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0日星期二
2008年5月11日星期日
恨綿綿
時間是一九五九年的春天。
有個在上海唸音樂的男孩子透過一位女同學,結識了一個屬於部隊文工團的女孩子,開始談戀愛。當時男孩子正跟另一位同學合作寫歌,他把初戀的甜蜜注入曲中。到五月底,樂曲寫好了,經無線電廣播傳遍中國。男孩子初嚐成功滋味,女孩子的家人卻反對這段感情,原因是「我們全家都是共產黨員,你怎能跟一個右派的兒子好?」
無奈困於繭中掙不脫,想化蝴蝶,衝開萬千結。(註一)
兩人繼續私下約會,這段感情維持了一年左右。一九六零年的夏天,女孩子在北京的北海公園向男孩子提出分手,當時公園中廣播喇叭傳來的,正是他寫的樂曲,而且是<樓台會>的那一段。三個月後,女孩子服從家人的安排結婚。
婚後她跟丈夫到上海聽一場音樂會,又聽到那首樂曲,並且見到男孩子上台謝幕。他不知道她在台下,她後來告訴男孩子的女同學,亦即是他們的媒人,那天她非常非常難過。
時光飛逝,一九七七年兩人在北京重逢。她告訴他,她的女兒正在拉他寫的樂曲。她跟女兒介紹他:「這是你媽媽曾經愛過的陳叔叔。」他在她女兒身上看見當年的她,只是眼前的她,已經改變許多,變成一個他不認識的陌生人。歷劫重逢,似近還遠,回不去了。
蒼天愛捉弄人,情緣常破滅。(註二)
他叫陳鋼,一九五九年他和音樂學院的同學何占豪合寫<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首演者是當年十八歲的俞麗拿。
參考資料:
陳鋼的文章<黑色浪漫曲>收錄於同名散文集,學林出版社,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初版,第四十一至四十四頁。
註釋:
(註一)和(註二):八十年代,<梁祝>的<相愛>主旋律被改編成廣東歌<恨綿綿>,填詞鄭國江,歌者是關正傑。歌詞如下:
為何世間良緣每多波折
總教美夢成泡影 情天偏偏缺
蒼天愛捉弄人 情緣常破滅
無奈困於繭中掙不脫
想化蝴蝶 衝開萬千結
情緣強中斷時 痛苦不消說
可歌往事留在腦海 夢中空泣血
即使未許白頭 柔情難以絕
情義似水滔滔斬不斷
翻作恨史 千秋待清雪
YouTube 精選:
關正傑:<恨綿綿> (198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t9r12E0tDM&feature=related
小圖:<梁祝>唱片封套,演奏者是呂思清。
Revised 07/04/09
2008年5月1日星期四
舍我、思危
五一勞動節,從一對父子說起。
父親是生於光緒年間的民國報人,十四歲開始投稿,畢生獻身新聞事業。他一生辦過多份報紙,屢次被封殺查禁,年青時幾乎被軍閥槍斃,曾經開罪的權貴包括袁世凱和汪精衛。作為報人,他的履歷表非常有份量。
舍我是他的筆名,後來成為廣為人知的名字。那年代的報人,很天真很傻,他們相信在內憂外患和專制獨裁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立場堅定,態度公正」。窮書生辦報,是為了講真話,不是為了等官府招安,也不是為了企業的紅封包。
他有三段婚姻,第一任太太誕下兩個女兒,第二任太太誕下一男二女。唯一的兒子一九三五年年六月在北京出生,報人父親感時傷世,遙望東北的烽煙,俯聽日軍的鐵蹄,為他起名「思危」。
國民政府遷台後,他跟馬英九的父親一樣,帶著妻兒在香港生活。兒子在香港的香島中學唸書,受到共產主義的薰陶,十五歲時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前身)。十六歲,離家出走。
兒子是這樣說的:「一九五一年,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我獨自一人由香港返回內地,一個十六歲的少年提著一只手提箱,開始了我的奮鬥歷程。」
一九五二年,父親帶著妻女遷往台灣。此後數十年,父子兩人分道揚鑣。
五十年代初,父親在台灣當立法委員。那是蔣家天下的年代,網上的資料沒有提及他的黨籍,只是說他曾經頂撞蔣介石、爭取開放報禁以及為白色恐怖的受害人呼冤。遷台之後他似乎沒有坐過牢,這樣看來,應該算是國民黨的「諍友」。一九五六年,父親在台北成立「世界新聞職業學校」,後來升格為「世新大學」。
