生的入大學之路,也開始出現一些或明或暗的政治審查(例如:國民教育、隱含政治立場的古怪試題)。而隨著大陸資金接管的行業(例如:能源、電訊、航空)越來越多,政治立場開始成為一個入行障礙,又或者是職場上自動分流的其中一個條件。在香港讀書的內地生,據說頗受中資機構的歡迎,因為他們不會支持「佔領中環」。香港,越來越似西藏或新疆: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土著都受制於一些紅色背景的外來者。

至於投身戲班(創意產業)這條路,免費電視發牌風波(提示:王維基)清楚地告訴你,特區政府只會容許一些懂得配合愚民政策的電視台經營者(即:TVB)。而官府所優先照顧的,是當權者的政治需要。因此節目的內容和質素,並非最重要的發牌條件(否則早就應該收回 ATV 的牌照)。熟悉娛樂新聞的你一定知道,香港的電視人,在邵逸夫 (1907-2014) 經營的血汗工廠 TVB 練好基本功之後,通常會轉投電影界(例如:杜琪峯、韋家輝),繼續發光發熱,甚至打進荷理活(例如:周潤發)。但是九七之後港產片減產,合拍片當道,電影人為了遷就禁忌多多的大陸市場,必須自我審查,慢慢失去原有的特色。合拍片的男主角通常起用叫座力較佳的香港男星,受制於現行制度,女主角就必須起用內地女星(例如:周迅、黃奕、湯唯),直接令香港女星的工作量大減。你以為張曼玉很喜歡用老牛聲音唱歌嗎(提示:甜蜜蜜)?你可記得,她上一次當女主角是甚麼時候?(答案: 2004 年的法國電影<錯過又如何>)北姑搶走的,不止是男人,還有工作機會。而北姑背後的大靠山,是偉大祖國的文化官僚。中港一家,請包容。

在中港融合的政治經濟社會背景之下,接近權力核心的行業相繼淪陷,在不同程度上被赤化(例如:傳媒、教育)。不少真正的人才,因為思想獨立,被體制所排斥,需要在體制以外的地方尋找發揮的空間。而官府管不到的互聯網,就成為一條出路、一個能夠自由發表作品的平台。壓迫越大,反抗越大。近年香港的網上創作,百花齊放,非常精采,比主流作品更好玩。參與的創作人,有廣告人、電視人、電影人、八十後、大學生。創作人天性熱愛自由,註定跟中國人的當權者為敵。當主流電影為了大陸市場而失去本土特色的時候,網上發表的作品卻是港味十足:政治寓言、男女關係、金錢瓜葛、黑色幽默、兩文三語、自成一派。以下選取部份有代表性的作品,並且提供簡單的介紹,供香港以外的網友參考。

這群香港版的關漢卿,在虛擬世界中保存和滋養自己的靈魂,彼此交流互動,以及組織和發動一種全新模式的社會運動。跟古代的關漢卿不同,網上世界通常「旺丁不旺財」,亦即是瀏覽量再高,也只能為作者帶來短暫的名氣,未必可以帶來現金流或工作機會。有些在網上發表的作品,由於反應熱烈,也具備商業潛力,被主流媒體看中,然後改編成電影,例如:<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 VAN>和<一路向西>。於是有人用西方商學院的語言 Incubator(中文:孕育器、育嬰箱)來形容這些網上平台,視之為文化產業投資者尋寶的地方。

當中不得不提的,是開創「蝗蟲」(來港掠奪資源的大陸人)一詞的「高登討論區」。「高登仔」喜歡議論時政,擅長惡搞和起底,是一群極具影響力的香港網民。他們所使用的語言,中英夾雜,粗口橫飛,如果你不懂粵語,又或者對香港的時人時事缺乏認識,未必看得懂。台灣的創作人「九把刀」較早前由於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票房報捷,來港謝票,多次高呼:「香港對我實在太好!」為了更深入了解香港人,他接受主流傳媒的建議,上網向「高登仔」學習,看了半天,邊讀邊猜,也只能明白一半左右。東方之珠的嶺南鳥語,經歷資本主義的洗禮,洋化之餘,也傳承了「不怕官只怕管」的態度。香港,勝在有反抗精神。

