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且通知一聲,看得開心請捐款

2017年7月15日星期六

還得起,先好借


花生友看東方海外賣盤

是香港人都知道,真正「靠國家支持渡過難關」的,並非被沙士疫症籠罩或被金融風暴打擊的香港,而是前特首董建華的家族生意東方海外(港股編號:316)。本週初,東方海外落實由中遠海控(港股編號:1919)以三成溢價收購。這宗交易充滿政治色彩,令香港的花生友(國產中文:吃瓜群眾)七嘴八舌。以下來自網上留言:

義犬報恩,派發狗糧,呢 D 咪愛國囉。老董由破產邊緣轉為袋 492 億黑錢,證明愛國有代價也有回報。時日無多啦,老董執番 D 分身家。買殼+走資+洗黑錢+回佣+老董冤孽帛金 = 492 億。三成溢價是老董的政治退休金。哈哈,收完錢想撤資去外國?明天黨要你捐三百億!都係誠哥最醒,無謂被阿爺抄家。共產黨終於似返共產黨(抄家),香港又多一個行業被中資染紅。中共跟老董一起瓜分國庫金錢,侵吞民脂民膏,這種食相太難看。中國特色的貪污事件。資深股民:賣盤消息流傳了半年,但是東方海外一直沒有停牌,任由股價節節上升,年初至今升幅達八成,是六年來的高位,背後又是北水買盤推高股價,是否牽涉內幕交易,港交所和證監會為甚麼不出手?不敢管?港股變成紅色權貴專用的分贓渠道?

香港的名嘴說,航運業的公司,「一帶一路」用得著。日後偉大祖國想收購外國的港口或碼頭或競投管理權,由港資公司出手,可以淡化政治色彩,會比紅籌國企或主權基金容易(提示:中遠海運+希臘港口)。這是理論或一廂情願。外國人不笨,交易過程中,必定會聘請專業人士做盡職審查 (Due diligence) 。至於海航、安邦、萬達和復星,已經被揭發是太子黨的走資工具,備受中銀監的關注,日後再收購海外資產,恐怕沒有那麼容易。懂得翻牆的大陸網民說,這幾家公司都是趙家圈養的肥羊(即是日後會被宰殺或出賣),爆料的阿貴(郭文貴)是出走的田園犬,尋常百姓就算不服氣,也只能做(沒有安樂茶飯吃的)喪家犬、流浪狗。哈哈,農村風味,說得對。誰是「趙家人」,你懂的。

中共眼中,個人或企業,都不過是國家的工具、棋子、過河卒,用完即棄。身為長子,老董的心情不會好過,但這是跟魔鬼交易的代價。欠債還錢,做特首,借人脈,還是不夠的。有理由相信,他在大陸官媒鏡頭前講「感謝中央」時,臉上的悲情,眼中的淚光,是發自內心的。老董時日無多,利用價值所餘無幾,但是家族生意還有點戰略價值,被國家所徵用,為民族復興作出貢獻,也很應該。如果陳嘉庚所創辦的集友銀行以及莊世平所創辦的南洋商業銀行可以成為中銀香港(港股編號:2388)的附屬機構,營運若干年之後被分拆出售,令老字號消失,日後同樣情況發生於東方海外身上,令貨輪上的梅花商標消失,也很正常。

以為保住家業,結果禍延子孫

假設收購成功,下一步是如何合併兩間公司。過程中,需要全面檢討公司的營運效率,決定個別部門的去留(即是:後勤部門可能會栽員),調整內部流程配合公司的新策略,甚至是國家的戰略。工程浩大,難度很高,容易出錯,所以收購協議通常包括叫「共管協議」的條款,舊股東及現有的管理層一般會留任兩至三年時間,協助新股東交接及處理合併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大小問題。按常理推測,扮演這個角色的人,應該是東方海外的行政總裁董立均(董建華的兒子)。

亦即是說,交出家業之後,老董及其家族還未可以全身而退,因為他的兒子成為國家隊(港式財經術語:中資+紅籌國企+主權基金)手中的人質。佔你城池之後,要你交出太子做人質,公主就嫁給勝利者的兒子,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是這樣。換言之,老董只要一息尚存,還要繼續替中共說話或奔走,港人還要繼續忍受他的廢話。(港式粗言:XYZ*#!)對老董來說,雖然有錢落袋,但其實是折磨。老董一念之差,以為保住家業,結果禍延子孫,遺下一個黃金枷鎖,令兒孫失去自由。董家後人還要替中共做幾多事情,到底有沒有機會脫身,而董家的債務問題還要困擾香港人多久,有待觀察。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警告:「還得起,先好借。」香港本土派的說法:「勿通匪類!」

