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4日星期日
聖誕死仔包
1941 年的聖誕節,香港淪陷,日軍入城,開始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歲月。
天寒地凍,食物短缺,日軍又實施糧食配給,以致很多窮人餓死或者凍死街頭。當生存成為最重要的課題,人變得非常冷漠和自私。當年是港大學生的張愛玲回憶:「我們立在攤頭上吃滾油煎的蘿蔔餅,尺來遠腳底下就躺著窮人的青紫的屍首。上海的冬天也是那樣的吧?可是至少不是那麼尖銳肯定。香港沒有上海有涵養。」<燼餘錄>
很快有人想到把屍體循環再用。
香港廣播界名嘴老祖宗李我曾經在陶傑、劉天賜主持的電視節目<斑馬在線>中講述淪陷期間的見聞。老人家今年八十六,數十年的說書功力,一口生動精準的廣府話,有柳敬亭的風範。他提到戰時曾經在上環的食店買包吃,大包 Size,裡面有肉有冬菇,很飽肚。翌日見店子被查封,向街坊查問,原來「個 D 冷佬攞 D 死仔去整包。」(那群潮州人用死去的孩子來做包。)大吃一驚,想吐但吐不出來。李我叔說,店內藏有尚未用完的「死仔」。當晚的現場觀眾是大學生,聽老人言嚇到面青「O 嘴」(港式粵語:嘴巴張開像英文字母 O ,驚訝狀)。我身為港產潮州人,看見他們這副表情,感覺與有榮焉。
我已故的外公跟李我叔的年紀差不多,他生前也曾經提到「死仔包」,而且說得更詳細。外公是廣東人,一輩子當警察,上世紀三十年代入職。他說淪陷期間香港街頭有不少死屍,一排排用布蓋著,如果你把布掀起,會見到大腿的肉已經被割去,因為餓死的人身上的肉本來就不多,而大腿的肉比較厚和完整。被割去的肉通常會被製成食物果腹(外公的版本是人肉雲吞),又或者在黑市中(被當作豬肉)出售。我多心,小時候第一次聽老媽轉述這個故事,有以下的想法:(一)懷疑外公作古仔嚇細路(外面壞人多,小孩子勿亂跑!)又或者酒後胡言(外公好杯中物,是醉貓差人)。(二)若果是真的,怎麼不割屁股?嫌臭?肉質不對?還是餓到連屁股也扁了?長大之後查資料,方知外公所言非虛,急忙到他靈前,奉上洋酒謝罪。
關於「死仔包」,還有另一種說法:淪陷期間有不少孩子餓死、凍死或者病死。窮父母沒有錢買棺材,而且也買不到(因為淪陷期間木材短缺,連獅子山的樹木也被砍伐清光當柴燒),只能用舊衣服或者草蓆之類的東西包裹著,然後草草掩埋(而死去的孩子大有可能被壞人掘出來做包)。換言之,「死仔包」即是把死去的孩子「打包」,戰後演變成為廣東父母罵孩子的口頭禪:「你個死仔包丫,早知我生舊叉燒好過!」為人父母要詛咒自己的孩子,可見有多憤怒,廣東人叫「火遮眼」。我覺得這兩句話的邏輯有問題:事實證明,「死仔」跟「叉燒」不是替代品,而是可以合二為一的。至於味道是否勝過豬肉,則視乎「死仔」或者「死女」的年齡和健康狀況而定,超齡「電車男」或者「乾物女」肯定不好吃。另一個問題是,如果阿媽可以生叉燒,阿爸豈不是可以開燒臘店?
所以,下次你阿媽鬧你「死仔包」或者「死女包」,你不妨問清楚:「呀媽,你到底想將我打包,定係想攞我去整包?」這個問題,伯母應該沒有想過。萬一伯母獸性大發,決定把你先行打包,然後再剁碎做包,本人恕不負責。
祝大家聖誕快樂。
小圖:港產恐怖片經典<人肉叉燒包> (1993),黃秋生主演。他憑本片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1994),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位憑三級片奪得影帝的演員。爛片出影帝,黃秋生自嘲是「人民藝術家」。片名寫錯字,是「包」不是「飽」。這部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1985 年澳門八仙飯店滅門慘案),很黃很暴力,絕對不適宜飯後觀賞。
YouTube 精選:
日治香港 1941-1945 (片長:8 分 30 秒)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A3jMC7UyU
Rosemary Clooney - Mambo Italiano - 1954 originals (2:3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4CQbWDDd64
這是<叉燒包>的原曲,女歌手 Rosemary Clooney 是 George Clooney 的姑媽。
徐小鳳:<叉燒包> (2: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87g1jVLkys
這是周星馳電影<上海灘賭聖>(1991) 中所採用的版本。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張愛玲的文章<燼餘錄>收錄於散文集<流言>(皇冠,1991),記錄了她在香港淪陷期間的經歷。
維基百科:李我 (1922-)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D%8E%E6%88%91&variant=zh-hk
維基百科:香港日治時期(裡面有提到吃人肉的故事)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6%99%E6%B8%AF%E6%97%A5%E6%B2%BB%E6%99%82%E6%9C%9F&variant=zh-hk
14/12/2008
2008年12月4日星期四
結網人生
我們都是凡人。
凡人執著自我,以為可以憑一己之力,建立事業與家庭,從此安身於小天地之內,避開外面的漫天風雨。
我們忘記了冥冥中自有主宰,事情有它的發展規律,有生必有死,有開始就有終結,何時死何時終結,怎麼死怎麼終結,卻從來由不得我。
這個道理,佛家的說法,叫「生住異滅」(註一)。道家的說法,叫「元亨利貞」。(註二)灣仔霑叔的說法,叫「變幻原是永恆」(註三)。蘇屋村阿 Sam 的說法,是「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註四)。
我們營營役役,忘記了人事之外尚有天意。等到量變累積成質變,形勢一夜之間逆轉,辛苦多年所建立的東西,於一瞬間在眼前土崩瓦解,才驚覺無法掌握身外之物。苦於追討無門,只能徒嘆奈何。消極的人,會頓足捶胸、痛哭流涕,從此一蹶不振。積極的人,傷痛過後,會選擇養晦韜光,保存實力,等待時機,東山再起。老一輩的中國人,是這樣說的:
「我像蜘蛛,命運就是我的網。蜘蛛把一切有毒無毒的昆蟲吃入肚裡,回頭把網組織起來。它第一次放出來的游絲,不曉得要被風吹到多麼遠,可是等到黏著別的東西的時候,它的網便成了。」
「它不曉得那網什麼時候會破,和怎樣破法。一旦破了,它還暫時安安然然地藏起來,等有機會再結一個好的。」
「它的破網留在樹梢上,還不失為一個網。太陽從上頭照下來,把各條細絲映成七色;有時黏上些少水珠,更顯得燦爛可愛。」
「人和他的命運,又何嘗不是這樣?所有的網都是自己組織得來,或完或缺,只能聽其自然罷了。」
他叫許地山 (1894-1941) ,以上引文來自他發表於 1922 年的短篇小說<綴網勞蛛>。他借故事中角色之口,道出動蕩年代中國人的無力感。許地山曾經是香港大學的中文系系主任 (1935-1941),關於他和港大的淵源,請參考龍應台的講詞。
用蜘蛛結網來比喻人生,許地山不是頭一個。隨手翻開江湖術士寫的批命判詞(註五),也有類似的說法:
「此命蜘蛛結網之局,朝圓晚不圓,幾番敗了幾番代,指望穩然成家業,誰知又被起狂風。」
「此命猶如蜘蛛結網,幾番風雨吹破,若得意志堅強,到老自然不求人。」
江湖術士通常都是落第書生,仕途無望,又沒有機會當幕僚清客,於是靠醫卜星相謀生。他們淪落到社會的最底層,受盡挫折和白眼,知道求人難難於上青天。他們跟新文學大師一樣,都是舊式讀書人,因此心靈相通。
面對無常,你或者可以這樣看:既然是網,自然有利亦有弊。它可以是依靠,也可以是束縛;可以是心之所繫,亦可以是自作孽。是好是壞,是善是惡,視乎你處於人生的那一個階段,你本身的能力、意願和際遇,又或者跟誰一起結網,你跟對方的緣份等等。如今既然網破,不妨慶祝重獲自由。
這個冬天,我們向蜘蛛學習。
小圖:插畫來自 www.fotosearch.com
註釋:
(註一)佛經中說,世間一切現象都是流變不定的,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凡事都會經歷自然形成、發揮作用、漸起變異和消失衰敗四個階段,簡稱「生住異滅」或者「成住壞空」,又名「四劫」。
(註二)「元亨利貞」出自<易經>,形容世間萬物所經歷的四個階段。「元」是種子發芽,「亨」是成長,「利」是開花,「貞」是結果。之後種子復歸大地,循環不息,無始無終。
(註三)<家變>的歌詞。作曲:顧嘉輝,填詞:黃霑,主唱:羅文。這首歌是同名電視劇的主題曲,劇中汪明荃的角色叫洛琳,當年她的髮型流行一時。
(註四)<浪子心聲>的歌詞。作曲:許冠傑,填詞:許冠傑、黎彼得,主唱:許冠傑。
(註五)批命判詞來自一種叫「度掌法」的算命方法,記載於蘇民峰的<中國掌相>(簡體版,宇宙出版社,2007 年 11 月)。方法是用一根紅繩子,量度五指相連的長度,再根據所得出的數字批命。蘇民峰在書中說,曾經見過廟街相士用此法替人算命。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許地山 (1894-1941)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A8%B1%E5%9C%B0%E5%B1%B1&variant=zh-hk
<綴網勞蛛>全文:
http://www.millionbook.net/xd/x/xudishan/000/006.htm
龍應台:<期待人文港大>(原載:明報 2005 年 6 月 23 日)
http://www.inmediahk.net/node/40427
YouTube 精選:
羅文/汪明荃:<家變>(197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NLSYNWpgow&feature=related
許冠傑:<浪子心聲>(198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JcsGRCfv5k&feature=related
04/12/2008
2008年11月23日星期日
數豆驚魂
我並非唸會計出身,但是因緣際會,曾經在四大 (Big Four) 會計師行的非核數部門 (Non-Audit) 混飯吃。我工作的部門早已消失,既然無回頭草可吃,對我來說,四大生涯已成往事。
話雖如此,得知舊公司開始「勸退」表現「欠佳」的中層及前線員工,我還是立即上網看行內人的直擊報導。想起核數部門那群初出茅廬的大學生,為了完專業人士夢而狂 OT ,每日靠快餐充飢,男男女女面無人色,過著行屍走肉般的奴隸生涯,如今未達目標就被資深奴隸掃地出門,思之黯然。
他們當中,有不少人是為了向父母交代而唸會計,本身對數豆學科興趣不大。而他們的父母,則是聽信三姑六婆七姨丈八舅父的一句「做會計師好」,就千方百計逼迫孩子走上被奴役之路,成為金字塔底的奴隸獸。
如今向上爬的美夢破滅,未取得專業資格的大學生一旦轉行,被迫 Mark to the Market(按市值入帳),心理打擊不可謂不少。專業人士轉行,比一般人困難。原因是他們花了不少時間、精力和成本考專業試,放棄執業的機會成本 (Opportunity Cost) 較其他行業高。再加上香港社會僵化的階級觀念,就算當事人願意放低身段,轉行從頭做起,其他行業的僱主也未必敢接收。
而有得留低的,日子也不好過。長遠來說,一旦中港兩地的會計師團體實施資格互認,初級會計師的供應量大增,本地的畢業生將會首當其衝。
「做會計師好」不過是外行人的誤解,絕對不是 True and Fair View。金融海嘯之後,會計師的飯碗也不再是 Going Concern (會計師準備公司帳目的時候,是假設該公司於未來十二個月之內會繼續營運),而是 Serious Doubt 。
這個行業最弔詭的地方是,數豆者 (Bean Counter) 每日與公司帳目為伍,卻由於職業訓練以致目光如豆,迷失於由會計法則所建造的迷宮當中,眼中只見一塊樹葉的其中一段葉脈,卻無視整片森林的榮枯。數豆者無法掌握經濟週期,尤其是對轉角位欠缺敏感度,結果是初入行者遭殃。英國金融時報 (Financial Times) 的專欄作者 Robert Bruce 形容英國會計行業的週期性波動:
Traditionally, larger accounting firms have always been slow to adapt. As the world enters a slowdown, firms suddenly realize – and usually much too late – that they have a stream of graduate trainees entering the workforce, many more than is actually needed. So there are sudden offloads of talented individuals who, having been wooed assiduously, are somewhat shocked by this and kick up a fuss. As a result, the much-touted awards for top 100 employers start to look a bit misjudged.
