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且通知一聲,看得開心請捐款

2009年11月13日星期五

經濟學人(二)


編輯政策

<經濟學人>的編輯政策貫徹英式低調作風,向來是 No byline(沒有署名),除非是特別的原因:例如可能有利益衝突(因此需要向讀者交代),作者是受邀請撰稿的名人,又或者是行將退休的資深編輯。根據雜誌本身的說法,是因為文章的質素比作者的名氣更重要:

What is writte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ho writes it. As Geoffrey Crowther, editor from 1938 to 1956, put it, anonymity keeps the editor “not the master but the servant of something far greater than himself. You can call that ancestor-worship if you wish, but it gives to the paper an astonishing momentum of thought and principle.”

這種做法跟美國佬的高調作風完全相反,美國傳媒喜歡把專欄作者以及新聞主播捧成家傳戶曉的明星,當事人也樂於把自己商品化,頻頻出席公開活動、寫書和演講,為下一份工鋪路。誰對誰錯,視乎閣下的品味和價值觀,但是足以反映出英美兩國截然不同的新聞傳統以及民族性格。這種做法不是沒有爭議的(如果讀者想追蹤個別作者會有困難),也有<經濟學人>寫手在網上自揭身份(註一),慌死無人知。

讀者對象

<經濟學人>的讀者對象是英美以及歐洲的政治和商界領袖、跨國企業的管理階層、商務旅客以及知識份子,文章內容比較高深,讀者必須具備國際政治和財經商管知識(而且不止是基礎知識那麼簡單),同時還要有相當的文化修養。他們周遊列國,見多識廣,理性冷靜,遇事不會大驚小怪。

這份雜誌絕對不是初哥的那杯茶,英文的說法是 Not for beginners 。因此,如果有仍然在學又或者剛剛畢業的港產大學生跟你說,他或她每週都讀<經濟學人>,而且是從頭讀到尾,九成是說謊,該打。當然,更該打的是教他們這樣說的父母師長、財經演員、專欄作家以及求職專家們。一知半解,好為人師,害人不淺。萬一小朋友見工時遇上的主考官是<經濟學人>的長期讀者,一兩個問題就足以叫小朋友露出馬腳,甚至人仰馬翻、啞口無言。小朋友不服氣的話,請讀一讀以下這段來自<經濟學人>(題目:It still pays to study,Sep 10th 2009)的文字:

Alison Wolf of King’s College London, the author of a book provocatively entitled “Does Education Matter?” says a big reason why school-leavers go to university is peer pressure. With many graduates to choose from, employers increasing turn up their noses at anyone who does not sport a degree, no matter what the job’s requirements. The result is more akin to an arms race, with everyone running to stand still, than a recipe for increasing prosperity.

以<經濟學人>的標準來說,這段文字尚算淺白,也是大學生有切身感受的題材,但是港產的大學生,向來對國際時事缺乏興趣,有幾多人可以清楚講得出學歷貶值跟軍事競賽之間有何關連,又或者有何相似之處?我很懷疑。把學歷貶值跟軍事競賽相提並論,亦足見<經濟學人>的視野。

文字風格

這份雜誌的文字風格,令人想起荷理活電影中英國貴族的對白:引經據典,拐彎罵人,冷嘲熱諷,冷眼旁觀。裡面所用的典故,有時出自聖經、外語(法文、拉丁文)、莎士比亞名劇、西方文學名著、經典電影、古典音樂、流行曲、爵士樂、意大利歌劇又或者其他的流行文化領域(例如:時裝)。起題的編輯都喜歡賣弄才學,玩語帶相關、帶弦外之音,又或者利用英文的音節玩諧音(港式粵語叫「食字」)。<經濟學人>對讀者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你讀得書少又或者缺乏修養,知識基礎不夠紮實和廣博,你就無法體會其中用字的巧妙。英文的說法,是 Nuanced 。以下用文章的題目舉例說明:

(例子一)Original Sin(Sep 3rd 2009)
這篇文章探中國富豪的命運(為何特別容易出事?),裡面提到美國福布斯 (Forbes) 雜誌所編制的中國富豪榜(即是被內地網民戲稱為「殺豬榜」的那個榜)。Original sin 解作「原罪」,出自聖經。在號稱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舊」是公有制為主、私有制為輔的偉大祖國,有錢到底還算不算有罪,是個頗堪玩味的問題,相信連中國共產黨也說不清。

(例子二)Crime and Punishment (Aug 20th 2009)
這篇文章由山西一宗地方官殺人事件講起(撮要:An everyday tale of abusive Chinese officialdom and violent revenge),探討內地「群眾事件」的常見起因、發展模式以及對中共政權所帶來的挑戰。標題來自十九世紀俄國文學名著<罪與罰> (Crime and Punishment),原著中的殺人兇手最後良心發現試圖贖罪,中國大陸的貪官會不會懺悔?自己想。

(例子三)Big Brother Bosses(Sep 10th 2009)
這篇文章以日本某公司為例,說明企業正採用各種高科技技術監視員工,Big Brother(老大哥)一詞出自英國作家 George Orwell 諷刺共產主義的名作 Nineteen Eighty-Four (寫於 1949)。

(例子四)I Am Just a Poor Boy Though My Story’s Seldom Told(Apr 2nd 2009)
這篇文章從科學角度探討跨代貧窮問題,裡面引述西方的科學研究,指貧窮所帶來的壓力會傷害父母的神經系統,並且透過遺傳影響下一代。標題出自 Simon & Garfunkel 名曲 The Boxer 的首句歌詞,這首歌寫窮小子赤手空拳殺出貧民窟,歌詞有血有淚,旋律充滿張力。