同一股力量,同一條水喉(財源),同一個山頭

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看,新股東及新管理層要設法令被收購的資產發揮效益,產生現金流或利潤,為還本付息作出貢獻,否則公司會再次陷入財政危機。 492 億(港幣)的總代價,部份來自銀行貸款。根據香港傳媒的報導,是中國銀行提供融資。八十年代初,東方海外瀕臨破產邊緣之際,霍英東所牽頭注入的資金(據說是一億二千萬美元)是否來自中國銀行,有可能但是無法查證,因為霍家的生意沒有上市,適合隱藏國家機密,哈哈。也有另一種說法,指當年注入東方海外的資金其實來自國務院的交通部(注意:中遠系是交通部下面的國企)。亦即是說,從八十年代初至今,在東方海外背後的,是同一股力量,或同一條水喉(財源),或同一個山頭。

收購完成之後,公司的資本結構 (Capital Structure) 和債務結構 (Debt Maturity Profile) 將會如何演變,有待公佈。是否中資慣用的高槓桿收購,有待查證。按常理推測,中遠系屬於國務院下面的交通部,玩國產財技,應該不會像太子黨所圈養的民企(即:海航、安邦、萬達、復星)那麼瘋狂(證據:根據 Bloomberg 的報導,海航旗下大部份上市公司逾 90% 股份被抵押),但是依然有國企的先天缺陷,就是容易被捲入中共內部的派系鬥爭(提示:華潤+宋林)。大陸的個人或企業,即使已經走出去,但是依然無法擺脫中共體制的影響,原因是他(它)們還沒有切斷跟體制的(金錢)聯繫。於是,在本地大學讀書或教書的內地人,可以輕易被電話騙案後面的國產騙子隔空騙取過百萬金錢,受害人到底是來讀書教書還是洗黑錢,自己想。而大陸國企資金鏈斷裂的原因,可以是政治靠山失勢或者被政敵關水喉(銀行融資突然枯竭)。這是胡雪巖的結局,萬一你沒有聽過他的故事,請參考高陽所寫的胡雪巖三部曲(胡雪巖、紅頂商人、燈火樓台),又或者是大陸拍攝的胡雪巖電視劇(男主角:陳道明)。中國特色的官商勾結,西方商學院理論派不上用場。

中資的盲點:讓你做到幫主又如何?

撇開政治因素不論,今次收購的表面理據,是發揮協同效應 (Synergy Effect) 、追求規模經濟 (Economies of scale) 、建立壟斷地位 (Monopoly Power) 以及繞過市場障礙 (Bypass entry barriers) (提示:中遠海運+希臘港口)。根據香港傳媒的報導,中國遠洋去年 2 月與中國海運完成整合,目前全球市佔率為 8.3%,成功買入東方海外之後,市佔率將達 11.5%,成為全球第三大航運公司。 Empire Buliding or Monopoly Power 是國家隊海外收購的常見動機,以為成為某個行業的一哥(幫主),就可以擁有話事權,一統江湖。這種想法,未免太天真,也許跟政治背景有關:中國國土面積遼闊,強求統一的結果,是管治水平低落,問題一大堆,地方想擺脫中央。管治國家跟做生意一樣,有 Optimal size(最理想的規模),擴張過度,神仙難救。這個道理,中國的當權者不會懂,國企高層也一樣。

失敗個案:Lenovo (聯想)於 2005 年收購 IBM 的個人電腦業務,令市場佔有率超越 HP,成為這個行業的一哥,但是兩年之後智能手機 iPhone 面世(提示:Apple + Steve Jobs),部份功能跟個人電腦重疊,令個人電腦的銷售量在其後幾年錄得雙位數字的跌幅(按年比較)。近年好像回穩了,但是上升乏力。故事的教訓:如果是走下坡的行業,讓你做到一哥(幫主)又如何?不論是玩財技還是打商戰,中資還是停留於抄襲的階段,層次很低。借用武俠小說的語言,是只懂得模仿別人的招式,但是沒有修煉內功,結果經常高價收購快將走下坡的公司或行業,成為外國機構投資者眼中的冤大頭。人傻,錢多,經常被騙財。中資買貴貨,還有其他原因,例如:走資或買殼的動機強過為國家賺錢,太子黨想收回佣或洗黑錢或急於轉移情婦孩子,收購失敗的代價由國家來承擔,諸如此類。

