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5日星期日

離岸中心(五)


從內地財金官員的角度看,人民幣的境外流通程度越高,越是接近自由兌換,監管的難度和風險亦隨之而增加,要有效地打擊金融犯罪活動(例如:洗黑錢、地下錢莊、印製以及使用假人民幣等)的難度也越大。

以下轉貼的一篇文章,對於內地貪官如何在香港洗黑錢,有具體的描述,括號內的字(按:)和後記為筆者所加。作者李谷城,原名李國成,福建廈門人。福建師範大學畢業、香港日本總領事館日文學校研究班畢業、香港珠海書院文史研究所中國歷史碩士。曾任明報中國版編輯,於香港傳媒從事中國新聞採訪、評論以及研究工作近二十年。著作包括:<中共最高領導層>、<中共黨政軍結構>和<中國大陸政治術語>(中文大學出版社 1992)。

香港成內地洗黑錢重地
作者:李谷城
原載:東方日報 (16/03/2005)

北京某權威部門保守估計:中國國有資產平均每天有一億美元流失,一年少說也有 400 億,流失的渠道有 11 個方面,表現方式有 34 種,其中,透過香港洗黑錢是公開的秘密。

這份報告說,香港在內地的直接投資累計有 1,200 億美元,佔外來投資的第一位。但是,這些資金的來源十分複雜,並非全部是港資,甚至可以說,絕大部份不是純港資,其中,20%-30%,即相當於 240-360 億美元,是內地國有資金流出香港,洗白之後,再回流到內地(按:即是 Round Tripping)。

香港財經界人士經常呼籲「北水南調」,即期望祖國大陸充裕又龐大的資金, 可以南下香港,支持香港的經濟。事實上,通過或明或暗、或公開或秘密、半秘密的渠道,已經有不少「北水」注入本港各個經濟領域。形形色色的洗錢行動,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一 )轉手貸款賺取息差:

內地國有銀行每年貸款量多達三萬億元人民幣,其中,70% 以低息貸款給國有企業,而至少 30% 企業的掌權者,將這些貸款以高於兩倍以上的利息,轉手貸款給非國有部門,包括三資企業以及內地的私有企業,他們很難通過正常的途徑取得貸款,惟有忍受昂貴的利息。另一方面,這些國有企業掌權者賺到利息差後,並不入公賬,而是中飽私囊,據為己有。可是,這些錢在內地見不得光,於是想辦法洗錢。官方估計,自 1985 年以來,每年流失的國有資產有 80 億美元,其中,絕大部份流出海外 。

(二) 在國外及港澳買豪宅、地皮、股票:

每年數以億計人民外出公幹、旅行、探親,將在內地非法所得化整為零攜帶出境,在海外購買房地產、股票、貴重金屬等值錢的東西。不少到香港自由行的內地人,在香港一擲千萬買豪宅,令港人咋舌。

(三)貪官外逃,捲走巨款:

商務部一份調查顯示,至今外逃官員累計有四千多人,捲走的資金最少有 500 億美金。貪官外逃通常採取以下步驟 :(1) 首先分批轉移資產到海外,在海外買房地產或大量存款;(2) 把親屬先送出國;(3) 自己準備好有效護照;(4) 在最後一刻再大撈一把,其後,逃之夭夭。 (按:內地網民的說法叫「老鼠搬家」)

(四 )公款豪賭,輸歸公家贏入私囊 :

北京大學公益彩票事業研究所一位研究員指出,每年有六千億人民幣流向港澳及海外賭場。這些錢大部份是公款。賭輸賠上人頭;贏了暴發,幾世人都食唔晒 。(按:作者的說法略嫌過於簡單。事實上,賭場往往跟貪官合作洗黑錢。表面上,貪官輸光了公款,暗地裡就由賭場或其附屬公司開出支票,上面的數字是扣除手續費之後的金額,貪官在第三地兌現支票,然後把錢轉移到海外的小金庫。就算日後被捕,亦可以堅稱錢已經輸清光。有需要的話,貪官亦可以辯稱手頭上來歷不明的巨款是在賭場贏回來的。換言之,輸贏都有辦法說得過去。所以,賭桌上的勝負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錢的流向。)