And the same usually goes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cycle. Work takes off like a rocket, but there is now no one in the career stream to do it. Once upon a time this mean disguised scheme in Australia and South Africa to encourage people to come and work in the London office. The shiny-faced arrivals would discover much too late that this was not so much a chance to experience a new environment, but a chance to work until midnight at clients in unlikely parts of London’s industrial hinterland.
...The huge rabble of newly qualified accountants were mostly hell bent on the idea of becoming a finance director. And it was only after several years in the profession that the realization slowly dawned. There were an inexhaustible number of people with the same career goals and only a relatively static number of finance director posts. Many careers became diverted at that point.
Now we are at the game again. We will shortly be seeing smaller generation coming through, and there will be fierce competition for a smaller pool of talent.
大型會計師行的管理層無法掌握經濟週期,再加上人口老化所帶來的影響,結果是當市場復甦的時候,業內出現人才斷層。
香港的數豆行業師承大英帝國,情況大同小異。本地的四大會計師行不論裁員或者招聘都比金融業(尤其是跟股票市場關係密切的投資銀行)慢一步。而有經驗和有本領的本地會計師,年齡到了三四十之間,眼見金字塔頂的合夥人數目有限,通常會選擇到大企業擔任財務總監或者相關的職位。他們的如意算盤是:如其同時侍候許多個客戶,受一大群人的閒氣,倒不如到一間有前景的公司深耕,在商場建立人脈關係,餘暇擔任一些公職,又或者加入政黨和教會,在社會上建立知名度、曝光率,長遠來說,對個人事業發展可能更有利。
若果此路不通,又無法回頭做奴隸獸,不少人被裁之後會創業、轉行又或者回歸家庭。我的舊同事當中,男的有自立門戶或者北上,女的有開花店、賣餅或者專心湊仔。我也見過被裁的初級會計師轉行做獵頭族 (Headhunter)。
而香港跟英國的分別是,本地的四大會計師行不會擔心人才斷層的問題。從管理層的角度看,只要家長和學生繼續迷戀專業光環,只要(來自本地和內地的)奴隸獸供應充足,公司自會有足夠的 Cheap Young Blood(廉價新血),可以用數量取代質素。保得住邊際利潤,遊戲自然會繼續。至於上一代的知識和經驗是否可以傳承下去,那並非最重要的問題,因為回歸之後,香港已不再是追求質素的地方,反正客戶的質素亦同樣在下降中,將貨就價,是應該的。
小圖:插圖來自 www.istockphoto.com
參考資料:
Swings and Roundabouts
Robert Bruce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Sept 2008) p. 72
延伸閱讀:
若缺齋老人
http://dodderer.blogspot.com/
這位博客對會計行業的就業前景有深入研究,有意入行者不容錯過。
一個不再做逼科奴隸的人
http://big4slave.mysinablog.com/
一位前四大員工的博客,用小說形式訴說數豆辛酸。
23/11/2008
2008年11月11日星期二
笑話
由芝加哥開始
金融海嘯令大家心情沉重,愁眉不展。是時候苦中作樂,輕鬆一下。今時今日,最適合拿經濟學家開玩笑。以下笑話來自互聯網,就由罪魁禍首芝加哥學派開始:
Q: How many Chicago School economists does it take to change a light bulb?
A: None. If the light bulb needed changing the market would have already done it.
Q: Why did God create economists?
A: In order to make weather forecasters look good.
Q.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conomists and businessmen?
A. The first don't keep their feet on the ground; the latter use to keep their four feet in the ground.
Q.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 economist and a befuddled old man with Alzheimer's?
A. The economist is the one with the calculator.
An economist is a trained professional paid to guess wrong about the economy.
An economist is someone who doesn't know what he's talking about - and make you feel it's your fault.
An economist is someone who knows the price of everything and the value of nothing.
An economist is someone who gets rich explaining others why they are poor.
To an economist, real life is a special case.
Making a speech on economics is a bit like pissing down your leg. It seems hot to you but never to anyone else.
美國總統 vs 經濟學家
對待經濟學家,其實無須太認真。他們只不過是一群不通世務的學院蛋頭 (Egghead),當中又不乏脫離現實、盲從教義的「原教旨主義者」(又名「基要派信徒」,英文 Fundamentalist),自以為擇善固執,替天行道。除非他們要取你性命,否則犯不著跟他們一般見識。外國政要都懂得避重就輕,拿他們開玩笑,打個哈哈應付過去,美國總統杜魯門 (Harry Truman, 1884-1972) 和列根 (Ronald Reagan, 1911-2004) 都是好例子:
Harry Truman, an American President, pleaded “Give me a one-handed economist! All my economists say, “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Ronald Reagan, caught the public mood as usual by describing economists as unworldly “people, who see something work in practice and wonder if it would work in theory.”
肥彭 vs 羅祥國
末代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 1944-)亦精於此道,九七前他在立法局中面對經濟學家羅祥國的質詢,是這樣說的:
Dr. Law Cheung Cheung-Kwok told Chris that he had not assessed productivity accurately...The Governor retorted:
“I don’t have the advantage of belong to what I think is called “the gloomy profession” – I am not an economist. I also accept what was implicit in the honourable gentleman’s view that if you have 10 economists in a room you have 10 different view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Oct 14, 1995)
肥彭的答案是典型的英式冷嘲,明褒暗貶,同我玩?你未夠班。肥彭是政壇老手,身經百戰。他又是保守黨文膽出身,擅長拋書包,要玩弄一個傻兮兮的經濟學家簡直易如反掌。換了煲呔,恐怕只會左兜右兜耍官腔,言不及義帶你遊花園,全程仲要黑口黑面,俾面色你睇。
肥彭所引用的“the gloomy profession”(憂鬱的專業)是岀自一位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作家 Thomas Carlyle (1795-1881)。這位作家形容經濟學是一門“dismal science”(令人沮喪的科學),因為經濟學家總是作出“gloomy predictions”(悲觀的預測)。
李國章 vs 林毅夫
回歸之後的本地政客中,夠膽在公開場合拿自由主義經濟學家開玩笑的,記憶中只有外號「阿瑟王」、「打機局長」的李國章。今年四月一日(愚人節)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此君在芝加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身世非常傳奇)在香港的中文大學發表英語演說,李國章(曾任中大校長及醫學院院長)是座上客,在左丁山(香樹輝)的筆下,兩人有以下的對答:
...李國章問:「林教授講到經濟發展與政府政策、思潮(ideas)有關, 但當 ideas 與 public opinion 有衝突時,如何解決?」林教授知道呢條問題係棉裡針,立即講:「我地經濟學家當自己係傳教士(preacher),周圍講道而已。」果然係高手過招,完全唔上身。李國章素來識得幽默,未問之前已經講左一句: 「我自己唔識經濟學,我聽人講,經濟學係普通常識,以常人不明白之語言表達之!」 英文原文好似係 economics is just common sense presented in a language that nobody can understand),引起哄堂大笑。
蘋果日報 (08/04/2008)
英式貴族教育非常著重培養詞鋒,在適當的時候拋個笑話出來,可以四両撥千斤,不但令對方無言以對,同時亦可以博得滿堂彩。肥彭和李國章,一個牛津,一個劍橋,在大英帝國的最高學府學得一身上乘的修辭功夫,這些行走西方上流社會必備的基本功,中國人學校是不會教的,它只會叫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貢獻國家,做個有用的人。
中國人缺乏幽默感,而且得失之心極重,怕開罪人被秋後算帳,不敢隨便開玩笑。李國章家世顯赫,不怕開罪人(事實上他的確得罪人多)。他又是醫學博士,而且是外科,外科醫生經常要替病人開刀,有時打開腹腔之後,發現情況比想像中複雜,又或者已經無法救治,要立刻做非常困難的決定。做外科醫生,必須學會舉重若輕,手起刀落,見血封喉。因此,性格特點往往是當機立斷或者剛愎自用,李國章就是一個好例子。當你試過直接或者間接地殺人,開別人玩笑絕對是輕而易舉。
打落水狗?
