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且通知一聲,看得開心請捐款

2017年6月16日星期五

Fragile


這首歌,是英國歌手 Sting(史汀)(圖)獻給恐怖襲擊死難者的。 2001 年,美國 911 恐怖襲擊發生的時候,他身處意大利,透過互聯網獻上這首歌,向死難者及其家屬致意,歌詞感嘆生命的無常與脆弱。之後成為他的習慣,法國巴黎恐怖襲擊(2015 年 11 月 13 日)週年紀念,傷亡最慘重的劇院關閉一年之後重開,打頭陣的藝人正是 Sting,他帶領全場觀眾為死難者默哀一分鐘,然後唱出這首歌。 Sting 是英國人,最近輪到英國遭受恐怖襲擊,稍後他是否會回家,在英國本土唱出這首歌,我覺得有可能,但是要等一個適當的場合,搖滾詩人才會開腔。

Sting 以英國人自居,有另一首名曲叫 Englishman in New York 。英倫多事,恐怖襲擊以外,還有脫離歐盟所帶來的震盪,以及女首相提前大選所帶來的人事變動。香港的中產家長(尤其是高級公務員)向來心繫英國,因為孩子在英國讀書,英鎊的走勢直接影響學費和住宿開支。對,港式思維,離不開錢。至於西方世界跟伊斯蘭文明之間的衝突,即是學院派愛說的甚麼「文明衝突論」(提示:S. P. Huntington +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那些纏結數千年的宗教衝突,還有非常複雜的權力與資源和土地之爭,留給本來研究國際關係,本應擅長沙盤推演,但是近期開始研究男性護膚品的沈旭暉博士。(網民留言:連廣告都撈埋!)哈哈,國際關係專家變身 KOL,證明香港的水土非常特別,令男博士跟男藝人殊途同歸。黃子華的名句:「揾食啫,犯法呀?」(粵語:討生活而已,又沒有犯法!)

從沈博士的命運與生存策略,聯想到以下這個問題:到底讀書有沒有用?究竟是港女讀書無用(原因:幾時都係嫁個有錢人最實際)?還是港男讀書無用(原因:收入追不上樓價於是娶不到老婆)?抑或是香港的大環境,已經惡化到一個地步,令所有人讀書都無用?自己想。有鑑於此,歐洲的恐怖襲擊以及英國的政局動盪,被主流傳媒簡化為對英鎊匯價、美國利率、恒生指數、英國概念股(例如:匯豐或長江基建)的影響,因為我們只能理解數字,對於無法量化的東西不感興趣。恐怖襲擊到底是文明之間的衝突,還是資本主義或民主制度崩壞的先兆,這些問題太抽象,在香港人的認知範圍以外,於是市場養不起研究國際關係擅長論述的沈博士,用心良苦卻成空(提示:張宇),明珠暗投。男怕入錯行,明白了。咦,又話南下新加坡嘅?還是看見勢色不對(提示:余澎杉、李顯揚),暗地裡調整策略?男人心,一樣是海底針,但是時間會證明一切。

扯遠了,說回來。對港人來說,最熟悉的 Sting 歌曲,也許是 Shape of My Heart,來自電影 Leon: the Professional (1994)(港譯:這個殺手不太冷),女主角是少女時期的 Natalie Portman ,男主角是法國演員 Jean Reno 。電影中男女主角的造型,被周星馳電影<回魂夜>(1995) 所複製(說是抄襲或致敬也可以),於是你會見到周星馳戴假哨牙和黑眼鏡手抱盆栽走來走去,莫文蔚化身 Natalie Portman 成為捉鬼天師(周星馳)的助手爬高爬低。<回魂夜>是以香港公屋為背景的搞笑鬼故事,如果你跟 Auntie 一樣,在公屋長大,會看得很過癮。那些走廊暗角的疑似鬼影,還有開頭那段婆媳糾紛,似曾相識,是公屋孩子的集體回憶。公屋的牆壁很薄,走廊又傳聲,令住戶缺乏私隱,那一個家庭夫妻不和或被人追債,那一戶收看那個電視節目,隔壁的三姑六婆七叔公八舅父聽得一清二楚,令當事人難逃被公審的命運。四個主要頻道(無線、麗的、商台和港台)的觀眾和聽眾以外,也有比較小眾的口味,例如:愛看英國足球的男人,愛聽英倫音樂的四眼妹。

照片來源:
http://cdn.sting.com/pr/KevinMazur-Lyrics.jpg

YouTube 精選:

Sting - Fragile (September 11, 2001 in Tuscany, Italy) (5:4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bWucJtio0M
上載者的英語留言:Sting took the stage Tuesday night September 11, in Tuscany, Italy, to record ...On Such A Night, his first live album in 15 years. The show was performed before an exclusive audience of two hundred invited guests on a small plaza in the Italian region where Sting has a residence. The concert was to be webcast at 3 p.m. ET on Yahoo! however in the wake of the airline hijackings, Sting decided to broadcast only one song, "Fragile" as a tribute to the victims and their families. This message appeared on Yahoo! prior to Sting taking the stage for his live webcast: "We are performing the song 'Fragile' as a prayer and a mark of respect for those people who have died or are suffering as a result of this morning's tragedy. We are shutting down the webcast following this song. Sting"

Sting - Englishman in New York (4:3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lWP28y2cyw

Sting - Shape of My Heart (lyrics) (4:3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m3rDbXbZRI

Leon: the Professional (Trailer) (2:2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NQqoExfQsg

周星馳電影<回魂夜>(1995) 預告片 (1:0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ff85CtOc8c

You'll never Walk Alone - Liverpool - With Lyrics (2:4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9sFd3Ennhs
萬一你不知道這首出自音樂劇的歌曲跟利物浦足球隊之間的故事,以及那宗球場慘劇的來龍去脈,請上網。這個版本的主唱者是 Gerry & The Pacemakers。

Glory Glory Man United (karaoke) (2:5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UCn4w-S2KM
紅軍曼聯之歌。

Chelsea FC (Anthem Song) - Blue Is The Colour (With Lyrics) (2: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chOo5HU95s
藍軍車路士之歌。

Johnnie Walker - The Man Who Walked Around The World (6:2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Z6aiVg2qVk
英國演員 Robert Carlyle 跟你說 Johnnie Walker 威士忌創辦人的故事,在蘇格蘭山區取景,一個鏡頭直落六分半鐘,是 NG 四十次之後的成果。

Sarah Brightman - Scarborough Fair (HQ) (4:0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iBweONUxyQ
這首英國民謠,你也許聽過 Simon & Garfunkel 的男聲二重唱版本。這是 Sarah Brightman 的英倫女聲版,有中英文字幕。

God Save the Queen - Queen's 90th Birthday Service of Thanksgiving (1: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2CCq-tuMrY
事頭婆九十大壽皇室慶典版。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Sting
http://www.sting.com/

BBC 中文網:
巴黎恐襲週年 Sting 歌聲重開巴塔克蘭劇院
2016-11-13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2016/11/161113_france_bataclan_anniversary
節錄:法國巴黎巴塔克蘭劇院遭遇連環襲擊一週年後,劇院以英國歌手斯汀(Sting)的音樂會為見面禮重新開業。斯汀於星期六( 11 月 12 日)晚上的演出開始之際號召默哀一分鐘,並說在哀悼逝者之餘,也要慶祝他們曾經的生命。 2015 年 11 月 13 日晚發生的這次連環襲擊共造成 130 人死亡,其中 89 人於巴塔克蘭劇院遇難。所謂的「伊斯蘭國」武裝組織承認策動襲擊。法國總理瓦爾斯對 BBC 說,法國不排除進一步延長自去年襲擊發生後所實施的緊急狀態。巴塔克蘭劇院自去年的襲擊後一直關閉,並徹底翻修。星期六晚斯汀演唱會的 1000 張門票於開售後 30 分鐘內全數售罄,斯汀表示將把收益全數捐出。

Wikipedia - Léon: The Professional (199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éon: The Professional

維基百科:周星馳電影<回魂夜>(199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回魂夜_(1995 年電影)

Clash of Civilization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lash_of_Civilizations
Extract: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COC) is a hypothesis that people's cultural and religious identities will be the primary source of conflict in the post-Cold War world. It was proposed by political scientist Samuel P. Huntington in a 1992 lecture at the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which was then developed in a 1993 Foreign Affairs article titled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in response to his former student Francis Fukuyama's 1992 book,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Huntington later expanded his thesis in a 1996 book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盧斯達:最恐怖的是,我們不再恐懼恐怖襲擊
本土新聞 2017-05-24(原文刊於 SOSreader)
http://www.localpresshk.com/2017/05/terrorist-not-terror/
節錄:我們對恐怖襲擊的反應機制,是一種他人撰述的美德。但西方人並沒有那麼幸運。現代世界承接著歐洲的殖民和帝國主義體制,而現今在都市出現的恐怖襲擊,就像「反恐」行動一樣,已經成為體制的日常部份。有人被殺害,不能尋根究底。好像他們只是因為一種自然界的病毒,而集體病死;其他人只能用華麗的詞藻和鮮花,去歡送他們離去。好像有一個程式,是專門用來抹除這些事件中的恐懼、仇恨、暴力,恐怖襲擊的死者,去得那麼安祥,而凡人不能追問恐怖的源頭。我們一邊認為美國向敘利亞發射導彈是加劇戰爭,一邊在大都會的中心辦燭光晚會,希望不會再有人死,恐怖主義有一天會自行終止。曼徹斯特體育館爆炸案的疑兇,據說是利比亞裔的難民後代。但談論這個身份的時候,我馬上就要有罪惡感。如果我是傳媒人,我會淡化這一點;體面的市民,為了自己的體面也不能熱烈追問。(Auntie 的補白:盧斯達被香港網民封為本土派健筆)