插圖來源:
http://cathay.ce.cn/history/200704/26/t20070426_11181146.shtml

YouTube 精選:

<孩子問:誰還未覺醒> (3:0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7Zt639NdUM
這是香港版的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不少人以為是「佔領中環」運動的主題曲。有份發起「佔領中環」的學者陳健民卻表示, MV 並非「佔中」團隊所製作,但是感謝「高人低調地出手相助」。另外,有報導指「高人」來自廣告界。

[公屋潮文] 公屋、居屋、私樓 (10:3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Sy5VsWjFkA
取材自發表於高登討論區的文章<女朋友帶你返屋企食飯>(粵語:女朋友帶你回家食飯)。 TVB 資深演員盧宛茵演活勢利岳母,視乎未來女婿所居住的物業類型,展現三種不同的表情與反應。樓價飆升,是港人遲婚甚至不婚的主要原因。

[公屋潮文之世伯後傳] 沉默的男人 (9:5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HuRmN9-iyU
這是<公屋、居屋、私樓>的續集篇或外傳,描寫故事中的未來岳父的心路歷程。年輕時錯過買樓的黃金機會,後來又炒股失敗,結果把經濟大權拱手讓與惡妻,從此成為沉默的老婆奴,只能旁觀未來女婿走上同一條路。兩代港男,同一命運。

香港將於 33 年後毀滅 (7:2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YzCXjm2yOU
港產的科幻短片,描述國家氣象局發現一顆小行星,將於 33 年後擊中香港。大難臨頭,三份之二的香港人移民外國,自由行不敢來,大財團逃亡,解放軍派出戰機吊走整棟 IFC(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所在地)。結果,留下來的都是有心人。由於樓價回落,小商店重現,普選特首於三個月內完成。最後,香港人靠自己研發出高能量炮,擊碎小行星,免於滅亡。香港網民的留言:「我希望支高能量砲改變小行星的方向,等佢(粵語:讓它)撞落北京中南海。」導演和編劇吳兆麟是八十後電影發燒友,上一部作品是短片<關公大戰外星人>(2011 年更新版)。

<關公大戰外星人>(2011 年更新版)
國家機密級最終兵器:機械人雷鋒 (0:3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Cm6w0ZbP-g&feature=related
這是<關公大戰外星人>(2011 年更新版)中機械人雷鋒出場的片段,背景音樂是<社會主義好>。原裝版的<關公大戰外星人>(1976) 的投資者和導演都是台灣人,故事內容講述外星怪獸襲港,武聖關帝(關雲長)挺身而出,跟怪獸決戰。這部電影被香港網民譽為 Cult 片之王,拷貝早已散失,連香港電影資料館也沒有。2011 年,一群八十後電影發燒友得到藝術發展局提供的四萬港元製作費,參加藝術發展局主辦的短片比賽,決定重拍這部經典之作,加入政治元素,劇情講述外星怪獸襲港,偉大祖國派出由解放軍研發的雷鋒機械人打救香港,結果反而帶來更大的破壞,最後還是要由關雲長出手。導演吳兆麟認為,香港不應依靠祖國打救。他曾經帶這部短片到日本參展,看慣哥斯拉的東洋人反應熱烈。

希特拉都頂唔順 TVB 節目 (3:5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4gPLEhfHXg
肯定是被惡搞次數最多的外國電影(片名:帝國毀滅),令希特拉成功轉型為喜劇演員。「頂唔順」是港式粵語,意思是「受不了」。香港網民借希特拉之口,發洩各種不滿,然後由大陸和台灣的網民接力。沉重的德國歷史,從未如此好玩過。

