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7日星期五
大吉利是
大時大節,重要場合,選錯音樂,大吉利是。
例子一:My Way
看電視,新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大陸譯名:川普)在就職派對上,跟東歐嫩妻相擁起舞,所選的音樂,是退休派對必備名曲 My Way 。我啋!開工變收工,真係大吉利是!所用的並非 Frank Sinatra 的原裝版,而是現場樂隊演奏,由無名歌手演唱的男女混聲版。歌詞是老男人回顧自己的一生,自覺名成利就,對社會貢獻良多,走出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即係自我感覺極度良好,粗俗說法叫「打飛機」(男人的高射砲)。如果採用原裝版,由 Frank Sinatra 醇酒般的聲線唱出,再配合老夫擁嫩妻的畫面,就更加有退休派對 Feel。我去嘆世界,你慢慢捱啦。
做慣老闆的特朗普也許是想借這首歌告訴全世界:我有我一套!I am going to re-write all the rules. 他是生意人,懂計算,而且有賭仔性格(證據:開賭場、娶嫩妻、喜歡打官司),是打落水狗的先頭部隊。舊媒體被新媒體搶走廣告收入和年輕客戶,影響力下降變成夕陽工業。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改革處於瓶頸階段,資產市場火燒連環船。共通點:掙扎求存。被他看中,隔空開火,展開罵戰,連蜜月期或基本禮貌都省下。廣東話的說法,是「趁你病攞你命」。近期的好例子,是李顯龍公開演講時身體不適,偉大祖國立即下令香港扣押新加坡的裝甲車。執筆之際,已經歸還。年關至,清舊債,是華人社會的江湖規矩,所以是兇太子,不是攞你命(取你命),說是偷橋也可以(提示:Reverse Engineering)。
回頭說特朗普,他一方面測試對方的底線,另一方面建立自己的談判籌碼。新老闆上場,殺幾個舊人立威,是常見的事。如果成功了,他在垂暮之年改變歷史的方向,從此名留青史,主流傳媒和偉大祖國慘變地底泥(因為其他國家的領導人會相繼仿效)。萬一失敗了,他會死得很慘,也許跟敵人同歸於盡、屍骨無存、嫩妻改嫁。可見未來,男人打架,惡戰連場。對,特朗普對付偉大祖國的手法,跟偉大祖國對付新加坡一樣。正所謂:「剃人頭者,人亦剃其頭。」且看誰人命硬、誰人死先、怎樣死法。國際關係,是「森林定律」 (Law of the Jungle) ,舉杯祝酒不過是演戲。毛主席的名句:「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例子二:Marlboro theme song
講到音樂品味,偉大祖國其實也好不了多少。 2016 年初,亞投行(全名: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AIIB)在北京成立。習近平步向講台進行揭幕儀式時,會場所播放的音樂,是出自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西部電影 The Magnificent Seven(港譯:七俠蕩寇志),故事改編自黑澤明 (Akira Kurosawa) 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執導的日本電影<七武士>,美國版較早前被重拍。兩部電影都是男人戲,主題是俠義精神。這首音樂,後來成為萬寶路 (Marlboro) 廣告歌,有個非正式的名字叫 Marlboro theme song,裡面包含了來自美國和日本的文化元素。而最諷刺的地方,是美國和日本都沒有加入由中國所牽頭成立的亞投行。採用這首音樂,到底是幕後製作人的無知,還是習近平被幕後黑手(敵對派系)作弄,自己想。請參考另一篇文章<萬寶路>,日期是 2016 年 1 月 23 日。
例子三:香港的煙花音樂
選錯音樂的例子,香港也不少。 2015 年 10 月的國慶煙花匯演,適逢中國抗戰勝利 70 周年,主辦單位(中滔環保集團贊助、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協辦)原來的構思,是第三幕以「抗戰勝利 70 周年」為主題,維港兩岸會響起空襲「警報」 20 秒,還會播放猶如日軍飛彈在空中轟炸的音響效果,讓大家感受「戰爭的恐怖」。消息公布後,負評如潮,有人質問到底是「國慶還是國殤」?擦鞋擦出禍,擦鞋仔立即道歉,第三幕改用「和平」做主題,配上關正傑名曲<愛的音訊>做背景音樂,放棄播空襲警報。老一輩的香港人會告訴你,已經移民美國的關正傑形象正氣乾淨,回歸之前經常應邀替政府部門唱宣傳歌曲,亦即是安全系數非常高。