陶傑:英國第三世界化
2017 年 6 月 20 日
http://www.cup.com.hk/2017/06/20/britain-becoming-third-world/
節錄:倫敦大火,工黨領袖郝爾賓趁火打劫,呼籲災民進入富戶分住空房,以消除「貧富懸殊」。毛澤東當年入城之後將農民遷入大宅門,變成幾伙人一起破柴洗衣服的大雜院,這次大火,毛澤東思想在英國後繼有人。大火有如人間煉獄,但更觸目驚心者,論其視覺表徵和特色,完全是「全球化」之下的第三世界景象。英國病了,病因與第三世界國家地區相同。香港的港珠澳大橋也出現了裂痕,特區政府說「不影響安全」,看看倫敦公屋的第三世界化,一切似曾相識,如某國豆腐渣。所謂不影響安全,你相信嗎?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
2017-05-08
https://business.facebook.com/hashtag/biothermhommehk?source=feed_text&story_id=1559519164082228
(原文出處:
https://business.facebook.com/pg/shensimon/posts/?business_id=246799225688522)
節錄:小時候,對法國的印象除了郵票,就是鄰居法國家庭的 auntie 。每次碰面,都難忘她雍容華貴的氣質,雖然 auntie 她是法藉越南人,有著亞洲人的面孔,卻讓人感覺有如置身歐陸般出塵。如此妙不可言的經歷,也令人相信,只要願意主動接觸,所謂「國際視野」也可以從身邊、城中的人和事發現。自進入社會、做齊「人生大事」後,一霎間已為兩女之父,自理時間愈來愈少。經常身處於漫長而枯燥的機程和會議,在朋友和家人面前都難掩倦容。人生在世,確實是沒有多少回頭路,但總有珍貴的回憶相隨。要迅速重拾那法式水潤感覺,我會選擇 Biotherm Homme 的 2 in 1 保濕啫喱。(Auntie 的回應:借我過橋呀?)

投書:應付香港官員 台灣人要注意什麼
羅永康(香港立場新聞博客)
上報 2017 年 6 月 2 日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8003
節錄:和民間一樣,港英時期遺留下來的公務員,多守法,但「守法」,不代表不會「鑽法律空子」。誠然,我們有廉政公署,他們不敢貪污,但英國人同時也留下高薪養廉這手準備。官員多數熟讀防止賄賂條例,知道那些位置碰不得,但福利好處會拿到最盡。如果搜尋香港教育新聞,眾時事評論員冷嘲熱諷的,當算上官員一邊歌頌香港教育制度,一邊把子女送往外國留學。這不難理解,因為 96 年前入職的公務員,可以申請子女往海外留學津貼,成功的,能得到九成學費與住宿費用,十年計算,那可以是過千萬港幣,所以即使他們行為與政府政策相違背,也懶理批評,總之法律容許。承接上面守法和鑽法律空子,港英留下的官員,最喜歡的,是語言偽術。前面提到的陳馮富珍,在禽流感時,回應一句:「我每日都食雞。」但眾所周知,禽流感由活雞傳播,她沒有講明,吃的是「冰鮮雞」,還是買回家宰的「活雞」。總之,理解香港官員說話,要像律師研究法院判決書一樣,每一個字都仔細咀嚼。香港不少高官受港英訓練,難保中國再舉薦多幾個入國際機構,封殺台灣,希望這篇在地文章對你們有用。

曾淵滄:英國提前大選 呢隻港股最受惠
蘋果日報 2017 年 4 月 19 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finance/20170419/56586415
節錄:英國首相宣佈解散國會,提前大選,提到大選的目的是希望獲得人民再次授權,讓英國能更團結地與歐盟談判退歐的安排。宣佈後,英鎊滙率上升,那是因為市場估計保守黨會再次勝利。果真如此,英鎊會進一步上升,這對在英國有大量投資的長江基建(港股編號:1038)最有利,也間接地對長和(港股編號:01)有利。近日也有不少人談起滙控(港股編號:05)回購的金額已經用盡,滙控股價也因此而下跌,不少人想先行沽出,待進一步調整再買回。(Auntie 的補白:曾淵滄是來自新加坡的財經學者,曾任教於香港的城市大學,請參考這個博客內的另一篇文章<南洋幫>(五),日期是 2014 年 2 月 28 日)