1997 年 3 月召開的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刑法修正案,把洗錢和內部交易列刑事犯罪。 2000 年 4 月 1 日 起實施<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定>等措施,但並未能有效地阻止龐大的國有資產外流。專家認為:國民平均年收入在 1,000-3,000 美元之間是各種金融腐敗的高峰期。因此,從現在到未來起碼十年,中國也逃不過轉型期的腐敗 。

後記(25/01/2009, By 王月生):其他內地貪官常用的洗黑錢途徑包括:

(1) 文物買賣:表面上是附庸風雅,又或者是替國家贖回流散海外的珍寶(即是「政治正確」的愛國行為),暗地裡則透過在香港開設的空殼公司把文物賣來賣去,製造虛假交易,藉此掩飾非法資金的真正來源和去向。

(2) 慈善捐款/顧問費:港商向太子黨所建立的慈善組織捐款,又或者禮聘他們擔任公司的顧問,好讓對方手頭上的不法資金有合法來源,然後透過香港的銀行體系轉移海外。

(3) 入股飲食或者娛樂事業:國產貪官可以透過入股港商所經營的飲食或娛樂事業洗錢。這些行業通常帳目混亂,又有大量的現金交易,非常適合洗黑錢。另一個好處是又食又拎又有女人玩,港產和國產的草莽英雄又可以有個落腳點,聯誼兼共商大事,可謂一舉數得。

(4) 透過上市公司洗黑錢:有好幾間在香港上市的民企,它們的老闆(國家領導人的兒孫的人頭)都先後出事,調查發現他們觸犯多項商業罪行,其中包括洗黑錢,欲知詳情請上網搜尋。透過上市公司洗黑錢要避開監管機構的耳目,程序往往比較複雜。

小圖: 插圖來自 <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延伸閱讀:

公海賭王涉助黃光裕洗錢遭逮 疑協助杜鵑逃亡
(蘋果日報 09/01/2009)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90109&sec_id=4104&subsec_id=11866&art_id=12068271

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呼籲港商不要透過地下錢莊進行交易
(中國新聞網 2007 年 11 月 28 日)
http://www.cns.hk:89/ga/kjww/news/2007/11-28/1089565.shtml

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嚴查借個人遊來港洗黑錢
(華夏經緯網 21/08/2003)
http://big5.huaxia.com/20030828/00114436.html

聯合財富情報組 (Joint Financial Intellience Unit)
由香港警務處及香港海關人員組成,負責打擊洗黑錢以及接收可疑交易報告。
http://www.jfiu.gov.hk/b5/about.html

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法規政策/工作報告)
http://www.pbc.gov.cn/fanxiqian/

維基百科:Money Laundering
http://en.wikipedia.org/wiki/Money_laundering

25/01/2009

拜年:今日是年三十,恭祝大家牛年亨通,身狀力健,心想事成。

2009年1月18日星期日

離岸中心(四)


政治不正確的原因

說到這裡,香港要做「人民幣離岸中心」這個說法,為何會被內地的財金官員視為「政治不正確」,就不難理解了。原因是:

(一)它觸動了中國共產黨的神經。如前所述,歐洲美元離岸中心的誕生,跟前蘇聯有密切的關係。1991 年的聖誕節,蘇聯集團正式瓦解,為中共敲響了喪鐘。六四天安門的血跡猶未乾,老大哥已經翹辮子了,偉大祖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共產主義國家,跟北韓和古巴相依為命,終日擔心不知甚麼時候,西方國家會煽動老百姓起來造反,又或者透過發動金融風暴,掠奪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經濟成果,讓中共失去合法管治的最後藉口。崩口人忌崩口碗,很正常。

(二)「人民幣離岸中心」這個說法,尤其是「離岸」這兩個字,讓內地官員想起一個令他們非常頭痛的問題:近年大批國產貪官(以及他們的人頭)夾帶巨額資金外逃,要抓很困難(因為涉及引渡協議,賴昌星就是好例子),而且也抓不完,但是又不能不抓。根據北京市檢察當局披露,自從九十年代中期以來,有近二萬個貪官外逃,攜帶款項達八千億元人民幣,當中有被侵吞的國有資產,也有貪污所得。外逃資金當中,有多少是經香港(開設的離岸公司以及帳戶)轉移的,大家心中有數。正如<宣傳易>廣告裡面的小妹妹話齋(愉快地):I 笠 HK !

