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且通知一聲,看得開心請捐款

2015年2月14日星期六

無水散水


「要水過水,無水散水。」這兩句經典對白,出自邵氏電影<七十二家房客>。粵語水為財,水喉解作財源。即將過去的馬年,不是馬到功成,而是兵荒馬亂散水格。有些人,失去水喉,需要另尋出路。也有些人,轉軚成功,獲贈大水喉。

一場持續 79 日的佔領運動,令香港的政治版圖大洗牌。一直處於權貴的雷達偵察範圍以外的八十後出來擔大旗,發動一種全新模式的社會運動,傳統政黨和主流傳媒只能被動地回應。對話之路走到盡頭,Broker 變 Joker,從此只能靠邊站,令不少年過五十的政黨和傳媒高層欲哭無淚。本土派開始抬頭,泛民主派、大中華膠(即:中國有民主香港才有自由)、和理非非(即: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開始失去市場。年輕人要的是重奪未來,命運自決,跟過去的一套說不。

佔領運動結束之後,食髓知味的年輕人,繼續繞過政黨和傳媒,直接透過互聯網,發動大大小小不同形式的不合作運動(例如:旺角鳩嗚團),令執法者疲於奔命,也令官府防不勝防。當街頭抗爭成為常態,要預測香港的政治發展方向,變得越來越困難。各位施(金)主在重新部署和押注之前,與其聽學院派噴口水,倒不如觀察水流的變化,也許更有參考價值。在量化寬鬆 (Quantitative Easing) 的年代,流動性 (Liquidity) 決定資產價格,香港的政治人物也一樣。

作為代理人,民主黨再無利用價值,就算不會即時死亡,也會隨著水源乾涸而慢慢凋謝萎縮。黎智英的捐款泡湯,又被廉署和警察找麻煩,大把手尾跟。他也自知押錯注,開始調整策略和立場(提示:蘋果日報高層變動)。是否有後著(例如:賣盤、減持、轉型),拭目以待。前車可鑑,應該不會有傻瓜願意重蹈覆轍,支持沒有前途的民主黨。而香港的大中小學生見識過兩個學生組織(即:專上學生聯會、學民思潮)在佔領運動中所發揮的作用,應該不會笨到加入民主黨從派傳單做起。民主黨無錢無人,時日無多,可以收檔。

香港的政黨,缺乏可持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的能力。收入來源有限,而且不夠分散,難以自給自足,再加上沒有執政機會,令政黨中人的事業發展受到限制。部份的政黨成員建立了知名度和人脈網絡之後,會尋找其他的出路。於是傳統政黨跟主流傳媒一樣,變成某些人眼中的踏腳石。當中又有不少宋江(提示:水滸傳)之流,打著「替天行道」和「為民請命」的旗號,等待被朝廷招安。招安之後,他們會獲贈大水喉(可以用來還債),然後以溫和民主派或獨立中間派的名義去搞局、維穩、做內應,又或者開設智庫組織、網上媒體,試圖影響輿論,扮演意見領袖 (Opinion Leader)。做生意的朋友一定知道,缺乏真本領和相關工作經驗,但是財源滾滾來,完全不怕虧本的,通常是人頭(代理人),背後有一個或多個不便亮相的大老闆。薑蓉(周融)是好例子,他是香港網民心目中的「福佳」(仆街的轉音)。多得這種「資深傳媒人」,令這個行業形象欠佳。外行人眼中,部份傳媒人的生存之道,跟敲詐勒索的黑社會沒有分別。

泛民主派開始散水,宋江之流現身了。網上流傳一份由高登仔編制的「政改誰是轉呔(軚)泛民大賭局」(賠率表),推測一眾泛民主派議員的轉軚機會。頂頭大熱是即將成立智庫組織的湯家驊(公民黨),封盤了。另一個大熱門是民主黨主席劉慧卿,一倍。至於大冷門,是真正的左派(托派)長毛(梁國雄),9999 倍!港人愛賭馬,論政如講馬,很正常。至於那位開設了瑞士私人銀行戶口然後糊裡糊塗地被電腦黑客偷錢的前保安局長(葉劉淑儀),以及那位名下擁有一堆離岸公司的企管人兼傳媒人(蔡東豪),背後到底有幾多條水喉,是神還是鬼,不要問我。香港的娛樂圈,向來不乏突然富貴的女藝人,政壇也一樣。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需尋各自門(提示:紅樓夢)。所謂「樹倒猢猻散」,這種人陸續有來。

