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且通知一聲,看得開心請捐款

2011年10月2日星期日

出書 ?


有網友問,甚麼時候結集出書?暫時沒有這個打算,原因如下:

1. 得罪人多,不想曝光。怕仇家太多,同時上門的話,會應付不了。

2. 部份文章題材敏感,涉及商業情報與罪案,又或者得罪阿爺(中共),比較適合於網上發表。搜尋結果顯示,這類題材頗受內地網友、海外華人以及外國監管機構的歡迎。網上有人用社交媒體轉載我的文章,然後交流討論。對這群讀者來說,互聯網比傳統書籍方便得多。

3. 這個博客是我的自主空間,先娛己,後娛人。寫作的時候,把商業原則通通拋諸腦後。正因為沒有出版計畫,下筆才會如此放肆。如果要結集出書,便是回歸主流,要照顧很多人的利益,首先要篩選適合的文章(即是放棄部份敏感題材),然後部份文章可能要大幅度改寫,太麻煩,我不想,也懶得這樣做。另一個相關的問題是,部份題材不但敏感而且冷門,不容易找到熟悉相關題材的編輯。

4. 另一個原因是香港出版行業的生態環境和遊戲規則。出版傳統印刷書籍的話,書價中作者分得的比例偏低,很大比例歸發行環節所有,數期長,資金回流慢,足以殺死小規模的出版社(因此香港的出版社死亡率高)。出版社當中,有些做事沒交帶,相隔幾年才不定期發放一次版稅和銷售紀錄(因此靠寫書謀生會餓死),又或者攬著一大堆版權突然死亡(例如:博益)。至於大型的出版社,在發行和宣傳方面有優勢,但是有很多政治和商業上的考慮,情況有點像香港的電影業和流行音樂工業。這個博客,暫時沒有出版社表示興趣(想死咩!得罪阿爺無運行!),而我也懶得到處兜售。至於電子書,這個博客的視覺元素也許不夠豐富,而我的長期讀者也未必是喜歡看電子書的人。

5. 我曾經是金融機構職業寫手,寫過大量的研究報告和商業文書。過去由於工作關係,經常見到自己的文章變成印刷品,上面不一定有我的名字,但是肯定有僱主或者客戶的商標。見慣實物,對於出書不太熱衷。我跟其他博客不同,不需要一本傳統的印刷書籍來證明些甚麼,又或者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我也不需要用錢去買一個「作家」身份,把自資出版的書籍當名片派,然後借送書之名親近某人,意圖達到某種目的(例如:從政、求職、找生意)。

6. 我不需要名氣,從來不喜歡走在幕前。有得選擇,我一定做幕後黑手,躲在暗處靜觀自己一手策劃的好戲上演。今時今日,名氣易得,口碑難求。我寧願是「無印良品」(Muji),幕後主腦(產品的設計師)從不亮相也不留名,也不需要甚麼明星藝人代言。產品低調樸素,不花巧,沒有商標,但是質素有保證,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有一群忠心的客戶支持。我寧願是 Best kept secret ,也不要 Five minutes’ fame 。另一個相關的原因,是華人社會,向來人怕出名豬怕肥,女人有了名氣更麻煩,肯定會變成母豬任人宰割。 Auntie 自問已經一把年紀,沒錢整容,不想拍照,更怕被評頭品足。換個角度看,不宣傳,其實也是一種宣傳。

網友可能會問:

Q1. Auntie 你的文章這樣長,製作認真,看得出花了很多時間寫,不出書,博客又不賣廣告,沒錢收,豈不是很吃虧?你做的事沒有金錢回報,是不是很笨?

