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8日星期三
中史老師
如果港大文科女生的出路,不再是政務官,而是色情片的女主角(提示:大波 Candy),那麼中大文科男生去新界區的戲院觀看日本色情電影,就更加閒過立秋(粵語:雞毛蒜皮)。問題在於中大文科男生的職業 ―― 他是可憐的中史老師。
對中大稍有認識的人都知道,創校先賢包括幾位避秦新儒家,在大陸變色前夕南下香江(提示:錢穆),哀花果之飄零(提示:唐君毅),試圖保存中國文化的香火,即是傳燈。據說幾十年前有人教書時罵毛澤東(提示:牟宗三)。換了今天,紅色勢力進駐校園兼插手校政,也許教席不保,然後又會有人跳出來唱黃友棣作曲錢穆(圖右)寫詞的校歌(提示:手空空,無一物),今次應該不是用離岸公司囤地的會計系畢業生劏房波(陳茂波)。萬一閣下太年輕,或者翻牆而來,不認識錢唐牟諸君,請上網。
壞男人 7 號
回頭說這位文科男生(下稱:壞男人 7 號)。壞男人 7 號其貌不揚,出身寒微,沒有家底與人脈,文科學歷在商業社會又不怎麼值錢,畢業之後,浮浮沉沉,最後找到一份教書工作,在一間屬於 Band 2 尾或 Band 3 頭的中學教授中國歷史,解決生計,但是不敢奢望有甚麼事業成就,向上流動就更加談不上。這種條件的港男,很難找結婚對象。然而,就算你願意向現實屈服,也是無法擺脫社會制度的壓迫。
中史科被廢(失去必修科地位)的那一天,7 號心情鬱悶,不知道應該何去何從。男人心情欠佳的時候,就容易沉迷酒色或賭博,7 號也一樣。下課之後不想回家,迷迷糊糊,遊遊蕩蕩,結果蕩進一間新界區的電影院,買了一張門票,可以在同一日之內,無限制地觀看多部日本色情電影。換言之,你可以由早看到晚不出來,在淫聲浪語中徹底忘記殘酷現實,又或者讓下半身發揮原始本能,亦即是關掉腦袋的思考功能。對,男人身上的血,只夠支持一個器官的正常運作,那是 Robin Williams (1951-2014) 的名句。這種電影院發源於日本,由於地點欠佳,設備陳舊,觀眾老化,只能長期播放色情電影,靠不懂上網的好色老翁支持,勉強經營下去。
由於關掉腦袋, 7 號忘記了教書先生的頭號守則:做壞事必須選擇一個遠離學生或家長的地點。他拖著發軟的雙腿離開電影院的時候,一張熟悉的臉孔連跑帶跳衝過來,大聲叫:「阿 Sir 乜咁啱呀!」(港式粵語:老師這麼巧呀!)對,是他的學生,還沒有脫掉校服。看見熟悉的校服, 7 號嚇醒了,立即回魂,把學生拉進茶餐廳,請他吃了一頓飯,用大哥哥的語氣跟他分享性經驗和進行性教育,費一番功夫,總算封住性早熟小男生的大嘴巴,沒有在學校中公開這件事。至於 7 號有沒有洩漏考試試題,自己想。(提示:逃學威龍+安史之亂)吸收教訓,7 號從此不敢再踏足電影院,而是躲在家中看 AV。事業上,他試圖轉型教通識科,那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原因?是香港人都知道,中史、中文、通識、基本法,都不過是改頭換面的國民教育,港式粵語叫「斬件上」,即是把肉類切開上碟,是(以港大校友為骨幹的)特區政府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投誠示忠的古惑招數(即:投名狀)。所以高官和富商的孩子,不會在香港讀書,洗腦是窮孩子的專利。台灣人的說法:「人家的孩子死不完。」
對, 7 號很「柒」(註釋:香港的舊式雜貨店把 7 寫作「柒」,港式粗言罵男人「欠柒」是指已經去勢的太監、奴才、走狗,例如:689)。他不但缺乏警覺性,而且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誤交損友。上述這個故事,是他的豬朋狗友壞男人 8 號在飯局中告訴我的,他們經常一起幹壞事(自己想)。8 號說,那種戲院,設備陳舊,燈光昏暗,地面濕滑,出入要很小心。我把話挑明:「你想同我講(粵語:跟我說)精盡人亡?」8 號笑住轉身,走入男廁,清點存貨。男人的煩惱,離不開那話兒。
插圖來源:
圖左: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76/21/1895/123227806.jpg
圖右: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錢穆
YouTube 精選:
電影<逃學威龍 1 >:周星馳出貓衰左(粵語版)(6:0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ceRGUxP168
中史測驗:平定「安史之亂」的唐朝名將是誰?「牛李黨爭」是甚麼?
陳秋霞:<偶然> (2:2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8Y1ytYp6ck
如何令肉麻情詩變得動聽,答案是音樂。陳秋霞替徐志摩的<偶然>譜曲兼主唱,救了不少老一輩的中文老師。這首歌出自電影<秋霞>(1976),由陳秋霞和鍾鎮濤主演,當年陳秋霞 19 歲。這首歌成為她的代表作,日後被多位年輕歌手翻唱。
張清芳:<偶然> (4:0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3Sa3MVdY3I
這是張清芳的版本,她出過一張專輯,翻唱別人的歌。這個 MV 在上海取景,由外白渡橋開始。香港的葉麗儀曾經站在同一地點,高唱國語版的<上海灘>(黃曉明主演的新版<上海灘>電視劇的主題曲),那個 MV 在 YouTube 可以找到。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題目:<九十分鐘香港文化史>
作者:陳冠中
書名:<下一個十年:香港的光榮年代>(P. 16-17)
出版: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0-19-800181-2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541.209391 7535
節錄:1949 年後,國學及人文學科在大陸都受到高高在上的唯物史觀所遮蔽,歷史學家錢穆、哲學家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等等的許多學人,他們都長時間借住殖民地,或圖振興國學,或嘗試結合儒學與歐陸哲學,想像著挽狂瀾於既倒。一百四十年前的王韜模式一再重現:不容於大陸而避居香港,在殖民地著書立說發出聲音,回頭再影響大陸。香港是當代中國思想在某些時期的孵化器,在另一些時刻的推動器,甚至曾在萬馬齊喑的日子成為海內外孤存的一盞明燈。
維基百科:錢穆 (1895-199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錢穆
節錄:1949 年 8 月 12 日起,新華社連續發了六篇評論<中美問題白皮書>的文章,其中五篇為毛澤東親自執筆;在 8 月 14 日<丟掉幻想,準備鬥爭>一文中,毛澤東點名胡適、傅斯年與錢穆受美帝控制,錢穆既憤怒又擔憂遭到迫害。 1949 年 10 月,錢穆隨華僑大學南下香港,出任「亞洲文商學院」(新亞書院前身)院長。 1950 年,亞洲文商學院更名「新亞書院」,使流亡學生得以絃歌不輟;而辦學有成,亦獲香港政府尊崇,於 1955 年贈予香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1956 年,錢穆與胡美琦在香港結婚。 1960 年,錢穆應邀講學於美國耶魯大學,又獲頒贈人文學名譽博士學位。 1965 年,錢穆正式卸任新亞書院校長,應聘馬來亞大學任教。錢穆一生以教育為業,五代弟子冠蓋雲集,余英時、嚴耕望等人皆出門下。
維基百科:國史大綱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國史大綱
節錄:<國史大綱>乃近代歷史學家錢穆所撰寫的一本通史性論著,主要闡述中國從上古到現代的發展歷程。全書主要是貫徹了錢穆的思想觀點:強調傳統的價值。他反對近代中國學術界以科學或馬克思主義否定中國古代社會的特質。他在書中說:「今求創建新的古史觀,則對近人極端之懷疑論,也應稍加修正。」民國二十六年(1937 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錢穆倉促地從北平(今日北京)逃離至西南大後方,教學多年來的大量教材悉數失散。時中國面臨國家存亡時節,錢穆有感於中國國運飄渺,儘管他本身相信抗戰中國會贏得勝利,但也對中國的命運抱持最壞的打算。錢穆在雲南鄉下的偏僻之處寫下<國史大綱>,他是抱著「中國人寫中國最後一本史書」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國不幸敗戰覆亡,至少留給後人一本中國史書,讓後人知道中國的歷史及文明成就,激勵後人復興中國之心。
國史大綱_錢穆_在線閱讀(簡體版)
http://www.sbkk88.com/mingzhu/zhongguoxiandaiwenxuemingzhu/guoshidagang/
維基百科:唐君毅 (1909-197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唐君毅
節錄: 1963 年,新亞書院與崇基學院、聯合書院合組成香港中文大學,出任新亞書院哲學系講座教授,兼任教務長及哲學系系主任等職。唐氏在 1968 年至 1978 年擔任新亞研究所所長期間,廣邀學界名宿來校主講文化講座,令香港一時成為研究中華文化的重鎮。1975 年,任台灣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1978 年於香港病逝。國際哲學界公認他為「當代新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2003 年四川省宜賓市成立了「宜賓學院唐君毅研究所」,又建立了「唐學網」及出版<唐學>集刊,內容欄目包括「生命垂範、唐學通論、體系與方式、哲學與文化、宗教與道德、教育與人文、儒學與時代、君毅眾學、故園文化」等等。香港中文大學於 2009 年唐先生百歲冥壽時在中大校園內樹立了他的銅像以紀念他。
唐君毅的愛情的形上學
humanum.arts.cuhk.edu.hk/~kwaipiu/general/life/12-love-appTR.doc
這份文件簡述唐君毅先生的<愛情之福音>中的觀點。
何仁富:<愛情之福音>及唐君毅的情愛哲學
—— 唐君毅早期思想研究之一
http://blog.sina.com.tw/wissenschaft/article.php?entryid=258348
節錄:在唐君毅先生眾多的著作中,他的早年作品<愛情之福音>是本十分奇特的小書。該書寫於 1940 年,初版為正中書局 1945 年 1 月, 1982 年由正中書局出了修訂十二版, 1988 年<唐君毅全集>出版時收入第二卷。 唐君毅在<愛情之福音>一書中提出了一種形而上的愛情理論。依據這一理論,男女之間的愛情絕對不是生理慾望的現象,而是精神的表現,是超越個體生命而直通宇宙真實的道路。 另一方面,唐先生又以自己的切身體會和從柏拉圖而來的思想靈感,將愛情理解為「分離」的宇宙靈魂求圓滿的過程。總而言之,通過愛,人與宇宙互相滲透融化成一體。
(Auntie 的補白:唐君毅先生的愛情觀非常純潔、高貴和柏拉圖,跟商業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南轅北轍,讓你明白避秦新儒家在香港的影響力為何局限於馬料水。得罪講句,唐君毅先生如果依然在世,有機會見識今日香港的情場生態,應該會吐血。)
維基百科:霍韜晦 (194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霍韜晦
節錄:霍韜晦,廣東廣州人,思想家、教育家、新人文主義與性情學之倡導者。曾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中西哲學二十餘年,現在香港法住文化書院院長、新加坡東亞人文研究所所長,並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京大學、廣州中山大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之客座教授。
霍韜晦:香港知識分子何在?
―― 論當前世界政治的躁動與香港學生「佔中」
(原載:<法燈> 387‧388 期, 2014 年 10 月 1 日)
http://www.dbi.org.hk/web/FD/fd_387&388_s.html#.WFtTStR97eM
節錄:青年的可愛,在有理想、有熱血,但青年的欠缺,亦正在其思想的簡單,易受煽動,正如香港某些人要爭取「真普選」,以「命運自主」,「奪回我們的未來」來包裝,試問是甚麼意思?難道要香港獨立嗎?要否認我們自己是中國人嗎?為甚麼要否認?這些問題必須問到底,你纔知道自己在做甚麼。「五四」「六四」之所以贏得巿民支援,是因他們的出發點是愛國,不為自己謀利益,甘地、馬丁路德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為民族獨立,為取得公民的平等身份。如果公民抗命中間夾有一絲一毫自己利益的話,就不會得到同胞的尊敬。
以此來看香港學生的「佔中」,理由就不充分,因為完全沒有必要這樣抗爭。即使要奉行西方民主,也可以從長計議,也可以逐步邁進。為什麼要那麼高調,拒絕協商呢?何況,我們難道沒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一定要按照「國際慣例」嗎?學生的叫價,已達到不可理喻的地步。還要衝擊政府總部,發動罷工、罷課,癱瘓香港,讓所有香港人都付出代價。一時憤激,便要玉石俱焚,為什麼呢?四十年前香港大學生「關社認祖」、「誓死保衛釣魚台」,但現在保衛的是自己的選舉權,變化太大了,像中了蠱,小心別犯下彌天大錯。
(Auntie 的補白:霍韜晦是唐君毅的學生,授業時間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初霍韜晦在中大任講師,教授中國哲學,之後自立門戶,創辦法住機構,提倡性情教育。讀過霍的文章,他認為唐君毅等人做錯了一件事,以為培養了足夠的老師,國學或儒學就可以傳承下去,結果弟子們成為老師之後,卻被教育界的官僚制度所束縛或消耗,國學或儒學變成寫論文的死學問,無法落實於日常生活層面,令避秦新儒家在香港的影響力不出馬料水。他認為要糾正錯誤,就要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以及強調實踐,於是北上到粵西辦學。政治立場方面,他是本土派口中的「大中華膠」,認為西方民主制度並非香港的出路,港獨更加是萬萬不可。 )
梁文道訪問盧瑋鑾(筆名:小思)
讀書好 Issue 31 (Apr 2010)
http://www.books4you.com.hk/31/pages/page8.html
簡介:小思老師提到五十年代在金文泰中學唸中一,因為成績好,被肩負特殊任務的師兄師姐拉去參加讀書會,所讀到的第一本書,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群師兄師姐後來全部被港英政府遞解出境(提示:六七暴動),她考入香港中文大學(簡稱:中大),入讀新亞書院,成為避秦新儒家錢穆和唐君毅的弟子。小思老師說,職業學生通常都是高材生(提示:曾德成)。她年輕時面對國共兩股勢力的經歷,是不少老一輩香港人的寫照。金文泰中學以第十七任港督金文泰 (Cecil Clementi) 命名,是殖民地政府開辦的中文中學,幾十年前的畢業生幾乎直入中大,研究文學史的小思老師和前警隊一哥李明逵都是好例子。八十年代,盧瑋鑾曾經接受蕭紅丈夫端木蕻良的委託,協助尋找埋於聖士提反女校的一半蕭紅骨灰,但是不成功。 另一半的蕭紅骨灰,早於五十年代在文化界人士的統籌下遷葬廣州。1941 的聖誕節,香港淪陷於日軍之手,令兩位女作家(蕭紅和張愛玲)滯留。欲知詳情,請上網。
維基百科:牟宗三 (1909-199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牟宗三
節錄:牟宗三,字離中,生於山東省棲霞縣牟家疃,祖籍湖北省公安縣。 1927 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 1929 年升入哲學系,並於 1933 年畢業。 1949 年往台灣。 1960 年往香港,先後在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任哲學敎授及導師,退休後,定居台北。 1995 年 4 月 12 日下午三時因器官衰竭逝於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曾獲香港大學榮譽博士學位,及台灣行政院文化獎。曾任教於華西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浙江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海大學、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化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他獨力翻譯康德的<三大批判>,融合康德哲學與孔孟陸王的心學,以中國哲學與康德哲學互相詮解。
陶傑:董伯說反共
蘋果日報 2015 年 5 月 12 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art/20150512/19143773
節錄:反共如果不能當特首,特區一家大學,以反共份子命名圖書館,又如何?中文大學就有一家「錢穆圖書館」,而錢穆是一名頑固反共份子。錢穆在「中國思想史」的結論說:「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是近代中國新生唯一的啟示,此刻在中國蔓延猖獗的共產主義,最多將是一個有骨骼有血肉的行屍。」這樣詛咒,像一道符,難怪中大拒絕解放軍來吃飯參觀。錢穆圖書館不如改名為「董建華圖書館」比較好。不止錢穆,中大新亞書院的牟宗三在「中國文化的省察」的演講課中,也有反共言論:「近代中國人看起來似乎聰明,實際上很差。炎黃子孫怎會如此淺薄呢?其來有自,只有小聰明,沒有真智慧,遇事便沒有見識,要不然,共產黨如何能出來?堂堂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歷史,深度的文化傳統,居然會出現像毛澤東這樣的人,簡直不可思議,你說怪不怪?」牟宗三不止反共,還嘲辱中國人呢。這樣的人,開設的書院,英國人津貼,愛共愛國的董伯,當特首時,卻也沒有封掉,你說怪不怪。
陶傑:教不下去的中史
蘋果日報 2016 年 9 月 21 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art/20160921/19776414
節錄:香港兩成年輕人心歸港獨,不認做中國人,除了因為中國欽點了一名「港獨之父」做了特首,另一個原因,眾所周知,是二十年來的特府,廢除了中學的中國歷史教育,欲滅其國,必滅其史,特府大力扶助下一代脫中拔根。英治時代,英國的殖民地官閒來都喜歡鑽研歷史。但英國人很聰明,對於殖民地香港的中史科,既不促進,也不取消,任由一伙南來的民國文人自行編中史教材。一大堆死了的名詞先行,要求背誦填充,一群舊時代的老夫子,以他們自己才看得懂的方式寫教科書,上課搖頭晃腦地感時憂國,到近代史更加上許多謊言。八國聯軍殺進北京,令你從小認為:關我屁事?慈禧逃走西安,反而覺得活該,八國聯軍追上去殺了這個老婦,更好。但那位中史老夫子講到此處,竟然目泛淚光。你懨懨欲睡,打個呵欠,瞥一眼腕錶,快下課了,心想,如何考好 SAT,快點去美國進 MIT。
歷史的趣味:蕭若元專訪
讀書好 Issue 92 (May 2015)
http://www.books4you.com.hk/92/pages/page8.html
節錄:還建構了一些如禮義之邦、泱泱大國、中國人是和平等迷思,後來到了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時就建立了另一個傳說:中國是被列強侵略的,過程中受盡苦難,所以大家要有「中國夢」。這是建基於一種屈辱的解釋,令你相信它,而當中利用了我們一部分的天性,就是我們劃圈的天性,華夷之辨古代已有,再經後來的人不斷加固、不斷劃圈。正因為我們有這種天性,所以才能被洗腦,而在不停的洗腦之下,就變成了中國人良心的一部分。所以,就算今天不少人會嫁給外國人,心底裏依然是相信這套說法。
葉建源(立法會教育界議員):中史科真正面對的挑戰
明報 2016 年 11 月 16 日
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61116/s00012/1479232779152
節錄:由於政治環境的劇變,中史科成了當前最受關注的中學學科之一。社會上普遍希望提高中史科的教育成效,可惜不少討論基於不正確的資料以致嚴重失焦。遠的如北京<人民日報>海外版 11 月 12 日刊出的文章,指稱特區政府在 2000 年取消了中史必修科的地位,又指 2009 年「削減選修科目」後「無人問津」,中史在特區政府連番摧殘下日漸式微,因而港獨思潮逐漸滋長云云。近的如包括丁新豹等 300 多名本地歷史專家在梁頌恆游蕙禎宣誓風波中發表聯署聲明,要求「全面恢復」中史作為獨立必修科的地位,意指中史曾經一度是中學的獨立必修科,其後被政府廢掉。社會因而聚焦在「必須恢復獨立必修科」這個偽命題上,以為錯在特區政府,只要把中史科地位撥亂反正,便可全面解決問題。這反而把中史科面對的真實困境輕輕錯過,對特區政府固然不公平,也對改進中史教育成效沒有幫助。
BBC 中文網:香港觀察:陳茂波講母校精神弄巧反拙
作者:黃偉國
日期: 2013 年 7 月 30 日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hong_kong_review/2013/07/130730_hkreview_paulchan_chenmaobo
節錄:力推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發展局局長陳茂波, 7 月 22 日被報章爆出其妻子及家人在當地擁有三幅農地, 1994 年以 35 萬元買入,若政府收地發展估計可坐收逾 1200 萬賠償,狂賺三十多倍!令人側目不僅是他不盡不實的擠牙膏式回應,而是身為基督徒和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畢業生的他,在堅拒下台時引<聖經>和新亞精神,令人覺得不倫不類,更惹起教友和校友的反感,認為他是在褻瀆教義和校訓。
在 7 月 25 日立法會會議上陳茂波面對要他辭職的壓力,引述<聖經>說他為人的宗旨是「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又引述新亞校歌「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千斤擔子兩肩挑,趁青春,結隊向前行」。陳引用新亞校歌,立時激起了不少新亞人的反感。事實上,陳茂波的引用確是不倫不類,這幾句校歌,是描繪當年錢穆、唐君毅等新亞名儒,如何在貧困匱乏下仍然堅持辦中文專上教育和推崇中國文化,但陳茂波高官厚祿,滿手資產,先被指經營悶熱擠迫環境惡劣的劏房牟利,現在洗不清囤地自肥的嫌疑,他引用校歌圖戀棧權位,怎不激起反感?因此,新亞畢業的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形容,陳茂波引用新亞校歌的那天是「新亞院(校)歌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中大學生會發公開信,批評陳茂波對新亞校訓主張的「誠明」亳不尊重,新亞先賢們若在世必會扼腕嘆息。新亞書院學生會幹事會更發表聲明,指責陳厚顏無恥,引用<聖經>和新亞校歌只為了逃避責任。
盧斯達:以造謠守護中大價值 —— 及中大無菌狂熱
http://dadazim.com/journal/2016/01/sacred-place-for-leftard/
節錄:中大學生會,有得選等如無得選,因為十九年來萬世一系,由左翼社運建制系統指定下一代,下一代指定再下一代。「老鬼」權威無上,下莊其實是由上莊形塑的。十九年之後,有一支打正旗號,不滿左翼社運建制的人馬出來選學生會,很大膽,但注定要付出代價。社運是一個產業鏈,而它開始的其中一個地方,肯定是馬料水的綠嶺山頭。在過去,港大是殖民地大婆學生,中大後起,在仕途上輸在起跑線,於是轉而以道德競尚,注重「社會公義」;又有「認中關社」愛國傳統,跟港大人進入英國佬管治階層,大異其趣。這是實際發展,也反映出當年中大人的心理需求。中大的左翼傳統,培養出一代又一代高談理想的大學生,於是慢慢形成了某種中大獨有的價值體系。因為中大一向是被想像為一個無菌世界 —— 我強調,只是想像中如此。但中大人的這種想像,變成獵巫,變成鬥爭工具(例如今次以此牽起攻勢),是很弔詭的現像。正是因為大家心知,香港是一個在叢林資本主義無力自拔的社會,他們就更加狂熱地守護「純潔的中大」,中大就好像處女,不能沾污。然而,歇斯底里的要維持一所大學的某種秩序,是因為他們理想的秩序,事實上在外面已經失落,所以只能靠維持「大學裡的公義」來作為心理補償。
盧斯達:香港應該結束流亡
http://dadazim.com/journal/2016/06/end-of-asylum/
節錄:他們會說,香港是中國裡面唯一一個自由的城市、香港是中國裡面唯一一個可以悼念六四的城市、香港是中國裡面唯一一個可以買到正常奶粉的………每聽到此待套語,我都會有一種進入了法輪功小街站的異域感 —— 香港在哪裡?我們在哪裡?在這套別人送給我們的宏大論述中,我們消失了。香港從來只是手段,而非目標。從孫中山在香港籌備革命以來,目標仍是中國;香港永遠是借來、被借,流落在不同的恩客手中,暫借了幾晚溫柔,之後中出即飛。這段小小的感情,恰似飛鴻踏雪泥,雪融了,我們就是陌路人。香港的「中國論述」,不論如何光輝,別人的始終是別人的。我們的才是我們的。若非如此,我們的最後還是會變成別人的。他們溫情款款,信仰民主自由普世人權,但他們理所當然將別人的東西,當成自己的。香港以前無論如何,都有大英帝國供養。現在沒有了,再不能這麼優柔,不能任由別人的器官或者思想進進出出,而自己沒有一個底線,或者主體。香港不能再永遠成為別人的手段,這裡首先是關於於七百萬人的福祉和思想,而不是永遠的「中國境內唯一如何……」的地方。別人要來就來,但不要忘記,他們是客,我們是東道主。必要時,香港人要用比較難看的方式,去創立這裡的規則。
相關的文章:
陶傑 vs 梁文道(三)
2008 年 2 月 2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8/02/vs_21.html
節錄:對中文大學有點認識的人都知道,錢穆和唐君毅等人痛惜中國文化花果飄零,在香港避秦之餘,希望在海外延續傳統文化的香火。在精神上他們跟台灣的蔣家父子是相通的:母忘在莒,莊敬自強,寄望有朝一日光復河山,重建儒家道統,修復被共產黨破壞的道德倫理。跟陶傑比較,梁文道的情況複雜而有趣,他在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影響較多來自國民黨,但是他沒有照單全收。梁文道的政治立場比較接近歐洲左派。
漢賊不兩立
2015 年 9 月 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9/blog-post.html
節錄:至於跑到北京跟習近平握手,被深綠陣營形容為「賣台投共」,變相替蔡英文助選的連戰爺爺,只不過是插科打諢的小角色(台灣網民的說法:勝民爸爸去那兒?)。電視機前,輪椅上的粵藉國民黨老兵肯定會用袁崇煥的名句「丟那媽」問候他。至於蔣公的反應,離不開寧波方言「娘希匹」。罵共匪,當然要用方言才過癮,難道要用共匪的語言普通話?