FT 中文網:新加坡第一家庭內鬥升級(簡體字)
2017-06-14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3001
節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妹妹李瑋玲與弟弟李顯揚表示,已經對李顯龍的領導力失去信心,並指責李顯龍濫用權力推進個人野心。

相關的文章:

英吉利快勞
2007 年 7 月 2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7/07/blog-post_23.html
節錄:「英吉利快勞」,即是 Anglophile ,崇拜英國文化的外國人。根據 Answers.com 的說法,前大英帝國殖民地盛產「英吉利快勞」。行走江湖,需要一個得體的標籤,好讓自己被歸入「正確」的等級,得到較好的待遇,有較高的議價能力。這個道理,排隊買書的小朋友也許不懂,但是替他們付鈔的父母一定懂。崇拜英國文化,有時只不過是一種手段。

不思疑(英倫篇)
2016 年 8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8/blog-post.html
節錄:約翰遜的新職位是外相。處理外交事務的中年男人,不是應該外表得體、衣著合身、頭髮貼服的嗎?還是女首相文翠珊 (Theresa May) 覺得非常時期用人應該不拘一格,於是起用一個既不入型亦不入格頭髮蓬鬆的肥鬼佬,好讓對家(歐洲政客)看不透大英帝國的底牌兼且羞辱談判對手?還是保守黨內根本沒有人願意出任那個職位,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陪跑(二)
2017 年 2 月 1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7/02/blog-post_14.html
節錄:黑天鵝陸續有來,所以大家都不願意付出,害怕沒有回報,又或者被人佔便宜。已經過時的社會制度與追求自由意志的個人之間,不斷拉扯或角力,令官府施政困難。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國殺出一個狂人總統特朗普,英國選擇脫離歐盟出走,歐洲的右翼政客抬頭,有望當選法國和德國的元首,都絕非偶然或意外,而是新舊交替過程中所釋放的張力,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不安。

遊唱詩人
2016 年 10 月 1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10/blog-post_14.html
節錄:都是才華洋溢和自我中心的人,才子才女之戀註定不得善終。十年之後,她把留給他的話唱出來:We both know what memories can bring. They bring diamonds and rust. 她叫 Joan Baez ,舊愛叫 Bob Dylan ,剛剛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文學創作很主觀,歌詞算不算文學,詩人是否值得表揚,爭論可以沒完沒了。與其鑽牛角尖,倒不如當作電影業的奧斯卡,即是西方世界思潮的風向指標。

大吉利是
2017 年 1 月 2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7/01/blog-post.html
節錄:近期有報導說,這首六十年代的 Simon & Garfunkel 名曲,是薯片叔叔(曾俊華)的選戰歌曲,又或者是他的心頭好。作為曾經移民美國的特首候選人,薯片叔叔的音樂品味總算過得去。選這首歌,不能說錯。 Simon & Garfunkel 的作品有書卷氣,具備文學修養,歌詞似詩,容許多重的解讀和詮釋,也許薯片叔叔想為自己預留一些變化或迴轉或進退的空間,不想講得太多太白,是聰明的做法。

教育騙局(三)
2017 年 5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7/05/blog-post_20.html
節錄:學術界的生態環境很可怕,難怪年輕的本地學者紛紛另謀出路。當中有人寫專欄,在電台開咪,在電視亮相,自資做棟篤笑,做導遊帶旅行團,也有人接商演拍廣告。表面上,好像跟 TVB 戲劇組的小生花旦司儀二打六又或者是新聞部的俊男美女前主播沒有太大的分別。當中也有人轉行從政,選議員殺入議會,然後被 689 DQ (Disqualified)(例如:劉小麗、鄭松泰、姚松炎)。

沈旭暉
2016 年 5 月 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5/blog-post.html
節錄:沈旭暉很有趣,充滿矛盾。筆下的文章格局宏大,站得很高,裡面包含一大堆的理論和資料,你不可以說他沒有學問,但是不容易找到他本人的觀點與立場。這位仁兄喜歡收藏真正的自己,但是卻花了不少的時間和氣力建立個人形象。身處象牙塔,卻厭惡學術界的遊戲規則,曾經表示不會一輩子留守大學。走出校園,廣結人脈,面面俱圓,婚禮成為展示個人實力的「世紀俾面派對」。

16/06/2017

1 則留言:

匿名 說...

作為七十後香港仔,多多少少總會有一點點大英帝國情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