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且通知一聲,看得開心請捐款

2013年2月23日星期六

攻略


Game the system

香港人喜歡研究「攻略」。所謂「攻略」,即是尋找遊戲規則的漏洞,然後思考如何在付出最少的情況下,得到最多的回報。作為遊戲的參加者,既沒有體育精神,也不講紳士風度,也許勝之不武,甚至卑鄙無恥。當事人的所作所為,是走捷徑 (Shortcut),走法律罅(鑽空子)。可以是踩界,甚至是犯法(例如:僭建),只是沒有被抓到。這種做法,英文叫 Game the system ,港式網絡語言叫「屈機」。

例子:運動員的版本,是服用尚未列入禁藥名單,有可能通過藥檢的興奮劑來提升表現(提示:Lance Armstrong)。大陸公開試的版本,是運用各種高科技器材作弊。香港教育界的版本,是由補習天王預測公開試題目,以及傳授必勝答題技巧。至於男女關係的版本,輕微一點,是思想出軌,網上偷情,約會堅持 AA 制。嚴重一點,是瞞著另一半搞婚外情,包養二奶或者小白臉,甚至誕下私生子。

因為沒有抓到證據,掌握獎金或獎品的一方(官府、老闆、上司、老師、父母、伴侶)就算知道了,也莫奈何,只能苦笑,乖乖奉上獎金或獎品,然後設法修改遊戲規則,填補漏洞,避免類似的情況再度發生。從此雙方不斷拉扯角力,在技術層面或灰色地帶中糾纏,消耗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日子久了,遊戲規則變得非常繁瑣仔細,但出來的結果,卻總是馬馬虎虎,甚至是每況愈下。最後大家都累了,沒有人在乎質素,或者試圖推翻制度。不難想像,雙方談不上信任與尊重。

「攻略」是對「交數」文化的消極抵抗,也是一種非常犬儒的生活態度。既然無法推翻強迫我做交數工具的各種社會制度,以及避開執行這套制度的各色人等(官府、老闆、上司、老師、父母、伴侶),唯有敷衍了事,盡量減少付出,就當是向制度進行小規模的報復,好讓對方明白我的不滿,但是又不會立即把我拉去打靶,也無法懲罰我的小奸小壞。北方人的說法:好死不如賴活。在關係破裂、遊戲終結之前,我會繼續跟你作對,所得的少量快感,足以讓我支持下去。

Equity Theory

這種消極抵抗的心態,商學院語言,叫 Equity Theory(公平理論)―― 僱員的主觀感受 (Subjective Perception) ,是付出與收入不成比例,自己被虧待了 (Underpaid),但是爭取加薪很困難,於是減少付出,以求達致心目中的均衡點。讀過人力資源管理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HRM) 的朋友,一定聽過。

阿 Sam 的版本,叫<半斤八兩>,歌詞:「出咗半斤力,想話攞番足八兩,家陣惡揾食,邊有半斤八兩咁理想,吹漲!」許冠傑是港大校友,主修心理學。他在公屋(提示:蘇屋村)長大,父親工餘教粵曲。跟他合作的填詞人黎彼得,更加是粵劇世家(提示:靚次伯)的後人。因此,阿 Sam 的歌,粵味正宗。

我認識的一位大哥,是這樣說的:「打工的最高境界,不是讓上司喜歡你、重用你,而是讓上司討厭你、憎恨你之餘,又無法懲罰你,並且要留著你,由朝對到晚,督眼督鼻。」換言之,just enough to stay in the game。他的看法,是工字不出頭,付出不一定有回報,既然金錢回報有限,就沒有必要盡全力,倒不如保留精力,從事有 unlimited upside 的炒賣活動。這位大哥從事金融業,是那種經常在辦公時間落盤(買賣股票以及衍生工具)的爛賭港男。以我所知,他尚未發達。