出口術(二)
2012 年 6 月 2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6/blog-post_23.html
節錄:曾經是國民黨軍人的歷史學黃仁宇 (1918-2000) 這樣說:遇有技術層面的爭端,又或者是具體的利益矛盾,中國人的執政者(或者行政機關)只會空談道德,把道德當作萬應靈丹,要求所有人立即提高道德水平,同時發動各種群眾運動(例如:學習班),企圖轉移視線,結果一再錯過改革的契機,最後只能走向衰落。黃仁宇在他的著作<萬歷十五年>和<中國大歷史>中,把中國式行政機關的老毛病解釋得非常透徹。如果你不知道,請讀書。
雙軌制(四)
2011 年 11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1/blog-post_20.html
節錄:曾經是國民黨兵的歷史學者黃仁宇 (1918-2000) 在他的著作<萬歷十五年>和<中國大歷史>中,把中國式行政機關的老毛病解釋得非常透徹,如果你不知道,請讀書。結果是:問題一拖再拖,曠日持久,利益矛盾糾纏不清,盤根錯節,變得難以解決,但是民情洶湧,不處理又不行(否則爆發社會動亂甚至是革命)。於是乎,當權者會做一些治標不治本的動作,口頭上說是新政(制度),然後讓新舊兩套制度並存。
拋書包
2008 年 11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8/11/blog-post.html
節錄:開明的英國人容得下各門各派的大師和弟子,底線是他們不能教本地人推翻殖民地政府。而務實的廣東土著只顧搵錢,大部份時間懶得理會這群過客,反正他們不過是夏日午後的一陣過堂風,借香港的言論自由發表各種偉論,大部份最後都會離開。也有少數在此地百年歸老的,例如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 (1868-1940)。他埋骨於香港華人永遠墳場,但是他的精神沒有在此地生根。
南洋幫(四)
2014 年 2 月 2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21.html
節錄:曾幾何時,香港是南洋華僑替孩子選購中文教材以及為自己添置精神食糧的地方,也是各門各派的理論交流與互動的地方。陳設也許雜亂無章,但總算是一間思想層面的南北行。那是美好的年代,邵氏和 TVB 的出品遠銷南洋,金庸梁羽生啟發馬來西亞的溫瑞安(提示:四大名捕)。西方國家紛紛在香港設立情報站,嘗試捉摸巨龍的脈搏。各路人馬,穿梭往來。廣東幫眼中,都是過堂風。
交數(五)
2016 年 3 月 2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3/blog-post_25.html
節錄:當小朋友感受到來自教育制度的壓迫,然後看見主管教育的唔得掂(吳克儉)躲在車內低頭玩手機,後面是提拔他的英主 689(梁振英),而 689 背後是偉大祖國,層層推論,冤有頭,債有主,小朋友把賬算到阿爺(中共)的頭上,非常合理。難怪 689 的最新外號是「港獨之父」,也難怪網上有人呼籲每間學校籌集 $5000「買起唔得掂」(買兇暗殺吳克儉)。現眼報,來得早。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這是毛主席的名句,阿爺(中共)應該聽得懂。
關漢卿、六月雪、高登仔
2014 年 6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6/blog-post.html
節錄:本地生的入大學之路,也開始出現一些或明或暗的政治審查(例如:國民教育、隱含政治立場的古怪試題)。而隨著大陸資金接管的行業(例如:能源、電訊、航空)越來越多,政治立場開始成為一個入行障礙,又或者是職場上自動分流的其中一個條件。在香港讀書的內地生,據說頗受中資機構的歡迎,因為他們不會支持「佔領中環」。香港,越來越似西藏或新疆: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土著都受制於一些紅色背景的外來者。
天讎、革命之子、國民教育
2012 年 9 月 1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9/blog-post_15.html
節錄:每隔一段日子,便有勇於反抗的孩子,被誣捏為紅衛兵。中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因為發起反對國民教育運動,感動全香港,被二奶電視台、紅色英文早報、女高官以及一眾「梁粉」(梁振英的粉絲)不斷地抹黑,認定背後一定是有人撐腰、擺佈和策劃,令小孩子變成紅衛兵,正在破壞香港社會的「和諧穩定」。
紅歌(二)
2012 年 10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10/blog-post_11.html
節錄:老媽讀得書少,但到底是廣東女人,有點街頭智慧,替孩子報讀天主教小學。對她來說,天主教會是熟悉的避難所,神父修女信得過。至於中學和大學,就各安天命,由得公開試決定孩子的前途。結果命運安排我重歸教會的懷抱,中學讀基督教女校,然後我自己選擇了由避秦新儒家所創辦的大學。畢業之後,由於工作關係,經常北上,見識過真實的國情,免疫力有增無減。
民歌新編
2010 年 8 月 2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8/blog-post_21.html
節錄: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校歌,是黃友棣的作品。這是一首我應該會唱但偏偏不會唱的歌,錢穆寫的歌詞永遠只記得兩句(手空空,無一物)。當年雙週會必唱,我的出席率僅僅合格,每次起立唱校歌,都是咪嘴假唱。到最後一個學期,計過數,就算不合格,也可畢業,索性缺席。我是壞學生,新儒家的教誨,有如水過鴨背。
壞男人教我的
2011 年 9 月 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com/2011/09/blog-post.html
節錄:我為了打入男人堆,跟他們一起在後巷抽煙。我不喜歡味道太濃烈的香煙,只抽薄荷煙。他們的煙,我不碰。壞男人 5 號走過來,瞄一瞄我的煙包,笑著說:「女人煙!」我問何解,他說因為薄荷煙會「削精」(殺死男人的精子)。男人如果滾得多,存貨少,再抽薄荷煙,會絕後或者「唔得」(性無能)。
打得飛機多會盲
2016 年 4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4/blog-post.html
節錄:叫這種男人照鏡是沒有用的。原因?打得飛機多會盲,這位笨賊已屆中年,也許已經半盲,看不清鏡中的自己。打得飛機多會盲,是壞男人 6 號教我的。他幼承庭訓,然後向小妹轉述中國特色的性教育。老一輩的華人父母擔心兒子血氣方剛,濫發高射砲(提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把子孫根弄壞,無法傳宗接代,於是提倡手淫或梅毒會致盲的說法,用來唬嚇男孩,要求他們潔身自愛。
月光光
2010 年 8 月 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8/blog-post_586.html
節錄:講起舊曲新詞,我曾經聽一個壞男人唱色情版<月光光>。慈母變鹹濕佬,蝦仔變蝦女,副歌變呻吟。經典童謠慘變<十八摸>,真係無陰功(粵語:可憐、可歎)。主唱者是股票經紀,地點是錢莊盤房 (Dealing Room) 。中秋前夕,交投淡靜,他唱給電話中的客戶聽。
秋恨
2008 年 10 月 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8/10/blog-post_08.html
節錄: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秋娟睇見夕陽照住眼前呢對銅獅子,不禁思悄然。秋意漸濃,露冷霜寒,嚴冬將至。縱是晚景良天,亦無心觀賞。今時今日,麥氏秋娟早已不再多情,繆姓蓮仙亦無須投筆從戎。雙飛燕?分飛燕就有。如花亦早已放低十二少。陳老爺妻妾成群,十二少分得的微薄家財,只夠他北上光顧骨場,不夠錢買名牌時裝和手袋,如花見十二少的檔次越來越低,把他撇了。
28/12/2016
For rice: 係香港教書好悲哀。
For worte paroles: 見得衰佬多咪識囉。
2016年12月14日星期三
Top 10
兩年沒有埋數,一次過。
2016 Top 10
2016 年發表的文章,瀏覽量最高的十篇是:
1. 沈旭暉 (May 6, 2016)
2. 中年盤點(一)(Jun 11, 2016)
3. 學壞師 (Oct 7, 2016)
4. 思考方法 (July 15, 2016)
5. 甚麼人騎甚麼馬 (Jan 9, 2016)
6. 發春瘟、食魚蛋、寫劇本 (Feb 17, 2016)
7. 中年盤點(四)(July 1, 2016)
8. 配對資助(一)(Jan 29, 2016)
9. 技窮 (Jan 16, 2016)
10. 收數佬 (Mar 5, 2016)
2015 Top 10
2015 年發表的文章,瀏覽量最高的十篇是:
1. 陶傑 vs 梁文道(五)(July 3, 2015)
2. 外省人與上海幫 (Dec 11, 2015)
3. 疑似地產商 (Apr 3, 2015)
4. 災後評估 (July 16, 2015)
5. 教育騙局 (Aug 21, 2015)
6. 身體語言 (Jan 24, 2015)
7. 嫖客與馬伕 (Jun 17, 2015)
8. 電話騙案、國產騙子 (Aug 8, 2015)
9. 父子情仇 (Dec 31, 2015)
10. 失控港男 (Jun 24, 2015)
這個博客開業十年,讀者的口味相對穩定。一如以往,財經分析最受歡迎,但是也最花時間寫。開男人玩笑的文章,反應也不錯,港男邊罵邊看。女性觀點的文章,瀏覽量通常低過財經分析,音樂題材則更低一點。網上世界,似乎跟現實世界或華人社會一樣,都是大男人的天下。請放心, Auntie 不會因此放棄女性或音樂題材,我不會獨沽一味追求數量化的指標。這個博客是我的網上實驗室,用來自娛以及積福行善,不是用來跑數的。 Auntie 得罪人多,怕有報應,要及早籌謀。
Top 10 (All Time)
若以累積瀏覽量計算,這個博客開業以來,最受歡迎的 10 篇文章是:
1. 目連救母(一)(Sep 2, 2009)
2. 陶傑 vs 梁文道(一)(Feb 9, 2008)
3. 芝加哥學派 (Jun 8, 2013)
4. 自報家門(四)(Aug 1, 2009)
5. 沈旭暉 (May 6, 2016)
6. 學院派(一)(May 17, 2013)
7. 自報家門(一)(Jul 10, 2009)
8. 學院派(二)(May 29, 2013)
9. 送方丈上路 (Oct 9, 2014)
10. 有鬼用 (Nov 28, 2013)
去年六月底開始的一場筆戰,曾經令<目連救母>(一)被<陶傑 vs 梁文道>(一)迫落第二位,但是十幾個月之後,這篇女性觀點(探討婆媳糾紛的根源)的文章已經重奪冠軍之位。<目連救母>(一)很特別,每隔一段日子,瀏覽量會上升,然後復歸平靜,之後又出現同樣的情況。我懷疑有學院中人把它用作教材,瀏覽量的波動是課程週期所做成。如果閣下就是這位學院中人,歡迎留言。這個博客的所有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只限非牟利用途(包括:教學與研究)。
By Country / Traffic Source (All Time)
若以累積瀏覽量計算以及按照地域劃分,這個博客的讀者分布如下:
1. HK (57.91%)
2. US (21.54%)
3. Taiwan (4.72%)
4. Malaysia (3.24%)
5. Russia (2.92%)
6. Canada (2.47%)
7. China (2.45%)
8. Australia (1.89%)
9. UK (1.74%)
10. Ukraine (1.12%)
2014 年底的「雨傘運動」為這個博客帶來一群在美國生活的讀者,當中包括在美國讀書的香港留學生,小朋友轉發我的文章有註明出處,也有人在這裡留言,所以 Auntie 知道發生甚麼事。「雨傘運動」結束之後,這群來自美國的讀者沒有離開我,令美國的排名一直穩守第二位,在香港(Auntie 的所在地)之後。
「雨傘運動」也為這個博客帶來一對政治宿敵:俄羅斯與烏克蘭。從 2014 年底開始,有來自烏克蘭的網友閱讀這裡的文章,我懷疑是成功推翻親俄政權的起義百姓,又或者是跑到烏克蘭娶妻的國產剩男。之後輪到俄羅斯的讀者殺到,瀏覽量很快大幅拋離烏克蘭。 2016 上半年間的十大排名,是俄羅斯第九,烏克蘭第十。由 2016 年七月初開始,有大量來自俄羅斯的瀏覽量湧入,令俄羅斯的排名急升,到年底大幅躍升至第五位。 Auntie 很想知道,到底是甚麼人(俄羅斯黑客?),想在這個博客尋找甚麼,研究過統計數字和搜尋結果,但是找不到答案,於是出 Post ,向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讀者發出呼籲,要求留言,但是至今沒有得到回覆。有網友留言說可能是 web crawler ,看完 Wikipedia 的解釋,覺得有可能,但是無法查證。幸好這對宿敵沒有在 Auntie 的堂口開拖(粵語:打架、鬧事、廝殺),多謝俾面(粵語:謝謝賞臉)。有鑑於此,今年的聖誕卡,是俄羅斯風格。
被俄羅斯與烏克蘭擠出十大之外的,是法國和日本。翻查紀錄,在 2014 年底,後者的排名分別是第九和第十。法國和日本都是有品味的國家,具備一流的審美眼光,被戰鬥民族(俄羅斯)及其仇家(烏克蘭)所取代,算不算劣幣驅逐良幣,自己想。現實世界,遠東地區,惡人當道,想不到網上世界也一樣。美國的中情局說,剛剛過去的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社交媒體上的假新聞,是俄羅斯黑客的傑作,目的是把狂人特朗普(大陸譯名:川普)送入白宮。換言之,幕後玩家是間諜出身的普京大帝,信不信由你。跟這個博客的俄羅斯瀏覽量有沒有關係?不知道,無法查證。搜尋結果顯示,有懂中文的日本人轉發這個博客的文章,是否在香港生活的那一群?不知道,歡迎留言,中文、日文、英文或圖像 (emoji) 均可。
此外,來自馬來西亞的男士繼續是這個博客的忠實粉絲,鄰國新加坡雖然不入十大,也有穩定但是數量不多的瀏覽量。馬來西亞的男士很熱血(證據:一邊論政一邊望妹),新加坡的網友卻很冷靜,默默地支持這個博客,但是永遠不回答 Auntie 留給你們的問題,因為香港和新加坡是宿敵?還是害怕被李顯龍知道你們在網上世界說他的壞話?不想變成被關進精神病院的余澎杉 (Amos Yee)?搜尋結果顯示,有來自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的網民轉發 2014 年初的<南洋幫>系列。南洋人愛聽南洋故事,很正常。至於中國大陸的一群,也許是想聽香港人的觀點。
對於中國市場,只能隨遇而安,不會刻意爭取,原因大家都懂。2015 年底,曾經有翻牆而來的大陸網友用微信的公眾賬號轉發我的<陶傑 vs 梁文道>系列,結果不夠一日就被偉大祖國的審查員抽起,打靶了。這位大陸網友也曾經轉發評論 A 股股災的<災後評估>(日期:2015 年 7 月 15 日)以及替 Auntie 寫推介文章。其實一直都有大陸網民(例如:天涯、豆瓣)轉發我的文章,財經分析和中國評論居多,間中也有女性和音樂題材,有註明出處,透過搜尋結果顯示出來。
而最樂意回答 Auntie 問題的,是台灣人。反應快,很友善,懂得寫港式粵語。原因不難理解:香港和台灣,都面對共同的敵人(即是:中共)以及非常類似的社會問題(例如:商界被中共統戰、產業空洞化、大學生工資低和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也有共同的語言和文化背景。香港回歸之後所發生的各種轉變,不管是好是壞,對於台灣人來說也有參考價值。台灣網友對這個博客感興趣,樂於互動,很合理。至於香港還是否「一國兩制」的示範單位,我相信台灣人心中有數。
還是那句話:看得開心請捐款,請參考畫面右邊的捐款箱。
Auntie 祝大家聖誕快樂,順便講埋 Happy New Year:)
插圖來源:
https://russophilia.files.wordpress.com/2008/01/postcard_12.jpg
相關的文章:
埋數
2014 年 12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12/blog-post_17.html
節錄:多得 689 , 2014 年 10 月份這個博客的總瀏覽量是平時的三倍。 Blogspot 提供的數據顯示,新增的瀏覽量主要來自美國。由於數量龐大,令美國佔這個博客累積瀏覽量的百份比,從過去幾年的 15% ,大幅躍升至 25% ,僅次於居首位的香港。對, 689 引入外國勢力。
尋找烏克蘭
2015 年 9 月 2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9/blog-post_25.html
節錄:雨傘運動一週年紀念, Auntie 發出尋人啟事。這個博客大約有一半的累積瀏覽量來自香港以外的地區。從 2014 年開始,有來自烏克蘭的網友閱讀這裡的文章, Blogspot 提供的統計數字顯示,如果把累積瀏覽量按照國家或地區劃分,烏克蘭已經取代日本的位置,進佔第十位,佔 0.7% 。是甚麼人?翻查資料, Auntie 聯想到兩種可能性。
Спасибо (Thank you)
2016 年 8 月 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8/thank-you.html
節錄:標題是俄文,意思是謝謝。過去幾個星期,這個博客有大量來自俄羅斯的讀者,把累積瀏覽量推向五十萬大關。KGB?蘇聯紅軍?還是旅居俄羅斯的大陸人?不知道,統計數字沒有說。給來自俄羅斯的讀者:請參考畫面右邊的捐款箱,在童年照下面。歡迎留言,中英俄文字或圖像均可。送上蘇聯紅軍合唱團的歌曲,希望你們喜歡。謝謝。
出書 ?