如果你是高官富豪的幕僚清客,間中要為老闆寫講辭,以上笑話最適合在官商雲集的場合作為開場白,又或者在午餐會的甜品時段中引用,觀眾本來就討厭經濟學家,會笑得很開心,外國人反應猶佳。過去不少高官和商家眼見本地的主流中文傳媒(尤其是壹傳媒)以及大學裡面遍佈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好漢不吃眼前虧,不敢開罪他們。如今芝加哥學派開始失勢,過去高舉自由市場旗幟的財經評論員開始失去自信,私底下懷疑自己是否押錯注、讀錯書。如果你過去受了他們不少閒氣,心思思想打落水狗的話,是時候了。
小圖:照片來自 www.fotosearch.com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彭定康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D%AD%E5%AE%9A%E5%BA%B7&variant=zh-hk
羅祥國簡歷
http://www.baf.cuhk.edu.hk/alumni/beta/ic2_cklaw.htm
維基百科:Thomas Carlyle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omas_Carlyle
維基百科:李國章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D%8E%E5%9C%8B%E7%AB%A0&variant=zh-hk
左丁山:<聽林毅夫> (蘋果日報 08/04/2008)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_sub/art_main.cfm?iss_id=20080408&sec_id=38167&subsec_id=38173&art_id=10959582
中國評論新聞網:林毅夫傳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5/5/1/6/100551684.html?coluid=6&kindid=28&docid=100551684&mdate=0122154720
The Trouble with Friedman
The Economist (Aug 7th 2008)
http://www.economist.com/world/unitedstates/displaystory.cfm?story_id=11900731
這篇文章報導芝加哥大學師生對於佛利民 (Milton Friedman) 的不同看法,事件涉及一場冠名風波。
A Critique of the 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
The Methodology of the Chicago School
http://www.huppi.com/kangaroo/L-chimeth.htm
一篇批評芝加哥學派的學術文章。
陶傑:<佛利民、毒品、香港、狗及其他>
陶傑指出,佛利民在美國同時難容於左右派,因此視奉行「積極不干預」(Positive Non-Intervention) 的香港為私人實驗室。左派不喜歡佛利民的原因不難理解,右派則覺得佛利民提倡毒品合法化,不可以接受。這篇文章收錄於散文集<芳菲花田>,149-153頁,皇冠,2007年12月出版。
阮峰:<對香港新自由主義的反思>
http://chexin2006.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00829
網站名稱<赤新>即是「赤色新人類」,是香港少有的土產左翼青年網站,網頁簡介自稱不屬於任何政黨。
11/11/2008
2008年11月1日星期六
拋書包
煲呔搞錯「第三路線」(Third Way) 的定義?好出奇咩!
這裡是香港,有錢的話事。開埠一百六十年以來,東方之珠從來不是搞學問的地方。香港人能夠在國民黨、共產黨、英國人以及一大群來歷不明、各懷鬼胎的外國人之間生存,靠的是見風轉舵、鑑貌辨色、欺上瞞下,以及兩面食價的買辦本領,不是靠正確理解和詮釋任何學問。開明的英國人容得下各門各派的大師和弟子,底線是他們不能教本地人推翻殖民地政府。而務實的廣東土著只顧搵錢,大部份時間懶得理會這群過客,反正他們不過是夏日午後的一陣過堂風,借香港的言論自由發表各種偉論,大部份最後都會離開。也有少數在此地百年歸老的,例如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 (1868-1940)(註一)。他埋骨於香港華人永遠墳場,但是他的精神沒有在此地生根。
所以,煲呔不讀書很正常,你以為他是梁文道乎?
香港人最懂得計算成本效益,那些甚麼政治、經濟、社會學理論,它們的壽命跟時裝潮流差不多,今年時興的,明年已經 Out 了。人生苦短,香港人的生活更加是超濃縮高壓版,不少人每週工作五十小時以上,有時間都寧願多睡兩個鐘,讀書?咪玩啦。對香港人來說,這些東西跟辦公室女郎的手袋一樣,是一種標籤,是用來炫燿的,不是用來安身立命、身體力行的。我們尊敬孫中山,但是沒有打算仿效他救國救民。偉大的事情,留給偉大的人來做,我們樂於做小人。
香港人讀書,總要計算準確。
因此,Paul Krugman (中譯:克魯明、克魯格特曼,1953-)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消息公佈的第二天,香港的書店已經第一時間把 Milton Friedman (中譯:佛利民,1912-2006) 的英文著作下架,然後開始五折清貨。許多高官富豪,也立刻把書桌上的 Milton Friedman 合照收藏起來,然後叫秘書撥通長途電話,吩咐剛剛考入芝加哥大學經濟系的兒子轉系。進退之間,盡顯香港人的生存智慧。既然可以忽然愛國,當然可以忽然干預。這裡不是北京,甚麼兩條路線之爭,我們不懂。基於歷史原因,香港人向來左右不分,我們口中的「左派」(俗稱「土共」,以區別於國產的共產黨),是一群不敢承認自己是共產黨的鼠輩。
香港人目光如炬,看透知識的虛妄。既然如此,我們就更加應該發揮「香港精神」,用最省錢、省力、省時間的方法,去「學習」這些壽命不長的「學問」。你可以到以下網頁:
(一)「維基百科」(英文版)(www.wikipedia.org)
(二)www.answers.com (另一個網上百科全書)
(三)網上書店阿瑪遜 (www.amazon.com)
然後在網頁的搜尋功能輸入任何一本「經典著作」或者「熱門話題書」的英文書名,你會找到一份「精讀版」天書,裡面應該有:
- 主題簡述 (Review / Overview)
- 作者生平 (About the Author)
- 目錄或者大綱 (Topics / Table of Content)
- 金句摘錄 (Citation / Quotations)
- 外國各大報章的書評 (Book Reviews)
- 主要批評 (Critics / Criticisms)
- 網民評論 (Customer Review) 以及
- 相關的連結 (External Links / Reference / Further Readings)
列印出來,也不過幾頁紙,省錢、省力、省時間。你喜歡的話,可以把它抄錄到 Word 檔案之中,然後存放在電腦裡面,這樣比較環保。
許多達官貴人,平時用閒錢養幾個幕僚清客或者私人助理,用來讀文件或者寫講辭。需要接受傳媒訪問的時候,秘書小姐會吩咐幕僚為老闆準備一份 Briefing Note。她會用老闆娘的語氣說:「哪,一張 A4 紙好啦,老闆好忙架嘛,Font size 12,字體唔好太細,你知啦,老闆老花兼散光,Single Line Spacing,唔好密密麻麻,重點 Boldface,最好你用螢光筆 Highlight。唔該六點之前交俾我,等老闆在飛機上面睇,OK ?」於是乎,那位會考八優的幕僚,會到上述網站搜集資料,整理好一頁「貓紙」,透過秘書小姐戴著三卡粉紅鑽戒的玉手,準時交給會考不合格的老闆。
醒目的老闆,瞄過「貓紙」之後會記住一兩個重點,在適當的時候拋出來,舉一反三,發揚光大,好讓自己聽起來好 update,好有見地。如此,則傲慢官僚馬上平添幾分書卷氣,無良老闆亦立即變身「儒商」。今日講完,明日忘掉,即學即用,用完即棄。看,這才是「香港精神」。
煲呔的失敗之處,是請錯幕僚。十幾皮(港式粵語:皮=萬)一個月,重要係「永久性腦傷殘」(Permanent Head Damage,即是 PhD),居然連抄書都抄錯,不如請我啦,工多藝熟平靓正,價錢面議。為了證明本人的抄書功力,以下送上幾本「精讀版」天書,供大家參考:
Third Way
http://www.answers.com/topic/third-way-uk
煲呔搞錯了的概念。這個網頁以英國為例子加以說明,解釋其來龍去脈以及主要的施政理念。
Karl Marx / Capitalism
http://www.answers.com/topic/karl-marx
http://www.answers.com/topic/capitalism
金融海嘯,財富蒸發,左派回朝。據說近期在歐洲馬克思的<資本論>銷量上升,是時候扮左派,為資本主義把把脈了。
Freakonomics
http://www.answers.com/Freakonomics
這本書有個彆扭的中文譯名叫「蘋果橘子經濟學」,又名「怪雞經濟學」。它試圖用經濟學解釋社會現象,裡面的分析非常「政治不正確」,例如作者認為八十年代美國犯罪率下降,是因為墮胎合法化,令許多長大之後容易淪為黑幫成員的孩子沒有機會出生。這本書的英文原裝版已經開始流入中環的二手書店,如果你未看,無謂浪費時間。
Paul Krugman
http://www.answers.com/topic/paul-krugman
Paul Krugman 曾經加入美國能源企業 Enron 的 Advisory Board,這間公司後來由於做假帳以及一系列的企業管治問題而破產,成為商業罪案的經典案例。Paul Krugman 被指牽涉利益衝突,沒有向公眾公開和 Enron 的關係。批評者認為 Enron 重金禮聘 Paul Krugman 是為了控制輿論,因為他的專欄頗具影響力,詳情請參考這個網頁。Paul Krugman 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之後,本地的中文傳媒沒有報導此事,只是忙於翻譯外電。陶傑說得對,學好英文,你的世界會廣闊得多,最低限度不會被見識少的華文傳媒所誤導。
The World is Flat
http://www.answers.com/The+World+is+Flat?cat=biz-fin
中譯本叫「世界是平的」,探討全球一體化的原因以及發展趨勢,作者教發達國家的中產家長如何從小訓練子女跟第三世界的孩子爭飯吃(得咩?港女邊夠北姑爭呀?)。作者 Thomas L. Friedman 的新作叫 The World is Hot, Flat & Crowded,中譯本叫「世界又熱、又平、又擠」,叫人想起週末的旺角行人專區。作者有意進軍中國市場,今年八月底在<紐約時報>的專欄中盛讚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思想開放,有創意。香港的中國問題專家卻認為此乃死亡之吻,因為受到西方傳媒吹捧的共產主義國家領導人通常沒有好下場,例如:戈爾巴喬夫。
M-shape Society
