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0日星期六
教育騙局(三)
如果教育是騙局,學院中人是否知道自己是幫兇?他們知道的。
證據 1:本地大學提供多種自資課程(包括:毅進、副學士、自資學士學位、Overseas Top-up Degree),課程簡介(單張或小冊子)最後一頁,下面通常印有兩行細字,是要用放大鏡才能閱讀的免責條款 (Disclaimer)。中文版:「個別僱主可酌情決定是否承認本課程令學員獲取的任何資格。」英文版:It is a matter of discretion for individual employers to recognize any qualifications to which the course may lead.
潛台詞:「如果閣下修讀完這個課程之後,在求職面試的過程中,發現這個學歷不但不獲僱主的承認,而且還要被出口傷人的港女 HR 踐踏或羞辱,學校是管不到的,不要回來投訴,找學校的晦氣,又或者要求退款,學校早已向你發出警告!」
同樣原理,公立醫院替病人開刀之前,也會向家屬解釋風險。萬一手術出錯,危害病人的生命,事件實屬不幸。香港的公營教育和醫療系統,都是依賴政府撥款的公營機構,有很多共通的地方,管理文化大同小異。即係:你死你事,一早警告左你架啦,有咩事唔好怨我(早已向你發出警告,有人命傷亡不要怨我)。
對,魔鬼在細節中。在學院高層的眼中,學生不過是交數或擦鞋的工具。至於甚麼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還有甚麼資歷架構,一樣是管不到商界僱主的。那些不過是教育官僚轉移視線的把戲,有時甚至連其他政府部門也管不到。聽過一些真實個案:同一學歷, A 部門認可, B 部門不認可,當事人追問原因,低級公務員就用既定程序或門面說話敷衍了事,打發你走。如果你是香港人,曾經跟公務員打交道,一定明白我的意思。越高級的,廢話越多,眼中只有上司或老闆,當服務對象是白痴或乞兒(粵語:討飯的丐幫)。最登峰造極的那一位,叫 689 。
請用常識思考:如果大學管不到僱主,又不了解商界的要求,卻任由沒有實戰經驗的 Permanent Head Damage (PhD) 閉門造車,令課程內容跟現實世界脫節,學生所獲頒的學歷又有機會不獲僱主承認,那麼讀來幹甚麼?小朋友付出沒有回報,得益的是誰?大學跟商界之間,又是一種怎樣的關係?聚少離多的怨偶?如果大學不是職業訓練中心,又是甚麼?學生的婚姻介紹所?少年犯監獄?商業社會的孤島?如果你缺乏運氣,大學修讀的那一科沒有成為終身職業,而大學同學又沒有成為你的結婚對象,那幾年的意義何在?為了那張日後不知有沒有用的證書而被大學奴役(提示:北上交流、無薪實習)?釋放中學階段的升學壓力?擺脫父母?自我探索?鋪設人脈?情慾自主?開始學習援交、炒股,還是加入黑社會,然後成為大學校園內的毒品分銷商,又或者向同學放高利貸(錢債肉償)?
證據 2:部份本地大學的(全職或兼職)教師的招聘廣告中,最下面通常印有兩行無須使用放大鏡也看得到的免責條款 (Disclaimer)。英文版:The University reserves the right not to make an appointment of the posts advertised, or to fill the posts by invitation or by search.