2011 年 10 月 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0/blog-post.html
節錄:網上世界無國界,既然這個博客已經衝出香港,就沒有必要走回頭路,為照顧細小的香港市場而諸多顧忌和計算。這個博客開業的時候,我沒有想過互聯網的傳播功能會如此厲害,也沒有想過八十後年輕朋友會對我的文章有興趣,這些都是意外收穫。既來之,則安之。我會繼續玩,且看會玩出個甚麼東西。
年結
2009 年 12 月 1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12/blog-post.html
節錄:我寫博客,有幾個動機。首先是人有我有,整個玩玩。其次是學習運用新媒體。但最重要的是,我想搞個網上實驗室,嘗試在不受限制、完全自主的情況之下,寫新的題材,試不同的表達手法,以及做一些漠視商業原則、違反約定俗成的事情,看看會有甚麼結果。就算沒有結果,亦可自娛。這個博客裡面的多個系列,便是我的實驗成果。
養鬼仔
2016 年 5 月 2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5/blog-post_27.html
節錄:最後, Auntie 想再次感謝 Google 。 Blogspot 不但提供了具備參考價值的即時統計數字,而且從來沒有干預我的寫作路線,沒有跟我說誰人不能罵,甚麼字眼不能用。這個博客的累積瀏覽量高,開始邁向五十萬大關,但是 Google 從來沒有迫我賣廣告。這份自由度,我相信自顧不暇的中文傳媒無法提供。投靠外國勢力,才有言論自由。
忘了我是誰
2009 年 10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10/blog-post_17.html
節錄:我在校長任內畢業,知道他得到諾貝爾獎,第一時間把箱底的畢業證書翻出來,以為上面有他的油印簽名。打開一看,原來是圖章。
14/12/2016
2016年12月9日星期五
燈神
Auntie 真係烏鴉口!年紀越大,功力越純,我是巫婆的材料。
上星期提到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1950),轉過頭立即上演香港版,689(梁振英)疑似跣薯片叔叔(曾俊華)一鑊(提示:不准回答可能被 DQ 的四位立法會議員的問題),事後一個特首和三位司長(曾俊華、林鄭月娥、袁國強)四個人提供了四個不同的版本。權鬥失控,連外國傳媒都看得出特區政府的高層已經不懂得做實事了。今日下午,梁振英突然宣布由於家庭理由不尋求連任,方丈終於肯上路,消息令香港網民熱烈歡呼,也令到肥佬黎(黎智英)加入重量級「燈神」或「明燈」(港式財經術語:預測出錯的股評人)的行列。以下這段文字,來自他在<壹周刊> Book A 的專欄<事實與偏見>,題目是<一葉知秋>:
「後記:蕭若元說曾俊華會當選特首,我想他估英國不脫歐特朗普慘敗梁天琦補選低票都錯,終於有次給他撞正的,今次可能給他估中,同他對估好制唔過。但我相信梁振英會連任。我的邏輯很簡單,如果我是個魔鬼,我會揀梁振英還是曾俊華做門徒?當然是梁!問題是,如果你以為揀卒的是人,曾俊華眾望所歸會選上,但如果是魔鬼就必定是梁振英。我估是梁振英。」(P. 63, 日期:2016 年 12 月 8 日)
較早前,美國的主流傳媒(提示:紐約時報)猜錯總統選舉的結果。香港的肥佬黎暨壹傳媒則錯誤解讀中共的想法,這個行業到底還有沒有公信力或者利用價值,已經很明顯了。小朋友選科擇業的時候,應該知道怎樣做了。肥佬黎牛脾氣,過去幾年間,他的運勢逆轉,手風不順,本應離場,但是偏偏要押注,結果淪為笑柄。這種老闆,是否跟得過,自己想。如果他是大機構的高級打工仔,一次押錯注已經足以致命(被炒魷了)。一葉知秋?這篇文章的題目起得好(有錢真好)。
可以肯定的是,將於本周日進行的選委會選舉(決定香港那 1200 人有權投票選特首),會被中共這一著殺個措手不及,當 ABC (Anyone but CY) 不再是最重要的選舉議題,但是又不知道誰誰誰是特首的候選人,誰誰誰才是中共的心頭好,再加上中共內部又不止一個派系,不斷借助官媒港媒假傳聖旨(例如: 中央不支持誰誰誰參選),令香港的利益集團暈頭轉向,不知道應該如何押注以及怎樣配票。最後關頭才出招,估你唔到,無法捉路,要變陣也來不及。中共章法全無,才是玩弄權術的最高境界。廣東話:耍盲雞(書面語:小孩子蒙眼玩捉迷藏)。現眼報,來得早。大洗牌,從頭開始。香港網民的說法:多謝梁齊昕(你的犧牲沒有白費!),有請小鳳姐(提示:喜氣洋洋)。 Auntie 是時候吃花生或薯片了。
插圖來源:互聯網
說明:曾俊華的薯片叔叔造型,原型是 Pringles(品客)薯片。
YouTube 精選:
徐小鳳:<喜氣洋洋>(1979) (4:0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kKiU23vbXk
香港網民送給犯眾憎政客的歌,而且要在對方失意的時候唱。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香港政府新聞網:梁振英宣布不參選特首
2016 年 12 月 9 日
http://www.news.gov.hk/tc/categories/admin/html/2016/12/20161209_153111.shtml?pickList=topstories
節錄:行政長官梁振英宣布,為了照顧家庭,他不會參加下一屆行政長官選舉,中央對這決定表示理解。梁振英下午會見傳媒時表示,若參選下一屆行政長官,未來幾個月,家人會因他的選舉工程承受壓力。他說,在社會未來幾年的責任和家庭責任之間,他必須作出負責任的選擇,保護家人。他感謝一直鼓勵和支持他參選連任的朋友。梁振英指,他在決定後立即通過傳媒向社會宣布,是希望有意參加行政長官選舉的朋友盡早知悉最新情況。他強調,未來六個月,會集中精神和力量,做好餘下任期的工作。他說,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會有短、中、長期措施,對社會和經濟發展十分重要。他會盡最大努力,完成五年前參選政綱中的承諾,包括退休保障、強積金對沖、標準工時等方面的工作。
維基百科:品客 (Pringles)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3%81%E5%AE%A2
節錄:品客(Pringles,舊稱「翹鬍子洋芋片」),是美國家樂氏旗下的一個馬鈴洋芋片品牌,其商標是一個有著咖啡色大鬍子和紅色領結的人臉。
相關的文章:
愛國生意
2016 年 11 月 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11/blog-post.html
節錄:廠佬出身的肥佬黎(黎智英)再次押錯注,以為放棄跟年輕人脫節的民主黨,捧朱凱迪和劉小麗開局,就可以爭取主動?結果又是敵不過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事實證明,無恥的人無敵。「傑出人蛇」的宿命,是敵不過你千方百計擺脫的當權者,所以李嘉誠撤資是對的。華人社會的食物鏈,官府是商人的剋星。<蘋果日報>的讀者留言:「叫肥佬黎自己出來選啦!」對不起,太遲了。肥佬黎接近七十歲,立法會又廢了武功,選來幹甚麼?
黎智英(四)
2015 年 9 月 1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9/blog-post_18.html
節錄:過去三數年間,香港爆發了幾場具備規模和影響力的社會運動(例如:反高鐵、反國民教育、雨傘運動)。過程中清楚顯示,傳統政黨和主流傳媒的影響力正在減退,它們不再是主導者,甚至是開始被邊緣化,既無力左右社會運動的發展方向,也不再扮演引導輿論的角色。如果捐款給民主派以及經營傳媒是黎智英的參政渠道或方式,現階段的他來到一個轉角位,需要思考是否還要繼續使用舊的渠道,還是另覓新的渠道。如果他選擇放棄舊的渠道,需要思考如何退場。
猴王爭霸戰
2016 年 4 月 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4/blog-post_8.html
節錄:將有不少投機政客玩內鬨、分裂、出走、合縱、連橫,又或者是透過主流傳媒或網上媒體玩政治暗殺(發放仇家的黑材料),然後進行檯底交易或密室談判。更不幸的,是香港的政壇惡鬥跟共產黨內部的派系鬥爭糾纏不清,令事情變得更複雜,更難以預測。看不通香港政局的大商家或外國投資者,也許會選擇離場觀望,避免押錯注。未來一年,香港的權力鬥爭,將會在經濟寒冬中,透過一個夕陽工業(傳媒)進行。屬於孫悟空的年頭,大洗牌已經開始了。
發春瘟、食魚蛋、寫劇本
2016 年 2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2/blog-post_17.html
節錄:根據西方的戲劇理論,劇本由三個部份組成:1. 舊秩序崩壞或矛盾衝突的形成。2. 劇中人的回應方式(或逃跑或戰鬥或屈服)。3. 大和解或新秩序的確立。喜劇的結局通常是婚姻或歌舞,象徵敵對陣營的和解或新秩序的確立。悲劇則把矛盾和衝突推到極致,而劇中人的結局,往往是瘋狂、死亡、戰敗、亡國、妻離子散。有理由相信,梁書記的結局,將會充滿戲劇性。而他所啟發的群眾以及所釋放的力量,中共未必懂得應付。
無水散水
2015 年 2 月 1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14.html
節錄:一場持續 79 日的佔領運動,令香港的政治版圖大洗牌。一直處於權貴的雷達偵察範圍以外的八十後出來擔大旗,發動一種全新模式的社會運動,傳統政黨和主流傳媒只能被動地回應。對話之路走到盡頭,Broker 變 Joker,從此只能靠邊站,令不少年過五十的政黨和傳媒高層欲哭無淚。本土派開始抬頭,泛民主派、大中華膠(即:中國有民主香港才有自由)、和理非非(即: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開始失去市場。
送方丈上路
2014 年 10 月 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10/blog-post.html
節錄:是香港人都知道,方丈好小器,最憎人背後說他壞話。得罪方丈?他會出動少林寺十八銅人,以摺凳為武器,打到你吐血,然後強行拖走,讓地上留下一條怵目驚心的血路。旺角「黑」夜?碎料啦(小事),未出動解放軍,已經手下留情。駐港京官(張曉明)教訓香港民主派的名句:「你們還活著,顯示國家的包容。」事到如今,不送走報復心重的方丈,很難重啟普選特首方案的諮詢工作,以及修補嚴重受損的各種關係。
馴悍記
2015 年 2 月 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2/blog-post.html
節錄:評價狼太與狼女,應該採用甚麼標準?這個問題的答案,會反映出閣下對性別角色的看法。她們是否好女人、好妻子或好女兒,大有爭議的餘地。思想傳統的人,傾向使用父權社會的標準,覺得她們十惡不赦。思想開明的人,也許會用幽默的態度,視之為傳媒跟名人之間的互動連續劇,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如果你相信梁齊昕的性格是受到西方教育的影響),甚至開始欣賞狼女勇於講真話的叛逆精神。
陷阱
2015 年 2 月 2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23.html
節錄:葉劉淑儀年輕時在港大修讀英國文學,算是對英國文化有點認識,但是她沒有機會學習英式情報工作的精髓,因為這一套內功心法,英國人不會傳授給殖民地的異族土著。結果這位既不懂情報工作,警覺性也不夠高的港大女生卻官運亨通,成為第一位女性保安局局長。離職之後露底,鬧出很多國際笑話。葉劉淑儀本人,也是一個陷阱。這種沒有修練內功的人肉計時炸彈,回歸後的特區政府接收了一大堆。甚麼時候爆炸,天曉得。英國人佈局之精妙,令人佩服。
庶女奪權(一)
2014 年 11 月 1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11/blog-post.html
節錄:特區政府成立之後,葉劉淑儀於 1998 年 7 月獲得當時出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委任,成為香港的首位女性保安局局長。2003 年夏天,她因為推動二十三條立法(信我啦!)而下台,留學美國過冷河,回港之後,自組政黨(新民黨)。她的政治立場親北京、親建制,從不掩飾自己的政治野心,致力鞏固跟紀律部隊(例如:警察)的合作關係,因此經常被網民惡搞。
09/12/2016
2016年11月30日星期三
狗咬狗
用「狗」形容主流傳媒,是學院派的一貫做法。而新舊媒體之間的關係,似乎是「狗咬狗」。過去數年,廣告收入從舊媒體轉移至新媒體(尤其是針對年輕人的宣傳活動),於是舊媒體停刊熄機裁員減薪(尤其是文字傳媒),新媒體則只會聘請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你叫舊媒體的傳媒人怎麼辦?中年轉業還是提早退休?難怪新聞部的男女主播輪流跳船,然後透過其他途徑把名氣套現,止蝕抽身轉型轉飯碗。簡單地說:新的殺死舊的,但老前輩尚未死得,還有一點反擊能力。
剛剛過去的美國總統選舉為舊媒體提供報復的機會,面對一地的眼鏡碎(提示:民調失準),主流傳媒為了挽回聲譽以及推卸責任,把矛頭指向搶走不少廣告收入的社交媒體 Facebook (FB),認為 FB 上面有不少虛假的新聞或小道消息,打擊了希拉莉的選情,直接導致狂人特朗普(大陸譯名:川普)勝出, FB 教主朱克伯格應該為此承擔部份責任,並且採取行動審查用戶所發佈的消息,諸如此類。
這一招很毒,但是 FB 教主應該不會中計,原因如下:
首先, FB 的原意是社交平台,用來發放「個人新聞」(黎智英的說法),並非傳統的新聞機構。被用來發佈不知真偽的新聞或消息,是意料之外的發展,偏離了成立的宗旨。如果 FB 引入 In-house editor 或 Fact-checker,每日面對數量龐大的資訊進行實時 (Real-time) 審查,不但會大幅增加成本,而且會令到商業模式 (Business model) 向舊媒體(傳統的新聞機構)靠攏或演化,向已經被時代淘汰的老前輩學習?咪玩啦!(粵語:請不要開玩笑)這種花錢花時間,吃力不討好,難度又極高的工作,應該留給國家級的情報機關(例如:CIA)。而即使是 CIA ,也無法阻止類似 911 的恐怖襲擊,查證真偽的難度可想而知。
第二,何謂真偽,也視乎觀點與角度。同一場戰爭,勝方或負方,男人或女人,大人與小孩,本地人與外來者,會有不同的看法或者結論。如果你還不明白,請參考黑澤明電影<羅生門>(1950),故事改編自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兩篇小說。查證真偽之前,閣下必須確立調查的方向與範圍、優先次序和自己的底線,亦即是要 Take Side 或押注(某種價值觀或政治理念)。有政治立場的生意,會失去靈活性,發展的空間會自動縮小。對,教你變成害你。舊媒體用心險惡,可見一斑。
第三, FB 的廣告收入顯示,這盤生意可能已經見頂,所以教主朱克伯格和他的華裔醫生老婆 Priscilla Chan 較早前承諾捐出 30 億美元,在未來 10 年內資助醫學研究(提示: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目標是消滅所有的病症,為轉戰生命科技或醫療產業鋪路。對於發展成熟甚至是開始走下坡的產品,美國佬的慣技是把它們向第三世界推銷(例子:麥當勞快餐、迪士尼樂園),而最後一步通常是出售股權或特許經營權(例如:麥當勞的中港業務),又或者利用崇洋的東方人承擔虧損(例如:香港和上海的迪士尼樂園)。秘訣在重量不重質,旨在延長產品的壽命,賺盡最後的一分錢。
亞洲兩個人口大國(中國和印度)是理所當然的選擇。從這個角度看, FB 教主熱衷中國市場(證據:閱讀習近平著作、到天安門跑步), Google 選擇進軍印度,非常合理。 Google 在中國市場吃過苦頭,轉戰亞洲最大的民主國家,不難理解。對美國人來說,印度再髒再亂政府再官僚,也是個真正的民主國家。於是乎, FB 教主有個華裔老婆, Google 有位印度裔 CEO,說明少數族裔在跨國企業中的用途。既然是見頂的生意,就沒有必要作出重大的改動或者增加投資,只需要做一些應酬式的表面功夫(例如:把 Fact-checking 的工作交給外判商),又或者進行某程度上的本地化(例如:把自我審查的工作交給中方的合作夥伴)就可以了。
第四, FB 教主應該不是那種頭巾氣重,喜歡講原則或道德的知識份子。看他如何擇偶就知道了:無論是進軍中國市場,還是轉戰生命科技或醫療產業,他的華裔醫生老婆 Priscilla Chan 都有利用價值。廣東話:「幫到手!」(有助力)對他來說,她是一枚有利用價值的棋子,同時兼具生兒育女的功能。算到盡,視枕邊人為工具,這個男人是生意人,具備策略性思維 (Strategic Thinking),不是講理想的知識份子。婚姻關係層面廣闊,影響深遠,牽涉精神、肉體、金錢、物質、階級和權力。觀察別人如何擇偶,你會看到對方的動機、本質和層次。你我的社交圈內,總有些泛泛之交,浮光掠影,煙霧迷漫,直至某日你見到對方的另一半,嚇了一跳,恍然大悟,終於明白對方是甚麼人。至於新聞故事或小道消息如何求真,那是學院派寫論文或者開研討會噴口水的題目,並非生意人最關心的事情。
結論
FB 這盤生意,也許已經見頂,又或者來到轉角位,需要考慮如何轉型。由於商業模式不同,舊媒體的經驗其實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但是老前輩卻喜歡對爭飯吃的新人指指點點,教你如何做生意。這場關於假新聞的口水戰,不妨視之為傳媒行業的世代戰爭 (Generation War)。這個行業最麻煩的地方,是商業原則只是有限度適用,更多時候不適用,而原因可以很複雜(例如:政治、宗教或文化),三言兩語說不清楚。華人社會的中文傳媒,就更加麻煩,先天不足(缺乏言論自由的傳統)加上後天失調(落入動機複雜的人手中),成為一個扭曲的怪胎。試圖利用傳媒的外行人看不通,結果栽在一個用學院理論包裝的偏門行業手中。在虛擬世界的網絡迷宮之內,無定向刀劍暗器橫飛。這種危險的玩意,適合不怕死的小朋友。 Auntie 已經一把年紀,不敢玩 FB ,一來是沒有時間,二來是覺得沒有必要,三來是不想成為教主送給習包子的見面禮。這位教主,我不敢低估。
插圖來源:Wikipedia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New York Times apologizes for coverage of presidential election
By David Walsh
World Socialist Website (16 Nov 2016)
https://www.wsws.org/en/articles/2016/11/16/time-n16.html
Extract: In two open letters last Friday, one addressed to its staff and another directed to its readers, the New York Times apologized for its coverage of the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and promised to approach the Donald Trump administration with impartiality and fairness. The letters represent a white flag of surrender to Trump and the extreme right unfurled by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the American liberal establishment. In his letter to “colleagues,” Times publisher Arthur Sulzberger Jr. referred to “one of the most momentous weeks in our nation’s recent history” and urged his staff to recall the “instructions” of Adolph Ochs (1858-1935), onetime owner and publisher of the Times, “to cover the news without fear or favor.” It is, one might say, a little late in the day for that. The Times has been one of the principal voices of the American ruling elite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and a half, encouraging or approving countless crimes and injustices. In recent years, it has consistently served as a propaganda arm of the CIA and Pentagon, promoting US wars of aggression from Serbia to Afghanistan, Iraq, Libya and Syria and leading the media campaign of war-mongering against Russia.
Donald Trump says New York Times apologized for 'bad coverage' of him
By Lauren Carroll
Politifact (Nov 15, 2016)
http://www.politifact.com/truth-o-meter/statements/2016/nov/15/donald-trump/donald-trump-says-new-york-times-apologized-bad-co/
Extract: President-elect Donald Trump doesn’t think the New York Times has been fair to him. Amid a series of tweets criticizing the New York Times, Trump said the news organization wrote a letter to readers after the election, apologizing for their "bad coverage" of him." The @nytimes sent a letter to their subscribers apologizing for their BAD coverage of me. I wonder if it will change - doubt it?" Trump tweeted Nov. 13.
Facebook Fake News Generators Stir Up Controversy
Heavy.com (Nov 19, 2016)
http://heavy.com/tech/2016/11/facebook-fake-news-mark-true-or-false-zuckerberg-share-generator-clone-zone-shareonfb/
Extract: Facebook has been in the hot seat amid speculation that fake news could have helped swing the election in Donald Trump’s favor. While CEO Mark Zuckerberg has repeatedly said his company is not a publishing site, he announced it would release new tools to flag down fake content. Some news sites are dedicated to creating fake news and there is money to be made. In one Macedonian town, writers raked in thousands of dollars from ad clicks by writing fake news articles that were pro-Trump, according to BuzzFeed News.
Breaking news
Facebook, and the trouble in being everything to everyone
The Economist (Nov 16th 2016)
http://www.economist.com/blogs/freeexchange/2016/11/breaking-news
Extract: Facebook, which has nearly 2 bn monthly active users, is a media goliath. Users spend much of their time at the site interacting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or sharing photos and videos. Yet Facebook is also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location for the publication and sharing of news. According to a study conducted by the Pew Research Centre, 44% of American adults said they get some news from Facebook. Some of that news, as it turns out, is fake. During the campaign, wild and untrue stories from fake news sites were occasionally posted to Facebook, where they were shared widely. Facebook’s algorithms sometimes gave the stories a boost, because they were popular. Yet Facebook has moved gingerly in its efforts to curate news or weed out fake stories, as such efforts disproportionately affect right-leaning pieces. Facebook is by no means the only web platform to face such headaches; Google has also had problems with fake news stories turning up in search results. But Facebook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Data heavy: Facebook’s problems
The Economist Espresso (Nov 28, 2016)
https://espresso.economist.com/0993b7960f34c29b1fdb6516be27046f
Extract: The row about purveying fake news grabs the headlines, but the social-media giant has other woes, too. One is a falling share price, due to predictions of slower growth and lower margins. Objections from European data-protection authorities have forced it to pause a controversial user-data merger with WhatsApp, a Facebook-owned messaging service. For the second time in a few weeks, it has had to admit to flaws in the way it measures how ads are faring. And it has reportedly developed a censorship tool to gain re-entry to the Chinese market. All these matter because of Facebook’s heft: it has nearly 1.8 bn monthly users, or about half of the internet’s population. With size comes responsibility, but it is unclear if Mark Zuckerberg fully grasps this. When first asked, the firm’s founder said the idea that fake news had affected America’s election was “pretty crazy”. Actually, it’s not.
Facebook nears peak ad load
Warc (29 July 2016)
http://www.warc.com/LatestNews/News/Facebook_nears_peak_ad_load.news?ID=37159
Extract: Facebook, the social network, anticipates that ad loads on its platform will be nearing a peak level by the middle of next year, but remains optimistic about fuelling revenue growth in other ways. The firm's ad revenue rose by 63% to $6.2 bn in the last quarter, with mobile taking 84% of this total. But David Wehner, Facebook's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suggested ad loads will soon reach a peak, with a likely impact on future growth. "We think we're in a good zone on the right ad load, and we do think there's opportunities to grow that modestly. But as we look forward into 2017, we think it'll be a less significant factor driving inventory growth." Expanding further, he reported that ad loads were "definitely up from where we were a few years ago", and should reach the maximum level in just a few months. "We anticipate ad load on Facebook will continue to grow modestly over the next 12 months, and then will be a less significant factor driving revenue growth after mid-2017," Wehner said.
Facebook Said to Create Censorship Tool to Get Back Into China
By MIKE ISAAC
The New York Times (Nov 22, 2016)
http://www.nytimes.com/2016/11/22/technology/facebook-censorship-tool-china.html?_r=0
Extract: The social network has quietly developed software to suppress posts from appearing in people’s news feeds in specific geographic areas, according to three current and former Facebook employees, who asked for anonymity because the tool is confidential. The feature was created to help Facebook get into China, a market where the social network has been blocked, these people said. Mr. Zuckerberg has supported and defended the effort, the people added. Facebook has restricted content in other countries before, such as Pakistan, Russia and Turkey, in keeping with the typical practice of American internet companies that generally comply with government requests to block certain content after it is posted. Facebook blocked roughly 55,000 pieces of content in about 20 countries between July 2015 and December 2015, for example. But the new feature takes that a step further by preventing content from appearing in feeds in China in the first place.
Facebook does not intend to suppress the posts itself. Instead, it would offer the software to enable a third party — in this case, most likely a partner Chinese company — to monitor popular stories and topics that bubble up as users share them across the social network, the people said. Facebook’s partner would then have full control to decide whether those posts should show up in users’ feeds. But the project illustrates the extent to which Facebook may be willing to compromise one of its core mission statements, “to make the world more open and connected,” to gain access to a market of 1.4 billion Chinese people. Some analysts have said Facebook’s best option is to follow a model laid out by other internet companies and cooperate with a local company or investor. Finding a partner — and potentially allowing it to own a majority stake in Facebook’s China operation — would take the burden of censorship and surveillance off the Silicon Valley company. It would also let Facebook rely on a local company’s government connections and experience to deal with the difficult task of communicating with Beijing.