http://www.answers.com/topic/m-shape-society?cat=biz-fin
中譯本叫「M 型社會」,日本作家大前研一的話題之作,講中產階級的消失以及階級社會的形成,分析架構和結論跟香港的呂大樂(近作:<四代香港人>)差不多。大前研一今年二月來港,接受無線電視的<財經透視>訪問,他建議香港的年青人學好外語,萬一中國香港有乜風吹草動,都可以去第三地搵食。哈哈,真有遠見,Edison 早已身體力行。
The Purpose Driven Life
http://www.answers.com/topic/the-purpose-driven-life
中譯本叫「標竿人生」,教你如何根據上帝的旨意做人,虔誠教友必讀。
The God Delusion
http://www.answers.com/topic/the-god-delusion
作者是英國科學家,非常討厭基督教,認為無神論者先至係正常人。陶傑曾經在電台節目<光明頂>中推介此書,本地反基督教網頁<奧賣葛>的網民亦熱烈推薦。
Enneagram
http://www.answers.com/topic/enneagram?cat=technology
港譯「九型人格」或者「九種性格」。近年市面上有不少速成實用心理學課程,教年青推銷員如何看一眼看穿客戶屬於那一類型,然後在最短時間之內取得對方的信任,好叫客戶迷迷糊糊,大手購入有毒的商品或者服務,最後死左都唔知咩事,寶藥黨及銀行前線員工必學。
小圖:插畫來自<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註一)維基百科:蔡元培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4%A1%E5%85%83%E5%9F%B9&variant=zh-hk
01/11/2008
2008年10月8日星期三
秋恨
是日寒露。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秋娟睇見夕陽照住眼前呢對銅獅子,不禁思悄然。秋意漸濃,露冷霜寒,嚴冬將至。縱是晚景良天,亦無心觀賞。今時今日,麥氏秋娟早已不再多情,繆姓蓮仙亦無須投筆從戎。雙飛燕?分飛燕就有。
秋娟主打中年男人,工作需要有時要玩 Cosplay ,於是改了個藝名叫 Lolita 。她本來周旋於國產暴發戶和投資銀行家之間,打算擇肥而噬,豈料一場政治風暴,國產暴發戶突然被「雙規」。然後是一場金融海嘯,投資銀行家被裁員。剩下一個後備叫繆蓮仙,在智囊組織出任幕僚清客,本來可以用來「攝期」,可惜他的大老闆得罪阿爺,被秋後算帳,忙於自保。繆蓮仙的幫閒職位,看來也保不住了。壞鬼書生老天真,埋怨老闆不識貨,沒有採納他的鴻圖大計,以致敗走華容道。秋娟嫌蓮仙口水太多兼且樣衰莫財,打算把他飛了。
如花亦早已放低十二少。她一向喜歡後生靓仔,專攻太子爺、二世祖。如花喜歡去北海道看薰衣草,所以藝名叫 Lavender 。十二少的父親陳老爺做實業,在東莞開加工廠,本來日子還過得去,可惜近年人民幣升值,成本價格飛漲,早已轉營為虧。再加上中國製造的產品經常出事,香港人開的加工廠被捲入中美貿易糾紛,正是雪上加霜。陳老爺有位行家,就是因為產品出了問題,被美國佬退貨,資金周轉不靈,一時想不開自殺。陳老爺想過搬廠到越南,請教行家,他們說大陸有的問題越南也有。幾番思量,陳老爺決定結束生意,把家產分給兒孫。他老人家妻妾成群,十二少分得的微薄家財,只夠他北上光顧骨場,不夠錢買名牌時裝和手袋,如花見十二少的檔次越來越低,把他撇了。
秋娟和如花,本來準備休息一下,執靓個樣,然後重新出發,再覓新水魚。豈料中秋節後,两女都被殺個人仰馬翻。
九月中,雷曼兄弟破產,如花積存的數十萬皮肉錢都用來買雷曼兄弟的迷你債券,驚到晚晚失眠,電話中對著秋娟哭得死去活來。秋娟怕她尋短見,褂了個電話給投資銀行家,但是他沒有回覆。找繆蓮仙,電話一接就通。繆蓮仙說,他知道有位議員正在組織雷曼的苦主,可以直接找他幫忙,並且提供了議員的手提電話號碼。秋娟賣口乖,說改天請蓮仙吃飯,心想飯後可能要跟他打一場「友誼波」。豈料繆蓮仙說以後再說,因為他快將離開香港,到澳門的大學教書,這幾天正在收拾行裝。
秋娟暗中叫好,但是依然扮白痴:「口下!澳門?乜澳門人使讀大學口既咩?唔係話中學畢業就可以入賭場做荷官,仲幾皮野一個月口既咩?」
繆蓮仙說,自從澳門政府宣布停發新賭牌,阿爺又限制大陸人去澳門的簽證,澳門的賭業吹淡風,再加上外資賭場裁員,班細路開始識驚,陸續讀番書,所以澳門的大學需要增聘講師。
秋娟繼續發嗲:「乜香港無得教咩?」
蓮仙說,他從前教的那一科,本地的大學削減資源,沒有空缺。
秋娟心裡明白,真正的原因,是繆蓮仙在香港的搵食地盤,已經被人霸佔。她有職業道德,做戲做全套。今日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丫嘛。褂線之前,她告訴蓮仙,有空會去澳門找他,一起品嘗地道美食。
如花在議員的帶領之下,去銀行總部抗議,出席申訴大會,聽大律師教路,跟其他苦主一起商討對策。為免出鏡,她每次都帶口罩和黑超,許多苦主都是這樣的。
秋娟的錢存在東亞銀行,人壽保單是 AIA 。九月二十四日那天,她踏著三寸高跟鞋,在銀行門口從下午排到午夜,提走了幾十萬現金,回家之後腳指頭痛得要命。至於 AIA 那張保單,即時取消了。這天,她帶著個大手袋,準備把現金存入匯豐,心想應該不會有問題,連獅子錢莊也出事,香港應該死得,到時大把人陪我燒炭。
正思量,電話響,是如花。她說剛剛聽到新聞報導,政府出手,建議銀行以市值向苦主回購雷曼迷你債券,這個方法可以省卻清盤程序,苦主有望最快在年底之前取回六至七成本金,已經有幾家銀行表示願意考慮。如花說,真係唔甘心,但係無辦法,鬼叫自己蠢咩,唯有打定輸數。不過無論如何,要多謝秋娟幫忙。褂線之前,如花提醒秋娟記得把家中的樂天熊仔餅、M&M 朱古力和伯朗咖啡丟掉。
辦妥手續,秋娟離開獅子錢莊。下一步,她會把名牌手袋送去米蘭站套現,應付眼前的寒冬。她知道,這個冬天,將會很難捱。
揾食,從未如此艱難。
YouTube 精選:
白駒榮:<客途秋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hvt43v7v7k&feature=related
新馬師曾:<客途秋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tL5C0gbEQk&feature=related
阮兆輝:<客途秋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8Yo1qAIrpI&feature=related
張國榮:<客途秋恨>+<胭脂扣>(演唱會現場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rr0H4Gd8e0&feature=related
如花初遇十二少(電影<胭脂扣>片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0yqOBh-h0c&feature=related
如花告別十二少(電影<胭脂扣>片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O-ZVG5knlo&feature=related
08/10/2008
2008年10月7日星期二
標準答案
多謝捧場。有網友要求「謎底」,好好好,開到聲一定有。我有一份 Model Answer (標準答案),張貼如下:
Q1. 你認為 Tommy 口中的那盤洗車生意有甚麼風險?
1. 嚴格來說,這根本不是一盤「生意」,而是收買路錢/勒索/濫收費用/地方官員以權謀私或者開拓不正當收入(內地稱之為「灰色收入」)。既然是不正當的活動,就有被取締/查處的可能。
2. 萬一車主發現真相,不甘被屈錢,向內地有關部門或者香港傳媒投訴,這盤「生意」就會很快結束。
3. 這盤「生意」無須特別的生財工具,只靠和公安的關係,很容易被人模仿。成功的消息傳開之後,別人會一窩蜂地進入市場。
4. 這盤「生意」依賴和公安的關係,萬一相熟的公安頭目被撤換,這盤生意便要結束。
5. 這盤「生意」的收入不穩定,萬一公安突然翻臉,決定自組公司,踢走港方,又或者要求更高的分成比例,虎哥的收入便會突然減少。
6. Tommy 口中的那些公司/合資企業根本是空殼公司,成立的過程不符合正式和合法的程序,有被取締/查處的可能。
7. 要舖一千個點意味著要跟大量的公安單位合作或者成立合資企業,管理上不勝其煩,而且成本不輕。虎哥「志向遠大」,但是實際上不可行。
8. 綜合以上的分析,這盤「生意」的前景不明朗,「需求」又是人為地製造出來的,壽命應該不會太長,遲早出事。
Q2. 你會跟虎哥見面嗎? 為甚麼?
1. 不會,我懷疑 Tommy 和他的老闆虎哥是黑道中人/走私販子/地下社團,不想和他們接觸,以免影響聲譽和人身安全。
2. 不會,大陸公安聲名狼藉,不想和他們打交道。
3. 不會,因為我懷疑 Tommy /虎哥想利用我的飲食生意替他們洗黑錢。
4. 不會,因為一旦和他見面,發現有甚麼不妥,到時人在對方的手上,想推辭/脫身會非常艱難,有可能會被綁架勒索。
以上答案,只供參考。所謂標準,因人而異。偉大祖國有自己的一套,在可見未來,道德標準都不會跟國際接軌。所以,如果你膽色過人,選擇跟虎哥和公安隊長合夥開 K 場、鐵竇,專門招待北上尋歡的港男,然後一個唔小心火燭,煲熟曬班友仔,本人亦絕對唔敢話你錯。
07/10/2008
2008年10月1日星期三
中國商務
華文世界的作者當中,陳冠中是少數對商業社會運作有深入認識的一位。他的小說 <什麼都沒有發生>寫得非常真實,我曾經抽取部份情節,加以增刪,改寫成個案,供修讀中國商務的學生討論,以下是我改寫之後的版本。
個案研究
你從事飲食業,在商會的聯誼活動上結識了 Tommy,他自稱從事物流業。他說自己的老闆虎哥最近在大陸搞了盤必賺的生意,他是這樣說的:
虎哥讀書不多,但是頭腦非常靈活。他見到大陸的公安可以隨意做很多事情,內地又不斷有傳染病爆發,就想到跟他們合作,在鄉鎮的公路入口,設立洗車站,派兩個公安截車,強制所有經過的車洗車,每架車收一百塊人民幣,藉口是防止疫症蔓延。
我們在廣東省做了幾個試點,效益很高,每天現金一大堆。虎哥說,要在全國舖設一千個點,先從小鎮開始,以免引起注意,然後擴展到大城市的邊緣。這種策略,他稱之為「農村包圍城市」,跟毛澤東學的。
這盤生意由我負責規劃配套、流程操作、財務及人事管理和公關聯絡。我們到各鄉鎮地方成立公司,部份用友好人士的人頭,部份用合資的名義,中方(公安)不出資金,只是提供人手和攤分部份收入。
手頭現金多了,虎哥考慮在大陸搞飲食業。你是行內人,經驗豐富,有沒有興趣跟我們合作? 我可以安排你和他見面,你不妨考慮一下。
問題:你認為 Tommy 口中的那盤洗車生意有甚麼風險?你會跟虎哥見面嗎?為甚麼?請發揮想像力,歡迎留言。
萬一你是我的學生,唔該閃埋一邊,請勿爆響口,多謝合作。
小圖:國產電視劇<公安局長>,濮存昕主演。
延伸閱讀:
<什麼都沒有發生>收錄於陳冠中的小說集 <香港三部曲>,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4 年第一版。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 857.7535
維基百科:陳冠中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9%B3%E5%86%A0%E4%B8%AD&variant=zh-hk
01/10/2008
2008年9月22日星期一
