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且通知一聲,看得開心請捐款

2017年5月31日星期三

貼街招


網上版「貼街招」

「貼街招」是港式粵語,意思是街頭小廣告,可以是上門服務(例如:修理電腦、水電通渠)、物業租售、尋找走失的寵物,也可以是向某人追討錢債情債,發表政見或聲討國仇家恨(例如:九龍皇帝曾灶財)。如果是追討錢債情債,通常是張貼於某君的居所或工作地點附近,讓對方的親友、鄰居、上司或同事看見,目的是迫使當事人現身,交代事情或償還欠款。對,玩群眾壓力。為了加強驚嚇效果,討債街招一般會採用特大的紅色字體印刷,又或者用紅色噴漆直接寫在牆上。

這種追債手法,已經轉移到網上世界,透過社交媒體進行。債主會上網,尋找債仔(目標人物)的社交媒體賬戶,然後在對方的 Facebook or Linkedin or Twitter or Instagram 專頁留下大量的追數留言(港式粵語叫洗版),又或者向網民披露對方的真面目(例如:行騙手法、情場紀錄)。如果目標人物是一腳踏幾船的情場騙子,留言者可以是正印或前度或證人。如果目標人物是無良僱主或大商家,留言者可以是被拖欠工資的員工、被拖欠貨款的供應商、被拖欠服務費的分判商、社運人士、環保份子、小股東,諸如此類。名單有幾長,視乎目標人物有多大的本領。閣下頻頻放閃(港式粵語:炫燿恩愛)或進行形象工程(提示:林鄭月娥、梁振英)?我上門贈慶!你辦喜事?我撒溪錢!你躲起來不回應?我繼續洗版!

對,你我之間的是非恩怨,在不分晝夜的網上世界解決。這種玩法,適合是非精、八卦女人和通宵不眠的年輕人。對於已屆中年的公關人員來說,絕對是災難,令到這個本來就不懂賺錢的後勤部門,更加難以向企業總部的高層證明自己的價值。傳媒和公關,是相關行業。傳媒人轉行,公關是熱門選擇。傳媒行業的商業模式天翻地覆,公關也無法倖免於難。身為公關,跟網民筆戰,你會淪為「白宮發炎人」馮煒光,但是應該拿不到他的工資(日薪港幣一萬呀陰功),因為閣下的老闆不是 689(梁振英)。不理會網民,又輪到大老闆發脾氣。公關本來就是大機構的花瓶或擋箭牌,做得好不好,高層是不懂的,總之有人做就可以,一旦破損(原因:被網民或公眾插爆)就換個新的。反正傳媒栽員,不愁請不到公關。錢解決得到的問題,就不是問題。頭腦簡單的高層以為請幾個前主播回來,在鏡頭前講幾句客氣廢話,就可以打發傳媒、蒙混過關、化解危機。他們不明白,今時今日,這一套也開始行不通了,原因如下:

網上版公關災難

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時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大家都越來越缺乏耐性,尤其是上網成癮的年輕人,已經沒有多少人會乖乖地坐下來寫一封完整的投訴信,然後用電郵發送出去,靜待客戶服務部或企業傳訊部按照既定的程序用門面說話回覆。多得 689 的語言偽術,還有高官的人肉錄音轟炸,幾年下來,香港人對於客氣廢話已經聽不入耳。大家都心浮氣躁,不論追債也好,聲討某人也好,爭取民主也好,第一時間把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拿出來,上網尋找目標人物的社交媒體賬戶,用留言轟炸對方,簡簡單單幾句話,甚至只是一連串的圖像或粗言。發洩了情緒再說,論述?留給還懂得寫文章的吹水界(即是:大學、傳媒、財演、政客)。寫文章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原因是文字傳媒處於寒冬期,大學又不喜歡聘請本地薑,吹水界的揾食地盤(覓食森林)正在縮小。

因為有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民意和輿論的變化速度加快,幾乎是接近光速。虛擬世界無國界,參與事件的網民並不局限於某一個國家或時區。發言者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又或者擁有不同的動機(例如:五毛黨),而他們所發佈的消息或言論,有真有假,不容易查證。商界或官府即使有財有勢,亦未必能夠影響輿論或操控民意。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科技的問題,因此學院派用「碎片化」形容今日的民意。互聯網把權力還給年輕人,讓他們在自動導航的社交媒體上,或交換情報或商討對策或組織動員。閣下開設了社交媒體賬戶之後,未必猜得到上門的是甚麼人,以及對方將會怎樣運用閣下提供的留言空間 (Like or Comment)。民意如水,無孔不入,等到滔天的洪水掩至,閣下才開始修築堤壩,就已經太遲。

如果閣下試圖篩選留言,就要設置一個或多個的編輯職位,此舉不但牽涉額外的成本或開支,而且需要制定編輯方針,亦即是說:甚麼人可以不理會,要累積幾多個投訴才刪除,那些留言要刪除,為甚麼要刪除(底線是甚麼),是否需要向留言被刪除的人解釋,有沒有必要設立上訴機制,諸如此類。這堆問題,背後往往牽涉道德、政治、宗教、文化、種族和性別,即使在現實世界也不容易處理。一旦涉足,爭論可以沒完沒了,令閣下身陷泥沼,難以自拔,而且影響深遠,因為閣下的選擇可能會改變社交媒體賬戶的用途,而日後的發展你未必預料得到。