Wikipedia - Censorship of Facebook (FB)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ensorship_of_Facebook
Extract: Several countries have interfered with or banned access to the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 Facebook, including Bangladesh, China, Iran, North Korea and Syria. Use of the website has also been restricted in other ways in other countries. As of May 2016, the only countries to ban access around the clock to the social networking site are China, Iran, and North Korea. However, since the vast majority of North Korean residents do not have access to the internet, in reality China and Iran are the only countries where access to Facebook is actively restricted in a wholesale manner.
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
https://chanzuckerberg.com/
https://zh-hk.facebook.com/chanzuckerberginitiative/
Extract: We want every child to grow up in a better world. Our hopes for the future center on two ideas: advancing human potential and promoting equality. We’ll focus first on personalized learning, curing disease, connecting people and building strong communities. We will make long-term investments over 25, 50 or even 100 years because our greatest challenges require time to solve.
Google for India
Google India Blog (Sept 27, 2016)
https://googleindia.blogspot.hk/2016/09/google-for-india-making-our-products.html
Extract: The growth of the Internet has been explosive in India. Every second, three more Indians come online for the first time — that’s over 10,000 people every hour. But this latest wave of Internet users still has significant barriers to getting the most out of the Internet: low-powered phones, 2G connections, and very little data. So today at our second Google for India event, we announced several new Google products, platforms and access programs to deepen India’s participation in the Internet.
Google launches offline YouTube app and Wi-Fi expansion in India
by Hope King
CNN Tech (Sept 27, 2016)
http://money.cnn.com/2016/09/27/technology/google-india/
Extract: With an expected population of 1.4 billion by 2022, India is a critical market for many tech companies. But only one fifth of the country's adults have access to the internet -- often at slow connections. This poses a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for Google and its main competitor in the country, Facebook (FB, Tech30). Facebook's Free Basics program offers free internet access to a limited number of websites, including Facebook, but regulators pushed back. Regulators ruled that companies can't charge different prices for various types of data, and by making parts of the internet free, Facebook violated the premise. For now, Google is taking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tailoring its products for the region. Here's a look at what's planned:
Google Allo’s Limitations Explained in One Word: “India”
By Ron Amadeo
arstechnica.com (Sept 28, 2016)
http://arstechnica.com/gadgets/2016/09/google-allos-limitations-explained-in-one-word-india/
Extract: Google's love affair with India is no secret. Google is all about scale and having huge numbers of users, and if you look at a list of countries by population, China is first with 1.38 billion people; India is second with 1.32 billion people;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third, with 324 million people. Google would love to go to China, but that would mean dealing with the censorship-happy Chinese government, so India is the bigg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where Google can freely do business. India is also the home country of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Plenty of Google projects have targeted India. If that's not enough evidence, Pichai just published an op-ed in The Economic Times of India explaining how Google is heavily targeting India. Google loves India.
相關的文章:
養鬼仔
2016 年 5 月 2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5/blog-post_27.html
節錄:社交媒體似「養鬼仔」的說法,來自一位刻薄的時裝博客。某日翻閱女性雜誌,看見一篇專欄文章如是說。作者的結論:粉絲多?且慢高興,網民喜怒無常,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萬一閣下踩錯線(即是:在敏感話題上採取錯誤的立場),你會死得很慘,就像那些「養鬼仔」的人一樣。「鬼仔」不容易養,千萬要小心。那麼恐怖? Auntie 有不少男讀者,那麼我豈不是變成「養狗公」?我啋!
踏腳石
2016 年 5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5/blog-post_20.html
節錄:蝕頭賺尾?已經行不通了。今時今日,已經沒有人相信在舊媒體做幾年奴隸之後,就可以跳出去把名氣套現換磚頭,又或者釣金龜上岸嫁人,那是上一代的事。連香港小姐都不願意簽約 TVB,已經轉行的新聞部女主播只能做紙上明星接商演活動,可見這個行業已經沒有太大的利用價值,連拜金女子都不屑一顧。沒有北上的年輕創作人,則運用社交媒體自己捧自己,然後直接跟廣告商交易,勝在自己話事,無須被剝削。
狗咬人
2012 年 11 月 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11/blog-post.html
節錄:生意人進軍傳媒,動機並非謀利,而是貪圖金錢以外的好處,例如:要脅需要民望的政府官員、向某個政治集團或者派系投誠示忠、參與政治、打擊敵人、介入商業糾紛、公器私用、附庸風雅扮文化人、提高個人的影響力與社會地位,又或者是替兒孫鋪路,好讓他們日後跟官府周旋的時候,有更大的議價能力。簡單地說,易手之後的傳媒機構,變成一個非常龐大與複雜的利益輸送和交換網絡的一部份。生意人以為,進軍傳媒,等於用錢買權力。
黎智英(四)
2015 年 9 月 1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9/blog-post_18.html
節錄:過去三數年間,香港爆發了幾場具備規模和影響力的社會運動(例如:反高鐵、反國民教育、雨傘運動)。過程中清楚顯示,傳統政黨和主流傳媒的影響力正在減退,它們不再是主導者,甚至是開始被邊緣化,既無力左右社會運動的發展方向,也不再扮演引導輿論的角色。如果捐款給民主派以及經營傳媒是黎智英的參政渠道或方式,現階段的他來到一個轉角位,需要思考是否還要繼續使用舊的渠道,還是另覓新的渠道。如果他選擇放棄舊的渠道,需要思考如何退場。
被訪者須知
2015 年 5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5/blog-post.html
節錄:沒有數字,不容易查証真偽,讀者也搞不清事情發生的先後次序,也許內容散漫不夠集中,缺乏主題或主線,但是你會有足夠的空間,去改寫自己的故事,然後提供一個最符合個人利益的版本,請參考黑澤明 (1910-1998) 電影<羅生門>。記住:接受訪問的目的,是保護或爭取自己的利益,而非挽救一個夕陽工業。如果記者投訴故事不夠精采,被上司罵個狗血淋頭,叫對方轉行。
OPM (Part 5)
2012 年 8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8/opm-part-5.html
節錄:如果總公司不肯定某個海外市場的潛力,也不打算大幅調整產品的價格、功能或者市場定位,先用特許經營的方式拓展業務,是合理的選擇,因為它容許你在投入不多的情況之下,先做實驗,測試水溫,然後再決定是否值得投入更多的資源。有需要的話,也可以邀請熟悉當地市場的加盟商,協助你把產品本土化,處理各種文化障礙 (Cultural Barriers) 以及跟當地的官府打交道(和交保護費)。
神佛生意經
2009 年 9 月 2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09/blog-post_25.html
節錄:外來宗教跟跨國企業一樣,要決定是否本土化,又或者本土化到那一個程度。而另一個相關的問題是,如何處理跟當權者的關係。佛教走本土化的道路,徹底融入中國文化,跟當權者妥協,委曲求存,找到生存的空間,而代價是面目全非,佛寺一度淪落至成為放高利貸、進行二手買賣,甚至賣淫活動的場所。西方的耶教為了保持純潔,拒絕本土化,結果跟儒家思想格格不入,無法真正融入中國人社會,也開罪了當權者,令拓展業務的過程困難重重,死結至今未解。
V 煞、1812、RIC
2013 年 1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1/v-1812ric.html
節錄:擁有同樣特質的國家,還有中國和印度。同樣是幅員廣闊,人口眾多,歷史悠久,國情複雜,也同樣地叫戰績彪炳的敵人泥足深陷,最後不得不全面撤退。中國八年抗戰(如果從東北三省淪陷開始計算是十四年),日本人始終無法全面攻陷和控制這個國家,最後靠美國人的核彈結束戰爭。英國人縱橫七海,見多識廣,手段靈活,但是最後敵不過一個採用和平手段抗爭的瘦小印度人(聖雄甘地),要放棄大英帝國皇冠上的珠寶。
洋鸚鵡
2015 年 10 月 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10/blog-post.html
節錄:外國一些名牌大學,也面對同樣的問題。大量中國學生湧入,學費源源不絕送上門,但是中國學生收得太多太濫的話,學校需要照顧他們的獨特口味和需要,代價是容易失去自我,甚至是自貶身價。解決之道?在中國境內開設分校(分店),讓中國顧客無須奔波千里,又可以把中國學生集中管理,令母校校園保持安寧恬靜,優良傳統免受中國學生的衝擊。換言之,錢照賺,但是想辦法減少所帶來的副作用。
去留之間
2013 年 7 月 2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26.html
節錄:香港的營商環境變化多端,風高浪急,充滿挑戰,去留之間,充份考驗生意人的眼光與智慧。八九十年代,英資開始部署淡出。華資接力的結果,是地產霸權坐大,成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未來是否會由往績欠佳以及肩負政治任務的中資接手,有待觀察。近年多宗的跨國收購合併活動均顯示,國家隊高價接貨的一刻,極有可能是派對終結,又或者是某個行業開始走下坡之時。(例如:中投公司 + Blackstone、Lenovo + IBM)
收數的女人
2013 年 7 月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7/blog-post.html
節錄:網上有人這樣看:梅伯中國夢醒,明白是與虎謀皮,於是送走小鄧這位虎妻,進行業務重組。姑勿論離婚的真正原因是甚麼,對於一個出身寒微,原名「文革」的大陸女人來說,實在了不起。國產中文的說法:她是一座豐碑。她證明了大陸女人就算長得不漂亮,單憑意志和機心,也可以借助有錢的老男人改變命運。
賢內助(四)
2015 年 5 月 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5/blog-post_7.html
節錄:香港的主流傳媒,與影視作品一樣,跟女權運動絕緣。對於性別角色、愛情、婚姻、生育等題目,所採取的觀點,充滿中國特色父權社會的色彩:女人讀書再多,也只配充當男人的後勤支援。這個世界是屬於男人的,女人只需要專心做好賢內助。香港的主流傳媒,不管是政治、財經,還是娛樂新聞,都充滿性別歧視的色彩。女孩子長期受薰陶,會產生怎樣的效果,不難想像。
賢內助 (一)
2010 年 2 月 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2/blog-post_05.html
節錄:翻閱過一本由內地出版、評點金庸筆下人物的閒書,裡面把黃蓉「定性」為「高幹子弟」,並且歌頌她的「女性智慧」 —— 明明天資聰穎,有家世有人脈(父親是東邪黃藥師),有條件成為絕頂高手,卻選擇回歸家庭做賢妻良母,全心全意協助丈夫郭靖發展事業,是好老婆的典範。這是用家的心態,也是中國式父權社會的觀點。背後的理念,是女人的生存意義,在於成就她的男人。可以想像,作者是個窮小子,很想娶個高幹女兒,然後利用關係向上爬。
30/11/2016
2016年11月18日星期五
情場 Drama King
1. 女人只是望向男人背後的物件(例如:廣告燈箱、列車路線圖),又或者 N 年前跟他說過一句話,他就以為自己征服了對方。如果女人跟其他男人一起,就是欺騙他的感情,他有權動殺機。(例如:殺害女歌手的狂迷痴漢)
2. 職業女性只是展示職業笑容,背誦僱主所編寫的開場白或產品介紹,又或者替男顧客做點小事(例如:送上購物袋、奉上茶煙酒),男人就以為女人愛上自己,又或者有興趣當自己的二奶。(例如:騷擾女售貨員的男顧客)
3. 在茶餐廳或深宵小巴之內高聲(扮)講電話,對白:「你知我多女人架啦,人地送上門,咪幫下人囉!」(粵語:我受女人歡迎嘛,助人為快樂之本!)
4. 在工作間內高聲品評某位女藝人的身材或床技,讓同事或下屬以為他睡過那位女藝人,其實他只是在便利店內讀過八卦雜誌的封面故事,而且看完不買。
5. 還沒有拿到女人的電話號碼,更沒有身體接觸,但是已經唱通街(粵語:公告天下),在豬朋狗友面前把女人說成自己的性伴侶、頭號女友、老婆仔。
6. 桃花旺盛的男藝人說:女人如果拍拖(戀愛)的次數太多,就不再矜貴(價格下跌)。潛台詞:我不承認她們的女友身份,都是為她們著想,好讓她們日後可以嫁入豪門,用心良苦是也。真心話:我一腳踏幾船是應該的!
7. 人到中年跟女人分手或離婚,理由是母親不喜歡那個女子,而他為了孝順年老多病的母親,於是放棄那段感情。八卦雜誌的標題:「侍母至孝忍痛離婚!」
8. 人到中年跟女人分手或離婚,然後接受八卦傳媒的訪問,聲稱自己是跌落女人所設的陷阱,是女人的陰謀,他根本不想娶她,更加不想生孩子,所以不會負擔女人和孩子的生活費。
9. 如果提出分手要求的是女方,男人的家族成員(直系親屬加上遠房親戚加上收錢的八卦傳媒)會空群而出,向女人發動批鬥(即:輿論攻勢)。
10. 本身是出來玩的男人,習慣用錢買女人,但是卻要求女人付出真心,又或者扮演賢妻良母。貪錢的女人交戲,他卻信以為真,結果被女人所操控。(提示:喜劇之王+柳飄飄+學生妹)
11. 思想停留於封建時代,家族世代奉行「大清律例」(即:一夫多妻),相信朕即天子、江山、法律和真理。朕不給的,你不能搶。順我者生,逆我者死。(提示:滿城盡帶黃金甲)
12. 控制不了自己的身體和壽命,卻以為用錢可以控制身邊人的思想及行為。除了錢之外,沒有其他方法換取別人的合作。台式文藝腔:「窮得只剩下錢」。(提示:陳水扁)
插圖來源:www.fotosearch.com
YouTube 精選:
郎朗深情演繹<雞,全部都係雞>(1:15)
(原曲:Marriage D'amour 夢中的婚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3FviTXpcdQ
婚禮音樂變賣淫之歌,反映港人的愛情觀。(粵語:雞=妓女)
譚詠麟:<午夜麗人> MV (4:0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uDIhFOB86M
歌詞:「開心跟你說個謊言,可否知痴心一片?」
張藝謀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2006) 預告片 (1:4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R40UN4Tu2I
故事改編自曹禺的<雷雨>,發哥的對白:「朕不給的,你不能搶。」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Web dictionary: Drama queen 中文翻譯
http://tw.ichacha.net/drama%20queen.html
意思:「小題大做、大驚小怪的人、作秀女王。」
維基百科:「窮得只剩下錢」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A%AE%E5%BE%97%E5%8F%AA%E5%89%A9%E4%B8%8B%E9%8C%A2
節錄:<窮得只剩下錢>是台灣基督教牧師王陽明的著作。本書原為靈修類書籍,因為陳致中於 2008 年 12 月 30 日帶此書給身處台北看守所的陳水扁而爆紅,使到「窮得只剩下錢」成為反諷只知累積財富的慣用語。
維基百科:曹禺 (1910-1996) 作品:雷雨(話劇)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B%B7%E9%9B%A8_(%E8%A9%B1%E5%8A%87)
維基百科:張藝謀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200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B%A1%E5%9F%8E%E5%B0%BD%E5%B8%A6%E9%BB%84%E9%87%91%E7%94%B2
相關的文章:
父子情仇
2015 年 12 月 3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12/blog-post_31.html
節錄:但是上天偏偏替你安排一個邪惡父親,他是公認的財技高手,在過去的十幾個月內,不斷出售上市公司的核心資產,然後派發特別股息給自己(大股東),之後再買巨鑽「送給」你的異母妹妹。有父若此,你可以怎樣?登報脫離關係?向<星球大戰>中的 Luke skywalker 學習,執起你的激光劍,劈向邪惡父親 Anakin skywalker,大義滅親?
女人勿近(二)
2012 年 5 月 2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5/blog-post_23.html
節錄:熟悉八卦新聞的你,一定知道香港某富商的其中一位情婦是理科女博士,而她的情敵是個沒有讀大學的娛樂記者。如果你問她為甚麼不離開那位擅長財技的壞男人,到大學找份教職,自給自足,做個有尊嚴的女人,她說不定會白你一眼,不發一言,然後繼續提著價值數十萬的名牌手袋赴宴。至於找不到教席,是否就要去做情婦,見仁見智。
玩物與玩人(一)
2009 年 3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03/blog-post.html
節錄:面對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觀念,供過於求和人浮於事的就業市場,以及依然由男人掌握金錢和權力的中國式父權社會,都覺得揾工太難,打工的金錢回報太低,與其揾工不如揾老公,於是甘當男人的二奶三奶外室情人。結果是,讀過大學的女人成為貪官、暴發戶、明星藝人以及黑幫大哥的收藏品,而她們的學歷則成為男人的身份象徵。當唸過書的女人甘當玩物,然後回過頭來玩弄玩弄她們的男人,男女角力就變得份外變態。
女人的路
2010 年 7 月 1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7/blog-post_10.html
節錄:傳統觀點,是女人只有兩條路可走:職業女性或者家庭主婦。這兩條路都很辛苦,只適合刻苦耐勞的好女人。於是有女孩子選擇第三條路,就是放下道德包袱,懶理別人的目光,做拜金女子,以釣金龜為終生事業。
OPM (Part 6)
2012 年 8 月 1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8/opm-part-6.html
節錄:紅線女名曲<紅燭淚>的歌詞:「怎料到,賒得易時還得快。」唐滌生把這種女人寫絕了:她以為身邊的男人都在掌握之內,殊不知,自己早已經透支了今生所有的運氣。結果是:上一刻還玩得興起,下一刻遊戲已經結束。報應來得太快,她來不及反應。得失之間,拿捏不住,只能目瞪口呆,由得情緣和金錢在眼前灰飛湮滅。
だんな
2009 年 3 月 2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03/blog-post_21.html
節錄:被包養的年青女子如何稱呼年老宿主,是一門學問。明明是買賣,如何包裝成不似買賣?如何叫對方開心,又不致於令自己太委屈?如何把雙方的關係準確定位,好讓男人的酒肉朋友一聽就明,但是又無須說得太白?要符合以上種種要求,絕非易事。禮失求諸野,中國二奶所缺乏的教養,由日本藝妓示範。
忽然父親、贖罪老爹
2013 年 7 月 1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12.html
節錄:被女人用腹中塊肉要脅,是男人的惡夢。如果男人是普通人,女人的動機,通常是迫婚。如果男人有錢,可能是敲詐錢財。有這種經歷的男人,可能從此害怕女人,又或者用嫖妓取代婚姻。萬一我說錯了,歡迎各位大哥留言。(送給普通男人的:結婚?可以!不過要同我阿媽一齊住。重有,我無錢請陪月,OK 嗎?)
事業集團
2011 年 2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02/blog-post.html
節錄:由於老闆三妻四妾,女人們為了保障自己和孩子的利益,會爭相拉攏老臣子,又或者安插自己的人馬進公司,中下層的員工於是被迫捲入宮廷鬥爭之中,他們的事業和家庭也間接地受到影響。家族企業的規模越大,受影響的人就越多,所帶來的傷害也越深。結果是,不論老闆還是員工,都忙於應付家族企業內部的利益矛盾和權力鬥爭,並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理會外面的世界,於是一次又一次地與世界潮流擦身而過。
衍生需求
2011 年 9 月 1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09/blog-post_19.html
節錄:主流傳媒鼓勵大家積極參與明星藝人的感情生活,讓女人相信世上沒有比愛情遊戲更重要的事,就算你身邊暫時沒有伴侶,也不許袖手旁觀、置身事外。身為女人,你必須密切關注明星藝人於戀愛戰場的最新進展,然後把自己代入其中,就當是替自己的愛情婚姻做思想彩排或者操練,否則一旦輪到你親身上陣,就會因為久疏戰陣而兵敗如山倒,不但絕無勝算,而且必死無疑。靠嚇?絕對是。
嫖客與馬伕
2015 年 6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6/blog-post_17.html
節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嫖客心態的男人,只會吸引雞格的女人。但是他不明白問題出於自己的身上,只會理直氣壯地相信所有女人都是妓女,然後以歡場老手的語氣,教導其他男人如何憑女人的面相或胸型挑選床伴。「嫖妓指南」是中文傳媒的「優良」傳統,由幾十年前品評塘西風月的舊式文人,到今日的澳門鐵膽東莞肥龍夜遊手記,文字風格有變,但是本質不變。
打得飛機多會盲
2016 年 4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4/blog-post.html
節錄:老一輩的華人父母擔心兒子血氣方剛,濫發高射砲,把子孫根弄壞,無法傳宗接代,於是提倡手淫或梅毒會致盲的說法,用來唬嚇男孩,要求他們潔身自愛。中國特色的性教育,是把男人的下半身跟上半身接駁起來(例如:谷精上腦),結果導致無數的中國男人把自我形象建立於下半身,而上半身(即是:頭腦和眼睛)則永遠停留於純情少男的階段,然後人到中年栽在思想早熟的美少女手上。
美人窩
2013 年 9 月 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9/blog-post.html
節錄:俊男美女集中的行業,必定桃花旺、戀事多。辦公室之內,不難出現上司下屬談戀愛搞婚外情、同事之間發生三角戀,紅啼綠怨、你爭我奪。辦公大樓門前,也必定有癡漢狂迷長期守候偶像,聲稱要致送禮物,求婚求愛、要生要死。而間中有些員工,會被尊貴的客戶私有化,由服務員變 VIP。換言之,公司成功地跟客戶建立個人化的關係。對待這些事情,管理層的態度,通常非常曖昧。
18/11/2016
2016年11月9日星期三
愛國生意
「愛國」或「愛黨」這盤生意,越來越難做,回報越來越低,風險卻越來越高。黨國不分?對,這是客觀現實,那裡沒有政黨輪替。
立法會的宣誓風波越演越烈,打擊「港獨」變成偉大祖國直接干預香港事務的藉口。人大常委會透過解釋基本法第 104 條,變相廢立法會的武功,令選舉失去意義(因為香港選民的決定可以輕易被人大所推翻)。年輕人看在眼裡,只會更加厭惡和遠離中國。小朋友缺乏耐性,說不定乾脆放棄立法會這條戰線,集中力量在街頭或網上抗爭,走激進或暴力的路線。撇開青年新政是否「內鬼」(紅色無間道)這個問題不論,本土派會得到更多年輕人的支持。至於下一步是否會就國家安全立法(提示:23 條),限制港人的言論自由,自己想。
廠佬出身的肥佬黎(黎智英)再次押錯注,以為放棄跟年輕人脫節的民主黨,捧朱凱迪和劉小麗開局,就可以爭取主動?結果又是敵不過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事實證明,無恥的人無敵。「傑出人蛇」(港式粵語:偷渡來港然後創業成功的男人)的宿命,是敵不過你千方百計擺脫的當權者,所以李嘉誠撤資是對的。華人社會的食物鏈,官府是商人的剋星。<蘋果日報>的讀者留言:「叫肥佬黎自己出來選啦!」對不起,太遲了。肥佬黎接近七十歲,立法會又廢了武功,選來幹甚麼?