在香港,出書不一定賺錢,大型連鎖書店的發行制度是死結。上文已經解釋過了,如果你還是不明白,請向出版行業的朋友了解。既然未必可以賣錢,倒不如放上網任人使用。大家高興,繼續收看。再講多次,這裡的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只限作非牟利用途,最好通知一聲,讓我知道轉到何方,有時間,我會到訪。

如果你對回報的定義是金錢物質,寫博客不是理想的選擇。互聯網的精神,本來就是無償分享。而就算沒有金錢物質上的回報,其實也沒有甚麼大不了。今時今日,很多最佳員工也飯碗不保(獅子錢莊攞你命三千!),更遑論升職加薪。生活在這樣的年代,如果我們每天都替自己盤點得失,每一下舉動都要求「合理」的回報,應該很快會發瘋或者自殺。許多香港人因此而不願意付出,只顧關起門埋頭研究「攻略」,希望在付出最少的情況之下得到最多,結果令自己沉迷功利計算,變得非常之難相處。一眾港爸港媽港孩港男港女,便是這樣煉成的。

到目前為止,我玩得開心。如果看遠一點,回報可以是金錢物質以外的東西,那麼總會有回報的。至於是甚麼,我不知道。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如果你不知道這兩句舊式中文的意思,請上網。世事的運作規律,複雜詭異,有時殘酷而荒謬,有時帶點黑色幽默,甚至可以是「無厘頭」(周星馳的風格),凡人一時之間未必能夠參透。因果之間的路徑,可以是迂迴曲折,也可以是連結貫穿不同的人物與時空。吃虧與否,笨與不笨,要等我「埋單」(粵語:結帳)的那一天才知道,又或者要等我「釘蓋」(粵語:封棺)許多年之後,才能來個真正的結算。阿彌陀佛,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因果報應總有時,若然未報時辰未到。 Auntie 前半生殺死太多樹木,罪孽深重,再出書肯定會下十八層地獄,然後下一世投生於亞馬遜森林,做青苔或樹木,被野獸踐踏,被人類砍伐,輪迴萬代,方能贖我一身罪孽。想起都頭皮發毛,請開動電子唸佛機,為我超度,念經迴向亦可。

Q2. 不出書, Auntie 會不會把自己自困於網上?

不!多得互聯網,這個博客早已衝出香港,真的要感謝「光纖之父」高錕校長。

Google Blogger 有一個功能叫 Pageviews by Countries ,<小收煞>的讀者群頗為國際化,大中華(包括:香港、澳門、大陸和台灣)以外, 有日本(忍者?),東南亞國家有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和菲律賓,南亞大陸有印度(朋友?),華人移民熱點有英美澳加,南美洲國家有阿根廷和巴西,歐洲國家有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瑞士、瑞典、芬蘭和挪威。還有一些連我也想像不到的國家,例如:緬甸(人民會翻牆!)、越南(北漏凍奶!)、俄羅斯(洗黑錢專家即是共產黨式黑手黨?)、烏克蘭、拉脫維亞、羅馬尼亞(尼古拉伯爵?)、波蘭、以色列(猶太佬真識貨!)和一些非洲小國(學藝不精的貪污獨裁者?)。

Google Blogger 另一個功能叫 Overview ,讓作者知道某一段時間之內(每日、每週、每月、開業以來),那些文章最多人瀏覽。排行榜不斷自動更新,讓作者可以調節寫作的方向。這個博客中,部份涉及商業情報與罪案的文章頗受歡迎,例如:存放於 2010 年 11 月檔案夾的<姓甚名誰>系列和<跨國商業調查公司>就經常進駐十大排行榜。近期的<前記者>(三)(刊出日期是 2011 年 8 月 24 日)雖然時間不長,但是走勢凌厲,已經打入累積瀏覽量的十大排行榜。有理由相信,那是外國監管機構的功勞,否則讀者群不會如此國際化。隨著內地同胞和企業紛紛「走出去」,大灑金錢收購各行各業,所牽涉的商業罪案的金額越來越大,情節也越來越複雜。外國監管機構對相關題材的分析文章感興趣,透過互聯網收集情報,是正常的事。我是香港人,寫這類題材有優勢。網上有很多免費的翻譯軟件(例如:Google Translator),部份讀者閱讀的,也許是外語版。也有可能是讀原文的,外國監管機構中相信有華人,又或者是懂中文的洋人中國通。