其他的海外併購失敗個案:中投+Blackstone,華潤+Tesco,中信泰富+澳洲鐵礦項目,被上海幫用來玩財技的香港舊媒體 TVB(提示:黎瑞剛)。洋人依靠創意或科技突破,已經可以改變某個行業的遊戲規則,令行內的排名表大執位。這一招,似張無忌的「乾坤大挪移」,但國家隊永遠學不懂,因為它們來自一個缺乏思想和言論自由的國度。中國是個大監獄(提示:劉曉波),容不下真正的創意。原因?創意必定包含顛覆元素,又或者源於反抗精神,會為當權者帶來麻煩。

中資的其他弱點:管理文化差異、對手改朝換代

扯遠了,說回來。航運屬於舊經濟,跟大自然打交道,頭上是北斗七星,眼前是凶湧巨浪。海洋與星空之間,可以用衛星導航,但是鐵鈎船長和大力水手的工作應該不會被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所取代。創意或科技所帶來的衝擊,應該少過屬火的電腦電訊媒體等行業。亦即是說,這宗收購的成敗應該是取決於行內的供求因素,以及兩間公司的管理文化的融合程度。今次被收購的是港資公司,但是不代表容易。國企的管理文化受中共影響,員工可以是僱主的擦鞋工具(證據:新婚夜抄黨章、去貴州扶貧)。這一套,香港人非常抗拒,於是才有 2012 年的反對國民教育風波,殺出一個少年英雄 G-phone(黃之鋒)。另一個例子: 2014 年雨傘運動爆發前夕,駐港中資機構的員工被僱主下令(向親友)收集指定數量的反對「佔領中環」簽名(即是跑數),拒絕認命的員工在網上開設報案中心(Facebook 群組)爆料,然後傳媒跟進。換言之,即使被收購的是港資公司,管理文化差異也不容易處理,如果是外國公司更不用說了。

中資的海外併購活動,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不懂得處理對手改朝換代(政黨輪替)所帶來的問題,這是一黨專政制度所帶來的弱點。外國政客的慣用手段,是突然叫停某個已經啟動的大型基建項目,聲稱要重新檢討可行性(可以是回應來自民間的反對聲音,又或者以環保為藉口)替自己爭取談判籌碼。這一招,英國女首相文翠珊 (Theresa May) 剛剛示範過,她用來對付到訪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欲知詳情,請上網。用自己熟悉的工具程序制度,來對付缺乏議會政治經驗的中國政府及附屬國企,是西方人的慣技。以己之長,打你之短,勝算高,又符合成本效益。航運業屬於基建領域,將來中遠海控併購東方海外之後,是否會出現類似的問題,自己想。至於中共是否會改朝換代,跟出走的民企(尤其是海航系)把大量的持股抵押有沒有關係,這個大逆不道的殺頭問題,也是自己想。

插圖來源:
https://www.23yy.com/4180000/4177705.shtml

YouTube 精選:

金管局「智醒」頻道:負責任借貸 (1:5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uGhQuRJWv4
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教育消費者的宣傳短片,宣傳口號:「還得起,先好借。」

Popeye Sing-A-Long (2:0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I1y3MlIHDg
老人院懷舊版卡拉 OK。外國網民的留言:I play this to my grandpa and he sing it from beginning to the end. Never miss a word.

Don McLean - Vincent (Starry, Starry Night) (with Lyrics) (3:5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xHnRfhDmrk
不少財經寫手都指出,中資瘋狂收購海外資產的情況,令人聯想起九十年代初日本資產泡沫爆破之前的日子。當年日本人也是四出收購,購物單包括梵高名畫。日本人喜歡梵高,因為他的畫風受到日本浮世繪畫作的影響。日本企業買下梵高的<向日葵>、<鳶尾花>和<加歇醫生像>,但是不包括這幅<星夜>。泡沫爆破之後,那些名畫降到半價都難以出售,被存放於日本銀行的地下倉庫內。將來中資是否會重蹈日本的覆轍,有待觀察。這首歌的歌詞描寫畫家的悲劇人生。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東方海外官方網頁
http://www.ooilgroup.com