潛台詞:「刊登招聘廣告並不代表我會請人,那個空缺可以是假的,登廣告只是程序上的需要。而就算那個空缺是真的,我也有權用內定的人選來填補,叫你來面試並不代表我會請你,閣下有可能是陪跑,又或者是免費的臨時演員,協助我演戲應酬撥款的官府。如果你依然申請這份工,請不要怪我浪費閣下的時間。」
如此迂迴曲折的港式官腔,只有公務員或學院官僚才寫得出。做社工的舊同學說,部份依賴政府撥款的社福界資助機構也是這樣的,刊登招聘廣告之前,其實早已有內定的人選,面試不過是演戲應酬官府。換言之,寫信應徵的人是陪跑,最後是內定的人選得到那份工作。換言之,就算真的有空缺,也輪不到街外人。某程度上,那個組織是使用公帑的私人俱樂部。本地大學的部份學院或學系,也有類似情況,山頭林立,小圈子多,外人不容易打進去。香港的教育、醫療和社福界,有不少依賴政府撥款的資助機構,管理文化大同小異,表面病徵很相似。
疑似陪跑的經驗, Auntie 多的是。其中一次,是申請某大學自資課程的 Part-time Lecturer,對方是位學者型的中年男士。我步入房間的時候,他低頭看我的 CV ,神色凝重,眉頭深鎖,然後抬起頭,清一清喉嚨,非常客氣地對我說:「其實今日叫你黎(來)呢,唔係(不是)正式嘅(的)Interview,只不過係傾下偈(聊天而已),初步了解下咁啫!」有古怪,響警號,心思飛轉,即時想到兩個可能:1. 我是陪跑,已經有內定的人選。對方看我的 CV,知道我見識過不少商業騙子,怕我看得出他在演戲應酬上司,婉轉地玩自爆。2. 政治審查,對方背後的陳列品中,有中共中央黨校致送的紀念品,放在最當眼的中間位置,而且有小燈泡照射住。這位仁兄急於告訴每一位訪客,他跟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關係良好。見我當過小記者而且跑中國線財經新聞,不想跟得罪中共的人扯上關係,婉轉地送我走。
好,難得你老實。我笑住答:「呢度(這裡)D(的)氣氛呢,唔(不)適合傾閒偈(聊天),有機會我地(們)出去飲杯咖啡,依家(現在)我將(把)時間留給下一位,拜拜!」我保持笑容,拿起手袋轉身走。他呆了,不懂反應。下一位應徵者早已坐在門外等候,她看著我進去的,前後不夠五分鐘行出來。她望住我,一臉問號。我點頭一笑,轉身就走。回歸之後,使用公帑的資助機構玩政治審查,不想聘請批評中國共產黨的人,這些潛規則我懂,只是沒有想過連兼職也不放過。全職教席背後牽涉幾多政治考慮,不難想像。九七之後,官府的定義變成中港政府,而中國政府又跟中國共產黨密不可分。外行人(尤其是建制派)害怕前記者,不知道你得罪過甚麼人,不想被你連累,急於切割,這種心態(做乜放個記者入黎?)我明白,他不是第一個。勢色不對,立即撤退,講多無謂。
見微知著,本地大學不但騙學生,也騙教師。學術界的生態環境很可怕,難怪年輕的本地學者紛紛另謀出路。當中有人寫專欄,在電台開咪,在電視亮相,自資做棟篤笑,做導遊帶旅行團,也有人接商演拍廣告。表面上,好像跟 TVB 戲劇組的小生花旦司儀二打六又或者是新聞部的俊男美女前主播沒有太大的分別。當中也有人轉行從政,選議員殺入議會,然後被 689 DQ (Disqualified)(例如:劉小麗、鄭松泰、姚松炎)。至於財經學者,就轉型做股評人派「派冧巴」(港式財經術語:提供必勝股票編號),淪為明燈(港式財經術語:預測出錯的股評人),然後被網上世界的股民惡搞嘲笑。
原因不難理解:他們學歷再高,也不過是服務業的打工仔,面對重研究輕教學的扭曲制度,短期合約所帶來的不穩定,還有紅色勢力干預校政以及海歸派學者大舉進駐,心底裡非常不安,只是有些事情不敢公開講,以免飯碗不保。在一個走下坡的城市,高學歷不但並非優勢,而且可能是負累,不利轉工轉行。原因?學歷或證書令你依賴某個組織或制度,而後者有可能被騎劫或扭曲,令你無法把這些無形的資產 (Intangible asset) 套現,於是你會見到女狀元去選美,試圖透過另類的途徑把學歷套現,盡快上岸,遠走高飛。有付出但是沒有回報的遊戲,即是騙局,明白未?學歷或證書的另一個問題,是認受性有地域限制,萬一閣下移民,另一個國家未必承認,亦即是無法保障生計,對於曾經付出不少時間讀書考試的專業人士來說,是個打擊,絕對不好受。
插圖來源:
http://www.mourmarble.in/img/pages/disclaimer.jpg
YouTube 精選:
梁醒波:<釣魚郎>(25:0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pLUMdF9HnM
歌詞出自粵劇界金牌編劇唐滌生 (1917-1959):「係你游埋黎,唔係我釣你。」(書面語:是你自己送上門的,不要怪我設局陷害。)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
http://www.hkcaavq.edu.hk
資歷架構
http://www.hkqr.gov.hk
中共中央黨校
http://www.ccps.gov.cn
Cambridge dictionary - Disclaimer
http://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詞典/英語/disclaimer
Definition: Formal: A formal statement saying that you are not legally responsible for something, such as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a book or on the internet, or that you have no direct involvement in it. Specialized: Law: A formal statement giving up your legal claim to something or ending your connection with it.