春江鴨
法國人說:DejaVu,似曾相識。
九十年代中,我在跨國投資銀行的研究部混飯吃。跟今天一樣,中國正面對通漲問題。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加息前兩天,長駐上海的海歸同事已經收到風,在 morning meeting 中透過 conference call 向盤房群鬼披露加息的具體幅度。
我心下一沉。
這位海歸我見過,外表惡俗,筆下的英文怪怪的。我不知道他的底細,但是也不敢低估。內地人往往不可以憑外表判斷出身,中國共產黨上台不過短短數十年,來不及變化氣質。要培養兒孫的貴氣,起碼要三代時間。
我走進資料室,裡面有有一大堆印刷精美的研究報告,堆疊起來有一個小山那麼高,接近腰間,裡面有我和我的同事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準備的報告,裡面有許多炫人耳目的數字、圖表、理論或者歪理。俗語有云:「識者笑死,唔識者嚇死。」私底下,我們都知道,這堆東西,有九成機會,會被客戶投籃。
盛夏中環,悶熱難耐,我心中卻有寒意。大勢已去,是時候離開了。
離開之後,我在中環蘭桂坊附近的一個商務中心租用一個小房間,埋頭寫碩士論文,題目是「按揭政券化」 (mortgage securitization) ,即是今日次按風暴 (subprime mortgage lending crisis) 的元兇。
我寫道:香港的情況跟美國不同,本地的零售銀行業並沒有八十年代初美國同業所面對的難題 ―― 即是按揭貸款出現利率錯配 (interest rate mismatch) 的情況,資金成本超越回報,做一單蝕一單,但是客戶有需求,唔做唔得,因此有迫切需要把按揭貸款出售,以改善財務狀況,執靓資產負債表。我的結論是,香港不需要按揭政券公司 (mortgage corporation) 。
完成論文,再過半年,亞洲金融風暴殺到。
換個角度看,原來我也是春江鴨。哈哈。
延伸閱讀:
網友望做春江鴨(蘋果日報 22/09/2008)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80922&sec_id=15307&subsec_id=15320&art_id=11627463&cat_id=11473853
香港討論區:要求撤查春江鴨事件
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8134330&highlight=%ACK%A6%BF%C0n
香港討論區:請問春江鴨點解
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8128222&highlight=%ACK%A6%BF%C0n
22/09/2008
2008年9月21日星期日
排擠效應
有一個經濟學術語,叫「排擠效應」(Crowding Out Effect)。意思是公營部門 (Public Sector) 借貸過多或者投資過度,以致私人機構 (Private Sector) 缺乏集資渠道或者投資意慾偏低(註一)。
結果是:公營部門擠佔了私人機構在經濟體系中所應該扮演的角色,經濟增長變成由政府所帶動。信奉自由市場的右翼經濟學家會告訴你,官僚不懂市場運作,公營部門的投資決定,通常都是錯的,只會浪費納稅人的金錢。
日本就是好例子。自從九十年代初經濟泡沫爆破之後,日本步入漫長的衰退期,景氣低迷,持續了十多年,到今年初才稍有起色。政府為了刺激經濟,於是大興土木,進行多項效益不高的基礎建設,即是「大白象工程」。
民間企業一直冷眼旁觀。私人機構因為要向股東和債權銀行交代,就算扣除通漲之後的實質利率 (Real Interest Rate) 接近零,亦無意借貸投資,反而集中精神在企業內部進行各種提高成本效益的措施,例如:裁員、外判、削債、關閉虧損的業務部門、更換管理層或者改變策略等等。
官府熱,民間冷。
這種「排擠效應」,其實亦見於男女關係或者婚姻關係當中。其中一方用力過度,擠佔了另一方的空間,令後者投閒置散,關係嚴重向前者傾斜,失去平衡,結果受害的是孩子。專注家庭治療的香港心理學家李維榕博士是這樣說的(註二):
「...(孩子有一位)嚴謹的母親,卻有一位對甚麼事情也漫不經心的父親。
...很多現代主婦,對婚姻生活有一定的要求,對兒女管教有一定的標準。但是很多現代男人,在婚姻中仍希望保持單身的自由,對於夫妻生活不協調或者兒女管教麻煩之處,可避則避。沒有獲得丈夫支持的女人,將全部寄託放在孩子身上。婚姻越是不美滿,越要管教子女。
...(結果造成)惡性循環,(母親將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過份緊張的親子關係,反而製造出很多兒童心理的新問題。」
如果你是中小學教師,這種母親會叫你很頭痛。聽過一宗本地的真實個案,一位中產母親每個月寫許多封長達數千字的英文電郵,不停向校長投訴孩子的班主任。幸好校長是個明白事理的人,接見母親之後,發現她因為婚姻失敗,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學業上,情緒失控,於是轉介她接受心理治療。換了一個不明事理的校長,班主任恐怕要受委屈,甚至會丟飯碗。
這種女人,往往有一位 Legally married but practically single (法律上已婚但實際上依然單身)的丈夫,對家中大小事情不聞不問,婚後多年依然維持著婚前的生活模式,大部份時間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妻子付出越多,怨氣也越重。她越是用盡氣力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目標,丈夫越是逃避,越是拒絕服從,越是懶得跟她理論。又或者多年來他一直虛應著太太,但是拒絕付諸行動。
兩個人的距離越來越遠,隨著時間過去,慢慢變成一對怨偶,長期冷戰。就算沒有離婚,婚姻關係亦處於半死不活、名存實亡的狀態。即使一同出門,或者出席社交場合,也是黑口黑面,沒有眼神接觸,連朋友都不如。他們的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成長,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想見識這種夫妻,請於週末到各大私人屋苑的商場走一趟。
這種女人通常會變成喋喋不休的怨婦,逢人便訴說丈夫的不是。又或者憋在心裡,平時默不作聲,但是滿臉怒容,一有機會就拿傭人下屬小貓小狗出氣。日子久了,慢慢變成張愛玲筆下的曹七巧,殺人於無形。
女人不明白的是,造成這種局面,其實她也有責任。她用力過度,加上執著愛情,結果令自己長期身心耗損,並且禍延下一代。究其原因:
也許她為了跟其他女人比賽,急於結婚,趕及在生理限期之前生孩子,沒有看清楚她所嫁的男人。
也許她做了大量的功夫,花了不少時間,排除萬難,才把他搶到手,因此不願意輕易放棄。
也許是面子問題,她不知道如何向親友交代,寧願維持現狀。
也許是出於惰性,害怕未知的未來,寧願擁抱熟悉的遺憾。
也許她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為婚後可以改變丈夫的處事態度。
也許她太過精明幹練,令懶丈夫樂得讓她包攬一切。
也許她忽略了丈夫的成長過程:他有一位強悍的母親和一位懦弱的父親,而他娶的正是母親的替身,因為他需要另一個女強人來照顧自己。丈夫一直不明白,為何他不可以像父親那樣輕鬆地過日子,為何妻子不能像母親那樣接受現實。
―― 家庭悲劇往往是遺傳的。
註釋:
(註一)參考<金融財經英漢詞典>,呂汝漢編,商務印書館,1993 年 3 月第一版,45 頁。需要英文定義的話,可以參考<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雜誌的網頁:
http://www.economist.com/research/Economics/searchactionterms.cfm?query=Crowding%20out
(註二)引文來自李維榕的文章<現代家庭故事>,括號內的字為筆者所加。這篇文章收錄於<家的萬花筒>,皇冠叢書出版,2003 年 7 月初版,147-152 頁。李維榕博士是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總監及副教授,以下網頁有她的簡介:
http://www.hkbookcity.com/showbook2.php?serial_no=121416
21/09/2008
2008年9月10日星期三
光棍姻緣(二)
從戰後到今日的香港娛樂圈,「光棍姻緣」都屢見不鮮,但是九七之後的事發頻率似乎越來越高,原因是:
(一)回歸之後,拜金女藝人的獵物當中,除了土生土長的香港生意人之外,還多了一群國產暴發戶。
對於後者,見證 Ball 場興衰的香港女作家林燕妮,有精采的論述。她說,這群來歷不明的 UFO (Unknown Flying Object, 即是「不明飛行物體」) 經常穿梭中港兩地,但是沒有人知道他們到底從事那一門子的生意。他們從頭到腳堆滿 Designer Labels,有如一棵聖誕樹,但是外國名牌的英文(或者法文)名字根本不會唸。事實上,他們少年失學,連中文字也認得不多。
熟悉中國國情的人都知道,這群人靠特權發達,容易捲入中南海的權力鬥爭,註定大起大跌。他們的女人的命運,亦有如過山車。
(二)香港男女比例失衡,加上港男北上娶妻,港女結婚難,男人的爭奪戰越來越激烈。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最新數據顯示,二零零七年香港的性別比例是一千個女人對九百零四個男人,而女多男少的情況在三十五至三十九歲的年齡組別最為嚴重,每一千名女性只有七百三十三名男性。眾所周知,這個年齡組別的女性,正面臨生育限期。
與此同時,港男北上娶妻卻有增無減。目前中港婚姻約佔香港註冊的婚姻總數的四成,而且絕大部份是港男娶內地女子。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在二零零七年就有超過兩萬一千名港男跟內地女子結婚,比二十一年前大幅增加百份之三十九。相比之下,同年只有四千多名港女嫁內地男子。港男娶妻捨難取易,港女擇偶卻人望高處。這種結構性差異令港男樂於北上娶妻,而港女卻不願下嫁內地男人。
結果是香港的未婚女性大幅增加。在二零零七年,香港的女性人口當中,有九十五萬三千五百人從未結婚,比一九八一年的數字大幅增加百份之五十三。同期從未結婚的男性人口數字的增幅只是百份之十三點六。
套用內地的官腔,港女的形勢非常嚴峻。在這種情況下,就算你是一般港女,想找個條件同樣一般的港男結婚,也絕非易事。
可以想像,如果你是一心釣金龜的漂亮女藝人,對男人的要求(財富而言)比一般港女高出許多,符合你要求的男人自然少之又少,而難得合符條件的男人又已經放眼大中華,你面對的競爭實在非常激烈,就算「打崩頭」(廣東話:打架打到頭缺了一塊,形容戰況之慘烈)也未必搶到唐僧肉。面對白熱化的競爭,加上要趕死線(嫁有錢人必須在生理限期之前生孩子,否則地位不穩,亦難以分享老公的財富),以及減肥藥所帶來的副作用,女藝人情緒不穩,特別容易看錯人。
(三)女藝人沒有做好 Due Diligence,這個會計行業的專有名詞中文譯作「盡職審查」或者「盡責調查」,俗稱「起底」。
香港的女藝人不論學歷高低都缺乏常識,再加上工作關係長期被困錄影廠,日夜顛倒,連睡覺的時間也沒有,容易跟外面的世界脫節,只能依賴中間人提供的二、三手資料來評估男人的財力。缺乏正確和完整的資訊,再加上急於「埋街食井水」(廣東話:妓女從良),自然容易上錯賊船。
