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0日星期日

國產翻譯(二)


翻譯人才青黃不接

成本結構以外,還有其他原因。

首先是翻譯人才青黃不接,The Translation Crisis in China 引述一位翻譯家 Huang Bangjie(黃邦傑)(註一)說,自九十年代初開始,翻譯行業開始後繼無人。筆者也聽過類似的說法,來自一位在本地大學教翻譯的講師,她認為九十後畢業的大學生語文能力太差,不足以成為稱職的翻譯員。原因是他們在互聯網的虛擬世界中長大,目迷五色,是視覺型的一代,對文字的理解和鑑賞能力偏低,無法有效地運用文字思考和溝通。基本功打不好,要處理兩種語言或者文化之間的差異,自然加倍吃力。此外,八、九十年代的浮誇功利氣氛,亦不鼓勵年青人花時間苦練語文基本功。當然還有教育改革所帶來的影響,這個問題更複雜,暫且不論。

嚴密監控意識形態

其次是意識形態的問題。從中共的角度看,中國人口多,必須統一思想,方便統治。翻譯外國書籍很容易輸入顛覆思想,對當權者來說是一種潛在的威脅。政府把關越緊,審查越嚴,內地出版社可以選擇的書種就越少,翻譯行業的發展空間自然受到限制。

The Translation Crisis in China 指出,現代中國有兩段時期,出現過一批高水平的翻譯家,翻譯外國書籍比較有成果。首先是三十年代,然後是八十年代。這兩個年代的共通點是政治上比較寬鬆、穩定和自由。

三十年代是國民黨北伐成功之後的日子,雖然對外有日本人的威脅,對內有共產黨的挑戰,但是整體局勢相對穩定。當時有一群具備舊學跟底,受過五四運動洗禮,並且到過外國留學(或者遊學)的文人例如傅雷、周氏兄弟(魯迅和周作人)、郭沫若和豐子愷等開始翻譯外國著作。當年的國民黨會清剿共產黨,迫使他們逃亡(中共美其名叫「長征」),但是講到思想控制,遠不及解放後的共產黨徹底。不是蔣介石不想,他只是辦不到。於是這群文人還有生存的空間,可以自把自為。

至於八十年代,三、四十歲以上的中國人應該還記得胡耀邦和趙紫陽。他們當權的時候,內地政治上比較寬鬆和包容,文化人有機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藝術家可以從事各種前衛的實驗。這段真正「百花齊放」的好日子,最後以八九年六四天安門的一灘血污告終。

至於今日的胡溫集團,是鬆還是緊,相信大家心中有數。

缺乏學習外語的環境

為了維護政權的穩定,中共多年來採取各種措施,實行思想控制,導致內地缺乏學習外語的適當環境,不利培養翻譯人才。

如果你是內地的年青人,除非校園裡面有外國交換生,又或者父母是貪官暴發戶,有閒錢讓你夜夜泡三里屯酒吧區,否則真正接觸外國人的機會其實不多。根據在內地大學唸書的香港學生反映,校園裡面的外國學生、教授和助教非常受歡迎(原因不難理解),通常被幾層人包圍著,不易埋身。

回家看電視?在內地的電視頻道所播放的外國電視劇和電影,都是已經通過審查、經過刪剪和配上普通話對白的版本,內地的觀眾根本沒有機會聽原裝聲軌,也沒有辦法查證中文對白究竟有沒有譯錯(而出錯的機會頗高)。

當然你可以看官方的 CCTV 第九頻道,這是中央電視台為外國人而設的英語頻道,內容側重旅遊文化節目,主持人包括洋人和內地人。洋人主持的口音各異,應該是來自不同的國家。內地主持的問題比較大,男的像蜜蜂含著欖核說話,而且不大喜歡望鏡頭,而女的則愛用「蘇州腔」跟鏡頭談情。甚麼叫「蘇州腔」?即是滑不溜手的水磨豆腐腔:沒有停頓,沒有輕重,咬字不清,眉目含情,手揮目送,聽起來和看起來都似蘇州評彈的表演者。如果我是內地學生,靠這個頻道學英語,我會無所適從。只能說,這個頻道聊勝於無。

官方審查互聯網

想透過互聯網學英文,一樣有困難,因為有官方審查。根據非正式的統計,官方的全職網絡警察至少有三、四萬人,全天候監控和操縱網上言論 (即是所謂的「五毛黨」,據說發一個帖子五毛錢,故得名)。由國家建造和管理,專門過濾網上「不良訊息」的防火牆,叫「金盾工程」(註二)。如果你在內地的大學校園用校內的電腦上網,然後在國產的中文搜尋器(例如「百度」或者「搜狐」)輸入「敏感」字眼(例如:法輪功、李洪志、六四、天安門、台獨、藏獨、達賴喇嘛、疆獨、東突等等),大學的伺服器會自動關閉,校內所有的電腦都無法上網,而且很快會有公安或者國安找上門。

