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4日星期五
遊唱詩人
都是才華洋溢和自我中心的人,才子才女之戀註定不得善終。十年之後,她把留給他的話唱出來:We both know what memories can bring. They bring diamonds and rust. 她叫 Joan Baez ,舊愛叫 Bob Dylan ,剛剛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文學創作很主觀,歌詞算不算文學,詩人是否值得表揚,爭論可以沒完沒了。與其鑽牛角尖,倒不如當作電影業的奧斯卡,即是西方世界思潮的風向指標。
反越戰的六十年代過去了,遊唱詩人還沒有得獎?好,送一個給你,那位寫小說的日本人(村上春樹)請等一等。六十年代美國介入越戰,目的是防止東南亞進一步赤化。冷戰時代,反共是資本主義國家的首要任務。今時今日,共產主義並非西方世界的頭號敵人。蘇聯解體,德國統一,削弱了共產主義所帶來的軍事威脅。俄羅斯的普京入侵鄰邦,又收容「叛諜」斯諾登,還培育電腦黑客,但是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西方影視作品中的俄國黑幫,已經淪為配角。對西方人來說,歐洲的難民問題以及脫離歐盟出走的英國也許更加迫切。
遠東這邊,中國的經濟改革處於瓶頸,股市和樓市輪流出事,自顧不暇。北韓的金氏王朝久不久就發一回神經,發射導彈,用酷刑處決高幹。就讓它們繼續瘋狂好了,西方世界管不了那麼多。香港和台灣的年輕人還在對抗中國共產黨?Oh, I am sorry. 桂冠詩人說得對: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精神上支持你們,遠東的異域孤軍,請繼續作戰。亞細亞的孤兒,請不要放棄。
曾經協助美國對抗赤化的盟友相繼仙遊,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去年三月去世,昨日輪到泰皇蒲眉蓬病逝,跟 Bob Dylan 得獎的消息幾乎同一時間公佈,是天意,標誌住一個時代的終結。英文的說法:It’s time to move on. Put behind 之前,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頒給美國的遊唱詩人,替反共、反越戰、反建制和爭取民權的六十年代劃上完美的句號。桂冠詩人是對的,共產黨沒有甚麼了不起,你不打它,它也會倒,不值得把年輕人送上戰場,肢體傷殘、心靈受創。
世界變了。常規戰爭和軍事行動被恐怖襲擊所取代,那是突發的城市游擊戰,由來自中東的宗教團體所策動,而死士是無法融入西方社會的新移民。年輕人不再信任傳媒和政黨,抗爭行動有全新的模式,他們喜歡在虛擬世界中玩組織動員。面對既得利益者,年輕人的反應是:你憑甚麼?我為甚麼要聽你的?粗言穢語又如何,那是我的本土鄉音!依附紅色勢力的香港建制派聽了,鏡頭前嚇到臉色發白,未來四年還要面對這群殺入議會的孫悟空,你叫我的日子怎麼過?愛國愛黨之路怎麼這樣難行?這盤生意是否要虧本了?幸好我有不止一本的外國護照。
對香港和台灣的年輕人來說,獨立自主之路很難行。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原因,很難擺脫中共的糾纏。在思考前途的過程中,又夾雜了一大堆中國式的語言魔障或人為路障(例如:一國兩制、九二共識),足以令頭腦簡單的小朋友或外國人頭昏腦脹,迷失方向。對西方人來說,共產主義是沾滿人血和鐵銹的紅色枷鎖,是舊時代的 Rust,已經自動解決。外國人會上網聽 Beyond 的<海闊天空>,知道這是香港人的抗爭之歌,然後把 Beyond 視作東方的 Bob Dylan 或 The Beatles,即是流行曲中的 Diamonds ,紀錄了某個年代的抗爭精神。西方人懂的,就是那麼多。他們不會明白,為何華文世界中,沒有桂冠詩人。
插圖來源:Wikipedia
說明:Joan Baez 和 Bob Dylan 的合照 (August 28, 1963)
YouTube 精選:
Bob Dylan - Blowin' in the Wind (with lyrics) (2:3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58XWF6B3AA
Joan Baez - Diamonds and Rust (with lyrics) (4:3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caZi_G3xVs
羅大佑:<亞細亞的孤兒> (5:5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TaaSn0TAQE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Wikipedia - Bob Dylan (194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b_Dylan
Wikipedia - Joan Baez (194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an_Baez
Wikipedia - Diamonds & Rust (son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amonds_%26_Rust_(song)
相關的文章:
崔健
2013 年 10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10/blog-post.html
節錄:網上也有不少六四事件的 MV,用<一無所有>、<一塊紅布>或<最後一槍>做配樂。外國傳媒說得對,崔健是 Father of Chinese Rock (中國搖滾音樂之父),也是 Voice of a Generation(一代人的聲音)。用音樂紀錄一個年代,傳達老百姓的心聲,沒有人比他做得更好。真正的搖滾,具備反抗精神。
黃河協奏曲