另一次煙花音樂出事,是回歸後某次農曆年初二賀歲煙花匯演,採用了中國民歌<鳳陽花鼓>做背景音樂。事後被批評大吉利是,原因?原裝版的歌詞,是「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官府無能,令好地方變壞地方,老百姓要賣田賣地賣孩子,流離失所,乞討賣唱,非常可憐。引申出來的聯想或結論:回歸之後,管治失當,香港人沒有好日子過,國際金融中心慘變貧民區。原裝乞食版的歌詞,被金庸寫進武俠小說<鹿鼎記>第五十回,馬屁精韋小寶用來逗康熙皇帝開心,原文:「奴才聽打<鳳陽花鼓>的人唱歌兒,說什麼『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現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皇上『鳥生魚湯』(堯舜禹湯),朱皇帝跟你差了十萬八千里,拍馬也追不上。」
八卦傳媒<蘋果日報>替特首候選人求籤,曾俊華是<朱洪武登基>,也很大吉利是。捧人不是這樣捧的,特首也不是皇帝!明朝是個黑暗的朝代,萬一你沒有讀中國歷史,請參考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和<中國大歷史>,他把中國式行政機關的老毛病解釋得非常透徹,讓你明白這個國家為何無法擺脫惡性循環,總是跟外面的世界脫節。中國歷史的惡性循環太多,民間的刁民數量也很可觀(提示:草泥馬、路姆西),玩借古諷今易過借火,所以中環港鐵站內貼上故宮圖像的牆壁,可以演變成悼念六四死難者的場地,從血手印到坦克車貼紙,然後是後知後覺的支聯會出來抽水,民主女神、學生口號,一幕接一幕重現,透過社交媒體傳播。特首候選人林鄭月娥擦鞋擦出禍,為偉大祖國添煩亂。中國的歷史和文藝作品,陷阱處處,佈滿地雷,缺乏文化修養的港式官僚或商界擦鞋仔,特別容易中招,然後死得不明不白。
例子四:曾俊華的選擇:The Sound of Silence
近期有報導說,這首六十年代的 Simon & Garfunkel 名曲,是薯片叔叔(曾俊華)的選戰歌曲,又或者是他的心頭好。作為曾經移民美國的特首候選人,薯片叔叔的音樂品味總算過得去。選這首歌,不能說錯。 Simon & Garfunkel 的作品有書卷氣,具備文學修養,歌詞似詩,容許多重的解讀和詮釋,也許薯片叔叔想為自己預留一些變化或迴轉或進退的空間,不想講得太多太白,是聰明的做法。
以下是小學雞(港式粵語:幼稚兒童)填充題:想告訴香港人你有願景?(Because a vision softly creeping. Left its seeds while I was sleeping. And the vision that was planted in my brain. Still remains. Within the sound of silence.) 想指出香港社會各階層之間缺乏溝通,想批評梁振英令到香港社會「嚴重撕裂」?(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People writing songs that voices never share. No one dare. Disturb the sound of silence.) 想告訴選委和市民,薯片叔叔是被冷落的智者? (Hear my words that I might teach you. Take my arms that I might reach you. But my words like silent raindrops fell and echoed in the wells of silence.) 想拯救迷失的靈魂,想呼喚投向本土派和港獨陣營的年輕人?(And the people bowed and prayed. To the neon god they made.) 想告訴香港人薯片叔叔會打破悶局和聆聽民間的聲音?(The words of the prophets are written on the subway walls and tenement halls. And whispered in the sounds of silence.)