所謂「上有對策,下有政策」,內地網民於是發展出一套建基於數目字和諧音的國產「火星文」,例如:河蟹(和諧)、8 x 8 (六四) 、5211314(我愛你一生一世?還是「要生要死」?),跟官方的網絡警察鬥法,你總不能連數目字也禁吧?中國老百姓非常幽默,在內地網站可以下載到宣稱能把「火星文」翻譯成「地球話」的軟件,信不信由你,總之聽起來非常周星馳。

土法學英文

缺乏學習外語的環境,令內地年輕一輩的英語水平無法提高。

處於弱勢的窮人子弟,只能用土法學英文,即是背字典或者背範文,又或者靠聽錄音帶。五、六十年代台灣學生學英文,就是用這種方法。著名作家白先勇年青時,就是每朝早起圍著操場步行,捧著字典邊行邊背。許多年後,他回憶起當年的英文作文其實非常 Bookish(書面腔),造句生硬,愛用冷僻字眼。後來他到美國生活,方知自己的英文大有問題。他在台大唸外文系,唸外語的尚且如此,唸其他學科的更不敢想像。

字義可以死記硬背,那讀音又如何?可以用中文或者中國方言注音。

舉例:為了迎接北京奧運而苦學英語的京城出租車司機為 Where to (去哪?) 注音「威而吐」(他老哥一定很想念男人之寶「威而鋼」)。也有反對拆遷老胡同的年青藝術家把 China 音譯為「拆哪」,印在 T 恤上出售,以示抗議。十九世紀「賣豬仔」到美國的廣東人也是用這個方法的,當然,他們用的是廣東話或者台山話,例如:「割拜」(Goodbye)、「襟希呀」(Come here) 、「結鴨隙」(Get up quick) 和「幾乎煙都尾」(Give it to me)。這些廣式英文,「通勝」裡面有記載。而僑居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福建人,則用閩南話注音,發明了一種被洋人戲稱為 Tiger Balm(虎標萬金油)的英文。成為習慣之後,不但英語發音稀奇古怪,連帶文法也受影響 (因為你用中文思考),你所講的其實是一種既非中文亦非英文的混種語言(即是所謂「洋涇濱」英語,Pidgin English)(註三)。洋人聽得一頭霧水,結果自然是得啖笑。

今日的內地學生,不少人仍然沿用土法學英文,尤其是出身農村的孩子。用上述方法學英文的中國學生,可以在國際性公開試(例如:IELTS 或者 TOEFL)中取得高分數,順利過關,然後出國。事實上,中國學生應付公開試的能力舉世無雙,早已名揚國際。但是就算公開試成績滿分,一旦面對真正的外國人,卻張口結舌,無法應付日常對話。有些光是會聽但不會講,又或者只懂得自己專業範疇的詞彙 (Vocabulary),對其他範疇一竅不通。八十後出生的內地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日常生活缺乏自理能力,部份人出國後沒有父母在身邊,適應不良,變得自我封閉或者自組小圈子,對所在地的大小事情不聞不問,這種態度對於學習英語和外國文化非常不利。這類「高分低能」的內地學生(香港人叫「國產尖子」),過去十年英美澳加的大學接收了不少,香港的大學也有份。

內地學生缺乏學習外語的環境,加上自小浸淫於污染嚴重的國產中文,中英文都學不好,當起翻譯來自然笑話百出。

小圖:插畫來自<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註釋:

(註一)感謝肥貓提供黃邦傑的資料:翻譯過<荒涼山莊>,寫過<譯藝譚>;後者八六年的三聯版或許已經絕版,二零零六年書林出版了新編。商務網上書店有這本書的資料:

http://www.cp1897.com.hk/product_info.php?BookId=9789574451425

(註二)維基百科:金盾工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7%9B%BE%E5%B7%A5%E7%A8%8B

(註三)維基百科:廣式「洋涇濱英語」(Cantonese Pidgin English)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inese_Pidgin_English

這是一種混合廣東話和英語的語言,誕生於十九世紀的省港澳。時至今日,已經被香港人發揚光大,例如:Long Time No See, Look-see Look-see,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No money no talk, Twenty dollar a month eat you and sleep you.

延伸閱讀:

李陽<瘋狂英語>:英語班在公園上課的片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Xjl-QM2YlY
這位仁兄在內地薄有名氣,本身英語不合格,但是靠教英語成名。

維基百科:<瘋狂英語>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8%8B%E7%8B%82%E8%8B%B1%E8%AA%9E&variant=zh-hk

Revised 14/08/2008

2 則留言:

匿名 說...

看了這篇很想笑,真的。特別是缺乏學習外語的環境那段。

匿名 說...

我唔否認內地整體黎講缺乏學習外語嘅大環境,不過英文原文嘅raw materials就越黎越多,只要可以上網,識用BT或者emule,大把原汁原味歐美電視劇電影任君下載,絕對uncensored。你可能唔知道宜家國內有好多主要由在校大學生自發組成、非牟利形式嘅網絡字幕翻譯組,比較出名嘅有YDY、FRM、YYETS等等,當然水平參差不齊,作為業餘義務作業黎講,佳作都不少。所以其實宜家國內80后長大嘅年輕人,并非完全無知自閉于外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