其他涉足傳媒行業的生意人,私底下也在叫苦。你以為用錢買權力或影響力(即是:收購或創辦一個傳媒機構),然後封幾個名嘴(提示:商業電台),炒幾支健筆(提示:明報、信報、南華早報),就可以向習包子邀功,又或者令媒體姓黨姓習,從而增加兒孫的議價能力,又或者對沖中國政治風險?錯!世界變了,舊媒體的影響力下降,這一招已經行不通了,反而會令你越陷越深,難以從權力鬥爭中抽身。騎虎難下,進退兩難。傳媒行業最詭異的地方,是任何試圖利用它的人,都少不免會受傷,分別只是輕傷或重傷。未見其利,先見其害,也很常見(例如:王維基、ViuTV )。因此傳媒行業的宿命是踏腳石,新舊媒體都一樣。(證據: Facebook 教主朱克伯格跟華裔的醫生老婆聯手,捐助醫學研究,聲稱要消滅所有病症,為轉型生命科技鋪路。)
扯遠了,說回來。鏡頭前, 39 位建制派議員表態支持人大釋法,當中又不乏生意人(例如:蔣麗芸、張宇人)。商人懂得計算,應該明白這場風波的真正得益者是爭取連任的 689(梁振英)。689 任內多次向小朋友宣戰(證據:國民教育、通識科、TSA、吳克儉),令官府跟年輕人之間的仇怨越結越深,藉此為他的強硬路線製造理據,也成為他脅迫中央政府的談判籌碼。這一招,國產中文叫「打著紅旗反紅旗」。 2017 年 3 月底的特首選舉,形勢不但複雜,而且非常兇險。香港的權力鬥爭跟中共的派系鬥爭糾纏不清,生意人容易押錯注,隨時禍延子孫,這是胡雪巖的舊路。而短期至中期的後果,是令股價受壓。財經版的說法,叫「梁粉魔咒」(提示:陳啟宗、羅康瑞及鄭家純的上市公司的股價)。因果報應,阿彌陀佛。
請管好你的兒孫
對建制派來說,支持釋法等於變相支持梁振英連任,亦即是把自己的命運跟 689 綑綁在一起。不支持?又怕「政治不正確」,之前所付出的成本收不回來,變成一盤蝕本生意。萬一習包子突然清算梁振英及其黨羽(提示:成報+亂港四人幫),閣下(及兒孫後人)也會被連累。而在審判日來臨之前,新舊媒體和年輕網民亦絕不會放過閣下,你的家族成員可能會被惡搞、起底、洗版,如果挖到甚麼黑材料(例如:家族成員跟紅色貴族之間的不法勾當),更加會成為八卦雜誌的封面故事或調查報導。如果你還不明白,請參考 689 的叛逆千金梁齊昕,她經常在網上世界跟香港網民隔空駁火。她的例子足以證明,就算你已經把孩子送去外國讀書或生活,也無法避開可怕的中國政治。互聯網令國界消失,也令閣下的「愛國愛黨」言論留下無法刪除的文字或影像紀錄。亦即是說:孩子走到天涯海角,也要承擔父母的罪孽,有沒有外國護照,是否在香港生活,根本沒有分別。所以請管好你的兒孫,不要亂玩社交媒體,否則只會便宜了敵人。
以為可以做福兒孫,結果變成禍延子孫。這盤生意的資產負債表 (Balance sheet) 已經無法平衡了。那些小便宜、小甜頭(例如:人大或政協身份所帶來的各種好處),只不過是贏粒糖(粵語:得到糖果作為獎賞)。你所輸掉的,不是工廠,因為香港的工業早已北移,部份再轉移到越南或柬埔寨,而是家族的聲譽,以及兒孫的前途。生意人不明白,中國共產黨每隔一段日子就會發瘋,然後犧牲一批追隨者,所以法輪功的口號是「退黨保平安!」。香港本土派的用語,叫「支爆」,即是「支那爆炸」,意思: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矛盾爆發。跟車太貼,容易出事。
也許「愛國愛黨」根本不是一盤生意,而更似炒股票,而且是妖股、神仙股、老千股(提示:李小加)。只宜短炒,不宜長揸,見好就收。朝種樹,晚鋸板。不談戀愛,不是夫妻。你看海峽對岸的百年老店中國國民黨,因為資產被凍結而發不出工資,高層(例如:洪秀柱)要捐身家和設法籌款。民進黨政府的理由,是部份黨產本來是屬於「中華民國」的公產,被國民黨透過非法的手段掠奪或私有化,現在不過是「撥亂反正」。中國政治的本質,是分贓。中國人的政黨,並非建基於理念之上,說穿了不過是強盜集團。沒有好處了,樹倒猢猻散,也很應該。
正所謂:「出得嚟行,遲早要還!」(提示:無間道)
插圖來源:www.fotosearch.com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香港立法會宣誓風波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香港立法會宣誓風波
人民日報:人大釋法是權力也是憲制責任
大公網 2016-11-05
http://news.takungpao.com.hk/hkol/topnews/2016-11/3388350_print.html
節錄:全國人大常委會全體會議,預料今日審議香港<基本法>第 104 條的解釋草案。<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及<人民日報>都發表評論員文章,認為人大釋法既是行使權力,也是履行憲制責任,通過明確相關法律規定,澄清香港社會對基本法所規定的特區法定公職人員宣誓效忠制度的模糊認識,為依法處理立法會選舉和宣誓中發生的問題,提供有力指引和明確方向。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人大釋法是權力也是憲制責任>,以下是全文摘錄:
人民日報海外版:人大釋法是對「港獨」亮明法律紅線
RTHK 2016-11-08
http://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295346-20161108.htm
節錄:<人民日報海外版>在頭版發表編輯文章,認為人大釋法是對「港獨」亮明法律的紅線。文章認為,釋法有利於澄清香港社會的模糊認識,澄清所謂的「法律灰色地帶」,例如凡分裂國家、推行「港獨」的人,直接違反憲法、基本法和香港有關法律,都不能參選和擔任基本法規定的公職,這將在「眾說紛紜欲亂真」之中,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文章認為,是時候給「港獨」分子一次徹底的教訓。近年香港社會出現一股「港獨」思潮,進行非法暴力活動,梁頌恆、游蕙禎等人正是其中最猖狂的挑頭者,他們被裁定宣誓無效之後,仍然強闖立法會攪局,公然挑戰基本法,破壞香港法治,衝擊「一國兩制」的原則底線,對國家主權和安全造成嚴重威脅,起到一種極壞示範效應,這已經不僅是香港的內部事務,而是直接關乎香港特區與中央的關係和定位,全國人大當然有責任釋法,針對「港獨」亮劍。
Hong Kong pro-democracy politicians banned by China as crisis grows
The Guardian (Nov 7, 2016)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6/nov/07/china-bans-hong-kong-pro-independence-politicians-crisis-grows
Extract: Hong Kong is facing a severe political crisis after China barred two pro-independence politicians from the city’s legislature. In a highly controversial move, Beijing said Yau Wai-ching and Sixtus “Baggio” Leung would not be able to hold office, striking a blow to the burgeoning movement calling for greater autonomy from the mainland. The ruling, which amounts to Beijing’s most direct intervention in the territory’s legal system since the 1997 handover to Chinese rule, is expected to spark renewed street protests in the former British colony. During a chaotic swearing-in ceremony last month, Yau and Leung thumbed their noses at Beijing by refusing to declare their allegiance to China and carrying blue flags reading: “Hong Kong is not China.”
A dangerous cure
China intervenes in Hong Kong’s oath-taking row
It will do little to curb separatist demands
The Economist (Nov 7th 2016)
http://www.economist.com/news/china/21709801-it-will-do-little-curb-separatist-demands-china-intervenes-hong-kongs-oath-taking-row
Extract: Not everyone sees separatism as a cancer. The court considering the government’s case against the two legislators must now take into account the NPC’s ruling. This would mean the lawmakers could not take their oaths again. Their attempts to do so have caused stormy scenes in Legco, where pro-establishment legislators have a (gerrymandered) majority. On November 2nd six security personnel were taken to hospital after mêlées broke out in the chamb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its supporters in Hong Kong hope that the NPC’s decision will end such chaos. It may get worse, however, on the streets.
釋法變立法 京誓連根拔起本土派
蘋果日報 2016 年 11 月 8 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first/20161108/19826573
節錄:立法會宣誓風波令人大常委回歸後第 5 度釋法,在<基本法> 104 條上「僭建」條文及說明,指宣誓要真誠及莊嚴,並準確、完整讀出誓言,道具、口號等一概不容,否則監誓人須裁定宣誓無效,且不允重新宣誓;人大副秘書長李飛更指主張民族自決本質上也是港獨,暗示不符參選資格,矛頭直指提倡自決的本土派,釋法勢影響他們日後參選。政界預料除涉覆核案的青年新政梁頌恆、游蕙禎及劉小麗議席或不保,香港眾志羅冠聰、朱凱廸及因「加料」要再宣誓的測量界姚松炎亦有被褫奪議席危機。
人大釋法 10 名香港議員可能受影響
(台北)中央通訊社 2016-11-8
節錄: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昨天公布解釋香港基本法結果,港媒今天報導,共有 10 名香港立法會議員 10 月宣誓時曾添加詞句或出示道具,可能將受釋法影響。香港星島日報報導,連同香港青年新政籍立法會議員梁頌恆及游蕙禎,至少 10 名立法會議員於宣誓時曾「加料」或出示道具。報導整理可能受釋法影響的 10 名議員、所屬政黨(組織)如下:梁頌恆(青年新政)、游蕙禎(青年新政)、劉小麗(小麗民主教室)、姚松炎(城鄉共生連線)、羅冠聰(香港眾志)、朱凱迪(城鄉共生連線)、梁國雄(社會民主連線)、陳志全(人民力量)、邵家臻(社工復興運動)、鄭松泰(熱血公民)。
特首不容「港獨」滋長 23 條立法有現實意義
頭條日報 2016 年 11 月 8 日
節錄:特首梁振英昨表明,特區政府會全面切實執行人大常委釋法內容,更明言「港獨」的出現,使中央認為二十三條立法不但是香港未完成的憲制責任,而且有現實意義。釋法文本公佈後兩小時,梁振英率領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袁國強,以及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召開記者會,回應釋法。梁振英批評游、梁在就職宣誓時,故意違反宣誓程序和誓詞規定,甚至作出侮辱國家的言行,宣揚「港獨」主張,破壞「一國兩制」,在香港以至全國引起極大憤慨。他指,今次釋法進一步釐清任何以不真誠、不莊重方式宣誓,均屬拒絕宣誓,宣誓人將失去相應的公職資格和待遇,又稱作為特區的首長,他支持今次釋法,亦會全面切實執行內容。梁振英又指,中央在香港回歸近二十年來只釋法五次,說明人大有權但用得慎重。他續指,香港最近出現「港獨」及分裂國家的主張,相信會令國家認為二十三條立法,不止是本港未完成的憲制責任問題,而是有現實意義。
盧斯達:共產黨打到黎 小麗老母無得避
http://dadazim.com/journal/2016/11/lomo/
節錄:中國僭建宣誓條文,除了游蕙禎梁頌恆失去議席之外,其餘幾個自決派震過貓王。由於李飛說「民族自決」也是本質上推港獨,小麗老母今日就繼續玩弄其語言偽術,謂自己主張的是「民主自決」,並不是「民族自決」那種認為香港人高人一等的主張 —— 而且又自報家門,稱選舉期間已公開反對港獨。小麗老母這番托詞,與其競選以來政綱左搖右擺、主張彈出彈入的表現,是一脈相承。首先,講點常識。「民族自決」並不是民族主義,民族主義也不一定是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民族自決」只是說自決前途的基礎是這班人是同一個民族。至於民主自決是甚麼,我就到現在也不清楚。共產黨打到黎,自決派無得避。雨傘佔領之後,「本土」時興起來,於是有一班新的從政者用「民主自決」這個語言偽術,以為可以從「獨派」區隔出來。但不好意思,在中國眼中,統統都是港獨。笑甚麼?你自決也是港獨。共產黨不用上政治 BB 班,政治觀點的東西,共產黨清楚過香港人。
盧斯達:<成報>花生與「自清君側」
http://dadazim.com/journal/2016/09/besides-the-emperor/
節錄:讀<成報>的權力鬥爭劇,一開始是批評梁振英扶植港獨團體,以掌握更大權力,再劍指其背後的中聯辦系統,在香港搞「本土主義」,大肆擴張,山高皇帝遠,尾大不掉。這裡的罪狀,是中共內部最忌諱的地方主義。港獨只是話引子,黨內內部分權才是死罪。<成報>和泛民大力關心香港土地,也是依這個套路 —— 以個別地產商發大達、勾結地區人士,以證明梁振英一邊向中國表示,會清剿香港的地產財閥,令普羅香港人生活改善而不再對抗,但另一方面其實自己也培養了另一個系統的地產財閥來互相勾結。說到底,還是一套青天大老爺的戲。大家讀<成報>很開心,但這些其實全是對皇帝講的話。在香港搞事,有清君側的效果。清君側弔詭的地方,不是皇帝身邊有仆街,忠臣去清除;實際上是有勢力的權臣,迫皇帝清除身邊的人。但清君側,也可以是自己清自己。這是更深層的帝術。在中國,貪官抄了家,地方民眾不會分到錢;在香港,梁振英無得連任,香港人都不會分到權力(普選)。
股榮:梁粉冇好報(粵語:梁振英的粉絲沒有好結果)
蘋果日報 2016 年 9 月 28 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8/19783834
節錄:相比由唐營轉軚到梁營的新世界(港股編號:17)鄭家純,陳啟宗是梁振英「最忠實梁粉」,由 2011 參選時已為梁站台,大孖沙之中撐梁最落力,也是首個公開表態支持其連任。企啱邊(粵語:泊對了碼頭),揀(選)中人,但對唔住(粵語:對不起),過去四年,「梁粉魔咒」四個字毒性相當猛烈。張震遠破產收場、劉夢熊更鋃鐺入獄。其他梁粉,生意未見得一帆風順,但公司股價卻相當濕滯(粵語:上升乏力)。統計八間中港有業務的大孖沙(港式財經術語:大富豪),自梁振英 2012 年 7 月上任特首後,股價表現最差的,卻是恒隆地產(港股編號:101),逾四年間股價累跌超過三成,同期恒生指數升約 22%。緊隨其後「差」的,同是梁營羅康瑞任大股東的瑞安房地產(港股編號:272),在一眾內房股表現突出下,瑞房斯人獨憔悴,股價期間跌了 14%。鄭家純的新世界,四年累升兩成,更曾供股抽水(集資)。諷刺是,與 CY(梁振英)暗戰的李嘉誠,旗下長和系經過重組,過去四年多股價累升超過八成,冠絕所有大孖沙(大富豪)。轉軚(粵語:改變立場)無罪,扒冷(粵語:押注冷門)亦很正常。作為一間公司總舵手,經營手段固之然重要,但更重要是有眼光。
朱克伯格夫婦捐 234 億 冀本世紀末消滅所有疾病
星島日報 2016-09-22
節錄:全球最多人使用的社交網站 Facebook 的創辦人朱克伯格和他的妻子 Priscilla Chan 周三宣布,認捐 30 億美元(約 234 億港元),在未來 10 年資助各類醫學研究工作,希望在本世紀末之時,消滅或根治所有疾病。兩夫婦在三藩市舉行記者會公布這項計畫。最終目標是 2100 年之時,找到方法治癒、預防及控制所有疾病。這筆巨款會由去年 12 月成立的「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慈善組織撥出,鼓勵科學界和醫學界加快步伐,進行醫療方面的科研工作,包括開發軟件和硬件等研究工具,務求在科技上取得突破,正如過往科學家找到方法為人類 DNA 排序一樣。
相關的文章:
雙軌制(四)
2011 年 11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1/blog-post_20.html
節錄:有時候,是問題太複雜,當權者只想把它留給下一代,於是會想辦法鞏固過渡性的安排,又或者是把它無限期地延長下去,好處是可以保留面子,厚顏一點更可以自吹自擂,說成是史無前例的偉大發明。解決香港問題的「一國兩制」(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以及處理台灣問題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都是好例子。總之,馬馬虎虎,得過且過,含糊其辭,自欺欺人。這套含混過關的技巧,是中國人官場的必修科,是文化基因,也是不傳之秘。
發春瘟、食魚蛋、寫劇本
2016 年 2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2/blog-post_17.html
節錄:根據西方的戲劇理論,劇本由三個部份組成:1. 舊秩序崩壞或矛盾衝突的形成。2. 劇中人的回應方式(或逃跑或戰鬥或屈服)。3. 大和解或新秩序的確立。喜劇的結局通常是婚姻或歌舞,象徵敵對陣營的和解或新秩序的確立。悲劇則把矛盾和衝突推到極致,而劇中人的結局,往往是瘋狂、死亡、戰敗、亡國、妻離子散。有理由相信,梁書記的結局,將會充滿戲劇性。而他所啟發的群眾以及所釋放的力量,中共未必懂得應付。
交數(五)
2016 年 3 月 2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3/blog-post_25.html
節錄:多得教育局堅持 TSA、要求學生簽署不自殺契約、推廣簡體字、用普通話教中文、推動國民教育等連串措施,讓香港學生明白,自己只不過是官府或學校眼中的交數工具,而老師是缺乏自主權的打工仔女。老師和校長不但不會保護學生,而且早就在心理上跟孩子切割,淪為「教畜」(教育界的畜生)。公營教育制度的真正目的,是為商界提供廉價勞工,以及替官府執行政治任務。這套扭曲的官僚制度,是為權貴的利益服務,並非為學生服務。
黎智英(四)
2015 年 9 月 1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9/blog-post_18.html
節錄:過去三數年間,香港爆發了幾場具備規模和影響力的社會運動(例如:反高鐵、反國民教育、雨傘運動)。過程中清楚顯示,傳統政黨和主流傳媒的影響力正在減退,它們不再是主導者,甚至是開始被邊緣化,既無力左右社會運動的發展方向,也不再扮演引導輿論的角色。如果捐款給民主派以及經營傳媒是黎智英的參政渠道或方式,現階段的他來到一個轉角位,需要思考是否還要繼續使用舊的渠道,還是另覓新的渠道。如果他選擇放棄舊的渠道,需要思考如何退場。
踏腳石
2016 年 5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5/blog-post_20.html
節錄:蝕頭賺尾?已經行不通了。今時今日,已經沒有人相信在舊媒體做幾年奴隸之後,就可以跳出去把名氣套現換磚頭,又或者釣金龜上岸嫁人,那是上一代的事。連香港小姐都不願意簽約 TVB,已經轉行的新聞部女主播只能做紙上明星接商演活動,可見這個行業已經沒有太大的利用價值,連拜金女子都不屑一顧。沒有北上的年輕創作人,則運用社交媒體自己捧自己,然後直接跟廣告商交易,勝在自己話事,無須被剝削。
留下買路錢(二)
2011 年 6 月 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06/blog-post.html
節錄:交保護費,要交給有能力維持秩序的人。這個道理,生意人一定懂。在缺乏法治和治安不靖的地方,生意人的身家和性命都缺乏保障,正常的商業糾紛亦無法透過司法制度解決。生意人為求自保,需要尋找有力的靠山,保護費於是成為必要的開支。這是沒有辦法當中的辦法,商人必須托庇官府或者黑社會,才能保命。「紅頂商人」胡雪巖 (1823-1885) 是官商勾結的表表者。
含笑半步釘
2011 年 11 月 2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1/blog-post_29.html
節錄:當「喜劇之王」周星馳正襟危坐、一臉正經地表示支持下一屆香港特首候選人唐英年,你會想起甚麼?是吃完之後會高叫「李鵬是偉大領袖!」的「謊言豆沙包」?我會想起「含笑半步釘」,即是吃完之後絕對不能走半步路或者面露笑容,否則會全身爆炸而死,實在是居家旅行、殺人滅口、必備良藥!下一屆的香港特首選舉被傳媒形容為「豬狼對決」、「一個傻一個奸」,無論 2012 年 3 月 25 日誰人當選,對於精明的香港人來說,都是一齣悲劇或者鬧劇。
送方丈上路
2014 年 10 月 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10/blog-post.html
節錄:是香港人都知道,方丈好小器,最憎人背後說他壞話。得罪方丈?他會出動少林寺十八銅人,以摺凳為武器,打到你吐血,然後強行拖走,讓地上留下一條怵目驚心的血路。旺角「黑」夜?碎料啦(小事),未出動解放軍,已經手下留情。駐港京官(張曉明)教訓香港民主派的名句:「你們還活著,顯示國家的包容。」事到如今,不送走報復心重的方丈,很難重啟普選特首方案的諮詢工作,以及修補嚴重受損的各種關係。
災後評估
2015 年 7 月 1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7/blog-post.html
節錄:共產黨式「暴力救市」,手法之原始,力度之強勁,令人大開眼界,被香港股民形容為 Gamchulia ,即是廣東話「監粗黎」,書面語:「發了狠勁,蠻幹」。辛辛苦苦三十年,幾乎回到改革開放前。每隔一段日子,中共就會親手破壞自己所累積的成就以及犧牲一群追隨者,絕非正常人所為。並非東方神話「鳳凰涅盤」,也不是西方商學院語言 Creative Destruction ,而是失心瘋、瞎折騰、惡性循環。根據病歷推斷,應該是遺傳的,源於基因變異,所以無藥可救。
學壞師
2016 年 10 月 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10/blog-post.html
節錄:大陸學香港的管理制度,也是一樣,資產市場(股市和樓市)的泡沫是好例子。去年七月初爆發股災,暴力救市淪為國際笑話。如今 A 股元氣未復,人民幣又存在貶值壓力,老百姓轉戰樓市保值,於是又輪到樓市過熱,而火上加油的,是把槓桿 (Leverage) 作用推到極致的「氣球貸款」(又稱:大額尾數貸款)。如果中國的地產泡沫是個隨時爆破的氣球,這種「氣球貸款」可能是最後一口棺材釘,而借到盡的炒家,則理所當然地成為中國樓市的第一批烈士。
漢賊不兩立
2015 年 9 月 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9/blog-post.html
節錄:至於跑到北京跟習近平握手,被深綠陣營形容為「賣台投共」,變相替蔡英文助選的連戰爺爺,只不過是插科打諢的小角色(台灣網民的說法:勝民爸爸去那兒?)。電視機前,輪椅上的粵藉國民黨老兵肯定會用袁崇煥的名句「丟那媽」問候他。至於蔣公的反應,離不開寧波方言「娘希匹」。罵共匪,當然要用方言才過癮,難道要用共匪的語言普通話?