這方面北方佳麗比港女聰明。根據香港和台灣的私家偵探反映,近年有不少香港或者台灣男人的大陸二奶懂得聘請私家偵探替男人起底,查清楚男人在海外有多少財產,有沒有三奶、四奶,元配和子女居於何處,人數若干,然後才決定如何敲詐勒索。有些大陸二奶,查得男人薄有名氣、權力和財富之後,會預先準備好黑材料,再以「自由行」旅客身份入境港台,然後主動聯絡當地的傳媒爆料。她們計畫周全,務求一擊即中,爭取心目中的理想回報。
廣東人說:「小財唔出,大財唔入」。(廣東話:唔=不)
選男人跟選股票一樣,不下苦功做調查研究,單靠道聽塗說是不行的。女孩子的青春有限,既然下定決心釣金龜,就應該發揮最大的成本效益。香港的女藝人只會拼命買名牌或者認痛整容,就是捨不得花錢和花時間做起底功夫。北方佳麗雖然起步較遲,但是在知識曲線 (Learning Curve) 上,她們其實領先於不少香港女藝人,可以說是後發先至。
話說回來,部份大陸二奶有犯罪集團撐腰,有人替她們安排一切,她們不過是依計行事。而目標人物(生意人)亦往往有專業人士協助(例如幫手做假賬的會計師,又或者替他們開設離岸公司的律師),連官方的監管機構也騙得過,是專業騙子的級數,要替他們起底,亦絕非易事。
結論是:大環境對拜金女子非常不利,結果做就了一段又一段的「光棍姻緣」。我們無須替女藝人感到可惜,她們都是張愛玲筆下的霓喜,換男人是家常便飯。以婚姻為事業的拜金女子,跟她們的男人一樣,都是說謊高手,都不是省油的燈,大家無須為她們擔心。
從投資角度看,婚姻從來都是賭博。如果尋常女子的老公是正股(當中再細分為藍籌和二、三線股),拜金女藝人的男人便是窩輪 (Warrant) 或者 Accumulator (中譯:「累績認購期權」,俗稱 "I Kill You Later") ,即是隨時打靶的衍生工具 (Derivatives),生死取決於幕後玩家。又或者是神仙股扮紅籌國企,舢舨充航空母艦,有賴大股東、莊家和財經演員合力「搭棚」(港式財經術語:透過虛假交易推高股價),引誘一眾散戶「落叠」(廣東話:押注),一朝拆棚便樹倒猢猻散。總而言之,拜金女子的男人都是高風險的投資產品。風險跟回報成正比,拜金女子追求高回報,自然要承受特別高的風險。
廣東人說:「食得鹹魚抵得渴。」(你總要付出代價)
小圖:葉翠翠
10/09/2008
2008年9月1日星期一
光棍姻緣(一)
有些做生意的男人,儘管公司已經週轉不靈,瀕臨破產邊緣,又或者自知紙包不住火,不法勾當即將曝光,依然大手花錢做宣傳,不斷招聘員工,同時向供應商大量入貨,以及繼續接受客戶的訂金和訂單。明明公司的業務已經走下坡,股價長期低殘,但是老闆依然帶著知名度甚高的女藝人出入娛樂場所,招搖過市,夜夜笙歌。
這種男人,可以是香港人、內地人或者台灣佬。醒目(廣東話:聰明)的銀行家,見狀都懂得第一時間上門追數,同時大幅削減甚至取消企業和老闆本人的信貸限額。因為他們都知道,這是一種桃色煙幕。
「擔番口大雪茄,充生曬認經理,撈世界要醒目,一於當玩把戲。」(註一)
生意人不過是借女藝人過橋,讓別人以為他財力雄厚,業務蒸蒸日上,可以叫娛樂圈的拜金女子投懷送抱。這樣做的好處是讓他可以拖延時間,轉移個人資產或者部署出走路線,英文叫 Buy-Time Tactic。
有時生意人會跟女藝人結婚,搞一場盛大的婚禮,連續幾天風風火火地霸佔報章的娛樂版。通常婚後不久,男人就爆煲。可以是公司的資金週轉出現問題,被僱員、客戶、供應商或者銀行入稟法庭追債。又或者男人涉及的商業罪案(例如:做假賬、洗黑錢、虛假交易、詐騙銀行貸款或者信用狀、轉移及掏空公司資產、操控股價、內幕交易、觸犯上市條例等等)終於曝光,被中港兩地的執法機關拘捕。視乎情節輕重,生意人會由娛樂版或者財經版,晉身法庭版或者港聞版,甚至成為 A1 頭條。
隨著審訊程序開展,披露的資料越來越多。結果,大中華地區的八卦新聞讀者都知道女藝人的男人其實是空心老倌,又或者是替幕後老闆「揸貨」(港式粵語:持有資產)的「人頭」。有時候,男人會失蹤一段時間,最後由大內密探緝捕歸案。至於男人的公司,通常都是以轉手和改名告終,最後落入另一個騙子手中,開始進行另一宗商業罪案。
女藝人起初是逃避傳媒追訪,又或者一問搖頭三不知。然而,不認不認還需認。塵埃落定,驚徨過後,曾經信誓旦旦將會退出娛樂圈,一心一意相夫教子的女藝人抹乾眼淚,開始四出拉關係,托熟人尋找新工作。今時不同往日,事業高峰期已過,艷光減退,嬌矜傲慢不再,鏡頭前強顏歡笑,靠濃妝掩蓋落寞神色。曾經跟女藝人爭奪男人的競爭對手則暗自抹一額汗,慶幸自己沒有上錯賊船。有些則打落水狗,言語間明踩暗寸,往傷口撒鹽。
廣東人說:「偷雞唔到蝕把米。」(廣東話:唔=不,即是血本無歸。)
小圖:梁醒波 (1908-1981)
註釋:
(註一)<光棍姻緣>的歌詞。<光棍姻緣>(1953) 是一部經典粵語片,由梁醒波(1908-1981)、鳳凰女 (1925-1992) 主演。片中兩人都是騙子,都以為對方是有錢人,洐生出不少錯摸情節。主題曲的旋律來自呂文成 (1898-1981) 的作品<青梅竹馬>和<漁歌晚唱>,在 YouTube 可以聽到梁醒波所唱的原裝版:
梁醒波:<光棍姻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blBOi02554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梁醒波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2%81%E9%86%92%E6%B3%A2&variant=zh-hk
維基百科:鳳凰女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B3%B3%E5%87%B0%E5%A5%B3&variant=zh-hk
01/09/2008
2008年8月20日星期三
國產翻譯(三)
自絕於國際社會
多得六四事件,八十後出生的內地人,在成長過程中所接收的訊息都經過官方過濾,令他們對外國文化的認識非常膚淺和有限。即使出了國,亦難以真正融入西方社會,更遑論當翻譯,貫通東西文化。西藏暴動和奧運聖火傳送期間,中國留學生在西方各國的表現,就充份顯示出中共多年來實施思想控制的成果。
各種思想控制措施,是為了防止顛覆意識的輸入和傳播,藉此保護中國共產黨的政權。結果導致年青一代無法學好英語,思想難以真正跟國際社會接軌,變成一群喝狼奶長大的憤青,容易被當權者煽動和操控,成為新一代的紅衛兵。當然,權貴後人不受影響,他們都出國了,而且是用豆腐渣工程所侵吞的錢在英美等地唸貴族私立學校 (Private School)。
剩下沒有錢出國的內地年青人,只能靠翻譯水平低下的中譯本學習外國的文化和知識。The Translation Crisis in China 一文指出,不少內地憤青讀完中譯本之後一知半解(他們的英語水平不足以閱讀原著),也不明白問題出於翻譯上,就妄下結論認為原作者其實沒有甚麼了不起,憑甚麼拿諾貝爾獎(或者其他國際性獎項)!又或者妄自尊大,讀完半筒水中譯本,一知半解,就以為自己已經完全掌握了某一門學問,從此以權威自居,靠語言暴力四出嚇人。
由於翻譯水平低下,內地的年青人無法有效地學習外國的文化和知識,再加上受到極端民族主義的影響,變得目空一切,囂張跋扈,容易激動。中國經濟的門戶也許日漸開放,但是年青一輩的中國人,精神上卻繼續自絕於外面的世界,無法跟西方社會進行有效的溝通和真正的交流。這種無形的障礙,短期之內難以消除,令中國無法在思想層面跟國際社會接軌。中國現代化的道路,亦因此而格外崎嶇難行。
對香港翻譯行業的影響
另一方面,國產翻譯雖然整體而言水準低落或者飄忽,但是由於費用便宜,近年不少香港的翻譯公司都在廣州和深圳設立分公司,或者跟內地的分判商建立固定的合作關係,直接或者間接地僱用內地人做翻譯,以保持邊際利潤。
扭開電視機,本地兩個免費的英語頻道(明珠台和國際台)所播放的外國電視節目的中文字幕,所用的人名地名,已經是根據漢語拼音翻譯出來,而非廣東話音譯,例如:Bill 譯「秉耀」, James 譯「詹時」,Tom 譯「滔明」,Christian 譯「奇俊」,Carrie 譯「凱莉」,Virginia 譯「弗吉尼亞」,Abudllah 譯「阿卜杜拉」。本地電視台放眼大中華,追求政治正確,放棄廣式翻譯,改用普通話音譯,原因可以理解。譯名都是其次,最大問題是內容錯得離譜,誤導英語水平不高,依靠中文字幕的本地觀眾(例如沒有錢到外國讀書的天水圍青少年)。隨手拈來兩個例子,來自國際台的旅遊節目 Lonely Planet(港譯:大地任我行)。
例子一:主持人 Ian Wright 在節目尾聲說 "There are so many things to see you can easily burn out yourself" 中文字幕譯成「你很容易燒掉自己」,正確譯法應該是「值得看的地方太多,你很容易體力透支。」
例子二:主持人 Ian Wright 身處中東一間清真寺的地下密室內,旁邊有個當地人背靠牆壁,坐著低頭誦讀<可蘭經>。Ian Wright 看他一眼,然後轉過頭來,面向鏡頭,壓低嗓子說 "Here they pray around the clock" 中文字幕譯成「他們在時鐘旁邊祈禱」,正確譯法應該是「這裡二十四小時有人誦經。」畫面所見,密室內沒有時鐘。有理由相信,譯者只是拿著一份英文旁白稿,就動手翻譯,根本沒有看過錄影帶。
這些並非甚麼高深的英文,而是任何一個英語水平稍為過得去的人,都能輕易指出的明顯錯誤。可以想像,電視台把翻譯工作交給內地的翻譯公司代勞,又或者本地的翻譯公司接了電視台的生意之後,再外判給內地的翻譯員。
通曉日文的蔡瀾說過,香港不是沒有翻譯人才,問題是付錢的客戶一味要平,結果將貨就價。而英國通陶傑更有被內地人搶飯碗的慘痛經歷:在英國生活期間,他替外國企業翻譯文件,內地留學生為了搶生意,不但開出超低價,而且在外國企業的洋人高層面前污蔑才子,指他的譯文錯得厲害。陶傑慨歎,在英國做翻譯的外國人,不論是歐洲人或者中東人,都懂得團結一致,統一收費,保護民族利益。只有中國人為了搶同胞的飯碗,甚麼都做得出來。才子一怒之下,從此洗手不幹。
這種劣幣逐良幣的現象,源於付錢的老闆沒有文字鑑賞能力。又或者難得有鑑賞能力,但是在商言商,只想壓低成本,不願意為好文字付出較好的價錢。
以上種種都直接影響本地翻譯人才的出路。有經驗的,還可以專注財經和法律文件(例如:上市公司的招股書、業績報告以及各種法律契約)。這類文件要求專業知識(譯者必須熟悉財經術語以及普通法的專有名詞),價錢比較高,而且時間緊迫,短期內還需要留港。但是在本地大學主修翻譯,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將會首當其衝。受到外判趨勢的影響,他們要找全職的翻譯工作,會比以前困難得多。當然,他們可以轉投其他對語文水平有要求的行業,例如:文化、教育、傳媒、公關和廣告等,以解決出路和生計。
然而,翻譯是一門需要時間浸淫的學問,唸翻譯的缺乏工作機會,行內青黃不接的情況只會更加嚴重,形成惡性循環。新人沒有機會入行,有經驗的人又不願意割價又或者索性離場,而香港毗鄰大陸,翻譯費長期受壓,行內現有的公司,只能靠外判生存。結果是:整個行業沒有前景,不但青黃不接,水準亦難以提高。
(後記:以下文章談到香港翻譯人才的處境,有參考價值。)
題目:<翻譯問題>
作者:古德明
原載:蘋果日報 2009 年 8 月 7 日
問:我少時在大學讀商科,但對翻譯有興趣,現正攻讀大學的校外文憑課程,但最近發覺大學翻譯系碩士課程公餘進修時間不過兩年,和文憑課程相若。假如想轉行做翻譯,我要不要先讀文憑才讀碩士課程?哪家大學的課程較好?翻譯工作難找嗎?