BBC 中文網:希臘港口私有化被叫停 中國絲路歐洲遇挫
2015-01-28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5/01/150128_piraeus_china
節錄:希臘激進左翼聯盟(Syriza)大選獲勝後, 27 日新政府宣誓就職當天叫停了該國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口(Piraeus)的私有化計劃。該港口多數股權按原計劃將出售給中國企業。在上屆希臘政府的推動下,比雷埃夫斯港啟動了多數股權的出售程序,嘗試出售港口 67% 的股權,並選中中遠集團等五家企業成為該港口的最後潛在買家。 2008 年中遠集團在希臘比雷埃夫斯港集裝箱碼頭私有化招標中成功中標,獲得了該碼頭 35 年特許經營權。比雷埃夫斯港口建設是中國通往歐洲的貿易航運線上的重要一環,媒體將此通往歐洲的貿易航運線稱為新絲綢之路。<華爾街日報>曾報導說,中遠在希臘港口的投資成為希臘近幾年來最成功的私有化案例之一。為緩解債務危機,希臘上屆政府對比雷埃夫斯港實行部分私有化。但中遠集團在對比雷埃夫斯港投資初期就引起爭議,比雷埃夫斯港碼頭工會也反對私有化,因為工人擔心中遠集團會大幅度裁員、降低工作條件,並僱用中國廉價勞力取代希臘工人。

Yahoo 財經
希臘國會批准中遠控股雅典港口 中希雙方續磋商合作項目
(來源: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2016 年 7 月 5 日)
節錄:<中央電視台>報道,希臘國會批准中國中遠集團旗下的中遠海運集團,以 3.68 億歐元收購雅典比雷埃夫斯港口管理局 67% 權益,預計在本世紀中,有關投資將帶來 15 億歐元的盈利及創造 12.5 萬個工作機會。

港每遇難關 祖國必援手
(香港)文匯報 2017-06-22
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6/22/HS1706220032.htm
節錄:董建華憶述,香港回歸後第一波遇到的考驗,就是亞洲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泰國貨幣 1997 年 7 月 2 日跟美元脫鈎,是亞洲金融風暴的開端,其後風暴迅速席捲亞洲,衝擊香港。當時,國際炒家針對衝擊香港的聯繫匯率圖利。「結果我們鬥贏了,祖國都很關心這件事,因為有這樣龐大的後盾,所以我們處理問題都比較容易一點。」2003 年,香港爆發了沙士疫情,董建華還記得,當時香港街上鮮有行人,大家出門都帶着口罩,樓價跌了很多,經濟也萎縮了,「我(當時)是特區首長,每天看着死亡數字,非常難過又非常擔心。那段時間大家都是非常痛苦的。」在關鍵時刻,中央伸出了關懷的雙手。當時,中央領導人問他香港有什麼要求,他匯報說香港醫療物資不足。很快支援物資就送來了,「中央的關懷和照顧讓我們很感動。」

東方海外升 7%「賣盤屬謠傳」
蘋果日報 2017 年 1 月 19 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9/19901508
節錄:前特首董建華之父董浩雲創辦的香港最大航企東方海外(港股編號:316)昨傳出賣盤,消息刺激股份曾爆升近 12%,終收升 7.3%,報 42.1 元。但據有董建華「家臣」之稱的東方海外投資公關經理沈志澄指事件是「rumor(謠傳)」。沈志澄解釋指,事件源起上周的一篇分析員文章,其後被人大做文章炒作。沈志澄指該分析機構為航運諮詢網站 Alphaliner。不過,彭博 (Bloomberg) 在晚間引述市場消息人士指出,中遠海運確曾經研究收購東方海外,以助減低成本及擴容。而現時董建華及包括其胞弟、即公司主席董建成在內的家族成員,共同持有東方海外約 68.7% 的股權。而本報翻查 Alphaliner 網站發現該篇報導,海事新聞 splash24/7 援引 Alphaliner 的每周報告指,東方海外(OOCL)將被收購,又指中遠海運及長榮海運是潛在買家。

東方海外賣盤 中遠 492 億吞併
信報財經新聞 2017 年 7 月 10 日
http://www1.hkej.com/dailynews/article/id/1604104
節錄:前特首董建華家族旗下有 70 年歷史的航運王國東方海外(港股編號:316),近期雖曾兩度否認賣盤,最終還是落實賣給中遠海運控股(港股編號:1919)。兩公司昨日聯合宣布,中遠海控聯同其持有 15% 股權的滬市掛牌公司上港集團,以每股 78.67 元(港幣)全面收購東方海外,作價較上周五收市價 60 元溢價 31%,涉及總金額達 492.31 億元(港幣)。交易完成後東方海外將保留上市地位,並承諾兩年內維持公司現狀。據東方海外現時股權分布,董建華家族持股 68.7%,聯合公告提到控股股東董氏家族已與中遠海控簽訂不可撤回承諾,接納有關收購,預料套現 338.24 億元,而所持的 68.7% 股份,當中的 58.8% 由中遠海控買入,餘下 9.9% 由上港接手。中遠海控亦會一併購入東方海外的街外股份,假設要約獲全數接納且交易完成,中遠海控將持有東方海外 90.1% 股權,上港持股 9.9%。