09/11/2016
For the first comment: Noted with thks. Revised.
For mitong affe: Noted with thks. Revised.
2016年10月26日星期三
女人都是同行
游蕙禎當選之後,劉小麗、何秀蘭和葉劉淑儀透過社交媒體和主流傳媒對她的評論,印證了張愛玲的名言:「女人都是同行。」既然是同行,自然如敵國,而且知道死穴的位置,專門挑剔同行的年齡或外表,髮型或服裝,愛情婚姻生育,比丈夫比兒子,比到入棺材為止。八婆的一生,就是這麼過。那些追蹤女藝人嫁入豪門連生貴子做闊太進度的八卦雜誌,也是這樣看待女人,而且還要列表評分。
撇開游蕙禎不論,劉、何、葉三位,都受過高等教育,算是見過世面,(曾經或現在)有份正職(處理眾人之事),但是精神面貌卻依舊像女校生或八卦 OL,證明女人喜歡為難女人,自相殘殺是女人的 DNA。這是大自然的巧妙設計,否則笨男人會失去生存空間。這種女人,即使打入一個男性主導的行業,也不會互相扶持,而是互相踐踏。女人堆,是非多,是真的。還沒有幹出成績,已經是非多多,讓八卦傳媒撿便宜。香港身陷困局,不去尋找出路,卻為自己添煩亂。劉小麗第一時間破壞自己的專業形象,令支持者失望。連任失敗的何秀蘭也笨,以環保為理由叫年輕美女剪掉長髮,只會讓旁觀者覺得師太是酸葡萄,法號:滅絕、九難(出處:金庸武俠小說),即是為難小女孩的老女人(例如:連女生的 Bra 是甚麼顏色都要管的 Band 1 教會女校)。至於葉劉淑儀,抽水(博宣傳)之餘還要拾人牙慧,讓創意無限的香港網民看不起。簡單地說,三個都笨,各有各笨。
女人惡鬥,男人閉嘴。雄性動物看在眼裡,只會覺得雌性動物麻煩,從此保持距離,避開是非,但是不會認真對待女人。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男女都一樣。女政客用踐踏同性做開場白,就不能怪責男政客看不起女人。跟美國的希拉莉相比,香港的女政客根本不合格。對,希拉莉城府深、機心重,但是鏡頭前表現專業,令歧視女性的競爭對手(特朗普)不敢掉以輕心,跟她打交道的外國元首也一樣。她不是好人,跟利益集團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但是符合從政的基本要求。適合從政的女人,不可能是純情少女,別傻了。如果你是男人,只想要純潔善良的賢妻或波大無腦的雛妓(即:童顏巨乳),而不能接受其他類型的女人,那麼恕我直言,你應該是脫離現實的宅男、毒佬、痴漢,只適合跟吹氣娃娃相擁入睡。
由此帶出另一個問題,如果短短數年的高等教育(其實是低層次的職業訓練)敵不過五千年中國傳統文化對女性的薰陶(即:敵視同性),也無法改變女人的劣根性(即:搬弄是非、自相殘殺),那麼女人讀書所為何事?學習謀生技能?換取職場的入場券?今時今日,全球化令競爭無國界,互聯網顛覆商業模式,還有甚麼可靠的謀生技能?儲備嫁入豪門的嫁妝?跟未來買家議價時所用的籌碼?日後當自己孩子的補習老師?還是為了延續某個組織、行業或制度?如果這些組織、行業或制度向來是男性主導,女性會員即使再努力也無法上位,那麼這些組織、行業或制度(例如:高等教育或專業服務)又是否男性剝削女性的手段?如果男人可以透過操縱遊戲規則不讓女人上位,而女人之間又自相殘殺,這種地獄職場還有甚麼值得留戀?越想越不對路,難怪拜金女越來越多,當中又不乏高學歷的女狀元,試圖透過另類的途徑把優秀的學業成績套現,上岸或移民,遠走高飛。如果你還不懂,請參考<女人的路>,刊出日期是 2010 年 7 月 10 日。
插圖來源:
http://img.picturequotes.com/2/3/2134/jealousy-is-the-fear-of-comparison-quote-1.jpg
YouTube 精選:
Mark Dinning - The World Is Getting Smaller (with lyrics) (2:5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9Wm3WZiGY
年輕情侶找不到地方親熱,並非香港獨有的問題。這首六十年代的英文老歌講述同樣的問題,歌詞是溫柔版的「扑野論」。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盧斯達:周永勤和劉小麗的爆喊
http://dadazim.com/journal/2016/08/lau-siu-lai/
節錄:劉小麗的言論,侮辱對手,亦侮辱選民。性賀爾蒙論,是在侮辱所有支持游蕙禎或青年新政的人,暗示支持者都是垂涎游蕙禎年輕貌美。支持者自己可以這樣自嘲,但你劉小麗去講,就是倒瀉硫酸,隔著螢幕都聞到一陣酸臭味。難道要投像劉小麗才能杜絕賀爾蒙上腦的嫌疑?而且很多人有特殊喜好,五十路都有市場,那麼其實投甚麼人,都可以是基於喜歡,而喜歡就不是合理的投票嗎,需要民主教室去教育嗎?表面講女權,但實際上女人對女人的敵意,是深長而遠古。用另一種邏輯講,講解放就不要將性賀爾蒙污名化。這是很正常的大腦反應,應該擁抱,釋放,不應壓抑,更不應拿來作為批評女性的話語。
關注游 BB 長髮惹負評 何姨姨認手多未解釋清楚
蘋果日報 2016 年 10 月 23 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61023/55811635
節錄:青年新政游蕙禎的一把長頭髮,不但吸引宅男,連人稱「何姨姨」的何秀蘭亦高度關注,早前在 Facebook 發文,指外界關注游的「扑嘢論」,但其長髮影響更大,因要用大量食水保持整潔,損害環境,惹來網民負評,游亦撰文諷刺「派少啲微膠粒」;何秀蘭對此直認「手多」,表述或未夠清楚:「我將好緊張嘅環保議題寫埋落去,可能畀咗大家一個聯想:『吖,係唔係你輸咗唔抵得呀?』」。一直蓄短髮的何秀蘭解釋,「見親人哋長頭髮,好似長毛,我都話:『好唔環保、剪咗佢啦』」,強調地球的氣溫變化,即將到不可逆轉地步,希望減少耗費能源,故特別她關注別人的長髮。至於游講述年輕人性生活的困局時提及「扑嘢」,她認為完全沒問題。
隔牆有耳:葉劉話游 BB 外表吸引
蘋果日報 2016 年 10 月 24 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24/19810530
節錄:建制派講明用盡一切方法阻青政梁頌恆同游蕙禎宣誓就任議員,新民黨葉劉淑儀噚日喺一個論壇演講時趁機抽水、話游 BB 外表吸引,話政府同北京都要諗吓,點解今屆會選出一啲咁離經背道嘅人:「西九龍嘅選民見到一位金金哋色頭髮嘅少女,覺得佢清新,但唔知佢宣誓係粗暴,個個選舉都有某程度嘅政治化妝嘅。」講完游 BB 嘅外形,葉劉談及土地問題時話:「好似嗰位姓游嘅小姐,佢講咗一句好粗俗嘅說話,我唔重複,但佢意思係話,我哋人類進行最正常嘅行為都冇地方,呢個某程度係反映一啲事實。」
A 25-Year-Old Hong Kong Lawmaker Wants More Space for Sex
Time (Oct 5, 2016)
http://time.com/4519215/yau-wai-ching-bang-hong-kong-sex/
Extract: Enter 25-year-old Yau Wai-ching(游蕙禎). She’s a radical anti-Beijing activist whose election in last month’s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here evinces a mounting popular frustration with the local political old guard, seen by many as feckless in the face of Beijing’s sovereignty. Her stances are extreme — she’s championed an unprecedented separatist movement for this maritime territory of 7.5 million people, a bold rebuke to the nation of 1.4 billion to which it belongs — and her words are frank. This week, she went on the record to lament the fact that young Hongkongers don’t get to have much sex.
相關的文章:
玻璃懸崖
2015 年 10 月 3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10/blog-post_30.html
節錄:只有當企業或組織面臨重大危機的時候,「玻璃天花」(Glass Ceiling) 才會短暫打開,讓女性接受高風險以及容易失敗的任務。然而,當企業或組織渡過難關之後,「玻璃天花」又會重新關閉,再度由男性掌握大權。換言之,鐵娘子成為過渡性的領導人物。這種潛規則,在男性主導的行業(例如:政治、金融、電訊、能源)很常見。百年老店國民黨正是面對這種情況。自私和懦弱的中國男人低頭沉吟、機關算盡,只得一個花木蘭(洪秀柱)站出來擔大旗。
女人勿近(二)
2012 年 5 月 2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5/blog-post_23.html
節錄:首先是欠缺支援。這些行業中,具備知識、經驗、人脈和權力的,通常都是已婚的中老年男人,為了避免性騷擾指控,不想惹上師生戀嫌疑,又或者怕家中老妻不高興,他們通常不會刻意栽培女弟子。挑選接班人的時候,會傾向選個男的。如果職業女性採取主動,在工作的地方或者所屬的行業之內,積極尋找學習的對象,又或者可以幫助她們的男人,又會惹人閒話,被指借男人上位。這些行業的女性,由於得不到男高層的指點與提拔,事業發展很容易行人止步。
陷阱
2015 年 2 月 2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23.html
節錄:處身於男性主導行業的女人,要跟身邊的男士們建立起信任和默契,又或者建立起自己的收風渠道,絕非易事。有些思想傳統的大男人,根本不容許女人打入男人的小圈子,新界鄉事派不乏這種人。男人不說的事情很多,那些重要那些不重要,女人要用智慧來區分。有些重要的事情,男人不會告訴你,而你又笨到不去打聽的話,結果便是失禮於人前。更嚴重的後果,是被男人們合力擺佈或出賣,成為他們的棋子或替死鬼。
賢內助(四)
2015 年 5 月 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5/blog-post_7.html
節錄:說明香港女生依然受制於傳統思想,也說明了在現實世界和商業社會中,女人要向上爬絕不容易。單靠讀書,作用有限。還是股民的看法最實際:女人想發達?一係識投胎,一係就嫁個有錢人!原因?能夠打入富豪榜的香港女性,不是富家女便是豪門闊太,靠創業發達的女商人只得一兩位。女人的人生路,跟男人很不一樣。但是公立大學只會提供標準套餐,不會照顧女生的需要。大學是公營機構,最重要是方便管理,以及容易控制成本。
庶女奪權(一)
2014 年 11 月 1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11/blog-post.html
節錄:特區政府成立之後,葉劉淑儀於 1998 年 7 月獲得當時出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委任,成為香港的首位女性保安局局長。2003 年夏天,她因為推動二十三條立法(信我啦!)而下台,留學美國過冷河,回港之後,自組政黨(新民黨)。她的政治立場親北京、親建制,從不掩飾自己的政治野心,致力鞏固跟紀律部隊(例如:警察)的合作關係,因此經常被網民惡搞。
審死官
2008 年 6 月 1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8/06/blog-post_15.html
節錄:共產黨說得明白,法律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工具,是革命政權的武器,是土匪頭目手中團團轉的鋼珠。一個中國女子不安守本份,硬要闖進男人獨霸的領域,主動跟男人爭玩具,簡直是死罪。在華人社會,膽敢挑戰父權制度的女人,其罪當誅。因此,港產的電視劇和電影中的女律師,只能愛上黑社會大哥,替他打官司或者打理不法生意,最後還要為男人犧牲或者被拋棄,方能贖其一身罪孽。
女人的路
2010 年 7 月 1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7/blog-post_10.html
節錄:傳統觀點,是女人只有兩條路可走:職業女性或者家庭主婦。這兩條路都很辛苦,只適合刻苦耐勞的好女人。於是有女孩子選擇第三條路,就是放下道德包袱,懶理別人的目光,做拜金女子,以釣金龜為終生事業。
馴悍記
2015 年 2 月 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2/blog-post.html
節錄:應該怎樣做女人才對,是公立學校不敢碰的題目。因為在現實世界和商業社會中,壞女人比好女人更容易成功,也更快地向上爬。學校不教,女孩子於是靠八卦雜誌(即:釣金龜指南)學習生存策略,結果變成條件欠佳但自以為是的拜金女,令男孩子畏懼和迴避。做女人難,狼太和狼女是真實個案,適合作為小組討論的題材。對女孩子來說,這個題材夠貼身,比教科書更有吸引力。
玩物與玩人(一)
2009 年 3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03/blog-post.html
節錄:面對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觀念,供過於求和人浮於事的就業市場,以及依然由男人掌握金錢和權力的中國式父權社會,都覺得揾工太難,打工的金錢回報太低,與其揾工不如揾老公,於是甘當男人的二奶三奶外室情人。結果是,讀過大學的女人成為貪官、暴發戶、明星藝人以及黑幫大哥的收藏品,而她們的學歷則成為男人的身份象徵。當唸過書的女人甘當玩物,然後回過頭來玩弄玩弄她們的男人,男女角力就變得份外變態。
教育騙局
2015 年 8 月 2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8/blog-post_21.html
節錄:經典騙局之所以能夠歷久不衰,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是受害人基於面子問題或其他的原因,不願意公開談論,也沒有及時向其他人發出警告,於是騙局可以繼續運作。如果我們身處的社會充斥著各種大大小小的騙局,而學校又是社會的縮影,那麼公營教育制度其實也是騙局的一種(提示:國民教育),只不過受害人被愚弄的時候,心智尚未成熟,總要投身社會多年之後才醒覺受騙,而騙子已經跑得老遠甚至是早已仙遊,於是追討無門。
寫女人(三)
2014 年 7 月 2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29.html
節錄:中國的西施和花木蘭更偉大,為了實踐父權社會所認同的價值觀(即:忠君愛國、孝順父母),她們不惜出賣肉體,或甘冒生命危險,執行非常危險的任務。而事成之後,她們不要求任何的獎賞,跟所愛的人引退(西施),或者是歸於平淡(花木蘭)。她們樂於犧牲自己成就男人,絕對是中國式父權份子的幻想。見識過慘烈的宮廷鬥爭,經歷過血腥的殺戮戰場,還可以保持純潔善良的本質?
童養媳
2012 年 1 月 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1/blog-post_5.html
節錄:原因是男人覺得成年女人不合他的心意。他認識的女人,不是貪錢、虛榮、愛名牌、化濃粧,便是性經驗太過豐富。這種男人眼中,所有成年女人都是壞女人。她們懂得如何敲詐勒索男人,又或者居心叵測、動機不純,喜歡搬弄是非,擅長擺佈他人,習慣利用男人解決生存問題。男人不喜歡壞女人,他想要一個比較單純、未受污染和容易控制的女人當伴侶,他願意付出金錢和時間。
目連救母 (一)
2009 年 9 月 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09/blog-post.html
節錄:這個故事用迂迴曲折的方式,表達了中國母親對兒子的霸佔式的愛,以及隱藏的慾望。讀懂了「目連救母」的故事,你自然會明白,為何華人社會中,婆媳糾紛特別普遍以及嚴重。你也會明白,為何戲曲故事當中,特別多兒子救母親的情節。戲名或有不同,戲軌卻如出一轍:丈夫也許遠行出征,又或者優柔寡斷、軟弱無力,受苦受難的妻子缺乏依靠,只能夠等待兒子長大成人、羽翼漸豐、中狀元又或者學成武藝下山,方能逃出生天,有好日子過。
母女情仇(七)
2015 年 8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8/blog-post.html
節錄:這種不同出身的女性互相啟發或扶持,然後在困局中找到出路的情節,在今日的華語世界影視作品中並不多見,宮廷女人惡鬥戲倒是大行其道,而劇情總是離不開爭奪男人、鬥快生仔、互相陷害、設局下毒、姊妹反目、婆媳糾紛。簡單地說:一群被圈養的女人自相殘殺。假設戲劇反映現實,這是否反映了在華人社會中,傳統思想令女性之間的情誼變得非常脆弱?又或者社會流動減慢,令處於弱勢的女孩子不想讀書打工只想嫁個有錢人?