Verax (2013) - Edward Snowden Movie HD (6:0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ncqc2Y8Uec
斯諾登 (Edward Snowden) 向全世界證明,香港的確是「間諜之都」。這部短片由一群業餘的電影發燒友製作,當中包括曾任職於免費英文雜誌 HK Magazine 的居港外國人和香港人。演員來自不同的種族,對白有英文也有廣東話。拍攝風格接近美國的電視劇,令人想起 24(提示:Jack Bauer)。飾演斯諾登的,是一位美國教師。片名 Verax 是拉丁文,意思是「說真話的人」。香港,勝在國際化。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 VAN>正式預告片(香港版)(1:5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a6nkxn5mEs
取材自發表於高登討論區的科幻小說,作者是在英國修讀電影的香港八十後。內容講述一部載滿乘客開往大埔的小巴,穿越獅子山隧道之後,到達一個無人時空,車上的乘客逐一離奇死亡,眾人不知如何是好。電影的主題:香港一夜消失,港人如何自處。對白充滿政治諷喻,導演陳果表示,不知道有沒有錢開拍續集。

<迷離夜>盧海鵬邵音音鬧爆梁震嬰 (1:3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b-4afrzHd4
導演陳果 + 編劇李碧華 = 港式粗口 + 鬼怪靈異,內容:借「驚蟄」的民間風俗「打小人」「祝福」梁振英。盧海鵬演黑幫大哥「梁震嬰」,將現任特首形容為 X 樣(你懂的!)。曾是艷星的邵音音洗淨鉛華,演爆粗神婆。粗口橫飛,家長指引。

電影<一路向西>官方先行預告 2012 國慶齊齊出征 (1:4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J24ZP2llDk
取材自發表於高登討論區的色情小說,作者網名「向西村上春樹」,劇情描寫港男在東莞夜店尋歡。金句:「很有阿仙奴的味道不斷在禁區外圍猶豫地猜來猜去。」

2013 年 6 月 27 日演藝學院畢業禮:
學生向 689(梁振英)三躹躬 (2:2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2KYCuQiAPA
如果你有跟進香港的免費電視發牌風波(提示:王維基)以及了解 TVB 的經營手法,你會明白香港創意人才的憤怒。香港演藝學院的學生付諸行動,在畢業典禮上用各種創意手法招呼主禮的梁振英。有人向他三躹躬(港式喪禮中親友向死者三躹躬),寓意民主已死。有人雙手交叉放胸前(反對國民教育的手勢)。有男生向他展示屁股(裡面有穿短褲),也有女生向他遞上要求「平反六四」的字條。

開會學英文:鍾樹根( 2 分 44 秒)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rOsTI06TrI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建制派議員鍾樹根(外號:Tree Gun,諧音:神經病)使用被公認三流的港式英語,向事故頻生以及工程延誤的港鐵公司的洋人 CEO 發砲,令後者淪為 Band 3 學校的英文教師。(For 米:搞成咁,點收科?)

試聽二十世紀華人經典作品:林樂培<秋決>第三樂章 (2:1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IfWWZeTlBo
香港中樂團的委約創作,於 1978 年底首演,由作曲的林樂培 (1926-) 親自指揮。 1993 年獲北京音樂界選為「二十世紀華人經典作品」。取材自關漢卿的<竇娥冤>。第三樂章用拉弦樂器模仿女主角的喊冤聲,氣氛詭異。原著中關漢卿所寫的曲詞:「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竇娥冤
http://zh.wikipedia.org/zh-hk/%E7%AA%A6%E5%A8%A5%E5%86%A4
節錄:全名<感天動地竇娥冤>,是關漢卿的代表作,劇情取材自「東海孝婦」的民間故事。情節反映元朝貪污嚴重,官吏無心執法,令老百姓有冤無路訴的黑暗現實,後人常以故事中的「六月飛霜」比喻冤情。

維基百科:關漢卿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B3%E6%B1%89%E5%8D%BF
節錄:關漢卿,號「己齋叟」,「元曲四大家」之首。生平事跡不詳,估計活躍於 1210 年至 1300 年(元成宗大德)之間。關漢卿的雜劇為後世留下不少著名的故事作藍本,例如「六月飛霜」的故事便膾炙人口。其雜劇情節布局緊湊,使後世明清戲曲的劇本情節,更加符合舞台演出的要求。劉大杰在<中國文學發展史>第二十三章中,認為關漢卿在中國戲曲史上的地位,媲美英國的劇作家莎士比亞。

