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8日星期四

輕食、便條紙、連儂牆


如果小朋友跟殺紅了眼的香港警察埋身肉博,然後被打到血流披臉要入醫院縫針是「滿漢全席」,那麼在各區的連儂牆上貼不同顏色的便條紙,然後在上面寫上口號(例如:香港加油!)或表達心聲(例如:林鄭下台!)便是「輕食」,即是:用來配搭咖啡的簡便快餐或下午茶,例如:Muffin、卡巴 (Kebab)、熱狗 (Hot dog) 、三文治、牛角包 (Croissant) 、班戟 (Pancake) 或水果沙律之類的東西。這種有限度付出及相對安全的抗爭手段,有人形容為小資、中產、小確幸、台式文青 Feel,港式文藝腔也許應該叫「有一種乜乜叫物物」(提示:鄺俊宇)。換言之,有一種抗爭方式叫貼便條紙。

連儂牆的出現,有人認為是好事。原因?1. 學院派的說法:證明抗爭行動已經擴散,開始紮根社區和結合社區議題(例如:反水貨客、反購物團、驅逐屯門公園的歌舞大媽),有助擴大羣眾基礎,對長期抗爭有利。2. 是一種精神上的傳承,是 2014 年底雨傘運動期間金鐘連儂牆的重現或變奏。3. 為不懂上網或不適合衝鋒陷陣的市民(例如:老人、主婦、小孩)提供參與途徑或視覺焦點,也讓路過的大陸遊客見識香港的民主運動。4. 兄弟爬山,各有各做啦,反正成本不高。

批評者的看法:1. 連儂牆的作用有限。如果幾個年輕人自殺以死明志還不足以令特首及背後的中共派系改變主意,一大堆五顏六色的便條紙不會產生甚麼作用,路過的大陸人恐怕只會當成是港版大字報閱讀。2. 容易被破壞和難以守護,不值得投放大量資源。近日有疑似建制派在連儂牆的便條紙上面貼「八國聯軍」的國旗,掩蓋港人的心聲,潛台詞:這場民主運動的背後,是外國勢力試圖在香港發動「顏色革命」,真正矛頭是中國。最新發展,是有人縱火焚燒某區的連儂牆,下一步有可能是潑紅漆,那是黑社會或收數佬的慣技。對,紅黑合流,對港人來說不是新聞。3. 連儂牆吸引建制派或親共人士前來搞破壞或瘋狂謾罵,真正目的是博上鏡(接受親共媒體例如 TVB 訪問)或博見報,投誠示忠或建立名氣,然後加入紅色社團博上位或謀取私利。網民的說法:作為抗爭手段,連儂牆既無助於爭取我們想要的東西,但是卻便宜了敵人,是棄之不可惜的雞肋。4. 連儂牆把港人帶回「和理非非」的老路或舒適區,而那條路早已被證明無效,我們不應該走回頭路。本土派的說法:當媽媽、爸爸和長者都先後上街支持「勇武抗爭」的年輕人,死硬的溫和派(即:和理非非)在這場輿論戰中開始被邊緣化。

所以你會見到親建制的中年人開始害怕,透過公開渠道打圓場,嘗試叫林鄭妥協,坐下來跟小朋友談判,疏導民意,(演戲)應付輿論以及向中共交代。他們害怕年輕人變得越來越激進,得到不同階層的同情與支持之後,力量日益壯大,然後滴水穿石,最終水流匯合成為海洋,令到潮流轉移,再沒有妥協的餘地。當新的殺死舊的,那些奔波於不同陣營之間的中間人(即:議員或傳媒)無法促成檯底交易,生存空間萎縮,失去利用價值。說穿了,是計算。所謂的「修補社會撕裂」,其實是為自己著想,Turn back the clock 對自己有利嘛。這種人,國產中文叫「反動派」,港式粵語叫「阻住個地球轉」,是依附舊制度的寄生蟲。基本法、功能組別和一國兩制,本來就是用來凍結香港的權力體制,並非用來回應年輕人的訴求,更不是用來協助香港回應外面世界的轉變。老人試圖把香港關進封閉的國度,年輕人卻想殺出去(提示:The Hunger Games 飢餓遊戲),跟擋路的警察發生肢體衝突,結果雙方都流血,就是那麼一回事。然後年輕人的血,喚醒了部份的中老年人。民意如水,心潮逐浪,這是 Be water 的真正意思。

插圖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memowallhk930/

YouTube 精選:

John Lennon - Imagine (with lyrics) (3:1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7MMPQJMw20
選擇題:A. 高唱大愛無疆的詩人最後死於狂徒的槍下,夠諷刺。B. 令兄弟班拆夥或翻臉的表面理由通常是(異族)女人(其實是金錢或積怨或價值分歧)。C. 就算沒有政治或宗教,人世間的爭鬥一樣不會停止。D. John Lennon 是左膠(港式網絡語言:天真的左翼),這種人該死。E. All of the above。

<連儂牆>改編 cover 歌|反送中|晴天林 (3: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yK9z8wtKBk
上載者 Sunny Lam 的留言:近日見到連儂牆遍地開花,同時亦見好多廢老藍絲係連儂牆用暴力對待市民,惡意破壞,連火都放埋,究竟邊個先係暴徒失去左理性?!原曲:關菊英的<講不出聲>(TVB 劇集<溏心風暴>的主題曲)。

Bruce Lee Be As Water My Friend (0:3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JMwBwFj5nQ
他保留了童星時期的語氣和表情,請參考電影<細路祥>(1950)的片段。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連儂牆香港
https://www.facebook.com/memowallhk930/

維基百科:連儂牆 (香港)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連儂牆_(香港)
節錄:香港的連儂牆指的是 2014 年雨傘革命和 2019 年反對逃犯條例期間所產生的民主拼接牆。 2014 年雨傘革命期間,連儂牆首次出現於金鐘夏慤道香港政府總部,並被視作當時金鐘「佔領區」的主要地標,是一個要求特首選舉民主化的集體重大雨傘運動藝術作品。 2019 年 6 月,金鐘夏慤道香港政府總部再次出現連儂牆,以反映市民對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心聲和對示威者的支持。其後,香港各區居民自發於當區開設連儂牆,以鼓勵市民為香港打氣及表達對政府於<逃犯條例>修訂過程中處事手法的不滿。至此,連儂牆不再局限於金鐘一帶,而成為普遍覆蓋全港十八區的社區性民主牆。

福佳與林忌創作
https://www.facebook.com/fokguyhk/
節錄:昨晚班港共又搵人來破壞大埔連儂牆,今次有少少新意,貼八國旗,用來比喻「八國聯軍」喎......香港 01 好快出報導造圖,卻連條題都錯埋 ―― 八國旗,又點會變成「萬國旗」?成個焦點錯晒;當然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所謂八國國旗,英國旗俄國旗因為冇變冇事,日本旗得一面其他旭日旗搞乜?法國旗,好懷疑係錯色(非第三共和隻藍)至於奧匈帝國、德意志帝國枝旗就全錯,意大利冇左個 Savoy 盾,美國國旗錯星數,霞姐,專業 D 好冇?

柴灣連儂牆遭縱火 8 日第 4 宗
明報 2019 年 7 月 18 日
https://news.mingpao.com/
節錄:再有連儂牆遭縱火。凌晨零時 14 分,警方接報懷疑柴灣新翠邨行人天橋連儂牆起火。消防到場將火救熄,經初步調查後,相信起火原因有可疑。警員到場調查,檢走部分被燒毁的便利貼,現正追緝一名年約 40 至 50 歲、蓄短黑髮,穿灰色短袖上衣的瘦身材男子,懷疑他涉案。警方將案件列作縱火,交由東區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二隊跟進,暫未有人被捕。本月接連發生連儂牆縱火事件。昨早 7 時許,有西灣河街坊發現連儂牆被燒毁,原本貼滿便利貼的牆身亦遭熏黑。另外,周日(14 日)凌晨,粉嶺火車站對開行人天橋上,一塊貼有便利貼、約 2 米乘 8 米的帆布起火,消防接報到場將火救熄,未有人被捕。香港仔湖南街連儂牆上周四(11 日)晚被人縱火,在場人士喝止一名涉案男子,警員接報到場,當場拘捕該男子。

【逃犯條例】食環署:連儂牆為非商業宣傳品 
需經地政總署核實才能清理
明報 2019 年 7 月 16 日
https://news.mingpao.com/
節錄: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爭議行動持續,市民在多區牆壁貼上便利貼表達意見,形成「連儂牆」。有不認同的市民則認為,食環署應清走該些標貼。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職工權益工會今日(16 日)發聲明,澄清市民向食環署舉報非商業性宣傳品,必須由地政總署鑑定,才會提供人手協助相關部門清理。食環署和地政總署回覆本報查詢時確認,非商業宣傳品要經地政總署核實,但前者強調,如引起嚴重環境衛生問題會處理。聲明最後亦致謝近年在大型集會和遊行自發回收廢物和資源分類的市民和回收員,感謝他們減輕清潔工友不少工作量。