陪審團
2013 年 5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5/blog-post.html
節錄:陪審團的意見,笨女人言聽計從,身體力行。有些缺乏自信以及依賴性重的笨女人,會傻到每天跟陪審團通電話,詳細報告家中各人的行蹤和近況,總之事無大小不分輕重,解決方案都必須得到陪審團的一致通過,她才敢付諸實行。跟迷信股評人貼士的小投資者一樣,她不願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結果任人擺佈。對個別陪審團成員來說,透過笨女人遙控別人的老公和孩子,又毋須承擔任何責任,實在太過癮了,沒有其他消閒活動比得上。
嘆十聲
2015 年 4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4/blog-post_11.html
節錄:鄧麗君 (1953-1995) 的遭遇,說明帶眼識人的重要。她的朋友林青霞去年年底在香港出書,披露台灣男影星秦祥林曾經同時追求影后和歌后。表面上,兩個女人是閨蜜,其實是疑似情敵。張愛玲的名言:「女人都是同行。」這個例子讓男人明白,為何女性之間的情誼如此脆弱,可以突然翻臉。
我不要的才輪到你
2015 年 11 月 1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11/blog-post_13.html
節錄:這是打擊情敵的慣用手法,也是為自己鋪設下台階。美女身陷愛情三角錯,不想再糾纏下去,想來個了斷,於是透過媒體隔空傳話:我不要的才輪到你!既可以貶低情敵,又可以抬高自己,一舉兩得。旁觀者眼中,被寵壞的美女在發脾氣。女人善妒,美女尤甚。美女好勝,天經地義。美女比醜女更在乎情場上的得失成敗,也更重視情敵的級數。
是非題
2013 年 7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20.html
節錄:小器的瘋女人,辦公室多的是。她們執著於眼前的得失,忘記了外面還有更廣闊的天地。而她們所身處的行業,也許正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是已經開始走下坡,成為夕陽工業。她們身處的鐵達尼號快將沉沒,但是她們依然喋喋不休,爭論到底是誰不小心打翻了廚房裡的那堆碗碟,誰人說謊,誰應該受罰。男上司很怕這種女下屬,因為她們牙尖嘴利,又喜歡在工作間落淚。
爆粗的女人
2014 年 5 月 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5/blog-post.html
節錄:男人不會明白,女人爆粗,需要多大的勇氣。粵語粗言,由於頻頻亮劍(拔出男性的生殖器官),又經常問候女性的生殖器官,容易令女性覺得受侮辱,又或者是勾起被強姦的恐懼。女人當中,又以學院派的女權份子,高學歷的女性專業人士,以及有性潔癖的女性基督徒,最為抗拒粗口。
26/10/2016
2016年10月14日星期五
遊唱詩人
都是才華洋溢和自我中心的人,才子才女之戀註定不得善終。十年之後,她把留給他的話唱出來:We both know what memories can bring. They bring diamonds and rust. 她叫 Joan Baez ,舊愛叫 Bob Dylan ,剛剛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文學創作很主觀,歌詞算不算文學,詩人是否值得表揚,爭論可以沒完沒了。與其鑽牛角尖,倒不如當作電影業的奧斯卡,即是西方世界思潮的風向指標。
反越戰的六十年代過去了,遊唱詩人還沒有得獎?好,送一個給你,那位寫小說的日本人(村上春樹)請等一等。六十年代美國介入越戰,目的是防止東南亞進一步赤化。冷戰時代,反共是資本主義國家的首要任務。今時今日,共產主義並非西方世界的頭號敵人。蘇聯解體,德國統一,削弱了共產主義所帶來的軍事威脅。俄羅斯的普京入侵鄰邦,又收容「叛諜」斯諾登,還培育電腦黑客,但是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西方影視作品中的俄國黑幫,已經淪為配角。對西方人來說,歐洲的難民問題以及脫離歐盟出走的英國也許更加迫切。
遠東這邊,中國的經濟改革處於瓶頸,股市和樓市輪流出事,自顧不暇。北韓的金氏王朝久不久就發一回神經,發射導彈,用酷刑處決高幹。就讓它們繼續瘋狂好了,西方世界管不了那麼多。香港和台灣的年輕人還在對抗中國共產黨?Oh, I am sorry. 桂冠詩人說得對: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精神上支持你們,遠東的異域孤軍,請繼續作戰。亞細亞的孤兒,請不要放棄。
曾經協助美國對抗赤化的盟友相繼仙遊,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去年三月去世,昨日輪到泰皇蒲眉蓬病逝,跟 Bob Dylan 得獎的消息幾乎同一時間公佈,是天意,標誌住一個時代的終結。英文的說法:It’s time to move on. Put behind 之前,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頒給美國的遊唱詩人,替反共、反越戰、反建制和爭取民權的六十年代劃上完美的句號。桂冠詩人是對的,共產黨沒有甚麼了不起,你不打它,它也會倒,不值得把年輕人送上戰場,肢體傷殘、心靈受創。
世界變了。常規戰爭和軍事行動被恐怖襲擊所取代,那是突發的城市游擊戰,由來自中東的宗教團體所策動,而死士是無法融入西方社會的新移民。年輕人不再信任傳媒和政黨,抗爭行動有全新的模式,他們喜歡在虛擬世界中玩組織動員。面對既得利益者,年輕人的反應是:你憑甚麼?我為甚麼要聽你的?粗言穢語又如何,那是我的本土鄉音!依附紅色勢力的香港建制派聽了,鏡頭前嚇到臉色發白,未來四年還要面對這群殺入議會的孫悟空,你叫我的日子怎麼過?愛國愛黨之路怎麼這樣難行?這盤生意是否要虧本了?幸好我有不止一本的外國護照。
對香港和台灣的年輕人來說,獨立自主之路很難行。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原因,很難擺脫中共的糾纏。在思考前途的過程中,又夾雜了一大堆中國式的語言魔障或人為路障(例如:一國兩制、九二共識),足以令頭腦簡單的小朋友或外國人頭昏腦脹,迷失方向。對西方人來說,共產主義是沾滿人血和鐵銹的紅色枷鎖,是舊時代的 Rust,已經自動解決。外國人會上網聽 Beyond 的<海闊天空>,知道這是香港人的抗爭之歌,然後把 Beyond 視作東方的 Bob Dylan 或 The Beatles,即是流行曲中的 Diamonds ,紀錄了某個年代的抗爭精神。西方人懂的,就是那麼多。他們不會明白,為何華文世界中,沒有桂冠詩人。
插圖來源:Wikipedia
說明:Joan Baez 和 Bob Dylan 的合照 (August 28, 1963)
YouTube 精選:
Bob Dylan - Blowin' in the Wind (with lyrics) (2:3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58XWF6B3AA
Joan Baez - Diamonds and Rust (with lyrics) (4:3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caZi_G3xVs
羅大佑:<亞細亞的孤兒> (5:5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TaaSn0TAQE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Wikipedia - Bob Dylan (194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b_Dylan
Wikipedia - Joan Baez (194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an_Baez
Wikipedia - Diamonds & Rust (son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amonds_%26_Rust_(song)
相關的文章:
崔健
2013 年 10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10/blog-post.html
節錄:網上也有不少六四事件的 MV,用<一無所有>、<一塊紅布>或<最後一槍>做配樂。外國傳媒說得對,崔健是 Father of Chinese Rock (中國搖滾音樂之父),也是 Voice of a Generation(一代人的聲音)。用音樂紀錄一個年代,傳達老百姓的心聲,沒有人比他做得更好。真正的搖滾,具備反抗精神。
黃河協奏曲
2007 年 5 月 2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7/05/blog-post.html
節錄:<黃河鋼琴協奏曲>由<黃河大合唱>改編而成,後者由生於澳門的冼星海 (1905-1945) 作曲,寫於 1939 年,是延安時期的作品。原裝版<黃河鋼琴協奏曲>的結尾出現<東方紅>和<國際歌>的旋律,寓意明顯不過: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背靠共產國際,一定會取得勝利。 1990 年<黃河協奏曲>曾被修改,刪去結尾部份的國際歌旋律。為甚麼要改? 1990 年 10 月,柏林圍牆倒下,德國統一。天安門血跡未乾,老大哥已經翹辮子了。
V 煞、1812、RIC
2013 年 1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1/v-1812ric.html
節錄:俄國和中國的文化基因,盛產煽動力強的革命家,他們都是「天龍八部」中的「阿修羅」,好戰、暴躁、執拗、善妒、疑心重。他們與天鬥,與人鬥,把國家變成人間地獄,老百姓則變成鎔爐中的灰燼。俄國的皇帝被革命黨處決,換來的,是把人變鬼的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把末代皇帝(溥儀)「改造」,但是老百姓的命運跟俄國差不多,同樣是成為當權者進行社會實驗的白老鼠,又或者是政治運動的犧牲品,像水淹螞蟻般大批大批被消滅。
戲如人生(一)
2015 年 5 月 2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5/blog-post_22.html
節錄:繼「犬決」處死姑丈(張成澤)之後,北韓的金正恩又開創「炮決」死刑,用來對付國防部長(玄永哲)。這一招,充滿黑色幽默,令港人想起周星馳電影<國產凌凌漆>(1994) 中的經典場面:苦練輕功三十年的「鐵腿水上飄」(演員:李力持)被大陸公安用高射炮處決,男主角周星馳靠賄賂保命脫身。古今中外,用酷刑虐殺下屬,甚至自己動手,是暴君的特徵、共通點、必經之路,看來金正恩有潛質成為另一位燕山君(韓國古代著名暴君)。
南洋幫(八)
2015 年 3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3/blog-post_17.html
節錄:從清末開始,南洋華僑跟中國大陸的關係,經歷幾番轉變。祖國的面貌也不斷變化:從文化根源、夢中故鄉,到國民黨或共產黨執政,黨國一體的民國與新中國,再變成跨國收購合併活動中的紅色生意夥伴。最新的發展,是某些由南洋華僑所創辦的老字號可能會消失,九十一歲的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剛剛撒手塵寰。一個時代結束了,南洋華僑跟中國大陸的關係,進入另一個階段。
南洋幫(三)
2014 年 2 月 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2/blog-post.html
節錄:南洋華僑當中,泰國華僑算是比較幸運的一群。印尼華僑曾經被屠殺,菲律賓華僑則經常被綁架,泰國華僑卻可以安居樂業。當然,泰國也有自己的問題,例如:政局混亂和軍事政變,這些都是家常便飯,也會改變生意人交保護費的對象,但是整體上,皇室和官府算是善待華人,所以是適合養老的地方。
發春瘟、食魚蛋、寫劇本
2016 年 2 月 1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2/blog-post_17.html
節錄:根據西方的戲劇理論,劇本由三個部份組成:1. 舊秩序崩壞或矛盾衝突的形成。2. 劇中人的回應方式(或逃跑或戰鬥或屈服)。3. 大和解或新秩序的確立。喜劇的結局通常是婚姻或歌舞,象徵敵對陣營的和解或新秩序的確立。悲劇則把矛盾和衝突推到極致,而劇中人的結局,往往是瘋狂、死亡、戰敗、亡國、妻離子散。有理由相信,梁書記的結局,將會充滿戲劇性。而他所啟發的群眾以及所釋放的力量,中共未必懂得應付。
無水散水
2015 年 2 月 1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14.html
節錄:一場持續 79 日的佔領運動,令香港的政治版圖大洗牌。一直處於權貴的雷達偵察範圍以外的八十後出來擔大旗,發動一種全新模式的社會運動,傳統政黨和主流傳媒只能被動地回應。對話之路走到盡頭,Broker 變 Joker,從此只能靠邊站,令不少年過五十的政黨和傳媒高層欲哭無淚。本土派開始抬頭,泛民主派、大中華膠(即:中國有民主香港才有自由)、和理非非(即: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開始失去市場。
關漢卿、六月雪、高登仔
2014 年 6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6/blog-post.html
節錄:在中港融合的政治經濟社會背景之下,接近權力核心的行業相繼淪陷,在不同程度上被赤化(例如:傳媒、教育)。不少真正的人才,因為思想獨立,被體制所排斥,需要在體制以外的地方尋找發揮的空間。而官府管不到的互聯網,就成為一條出路、一個能夠自由發表作品的平台。壓迫越大,反抗越大。近年香港的網上創作,百花齊放,非常精采,比主流作品更好玩。以下選取部份有代表性的作品,並且提供簡單的介紹,供香港以外的網友參考。
美麗島
2016 年 6 月 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6/blog-post.html
節錄:把<美麗島>視作「台獨之歌」也許是過份的簡化。因為這首歌誕生的時代背景(1977 年),是台灣退出聯合國(提示:漢賊不兩立)之後的日子,台灣的年輕人覺得需要追尋和守護自己的身份,想有自己的聲音,於是有八十年代初的校園民歌,而當中不少代表人物,日後成為流行樂壇的中堅(例如:蔡琴、齊豫)。作曲的李雙澤和主唱的胡德夫是這場運動的參與者,而胡德夫的另一個身份是台灣的原住民運動先驅。
14/10/2016
2016年10月7日星期五
學壞師
最後一口棺材釘?
中國人學西方,總是得其形而不得其神。大陸學香港的管理制度,也是一樣,資產市場(股市和樓市)的泡沫是好例子。去年七月初爆發股災,暴力救市淪為國際笑話。如今 A 股元氣未復,人民幣又存在貶值壓力,老百姓轉戰樓市保值,於是又輪到樓市過熱,而火上加油的,是把槓桿 (Leverage) 作用推到極致的「氣球貸款」(又稱:大額尾數貸款)。如果中國的地產泡沫是個隨時爆破的氣球,這種「氣球貸款」可能是最後一口棺材釘,而借到盡的炒家,則理所當然地成為中國樓市的第一批烈士。
「氣球貸款」的做法是把置業的首期壓低,同時把還款期盡量延長,變相開頭只還利息(以及小量本金),到尾期(第 N 年的最後一期)才一次過清還大額的尾數。好處是吸引財力較弱的炒家,有助地產商散貨。壞處是成交期拉長,令變數增加(因為買家有可能放棄訂金逃跑),交易未必能夠順利完成,也令到成交數字缺乏參考價值。期間由於物業的業權尚未完全轉讓,萬一買家的財政狀況波動,需要把資產抵押或出售,法律上也可能出現一些技術問題。要用到「氣球貸款」這一招,說明不少炒家迷信樓價只會有升無跌,亦即是離泡沫爆破不遠。
西方人編寫的教科書說,這種付款方式只適合能夠承受高風險的專業投資者。東方人社會的客觀現實,卻是賭性極重的中國人偏愛高槓桿的炒賣活動,以為窮爸爸窮媽媽可以一朝富貴,從此脫貧,無須上班,美其名叫「財務自由」(Financial Independence) 。結果是:看錯市燒炭跳樓,連累忠心的旺財陪葬,房子成為凶宅。中國人好賭,大陸人尤甚,不但把這一招用於地產買賣,並且推廣至上市公司的資產交易,請參考<延伸閱讀>部份關於恒大(港股編號:3333)的老闆許家印的評論,這一位是國產的「債王之王」,把槓桿用到盡,欲知詳情,請上網。
霍英東對香港的貢獻
老一輩的香港人會告訴你:分期付款買樓,是由著名的愛國商人霍英東 (1923-2006) 於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推出,當年的買家需要支付五成的首期。霍英東帶領潮流,開創向消費者提供「售樓說明書」以及採用「賣樓花」的銷售策略(住宅樓宇還沒有落成已經開售),作用是加快(發展商的)資金的回籠速度以及吸引財力較弱的小市民置業,同時發展商亦把部份的市場風險轉嫁了給買家(提示:爛尾樓)。而銀行的角色,是向發展商及小市民提供貸款(引入槓桿),在房地產市場的供求兩端注入流動性,令交投暢旺、貨如輪轉、搞活市場。
從上世紀的六十年代開始,按揭貸款成為香港銀行的主要業務,華資和外資銀行先後發展出不同種類的按揭產品(例如:Prime-based, HIBOR-based,定息浮息或兩者混合),地產商、銀行和小業主的命運從此緊密地綑綁在一起。而隨著大陸改革開放,令製造業北移,香港經濟轉型失敗,缺乏新的增長動力,地產相關的貸款對銀行業的重要性有增無減,而賣地以及跟地產相關的活動(例如:樓宇買賣)所帶來的收入,則成為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Auntie 的記憶中,九十年代的官方統計數字,賣地收入佔香港政府財政收入的比例大約是三成,而地產相關貸款佔銀行貸款組合的比例大約是四成,但是根據江湖傳聞個別的華資銀行可以高達五成至七成。所以每當經濟週期向下,工商業貸款需求疲弱,銀行會積極爭取按揭貸款,令按揭利率屢創新低(近期新低:HIBOR+1.35),你會見到銀行員工跟地產代理一樣,為了達到銷售目標,在新樓盤的發售地點拉客,甚至互相推撞。香港經濟是否被地產所騎劫,自己想。(提示:地產霸權)
然而,霍英東對香港的貢獻,並不止於引入西方國家的分期付款買樓方式。不少文字資料都指出, 1986 年董建華的家族生意東方海外出現財困,是霍英東注資令東方海外避過破產的命運。霍英東引入的是否(來自中資銀行的)紅色資金,是國家機密。霍家的生意沒有上市,所以無法查證。但是董家從此染紅,從親國民黨變成親共產黨,卻是事實。而中國共產黨得到的好處,是可以動用董家在台灣和美國政壇的人脈。至於老董做特首是否向中共報恩,自己想。可以肯定的,是香港人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1998-2003 年間整體樓價平均下跌七成, 2003 年夏天,樓市出現十萬宗負資產個案,再加上其他施政失誤,令五十萬港人上街,導致 2005 年初老董腳痛下台。 2012 年,得到董建華支持的梁振英上台(江湖傳聞老董向習包子推薦 689)。梁振英的上位之路離不開地產,八十年代他曾經運用專業知識,協助大陸的地方政府建立土地買賣制度,是否要把今日的地產泡沫歸功於梁振英,也許有爭議的餘地(因為中港地產市場結構不同),但是在政治層面,他觸發為期 79 日的佔領運動,又把無數大中小學生推向港獨或本土派的陣營,卻是作為特首前所未有的成就。如此豐功偉績,映照日月山河,肯定會名留青史。對, Auntie 玩「順藤摸瓜」,跟<成報>學的(提示:亂港四人幫)。
也許是因為中國的地產和樓宇買賣制度學自香港(這方面梁振英的確有功勞),中港兩地調控樓市的手法也大同小異。面對樓價飆升,香港政府的做法,是透過金融管理局(香港的中央銀行)限制商業銀行向客戶提供住宅按揭貸款的首期比例(例如:價值一千萬的住宅單位今日最多只能借五成或以下)。大陸官府調控樓市也用這一招,國產中文叫「限貸令」,配合「限購令」(每個戶籍家庭只能購買若干數量的單位)執行。香港地產商的應變方法,是透過旗下的財務公司(不受金融管理局的監管)向買家提供按揭貸款或過渡性貸款,令買家只需要支付很低的首期,甚至是借足十成都有。大陸的地產商也用過這一招,向未畢業的大學生打主意,借出首期資金,令大學生可以零首期購房(地點:遼寧瀋陽),亦即是透支未來幾年甚至十年的潛在需求。亦即是說:萬一中國的地產泡沫爆破,市場會蕭條一段長時間,因為本來應該接棒的新樓奴(大學生)債務纏身。
中國的去槓桿之路 會比香港更艱難
病徵很相似,但是萬一中國的地產泡沫爆破,對銀行系統或宏觀經濟所帶來的震盪和傷害只會更大。中國地產市場的去槓桿之路,會比香港更艱難,原因如下:
1. 香港人重視或沉迷置業,心理質素也比較高,戰後又經歷過不止一次的資產市場泡沫爆破,即使 1998-2003 年間整體樓價平均下跌七成,很多小業主寧願節衣縮食繼續供款,沒有對銀行系統帶來致命的傷害,但是 2003 年夏天的十萬宗負資產個案也花了近十年的時間,等待樓價回升才慢慢消化。大陸人賭性重,信用紀錄差,個人和企業都有賴賬的習慣,而且遇事只會訴諸暴力(證據:醫鬧)。一旦樓價下跌,按揭貸款壞賬飆升,對銀行系統以及社會穩定的殺傷力恐怕會比香港更大。至於大陸的銀行在審批按揭貸款的時候,有沒有替客戶進行壓力測試 (Stress test) ,以及地產行業佔大陸銀行系統的貸款組合的比例,有待查證。
2. 大陸的地下金融系統規模龐大,個人和企業可以在國有銀行(建農工中)以外的渠道取得融資,令中央政府的經濟政策或行政手段(例如:限貸令和限購令)的作用相對有限。在個人、企業和國家的層面,去槓桿之路需要穩定的現金流和經濟增長來配合,亦即是說,在經濟週期向上的日子會比較容易,當前中國經濟疲弱,如果打擊樓市炒賣的力度太大,導致樓價插水式下跌,直接影響私人消費,更加沒有可能擴大內需,讓內需成為取代出口的增長動力。投鼠忌器,難度甚高。至於習包子和李克強的經濟政策是否有分歧,那是國家機密,不要問香港蟻民。
3. 大陸官媒的說法,是地方政府依賴賣地收入,調控樓市缺乏積極性。而大陸學者的觀點,是背後牽涉中央與地方財政之間的關係,地方政府依賴賣地收入填補經常性的財政赤字,於是有強烈的動機徵收農地然後高價出售(提示:烏坎村)。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重新界定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分工,同時要理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財政死結,背後所牽涉的不止是稅收那麼簡單,而是權力分配或體制改革。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是中國歷史的常見課題,又或者應該叫惡性循環。當地方政府公然違抗中央政府,甚至是搞獨立,通常離改朝換代不遠矣。
4. 多得殖民地政府的德政,接近一半的香港住戶居於政府資助的出租或出售房屋(包括:房委會和房協的公屋+居者有其屋)。(資料來源:香港便覽 2016 年 7 月)公共房屋發揮了穩定樓市的作用,樓價再波動也有接近一半的香港人的物質生活不受影響。中國大陸也有官府興建的廉價房或保障房,但是規模很小,而且地點偏遠,是地方政府應酬中央政府的表面功夫,不能滿足市場上的潛在需求,更不能像香港那樣,發揮穩定樓市的作用。(利益申報: Auntie 在公屋長大)
結論:學壞師
總括而言,由於中港兩地的文化背景差異,投資者的心態不同,配套設施不足(例如:法庭無力保障私有產權以及處理商業糾紛)以及中共體制所帶來的扭曲(例如:組織或制度被共產黨所騎劫於是失去原有的功能),香港好的地方(例如:興建公共房屋穩定樓市),大陸學不到。而壞的地方(即是:小市民借到盡炒樓以及地方政府依賴賣地收入)則比香港更壞,又或者是去得更盡。廣東話:「學壞師」。其必然的後果,是泡沫爆破的時候,會帶來更大的傷害和震盪。根據大陸官媒<人民日報>的說法,單純從槓桿資金的絕對數值來看,當前中國大陸的地產泡沫,跟去年的股市泡沫比較,有過之而無不及,情況不容樂觀。
類似的情況,其實不止出現於地產市場,相關的會計和法律行業,還有性質不同的醫療產業(提示:港大深圳醫院)也是一樣。北上的香港專業人士嘗試輸入港式管理制度,提升服務質素,但是結果強差人意,最後跟中方的合作夥伴翻臉收場。香港專家灰頭土臉、意興闌珊、黯然離場。職業生涯從此留下污點,但是礙於政治現實又不敢公開批評偉大祖國,恐怕會禍延子孫。這種苦,很多曾經北上的專業人士都懂,但是他們不會在傳媒面前講真話。 689 也一樣,眼淚在心裡流。可憐的中國男人,壓抑得太久,淚腺堵塞了,鏡頭前哭不出來(提示:粒粒皆辛苦),結果淪為 TVB 爛劇的男主角,這就是報效國家的下場。
插圖來源:
https://sourceable.net/wp-content/uploads/2014/05/china-real-estate-bubble.jpg
YouTube 精選:
創世紀:許文彪金句 (0:4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_-OhALuQ78
這是香港樓奴的心聲,出自 TVB 劇<創世紀>,陳錦鴻(角色叫許文彪)聲情並茂的演出,贏得網民一致讚賞。幕後功臣:司徒錦源(編審)、戚其義(監製)。
陸小鳳(1976 年 TVB 劇<陸小鳳>主題曲)(2:0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30Z1uq3s_Q
這是原唱者的版本,歌詞:「情與義,值千金。」男人幫兄弟,不但要擋刀,還要疏財仗義。劇中鄭少秋演葉孤城,黃元申演西門吹雪,紫禁城決鬥一幕成為經典。幕後功臣:王天林(提示:王晶、杜琪峯)。
安信 2012 全新廣告:安信兄弟班(結婚篇)(0:4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XWC4ZAHLwU
這是私人貸款廣告中的版本。港男無錢買樓結婚,靠兄弟籌款集資,真係陰功豬(港式粵語:可憐)。
情與義(火雞之歌):周星馳電影<食神>The GOD of Cookery (0:5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xcXTGq94Ig
這是周星馳電影<食神>中的版本,雞姐這個角色成為莫文蔚的代表作。片末交代雞姐被槍傷毀容,整容之後成為美女(莫文蔚恢復原貌),令周星馳眼前一亮。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Investopedia - What is a Mortgage?
http://www.investopedia.com/terms/m/mortgage.asp
Extract: Mortgages come in many forms. With a fixed-rate mortgage, the borrower pays the same interest rate for the life of the loan. A fixed-rate mortgage is also called a “traditional" mortgage. With an adjustable-rate mortgage (ARM), the interest rate is fixed for an initial term, but then it fluctuates with market interest rates. The initial interest rate is often a below-market rate, which can make a mortgage seem more affordable than it really is. Other less common types of mortgages, such as interest-only mortgages and payment-option ARMs, are best used by sophisticated borrowers. Many homeowners got into financial trouble with these types of mortgages during the housing bubble years.
Investopedia – What is a Housing Bubble?
http://www.investopedia.com/terms/h/housing_bubble.asp
Extract: Speculators enter the market, further driving demand. At some point, demand decreases or stagnates at the same time supply increases, resulting in a sharp drop in prices — and the bubble bursts. Traditionally, housing markets are not as prone to bubbles as other financial markets due to large transaction and carrying costs associated with owning a house. However, a combination of very low interest rates and a loosening of credit underwriting standards can bring borrowers into the market, fueling demand. A rise in interest rates and a tightening of credit standards can lessen demand, causing the housing bubble to burst.
Here's the Smoking Gun That China Has a Huge Housing Bubble
One that will burst in 2018, Deutsche Bank reckons.
Bloomberg (2016-09-29)
http://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6-09-29/here-s-the-smoking-gun-that-china-has-a-huge-housing-bubble
Extract: Deutsche Bank AG Chief China Economist Zhiwei Zhang thinks he's pinpointed "a clear sign of a bubble" in the market - one that will end in a major correction in two years' time. After analyzing how much developers were willing to spend to win land auctions in 10 major Chinese cities in which values are already up 23 percent year-over-year, the economist found that the business case for these bids evaporates unless property prices continue to increase. If property prices simply tread water from here, the Deutsche Bank economist reckons that buyers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half of land sales values in these auctions would lose money. But a moderation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as 2017 kicks off will likely elicit a rate cut from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the year in order to avoid a hard landing, he believes. But that will only delay the property sector's day of reckoning, Zhang predicts, as a "severe correction in 2018" looms.
Deflate the Housing Bubble
By Fulong Wu
China Daily (November 13, 2013)
http://www.china.org.cn/opinion/2013-11/13/content_30582879.htm
Extract: The driver for the frenetic real estate growth comes from the dependence of local governments for revenues from land sales and land related incomes. Since the adoption of the 1994 tax-sharing system, local governments have incurred a de facto fiscal deficit - while their expenditure responsibilities have remained unchanged, they have had to rely more on extra-budgetary land income to make up the gap between their spending and revenue. This has greatly incentivized the local governments and enabled them to capture the land value spilled-over from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The land-driven fiscal system has made local governments more speculative in land development, using their muscle, through their monopoly power, to acquire agricultural land and sell it at a higher price in the land market. The adjustment of the fiscal rela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may not mean further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to give the local government a higher budgetary return. But rather, fo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take on some responsibilities that constitute national "citizenship" such as social security, education and pensions. With a more balanced local fiscal structure, there will be no excuse for them abducting the economy with speculative land development.