今次要約有待先決條件達成,包括取得所需的監管機構及中遠海控股東批准。中遠海控又承諾,在交易後至少兩年內,繼續聘用東方海外現有員工,維持現有薪酬及福利,並有意保留該公司在港上市地位,東方海外總部及管理職能繼續留在香港。東方海外董事會已成立獨立董事委員會,為公司股東就要約事宜提供建議,並將委任獨立財務顧問。中國遠洋去年 2 月與中國海運完成整合,目前全球市佔率為 8.3%,成功買入東方海外之後,市佔率將達 11.5%,成為全球第三大航運公司,兩家公司貨櫃船隊總運力合共將超過 290 萬標準箱(TEU, 20 呎標準貨櫃),經營船隊逾 400 艘,僅次於丹麥馬士基和瑞士地中海航運。日後中遠海控及東方海外將繼續以各自品牌,提供貨櫃全球運輸服務,並可挖掘協同效應潛力,共同提升營運效率和競爭力,實現長期可持續增長。東方海外自今年初先後多次被傳出售資產,但屢遭公司否認,其股價仍節節上升,年初至今累漲逾 80%,目前更創逾 6 年高位。

Yahoo 財經
中遠:獲中行提供過渡貨款以購東方海外
(原載:香港電台 2017 年 7 月 10 日)
節錄:外電報導,中遠海控財務總監鄧黃君於一個媒體午餐會上表示,已獲中國銀行承諾提供過渡貸款,以支持其對東方海外的收購交易。早前中遠海控聯同上港集團出資近 500 億,收購東方海外,作價較公司股份周五收市價溢價 31%。

林少陽:董家賣盤的迷思
蘋果日報 2017 年 7 月 12 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12/20086296
節錄:消息早於今年 1 月於國內外傳媒流傳,東方海外竟然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否認,最終竟然於半年後證實傳聞不虛。為甚麼過程中東方海外要三番四次否認,在交易完成前,更涉及大量「北水」透過港股渠道,肆無忌憚地大手買貨,當中是否有涉及資訊披露違規,以及是否有人曾進行內幕交易,實有必要讓監管機構多向相關人士了解,以確保本港金融市場公平運作。這單收購作價,相當於東方海外大約 1.4 倍賬面值,高於航運業較早前錄得的兩宗大型併購。若以 2017 年預測市場平均盈利計,市盈率高達 37 倍。從表面看來,中遠海控收購東方海外的作價偏貴。一旦交易完成,中遠海控將成為全球第三大航運集團,兩者產生協同效應,極具戰略價值。自 2009 年開始,航運業曾經歷接近 8 年寒冬,去年韓國一家全球領先的航運企業破產,據報合共清了全球接近 7% 運力,在供求回復平衡下,未來幾年出現一次歷時三數年的周期性復蘇,不出奇。本欄不太明白的是,為甚麼大股東董建華家族,會在行業復蘇之初,雞咁腳(急不及待)將一盤經營了 70 年的祖業,拱手讓予中國國家隊?

樂香園:董建華的分手費
蘋果日報 2017 年 7 月 14 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14/20088955
節錄:單計董建華本人,佢持有東方海外實質權益約 30%,即今次賣家當,他個人可以淨袋 148 億元。那班「智囊」以後唔使再周圍揼地產商心口(跟地產商要錢),一於董伯伯自己出錢出力建設愛國愛港大業,記得投資一帶一路啊。是次交易作價,相當於東方海外帳面值 1.4 倍,比全球最大航運公司馬士基去年併入德國漢堡南美船務時的 1.3 倍仲要高,難怪有人會質疑中遠的出價,可能包含了政治報酬。提醒番(請注意),今次交易並非沒有暗湧,事關仍要待美國、歐盟的反壟斷審查批准。有口痕友就話(花生友或吃瓜群眾這樣說),今次交易雖然和以往中資對外做大型收購一樣,係(是)有失敗分手費的安排,如果交易拉倒,中遠要賠償 2.53 億美元(約 19.7 億港元)畀(給)董家。但與正常做法不同嘅係(的是),今次交易條款講(說)明,如果是因為美國或歐盟反對而令交易失敗,係豁免唔使賠嘅(是不用賠償的)。咁嘅(這樣的)安排,唔多唔少(不多不少)都反映中遠的憂慮和董家的議價能力。