7 月 14 日沙田發生了甚麼,又顯示了甚麼?
盧斯達
https://www.facebook.com/dadazim/
節錄:當局應該是故意激化矛盾的,但特區政府或者警方如果以為警察受傷就能使「民意逆轉」,是完全錯判民情的。因為警察的形象根本賤過地底泥,現在有警察被打,是因為長期以來的濫權,香港有相當數量的人認為警察被圍毆是應有此報,覺得大快人心。「主流民意」在這件事上早就不存在,而是分裂成各走極端的兩派。警察在 612 以來不斷在非戰鬥地區打人濫捕,還有 5 人以上的死士自殺明志。究竟當權者記憶中的那些願意割席、為維持 status quo 可以出賣自己人的「溫和派」,現時還存在多少,我很懷疑。公民社會已經出現局部質變,支持抗爭者的還包括很多中產、中老年人,他們開始支持「以武制暴」。反而是和理非的死硬派,開始在輿論中被邊緣化。警察失控,見人就打就拉,威脅市民安全,所以將他們打走和制伏,基本上只是自衛,武力因此變得非常合理。

Foreign Policy -
Hong Kong’s Police Violence Is Stamped ‘Made in U.K.’
Modern riot control tactics were born in the city’s 1960s riots. Now they’re back with a vengeance.
By Jack Hazlewood (July 18, 2019)
https://foreignpolicy.com/2019/07/18/hong-kongs-police-violence-is-stamped-made-in-u-k/
Extract: This past weekend, as protesters and riot police fought in the glitzy surroundings of a Hong Kong mall, one officer made the mistake of getting separated from his colleagues as he viciously hit a young protester. A few minutes later, he tripped and ended up on the ground — only to be piled on by dozens of protesters, who took evident delight in beating him. It was a sad sign of how hated a police force once praised as “Asia’s finest” has become. But it was also part of a legacy of police brutality, and subsequent violence from protesters, stretching back to the colonial era — and continued by the key role that British officers play in the Hong Kong Police Force (HKPF).

每日頭條:「上善若水」到底是什麼意思?
https://kknews.cc/zh-hk/essay/gzzq3py.html
節錄:「上善若水」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上善,為至極之善。水,灌溉萬物,浣濯萬物,眾人處高潔之處,而水獨處其下不與爭,是至極之道,至極之善。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穀王。水乃至陰至柔之物,性涼,水無形,可以隨任何物體,任何形狀而改變,此為柔,你溫柔對待他,他則以至柔之力對待你,輕輕撫摸它,它會反饋你柔柔和和的感覺。但水同時也是至剛至強之物。在極短的時間內跟水接觸,作用於水多少力度,水就會給出同樣力度的反作用力。至剛至強,不會彎曲。但同時又在剛強與柔軟之間隨意轉換。

Bruce Lee > Quote > Quotable Quote
https://www.goodreads.com/quotes/163198-you-must-be-shapeless-formless-like-water-when-you-
pour
Extract: “You must be shapeless, formless, like water. When you pour water in a cup, it becomes the cup. When you pour water in a bottle, it becomes the bottle. When you pour water in a teapot, it becomes the teapot. Water can drip and it can crash. Become like water my friend.”

相關的文章:

炒埋一碟
2019 年 6 月 2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com/2019/06/blog-post_26.html
節錄:新與舊,幾條線,炒埋一碟,形成亂局。修訂<逃犯條例>(又名:送中條例)的背後,可以是中共的派系鬥爭,同時亦牽涉中美角力。舊的,是特首和建制派的態度。數十年如一日用廢話敷衍、拖延和打發香港人,但是今次已經不行了。新的,是香港年輕人的想法。小朋友明白,不可以再玩和理非非和上街遊行的那一套,因為沒有用。要玩,就要玩老人家不懂的,還要爭取國際社會(及台灣)的理解和支持,香港才有機會找到出路。

紅黑
2013 年 9 月 1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9/blog-post_13.html
節錄:原因是梁振英上台之後,出現「紅黑合流」的趨勢:本地冒出一堆由紅色力量支薪的雜牌軍社團,成員包括:臨時演員、金毛紋身漢、新界圍頭佬、疑似黑社會、演技超班的 12 歲童星以及長居深圳的「偽香港人」。他們奉召出動,運用肢體和語言暴力,四出恐嚇官府的對頭人(例如:提倡「佔領中環」的學者們)。這群人很容易辨認,因為他們的言行舉止,跟主流社會格格不入。

古惑仔之歌
2013 年 3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3/blog-post_11.html
節錄:如果<大丈夫>是香港警察之歌,那麼<飛砂風中轉>便是古惑仔之歌。「古惑仔」是港式粵語,即是黑社會小嘍囉,台灣人叫「小混混」。巧合的是,兵賊之歌都是台灣人作曲,香港人填詞(黃霑、林振強)以及主唱(關正傑、周潤發)。<大丈夫>是劉家昌作曲,<飛砂風中轉>是羅大佑。萬一你太年輕,不認識劉家昌 (1943-),請到 YouTube 聽他的歌。