在交數文化中成長的八十後

八十後在交數文化中成長,更加是從小學會這一套,把「攻略」運用得出神入化。

八十後從兩三歲起,就被迫操練十八般武藝,目的是向上流動、名利權勢、家族利益、退休保障,諸如此類。小孩子成為「怪獸家長」的交數工具,為的是符合主流社會的成功標準。入學之後,就成為公立學校教師的交數工具,目的是提高公開試的合格率,以及升讀名校或大學的入學率。出來社會工作之後,則成為老闆或上司眼中的新毛巾,功能是吸水(粵語:水為財),現買現賣,用完即棄。

年輕人想尋找一份毋須跑數的工作,發現難過登天。向「求職專家」討教,被對方恨罵沒有志氣,不願接受磨練,難成大器,云云。這樣的人生,沒有希望。想擺脫作為工具的命運,短期內卻無法辦到,唯有採取各種「攻略」,替自己出一口氣。至於跟上司或老闆的關係,當然是講金不講心,睬你都傻,甚麼獅子山下香港精神,咪玩啦(粵語:請不要開玩笑),傻的嗎(香港高登討論區名言)?

八十後員工的反應是:「你要我做多啲,咁係咪有人工加先?我幾時升職呀?」(你要我增加工作量,那麼是否會加薪?我甚麼時候升職?)這套常見的自我保護基制,被主流傳媒簡化為「性格自我」、「急功近利」、「工作態度惡劣」、「缺乏職業道德」以及「菲傭湊大所以無家教」。主流傳媒的取向,向來跟 TVB 差不多,都是從五十歲中年父母或者政府官員的角度出發,責怪年輕人不聽話,不服從指令,不肯吃苦,但是不會問以下的問題:是甚麼原因,令八十後不再相信付出會有回報?是因為豺狼當道,說謊者居高位,奴才獲贈高薪厚職(提示:劉江華)?是因為公營機構(例如:醫療、教育、社福界)同工不同酬、肥上瘦下?還是因為禮崩樂壞,法治不彰,賞善罰惡的機制已經失效,要做壞人才有前途?

老一輩說的:「上樑不正下樑歪。」在這樣的社會氣氛之下,不會有人願意花時間練習基本功,又或者用心把事情做好。香港作為服務業城市,質素及競爭力下降,是必然的事。長遠來說,還有另一重隱憂。中國人的特色,是越老越保守。年輕時已經斤斤計較的人,年老之後轉性的可能性極低。而思想傳統的女人,又比男人更計較得失,更怕吃虧,因為她們從小被父母或傳媒洗腦,相信女人越老,越缺乏議價能力,必須趁年輕,替自己爭取最大的權益,否則晚景堪虞。缺乏安全感的瘋女人,比壞男人更難應付。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變得保守(指標:申請政府工的人數屢創新高),不願意付出,也不肯冒險(指標:創業的人數大幅減少),而是終日埋頭研究「攻略」,對於一個人口老化的社會來說,絕非好事。不管是社會、經濟體系或者國家民族,一旦失去活力,難免衰落,日本就是好例子。

插畫:Equity Theory Diagram

來源:http://thumbs.dreamstime.com/thumblarge_454/1258623527hy2wAa.jpg

相關的文章:

自報家門(四)
2009 年 8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08/blog-post.html
節錄:正如呂大樂所指出,九七之後,「第二代」就算受到勞動市場的衝擊,也有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他們當中的高官或者高層,透過推行彈性僱佣制度、合約制和降低入職起薪點等各種措施,有效地肥上瘦下、成功自保。他們的下屬「第三代香港人」(即 1966-1975 年間出生) 因此被合法地剝削和壓迫,無法規劃自己的事業與人生。第三代上位無望,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從小被灌輸的「香港夢」(不論出身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善物質生活以及向上爬)破滅。