2007 年 5 月 2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7/05/blog-post.html
節錄:<黃河鋼琴協奏曲>由<黃河大合唱>改編而成,後者由生於澳門的冼星海 (1905-1945) 作曲,寫於 1939 年,是延安時期的作品。原裝版<黃河鋼琴協奏曲>的結尾出現<東方紅>和<國際歌>的旋律,寓意明顯不過: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背靠共產國際,一定會取得勝利。 1990 年<黃河協奏曲>曾被修改,刪去結尾部份的國際歌旋律。為甚麼要改? 1990 年 10 月,柏林圍牆倒下,德國統一。天安門血跡未乾,老大哥已經翹辮子了。
V 煞、1812、RIC
2013 年 1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1/v-1812ric.html
節錄:俄國和中國的文化基因,盛產煽動力強的革命家,他們都是「天龍八部」中的「阿修羅」,好戰、暴躁、執拗、善妒、疑心重。他們與天鬥,與人鬥,把國家變成人間地獄,老百姓則變成鎔爐中的灰燼。俄國的皇帝被革命黨處決,換來的,是把人變鬼的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把末代皇帝(溥儀)「改造」,但是老百姓的命運跟俄國差不多,同樣是成為當權者進行社會實驗的白老鼠,又或者是政治運動的犧牲品,像水淹螞蟻般大批大批被消滅。
戲如人生(一)
2015 年 5 月 2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5/blog-post_22.html
節錄:繼「犬決」處死姑丈(張成澤)之後,北韓的金正恩又開創「炮決」死刑,用來對付國防部長(玄永哲)。這一招,充滿黑色幽默,令港人想起周星馳電影<國產凌凌漆>(1994) 中的經典場面:苦練輕功三十年的「鐵腿水上飄」(演員:李力持)被大陸公安用高射炮處決,男主角周星馳靠賄賂保命脫身。古今中外,用酷刑虐殺下屬,甚至自己動手,是暴君的特徵、共通點、必經之路,看來金正恩有潛質成為另一位燕山君(韓國古代著名暴君)。
南洋幫(八)
2015 年 3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3/blog-post_17.html
節錄:從清末開始,南洋華僑跟中國大陸的關係,經歷幾番轉變。祖國的面貌也不斷變化:從文化根源、夢中故鄉,到國民黨或共產黨執政,黨國一體的民國與新中國,再變成跨國收購合併活動中的紅色生意夥伴。最新的發展,是某些由南洋華僑所創辦的老字號可能會消失,九十一歲的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剛剛撒手塵寰。一個時代結束了,南洋華僑跟中國大陸的關係,進入另一個階段。
南洋幫(三)
2014 年 2 月 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2/blog-post.html
節錄:南洋華僑當中,泰國華僑算是比較幸運的一群。印尼華僑曾經被屠殺,菲律賓華僑則經常被綁架,泰國華僑卻可以安居樂業。當然,泰國也有自己的問題,例如:政局混亂和軍事政變,這些都是家常便飯,也會改變生意人交保護費的對象,但是整體上,皇室和官府算是善待華人,所以是適合養老的地方。
發春瘟、食魚蛋、寫劇本
2016 年 2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2/blog-post_17.html
節錄:根據西方的戲劇理論,劇本由三個部份組成:1. 舊秩序崩壞或矛盾衝突的形成。2. 劇中人的回應方式(或逃跑或戰鬥或屈服)。3. 大和解或新秩序的確立。喜劇的結局通常是婚姻或歌舞,象徵敵對陣營的和解或新秩序的確立。悲劇則把矛盾和衝突推到極致,而劇中人的結局,往往是瘋狂、死亡、戰敗、亡國、妻離子散。有理由相信,梁書記的結局,將會充滿戲劇性。而他所啟發的群眾以及所釋放的力量,中共未必懂得應付。
無水散水
2015 年 2 月 1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14.html
節錄:一場持續 79 日的佔領運動,令香港的政治版圖大洗牌。一直處於權貴的雷達偵察範圍以外的八十後出來擔大旗,發動一種全新模式的社會運動,傳統政黨和主流傳媒只能被動地回應。對話之路走到盡頭,Broker 變 Joker,從此只能靠邊站,令不少年過五十的政黨和傳媒高層欲哭無淚。本土派開始抬頭,泛民主派、大中華膠(即:中國有民主香港才有自由)、和理非非(即: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開始失去市場。
關漢卿、六月雪、高登仔
2014 年 6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6/blog-post.html
節錄:在中港融合的政治經濟社會背景之下,接近權力核心的行業相繼淪陷,在不同程度上被赤化(例如:傳媒、教育)。不少真正的人才,因為思想獨立,被體制所排斥,需要在體制以外的地方尋找發揮的空間。而官府管不到的互聯網,就成為一條出路、一個能夠自由發表作品的平台。壓迫越大,反抗越大。近年香港的網上創作,百花齊放,非常精采,比主流作品更好玩。以下選取部份有代表性的作品,並且提供簡單的介紹,供香港以外的網友參考。
美麗島
2016 年 6 月 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6/blog-post.html
節錄:把<美麗島>視作「台獨之歌」也許是過份的簡化。因為這首歌誕生的時代背景(1977 年),是台灣退出聯合國(提示:漢賊不兩立)之後的日子,台灣的年輕人覺得需要追尋和守護自己的身份,想有自己的聲音,於是有八十年代初的校園民歌,而當中不少代表人物,日後成為流行樂壇的中堅(例如:蔡琴、齊豫)。作曲的李雙澤和主唱的胡德夫是這場運動的參與者,而胡德夫的另一個身份是台灣的原住民運動先驅。
14/10/2016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