Wikipedia - Disclaim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sclaimer
Extract: A disclaimer is generally any statement intended to specify or delimit the scope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that may be exercised and enforced by parties in a legally recognized relationship. In contrast to other terms for legally operative language, the term disclaimer usually implies situations that involve some level of uncertainty, waiver, or risk.
相關的文章:
教育騙局(二)
2017 年 5 月 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7/05/blog-post.html
節錄:如果私營的教育機構也不過是一盤生意,香港的國際學校是一個疑似投資騙局。國際學校要求學生家長購買指定金額的債券,而那些債券是沒有二手市場的。如果孩子要退學或被開除,家長會無法脫手(除非找到另一位家長接手而又取得學校的同意),被迫繼續持貨直至到期為止(據說個別的國際學校會向退學的學生家長提供 Refund, in full or in part)。家長變相為學校提供短期營運資金,某程度上,是家長打本給學校做生意,而顧客是自己的孩子。
教育騙局(一)
2015 年 8 月 2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8/blog-post_21.html
節錄:經典騙局之所以能夠歷久不衰,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是受害人基於面子問題或其他的原因,不願意公開談論,也沒有及時向其他人發出警告,於是騙局可以繼續運作。如果我們身處的社會充斥著各種大大小小的騙局,而學校又是社會的縮影,那麼公營教育制度其實也是騙局的一種(提示:國民教育),只不過受害人被愚弄的時候,心智尚未成熟,總要投身社會多年之後才醒覺受騙,而騙子已經跑得老遠甚至是早已仙遊,於是追討無門。
又見學券制
2016 年 7 月 2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7/blog-post_27.html
節錄:於是依靠市場力量解決問題:院校紛紛開辦自負盈虧的(副學士、文憑或學位)課程。這是董建華任內所幹的「好事」,禍延至今。那些副學士以及自資學位(還有毅進課程)結果成為高等教育界的僭建物,跟原有的制度格格不入,升學的銜接途徑不足,認受性有問題,僱主缺乏信心,讀完之後缺乏出路兼背負一身學債,令學生覺得受騙。
長腿叔叔(二)
2012 年 1 月 2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1/blog-post_27.html
節錄:讀大學時主修哲學的「棟督笑」(Stand-up Comedy) 藝人黃子華是這樣說的:「你由細到大唔好讀書,將 D 學費同雜費儲起佢,等到 D 同學讀完大學周身債,你已經係有錢人,可以請返佢。」(你從小到大不要唸書,把學費儲存起來,等到你的同學讀完大學之後負債沉重,你已經是有錢人了,存下來的錢應該足夠聘用他。)這當然是笑話,而且是笑中有淚,不過當中也有真理,就是學費越來越貴,讀大學的回報越來越低。
雞尾包與棟督笑
2014 年 4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4/blog-post_11.html
節錄:當你在某個行業或範疇混了一段日子,建立了一些人脈關係,也累績了一些知名度,有點經驗或心得,但是離開大紅大紫還很遠,上位遙遙無期,又或者正遇上事業瓶頸,無法突破,不上不下,可以怎麼辦?不妨把這堆零零碎碎、不成系統、有形或無形的東西混合起來,變成一個「雞尾包」,起個名字,賦予主題,自資搞一場或多場的棟督笑,作用如下。
瓣數多(二)
2014 年 8 月 2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26.html
節錄:轉工轉行之前,可能需要讀書、考試、領牌。很多人只是看過院校提供的課程資料,又或者是傳媒的報導,就草率下決定。也許是生活圈中沒有來自那個行業的人,又或者不懂得上網收集情報。結果讀完之後,發現入行門檻比想像中高(原因:客路、人脈、潛規則)。又或者是入行之後,事業發展困難重重(例如:在香港修讀中醫課程的學生)。換言之,他們成為院校的交數工具。這種情況,港式粵語叫「中伏」(中了埋伏)。