相比之下,粵語的勵志歌曲(例如:獅子山下、憑著愛)的歌詞就寫得比較簡單直接。華人社會,民智低下,所以填詞人要「畫公仔畫出腸」(粵語:披肝瀝膽),亦即是遷就客戶的水平。商業計算,不難理解。由於東西方文化差異,再加上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在華人社會玩憑歌寄意,不管是示忠還是示愛,都很危險。選歌的時候,必須做足功課,了解樂曲的來龍去脈,否則容易變成公關災難,間接地向仇家送上彈藥,技術上等同自殺。想找音樂顧問?請我啦,價錢面議。
Auntie 祝大家雞年旺相,身體健康,心想事成,選對老闆,無須乞食,快樂無憂。
插圖來源:
http://media.nj.com/new_jersey_opinion/photo/donald-trump-is-a-bigot-according-to-these-piercing-editorial-cartoons-6a36da989a4914cc.jpg
YouTube 精選:
President Donald Trump First Dance at the Inaugural Balls.
#InaugurationDay #POTUS (6:0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vsmtspdquA
Frank Sinatra - My Way - Live (1971) (4:4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l4Uh5nOFAg
Robert De Niro mocks Trump’s twitter rants during rally against president-elect (3:0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53rdldwld4
較早前,影后 Meryl Streep 在金球獎的頒獎禮上,公開批評特朗普對一位傷殘記者不敬,特朗普其後在 twitter 反擊,用 “overrated” 形容影后。影帝 Robert De Niro 於是用同一個字形容自己的演藝界朋友。表面上是自嘲,其實是替同行出氣。
Alec Baldwin Mocks Donald Trump at Michael Moore Anti Trump Protest Rally (3:1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rV68wKnMwU
演員 Alec Baldwin 模仿特朗普的表情和語氣,逗示威群眾開心。
鄧寄塵 & The Fabulous Echoes:<墨西哥女郎>(1965) (2:3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eRWmBwrA_k
要數特朗普的仇家,不得不提美國的鄰邦墨西哥(提示:修建與墨西哥接壤的邊境圍牆並且要求對方付費)。香港網民提供了這首 Fusion 名曲的背景資料: 1981 年 6 月 24 日<新晚報>的剪報,鄧寄塵道出演唱<墨西哥女郎>的經過:「那次扭腰舞大王戚此積加來港,要找一對本港的男女歌者參加演出,結果,選了江玲和我。可是,我不懂跳扭腰舞,也不會唱英文歌,而且表演地點是南華會球場,正是成千上萬對眼睛瞧著,不知如何是好。唱片公司則特別作了<墨西哥女郎>,交由樂隊和我合唱。演出那天,我唱中文,樂隊唱英文,大家也不知對方唱些甚麼。而唱片公司老闆也不曉中文,但看見台下觀眾熱烈喝彩,只道是表演成功。事後,就邀我灌錄了這首歌。」萬一閣下太年輕,不認識鄧寄塵,請上網。
鄧麗君:<鳳陽花鼓>(1967) (2:3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0rA5Q7lNPs
你會聽到鄧麗君少女時期的聲音。
The Sound of Silence (Original Version from 1964) (3:0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zLfCnGVeL4
1010 氣度深藏 自有鋒芒 - 電視廣告 2016 (1:0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4rKglP05Fk
這個香港的電訊廣告採用 The Sound of Silence 做配樂,根據電訊公司的宣傳刊物所提供的資料,負責改編的是香港的流行音樂製作人陳光榮,管弦樂部份由日本的交響樂團演奏,錄音地點是 Karuizawa Ohga Hall.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Donald Trump@realDonaldTrump
https://twitter.com/realdonaldtrump
Wikipedia - Frank Sinatr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ank_Sinatra
Extract: With Sinatra in mind, singer-songwriter Paul Anka wrote the song "My Way", using the melody of the French "Comme d'habitude" ("As Usual"), composed by Claude François and Jacques Revaux. Sinatra recorded it just after Christmas 1968. "My Way", Sinatra's best-known song on the Reprise label, was not an instant success, charting at #27 in the US and #5 in the UK, but it remained in the UK charts for 122 weeks, including 75 non-consecutive weeks in the Top 40, between April 1969 and September 1971, which was still a record in 2015. Sinatra told songwriter Ervin Drake in the 1970s that he "detested" singing the song, because he believed audiences would think it was a "self-aggrandizing tribute", professing that he "hated boastfulness in others".