香港便覽:香港概貌(2016 年 7 月)
http://www.gov.hk/tc/about/abouthk/factsheets/docs/coming_hk.pdf
香港便覽:房屋(2015 年 8 月)
http://www.gov.hk/tc/about/abouthk/factsheets/docs/housing.pdf
香港 01:香港樓奴如何煉成?一切由霍英東說起
撰文: 李彤 (2016-08-14)
http://www.hk01.com/%E6%B8%AF%E8%81%9E/36842/%E9%A6%99%E6%B8%AF%E6%A8%93%E5%A5%B4%E5%A6%82%E4%BD%95%E7%85%89%E6%88%90-%E4%B8%80%E5%88%87%E7%94%B1%E9%9C%8D%E8%8B%B1%E6%9D%B1%E8%AA%AA%E8%B5%B7-
節錄:戰後初期,數以萬計的人扶老攜幼由內地移居香港,令香港人口急速膨脹,幾年間人口便由 50 萬,暴增至逾 220 萬,帶來嚴重住屋短缺問題。面對龐大的住屋需求,樓價又非平民百姓可負擔,據學者馮邦彥的著作<香港地產業百年>指,當時新興華資地產商之一、鴻星營造有限公司老闆吳多泰,於 1947 年破天荒首創「分層出售」的賣樓制度,即分層業主共佔地權,並有樓契說明各業主之權益。然而,即使將物業拆成分層出售,每個單位約 1,000 平方呎,仍要索價 2 萬元,對一般月入只百多元的打工仔而言,置業夢依然遙不可及。有關情況,直至曾任政協副主席、已去世的愛國商人霍英東於 1954 年,推出「分期付款」及「賣樓花」的銷售策略,為地產市場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當時,霍英東為油麻地公眾四方街一個分層出售的新樓盤,製作了本港第一份的售樓說明書,詳述建築材料、地圖及訂價等,又引入分期付款方法,即買家可以樓價的五成作為首期訂金,於交樓前分期付清餘下五成款項,即買家只需付一萬元,便可晉身成業主。從事按揭行業數十年的中原財務董事總經理梁理中表示,分期付款即是現在的按揭、又稱樓宇借貸 (mortgage) 或業權抵押,於美國及英國一直存在,直至霍英東引入才廣為港人認識。他指,樓宇按揭借貸原先多由私人借貸公司承造,及至 60 年代初,銀行見樓按生意蓬勃,索性將之納入業務範圍,逐步發展至一個標準化的程序。
財經茄哩啡:香港黨委書記回憶錄(作者:順叔)
2016 年 6 月 29 日
https://caijingcarefree.blogspot.hk/
節錄:在 1983 年,兩位「中國的老朋友」,澳門中華總商會何賢,及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霍英東,一樣患上癌症,霍英東聽咗許家屯意見,去北京救(求)醫,中國「集中了全部的名醫」幫佢發功,結果大步檻過,返香港以「再生之德」四個字感謝許家屯;何賢去咗美國醫,冇幾耐去世,之後「家庭內有糾紛,事業上也碰到一些困難」,結果又係港澳工委出手,幫助何賢的公子「解決銀行的麻煩」,呢位何公子,正正係日後的首任澳門特首何厚鏵。霍英東的家族事業,一路都冇上市,但一樣做得好大,斷估因為背後得到好多中資黨資的幫助,互惠互利之下,霍英東盤生意冇上市,冇公開帳目,幫中共進行政治上的商業任務亦更加方便,例如在 1986 年,東方海外財困,正正由霍英東出手,投資近 10 億港紙幫助東方海外避過破產危機,當時東方海外的老闆,就係老船王的公子董建華,亦即係後來的香港特首。在許家屯回憶錄中,完全冇提及呢單「政治期貨」的交易,甚至董建華的名字亦冇出現,可能涉及「國家機密」,屯叔冇爆響口,另一個可能,就係由更高級的中共組織力量推動,連「香港黨委書記」都不知情。東方海外及老船王董浩雲,同台灣關係密切,霍英東的投資令東方海外色彩太「紅」, 1992 年重組,發行可換股債,引入李嘉誠長實的資金洗底,持股最高接近 10%,商業投資?政治期貨?可以見到,香港及澳門兩個行政特區的第一任特首,董建華及何厚鏵,都係在八十年代中,因為中共的幫助渡過財困,呢啲就係真正的「中資」的影響力。(Auntie 的推介:這篇是順叔的舊文,他運用前新華社社長許家屯的回憶錄所提供的材料,舉例說明在香港的政經板塊移動過程中,新華社及時雨萬應錢所起的作用,讓你明白共產黨如何放數兼押注。)
<成報>變相揭董建華為「亂港四人幫」頭目
852 郵報 (Sept 17, 2016)
https://newshongkong.wordpress.com/2016/09/17/%E3%80%8A%E6%88%90%E5%A0%B1%E3%80%8B%E8%AE%8A%E7%9B%B8%E6%8F%AD%E8%91%A3%E5%BB%BA%E8%8F%AF%E7%82%BA%E3%80%8C%E4%BA%82%E6%B8%AF%E5%9B%9B%E4%BA%BA%E5%B9%AB%E3%80%8D%E9%A0%AD%E7%9B%AE%E3%80%80%E6%A2%81/
節錄:刊於本周一(12 日)的<成報>頭版評論,點名指梁振英、中聯辦主任張曉明以及目前在港主管<大公報>及<文匯報>的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為「亂港四人幫」,但未有透露餘下一位成員的身份。不過文中指出:「『亂港四人幫』的當中三人已出台,他們的頭目很快會水落石出,餘黨也會漸現」。然而,該報今日一篇以〈「亂港幫」梁振英孤身現國慶音樂會〉為題的報導,就提到梁振英昨晚出席預祝十一國慶的「150 周年誕辰暨國慶音樂會」,張曉明有出席之餘,「外界傳聞疑是尚未現身的最後一名『亂港四人幫』成員、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就未有現身」,變相揭穿「亂港四人幫」頭目的真正身份是董建華。
黃尹華:梁振英大功隨時變大罪
蘋果日報 2016 年 10 月 3 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03/19788854
節錄:梁振英是將香港土地制度推介到內地的關鍵人物。 CY 為黨國立下如此汗馬功勞,以區區特首位置酬功,自然不在話下。梁振英在 1987 年被上海委任為土地改革顧問。同年,深圳市舉行首次土地拍賣會,梁振英親自撰寫標書,全 17 個城市市長以及政治局委員李鐵映到場觀摩。深圳土地拍賣成功後,全國紛紛效仿,一發不可收拾。內地媒體統計,近 30 年來總賣地收入接近 30 萬億元人民幣。據財政部數據,去年全國賣地收入佔地方財政收入 21%,為最大財源之一,有 11 個城市賣地收入佔財政收入 50% 以上,成為維持政府運作的命脈。中國土地資源豐富,但由於照抄地窄人多的香港土地制度,房地產業已經騎劫整個經濟。地方政府已成為最大地產商,欲罷不能。另一方面,內地抄香港只抄一半,香港公營房屋供應一半的住宅,但內地政府對無利可圖的保障房只是應酬式興建,全民要捱貴價樓,怨聲載道。中國的土地泡沫越滾越大,爆煲迹象越來越明顯,內地已有不少言論質疑當年的始作俑者,大功日後隨時可能變大罪。
壓低前期供款 最後一期才清還全數
「氣球貸」炒高深圳樓
蘋果日報 2016 年 9 月 21 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first/20160921/19776944
節錄:深圳樓價急漲,本報上周參加當地睇樓團,發現萬科廣場.V 寓推售時,銷售人員教睇樓客以「氣球貸」(又稱大額尾數貸款)方式買樓,特色是壓低前期供款,擺明吸引炒家。銷售人員介紹,該公寓已售過千套房,當中七成為投資客。由於公寓「不能落戶、亦不佔學籍」,較適合投資收租,但公寓屬商業性質,貸款年期最多限做 10 年(分期 120 個月),故建議使用氣球貸,變相「頭 119 個月只還利息及小量本金」,到第 10 年最後一個月全部還清尾數即可。氣球貸看似吸引,因可用較長期限來計算月供,但模式就猶如「吹氣球」,前小後大,意味買樓人士前期不需太有實力,惟需面對大額尾數,要一筆過付清,或在此前成功把物業甩手,才能防止氣球爆破。
君柏推 12 年成交期救亡
標榜先住後付 壓低首期吸客
蘋果日報 2016 年 10 月 1 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first/20161001/19787391
節錄:長實(港股編號:1113)賣樓再創新猷,繼大埔嵐山發明「1+親」後,馬頭角君柏推出超長成交期付款方法。今年初賣樓一度叫停、與新地(港股編號:16)「郭家大少」郭炳湘合作的君柏,昨推出低層戶救亡,呎價 1.6 萬元起,成交期長達 12 年, 2028 年才成交,號稱全港史上成交期最長新盤。該定名「Z138 先住後付」付款方法分「還款六部曲」﹔第一部曲,買家在簽定臨時買賣合約時先付樓價 5%,再在之後的 60 天內、 120 天內及 180 天內各加定 5%,即總共半年共付樓價兩成;至第五部曲,由 181 天開始,須分 138 期支付 34.5% 樓價,每月支付 0.25% ,即每年償還樓價 3%;當去到第六部曲,當時已經是 2028 年,買家須全數繳付餘下 45.5% 樓價。整個付款方法,成交期接近 12 年。
人民日報: 3 天 9 連擊 中國樓市發出怒吼
北京新浪網 (2016-10-03)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61003/18874732.html
節錄:「金九銀十」交界,國內多地接連出台樓市新政。據統計,自 9 月 30 日至 10 月 2 日,短短三天時間,北京、天津、蘇州、成都、鄭州、無錫、濟南、合肥、武漢共計 9 個城市先後發佈新樓市調控政策,多地重啟限購限貸。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 2014 年開始鬆綁的中國樓市政策再次步入拐點。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記者透露:「這將產生一種擠出效應,緩解城市熱點區域房價的過快上漲,同時將購房需求推向可能存在『去庫存』壓力的周邊區域。」調控政策何時能真正「抑房價」?在嚴躍進看來,中國樓市政策的拐點已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開啟,而市場拐點會在明年, 2017 年第二季度部分城市或有「量價齊跌」的現象出現。去年,一場槓桿推動的股市大漲大落讓大家記憶深刻,我們也來對比一下, 6 月 18 日,券商融資餘額達到了歷史高峰 2.26 萬億元,再加上估算的場外配資 1.5-2 萬億元,場內外融資合計約 4 萬億元。截至今年 6 月底,中國個人房貸餘額是 16.55 億元,如果按照二季度的房貸增加額推算,到了三季度末,房貸餘額將達到 17.9 萬億元左右,單純從槓桿資金的絕對量而言,比去年的股市泡沫,有過之而無不及。
新浪財經:廣州深圳樓市調控放大招 二套房首付提至 70%(簡體字)
2016 年 10 月 5 日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16-10-05/doc-ifxwkzyk0960339.shtml
廣州深圳樓市調控 二套房首付 7 成
蘋果日報 2016 年 10 月 5 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finance/20161005/55733358/
節錄:深圳及廣州昨出分別推新樓市調控措施,其中在深圳,已有一套住宅的置業人士,首付比例上調至 7 成,至於無房及商業性房貸,首付則維持三成;置業者家庭名下無房,但有商業性住房貸款紀錄,首付則為五成。同時亦規定非深圳戶藉置業人士社保由三年上調至五年,至於在供應方面,新增商品房面積 90 平方米以下套數不可少於項目總套數的 70% ;而且售價亦不可超過備案價格,若超出相關價格,則立即停止網簽並責令整改。至於在廣州方面,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於 70% ,至於已結清房貸的換樓人士,首付比率則為三成,至於第三套房則不發放房貸。對户籍方面亦有限制,户籍居民限購 2 房,非户籍但繳稅三年限購 1 套。
新華社 2016-09-29:
誰在給樓市火上澆油?開發商恐慌式營銷亂象調查(簡體字)
http://www.sd.xinhuanet.com/cj/2016-09/29/c_1119645496.htm
節錄:記者發現,部份企業公然進行「恐慌式營銷」,直接推高樓市預期。
華富財經 2016-10-03:
住建部點名批評恒大集團(港股編號:3333)和中海地產在濟南住宅項目有違規銷售行為
https://www.quamnet.com/newscontent.action?articleId=4902264
節錄:住建部指,針對近日恒大集團在濟南市開發的「恒大御峰」及「恒大濱河左岸」項目,以及濟南中海地產投資開發的「中海國際社區」項目存在的違法違規銷售,以及惡意宣傳炒作、嚴重擾亂房地產市場秩序的行為,住建部要求濟南市相關部門立即調查,依法嚴肅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儘快向社會公布,保護購房人合法權益。
高天佑: 許家印教你賣蝕本貨
信報財經新聞 2016 年 9 月 29 日
http://www1.hkej.com/dailynews/article/id/1401350/
節錄:恒大昨天又有一單「神刁」(港式粵語:神級的 Deal),宣布以總作價 27 億元(人民幣.下同),把長期蝕錢、淨負債 33 億元的糧油、乳品和礦泉水 3 項業務,分別售予 3 家神秘公司。在交易後,恒大不但賬目「靚仔晒」(粵語:漂亮了),有助降低負債及提升財務評級,更可錄得 57 億元稅前利潤,令原本的「蝕本貨」(粵語:虧本的生意)搖身變成「金笸蘿」(粵語:得寵的男孩)。有趣的是,恒大不但同時跟 3 位不同的「獨立第三方」買家談妥交易,而且在這 3 項交易當中,買家均只需付出收購價的 10% 作首期,餘額再按 3 年分期支付。這難免亦令人想起樓宇買賣,對賣方有一定風險,例如本年初樓市回落期間,不少用高價認購豪宅單位的買家,最終選擇撻訂離場,令交易被取消。無論如何,恒大在這單「神刁」後,可把 3 項嚴重蝕錢和負債的業務移出賬目表之外,有助減輕沉重債務負擔,並錄得 57 億元稅前利潤,令整盤數「靚仔晒」(粵語:漂亮了),對於發債撲水(粵語:融資)及改善財務評級有立竿見影裨益。另一邊廂, 3 位買家其實只需付出 2.7 億元(27 億元收購價的 10%),便可令恒大得到如此多好處。至於 3 項交易日後如何進展,那就是後話了。
相關的文章:
OPM (Part 1)
2012 年 7 月 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7/opm-part-1.html
節錄:OPM 即是 Other People’s Money ,意思是投資或者做生意的時候,部份資金來自借貸。舉債的好處:由於有槓桿 (Leverage) 作用,可以把蠅頭小利放大好幾倍,但是利潤要扣除借貸成本以及交易費用。舉債的壞處:槓桿作用令風險增加,萬一資產價格不升反跌,虧損會被放大好幾倍,缺乏財政實力的投資者,可能因此而破產。如果是企業的話,過份借貸,週轉不靈,資不抵債,一樣死得。
成功之道
2012 年 2 月 1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2/blog-post.html
節錄:如果你不加思索,便盲目依從這些潛規則,可能會令自己身陷險境,無法抽身,死無全屍。那些讀完 Rich Dad, Poor Dad(富爸爸.窮爸爸)之後,相信讀書打工無用,於是借錢借到盡,然後辭工,用別人的錢全職炒股炒樓,最後損手爛腳、破產收場、燒炭自殺的香港人,便是好例子。
官商角力
2016 年 9 月 9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9/blog-post.html
節錄:有些商品或服務,消費者有需求,但是供應不足或者質素欠佳,頭腦靈活的生意人,於是採用另類的手法去滿足需求。可以是公然違反法例,走法律罅又或者是靠燒錢搶佔市場佔有率(例如:Uber),希望造成聲勢又或者是既定事實,試圖衝擊官府的底線以及測試官員的容忍程度,看看能否開闢新的市場空間,最終迫使官府修改法例或遊戲規則,讓這些新推出的商品或服務由非法變成合法。
瓣數多(四)
2014 年 10 月 3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10/blog-post_31.html
節錄:香港幾間華資地產商,都是綜合企業 (Conglomerate)。發展過程,大同小異。七十年代賣樓起家,上市之後作橫向式多元化發展。最初是拓展與地產相關的行業,例如:物業管理、零售、酒店、交通、公用事業。踏入九十年代,則順應潮流進軍電訊、科網和傳媒行業。中間又可能利用香港的賣樓收入,收購海外的基建項目。結果幾十年下來,公司慢慢演變成為一個以地產為主的多元化投資組合。從地產商的角度看,多元化發展有以下的好處。
疑似地產商
2015 年 4 月 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4/blog-post.html
節錄:香港是個不談理念的商業社會,卻搞出那麼多聲稱用來彌補官府和商界不足的公營及半官方機構,所反映出的問題,是當權者面對眼前複雜無比和盤根錯節的利益矛盾,一籌莫展、藥石亂投、章法全無,再加上高級公務員暗中消極抵抗(因為他們明白,特區行政長官跟九十年代以來的日本總理一樣,任期不會太長,甚至可能中途鞠躬下台),於是退而求其次,在官僚制度以外另起爐灶,建立一堆公營以及半官方機構,做一些治標不治本的動作,以為是權宜之計。
交數(五)
2016 年 3 月 2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3/blog-post_25.html
節錄:由學校負責的洗腦工作,交由主流傳媒接力:必食、必遊、必消費、必買樓、必結婚、必生仔、必 Playgroup、必名校、必考試、必補習。傳媒的任務,是塑造閣下的生活模式,務求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會落入商家的手裡。閣下的人生目標,只能是貢獻資本主義,而非為自己而活。你所生的孩子,將會經歷同一過程,繼續交數,一生為奴,千秋萬代,求脫無期。間中有拒絕服從的年輕人,會被主流傳媒標籤為失敗者(例如:廢青、宅男、剩女),備受打壓。
出口術(二)
2012 年 6 月 2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6/blog-post_23.html
節錄:出口術,也有高低之分。如果任志剛是高手,一開口便驚動金融市場,那麼,香港的現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以及偉大祖國的中國影帝溫家寶,都是「低手」。他們的評論,沒有人會認真對待。港式粵語:「小學雞,得啖笑!」即是:幼稚兒童跟大家開玩笑。不約而同地,曾俊華和溫家寶的剋星,都是地產商。
國產財技
2016 年 3 月 1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3/blog-post_16.html
節錄:恒大地產(股票編號:3333)被香港股評人形容為「最激」(Auntie 用進擊)的內房股。業務範圍廣泛,從地產、金融保險、農牧業、文化旅遊、健康體育都有。這間公司似雜食怪獸,負債沉重,但甚麼都買,肚皮漲大,消化不良。地產股多元化本來是明智之舉,因為可以減少收入的波動性,但是恒大地產的做法比較似麥太(麥兜媽媽)搶購特價貨,然後塞滿廚房的雜物櫃,即是:章法凌亂,為買而買,很「無厘頭」。
技窮
2016 年 1 月 1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6/01/blog-post_16.html
節錄:至於中國境內的爛尾樓(國產中文叫樓市庫存),就交由進城的外省民工來解決。亦即是說,把樓市中的次貨、假貨和劣質商品塞給長期被剝削,在城市的邊緣幹粗活,賺取卑微工資,由於戶籍制度關係無法享受完整房屋教育醫療福利的外省民工。香港的股評人認為這個政策對於負債沉重的內房股(例如:恒大地產)有利,信不信由你。中國農民一再被共產黨剝削和愚弄,卻是千真萬確。
雙軌制(一)
2011 年 10 月 1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0/blog-post_4542.html
節錄:溫州民間借貸爆煲,情節似曾相識。簡單地說,又是雙軌制惹的禍。原因不外是官倒加三角債,國有銀行體系為特權階級服務,無法發揮應有的金融中介功能,而民間的游資太多,老百姓的投資渠道太少,為了抗通漲,於是把錢投進高利貸市場,令火上加油。換言之,舊瓶新酒,借屍還魂。
代理人
2014 年 4 月 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4/04/blog-post.html
節錄:改革開放之後的做法,是透過把具備戰略價值和影響國家安全的行業(例如:電訊、能源、航空、銀行、保險、傳媒)交給太子黨經營與謀利,換取他們的合作,從而鞏固政權,而這些行業的龍頭國企則透過國有銀行(即:建農工中)得到低成本的營運資金。這樣做,是分贓。(蔣公:共匪!)即:打劫老百姓,賄賂太子黨。不甘心被剝削的老百姓,把血汗錢投入地下金融體系,溫州民間信貸,影子銀行,便是這樣搞出來的。
災後評估
2015 年 7 月 16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07/blog-post.html
節錄:香港股市,外資主導,比較理性。對外國機構投資者來說,接受中文傳媒訪問是浪費時間,因為他們的目標顧客不是本地散戶。怕只怕港股進一步 A 股化以及「小加同志」為接軌而接軌(提示:漲停板機制),洋人覺得太有「中國特色」,遊戲規則對他們不利,於是分階段撤出港股,到時候只剩下港資和中資角力,香港不再是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
外省人與上海幫
2015 年 12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5/12/blog-post.html
節錄:「上海幫」的影響力從昔日的經濟層面,延伸至今日的政治層面。亦即是說,香港的特首選舉,背後牽涉一些歷史悠久的利益集團,又跟中國共產黨內部的派系鬥爭扯上關係,內情複雜,難以預測。幾十年前,「上海幫」為保身家性命財產南下香港。幾十年後,他們的兒孫卻要跟共產黨合作或勾結。中國政治之詭異,可見一斑,所以李嘉誠撤資是對的。
做官
2009 年 12 月 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12/blog-post_3935.html
節錄:費孝通的文章<論紳士>:做官是得到安全和保障的必要手續,有一點像打防疫針,在打針期間可能有反應,做官是有風險的,可以被抄家,被斬頭,皇上是難侍候的。可是反應受過,就可以免疫了。當然,這個比喻有一點不太切,防疫針只能自己免疫,而做官所能掩護的領域卻不止個人。於是又發生了一種辦法,就是一個集團派代表去做官;一人升官,雞犬安寧。
OPM (Part 4)
2012 年 8 月 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8/opm-part-4.html
節錄:有些家族,財力雄厚,廣結善緣,先後捐助多間大學,跟學術界建立起廣泛的人脈關係,例如:蒙民偉(提示:信興集團、樂聲牌電飯煲)、鄭裕彤(提示:新世界發展,港股編號:17)、何鴻燊(提示:澳博控股,港股編號:880)。有些家族,選擇集中力量,跟某一間大學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例如:蔣震家族與理工大學(提示:環康集團),霍英東家族與香港科技大學(提示:南沙研究院)。
07/10/2016
For the first comment: Yes.
For the second comment: Noted with thks. Revised.
For 餅:連放蛇都做埋,你 D 同事咩人黎架?你開工小心 D 。氣球貸單野,如果蘋果放流料,應該會有人出律師信(提示:霸王洗髮水),Let’s wait and see.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