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且通知一聲,看得開心請捐款

2007年5月24日星期四

鬼婆雜憶 :鐵蹄下的香江(七)


七.結語

項美麗只是匆匆過客,但是作為外國人她對香港的觀察卻絕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她眼中日軍鐵蹄下的香江貫徹商賈本色,女人無情,男人無義,進退之間只有功利計算,沒有任何思想包袱。六十甲子,循環不息,角兒換了,戲碼不變。不管當權的是英國人、日本人,還是由英國人培育出來然後向中國共產黨投誠的香港人,這塊土地的本質都從來沒有改變過。

論文字項美麗不算第一流,她是那種有佳句無佳構的作者,對中國事務的了解充其量只屬於 casual observer 的層次,她不似賽珍珠 (Pearl Buck, 1892-1973) 般悲天憫人,行文敘事不求政治正確也沒有道德包袱,一副「話之你」的態度非常現代。也許正是這一點,令她每隔若干時日都會被翻炒(註十一)。然而,項美麗有西方人尊重個體的特點,筆下淪陷期間香港的每個族群,不分敵我,都並非只得一種面貌,這正是對待歷史的正確態度 。

05 年 6 月初稿
06 年 1 月修訂

註釋:

註一. 盛宣懷是李鴻章的幕僚,洋務運動代表人物之一,曾參與創辦招商局及中國鐵路總公司。

註二.邵洵美在 1938 年以項美麗的名義創辦雜誌 <自由譚>,項美麗同時擔任英文月刊 <Candid Comment> 的編輯,两份雜誌的部份內容重疊。 

註三. <The Soong Sisters>, 1941 年出版。

註四. 筆者所參考的是 Beacon paperback 出版的 1988 年第二版。

註五. 收錄於散文集<流言>。張愛玲於 1939 年秋入讀香港大學,經歷香港淪陷,到 1942 年夏偕炎櫻乘船回上海。

註六. 陳策,海南文昌市鎮沙港村人,1893 年出生,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1911 年畢業於廣東海軍學校,1917 年在粵參加護法,1919 年參與討伐陳炯明。1938 年任國民黨駐香港軍事代表,戰後曾任廣州市市長,1949 年 8 月底去世。于右任輓:「義氣盟軍重,忠誠國父知」。陳策的孫兒 Andrew Chan 為他的祖父建立了一個英文網站,網址是 http://www.chandrew.com/my-grandfather.html

註七. 關於 1941 年聖誕節陳策突圍所用的船艇種類,眾說紛云,內地網站的說法是魚雷艇巡邏艇均有,筆者並非軍事專家,唯有採用比較保險的「小艇」一詞。不少內地網站都把陳策突圍的經過寫得繪影繪聲,有興趣者不妨用陳策的名字作搜尋。

註八. 杜國威作品<三個香港女人的故事>於 2002 年 7 月在上環文娛中心劇場上演,三位主角包括鄧碧雲(李楓)、項美麗(陳令智)和文玉英(羅乃新)。陳令智是陳策的孫女。

註九. 李樹芬醫生於 1926 至 1966 年間出任養和醫院院長及董事局主席。

註十. 李樹芬醫生的回憶錄 <Reminiscence of 50 Years Medical Work in Hong Kong and China> 刊載於 <The Bulletin of The Hong Kong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根據內文提示,寫作日期大約是 1958 年底。

註十一.近年內地的出版界亦開始介紹項美麗的生平和著述,焦點卻集中於她的上海生活和作為中國文人邵洵美「妾室」的軼聞,對她的政治立場避而不談。有趣的是,邵洵美的妻子盛佩玉在她的回憶錄 <盛氏家族.邵洵美和我> 之中,卻從未用任何字眼形容項美麗的身份,只是直呼其名或者小名 (Mickey)。

有關的中文著述:

<盛氏家族.邵洵美和我> 盛佩玉,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年 6 月出版
<我的爸爸邵洵美> 邵綃紅,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 年 6 月1版
<洵美文存> 邵洵美,陳子善編,遼寧教育出版社,2006 年 6 月第1版
<項美麗在上海> 王璞(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人民文學出版社 
上海<萬象>雜誌 2004 年7 月和 10月號刊載蘇友貞的文章
毛尖的文章<邵洵美和項美麗>

另外,網上書店 Amazon 有 Emily Hahn 的著作以及由第三者所撰述的英語傳記出售,有興趣者可自行查閱,此處不贅。

Revised 09/09/2008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