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8日星期四
外姓人
若干年前,我去見工。負責面試的,是個戴眼鏡的中年男人。坐下來之後,他一邊閱讀我的履歷一邊發問,大部份時間,跟我沒有眼神接觸。東拉西扯,態度散漫。話題轉到我早年服務過的一間華人家族企業,對方突然面色一沉,開始目露兇光,甚至拍桌子,越說越激動,言語間非常不客氣。我滿頭問號,懷疑自己遇上瘋子,但是沒有奪門而出,因為我想知道原因。跟他周旋,追問細節,終於發現真相。原來我其中一位舊老闆曾經聘請對方的直系親屬出任部門主管,等建立好規章制度,找到基本客戶,運作上軌道之後,就借故把這位開荒牛辭退,然後安排自己的親戚接管那個部門。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過橋抽板,用完即棄。
華人社會,家族企業多,這一招很常見。當公司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家族未必能夠提供業務發展所需的人才,這個時候就需要在外面物色適當的人選填補空缺。這類人通常是經驗豐富的部門主管、高級行政人員、專業人士。作為家族企業中的外姓人,他們的事業發展面對先天局限,註定跟最高權力之位無緣。從大老闆或創辦人的角度看,這類人是繼承安排 (Succession Planning) 中的重要一環,可以是太子或公主登基路上的踏腳石、改善內部營運效率的企業醫生 (Corporate Doctor)、又或者是軍師或太傅(提示:長實+周年茂)。為了彌補升遷上的先天局限,大老闆或創辦人通常會提供高薪厚祿,送上股份或者認股權證,甚至協助這位仁兄自立門戶。金錢以外,更加要俾足面子對方,好話不妨多說。商業社會,視別人為棋子,不是問題。只要買賣雙方有共識,談妥條件,又跟足商場規矩辦事,沒有說謊或耍手段,便可好來好去。他朝相見,還是商場朋友。我的舊老闆出身寒微,處事手法粗暴,沒有做足全套功夫,令被利用者含恨在心,私底下向家人訴苦。某年某月某日我時運低,於是被當事人的家屬拿來出氣。
如果我的舊老闆是反面教材,蔡東豪(下稱:蔡生)的老闆高振順(下稱:高老闆)便是正面教材。高老闆待蔡生不薄,高薪厚祿,送上認股權證,又容許蔡生公開地兼職(而且是政治風險極高的中文傳媒)。人前人後,也非常抬舉蔡生,讚到天上有地下無,多才多藝,文采飛揚,經世致用,諸如此類。高老闆接受傳媒訪問時,強調他跟蔡生是和平分手,並非意見不合,算是做足全套功夫。
根據精電國際(港股編號:710)2014 年 12 月 10 日發出的通告,蔡生的行政總裁職位將由高老闆的女兒高頴欣接任,職位調動由 2015 年 3 月 31 日起生效。換言之,蔡生在精電工作十年,所扮演的其中一個角色,是讓公主華麗登場,順利接班。蔡生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和曝光率,令本來寂寂無名的工業股成為被外資証券行發表研究報告的股份,這方面的功勞是肯定的。從小股東的角度看,如果蔡生曾經著手改善內部營運效率的話,十年來所取得的成果,應該會反映於財務報表之上。主流傳媒已經有數豆專家 (Professional Bean Counter) 出手,從小股東的角度,研究蔡生的十年功過,請參考<延伸閱讀>部份所提供的文章<與蔡東豪計計數>,作者林智遠是會計師。綜合表面證據看來,蔡生在精電所扮演的角色,應該是大公關或企業傳訊,負責改善投資者關係 (Investor Relations),而非改善營運的企業醫生。至於他是否高老闆的軍師或高千金的太傅,要問當事人。
由此引申到一個家族企業上市公司的常見問題,就是家族的利益往往凌駕小股東的利益。再加上擁有權與管理權合一,以及經常出現訊息不對稱 (Information Asymmetry) 的情況(即:小股東對於家族內部的最新形勢缺乏第一手的資料),令小股東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容易被大股東欺負,要反抗也很困難。部份上市的家族企業,因此股價長期受壓,表現跑輸同業(例如:新世界:港股編號:17)。
總括而言,高老闆借蔡生過橋,目的是替女兒鋪路。而蔡生則借外行人過橋,協助自己轉型成為傳媒人。賣不成豬腸,就改賣臘腸。高老闆向蔡生提供了豐厚的金錢回報(精電的小股東也許會覺得利益受損),但蔡生有沒有向追隨者提供合理的回報?自己想。商業社會,互相利用,每個人都是某人的棋子。有些人本領高,可以同時當很多人的棋子,即是一僕事幾主。當一個跟老闆講金的人跟閣下講心,你是否應該提高警覺?對方是太過看得起你,還是根本看不起你,自己想。