(三)「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說法把香港當作中國的「境外」地區,把人民幣視作香港境內的「外幣」。從國產憤青的角度看,香港不是已經回歸了嗎?怎能說是境外?你們是不是當殖民地的狗奴才當慣了,所以忘記了自己是中國人?都說你們香港人是英國奴,不愛國不愛黨,背棄祖宗,認賊作父,大逆不道!你們也不想想,回歸之後,你們為國家添了多少煩多少亂,要不是中央政府特別照顧,兄弟省市為了顧全大局而自我犧牲,你們香港早就(大聲喊):完~蛋~了!!!

技術層面的問題

撇開是否「政治正確」的問題不論,技術上香港並非百份之一百符合「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定義,只能說具備了初步的條件。原因是:

(一)雖然有人民幣在香港流通,但是其規模不足以支持本地銀行提供人民幣貸款服務,所以特區政府向中央政府爭取讓本地銀行發行人民幣債券集資。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統計數字,截至 08 年 11 月底止,香港銀行體系裡面的人民幣存款結餘是 619 億元人民幣,數字連續五個月下跌。金融海嘯之後,人民幣有貶值壓力,相信短期內人民幣存款的下降趨勢會持續。人民幣頭寸不足,是本地銀行開展人民幣服務的一大障礙。

(二)目前本地銀行有提供小規模的人民幣服務,但是跟歐洲離岸美元中心比較,服務的種類非常有限,不夠全面。本地銀行的人民幣服務包括:人民幣遠期不交收合約,即是 NDF(Non-Delivery Forward),可以用來對沖匯價風險,從一個月到一年期都有,最低合約面值一萬美元。另外個別銀行亦有推出人民幣信用卡服務,但是由於內地人習慣以現金交易,所以並不普及。

(三)人民幣並非自由兌換貨幣 (Freely Convertible Currency) (而港幣是自由兌換貨幣)。在商品貿易 (Merchandise Trade) 的層面,在大中華地區以及中國跟個別東盟國家的邊境地區(例如:中越邊境的自由貿易區),人民幣可以說是接近自由兌換,但是在資本賬戶 (Capital Account) 的層面仍然存在官方的外匯管制 (Exchange Control)。

五億港元歷史懸案

純粹從金融活動的層面看,不論回歸前後,中港兩地的金融系統從設計理念、發展程度以致監管的方式,還是存在明顯的差異,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分隔。正因如此,由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天開始,香港就好像倫敦一樣,為共產黨提供「特殊服務」。以下是一宗歷史懸案,涉及兩位「功在家國」的大人物:

銀行家來自潮州,戰後在香港創業。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年,他受一位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委託,接收了一筆來自廣東省政府的五億港元巨款,另外還有一筆數目不明的美元。那筆錢當中有沒有國民政府來不及調走的資金、因戰亂而被凍結的海外華僑匯款,以及共產黨抄家得來的財富,天曉得。銀行家把錢存入香港的獅子錢莊生息,那是大英帝國的金融旗艦。

跟銀行家接頭的共產黨員,是個帶兵的客家人,來自廣東梅縣。這位客家人加入了一個列寧史太林式政黨,在往後許多年的權力鬥爭中,練就出一副銳利目光,不但知道如何自保,更懂得如何押注。二十七年後,他趁偉大領袖過身,發動宮廷政變,一舉拿下他的惡妻及其黨羽,為另一個客家人上台清除障礙。餘下的,正如英文的說法,已經成為歷史 (The rest is history)。

潮州銀行家活到近百歲。他死後葬禮上派發的特刊說,那筆五億港元巨款,為「支持國家財政」發揮了「特殊作用」。有人說,潮州銀行家其實是中共在殖民地香港的地下組織的領導人,所以他死後的待遇跟客家軍人相同,靈柩上覆蓋著一面五星紅旗。

兩位當事人都已經仙遊,死後同樣得到官方傳媒的高度評價。然而,在這宗歷史懸案中,有許多沒有解答的問題,例如:

(一)那筆五億港元的巨款是如何運抵香港的?水貨客?紅白藍?