一九五二年九月,兒子入讀華南工學院,一九五四年轉入華東化工學院,一九五六年畢業,一九七八年任化工部科技局工程師,一九九四年任化工部副部長。從一九五六到一九七八年,中間有二十二年的空白,官方傳媒沒有交代,但是不難想像。
一九九六年起思危擔任一個叫「民健」的「民主黨派」的中央主席,一九九八年起歷任第九屆、第十屆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當日的熱血青年,變成政治花瓶。
這對父子聚少離多,要到一九七九年,才於美國洛杉磯團聚。一九八一年兒子到美國唸工商管理碩士,一家人幾次短聚。一九九一年,父親病逝台灣,享年九十四。一代報人,病中不能言語,仍手書「我要說話」。
那是九十年代初,大陸的股票市場徒具雛型,開始建立 A、B 股雙軌制。曾經傾盡家財舉債辦報,一生兩袖清風的老報人應該不會料到,日後兒子會因為評論股市,成為香港傳媒的寵兒。
思危五十年代在廣東生活,學得一口流利廣東話,因此頗受香港傳媒的歡迎。二零零八年初他在香港的中文大學演講,向現場觀眾送上四句炒股格言:「股市有風險,入市要審慎。選股要小心,持股要耐心。」對於炒股經驗豐富的香港人來說,這幾句話略欠新意,但勝在押韻,可以為傳媒提供 Soundbite 。
思危苦口婆心地勸喻內地股民回頭是岸,呼籲大家投資 A 股要「居安思危」。由一位在美國唸過 MBA 的國產化工專家來評論非常「化學」的中國股市,實在適合不過,用內地術語是「對口單位」。可惜,財迷心竅的大陸股民急於「奪回勞動的果實」(國際歌歌詞),沉迷過山車,夢想吃「大茶飯」,他的警戒只會被當作耳邊風。
共產黨相信,歷史不以個人主觀意志而轉移。即是說,要爆的煲遲早會爆,要跳樓的還是會跳樓,要上街的終有一日會上街。
從「舍我其誰」到「居安思危」,見證理想年代的終結。為集體奉獻個人的勞動模範故事,今時今日已經沒有市場,連小孩子也騙不了。幸好中文夠靈活,四字成語總有轉圜的餘地,可以有多種詮釋,所以「思危」能夠順利轉型成為財經評論員。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命運。中國人父母總是一廂情願地以為,名字可以預設兒女的人生軌跡。四字成語還好,因為總有自圓其說的方法。怕就怕名字改得太白太死,孩子長大後,不但期望落空,而且淪為笑柄。
名不符實的人,香港多得很。為國家添煩亂的叫建華、致力洗刷港英餘孽身份的叫振英、沒有祖蔭也沒有實權的叫蔭權、從來沒有青春過的叫英年、既無德行亦無成就的叫德成,還有一個大吉利是終極頂級狗奴才的叫瑞麟。
小圖:圖左是成舍我 (1898-1991),圖右是成思危 (1935-)。
延伸閱讀:
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
http://csw.shu.edu.tw/website/2-1.html
成舍我生平事蹟年表
http://csw.shu.edu.tw/website/2-2.html
成思危簡歷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1/23/content_250849.htm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2003/Feb/274491.htm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9/19/content_5110489.htm
成舍我一九七九年於美國洛杉磯與子女團聚留影
http://csw.shu.edu.tw/PUBLIC/view_01.php3?main=DigiDB&id=328
成舍我的四種精神 (作者:成思危)
http://csw.shu.edu.tw/PUBLIC/view_01.php3?main=people%20of%20chung&id=430
成思危的博客專欄
http://chengsiwei2005.vip.bokee.com/
01/05/2008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