長腿叔叔(二)
2012 年 1 月 2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1/blog-post_27.html
節錄:大學生欠債,學生貸款壞賬急升,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不止是香港,西方國家也一樣。發達國家經濟持續疲弱,新增職位不但數量少,而且以兼職和散工為主,結果出現「沒有就業的經濟復甦」 (Jobless recovery)。失業率長期高企,缺乏工作經驗的年輕人首當其衝。在這種情況之下,大學生「計唔掂條數」(無法收支平衡),長期債台高築,還本付息所需要的年期越來越長,無法累積財富,也看不見未來,容易令人意志消沉,又或者把心一橫賣春賣肉。

衍生需求
2011 年 9 月 1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09/blog-post_19.html
節錄:(主流傳媒)長年累月替女人洗腦,讓她們為結婚生子而活。與此同時,繼續抹黑和打壓那些特立獨行,拒絕按照時間表和方程式做人的大膽女子。這是主流傳媒的生存之道,因為挑動女人的神經,製造恐慌,方可自保。容易焦慮的女人,成為一個夕陽工業的救星,背後是龐大的商業利益,不難理解。

女人的路
2010 年 7 月 1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7/blog-post_10.html
節錄:傳統觀點,是女人只有兩條路可走:職業女性或者家庭主婦。這兩條路都很辛苦,只適合刻苦耐勞的好女人。於是有女孩子選擇第三條路,就是放下道德包袱,懶理別人的目光,做拜金女子,以釣金龜為終生事業。她們通常會被視為壞女人,一生中有很多段愛情婚姻,男人的名單,一頁紙寫不完。

粵韻
2012 年 10 月 1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10/blog-post_19.html
節錄:想有系統地了解粵曲,可以參考<粵曲基本知識>這本書,作者黃少俠是資深的粵曲老師,他從樂理的角度介紹粵曲,從粵曲的各種體系講起,然後是工尺譜、叮板、腔調。書中第 203 頁的<十板南音板面>是<客途秋恨>的前奏。對了,即是電影<胭脂扣>(1988)中,如花與十二少的主題曲。故事背景,是三十年代的香港。至於情節,是「歡場有真愛」。

YouTube 精選:

許冠傑:<半斤八兩>(1976)(電影片頭及粵語主題曲)(2:1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_vnBT5kyu4
七十年代的香港,通街小販,失業中年,還有出路。

My Little Airport (2009-11-22):<邊一個發明了返工>(2:0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E6VAnaGKoo
My Little Airport 是香港的獨立樂隊,歌曲反映年輕人的心聲。 2010 年夏天,香港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參觀台灣的誠品書店,接待他的太子女吳旻潔從現場過萬張 CD 中,選中 My Little Airport 的<介乎法國與旺角的詩意>,然後播放歌曲 Donald Tsang, please die !(直譯:曾蔭權,你去死!)給曾俊華(據說是特首曾蔭權的好兄弟)聽。曾俊華表情尷尬,立即脫下耳筒。台灣女生的心思,令香港人叫好。更好玩的是,誠品書店後來登陸香港開分店,選址是租金屢創天價的銅鑼灣。香港文化人對於這間分店能夠生存多久,有不同的看法,引發一場口水戰。

尹光:<你老闆> Official MV (4:5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oiu-DaTbb0
廟街歌王新作。歌詞:「我唔係求財,我只係求存。」

兩隻猴子做同樣的工作卻給不同報酬的實驗 (2:2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IGQ4R7CgQo&feature=youtu.be
學者的結論:This is basically the Wall Street protest you have seen。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電影<半斤八兩>(1976)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8A%E6%96%A4%E5%85%AB%E5%85%A9

粵語協會:<半斤八兩>歌詞解釋(廣東話及書面語對照)
http://www.cantonese.asia/?action-viewnews-itemid-369

Quick MBA : Management : Managing People : Equity Theory
http://www.quickmba.com/mgmt/hrm/