網上世界無國界,既然這個博客已經衝出香港,就沒有必要走回頭路,為照顧細小的香港市場而諸多顧忌和計算。這個博客開業的時候,我沒有想過互聯網的傳播功能會如此厲害,也沒有想過八十後年輕朋友會對我的文章有興趣,這些都是意外收穫。既來之,則安之。我會繼續玩,且看會玩出個甚麼東西。

Q3. 萬一將來 Google Blogger 結業, Auntie 仙遊,又沒有結集出書的話,這堆東西豈不是會從此散失?

別擔心,Auntie 有備份。至於日後交給誰,還沒有決定。將來的事,將來再說。我沒有孩子,這個問題你讓我想一想。其中一個考慮中的方案,是仿效外國富婆的做法,把遺產留給寵物,即是喵喵或者旺財。我當然是開玩笑,香港的律師說,寵物不是自然人 (Natural person) 或者企業法人(例如:私人有限公司 Private limited company),所以不具備法人 (Legal entity) 的資格,根據香港法律不可以作為遺產的繼承人。無所謂啦, Auntie 相信,值得流傳的東西,總會有辦法流傳下去的,毋須作者本人操心,又或者指定要使用某一種形式。今日已經是互聯網的年代,不一定需要傳統的印刷書籍來裝載內容。再講一次,多謝捧場。:)

插畫來源:
http://www.watblog.com/wp-content/uploads/2010/05/digital-book.png

延伸閱讀: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ook industry
Disappearing ink
Readers have never had it so good. But publishers need to adapt better to the digital world
The Economist (Sep 10th 2011)
Extract: For publishers, though, it is a dangerous time. Book publishing resembles the newspaper business in the late 1990s, or music in the early 2000s. Although revenues are fairly stable, and the traditional route is still the only way to launch a blockbuster, the climate is changing. Yet there are still two important jobs for publishers. They act as the venture capitalists of the words business, advancing money to authors of worthwhile books that might not be written otherwise. And they are editors, picking good books and improving them. So it would be good, not just for their shareholders but also for intellectual life, if they survived.

02/10/2011

回覆 Hevangel 的留言(02/10/2011):
謝謝你的意見,Auntie 沒有玩 Facebook ,因為無時間。

回覆 William 的留言(03/10/2011) :
Auntie 最怕做明燈,希望我沒有令你誤入歧途。

回覆路人癸的留言(05/10/2011):
謝謝你的意見。

5 則留言:

hevangel 說...

Auntie可以考慮開個facebook fans page,肯定好多friends。

William 說...

作為邁進三十的八十後,久不久會覺得香港社會奇奇怪怪,似懂非懂,同身邊長輩所述,有時差距甚大。 Auntie 的分享只此一家:身邊長輩、同輩,不是不知道、不相信,就是決心投身染缸,再也不會講出口。要感激的是,這個博客影響過我人生一些重大決定。

最可惜還是auntie今年減產了。希望以後還能繼續上來好好學習。

匿名 說...

我肯定會是Auntie的第一個面書粉絲。自私地想,我比較喜歡電子書(如PDF格式),無須上網逐篇閱讀,也比較容易全部印出來捧讀。自資印書,不假手於主流出版社,也是可行之法。外國不少網上作者都是自己出品,甚至有一些專門網站幫這種個體戶自助融資,出版及發行。

路人癸 說...

我是之前那個匿名留言者。一向留言都會簽名,剛才不小心按錯了。

夢囈篇 說...

無意中發現這個博客,花了幾天將文章看了一遍,非常欣賞博主的才情。個人認爲,雖然網絡已經相當普及,但始終有一些人是不上網的,他們讀不到博主的好文章,實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