插圖來源:http://www.power4consulting.com/strategic-consulting/
YouTube 精選:
壹週 Plus (2014-12-28):
蔡東豪唔撈 CEO:精電老闆:佢多才多藝!(1:1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9JtR5TFS0I
高老闆接受電話訪問,言談間俾足面子蔡生。聲線語氣都很街坊,應該是吃慣四方飯的人。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精電國際(港股編號:710)通告 (2014-12-10):
執行董事辭任、及行政總裁及授權代表變更
http://www.varitronix.com/AnnouncementsPDF/c_00710announcement-20141210.pdf
852 郵報 (2014-12-10):
蔡東豪明年 3 月辭任精電國際 CEO
http://www.post852.com/%E8%94%A1%E6%9D%B1%E8%B1%AA%E6%98%8E%E5%B9%B43%E6%9C%88%E8%BE%AD%E4%BB%BB%E7%B2%BE%E9%9B%BB%E5%9C%8B%E9%9A%9Bceo/
節錄:正當昨日有報導指<主場新聞>將復活之際,<主場>前老闆蔡東豪今日又有新聞。精電國際(港股編號:710)有限公司今日宣布,蔡東豪因私人事務,明年 3 月 31 日起辭任公司之執行董事、行政總裁及授權代表,亦會辭任相關附屬公司的董事。精電表示,蔡東豪確認與董事會概無意見分歧。至於行政總裁與授權代表的職務,將會由現任首席財務總監兼執董、公司主席高振順之女高頴欣接任,明年 3 月 31 日起生效。
湯財文庫:林智遠:<與蔡東豪計計數>
(原載:壹周刊 Book A, 2014-12-25)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25217
節錄:以企業管治角度看,精電所有董事都應該向股東負責 (accountable),而由 2005 年 3 月 14 日開始,擔任精電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的蔡東豪,更難辭其咎。
精電的營業額,2004 年是 20 億港元(下同),去年是 26 億元,上升 30% ;營業額年均 22 億元,每年上升約 3% ,今年上半年 13 億元。精電 2004 年的溢利是 2.2 億元,去年是 2.4 億元,上升 13% ;溢利年均 8,400 萬元,每年上升僅約 1% ,今年上半年 1.2 億元。過去多年,精電的溢利不只升幅狹窄,而且反覆不定,一年升一年跌,其中兩年更是虧損。業績反映執行董事表現,表現如何,大家可自己判斷。「十年磨一劍」,蔡東豪的「霜刃」似乎未曾在精電業績上試煉出來。
蔡東豪上任精電前一個交易日,精電收市價是 9.05 元,此後,精電的股價輾轉向下。 2008 年 10 月到 2010 年 10 月,股價持續在 3 元以下徘徊。 2009 年 3 月,精電股價更跌至 1.45 元,對比蔡東豪上任前,下跌了接近 9 成。 2011 年到 2013 年,精電股價在 3 元至 5 元浮沉。 2013 年中,精電股價回復上升,到今年 3 月最高曾見 9.17 元,可惜同日收市只得 8.94 元。換言之,蔡東豪上任後,精電收市價尚未超逾上任前的 9.05 元收市價。今年 4 月後,精電股價掉頭下跌,到通告蔡東豪辭職當日,股價收報 5.62 元。十年間,精電股價下跌接近 4 成。
在蔡東豪上任精電到去年,未計今年還未公布的酬金,蔡東豪的董事酬金總數已達 7,600 萬元,平均每年 840 萬元,約佔精電年均溢利的十分之一。扣除退休金供款和股份結算支出,蔡東豪酬金仍有 7,000 萬元。在 2010 年精電股價接近低位時,蔡東豪巧合地獲發精電認股權證,可認購 190 萬股,行使價 2.5 元。以蔡東豪辭職當日精電 5.62 元的收市價計算,蔡東豪的精電認股權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約值 600 萬元,當中 8 成已可隨時行使。嚴格來說,精電的主席和所有董事都要負責精電的成敗;而且蔡東豪仍未離開精電,仍須負責餘下 3 個月的業績和股價表現,一切是否仍未蓋棺論定?