沈旭暉
2016 年 5 月 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5/blog-post.html
節錄:沈旭暉很有趣,充滿矛盾。筆下的文章格局宏大,站得很高,裡面包含一大堆的理論和資料,你不可以說他沒有學問,但是不容易找到他本人的觀點與立場。這位仁兄喜歡收藏真正的自己,但是卻花了不少的時間和氣力建立個人形象。身處象牙塔,卻厭惡學術界的遊戲規則,曾經表示不會一輩子留守大學。走出校園,廣結人脈,面面俱圓,婚禮成為展示個人實力的「世紀俾面派對」。
學院派(一)
2013 年 5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17.html
節錄:多得董建華推動外判以及削減撥款,令學術界、醫療界和社福界的公營機構大幅削減新入職者的薪酬,導致大學的教學職位兼職化,短期合約多,終身教席 (Tenure) 少,又或者是預留給能夠立即提升大學排名的年長外國學者。結果是:土生土長以及屬於適婚年齡的男博士,要在本地大學尋找全職教席,非常困難。以兼職的身份教書,好像比較容易一點,但是前途與錢途都欠缺保障,從女孩子的角度看,是沒有安全感。
學院派(二)
2013 年 5 月 2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29.html
節錄:這群港男,很會計數,也擅長考試,所以金融業的專業試難不到他們。但是由於成長階段沒有修讀政治、歷史和文學等學科,缺乏文化修養,視野狹窄、沒有深度,為人也缺乏氣度和風度。跟女人相處的時候,呆呆板板,焦慮不安,沒有話題,又或者斤斤計較,害怕被女人佔便宜。他們所修讀的學科,令他們相信萬事萬物都有方程式,於是欠缺隨機應變、鑑貌辨色的能力。這種男人,面對比他們成熟或有機心的女人,會束手無策。
露底
2014 年 10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10/blog-post_17.html
節錄:如此見識水平,令你明白為甚麼修讀財經商管的港產大學生,到中環的投資銀行或跨國企業求職,會被闊太 HR 當面恥笑或奚落,聽盡冷言冷語。因為老公是馬主的闊太明白,香港的公營大學,跟公立醫院一樣,是用來應酬窮人的。稍為有點見識的大商家和政府官員,都把孩子送往西方國家唸名牌大學,以免被二三流本地學者教壞。因此,港產的大學生,不可能符合 Sons & Daughters Program 的最低要求,最多只能在後勤部門做支援。
雙軌制(四)
2011 年 11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1/blog-post_20.html
節錄:中產階級很害怕,怕自己和孩子向下流動,怕香港變得越來越似大陸,即是窮人的處境變得越來越艱難,活得越來越沒有尊嚴,有如印度的賤民。當權者不理會窮人的死活,因為他們無須依賴公營的教育和醫療系統,也不需要老百姓的選票(提示:香港的特首是怎樣選出來的?)。當權者彷彿生活於另一個星球,按照另一個軌道運行,跟老百姓各不相干。
配對資助(一)
2016 年 1 月 2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1/blog-post_29.html
節錄:把同一個概念翻炒多次,應用於不同的政策範疇,是港式官僚的慣技。而其中一個經常被港式官僚翻炒的概念,是配對資助 (Matching Grant),亦即是用配對的型式,由政府撥款資助一些非牟利的行業(例如:高等教育、正統藝術),又或者是短期內在財政上無法收支平衡的項目。配對資助以外,另一個經常被港式官僚翻炒的概念,是「錢跟用家走」。特區政府把這個概念應用於教育、醫療及社福。這三個範疇,佔政府經常開支的比例大約是六成。
芝加哥學派
2013 年 6 月 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6/blog-post.html
節錄:在香港,要選一個最具影響力的學術門派,一定是芝加哥經濟學派 (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在特殊的歷史條件造就之下(殖民地時期香港的學術界只能右不能左),這個學派,人強馬壯,根深葉茂,地盤眾多,在香港的學術界以及傳媒行業極具影響力,足以左右公眾輿論的議政方向,以及官府的施政方針,以下將重點介紹幾位有代表性的人物。
OPM (Part 4)
2012 年 8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8/opm-part-4.html