(二)那筆五億港元的巨款是如何存入匯豐的?一筆過?還是化成許多筆小額存款?如果是後者,動用了多少人頭?以當年的物價水平來說,五億港元絕對是巨款,應該不容易處理。

(三)匯豐是否知道錢的真正來源?1949 年的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客戶主要是英國人以及少數高等華人,突然有本地人(上環潮州幫)存入巨款,一定會驚動管理層,更何況匯豐向來以管理質素見稱。

(四)翻查資料,1941-1953 年間的匯豐銀行大班叫 A Morse,此君在抗戰後期曾經透過英國駐重慶的辦事處與國民政府取得聯繫。中國歷史上,匯豐曾經先後為清廷和國民黨提供服務。以英國人的務實作風,跟國民黨打完交道之後,再應酬共產黨,左右逢源,從中取利,絕對有可能。

(五)假設匯豐知道錢的真正來源,那麼接收巨款背後有何計算?MI6(軍情六處,英國的情報機關,相等於美國的中央情報局)想了解中國共產黨的財力?為美國中央情報局搜集情報?當年的匯豐銀行,是香港的非正式中央銀行 (Quasi Central Bank),為大英帝國的利益服務,做事不會沒有政治考慮。

(六)那筆五億港元巨款(以及那筆數目不明的美元)到底在匯豐存放了多少年?五十年代的韓戰期間以及隨後的冷戰年代中,有沒有被凍結?利率若干?如何派發?誰人接收?滾存到多少錢?最後又去了那裡?

要找答案,必須翻查中英兩國的機密檔案,我自問沒有這個本事。可以肯定的是,中共建國以來,存放於香港銀行體系裡面的國有資產,不止這一筆。

參考資料:

劉詩平:<金融帝國匯豐>
三聯書店 2007 年 10 月 2 版

香港政府新聞稿 (26/09/2005):<推出零售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外匯合約>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509/26/P200509260261.htm

中大財務系副教授蘇偉文:<人民幣遠期不交收合約>
原載:<經濟一週> 2005 年 3 月 5 日
http://hk.myblog.yahoo.com/so_wai_man/article?mid=21

國際金融知識:自由兌換貨幣
http://chuzhou.mofcom.gov.cn/aarticle/zhongyaozt/200612/20061203924429.html

BBC 中文網(09/11/2008)
中國:近兩萬貪官外逃攜款八千億元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710000/newsid_7718300/7718327.stm

莊世平生前敢言 直諫周恩來 (24/06/2008)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3/1/1/782568/1.html

莊老愛國一生 當年在港掛起第一面五星紅旗 (03/06/2007)
http://www.tourtaiwan.org/crn-webapp/doc/docDetailCNML.jsp?coluid=7&kindid=0&docid=100380649

香港中共地下黨 莊世平傳奇 (17/06/2007)
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Channel=kk&Path=241182811/23kk1a.cfm

維基百科:葉劍英 (1897-1986)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1%89%E5%8A%8D%E8%8B%B1&variant=zh-hk

維基百科:客家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E%A2%E5%AE%B6%E4%BA%BA&variant=zh-hk

YouTube 精選:

<宣傳易>:CT 捷達投資移民顧問(I 笠 HK)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wxJrFHc3j0

<無線新聞> :要不是中央政府照顧,你們香港完蛋了!(2008 年 8 月 6 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zV60tdh_tg&feature=related

18/01/2009

2009年1月11日星期日

離岸中心(三)