Facebook 是個好例子,當初只是用來交友聯誼泡妞的大學生玩意,因為被用家用來發佈假新聞或挑戰道德底線的片段(例如:殺人),開始建立審查制度篩選留言,結果引發出一大堆之前沒有想到的問題。 Facebook 教主朱克伯格似乎有點意興闌珊,又或者視這盤收入見頂的生意為踏腳石,有計畫轉戰醫療產業或生命科技(提示: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至於中國市場,那是用來換取時間的,詳情請參考另一篇文章<狗咬狗>(日期:2016 年 11 月 30 日)。

結論:社交媒體不是隨便玩的

以為是公關工程,結果自尋煩惱。早知如此,悔不當初。社交媒體不是隨便玩的,如果閣下人緣差,拖欠很多錢債情債,又或者心靈脆弱,不要亂開社交媒體賬戶,否則只會招惹仇家上門「貼街招」,到時候才想起是否應該篩選留言,已經太遲。至於是否應該請個傳媒人做編輯或負責管理社交媒體賬戶,要看這位傳媒人的背景與年齡。原因是新舊媒體的商業模式很不同,消費者的心態和習慣很不一樣,來自舊媒體的工作經驗未必適用。舊媒體似工廠,流水作業的生產模式,提供標準化的產品(例如:TVB 劇),客戶的選擇不多,而且處於被動的位置,像定時定候被餵食的農場動物。新媒體似自助餐或美食廣場,客戶採取主動,用自行配搭的方式,為自己度身訂做想要的資訊套餐,然後在自選的時間或空間之內享用。客戶一旦習慣了擁有話事權,舊日的消費模式就一去不復返。得罪講句,舊媒體的工作經驗,越來越不值錢,難怪所謂的「資深傳媒人」(例如:薑蓉)急於把名氣套現,否則來不及。夕陽工業,江河日下,不再是踏腳石了。

插圖來源:
https://i1.kknews.cc/large/bdb00035237ea4a6c26

相關的文章:

狗咬狗
2016 年 11 月 3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11/blog-post_30.html
節錄:新舊媒體之間的關係,似乎是「狗咬狗」。過去數年,廣告收入從舊媒體轉移至新媒體,於是舊媒體停刊熄機裁員減薪,新媒體則只會聘請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你叫舊媒體的傳媒人怎麼辦?中年轉業還是提早退休?難怪新聞部的男女主播輪流跳船,然後透過其他途徑把名氣套現,止蝕抽身轉型轉飯碗。簡單地說:新的殺死舊的,但老前輩尚未死得,還有一點反擊能力。

養鬼仔
2016 年 5 月 2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5/blog-post_27.html
節錄:社交媒體似「養鬼仔」的說法,來自一位刻薄的時裝博客。某日翻閱女性雜誌,看見一篇專欄文章如是說。作者的結論:粉絲多?且慢高興,網民喜怒無常,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萬一閣下踩錯線(即是:在敏感話題上採取錯誤的立場),你會死得很慘,就像那些「養鬼仔」的人一樣。「鬼仔」不容易養,千萬要小心。那麼恐怖? Auntie 有不少男讀者,那麼我豈不是變成「養狗公」?我啋!

愛國生意
2016 年 11 月 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11/blog-post.html
節錄:梁齊昕的例子足以證明,就算你已經把孩子送去外國讀書或生活,也無法避開可怕的中國政治。互聯網令國界消失,也令閣下的「愛國愛黨」言論留下無法刪除的文字或影像紀錄。亦即是說:孩子走到天涯海角,也要承擔父母的罪孽,有沒有外國護照,是否在香港生活,根本沒有分別。所以請管好你的兒孫,不要亂玩社交媒體,否則只會便宜了敵人。

踏腳石
2016 年 5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5/blog-post_20.html
節錄:今時今日,已經沒有人相信在舊媒體做幾年奴隸之後,就可以跳出去把名氣套現換磚頭,又或者釣金龜上岸嫁人,那是上一代的事。連香港小姐都不願意簽約 TVB,已經轉行的新聞部女主播只能做紙上明星接商演活動,可見這個行業已經沒有太大的利用價值,連拜金女子都不屑一顧。沒有北上的年輕創作人,則運用社交媒體自己捧自己,然後直接跟廣告商交易,勝在自己話事,無須被剝削。

留下買路錢(六)
2011 年 7 月 1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07/blog-post_18.html
節錄:尤其是在互聯網興起之後,主流傳媒成為夕陽工業,現有的傳媒機構,尤其是歷史悠久和有點江湖地位的,老闆和管理層都無心戀戰,不願意增加投資或者拓展業務,放盤求售的倒有不少。在這種情況下,有「傳媒人」經營私幫生意,向生意人收保護費,是必然的事。在生意人的眼中,這類「傳媒人」跟「盤桔黨」沒有分別。