湯財文庫 2011-05-15:
喬石之子入主興港 周年茂打和離場(原載:壹周刊)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5036
節錄:由中旅打本投資,李嘉誠前重臣周年茂擔大旗的興港,於上週四宣告易主。前人大委員長喬石之子蔣小明夥同星資財團,購入中旅所持的大部分興港股份,成為大股東。整項交易蔣小明不費多少彈藥,便控制這間市值十六億的香港上市公司,令人側目。新老細上場,市場預期興港會大執位。其中受影響的,會是現任董事總經理的周年茂。當年他黯然離開長實,入股投資興港圖創一番事業,免費打工大搞房地產,三年下來成績未見突出,還幸他把握時機賣去手上股份獲利三千萬,未至白做。
蔣小明入主興港的大計,早於九九年底籌備。當時,他控制的賽博國際,將「深圳賽博韋爾園」(Cyber City),作價五億賣給興港,換取興港三成股權。上週四,已持有三成興港股權的賽博,與新加坡政府旗下的騰飛國際,及新加坡上市公司花莎尼合組財團(賽博佔四成),以每股一元,向中旅購入兩成三股份。交易完成後,蔣小明等將持有五成三興港,成為大股東。由於賽博將三成興港股份,注入財團作股東資金,今次收購興港所涉及的資金,全由新加坡兩位夥伴負責。換句話說,蔣小明前前後後只花了九百萬,便奪得興港的控制權。由於新加坡拍檔騰飛國際是裕廊鎮公司,在彼邦有投資科學園經驗,而蔣小明亦屬意要在國內大搞科學園,興港因此由地產發展,變身為發展高科為主的公司。市場預期,做地產出身的周年茂,眼見夥伴中旅賣股「唔玩」,自己留在興港已無意義,可能會賣掉手上市值一億一的興港股份,另謀發展。
現年五十一歲的周年茂,在七十年代由潮州來港,隨父親周千和一同加入長實打工,由辦公室助理做起,逐步爬升,八五年被升為副董事總經理,主理地產發展,曾負責麗港城、嘉湖山莊、海怡半島等大項目,擅長跟政府就補地價事宜討價還價,其後在九十年代更肩負重任,為太子李澤鉅太傅。直至九六年底老父身故,市傳與李澤鉅意見不合,遂於九七年四月離開長實。當時,適逢中旅想進軍香港地產,於是便邀請周年茂一起合作,向羅鷹石家族收購新福港(興港前身)。周年茂當時對樓市充滿信心,他除了斥資一億八,購入興港一成六股權,更與興港簽下兩年合約,不收分文出任董事總經理一職。雖然在地產項目上處處碰壁,但周年茂入主興港三年亦未算空手而回。在九九年底,興港向蔣小明購入深圳數碼港,食正當時熱炒科技股概念,股價上升三元以上高位,周年茂即時以「私人理由」沽出部分股份,套現一億,清還當年購入興港股權時的債務,再加上其間多次買賣獲利,現在手上仍有市值一億一的股份,計一計數,三年來合共賺了三千萬,即平均每年一千萬,與離開長實前年薪千一萬相若。
林本利:新世界不時做股民世界
(原載:壹週刊 2014 年 5 月 22 日)
http://lampunlee.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22.html
節錄:今年 3 月中,新世界發展突然公布供股計劃,建議每持三股供一股,供股價每股 6.2 元,藉此集資最多 140 億元,用作私有化新世界中國。今次已是新世界自 2004 年起,第三次大型供股集資。經過這三次大型供股集資,新世界共籌得 300 多億元,理應可以大展拳腳,為小股東賺取更多利潤。但結果卻不是,新世界的股價和市值沒有為股東帶來驚喜,現時整間公司市值只得 700 多億元。不要忘記, 700 多億元市值中,有 300 多億元來自供股集資,若扣除這筆向股東抽水,做股民世界得來的資金,新世界市值豈非只得約 400 億元?過去十多年,鄭裕彤家族上市公司在市場上抽走 500 多億元,又聘得能幹的退休公務員擔任高層職位及顧問。資金充足加上人才鼎盛,為何表現依然不濟,實在要認真檢討一下,好向股民有個交代。
相關的文章:
Fool Me Twice
2014 年 12 月 2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12/fool-me-twice.html
節錄:也許某位財經寫手說得對,蔡生的成功之道,是運用資訊不對稱 (Information asymmetry) 的優勢,令不熟悉金融市場運作的外行人覺得他有料到(粵語:很有本領),再加上賣相佳和口才好,於是能夠輕易取信於頭腦簡單的外行人,然後把對方變成踏腳石。
瓣數多(四)
2014 年 10 月 3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10/blog-post_31.html
華人家族企業的特色,是擁有權與管理權合一,於是容易出現訊息不對稱 (Information Asymmetry) 的情況,小股東對於家族內部的最新形勢缺乏第一手的資料,不知道大老闆到底有多少個老婆和孩子,誰得寵誰失寵,誰正常誰不正常,非常吃虧。新鴻基地產(港股編號:16)是個好例子,這間公司曾經是基金愛股,樓盤質素也有口碑,但是自從涉嫌賄賂(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案件開審以來,公眾才知道,原來家族內部的恩怨情仇,比電視劇更加曲折離奇。
事業集團
2011 年 2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02/blog-post.html
節錄:由於老闆三妻四妾,女人們為了保障自己和孩子的利益,會爭相拉攏老臣子,又或者安插自己的人馬進公司,中下層的員工於是被迫捲入宮廷鬥爭之中,他們的事業和家庭也間接地受到影響。家族企業的規模越大,受影響的人就越多,所帶來的傷害也越深。結果是,不論老闆還是員工,都忙於應付家族企業內部的利益矛盾和權力鬥爭,並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理會外面的世界,於是一次又一次地與世界潮流擦身而過。
代理人
2014 年 4 月 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4/blog-post.html
節錄:中國人習慣擁有權與管理權合一,至死方休。中國人社會,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授權 (Delegation) 是個陌生的概念。不少當官或經商的中國人,其人際網絡,是建基於血緣(同宗)或地緣(同鄉)關係。孫中山的說法,是中國人心目中,只有家,沒有國。中國人不習慣跟沒有血緣或地緣關係的人分享權力、金錢或資源。因此,國家或公司,很容易淪為私人俱樂部。
08/01/2015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