他信與阿扁

透過英國或者歐洲的金融體系匿藏和調動資產的,當然不止前蘇聯的共產黨官僚,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貪官和政客,他們都懂得利用西方的銀行系統,在海外建立小金庫,為自己及家人舖定後路。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體系的一份子,又跟大英帝國有深厚淵源,在資金的流轉過程中,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近期的例子,有泰國前總理他信 (Thaksin Shinawatra)。維基百科的資料說,他信是客家人,祖籍廣東梅州,中文名字叫丘達新,是第四代泰國華人。自從 2006 年 9 月被推翻之後,他信一直流亡英國,在當地擁有物業。08 年年底英國政府頒令禁止他入境,他信於是跟老婆在香港辦離婚,好讓她可以合法地處理海外資產。英國佬老謀深算,放長線釣大魚,先吸納他信的資產,然後等待時機跟貪官分身家,反正大家都是賊(去過大英搏物館的人都明白此話何解),你落難我分贓,唔駛同你客氣。下台之後,他信也間中在香港的高級場所出現。據報導,08 年年底他信的女兒動用 4500 萬港元,在香港購入豪宅(何文田京士柏山 19 號屋,京士柏山的發展商是恒基地產)。

當然還有「台灣之恥」陳水扁一家。調查顯示,扁家的資金在全球五大洲的十三個國家和地區之間流轉,05 年曾有一筆 341 萬美元的資金,透過扁嫂的同學在香港的帳戶,匯至扁嫂的兄長在新加坡的帳戶,然後再流入扁子陳致中夫婦的瑞士帳戶。調查顯示,扁家在日本、美國、新加坡、香港、英國、瑞士、開曼群島、英屬澤西島以及非洲的毛里裘斯等地都擁有資產或者帳戶。

網上百科全書 Answers.com 指出,離岸金融中心 (Offshore Financial Centre) 通常都是(現存的或者過去的)英國殖民地。近期歐盟通過一項指令 (Directive) ,要求離岸金融中心自行立法執行。該項指令要求離岸金融中心向為歐盟國民所開設的離岸帳戶徵收百份之十五的預扣稅 (Withholding Tax),然後由帳戶持有人的常住國 (Country of Residence,即是歐盟成員國) 以及離岸金融中心對分,否則離岸金融中心必須向帳戶持有人的常住國披露帳戶持有人的個人資料,而香港和新加坡拒絕簽署該項指令。

小圖:圖左是他信,圖右是陳水扁。

後記 (17/02/2009):非洲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 (Robert Mugabe) 的老婆於 2009 年 1 月 15 日在香港購物期間打傷記者。經外國及本地的傳媒連番追查,揭發穆加貝去年透過中間人在香港置業,又在內地(青島)開設鑽石切割和打磨中心,其女兒 Bona Mugabe 則在香港的城市大學讀書(而非較早前報導的香港大學)。這位非洲總統貪污斂財,迫害異己,被西方國家凍結資產以及禁止他和家人入境,但是他跟偉大祖國關係良好,曾經多次訪華,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至於他有沒有利用香港的金融體系匿藏和調動資產,自己想。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他信 (Thaksin Shinawatra, 1949-)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B%96%E4%BF%A1%C2%B7%E8%A5%BF%E9%82%A3%E7%93%A6&variant=zh-hk

他信與愛妻在港辦理離婚(星島日報 16/11/2008)
http://www.singtao.com/yesterday/int/1116bo01.html

他信女兒 4500 萬購港豪宅(蘋果日報 05/12/2008)
http://appledaily.atnext.com.hk/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81205&sec_id=4104&subsec_id=11867&art_id=11933049

非洲獨裁者女兒是城大生 (蘋果日報 17/02/2009)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90217&sec_id=4104&subsec_id=12731&art_id=12216106

穆加貝夫婦掟 4000 萬預留避難所
非洲獨裁者買大埔獨立屋(蘋果日報 16/02/2009)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90216&sec_id=15335&subsec_id=2756&art_id=12210571

Answers.com: Offshore Financial Centre
http://www.answers.com/topic/offshore-financial-centre

Revised 17/02/2009

2009年1月4日星期日

離岸中心(二)


共產主義的優良傳統

戰後最先出現「離岸中心」的貨幣是美元,原因要由中共的老大哥蘇聯說起。蘇聯十月革命成功之後,「優秀先進」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把銀行家(當中應該有不少猶太人)送進勞改營,然後把銀行國有化,變成國企的出納員,每年按照計畫經濟的指令分配信貸額度,同時取消私有產權,把資產收歸國有。新社會表面上人人平等,但是暗地裡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平等。