教育騙局(三)
2017 年 5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7/05/blog-post_20.html
節錄:學術界的生態環境很可怕,難怪年輕的本地學者紛紛另謀出路。當中有人寫專欄,在電台開咪,在電視亮相,自資做棟篤笑,做導遊帶旅行團,也有人接商演拍廣告。表面上,好像跟 TVB 戲劇組的小生花旦司儀二打六又或者是新聞部的俊男美女前主播沒有太大的分別。當中也有人轉行從政,選議員殺入議會,然後被 689 DQ (Disqualified)(例如:劉小麗、鄭松泰、姚松炎)。

關漢卿、六月雪、高登仔
2014 年 6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6/blog-post.html
節錄:入大學教書?本地薑不受歡迎,全職教席的首選,是年長的外國教授(因為可以立即提升大學的排名)以及海歸派內地人。教職員和學生當中,內地人的比例越來越高。政府資助的學士課程,內地生的比例已經接近兩成的上限,而研究院提供的碩士及博士課程,內地生的比例更高達七成。按常理推測,部份研究生日後會留校任教,當中有沒有紅色無間道,自己想。

沈旭暉
2016 年 5 月 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5/blog-post.html
節錄:沈旭暉很有趣,充滿矛盾。筆下的文章格局宏大,站得很高,裡面包含一大堆的理論和資料,你不可以說他沒有學問,但是不容易找到他本人的觀點與立場。這位仁兄喜歡收藏真正的自己,但是卻花了不少的時間和氣力建立個人形象。身處象牙塔,卻厭惡學術界的遊戲規則,曾經表示不會一輩子留守大學。走出校園,廣結人脈,面面俱圓,婚禮成為展示個人實力的「世紀俾面派對」。

陶傑 vs 梁文道(五)
2015 年 7 月 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7/vs.html
節錄:這場筆戰,令兩個男人之間的積怨升級,從不點名到指名道姓,從隔空放冷箭到明刀明槍,說明男人瘋狂起上來,比女人更小器,也更惡毒。香港人,揾食艱難(港式粵語:謀生不易),前路茫茫,進退維谷,心浮氣躁,不論是北上還是留守,日子都不好過。連文化人也殺氣騰騰,把書本當作武器般發射,令花生友(港式粵語:旁觀者)樂透,也便宜了一份右翼報章(即:蘋果日報)。

收數佬
2016 年 3 月 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3/blog-post.html
節錄:切勿單拖(單人匹馬)收數,否則可能要生吞金銀衣紙和用鼻吸食香爐灰。(提示:圍村收數下場)搞鬥爭,切忌個人主義或英雄主義,應該借助廣大群眾的力量,籌組「 689 債主大聯盟」。

賊喊捉賊
2013 年 3 月 2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3/blog-post_27.html
節錄:債仔惡過債主,是常見的事。江湖中,欠下巨債的「古惑仔」(小混混)跟有組織犯罪集團(黑社會)談判,要求打折還款,借一億還一百萬,又或者延長還款期,然後潛逃,也很常見。銀行業術語,打折還款,叫 Hair cut,港式翻譯叫「飛髮」或「削髮」。俄國佬的存款被凍結,日後變成新銀行的股票,價值只有原來的幾成,即是「被削髮」。

畫鬼腳
2013 年 4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4/blog-post_20.html
節錄:長期使用短期合約聘請員工,過程中不斷轉換公司的名字。今日香港的服務業,短期合約很普遍。有些僱員每隔幾個月簽一次短期合約,發現上面的公司名字次次不同。萬一公司突然結業或被人清盤,打工仔女拿著一大堆不同公司名稱的僱傭合約,會一頭霧水,因為不知道應該向誰追討欠薪。也有些情況,是合約和糧單上的公司名稱不同,令僱員不知道誰是真正的僱主。

賢內助(三)
2010 年 2 月 2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2/blog-post_27.html
節錄:有錢有權的中國男人,一般都不願意跟老婆分享。但是凡事總有例外,有時男人會主動把資產轉到老婆的名下,動機是避債。有些做生意的男人,明知公司遲早資不抵債,將會被債權人入稟清盤,而自己由於為生意提供了私人擔保 (Personal Guarantee),將會破產,於是早一兩年就開始部署,陸續把名下的資產轉到老婆名下,然後跟老婆離婚。

光棍姻緣(一)
2008 年 9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8/09/blog-post.html
節錄:儘管公司已經週轉不靈,瀕臨破產邊緣,依然大手花錢做宣傳,不斷招聘員工,同時向供應商大量入貨,以及繼續接受客戶的訂金和訂單。明明公司的業務已經走下坡,股價長期低殘,但是老闆依然帶著知名度甚高的女藝人出入娛樂場所,招搖過市,夜夜笙歌。聰明的銀行家,見狀都懂得第一時間上門追數,同時大幅削減甚至取消企業和老闆本人的信貸限額。因為他們都知道,這是一種桃色煙幕。

31/05/2017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