答:今天,想學翻譯的人多,大學紛紛舉辦翻譯課程,課程優劣我了無所知,未敢置喙。唯一可以說的,是那些課程雖然不少旨在賺錢,但因僧多粥少,入學試或頗嚴格,要獲得取錄,恐怕不像校外文憑課程那麼容易。
論求職,具碩士學位一般已經足夠,不必先取文憑。事實上,即使沒有所謂翻譯專業資格,求職者只要在僱主的甄拔試中勝人一籌,也會獲聘。翻譯不一定要經翻譯系訓練才可以做。古今有成就翻譯家幾乎都不是翻譯系出身的。
但翻譯今天絕對不是理想工作。第一,就業市場上,翻譯職位不多。第二,翻譯員待遇往往非常惡劣。經過新中國中央政府六十多年薰陶,香港僱主十之八九不懂得鑒賞文字,也不在乎文字美醜。翻譯以至寫作,對他們來說,不必瀝血嘔心,只是機械式作業,兩三毛錢買你一個字已算闊綽。一個字賣兩三分錢的大陸勞工,就在案頭的電腦上。
盛世文章不值錢。我不贊成讀者棄商從文,特別是對文字還有點執着的讀者。
Revised 07/08/2009
2008年8月10日星期日
國產翻譯(二)
翻譯人才青黃不接
成本結構以外,還有其他原因。
首先是翻譯人才青黃不接,The Translation Crisis in China 引述一位翻譯家 Huang Bangjie(黃邦傑)(註一)說,自九十年代初開始,翻譯行業開始後繼無人。筆者也聽過類似的說法,來自一位在本地大學教翻譯的講師,她認為九十後畢業的大學生語文能力太差,不足以成為稱職的翻譯員。原因是他們在互聯網的虛擬世界中長大,目迷五色,是視覺型的一代,對文字的理解和鑑賞能力偏低,無法有效地運用文字思考和溝通。基本功打不好,要處理兩種語言或者文化之間的差異,自然加倍吃力。此外,八、九十年代的浮誇功利氣氛,亦不鼓勵年青人花時間苦練語文基本功。當然還有教育改革所帶來的影響,這個問題更複雜,暫且不論。
嚴密監控意識形態
其次是意識形態的問題。從中共的角度看,中國人口多,必須統一思想,方便統治。翻譯外國書籍很容易輸入顛覆思想,對當權者來說是一種潛在的威脅。政府把關越緊,審查越嚴,內地出版社可以選擇的書種就越少,翻譯行業的發展空間自然受到限制。
The Translation Crisis in China 指出,現代中國有兩段時期,出現過一批高水平的翻譯家,翻譯外國書籍比較有成果。首先是三十年代,然後是八十年代。這兩個年代的共通點是政治上比較寬鬆、穩定和自由。
三十年代是國民黨北伐成功之後的日子,雖然對外有日本人的威脅,對內有共產黨的挑戰,但是整體局勢相對穩定。當時有一群具備舊學跟底,受過五四運動洗禮,並且到過外國留學(或者遊學)的文人例如傅雷、周氏兄弟(魯迅和周作人)、郭沫若和豐子愷等開始翻譯外國著作。當年的國民黨會清剿共產黨,迫使他們逃亡(中共美其名叫「長征」),但是講到思想控制,遠不及解放後的共產黨徹底。不是蔣介石不想,他只是辦不到。於是這群文人還有生存的空間,可以自把自為。
至於八十年代,三、四十歲以上的中國人應該還記得胡耀邦和趙紫陽。他們當權的時候,內地政治上比較寬鬆和包容,文化人有機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藝術家可以從事各種前衛的實驗。這段真正「百花齊放」的好日子,最後以八九年六四天安門的一灘血污告終。
至於今日的胡溫集團,是鬆還是緊,相信大家心中有數。
缺乏學習外語的環境
為了維護政權的穩定,中共多年來採取各種措施,實行思想控制,導致內地缺乏學習外語的適當環境,不利培養翻譯人才。
如果你是內地的年青人,除非校園裡面有外國交換生,又或者父母是貪官暴發戶,有閒錢讓你夜夜泡三里屯酒吧區,否則真正接觸外國人的機會其實不多。根據在內地大學唸書的香港學生反映,校園裡面的外國學生、教授和助教非常受歡迎(原因不難理解),通常被幾層人包圍著,不易埋身。
回家看電視?在內地的電視頻道所播放的外國電視劇和電影,都是已經通過審查、經過刪剪和配上普通話對白的版本,內地的觀眾根本沒有機會聽原裝聲軌,也沒有辦法查證中文對白究竟有沒有譯錯(而出錯的機會頗高)。
當然你可以看官方的 CCTV 第九頻道,這是中央電視台為外國人而設的英語頻道,內容側重旅遊文化節目,主持人包括洋人和內地人。洋人主持的口音各異,應該是來自不同的國家。內地主持的問題比較大,男的像蜜蜂含著欖核說話,而且不大喜歡望鏡頭,而女的則愛用「蘇州腔」跟鏡頭談情。甚麼叫「蘇州腔」?即是滑不溜手的水磨豆腐腔:沒有停頓,沒有輕重,咬字不清,眉目含情,手揮目送,聽起來和看起來都似蘇州評彈的表演者。如果我是內地學生,靠這個頻道學英語,我會無所適從。只能說,這個頻道聊勝於無。
官方審查互聯網
想透過互聯網學英文,一樣有困難,因為有官方審查。根據非正式的統計,官方的全職網絡警察至少有三、四萬人,全天候監控和操縱網上言論 (即是所謂的「五毛黨」,據說發一個帖子五毛錢,故得名)。由國家建造和管理,專門過濾網上「不良訊息」的防火牆,叫「金盾工程」(註二)。如果你在內地的大學校園用校內的電腦上網,然後在國產的中文搜尋器(例如「百度」或者「搜狐」)輸入「敏感」字眼(例如:法輪功、李洪志、六四、天安門、台獨、藏獨、達賴喇嘛、疆獨、東突等等),大學的伺服器會自動關閉,校內所有的電腦都無法上網,而且很快會有公安或者國安找上門。
所謂「上有對策,下有政策」,內地網民於是發展出一套建基於數目字和諧音的國產「火星文」,例如:河蟹(和諧)、8 x 8 (六四) 、5211314(我愛你一生一世?還是「要生要死」?),跟官方的網絡警察鬥法,你總不能連數目字也禁吧?中國老百姓非常幽默,在內地網站可以下載到宣稱能把「火星文」翻譯成「地球話」的軟件,信不信由你,總之聽起來非常周星馳。
土法學英文
缺乏學習外語的環境,令內地年輕一輩的英語水平無法提高。
處於弱勢的窮人子弟,只能用土法學英文,即是背字典或者背範文,又或者靠聽錄音帶。五、六十年代台灣學生學英文,就是用這種方法。著名作家白先勇年青時,就是每朝早起圍著操場步行,捧著字典邊行邊背。許多年後,他回憶起當年的英文作文其實非常 Bookish(書面腔),造句生硬,愛用冷僻字眼。後來他到美國生活,方知自己的英文大有問題。他在台大唸外文系,唸外語的尚且如此,唸其他學科的更不敢想像。
字義可以死記硬背,那讀音又如何?可以用中文或者中國方言注音。
舉例:為了迎接北京奧運而苦學英語的京城出租車司機為 Where to (去哪?) 注音「威而吐」(他老哥一定很想念男人之寶「威而鋼」)。也有反對拆遷老胡同的年青藝術家把 China 音譯為「拆哪」,印在 T 恤上出售,以示抗議。十九世紀「賣豬仔」到美國的廣東人也是用這個方法的,當然,他們用的是廣東話或者台山話,例如:「割拜」(Goodbye)、「襟希呀」(Come here) 、「結鴨隙」(Get up quick) 和「幾乎煙都尾」(Give it to me)。這些廣式英文,「通勝」裡面有記載。而僑居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福建人,則用閩南話注音,發明了一種被洋人戲稱為 Tiger Balm(虎標萬金油)的英文。成為習慣之後,不但英語發音稀奇古怪,連帶文法也受影響 (因為你用中文思考),你所講的其實是一種既非中文亦非英文的混種語言(即是所謂「洋涇濱」英語,Pidgin English)(註三)。洋人聽得一頭霧水,結果自然是得啖笑。
今日的內地學生,不少人仍然沿用土法學英文,尤其是出身農村的孩子。用上述方法學英文的中國學生,可以在國際性公開試(例如:IELTS 或者 TOEFL)中取得高分數,順利過關,然後出國。事實上,中國學生應付公開試的能力舉世無雙,早已名揚國際。但是就算公開試成績滿分,一旦面對真正的外國人,卻張口結舌,無法應付日常對話。有些光是會聽但不會講,又或者只懂得自己專業範疇的詞彙 (Vocabulary),對其他範疇一竅不通。八十後出生的內地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日常生活缺乏自理能力,部份人出國後沒有父母在身邊,適應不良,變得自我封閉或者自組小圈子,對所在地的大小事情不聞不問,這種態度對於學習英語和外國文化非常不利。這類「高分低能」的內地學生(香港人叫「國產尖子」),過去十年英美澳加的大學接收了不少,香港的大學也有份。
內地學生缺乏學習外語的環境,加上自小浸淫於污染嚴重的國產中文,中英文都學不好,當起翻譯來自然笑話百出。
小圖:插畫來自<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註釋:
(註一)感謝肥貓提供黃邦傑的資料:翻譯過<荒涼山莊>,寫過<譯藝譚>;後者八六年的三聯版或許已經絕版,二零零六年書林出版了新編。商務網上書店有這本書的資料:
http://www.cp1897.com.hk/product_info.php?BookId=9789574451425
(註二)維基百科:金盾工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7%9B%BE%E5%B7%A5%E7%A8%8B
(註三)維基百科:廣式「洋涇濱英語」(Cantonese Pidgin English)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inese_Pidgin_English
這是一種混合廣東話和英語的語言,誕生於十九世紀的省港澳。時至今日,已經被香港人發揚光大,例如:Long Time No See, Look-see Look-see,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No money no talk, Twenty dollar a month eat you and sleep you.