Inauguration: Robert De Niro and Michael Moore lead New York protest against Donald Trump
By Rachel Roberts
The Independent (21 January 2017)
http://www.independent.co.uk/news/world/americas/inauguration-donald-trump-robert-de-niro-michael-moore-new-york-protest-alec-baldwin-a7537521.html
Extract: Robert De Niro and Michael Moore led dozens of celebrities in an anti-Trump protest in New York on the eve of the inauguration. The pair were among the A-listers who joined thousands of demonstrators gathered in front of the President-elect’s Trump International Hotel and Tower in the heart of his home town. Mr De Niro thanked his “overrated” friends for coming in, a sarcastic reference to Mr Trump’s comments about Meryl Streep after she criticised him during a recent awards ceremony. The film star proceeded to read out some messages Mr Trump could potentially live-tweet from his swearing-in ceremony tonight. He suggested one tweet might be: "De Niro’s career is a disaster…he should give back his Oscars. Voting was rigged. There’s only one true raging bull and that is Vladimir Putin.”
Other big names who appeared included New York Mayor Bill de Blasio and actors Rosie Perez, Mark Ruffalo and Alec Baldwin – who delighted the crowd with his impression of Mr Trump. On a more sombre note, film-maker Mr Moore warned the crowd: “We’re at a very dangerous moment in history. As bad as you think it’s going to be, it’s going to be worse.” “With a lot of work on our part, we will stop this man,” the film-maker said. “He will not last four years.” Mr Moore called for “100 days of protest” against “sociopath” Mr Trump as he starts his presidency.
國慶煙花棄警報 改播關正傑<愛的音訊>
明報 2015 年 9 月 16 日
節錄:南丫海難同佔領運動後,今年復辦國慶煙花匯演,適逢中國抗戰勝利 70 周年,主辦單位原本安排第三幕以「抗戰勝利 70 周年」做主題,維港兩岸會響起「警報」20秒,仲會播放猶如日軍飛彈喺上空轟炸嘅聲響,話想令市民感受到「戰爭嘅恐怖」。但消息公布後,各界批評嘅聲音仲響過飛彈轟炸聲,包括話「紅事撞白事,到底係國慶定國殤?」主辦單位噚日話為安排引起大家「關注」而致歉,第三幕會改為「和平」,配以關正傑首<愛的音訊>做背景音樂,放棄播空襲警報。今次煙花匯演由中滔環保集團贊助、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協辦,耗費 800 萬元,喺 10 月 1 日(周四)晚上 9 點喺維港上空綻放,分為 9 幕,歷時 23 分鐘,將以 3 艘躉船發放 23 萬多枚煙花。
每日頭條:
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你可知<鳳陽歌>的原唱詞?
https://kknews.cc/zh-hk/history/reye3pv.html
節錄:金庸小說<鹿鼎記>第五十回有這樣一段對話:康熙皇帝道:「我做中國皇帝,雖然說不上什麼堯舜禹湯,可是愛惜百姓,勵精圖治,明朝的皇帝中,有哪一個比我更加好的?現下三藩已平,台灣已取,羅剎國又不敢來犯疆界,從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天地會的反賊定要規復朱明,難道百姓在姓朱的皇帝治下,日子會過得比今日好些嗎?」韋小寶說道:「奴才聽打鳳陽花鼓的人唱歌兒,說什麼『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現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皇上鳥生魚湯(堯舜禹湯),朱皇帝跟你差了十萬八千里,拍馬也追不上。」康熙微微一笑,道:「你起來罷!」
維基百科:鳳陽花鼓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鳳陽花鼓