而向來只有(檯底)交易,不談理念的特區政府,面對拒絕中環價值,要求為獅子山下香港精神重新定義的八十後,則沿用分餅仔的舊思維,來回應年輕人的訴求(提示:青年創業基金、青年宿舍、四叔捐地興建一百萬上車盤)。潛台詞:「最多咪受埋你玩囉,你班細路重想點呀?」(粵語:加入我們好不好,大人已經讓步了,小孩子還吵甚麼?)中國政治的本質,是分贓,共產黨也是玩這一套。用理念回應年輕人的訴求?政府官員不懂,心底裡也看不起那群被選中的孩子。面對專上學生聯會(學聯)的代表,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板起面孔向人家的孩子訓話:「我想提醒各位同學,今日唔係(不是)辯論比賽。」智力比拼?你未夠班!幸好她的兒子在英國念書,不會跟香港的大學生混在一起。梁振英比較可憐,他的女兒也在英國念書,但是經常為老爸帶來麻煩。香港網民卻愛煞這位叛逆千金,寄望她能夠「激死老豆」(粵語:氣死老爸),替港人報仇。

至於偉大祖國,則繼續開水喉。既收購(買)想轉軚的泛民主派,也保護親北京的既得利益集團(立法會內的功能組別),同時透過向紅色社團和公立學校派錢,推廣改頭換面的洗腦教育(例如:國情交流團、普通話教中文、輸入教師)。較早前,立法會內的建制派(民建聯),透過拍賣駐港京官(張曉明)的字畫籌得鉅款。這是否具備中國特色的賄賂行為,自己想。紅色勢力,水頭充足,維穩部隊暨五毛大軍人多勢眾,陣容媲美秦始皇的地下軍團,但是找不到一個半個在香港市場以及國際社會均具備公信力的代言人。連董建華也要出山,證明根本無人可用,也說明了有些東西,人民幣買不到。偉大祖國花了不少錢,卻是泥牛入海,無法逆轉香港的民意。短期內,這條水喉應該不會乾涸,私煙 BB 繼續有工開。

也許一切都只不過是權宜之計,是用錢買時間 (Buy Time Tactic),好讓家族成員和資產安全轉移外國。當權者根本沒有解決問題的決心和能力,又或者忙於應付黨內的權力鬥爭,於是自顧不暇,只好任由矛盾累積,等待下一次的大爆發。大陸網民的說法:我死後,那管它洪水滔天。而香港的政壇中人,則隨著水流的起伏而漂移,經歷奇幻旅程,但是始終無法上岸。在掙扎求存的過程中,他們漸漸忘記了初衷。最後精神渙散,被救生船上的老虎吃掉,屍骨落入南中國海餵鯊魚。至於那頭漂洋過海的老虎,電影中的結局,是上了岸,跑入山林,不知所終。

(補充:無水散水的,還有 ATV 和 689 。)

插圖來源:維基百科

YouTube 精選:

邵氏電影<七十二家房客>(1973) 預告片 (1:1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GQCg3Pbaw
這個故事有多個版本,主要場景(窮人聚居的大雜院)日後進化成周星馳電影<功夫>(2004) 中的「豬籠城寨」。原裝版是上海滑稽戲,借小市民的生活,諷刺國民政府的腐敗。 1963 年,大陸的珠江電影製片廠把它改編成黑白粵劇電影,演員包括粵劇名伶文覺非。 1973 年,香港的邵氏把它改編成彩色粵語電影,由楚原 (1934-) 執導,是當年的賣座冠軍。電影中所展示的,是舊版的獅子山下香港精神。港產片專家會告訴你,楚原的父親張活游是粵語片著名演員,妻子南紅既拍電影也演粵劇,是紅線女的徒弟。楚原擅長拍攝商業電影,是多面手。出道初期(六十年代),他拍過一堆文藝愛情片,男主角是謝賢,即是謝霆鋒的老爸,女主角是南紅。七十年代後期,楚原順應潮流改編古龍的武俠小說。其中一部叫<三少爺的劍>(1976),紅了男主角爾冬陞,他是秦沛和姜大衛的弟弟,也是張曼玉的前男友。較早前有傳聞,爾冬陞正在物色新人,重拍自己的成名作。

李安電影:<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2012) 預告片 (2:3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QaE0fL3IRw

大家聽聽,勇敢的少女特別漂亮 (2:0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CJQ_Wz5Myg
香港政局之荒謬,令女孩子也爆粗。這位 19 歲少女叫錢詩文,是<學民思潮>的成員,也是黃之鋒的女朋友。記憶中,她是第二位在立法會內公然爆粗的女人。第一位是來自低下階層的余婆婆,請參考 2014 年 5 月 6 日的<爆粗的女人>。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 1973 年邵氏電影<七十二家房客>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3%E5%8D%81%E4%BA%8C%E5%AE%B6%E6%88%BF%E5%AE%A2_(1973%E5%B9%B4%E9%9B%BB%E5%BD%B1)
節錄: 1973 年的香港電影票房總冠軍,很多人以為是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其實是楚原 (1934-) 執導的處境喜劇<七十二家房客>。這部電影的成功,令到被國語片佔據多時的香港影壇重回粵語片的手中。