Bloomberg News - China Deal Watch
https://www.bloomberg.com/graphics/2016-china-deals/
Extract: On July 9, China’s Cosco Shipping Holdings Company Ltd. & others agreed to buy Orient Overseas International Ltd. for $6.3 billion. Here’s how this deal compares to China’s other overseas acquisitions this year:

China's Dealmaking Tycoons Scrutinized by Banking Regulator
Bloomberg News (2017-06-22)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7-06-22/cbrc-said-to-seek-details-on-wanda-fosun-hna-overseas-loans
Extract: Chinese regulators stepped up scrutiny of the country’s most prolific overseas acquirers, asking banks to report their exposures to the companies after last year’s unprecedented outbound takeover spree. The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中銀監)asked some bank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on overseas loans made to Dalian Wanda Group Co., (萬達)Anbang Insurance Group Co.,(安邦) HNA Group Co., (海航)Fosun International Inc. (復星)and the owner of Italian soccer team AC Milan, according to people familiar with the matter. The inquiries, which come a week after reports of an investigation into Anbang’s chairman, are likely to put a further chill on China’s outbound takeovers after tighter capital controls cut deal activity this year by 56 percent from the same period in 2016. By targeting some of the country’s most powerful tycoons, Xi Jinping’s government may be sending a signal of its commitment to cleaning up the financial system before a key Communist Party leadership reshuffle later this year.

Why China Is Scrutinizing Its Biggest Dealmakers: QuickTake Q&A
Bloomberg News (2017-06-22)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7-06-27/why-china-is-scrutinizing-its-biggest-dealmakers-quicktake-q-a
Extract: Chinese officials have stepped up scrutiny of the country’s most prolific overseas dealmakers -- Dalian Wanda Group Co., (萬達) Anbang Insurance Group Co., (安邦) HNA Group Co. (海航) and Fosun International Inc.(復星)The added checks by China’s banking regulator build on a campaign to slow the pace of China’s overseas takeovers, which surged to a record last year.

Behind China's Boldest Dealmaker, Billions in Pledged Shares
Bloomberg News (2017-07-13)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7-07-12/behind-china-s-boldest-dealmaker-billions-in-pledged-shares
Extract: HNA Group Co. (海航)supercharged its transformation from an obscure Chinese airline operator to a juggernaut capable of amassing multibillion-dollar stakes in globally recognized brands, including Hilton Worldwide Holdings Inc. and Deutsche Bank AG. Now China’s boldest dealmaker, with more than $40 billion of acquisitions spanning six continents, faces growing regulatory scrutiny from Beijing that threatens to spook bond investors and raise HNA’s financing costs when most of the shares pledged to fund its buying spree are declining. If the value of its collateral falls enough, HNA could be forced to sell its holdings to repay debt. HNA and its units have pledged at least $24 billion of shares across 15 publicly traded firms, including the Hilton and Deutsche Bank stakes, filings show. There’s nothing inherently wrong with share pledges or collateralized borrowing. Still, it’s the degree to which HNA has relied on pledged assets to fund its acquisition spree that concerns credit-rating agencies and analysts. In at least 11 of the 15 cases in which HNA disclosed a pledge of publicly traded shares, more than 90 percent of its stake was exposed to creditors, according to data from public filings compiled by Bloomberg.

海航被揭抵押股份市值 1888 億
公司稱屬資金運用 市場常見明白風險
信報財經新聞 2017 年 7 月 14 日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headline/article/1607829/海航被揭抵押股份市值1888億++
節錄: 彭博 (Bloomberg) 引述監管文件指出,原來海航及其子公司先後抵押 15 間上市公司的股份,涉及市值至少 242 億美元(約 1887.6 億港元),其中更把 11 間公司所持的 90% 或以上股份抵押予債權人,包括在跨國酒店集團希爾頓及德意志銀行的全部持股。報導引述,連沒有上市的海航集團也抵押了自身的 17% 股權;海航系內相關實體則抵押了數十億美元非上市資產,包括控股公司股權、土地使用權、高爾夫度假村及飛機等,堪稱「押得就押」。內地抽緊銀根,在市況回穩下,不少企業甘願承受斬倉風險,把控股權用作抵押借貸。事實上海航系過去已多次押股,在本港上市的海航實業股份(港股編號:0521)及海航基礎股份(港股編號:0357)均曾公告大股東押股,而滬 A 股海航基礎(600515.SH)及深 A 股海航投資(000616.SZ)等也於去年連環押股。為投資香港啟德項目,去年海航集團來港籌措35億元一年期過渡貸款,據悉東亞銀行(港股編號:0023)、重慶銀行及南洋商業銀行有份牽頭。中銀監上月中要求各家銀行排查海航、萬達,以及復星(港股編號:0656)等活躍於海外併購企業的授信及風險,彭博指出,內地機構檢查海航等海外併購的貸款風險,令其所持股份價值下跌,海航所持的中港兩地股份,今年以來損失近 20 億美元市值。