香港網絡大典:香港高登討論區 (Hong Kong Golden Forum)
http://evchk.wikia.com/wiki/%E9%AB%98%E7%99%BB%E8%A8%8E%E8%AB%96%E5%8D%80
香港高登討論區在惡搞和二次創作方面尤其著名,也是不少香港網絡術語(例如:蝗蟲)和次文化的始祖。而一眾高登會員的討論與創作,產生了一系列的網民輿論,對香港社會的政治、經濟及文化發展影響深遠。

香港高登討論區
http://www.hkgolden.com

免費雜誌<讀書好>(79 期)
http://www.books4you.com.hk/79/pages/page7.html
節錄:高登文學:當一個討論區中連載的小說,能夠變成知名導演的電影藍本,而且代表香港參加國際電影展,揚威海外;當一個討論區中的話題人物,能夠觸動唱片製作人的靈感,以她們作為 MV 中的核心角色;當一個討論區中的網民,能夠透過不同的貼文而建立人氣,吸引出版商將虛擬世界的文字結集成書;當一個公眾人物要公開感謝高登巴打 (Brother) 為自己獻計,甚至被廣泛報導。你就能看到,這個討論區雖然存在於虛擬世界,但其影響力卻絕不只限於虛擬世界。

免費雜誌<讀書好>(79 期)
http://www.books4you.com.hk/79/pages/page7.html
節錄:只想繼續當個講故事的人 Pizza(紅 VAN 的作者):「紅 VAN」是第一個公開發表的作品,總共寫了二十多萬字,確實是個異數,因為沒有預計到真的會有人看。上載第一章到高登時,我其實身處日本,窩在酒店百無聊賴,又恰好有帶手提電腦,就抱着「寫啲嘢」的心態一試。一開始時的概念是全世界都消失,而交通工具則是飛機,但乘客人數太多很難控制,又想過巴士,但也不少,最後才決定用 VAN 仔(小巴)。我在英國主修電影的,回港後有跟隨一些前輩學習,如創作故事大綱、電視編劇等,但香港業界的情況是,就算有了電影劇本也不等於最後能成功開拍,所以那時候心裏不太好受,覺得不是味兒,於是就想寫點甚麼,沒有想過會受歡迎,出書也是後來出版社跟我聯絡才有的事,電影則更加是超乎想像啦!所以現在的感覺仍然很不真實,這也可能跟自己本身唸電影有關。

(真心)愛國愛黨大遊行@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25324937667182/
近日有一群香港網民打扮成文革時期的紅衛兵,高舉五星紅旗和抬著毛澤東的照片,在自由行遊客的購物熱點(即:旺角、銅鑼灣)出沒,一邊高唱紅歌,一邊用港式普通話喊口號,呼籲自由行回鄉購物,愛祖國用國貨,不要成為帝國主義的「迷途羔羊」。港式創意,黑色幽默,仿真度高,搶盡眼球。行動的靈魂人物黃洋達是電視台編劇出身,後來加入被視為「激進」的政黨。他策劃的抗爭行動,向來極富戲劇性。有在香港讀書的內地博士生投書主流傳媒,聲稱這些行動歧視內地人,令他感覺受到冒犯。曾經參與行動的香港網民則表示,來採訪的外國記者看見一群冒牌的紅衛兵,笑不攏嘴。這是他們的 Facebook 專頁,裡面有被惡搞的文革宣傳海報。有幾真心?自己想。香港高登討論區名言:「認真你就輸!」

爵爵港不停@Facebook
https://zh-tw.facebook.com/JIEJIEHK
中港矛盾,沒完沒了。較早前網上流傳的短片:一個大陸女人在港鐵車廂內進食,被其他乘客勸止,她發脾氣罵人:「你好多事!」由於發音不準確,聽起來變成茶餐廳食物「厚多士」。故事被兩位創作人化成漫畫,立即被瘋傳,「你厚多士」和「厚多士姐」成為網絡語言。這個創作組合包括一位身在香港的台灣人(網名:爵爵)和一個在廣州出生的香港人(網名:貓叔),集合中港台三地的流行文化元素。