收「錢果豐求救電郵」開附件中招 
葉劉被黑客盜 50 萬元
蘋果日報 2015 年 2 月 6 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206/19031517
節錄:事件源於葉劉誤開了一封詐騙電郵,其匯賢智庫電郵在約一個多星期前收到假冒錢果豐的「緊急要求幫忙」電郵,她不虞有詐,打開該電郵的附件,並按照指示再次輸入電郵密碼。但幾小時後她接獲錢果豐通知,對方的電郵戶口被黑客入侵,錢提醒她盡快更改電郵密碼,但葉劉並無更改電郵密碼,令黑客有機可乘。葉劉相信,黑客入侵其電郵戶口後,搜尋到其過去匯款到美國為女兒交學費的銀行指示,懷疑照辦煮碗偽造電郵指示,要求銀行將六萬五千美元匯出。劉淑儀表示,本周二行政會議結束後,接獲一間瑞士銀行電話,表示已按照其指示將一筆為數六萬五千美元的款項匯到另一銀行戶口。她解釋,由於銀行連續兩次接獲「葉劉淑儀」的匯款指示,遂於當日致電她核實,葉劉才得悉匯款事件,她立即知會銀行,上述匯款指示並非由她發出,並於當日下午報案。葉劉形容自己今次是一時疏忽所致,警方暫列「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案處理。

<財經茄哩啡>資料庫:<主場>背後的離岸公司
(原載:亞洲週刊 2014 年 8 月 1 日)
http://winnerbank.blogspot.hk/2014/08/blog-post.html
節錄:GNL 11 在 2011 年創立了主場新聞有限公司的前身,此公司同一年還在香港創立多家公司,進行多次房地產買賣,涉及金額以億港元計。根據香港<新報>報導,「HERO WEALTH CORPORATION LIMITED」公司在 2011 年 6 月購得金鐘力寶中心高層數個單位,價值二點二億港元;佳富行有限公司在 8 月以一點零五億港元購得灣仔摩理臣山道九層單位; Most Million Limited 公司以九千萬港元購買金鐘統一中心一單位,成交呎價創該座大廈新高,而這三家進行高額地產收購的公司,董事都是 GNL 11。有趣的是,GNL 11 編號「11」,這家公司活躍的時間也是 2011 年,而到了 2012 年,市場上便少有 GNL 11 的新聞。 2012 年又出現了名為 GNL 12 的公司,它與前者一樣通過建立公司,在香港買賣地產。而到了 2013 年,又有 GNL 13 出現在香港地產市場。無論是創立主場新聞有限公司,並建立其他公司從事地產買賣的 GNL 11 公司,還是以同一「GNL + 年份」格式命名,並同樣建立公司買賣地產的 GNL 12、 GNL 13 公司,它們都是由同一家離岸公司創辦。三家還都是「用完即棄」的公司,據香港公司註冊處信息, GNL 11 於 2010 年 12 月成立, 2013 年 10 月解散; GNL 12 於 2011 年 12 月成立, 2014 年解散; GNL 13 公司於 2012 年 12 月成立,尚未解散。每一家下一年將會「使用」的公司,都會在前一年年末註冊好。根據三家公司的法團成立表格,三家公司的創始人均是一間位於安圭拉、名為 First Director Inc. 的公司。

免費雜誌<讀書好>第 88 期( 2015 年 1 月):世代鬥爭:張鐵志專訪
http://www.books4you.com.hk/88/pages/page8.html
節錄:從事政治運動、社會運動也好,還是要靠組織,大事件出來後,網絡動員是有效的,因為這是年輕人接收資訊的方式;不過如果有要有長期的改變,我覺得不一定是先鋒黨,但社會運動還是需要一些組織的撐持。

相關的文章:

黑社會
2012 年 3 月 1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3/blog-post_16.html
節錄:這個過程,舊式中文叫「招安」。<水滸傳>的結局,是宋江率領梁山好漢接受「招安」,打著「順天」和「護國」的旗幟,到東京接受皇帝(宋徽宗)的檢閱。一群本來為民請命、劫富濟貧、以武犯禁的山賊向朝廷俯首稱臣,已經夠諷刺了。更諷刺的,是向朝廷低頭之後,他們奉命去平亂(討伐另一個武力集團),結果傷亡慘重,只得幾個人生還。放棄理想,向敵人投降,介入政治,然後被出賣,這就是梁山好漢的結局。