相關的文章:

學壞師
2016 年 10 月 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10/blog-post.html
節錄:霍英東對香港的貢獻,並不止於引入西方國家的分期付款買樓方式。不少文字資料都指出, 1986 年董建華的家族生意東方海外出現財困,是霍英東注資令東方海外避過破產的命運。霍英東引入的是否(來自中資銀行的)紅色資金,是國家機密。霍家的生意沒有上市,所以無法查證。但是董家從此染紅,從親國民黨變成親共產黨,卻是事實。而中國共產黨得到的好處,是可以動用董家在台灣和美國政壇的人脈。至於老董做特首是否向中共報恩,自己想。

外省人與上海幫
2015 年 12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12/blog-post.html
節錄:「上海幫」的影響力從昔日的經濟層面,延伸至今日的政治層面。亦即是說,香港的特首選舉,背後牽涉一些歷史悠久的利益集團,又跟中國共產黨內部的派系鬥爭扯上關係,內情複雜,難以預測。幾十年前,「上海幫」為保身家性命財產南下香港。幾十年後,他們的兒孫卻要跟共產黨合作或勾結。中國政治之詭異,可見一斑,所以李嘉誠撤資是對的。

做官
2009 年 12 月 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12/blog-post_3935.html
節錄:費孝通的文章<論紳士>:做官是得到安全和保障的必要手續,有一點像打防疫針,在打針期間可能有反應,做官是有風險的,可以被抄家,被斬頭,皇上是難侍候的。可是反應受過,就可以免疫了。當然,這個比喻有一點不太切,防疫針只能自己免疫,而做官所能掩護的領域卻不止個人。於是又發生了一種辦法,就是一個集團派代表去做官;一人升官,雞犬安寧。

國產財技
2016 年 3 月 1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3/blog-post_16.html
節錄:過去兩三年,中資積極在香港收購商廈和參與投地(例如:中信泰富、中國海外、萬科、雅居樂、碧桂園)。相比之下,地頭蟲(華資)則謹慎得多(證據:梁振英上台之後的三年內,李嘉誠的長實系甚少出手投地)。中資進而華資退的情況,同樣出現於銀行界(例如:越秀收購創興銀行)和証券界(例如:海通証券買大福証券)。中資入城,執行政治任務,接管具備戰略價值的行業,順便走出去兼轉移資產,一舉兩得。(提示:浴血太平山+誰情願寸地都給你霸領)

去留之間
2013 年 7 月 2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26.html
節錄:香港的營商環境變化多端,風高浪急,充滿挑戰,去留之間,充份考驗生意人的眼光與智慧。八九十年代,英資開始部署淡出。華資接力的結果,是地產霸權坐大,成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未來是否會由往績欠佳以及肩負政治任務的中資接手,有待觀察。近年多宗的跨國收購合併活動均顯示,國家隊高價接貨的一刻,極有可能是派對終結,又或者是某個行業開始走下坡之時。

交數(四)
2014 年 8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8/blog-post.html
節錄:各行各業的打工仔女紛紛向傳媒投訴,開工的時候,老闆送上反對「佔領中環」的簽名表格,不簽就要丟飯碗。簽名以外,還要參加指定的活動(例如:遊行)。網上世界也有人組織「被迫反佔中苦主大聯盟」,在 Facebook 開設專頁,成立虛擬的「報案中心」,而報案人士包括拒絕認命的中資機構員工(僱主名單:華潤、中銀、中旅)。香港是商業社會,用飯碗要脅港人,是偉大祖國的慣技。