Cuson Lo
http://cusonlo.blogspot.hk/
原名盧熾剛,本是廣告公司的插畫師,因為一幅描繪唐英年地下行宮的漫畫開始備受注目。他的畫風活潑,有可能是尊子的接班人。自稱貓奴,有個港女老婆。

題目:香港要怎樣的資本主義
作者:戴耀廷(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佔領中環的發起人)
來源:蘋果日報 2014 年 4 月 29 日
節錄:對本地資本家最大的威脅,其實並不是福利主義,而是來自大陸的紅色資本。大量的紅色資本湧入香港,並不會按香港一直以來行之已久、也就是本地資本家所熟悉的做事方法行事。結果如黃仁龍所說,紅色資本帶來的是貪腐,而這也是本地資本家所不想見到的,因為他們會被置於極不利的競爭處境。長久下去,本地資本家在香港市場的領導地位,終有一天會被紅色資本家所取代。其實本地資本家更應明白,在香港現今已發展的實際情況下,更有利於他們的利益,是盡快建立起香港的民主普選「市場」。一方面,能有真正競爭的民主普選,會有助於阻止隨着紅色資本湧入香港所帶來的貪腐及不公平的競爭。另一方面,若本地資本家能把握時機搶先進入這「市場」,以他們對本地「市場」的熟悉程度,怎也會比紅色資本優勝。那才能真正保障得到他們的利益,因此普選才是本地資本家的出路。

鹿米館:689 與地產二線梯隊更緊密關係框架及中資入城上河圖
作者:Terence Yun
2013 年 12 月 24 日
http://lunkayun.blogspot.hk/2013/12/689_24.html
節錄:689 根本不是得罪大財團,而只是嘗試扶植本地二線財團以及外來的中資資本企業,只是要把本地的經濟結構洗牌,但並不等於「重建」,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純官在這次跑馬仔競賽中臨尾換馬成功,保住了家產,亦為日後本土發展有更佳的後台支持。留意近期新世界投地和中標都成功,其實是有跡可尋。而 689 不只有純官支持,長期的支持者更有九倉集團的吳光正,恆隆的陳啟宗,還有識於微時的羅康瑞。這些都是地產商,當中九倉屬一線財團,其他則是二線財團。所以不要以為 689 沒有地產商支持,其實只是不是頂級人馬,二三線人嘗試造王而已。二線希望梁成功造王後可以為他們方便之門。不要當二線地產商是慈悲商人,每人都在盤算之中,落注碼是人之常情,所以並不覺得這些二線地產商何錯之有,因為政治和經濟一樣是互動, Lobby 就是這樣。

另外便是中資的入主,更是戲肉。啟德的港人港地最後由中資機構投得,近期中資投地也比以往為多,甚至和本土地產商合作亦慢慢出現。這些便是中資開進駐本土市場的開端。明年 3G 頻譜拍賣便是另一重頭戲,中移動必然可獲頻譜,也是政府為其開方便之門,即使頻譜重新拍賣已有人從技術上和營商上反對,政府都一意孤行便可以明白為何會有這樣舉動。近期海外財團退出市也不是一件好事,澳洲電訊賣 CSL 予電訊盈科, Google 最後放棄在港建數據中心,這個信號其實並不是好事,一來這些都是實業,更是有發展前景的高增值產業,越多投資者進入是越有利,但是有人退市便是警號。所以不要說梁先生是為了港人來得罪大財團。他得罪大財團,只是為了另一批的土豪和商官,真的為民?講呢 D!