Equity Theory(公平理論)
http://wiki.mbalib.com/zh-tw/%E4%BA%9A%E5%BD%93%E6%96%AF%E7%9A%84%E5%85%AC%E5%B9%B3%E7%90%86%E8%AE%BA
節錄:當人們感到不公平待遇時,在心裡會產生苦惱,呈現緊張不安,導致行為動機下降,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出現逆反行為。個體為了消除不安,一般會出現以下一些行為措施:通過自我解釋達到自我安慰,造成一種公平的假象,以消除不安;更換比較對象,以獲得主觀的公平;採取一定行為,改變自己或他人的得失狀況;發泄怨氣,製造矛盾;暫時忍耐或逃避。

Equity Theory(公平理論)
http://blog.sina.com.tw/collinsuen/article.php?pbgid=31101&entryid=223822
節錄:當員工認為自已的投入所換來的回報,低於別人在相同投入下所換來的回報,他們就會心生不滿,認為自己被虧待。此時,員工可能就會降低自己的投入,例如減少自己的產出、降低工作品質、遲到早退、休黑假、另謀高就,或利用各種手段來增加自己的回報,例如挪用、竊取組織資源、要求加薪,提高休息時間等,也或者會自我催眠,說服自己,別人的投入比自己多或條件比自己好,理應得到較高的回報,讓自己的「回報/投入」與別人比較下差不多,以換得公平的心理知覺。

題目:年輕人為何不滿政府
作者: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
日期:2013 年 2 月 7 日
http://lampunlee.blogspot.hk/2013/02/blog-post_9.html
節錄:過去十多年,特區政府推行的一些政策,確實傷害了年輕一代,加深他們對政府的不滿。首先,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衝擊香港後,特區政府出現龐大財赤,於是推行公務員體制改革,大幅削減新入職公務員薪酬,以合約制取代長俸。其他公營機構效法政府做法,針對 1999 年以後入職者大幅減薪。醫管局新入職醫護人員的薪酬被削三、四成之多,社福界和學界以政府削減資助和推行一筆過撥款制度為由,同樣大幅削減新入職的前線職員薪酬,以致出現同工不同酬的情況。新入職大學畢業生的薪酬較中五畢業的舊人還要低一截,損害了年輕人的工作士氣。針對新入職者減薪和推行合約制的做法,造成公務員及公營機構人手嚴重流失。特區政府推行高等教育大躍進,結果超額完成。現在高等教育普及率已超過六成,可是年輕人的就業前景和薪酬水平卻沒有隨著學歷提升而有所改善。根據統計處的人口普查資料,由 2001 年至 2011 年 15 歲至 24 歲的青年人口中,擁有文憑/證書或副學位的人數急增三倍,而同期薪酬卻停留在 8,000 元水平。

題目:香港年輕人的出路
作者:林忌(香港知名博客,擅長二次創作)
日期:2011-12-28
http://plastichk.blogspot.hk/2011/12/blog-post_28.html
年輕人:我要打份好工!
政府:「年青人不要心頭太高,要捱得苦,累積經驗最重要。」
年輕人:我要創業!
政府:「年青人不要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
年輕人:咁我做小販算......
政府:「香港市容整潔很重要,攤檔容易引起火災,要加強票控小販。」
年輕人:咁我讀唔成書,可以點?
政府:「行行出狀元,年輕人應檢討為何自己不能成為李嘉誠。」

Revised 06/03/2013

For the first comment: Agree. Thks for the information.

2 則留言:

匿名 說...

看你的文章時,聯想起下面的這篇訪問。
-----
題目:災難不變心態變
被訪者:黃兆輝(澳門理工學院 公共行政 客座副教授)
來源:《讀書好》雜誌
日期:2012 年 11 月
http://www.books4you.com.hk/62/pages/pages7.html

節錄:香港人認為自己跟生活在落後地區,會知法犯法的人不同。我們不犯法,但又深明不犯法就不能得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就會用其他方法,在灰色地帶中遊走,繞捷徑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好像陳茂波會說出「板間房不是劏房」和「有飲酒,但我過了一段時間才駕駛」等說話,當中表現的正是這一種心態,而若然它繼續發展,則會令人變得言行不一。

匿名 說...

一個祇重功利不求公義的社會是沒有前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