節錄:<鳳陽花鼓>是一首來自中國安徽省的民歌,在明清時代很流行,此歌是一首民間小調。其中一首歌詞中講述安徽省鳳陽縣於明朝初期居民生活的苦況,暗諷朱元璋未照顧故鄉的百姓,使他們無法在家鄉安身立命。此說法荒謬。事實上朱元璋於建國之初即減免鳳陽十年徭賦,洪武十六年比照劉邦永免家鄉賦役。何況在明朝帝制社會誰敢直諷「朱皇帝」? 清人趙翼<陔餘叢考>載:「江蘇諸郡,每歲冬必有鳳陽人來,老幼男婦,成行逐隊,散入村落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間始回。其唱歌則曰:『家住廬州並鳳陽,鳳陽原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以為被荒而逐食也,然年不荒亦來乞食如故。」乞食版的<鳳陽花鼓>第一次見於文獻是在號稱盛世的乾隆年間,戲曲劇本選輯<綴白裘>,而明代實行「路引」管制戶口流動,因可得知土壤不算貧瘠的合肥鳳陽(鳳廬等地),在所謂康乾盛世,因皇帝十數次南遊江南,兼巡輔鳳廬諸府的漕運總督加派稅額討好滿足皇帝,老百姓不堪負荷,出外要飯都要出了習慣。明代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南都打春>:「金陵春前一月,沿街鳴鑼,跳唱乞米,名『打春』。相傳太祖見田野中有此,命翰林撰詞,使城中為之。至今及其時,江寧、上元兩縣給批,舉行不廢,謂之春田樂,然所唱非舊詞也。」 原版本是:「說鳳陽,道鳳陽,手打花鼓咚咚響,鳳陽真是好地方。皇恩四季都浩蕩,不服徭役不納糧,淮河兩岸喜洋洋。」
<蘋果>為港局勢求籤
林鄭「木蘭從軍」曾俊華「登基」
2017 年 1 月 22 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2/19904945
節錄: 2017 丁酉雞年,適逢特區回歸 20 周年、特首換屆,經濟又會否應驗「逢七必災」?在這多事之年,<蘋果>記者到黃大仙祠求籤為港局勢尋迷津,香港整體運勢求得「項羽被困」中平籤,反映仍受政治、社會等困擾,要待中秋後才見轉機。今年最矚目是誰當選特首,香港會出現首名女特首,還是由薯片叔叔出任?<蘋果>為林鄭月娥求得中吉籤「木蘭從軍」;曾俊華則求得上吉籤「朱洪武登基」,籤文而言,是簡單所示,還是另有所指呢?佛隱指籤文引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典故,朱元璋幼時家貧放牛,少年出家,終獲志同道合義士協助推翻殘暴元朝建立明朝,更大赦天下,讓貧苦大眾休養生息。
曾俊華近期聽的歌: The Sound of Silence
經濟日報 2017/01/13
節錄:財政司司曾俊華接受科技資訊網上平台訪問時透露,最近常聽的歌,是由美國樂團 Disturbed 演繹的舊歌<The Sound of Silence>,形容該樂團將此曲的神韻演繹得「無得頂」。<The Sound of Silence>也是 2013 年港產電影<激戰>中的插曲,是男主角張家輝在電影中備戰時,配上的歌曲。另外,曾俊華在訪問中表示,自己最常用的電話應用程式,包括 OpenRice、facebook、Whatsapp、Youtube 及一眾報章電台的即時新聞程式。他又指,自己的 facebook 個人專頁,是由團隊負責管理,但他自己有全部看畢網民的留言。
Lyrics of "The Sound Of Silence"
http://www.azlyrics.com/lyrics/simongarfunkel/thesoundofsilence.html
Wikipedia – The Sound of Silen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Sound_of_Silence
Extract: "The Sound of Silence", originally "The Sounds of Silence", is a song by the American music duo Simon & Garfunkel. The song was written by Paul Simon over a period of several months in 1963 and 1964. A studio audition led to the duo signing a record deal with Columbia Records, and the song was recorded in March 1964 at Columbia Studios in New York City for inclusion on their debut album, Wednesday Morning, 3 A.M.. When director Mike Nichols and Sam O'Steen were editing the 1967 film “The Graduate”, they initially timed some scenes to this song, intending to substitute original music for the scenes. However, they eventually concluded that an adequate substitute could not be found and decided to purchase the rights for the song for the soundtrack. This was an unusual decision for the time, as the song had charted over a year earlier and recycling established music for film was not commonly done.