俾面套制服
2013 年 3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3/blog-post.html
節錄:八十後不願意付出,也不大投入工作,上班的時候,找不到滿足感,也難以建立自我形象和找到生存意義。對八十後來說,現實世界令他們意志消沉。於是有些年輕人,會選擇在網絡世界中建立自我形象,尋找滿足感和生存意義。有人利用互聯網組織社會運動,也有人用來跟伴侶建立親密關係(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子尤其喜歡借親熱照片宣示主權)。網絡世界,是大人管不到的地方,也是年輕人的自主空間。日子久了,漸漸分不清現實世界跟虛擬世界。

代理人
2014 年 4 月 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4/blog-post.html
節錄:八十後和九十後覺得不耐煩,也不屑學習舊的一套(即:加入政黨、投書傳媒)。性格消極的,躲進虛擬世界中尋找安慰和滿足。性格積極的,起來反抗,利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組織起來,發動一種全新模式的社會運動,透過虛擬世界影響現實世界,奪回主動權和話語權。傳統政黨和主流傳媒被邊緣化,只能被動地回應和跟進事態的發展。

送方丈上路
2014 年 10 月 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10/blog-post.html
節錄:是香港人都知道,方丈好小器,最憎人背後說他壞話。得罪方丈?他會出動少林寺十八銅人,以摺凳為武器,打到你吐血,然後強行拖走,讓地上留下一條怵目驚心的血路。旺角「黑」夜?碎料啦(小事),未出動解放軍,已經手下留情。駐港京官(張曉明)教訓香港民主派的名句:「你們還活著,顯示國家的包容。」事到如今,不送走報復心重的方丈,很難重啟普選特首方案的諮詢工作,以及修補嚴重受損的各種關係。

MK Style
2014 年 12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12/mk-style.html
節錄:跟藝術氣氛濃厚的金鐘比較,旺角顯得草根、市井、奇幻、神怪,充滿本土特色。視覺焦點包括:關帝廟、模仿道符的「我要真普選」標語、耶穌小教堂。至於惠豐中心旁邊一字排開的五個「習近平」(紙板人像),更加是著名景點,本地人、外國人和自由行紛紛上前合照,證明到此一遊,可惜如今俱往矣。旺角的示威者自成一格(本土派叫「勇武抗爭」),他們不聽學生領袖或民主派議員的指揮,但是非常機動,在橫街之間穿梭流動,來得快也散得快,人數難以預測。

發春瘟、食魚蛋、寫劇本
2016 年 2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2/blog-post_17.html
節錄:根據西方的戲劇理論,劇本由三個部份組成:1. 舊秩序崩壞或矛盾衝突的形成。2. 劇中人的回應方式(或逃跑或戰鬥或屈服)。3. 大和解或新秩序的確立。喜劇的結局通常是婚姻或歌舞,象徵敵對陣營的和解或新秩序的確立。悲劇則把矛盾和衝突推到極致,而劇中人的結局,往往是瘋狂、死亡、戰敗、亡國、妻離子散。有理由相信,梁書記的結局,將會充滿戲劇性。而他所啟發的群眾以及所釋放的力量,中共未必懂得應付。

無水散水
2015 年 2 月 1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14.html
節錄:一場持續 79 日的佔領運動,令香港的政治版圖大洗牌。一直處於權貴的雷達偵察範圍以外的八十後出來擔大旗,發動一種全新模式的社會運動,傳統政黨和主流傳媒只能被動地回應。對話之路走到盡頭,Broker 變 Joker,從此只能靠邊站,令不少年過五十的政黨和傳媒高層欲哭無淚。本土派開始抬頭,泛民主派、大中華膠(即:中國有民主香港才有自由)、和理非非(即: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開始失去市場。

黎智英(四)
2015 年 9 月 1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9/blog-post_18.html
節錄:過去三數年間,香港爆發了幾場具備規模和影響力的社會運動(例如:反高鐵、反國民教育、雨傘運動)。過程中清楚顯示,傳統政黨和主流傳媒的影響力正在減退,它們不再是主導者,甚至是開始被邊緣化,既無力左右社會運動的發展方向,也不再扮演引導輿論的角色。如果捐款給民主派以及經營傳媒是黎智英的參政渠道或方式,現階段的他來到一個轉角位,需要思考是否還要繼續使用舊的渠道,還是另覓新的渠道。如果他選擇放棄舊的渠道,需要思考如何退場。

18/07/201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