節錄:某程度上,以上的分析,也反映出香港學術界的生態環境,就是山頭眾多,人脈交錯。多年來,不少政商名流和名門望族都透過捐款或者其他途徑,跟某大學某學系建立了深厚的合作關係,又或者對某大學某學系擁有某種影響力。這種情況,在歷史悠久的老牌大學身上,尤其明顯。在外國,大學是意識形態的戰場。在香港,大學是利益集團盤據之地,是中環的縮影。
OPM (Part 3)
2012 年 7 月 2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7/opm-part-3.html
節錄:由於欠缺監管,再加上人事任命出現偏差(被某個利益集團所壟斷),於是那個甚麼基金或者機構,很快淪為職業騙子的自動提款機 (ATM) 。有時候,某個基金或者機構的成立,表面上是為了解決某些問題,實際上是為了向某個集團投誠示忠、輸送利益、建立合作關係,又或者是交保護費。換言之,某個基金或者機構,是某個複雜網絡的一部份,又或者是某條產業鏈的源頭。
給新奴隸
2016 年 9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9/blog-post_20.html
節錄:假盤或釣魚盤, Auntie 見得多。舉例:某資助機構的小頭目對我說:「我們想 Build 一個 Pool ,以後每年 Interview ,跟進你的發展,看看你有甚麼可以貢獻給我們。」那麼我得到甚麼?Stay in the waiting list? 對方應該是演戲應酬上司,把我當免費的臨時演員。我笑住反擊:「那些 Headhunter 也是這樣做的,有空就來個電話,想 Update 你的 Profile ,但是手頭上根本沒有 Opening 。」
前記者(一)
2011 年 8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08/blog-post.html
節錄:離開傳媒行業之後,卸下記者的身份,到金融機構混飯吃,增長了見識,開始明白生意人的心態和思維。工作上,如果遇上疑心重的生意人,知道對方對傳媒行業有負面的印象,又或者曾經被不實報導傷害過,未必一開始就會告訴對方,我是前記者。因為這樣做,會令對方對我諸多防範,無法建立正常的工作關係。黑狗偷食,白狗當災,是常見的事。
前記者(二)
2011 年 8 月 1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08/blog-post_12.html
節錄:高繼標:至於資深記者,背景複雜,政界恩怨是非纏身,而且也認識羅(羅德丞)的過往,難言忠心,一旦變節,倒戈相向,則後患無窮。論人際網絡,我怎比得上記者,但我優勝地方是個人背景單純,無潛伏性的政治連繫,可塑性比資深記者要強。羅先生的確是一個機關算盡的聰明人。
前記者(三)
2011 年 8 月 2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08/blog-post_1346.html
節錄:紅色貴族中,有一個獨特的族群,出自外交系統。他們也許是前外交官,又或者是外交世家的後人,通常是放過洋的海歸派、太子黨。他們集合家庭背景、人脈關係、高等學歷、外語能力和社交技巧等多項優秀條件於一身,因此頗受跨國金融機構的歡迎。他們的履歷表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曾經從事新聞工作,做過記者、編輯或者新聞官。
女人都是同行
2016 年 10 月 2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10/blog-post_26.html
節錄:如果男人可以透過操縱遊戲規則不讓女人上位,而女人之間又自相殘殺,這種地獄職場還有甚麼值得留戀?越想越不對路,難怪拜金女越來越多,當中又不乏高學歷的女狀元,試圖透過另類的途徑把優秀的學業成績套現,上岸或移民,遠走高飛。
光棍姻緣(一)
2008 年 9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8/09/blog-post.html
節錄:有些做生意的男人,儘管公司已經週轉不靈,瀕臨破產邊緣,又或者自知紙包不住火,不法勾當即將曝光,依然大手花錢做宣傳,不斷招聘員工,同時向供應商大量入貨,以及繼續接受客戶的訂金和訂單。明明公司的業務已經走下坡,股價長期低殘,但是老闆依然帶著知名度甚高的女藝人出入娛樂場所,招搖過市,夜夜笙歌。聰明的銀行家,見狀都懂得第一時間上門追數,同時大幅削減甚至取消企業和老闆本人的信貸限額。因為他們都知道,這是一種桃色煙幕。
20/05/2017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