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5日星期四

梁羽生寫袁二公子


以下這段文字,節錄自梁羽生的文章,他寫袁世凱(圖)次子袁克文(寒雲)的故事,收錄於他的散文集<筆劍書>,發表於新加坡的「星洲日報」,時間是八十年代。在帝制疑似復辟的今天,讀來更感諷刺。習包子的孩子中,有沒有這種再世曹植,天曉得。眼見他起高樓,但是不知道甚麼時候樓塌,又會壓死幾多無辜的百姓。中國人社會,總是走不出惡性循環。柏楊說得對,中國人,是受詛咒的民族。

題目:莫到瓊樓最上層
作者:梁羽生
收錄於:散文集<筆劍書>(214-215 頁),香港天地圖書公司出版(1985)。

袁克文(寒雲)不但是貴公子,而且是民初出名的詩人。有人將他比作曹植,可以想見他的才華。他最膾炙人口的兩句詩是:「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據說是諷諫他的父親(袁世凱)不要做皇帝的。此詩後人傳抄頗多記憶錯誤之處,現在此重抄一遍,以供同好欣賞。

乍着吳棉強自勝,古台荒檻一憑陵。
波飛太液心無住,雲起魔崖夢欲騰。
偶向遠林聞怨笛,獨臨靈室轉明鐙。
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

袁寒雲脾氣很怪,按說北洋軍閥時代,不知多少權貴是他父親舊屬,但他在父親死後,卻是生活潦倒,賣字賣文為生,並不依靠權貴。他喜歡唱戲,常以票友身份粉墨登場,據說有一次當時的總統馮國璋要阻止他登台,叫副官請他去總統府。他說:「我唱我的,他管得着嗎?我不去!」結果唱了一齣有諷刺意味的崑曲<狀元鑽狗洞>。袁寒雲是個頗有浪漫氣質的文人,他的兒子(袁家騮)和媳婦(吳健雄)卻是腳踏實地的科學家。

插圖來源:維基百科

YouTube 精選:

大陸電影<知音>(1981) 主題曲 (2:4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cbUbW4JR3k
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劇情是蔡鍔與小鳳仙的故事,英若誠演袁世凱。

李建復:<意映卿卿>(1979 年)(3:28)
(曲:蘇來/詞:許乃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jHDfISqdJo
歌詞改寫自林覺民<與妻訣別書>,萬一你太年輕不認識他,又或者沒有讀中國歷史,請上網。李建復是<龍的傳人>的原唱者,也是王力宏的長輩。

青天白日旗 —— <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1992) 片段 (0:5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LtVqUumF2o
孫中山(張鐵林)從黃飛鴻(李連杰)手中接過陸皓東設計的青天白日旗。徐克翻拍經典粵語武俠電影<黃飛鴻>的時候,作出幾個重大的改動:把時代背景推前半世紀至清末,讓黃飛鴻(李連杰)跟孫中山(張鐵林)碰頭,加入感情線(十三姨)及中西文化衝突(例如:學英文+食西餐+傳教士+賣豬仔)。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 Fight Scene 2 - Umbrella (1:3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5XtD45Gusw
2014 年底的雨傘運動之後,有民主派議員在立法會內打開黃色雨傘(提示:張超雄),建制派議員認為雨傘是武器,不應該被帶入議會,並且引用香港電影為證據。沉迷港產片的外國傳媒駐港記者聽完樂透,寫報導的時候引用徐克導演的<黃飛鴻>電影片段,讓外國人明白中國人如何把雨傘當武器使用。電影中的懷舊版黑色男用雨傘出自專門店「梁蘇記」,老闆稱之為「黃飛鴻遮」。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袁世凱 (1859-191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袁世凱

豆瓣電影:<知音> (1981)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437317/

維基百科:TVB 劇<蔡鍔與小鳳仙>(200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蔡鍔與小鳳仙
這個版本由劉松仁演蔡鍔,周海媚演小鳳仙。

Yahoo 香港:「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語出何處?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916000010KK01896
節錄:出自清代戲曲家孔尚任所作<桃花扇>中的一段唱詞,為套曲<哀江南>中的第七段,曲牌是<離亭宴帶歇指煞新>。原文: 「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栖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Yahoo 香港:林覺民<與妻訣別書>:文言原文 vs 白話翻譯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12000051KK03168

【盧斯達:中國崛起稱帝?反正香港人也成功爭取】
https://www.facebook.com/dadazim/
節錄:消息指中國將會修憲,取消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習變相「稱帝」。這個帝國的再生,香港人也是「與有榮焉」。好像司徒華那一類人,倒是帶著「愛國者」的光榮死去,他們倒好,壯志未酬也是安樂,卻是我們去承受他們的愛國後果。中國的歷史循環,不只是治亂興衰,而是衰弱時自守叫春、強大時露體侵略的循環。中國的強大,總是以生靈塗炭作為代價。但是中國人,包括香港人,19 世紀以來就盼望國家再次回復想像中的強大。但他們不了解,國家強大,你就沒有好日子過。中國人不了解,尚且可以理解;香港人卻是更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在中國衰弱時奪得的機遇,創造了自身的繁榮,而受制於自身下賤的國族情結,多次援手投資於一個食人的帝國,將自己的後代賣掉,做今日的愛國生意。

相關的文章:

梁羽生寫劉天蘭的爸爸
2009 年 2 月 1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02/blog-post_15.html
節錄:梁羽生:記劉芃如:日前談及蕭紅的遷葬,因而想起劉芃如。他也是促成此事的熱心人士之一。他是英國留學生,專攻文學,中英文造詣都很好,德文意文也懂得一點。回國後曾任四川大學外語系講師,1950 年南來香港,從事新聞工作,最初是在新晚報做翻譯。他是因飛機失事死的,1962 年 7 月 19(日),他應阿聯邀請,參加阿聯建國十週年紀念,飛往開羅,中途失事,機毀人亡。他有一子兩女,兒子劉天均,長女劉天梅,次女劉天蘭。

魔女先鋒
2009 年 2 月 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02/blog-post_08.html
節錄:梁羽生:魔女三現懷滄海樓:「一劍西來,千巖拱列,魔影縱橫。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後世評!」這是我在「白髮魔女傳」中寫的「題詞」。在我的想像中,白髮魔女是來去如風,在群峰之中出沒的「神奇女俠」,但她並不是「神」,所謂「神奇」,只是由於她在旁人眼中那種「超凡」的本領,只是由於她被某些人所不能理解的特殊強烈的性格。

寫女人(二)
2014 年 7 月 1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19.html
節錄:華語世界中,會寫女人的男作家,有如鳳毛麟角。由於數量不多,寫得好的作品,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原因很簡單:女主角寫得好,女性觀眾有共鳴,收視或票房有保證,台前幕後的薪水和花紅才有著落,投資者的利益也得到保障。金庸、梁羽生和白先勇都是好例子,他們有很多的作品,都已經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或舞台劇。如果你是男人,想多了解女人或者學習寫女人,但是又不想讀悶死人的嚴肅文學,他們的作品是極佳的選擇。

南洋幫(四)
2014 年 2 月 2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21.html
節錄:曾幾何時,香港是南洋華僑替孩子選購中文教材以及為自己添置精神食糧的地方,也是各門各派的理論交流與互動的地方。陳設也許雜亂無章,但總算是一間思想層面的南北行。那是美好的年代,邵氏和 TVB 的出品遠銷南洋,金庸梁羽生啟發馬來西亞的溫瑞安(提示:四大名捕)。西方國家紛紛在香港設立情報站,嘗試捉摸巨龍的脈搏。各路人馬,穿梭往來。廣東幫眼中,都是過堂風。

南洋幫(三)
2014 年 2 月 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2/blog-post.html
節錄:泰國歷史上,朱拉隆功是偉大君主,地位相等於日本的明治天皇(英文:Emperor Meji, 1852-1912),二人年紀相若,都是帶領國家走上現代化道路以及面對西方文明挑戰的東方明君。為了紀念他,泰國的國立大學以他命名(中文:朱拉隆功大學,英文:Chulalongkorn University)。回頭看同一時期的中國歷史(提示:光緒 1871-1908),你只會搖頭嘆息,因為在中國人社會,改革派的力量,總是被消滅於萌芽階段。中國人,關鍵時刻,永遠選錯。

V 煞、1812、RIC
2013 年 1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1/v-1812ric.html
節錄:然而,趕走了皇帝、外敵或者殖民地統治者,不代表老百姓有好日子過。這些國家的老百姓,彷彿生活於無間地獄,惡性循環,永不超生。他們數千年來求神拜佛,但是沒有得到神明保佑。這些國家,難以被征服,但是也難於治理。研究俄國、中國和印度的歷史,感覺是大而無當,小即是美。管治國家也許跟營運生意一樣,有 Optimal size(最理想的規模),擴張過度,神仙難救。

別亦難
2009 年 5 月 2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05/blog-post_28.html
節錄:「相見時難別亦難」就像是江湖術士所寫的批命判詞,歡迎讀者對號入座,視乎你的立場或者心情,於人生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詮釋。浪漫的年青人會聽到苦命鴛鴦的哀鳴,記得六四的中年人會讀到趙紫陽的心聲。不同的人可以各取所需,而每個人都覺得它刻畫入微。於是大家都把詩詞背個滾瓜爛熟,早晚反覆吟誦,一輩子刻骨銘心,有如著了魔。

漢賊不兩立
2015 年 9 月 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9/blog-post.html
節錄:至於跑到北京跟習近平握手,被深綠陣營形容為「賣台投共」,變相替蔡英文助選的連戰爺爺,只不過是插科打諢的小角色(台灣網民的說法:勝民爸爸去那兒?)。電視機前,輪椅上的粵藉國民黨老兵肯定會用袁崇煥的名句「丟那媽」問候他。至於蔣公的反應,離不開寧波方言「娘希匹」。罵共匪,當然要用方言才過癮,難道要用共匪的語言普通話?

中史老師
2016 年 12 月 2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12/blog-post_28.html
節錄:中史科被廢的那一天,7 號心情鬱悶,不知道應該何去何從。男人心情欠佳的時候,就容易沉迷酒色或賭博,7 號也一樣。下課之後不想回家,迷迷糊糊,遊遊蕩蕩,結果蕩進一間新界區的電影院,買了一張門票,可以在同一日之內,無限制地觀看多部日本色情電影。你可以由早看到晚不出來,在淫聲浪語中徹底忘記殘酷現實,又或者讓下半身發揮原始本能,亦即是關掉腦袋的思考功能。

15/03/2018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