(例子五)Where Will All the Students Go? (Apr 8th 2009)
這篇文章講中國大學生就業難,標題改寫自美國六十年代反越戰名曲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當年的美國大學生反越戰、反建制、抽大麻,寧願做愛不要戰爭。中國的大學生何時上街,你我還記得,把兩個畫面並列,你會想起甚麼?(其中一個答案:不論何時何地,美國或中國,民主或極權,對當權者來說,失業大學生上街,都是政治炸彈。)

(例子六)The Steel Fist of Government (July 16th 2009)
這篇文章寫澳洲力拓公司(Rio Tinto Group)事件。事件中跨國企業的華人高層因為涉嫌「盜竊國家商業秘密」而被捕,導致中國跟澳洲關係緊張。標題 The Steel Fist 語帶相關,因為事件涉及鐵礦交易,同時也令人聯想起英文的新聞用語 The Iron Fist(鐵腕政策)。用 Steel Fist 而不用 Iron Fist 也有另一重意思:鋼是由鐵提煉加工而成,喻意更上一層樓是也。

(例子七)Dammed If You Do (Jun 25th 2009)
另一個語帶相關的標題。這篇文章寫中國的網絡審查,標題的Dam 是指官方的過濾軟件「綠壩」,同時也令人想起英文裡面罵人的說話 Damn you(中譯:天殺的、該死的),事件引起中國網民以及跨國企業的強烈反響,迫使偉大祖國暫緩強制安裝「綠壩」。

(例子八)When the Party's Over(Nov 18th 1989)
簡單的英文,一樣有深意。這篇文章發表於柏林圍牆倒下(1989 年 11 月 9 日)之後大約一個星期,內容探討東西德統一所面對的各種現實問題。標題的 Party 一箭雙雕,既指德國民間的慶祝活動,亦指倒下的共產黨政權。

英式幽默

不管你有沒有水晶球,搞時事或者財經雜誌,都總有預測出錯的時候。這方面英語傳媒比較有胸襟,會大大方方地認錯。眼鏡碎了,換過就是。相比之下,華文傳媒的做法就比較難看,要不死撐到底,要不左兜右兜、胡言亂語,又或者乾脆扮失憶、自欺欺人,跟大中華地區的藝(偽)人一樣(粵語:藝、偽同音)。

<經濟學人>的做法是:會重印預測出錯的文章(節錄或者全文),然後加幾句(或者一段)冷峻的英式自嘲。美國的 Fortune(中譯:<財富雜誌>) 亦有類似的做法,該雜誌曾於 1995 年 6 月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宣告「香港玩完」(The Death of Hong Kong) ,香港回歸十年之後,該雜誌做專題報導,大方地承認:Well, We were wrong(註二)。

<經濟學人>向來愛玩英式幽默,講經濟衰退 (Recession) 的文章,除了會提供教科書定義 (A recession is defined by two quarters of falling GDP) 之外,還會提供一個充滿黑色幽默的定義(題目:Redefining Recession, 日期:Sep 11th 2008):

As the old joke goes: When your neignbour loses his job, it is called an economic slowdown. When you lose your job, it is a recession.

廣東人的說法:「針唔拮到肉唔知痛」。殺到埋身,當然非同小可。

小圖:圖左是金融海嘯期間<經濟學人>的封面,改自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美國徵兵海報(圖右),山姆大叔換上美國前財長保爾森,要錢不要命。

註釋:

(註一)這位<經濟學人>寫手的博客:
http://andreaskluth.org/the-economist-me/
裡面詳述關於 No byline 編輯政策所引起的爭議。

他曾經寫過一篇關於香港菲傭的文章(題目:The Filipina Sisterhood: An Anthropology of Happiness, 日期:Dec 20th 2001),對菲律賓文化頗多正面肯定,對於菲傭僱主(包括:香港的中產家庭以及居港的外國人)卻不大客氣。那篇文章的全文被轉貼到以下博客:
http://alymama.blogspot.com/2005/11/filipina-sisterhood-anthropology-of.html

(註二)Fortune 雜誌預言香港將會玩完的封面故事
(題目:The Death of Hong Kong)
(June 29, 1995):
http://money.cnn.com/magazines/fortune/fortune_archive/1995/06/26/203948/index.htm

Fortune 雜誌認錯的文章
(題目:Oops! Hong Kong is Hardly Dead)
(June 28, 2007):
http://money.cnn.com/magazines/fortune/fortune_archive/2007/07/09/100122332/index.htm

YouTube 精選:

Simon Garfunkel - The Boxer
(David Letterman 清談節目現場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nTa4t-Ssjc&feature=related
題外話:杜琪峰電影<孤男寡女>(主演:劉德華、鄭秀文)的主題曲<分叉的感情線>(唱:鄭秀文)涉嫌抄襲這首歌,杜琪峰後來說是他叫負責音樂的那位仁兄「參考」 The Boxer。

Peter, Paul and Mary -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btcIj3p4-I
原版由美國歌手 Pete Seeger 作於 1956 年,後來由民歌組合 Peter, Paul and Mary 唱紅,是六十年代美國反越戰歌曲的代表作。當中的女主音 Mary Travers (1936-2009) 於今年九月中去世。

13/11/2009

1 則留言:

Dra 說...

我一直訂閱經濟學人, 此書固然有很多典故不易明白, 但就是只看內容已值回票價。那些典故,多看各式讀物自然會明,不明也不用介懷。
另外, 我不認為有剛剛畢業的港產大學生定期看經濟學人是不可能的事。即使不明白全部內容,多看自然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