變天之後不久,部份「聰明」的共產黨員開始發覺不妥,因為國內的投資渠道少得可憐又或者回報率偏低,而黨內的無日無之的權力鬥爭,一波又一波的清黨運動,又令他們隨時性命不保,甚至抄家滅族,於是有人開始秘密地在海外建立小金庫。把國有資產存入資本主義陣營的金融體系,是共產主義的優良傳統。高舉無產階級革命旗幟的共產黨,其實念念不忘資本主義的好東西。

冷戰時期,蘇聯不可能把國有資產直接存入美國的金融體系,因為隨時會被凍結,而且會走漏風聲,洩露國家機密。於是把錢存入歐洲的銀行,這樣做的好處很多:東西歐本來就是一體,歷史文化淵源甚深。一個東歐人在西歐活動,容易融入當地社會,不會太過引人注目。另一方面,歐洲的人種、語言、文化和歷史又勝在夠複雜、夠多元化,光是芝士和紅酒的種類都閒閒地過千種,在這種情況下,要做手腳掩飾資產的真正主人,比較容易。

戰後歐洲的金融體系很快發展出一個跨越國界並且頗具規模的離岸美元中心 (Offshore Centre for US Dollar)。歐洲銀行為持有美元資產的外國人度身訂造各種服務,其中又以英國和瑞士的銀行最具競爭力 ―― 英國的金融機構有英式法制提供資產保障 (Asset Protection),而瑞士銀行則以保密及低調的服務 (Confidential and Discreet) 見稱。

俄羅斯黑幫的實力

1991 年的聖誕節,蘇聯正式瓦解,那些存放於歐洲銀行的國有資產,相信部份已經落入前共產黨官僚的手中。他們僑居於英國,享受著英式法制的保護,過著自由的生活,透過英國的金融體系調動資金,間中也互相仇殺 ―― 2006 年毒殺俄羅斯前特工 Alexander Litvinenko(中譯:利特維年科)一案,就令俄羅斯黑幫威名遠播。

近年俄羅斯黑幫被英語傳媒冠名 The Communist Mafia(共產黨式黑手黨),他們在西方的影視作品中往往被描寫為十惡不赦的壞蛋。他們的影響力開始滲入國際體壇,例如:俄羅斯富豪、英超球隊車路士 (Chelsea) 的班主艾巴莫域治 (Roman Abramovich),他的財產據說就來自賤價收購國有資產。有評論認為,俄羅斯黑幫既擁有全球網絡,又掌握了國防技術,威脅程度比正牌恐怖份子更大,論實力絕不遜於恐怖大亨拉登 (Osama Bin Laden)。

俄羅斯黑幫大亨中,不乏前共產黨官僚,又或者是他們的代理人。他們的孩子,在英國的貴族學校唸書、穿名牌、開跑車、住豪宅,出入名利場,成功打入西方的上流社會。這群孩子未夠二十歲就擁有自己的品牌和企業,帶著一臉稚氣接受西方傳媒的訪問。他們依然有東歐人的清灈面容和清秀氣質,但是眼神中已經沒有來自西伯利亞勞改營的恐懼。而東歐前共產主義國家的老百姓,則依舊在貧窮中掙扎,好運的話,可以到西方跨國企業在東歐建立的血汗工廠 (Sweat Shop) 打工,接受資本主義的剝削,靠微薄的工資過活。他們的孩子,有些也出國了,但是沒有錢唸書,而是到西方國家賣淫或者做模特兒。

小圖:圖左是列寧 (Vladimir Lenin, 1870-1924),圖右是史太林 (Joseph Stalin, 1879-1953)。

參考資料:

沈旭暉:<評地――「黑幕謎情」的「黑幫蓋達」>
藝訊 (Arts Link),2008 年 8 月,14-15 頁。

沈旭暉:<俄黑幫的阿蓋達網絡>(20/02/2008)
http://www.am730.com.hk/old_issue/issue/2008/200802/20080220/default1.html?startpage=20

維基百科:列寧 (Vladimir Lenin, 1870-1924)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8%97%E5%AF%A7&variant=zh-hk

維基百科:史太林 (Joseph Stalin, 1879-1953)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F%B2%E5%A4%A7%E6%9E%97&variant=zh-hk