紅黑
2013 年 9 月 1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9/blog-post_13.html
節錄:原因是梁振英上台之後,出現「紅黑合流」的趨勢:本地冒出一堆由紅色力量支薪的雜牌軍社團,成員包括:臨時演員、金毛紋身漢、新界圍頭佬、疑似黑社會、演技超班的 12 歲童星以及長居深圳的「偽香港人」。他們奉召出動,運用肢體和語言暴力,四出恐嚇官府的對頭人(例如:提倡「佔領中環」的學者們)。這群人很容易辨認,因為他們的言行舉止,跟主流社會格格不入。

代理人
2014 年 4 月 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4/blog-post.html
節錄:眼前的困局,是代而不議、代而不理。也可以這樣說:管而不治、管治低落、管治失效。決策機關像一部輪胎接近脫落的汽車,顛簸碰撞,幾乎無法行走,隨時停在路中心。決策質素欠佳,談判過程漫長,參與者互不信任,缺乏真正的溝通。委託人(選民或股東)的權益受損,但是無計可施,矛盾和怒氣不斷累積,接近爆發的臨界點。傳統政黨和主流傳媒被邊緣化,只能被動地回應和跟進事態的發展。沒有足夠金錢僱用黑幫或收購傳媒的老百姓,只好經常上街。

Fool Me Twice
2014 年 12 月 2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12/fool-me-twice.html
節錄:也許某位財經寫手說得對,蔡生的成功之道,是運用資訊不對稱 (Information asymmetry) 的優勢,令不熟悉金融市場運作的外行人覺得他有料到(粵語:很有本領),再加上賣相佳和口才好,於是能夠輕易取信於頭腦簡單的外行人,然後把對方變成踏腳石。

黎智英(一)
2012 年 11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11/blog-post_11.html
節錄:肥佬黎首先是生意人,商人重利輕別離(唐詩:琵琶行),如果一盤生意做不下去,入不敷支,流血不止,需求比預期中少,競爭對手的反擊力量比預期中強大,來自官府的阻撓不斷,又或者他本人覺得已經玩夠,開始無癮,往績顯示,肥佬黎會當機立斷,忍痛斬纜,止蝕離場。長遠來說,肥佬黎把香港的壹傳媒(港股編號:282)放售,不是沒有可能的。落入新買家手中的壹傳媒,政治立場也許會調整,可能會轉走溫和路線,甚至可以變成建制派的喉舌。

留下買路錢(六)
2011 年 7 月 1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07/blog-post_18.html
節錄:今日有些「傳媒人」的做法是這樣的:在自己的「地盤」(專欄或節目)日日狂罵某位生意人或者權貴,誘使對方付錢參加他或她開辦的「應付傳媒技巧訓練班」,又或者禮聘他或她為全職或兼職的「傳媒顧問」、幕僚、智囊、寫手,諸如此類。收了保護費之後,「傳媒人」的言論會出現一百八十度的轉變,由天天罵,變成天天讚,言辭要多肉麻有多肉麻。對生意人來說,他們跟「盤桔黨」沒有分別,都是一股惡勢力,都需要用錢打發。

雞肋(二)
2013 年 8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8/blog-post_17.html
節錄:既然只是踏腳石或者中途站, A 行業的僱主和僱員,一開始就缺乏信任,互相計算,各懷鬼胎。在這種情況之下,士氣低落,是必然的事。既然並非最後的歸宿,會有很多的僱員,每天上班的動機,只是為了替下一站鋪路。有人埋頭研究攻略,想在付出最少的情況之下,得到最多。他們只想盡快過渡,對眼前的工作並不上心,總之有貨交便算。也有人玩潛規則,向高層獻媚,希望盡快上位。更有人騎牛揾馬、以權謀私、經營副業、忙於炒賣。

雙軌制(四)
2011 年 11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1/blog-post_20.html
節錄:問題一拖再拖,曠日持久,利益矛盾糾纏不清,盤根錯節,變得難以解決,但是民情洶湧,不處理又不行(否則爆發社會動亂甚至是革命)。於是乎,當權者會做一些治標不治本的動作,口頭上說是新政(制度),然後讓新舊兩套制度並存,不同的人按照不同的規則辦事,結果衍生出更多的執行問題,所形成的新舊兩套制度互不從屬,卻又互相交叉,架床疊屋、臃腫不堪、政出多門,令到想解決基本需要的小市民感覺有如走進迷宮。

14/02/2015

3 則留言:

匿名 說...

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2-15-2015/21208

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2-13-2015/21190

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2-13-2015/21189

學聯都收皮喇,而且組織本身都非常不濟。

Law 說...

借用share@FB

匿名 說...

最尾段的老虎是不是有個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