相關的文章:
父子情仇
2015 年 12 月 3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12/blog-post_31.html
節錄:提起 Frank Sinatra,許多人會想起退休派對必備的 My Way 。這首 It Was A Very Good Year 是異曲同工,不過把焦點放在感情生活。歌詞大意:老男人回顧自己的一生,生命中的女人層次越來越高,令他感到心滿意足。男人愛征服,視女人為戰利品。能夠征服高層次的女人,是西方男人的榮耀。華人社會的情況剛好相反,男人越老越有錢,喜歡的女人越年輕,層次也越來越低(因為北姑供應充足)。這種老男人,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自己想。
萬寶路
2016 年 1 月 2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1/blog-post_23.html
節錄:這首充滿美國風格的音樂,有個非正式的名字叫 Marlboro theme song。出自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西部電影 The Magnificent Seven(港譯:七俠蕩寇志),故事改編自黑澤明 (Akira Kurosawa) 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執導的日本電影<七武士>。劇情:窮困的村莊經常被山賊或土匪搶掠洗劫,農民於是合資聘請武士(日本版)或槍手(美國版)保護他們。
The Boxer
2016 年 7 月 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7/the-boxer.html
節錄:那是男人的辛酸淚,讓你明白拳王阿里如何用拳頭殺出一條血路。這首歌很難唱,旋律有如滔滔流水奔赴前方,但是有份跳躍與浮動的感覺,有如拳手的步法。拳王阿里的說法:Float like a butterfly. Sting like a bee. 如果你掌握得不好,會聽見自己在喃喃自語,不信你試試看。唱完之後,你會明白 Art Garfunkel 不止是會唱高音那麼簡單,也會明白二人為何會重組 ―― Paul Simon 寫的歌,只有 Art Garfunkel 才唱得好。
天問、孽子、同志
2012 年 6 月 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6/blog-post.html
節錄:封建社會,不得直呼在生或者已故皇帝的名字,要避諱。不但大人口頭上說不得,連小孩子取名的時候,也要迴避同音字。壓迫過甚,於是有刁民創作童謠,在民間傳唱,歌詞大玩弦外之音、語帶相關、指桑罵槐,跟當權者玩貓捉老鼠的遊戲。現代版,叫草泥馬。中國人社會,很多事情,五千年不變。
路姆西
2013 年 12 月 1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12/blog-post_19.html
節錄:此乃路姆西,神獸家族的最新成員。由於粵語發音不雅,現已改名路福西。今次的搶購熱潮,是粵語文化的勝利。起初是香港網民(據說是高登仔)最先發現「路姆西」這個大陸譯名,然後是被視為「激進」的政黨成員用狼公仔擲向梁振英。香港人,生活艱難,壓力太大,是活火山,隨時爆發,需要「小心輕放」(Handle with Extreme Care)。民情洶湧,有如火山溶岩,只要找到空隙,便會噴射出來,至於凝固之後,變成甚麼形狀,視乎情況而定。
活罪
2010 年 5 月 2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5/blog-post_21.html
節錄:當政治需要凌駕一切,所有人都必須小心翼翼,事事追求政治正確,唯恐一旦偏離不知道由誰人定調以及指揮的主旋律,就要人頭落地,抄家滅族。當事人為求自保,必須「畫公仔畫出腸」(粵語:披肝瀝膽)。旁觀者也許覺得手法笨拙、肉麻噴飯,又或者是出賣靈魂、人格墮落,當事人卻誠惶誠恐、如履薄冰,唯恐不夠用力,令主子不夠騷麻。
盲炳(二)
2010 年 5 月 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5/blog-post_7.html
節錄:按照中共標準的「政治正確」,如果阿炳的確是因為嫖妓而感染梅毒(或者淋病)致盲,他就變成不守清規的「淫道」和「神棍」(今日香港多的是!),比抽鴉片更不能接受(因為中國道士向來有煉丹和吸食五石散的傳統)。但更重要的是,嫖妓令阿炳不符合中共替他設定的角色 —— 於階級鬥爭中受盡壓迫,但是依然抗爭到底的「人民音樂家」。為了配合當權者的政治需要,有必要要刪去這一筆,把阿炳的生平重新剪輯,又或者含糊其辭,草草了事。
黃河協奏曲