草船借箭
2015 年 6 月 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6/blog-post.html
節錄:過去兩、三年,中國的 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和 ODI (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 的金額接近持平。外資大行經濟師的看法:前者降,後者升,趨勢持續的話,幾年之後 ODI 將會超越 FDI ,走出去的會超過引進來的。對西方國家的跨國企業來說,中國的實體經濟早已不再吸引,下一輪的投資熱點可能是跟美國關係改善的緬甸或古巴。因應形勢轉變,偉大祖國試圖透過香港,引導外資進入金融市場,透過另一管道,讓洋鬼子繼續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南洋幫(八)
2015 年 3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3/blog-post_17.html
節錄:從清末開始,南洋華僑跟中國大陸的關係,經歷幾番轉變。祖國的面貌也不斷變化:從文化根源、夢中故鄉,到國民黨或共產黨執政,黨國一體的民國與新中國,再變成跨國收購合併活動中的紅色生意夥伴。最新的發展,是某些由南洋華僑所創辦的老字號可能會消失(提示:集友銀行),九十一歲的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剛剛撒手塵寰。一個時代結束了,南洋華僑跟中國大陸的關係,進入另一個階段。

離岸中心(四)
2009 年 1 月 1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01/blog-post_18.html
節錄:銀行家來自潮州,戰後在香港創業。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年,他受一位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委託,接收了一筆來自廣東省政府的五億港元巨款,另外還有一筆數目不明的美元。那筆錢當中有沒有國民政府來不及調走的資金、因戰亂而被凍結的海外華僑匯款,以及共產黨抄家得來的財富,天曉得。銀行家把錢存入香港的獅子錢莊生息,那是大英帝國的金融旗艦。跟銀行家接頭的共產黨員,是個帶兵的客家人,來自廣東梅縣。(提示:南洋商業銀行)

留下買路錢(二)
2011 年 6 月 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06/blog-post.html
節錄:交保護費,要交給有能力維持秩序的人。這個道理,生意人一定懂。在缺乏法治和治安不靖的地方,生意人的身家和性命都缺乏保障,正常的商業糾紛亦無法透過司法制度解決。生意人為求自保,需要尋找有力的靠山,保護費於是成為必要的開支。這是沒有辦法當中的辦法,商人必須托庇官府或者黑社會,才能保命。「紅頂商人」胡雪巖 (1823-1885) 是官商勾結的表表者。

愛國生意
2016 年 11 月 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11/blog-post.html
節錄:以為可以做福兒孫,結果變成禍延子孫。這盤生意的資產負債表 (Balance sheet) 已經無法平衡了。那些小便宜、小甜頭(例如:人大或政協身份所帶來的各種好處),只不過是贏粒糖(粵語:得到糖果作為獎賞)。你所輸掉的,不是工廠,而是家族的聲譽,以及兒孫的前途。生意人不明白,中國共產黨每隔一段日子就會發瘋,然後犧牲一批追隨者。跟車太貼,容易出事。

漢賊不兩立
2015 年 9 月 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9/blog-post.html
節錄:至於跑到北京跟習近平握手,被深綠陣營形容為「賣台投共」,變相替蔡英文助選的連戰爺爺,只不過是插科打諢的小角色(台灣網民的說法:勝民爸爸去那兒?)。電視機前,輪椅上的粵藉國民黨老兵肯定會用袁崇煥的名句「丟那媽」問候他。至於蔣公的反應,離不開寧波方言「娘希匹」。罵共匪,當然要用方言才過癮,難道要用共匪的語言普通話?

父子情仇
2015 年 12 月 3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12/blog-post_31.html
節錄:華人社會,長子跟父親的關係很極端,難以和平共處。若非絕對服從,便是反叛或對抗。富二代的心魔,是如何證明自己。繼承父業然後做出成績,別人會覺得你靠父蔭,並非靠自己的本事。繼承父業之後結業清盤(提示:鏞記),別人會認為你是敗家仔(子),令男人的面子和尊嚴受損。不論成敗,兒子都無法證明自己。既然如此,倒不如另尋出路,做一些父親沒有做過的事情。

事業集團
2011 年 2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02/blog-post.html
節錄:由於老闆三妻四妾,女人們為了保障自己和孩子的利益,會爭相拉攏老臣子,又或者安插自己的人馬進公司,中下層的員工於是被迫捲入宮廷鬥爭之中,他們的事業和家庭也間接地受到影響。家族企業的規模越大,受影響的人就越多,所帶來的傷害也越深。結果是,不論老闆還是員工,都忙於應付家族企業內部的利益矛盾和權力鬥爭,並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理會外面的世界,於是一次又一次地與世界潮流擦身而過。

15/07/2017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