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0日星期二
黎鍵
他是廣東新會人,原名黎保裕,於 2007 年 5 月 26 日病逝,享年 74 歲。
讀黎鍵的文章,由七八十年代的<新晚報>開始。當年家中訂閱的報紙是<新晚報>和<星島>,共產黨國民黨各據一方。當年大公報系的<新晚報>由飽讀詩書的南來雁執掌,班底包括羅孚和梁羽生。<新晚報>有文化版,裡面有不少音樂評論文章,黎鍵和周凡夫是常客。那一版,在很長的時間裡面,陣容質量執全港報章牛耳。
記憶中那一版最大的驚喜卻不是四平八穩的黎鍵,而是黃安源。黃老師的文章寫得不錯,我看他寫前輩劉明源(註一),明白何謂風格。你未必知道劉明源,但過年過節你一定聽過他的代表作<喜洋洋>,開頭幾句是:556532 556532 56525652 332123。
往後的許多年,我繼續讀黎鍵的文章,聽他的電台節目和出席他主持的講座,吸收音樂知識。跟自信的周凡夫比較,黎鍵更像謙厚長者。他像上一代的中文老師,聲線低沉具催眠效果,不會做棟篤笑但學識廣博,悶蛋但有料倒。
多得黎鍵,讓我知道高硬快響、殺氣騰騰的革命歌曲不是中國音樂的本色。在民間,即使是熱鬧生猛的廣東音樂,也有一群「骨子」玩家,不追求舞台效果,不為當權者服務,純粹自娛,間中也為流行文化效力。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盧家熾 (1917-1996),深宵時份看粵語片,你會在片頭的工作人員名單中找到他的名字,職銜是「音樂領導」。他是正宗的西關大少,十三歲夾 band ,後來成為粵樂領班。他死後,靈堂播放的音樂是他生前領導的粵樂隊所演奏的<小桃紅>。廣州西關盛產音樂人,盧家熾之後,有黃霑。
我在音樂會上遇見過黎鍵好多次,但從未想過上前打招呼,也許潛意識當他是校長。他很易認,高瘦寒背,衣著樸素,戴鴨舌帽,邊行邊跟觀眾席上的熟人打招呼,笑容溫文,是老一輩的文人作風。相比之下,他的同行兼好友及拍檔周凡夫就比較洋化,似教會名校的精英班老師,會失驚無神拋個宇宙大難題出來,叫人不知如何應對。想不到的是,周凡夫為黎鍵寫的悼念文章(註二),卻傳統得不得了,標題<雁行折翼>是用典,寓意手足分離。
他寫到跟黎鍵合作的經驗:「大家按臨場狀況,分飾黑面白面,亦確能增添了評論節目的趣味。」如此看來,周凡夫是扮演黑面的那一位。能夠讓一個傲氣的人甘當下把,不簡單。
多得黎鍵,我認識了好幾個值得記住的名字,累積了一點零碎的音樂知識。多年來我積存了一堆音樂評論文章,裡面有不少是黎鍵的作品,如今跟舊樂譜一起存放於雜物箱內,我想黎先生不會介意。
我讀他寫的最後一段文字,是關於神功戲(註三):
「戲是娛人的。但為神功演戲,其功能便變得既娛人亦娛神,神功既有祭祀,所以戲中往往有祭,而祭祀儀式中也往往有戲。......閭里社區需要延續其人文文化,而神功與戲,便是其中重要的紐帶。」
一切表現藝術源於巫。按照中國傳統,人生的起點和終點都有祭祀。而聯繫人鬼神的,是音樂、舞蹈和戲劇。
黎先生,謝謝,再見。
(註一):劉明源 (1931-1996):生於天津的胡琴大師,精通板胡、高胡、二胡、中胡、京胡和墜胡等多種拉弦樂器,代表作包括<喜洋洋>、<幸福年>、<河南小曲>,<草原上>和<牧民歸來>等。
(註二):見香港電台第四台刊物<美樂集>2007 年7月號
(註三):見「神功與戲」攝影展覽,08/06/2007 - 08/07/2007 於高山劇場展出。
小圖:黎鍵(1933-2007)
09/07/2007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