2007 年 5 月 2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7/05/blog-post.html
節錄:<黃河鋼琴協奏曲>由<黃河大合唱>改編而成,後者由生於澳門的冼星海 (1905-1945) 作曲,寫於 1939 年,是延安時期的作品。原裝版<黃河鋼琴協奏曲>的結尾出現<東方紅>和<國際歌>的旋律,寓意明顯不過: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背靠共產國際,一定會取得勝利。 1990 年<黃河協奏曲>曾被修改,刪去結尾部份的國際歌旋律。為甚麼要改? 1990 年 10 月,柏林圍牆倒下,德國統一。天安門血跡未乾,老大哥已經翹辮子了。
紅歌(一)
2012 年 10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10/blog-post.html
節錄:<社會主義好>:五十年代的革命歌曲,作曲家李煥之(1919-2000)生於香港,長於廈門,上海求學。他的另一首代表作<春節序曲>寫於 1956 年,是農曆新年(年初二)維港賀歲煙花常用配樂。
龍謠
2009 年 5 月 1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05/blog-post_15.html
節錄:看過甄文達的節目:他踏著輕快步伐,回到五羊城,背景音樂正是 Noel Quinlan 改編的<鳳陽花鼓>。用這個旋律,你說對也行,不對也行。對,因為廣東人最早往外跑,從前的北美唐人街是粵語的天下,而甄文達正是四邑僑鄉子弟。不對,因為廣東人跑到天涯海角,都唔會賣唱乞食,而係靠揸鑊鏟維生。
民歌新編
2010 年 8 月 2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8/blog-post_21.html
節錄:黃友棣(1912-2010):中國民歌的曲調,秀麗絕倫,人人愛聽愛唱;實在是音樂的寶藏。對於經常被人唱奏的幾首民歌,我很不滿意於他們的和聲處理與編曲技術。將一首民歌的曲調,略加和聲,反覆數次,一成不變地唱奏;實在太過單調。這是「吃榖種」的行徑,屬於懶惰習慣。「榖種」並非不可以用作食糧;只是,如此做去,未免過於浪費。「榖種」是優秀的種子,必須加以繁殖,改良,發揚光大。
迎春花、歡樂年年
2011 年 12 月 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2/blog-post.html
節錄:對於三十歲以上的香港人來說,這兩首歌是從小聽到大,耳熟能詳。迎春花開,歡樂年年。年復一年,昔日的螢幕情侶如今依然活躍,不過已經是男女主角的父母,而我們也長大了,各有際遇。日子有功,音樂一起,大家都會跟著唱,甚至自動加上粵劇做手。絕對是過年的例牌菜,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出口術(二)
2012 年 6 月 2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6/blog-post_23.html
節錄:曾經是國民黨軍人的歷史學黃仁宇(1918-2000)這樣說:遇有技術層面的爭端,又或者是具體的利益矛盾,中國人的執政者(或者行政機關)只會空談道德,把道德當作萬應靈丹,要求所有人立即提高道德水平,同時發動各種群眾運動(例如:學習班),企圖轉移視線,結果一再錯過改革的契機,最後只能走向衰落。黃仁宇在他的著作<萬歷十五年>和<中國大歷史>中,把中國式行政機關的老毛病解釋得非常透徹。如果你不知道,請讀書。
雙軌制(四)
2011 年 11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1/blog-post_20.html
節錄:曾經是國民黨兵的歷史學者黃仁宇 (1918-2000) 在他的著作<萬歷十五年>和<中國大歷史>中,把中國式行政機關的老毛病解釋得非常透徹,如果你不知道,請讀書。結果是:問題一拖再拖,曠日持久,利益矛盾糾纏不清,盤根錯節,變得難以解決,但是民情洶湧,不處理又不行(否則爆發社會動亂甚至是革命)。於是乎,當權者會做一些治標不治本的動作,口頭上說是新政(制度),然後讓新舊兩套制度並存。
V 煞、1812、RIC
2013 年 1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1/v-1812ric.html
節錄:然而,趕走了皇帝、外敵或者殖民地統治者,不代表老百姓有好日子過。這些國家的老百姓,彷彿生活於無間地獄,惡性循環,永不超生。他們數千年來求神拜佛,但是沒有得到神明保佑。這些國家,難以被征服,但是也難於治理。研究俄國、中國和印度的歷史,感覺是大而無當,小即是美。管治國家也許跟營運生意一樣,有 Optimal size(最理想的規模),擴張過度,神仙難救。
27/01/2017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