維基百科:艾巴莫域治 (Roman Abramovich)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man_Abramovich
他的發跡史跟周正毅差不多,同樣是出身寒微,靠攀附特權階級發達。

Answers.com: The Internationale
http://www.answers.com/topic/the-internationale

Answers.com: The Internationale in Chinese
http://www.answers.com/topic/the-internationale-in-chinese

Answers.com: Moscow Nights
http://www.answers.com/topic/moscow-nights-1

YouTube 精選:

俄語版:<國際歌> (The International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pvwh292VKI
畫面是十月革命紀錄片,內有列寧演說的片段,史太林在片末出現。

中文版:<國際歌> (1965 年 10 月北京人民大會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MdtamF36Oo&feature=related
革命音樂劇<東方紅>的片段

俄語版:Moscow Nights (Russian Red Army Choi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sSeeCLUWO8&feature=related
流傳最廣的蘇聯歌曲,創作於 1955 年。

普通話版:<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FPHT2Gx-k8&feature=related
國產卡拉 OK 版

廣東話版:林子祥<美麗小姑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fsm4MO_9O0
<港樂林子祥 LIVE 2002>演唱會

04/01/2009

2009年1月1日星期四

離岸中心(一)


「人民幣離岸中心」說不得

08 年聖誕前夕,煲呔上京述職,中央宣布十四項挺港措施,其中之一是容許符合條件的企業在香港以人民幣進行貿易支付,實施細則稍後公佈。

過去數年,特區政府一直積極向中央爭取擴大人民幣業務範圍,希望可以容許本地銀行提供人民幣結算服務,同時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集資,然後向內地的港商提供人民幣貸款。這樣做的好處是:

(一)可以為內地港商提供具體方便。長遠來說,日後中港商品貿易可以考慮改用人民幣報價和結算,免除(人民幣兌美元的)匯價風險和兌換成本。

(二)可以為發展成熟、競爭激烈、邊際利潤受壓的本地銀行業提供業務發展的空間,亦有助本地債券市場的發展。

(三)根據煲呔的說法,可以「擴張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又不會增加國家在金融方面的風險。」(亞洲電視訪問,16/12/2008)

利民利商,又可以令偉大祖國有面子,三贏本來是一件好事。問題是,香港要做「人民幣離岸中心」這個說法,觸犯了內地官場禁忌,被偉大祖國的財金官員視為「政治不正確」。九七之後,得罪阿爺是死罪,更可況是民望有如江河日下、向來不熟悉內地官場文化的煲呔?因此,特區政府的財金官員急急改口,說香港爭取成為「人民幣(貿易)結算中心」,同時透過「心戰室」的「政治化妝師」(Spin Doctor) 「教育」個別傳媒,試圖統一口徑,不要再提「人民幣離岸中心」這個說法,以免激嬲阿爺。可惜一眾「財經演員」教而不善,繼續開口埋口「人民幣離岸中心」,令特區政府為之氣結。

「離岸中心」的定義

「離岸中心」的說法有何不妥?要由它的定義和歷史背景講起。

翻開<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出版的 Pocket Finance, Offshore 的定義是:

Financial business in any centre that is denominated in foreign currencies and transacted between foreigners. London is by far the world’s biggest offshore centre.

商務印書館出版的<金融財經英漢詞典>是這樣說的:

「在一國國土以外稱為「離岸」,與「國內」的意思剛好相反。很多銀行由於稅務或監管的理由,會在海外成立「離岸」附屬公司,經營「離岸」活動。」

簡單地說,當某國的貨幣在國境以外的地方大規模地流通和應用,其數量、金額和影響力達到一個程度,足以令境外的金融機構為它提供一連串的相關以及配套的銀行服務。隨著時間過去,某國的貨幣在境外形成一個極具規模的交易市場和結算制度,這就是「離岸中心」的定義。

小圖:插圖來自特區政府網頁

參考資料:

拆局:小開不大放 港難成離岸中心(蘋果日報 17/12/2008)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81217&sec_id=15307&subsec_id=15320&art_id=11979344

Pocket Finance, p.143, The Economist (1994)

<金融財經英漢詞典>呂汝漢編
商務印書館,1993 年 3 月第一版, 154 頁。

01/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