相關的文章:

路姆西
2013 年 12 月 1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12/blog-post_19.html
節錄:而防範嶺南刁民,更加是難上加難。粵語有九聲,音調變化複雜,再加上港人習慣同時使用兩文三語(英文、粵語和普通話),原材料供應充足,有很大的創作空間。而混雜的語言,正是香港的特色。熟悉香港政治文化的網友一定聽過:仆街、福佳、Poor Guy、調理農務蘭花系。而影痴們一定知道:周星馳和王晶的電影,有大量的疑似粗口,很多的色情笑話。香港,盛產低俗喜劇。玩無厘頭,嘲弄權貴,苦中作樂,是香港流行文化的傳統。

南洋幫(四)
2014 年 2 月 2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21.html
節錄:但是美好年代已經結束,從九十年代中開始,香港的傳媒行業和娛樂事業生態環境劇變,水土和養份急速流失。舊的商業模式已經被判處死刑,新的成功方程式還沒有人找到,一切從頭摸索。不少資深廣告人,見勢色不對,紛紛在九十年代中後期轉行或移民。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化,香港早已經不再是思想層面的南北行,也不再是跨國企業的大中華地區總部,而是還原國際商業中心的本質,成為生意人跟共產黨做買賣、報恩、交心和交保護費的地方。

狗咬人
2012 年 11 月 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11/blog-post.html
節錄:生意人進軍傳媒,動機並非謀利,而是貪圖金錢以外的好處,例如:要脅需要民望的政府官員、向某個政治集團或者派系投誠示忠、參與政治、打擊敵人、介入商業糾紛、公器私用、扮文化人、提高個人的影響力與社會地位,又或者是替兒孫鋪路,好讓他們日後跟官府周旋的時候,有更大的議價能力。簡單地說,易手之後的傳媒機構,變成一個非常龐大與複雜的利益輸送和交換網絡的一部份。生意人以為,進軍傳媒,等於用錢買權力。

入行障礙(一)
2012 年 12 月 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12/blog-post_7.html
節錄:也有人從政治角度出發,認為抬高樓價和大舉殖民是阿爺的陰謀 ―― 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不敢結婚,大陸蝗蟲卻不斷湧來港產子,長遠來說是替香港換血,再配合洗腦教育,令這個地方變得容易統治,亦即是對付西藏和新疆的那一套。學院派的看法,是年輕人不敢結婚,將會導致人口老化,再加上經濟轉型失敗,政治人物無力改革,擔心香港將會步日本的後塵,成為另一個絕望之城。

天讎、革命之子、國民教育
2012 年 9月 1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9/blog-post_15.html
節錄:每隔一段日子,便有勇於反抗的孩子,被誣捏為紅衛兵。中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因為發起反對國民教育運動,感動全香港,被二奶電視台、紅色英文早報、女高官以及一眾「梁粉」(梁振英的粉絲)不斷地抹黑,認定背後一定是有人撐腰、擺佈和策劃,令小孩子變成紅衛兵,正在破壞香港社會的「和諧穩定」。

學院派(一)
2013 年 5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17.html
節錄:多得董建華推動外判以及削減撥款,令學術界、醫療界和社福界的公營機構大幅削減新入職者的薪酬,導致大學的教學職位兼職化,短期合約多,終身教席 (Tenure) 少,又或者是預留給能夠立即提升大學排名的年長外國學者。結果是:土生土長以及屬於適婚年齡的男博士,要在本地大學尋找全職教席,非常困難。以兼職的身份教書,好像比較容易一點,但是前途與錢途都欠缺保障,從女孩子的角度看,是沒有安全感。

交數(二)
2013 年 2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2/blog-post.html
節錄:政府資助的學士學位課程,內地生的比例已經頗為接近官府設定的兩成上限。內地生多,宿位不足,於是推高鄰近樓盤的租金。個別大學或者學系的研究院,內地生的比例高達五成至九成,本地生想向學術界發展,或者從事本土化的研究工作,變得很困難。從當權者的角度看卻是好事,因為有助減少土生土長的社會運動理論家,以及乘機剷除民主派的政策研究基地。

去留之間
2013 年 7 月 2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26.html
節錄:香港的營商環境變化多端,風高浪急,充滿挑戰,去留之間,充分考驗生意人的眼光與智慧。八九十年代,英資開始部署淡出。華資接力的結果,是地產霸權坐大,成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未來是否會由往績欠佳以及肩負政治任務的中資接手,有待觀察。近年多宗的跨國收購合併活動均顯示,國家隊高價接貨的一刻,極有可能是派對終結,又或者是某個行業開始走下坡之時。

01/06/2014

For the first comment: Noted with thks. Revi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