延伸閱讀:
李陽<瘋狂英語>:英語班在公園上課的片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Xjl-QM2YlY
這位仁兄在內地薄有名氣,本身英語不合格,但是靠教英語成名。
維基百科:<瘋狂英語>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8%8B%E7%8B%82%E8%8B%B1%E8%AA%9E&variant=zh-hk
Revised 14/08/2008
2008年8月1日星期五
國產翻譯(一)
國產翻譯水平低下,往往令人啼笑皆非。至於背後的結構性原因,以及所帶來的惡果,反而比較少人談及。
成本結構
張愛玲的好友宋淇的兒子宋以朗(註一),曾經在他的著名博客「東南西北」(註二)中翻譯了一篇原載於內地雜誌 Phoenix Weekly 的文章,發表日期是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五日,作者名字是 Wu Haiyun,英譯的題目是 The Translation Crisis in China(註三)。裡面提到在大陸出版外文書籍的中譯本,其成本結構是這樣的:
假設書價人民幣二十元,印一萬本,全部賣出的話,總收入二十萬人民幣,版權費、翻譯費和印刷費加起來共佔收入的四成。內地出版業景氣低迷,零售書店向出版社入貨,平均價格是書價的五、六成,網上書店更低至四成。由於利潤微薄,出版社要賣七、八千本才有利可圖。而客觀現實是除了極少數的暢銷書和熱門財經書之外,翻譯書甚少能賣出超過一萬本。利潤低,風險高,出版社又抱著賺快錢的心態想「博一舖」,唯有盡量壓低翻譯費。
目前內地的基本翻譯費是每一千字六十元人民幣,這個價錢根本不足以讓一個全職的翻譯員維持生活。結果是內地的翻譯書出得很多很快,設計裝潢印刷水平都不差,但是譯得很爛,讀者都不願意買。書賣不出去,虧了本,翻譯費和水準就更難以提高,形成惡性循環。而外語能力較佳的人,都寧願去做即時傳譯或者替外資企業打工,因為薪水高,而且有前景。結果只剩下一些外語能力可疑的人願意以低價做翻譯,而且是跟時間競賽,超過十萬字的外國小說,兩、三個月之內趕出來。將貨就價,水準自然好不到那裡去。
當然,還有更便宜的做法,就是用廉價的國產翻譯軟件,逐個字譯出來,然後串連成一篇狗屁不通的東西,貴陽變 Expensive Sun,就是這樣搞出來的。這些爛東西,網上有售。
註釋:
(註一)維基百科:宋淇 (1919-1996) 和宋以朗 (1949-) 父子的生平簡歷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B%E4%BB%A5%E6%9C%97
(註二)宋以朗的博客「東南西北」網址是 http://www.zonaeuropa.com
(註三)英文譯文的全文見 http://www.zonaeuropa.com/20071124_1.htm
原文的部份內容則被轉貼到以下網頁
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534738.html
Revised 15/08/2008
2008年7月23日星期三
2008年7月20日星期日
雙城餘韻
陳鋼的<梁祝>經過香港的調校和包裝,成功地走向世界。他父親陳歌辛 (1915-1961) 所寫的幾首流行曲,例如<玫瑰玫瑰我愛你>、<永遠的微笑>和<花樣的年華>亦經由香港發揚光大,走向國際。而在傳播的過程中,香港為這幾首簡單甜美的情歌,添上複雜和苦澀的意義,反映出香港人世故老練的一面。
原裝版<玫瑰玫瑰我愛你>的歌者是姚莉,她的外號是「銀嗓子」,跟「金嗓子」周璇齊名。上海解放後,大批電影人和音樂人移居香港,當中包括唱過陳歌辛作品的姚莉和龔秋霞,還有後來在王家衛的電影中非常搶鏡的潘迪華。
原裝版<玫瑰玫瑰我愛你>的歌詞很簡單,以花喻美女,是傳統寫法。
英文版 Rose Rose I Love You 的歌者是美國歌手 Frank Laine 。這首歌五、六十年代在美國非常流行,曾經打入美國 Billboard 流行榜的三甲位置。根據網友的考證,英文版的歌詞是出自一位英國記者 Wynford Vaughan Thomas 的手筆,唱片於一九五一年由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發行。歌詞寫駐守馬來西亞的英軍跟當地女子的愛情故事,所以有 Flower of Malaya 的字眼。
同樣以花喻女人,英文版所寫的卻是發生在殖民地的異國情緣。這種西方男人跟東方女子的故事,五、六十年代在香港灣仔駱克道不停上演 ―― 萍水相逢,如膠似漆,離別在即,難捨難離。說「上演」,沒有半點誇張,老一輩廣東人的說法是當兵三年,母豬變美女。一眾蘇絲黃無須演技出眾,單憑虛情假意,亦足以騙過天真瀾漫的美國水兵。
<玫瑰玫瑰我愛你>於是變成西方男人對東方女子的性幻想。根據網友的考證,這首歌曾經在荷理活電影中出現,亦曾經在日本發行唱片,流傳甚廣。作曲的陳歌辛在一九五七年被打成右派,發配安徽勞改,一九六一年初去世。解放後此曲在大陸成為絕響,要靠香港延續它的藝術生命。多得鴉片戰爭,香港人避過文革一劫,流行文化的傳承沒有斷絕。時至今日,<玫瑰玫瑰我愛你>依然是不少香港流行歌手的熱門曲目,唱的是中英文雙語混合版,而且身穿懷舊服飾邊唱邊跳(註一),非常有上海灘夜總會風味。
五、六十年代,香港深受西方的流行文化影響,歐西的流行音樂、服裝和美食成為新興中產階級的時尚,當年的國粵語流行曲中,不乏西曲中詞的作品。<玫瑰玫瑰我愛你>卻反其道而行,是「出口轉內銷」:香港人樂於見到西方人用另一種角度詮釋一首我們非常熟悉的流行曲,然後香港歌星又用港式風格(中英文雙語懷舊歌舞版)重新演繹此曲。一首簡單情歌,在東方和西方之間傳來傳去,不斷注入新意,是一個很有趣的跨文化現象。
陳歌辛的另外兩首作品<永遠的微笑>和<花樣的年華>,則成為港產片<黑社會>和<花樣年華>的配樂。這兩部電影,同樣得到國際影壇的注目和肯定。
<黑社會>中,<永遠的微笑>突顯人生的無常。劇情講到大 D(梁家輝)和阿樂(任達華)爭奪龍頭大哥之位,借用影評人舒琪的文字(註二),畫面是這樣的:
「九區元老聚首鄧威(王天林)家,眾人爭議不休。鄧威兩番清茶,背景音樂悠悠響起<永遠的微笑>,氣氛瞬間從喧鬧變得幽恬,從剛烈變得陰柔,跳躍的剪輯化為一個徐徐移動的長鏡頭;一切懸而未決,畫面再次接上大 D 和阿樂,前者與妻在老裁縫店內度身,妻瞞著打點大 D 為當選而舉行的盛大宴會,後者則在豬肉檔叮囑店主給兒子豬骨作湯底用,一個鋪張,一個閑話家常。接回元老們,鄧威投阿樂一票,一錘定音。大 D 開戰,劇情自此急轉直下。」
<黑社會>是一齣政治寓言,香港人看了非常有共鳴,也非常心寒。電影中,<永遠的微笑>被用來刻劃暴風雨前夕的天倫樂。這種反面的烘托手法,荷里活黑幫片也經常用到,<教父> (The Godfather) 就用溫柔的意大利民歌、悠揚的歌劇唱段和莊嚴的教堂聖詩來對照血腥震撼的殺戮場面。<黑社會>由杜琪峰執導,遊乃海編劇和羅大佑配樂。值得一提的是,羅大佑似乎對<永遠的微笑>情有獨鍾,他曾於演唱會上自彈自唱,也在私人聚會中唱,有關片段可以在 YouTube 中找到。
至於<花樣的年華>則在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中以電台點唱的形式出現。如果沒有記錯,是張曼玉的丈夫點給太太聽,祝她生日快樂。電影中梁朝偉和張曼玉都的另一半都出軌,他們由同病相憐變成婚外情,被傷害的人互相傷害,這段感情最後由梁朝偉離港告終。香港人充份意識到兩性關係中黑暗的一面,所謂「多情的眷屬,圓滿的家庭」(註三),其實非常脆弱,<花樣年華>的故事於是充滿無奈。
這部電影的導演王家衛是公認的「海派傳人」。他的電影風格強烈,善用音樂,重氣氛而輕劇情。正如陳凱歌評論<阿飛正傳>所形容:「這樣的電影,只有香港才拍得出來。」滬港兩地,本來就是中國電影雙城。一九四九年之後,上海灘的風流餘緒散落香江,傳到王家衛,結出奇花異果。
陳歌辛的甜美情歌傳到香港之後,變得五味紛陳。香港人明白命運的不可測,再甜蜜的情歌也無法解除我們的恐懼。我們知道,世間縱有真情,亦難以長久,不知道甚麼時候,會被不可抗拒的外力所破壞,眼前尚有更大的破壞要來臨。我們懂得范柳原跟白流蘇所講的一番說話:死生契闊,身不由己,但偏要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彷彿我們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浮生多變,情歌不過是短暫的慰藉。
小圖:<花樣年華>的歐洲版電影海報
註釋:
(註一)香港女歌手演唱此曲的時候,通常會跳 Charleston 。這是一種流行於上世紀二十年代的舞蹈,快速輕快,膝向外側踢。
(註二)舒琪:<黑社會> ―― 不肯妥協的電影(下)
http://hk.cnmdb.com/newsent/20060622/724130
(註三)<花樣的年華>歌詞
YouTube 精選:
姚莉:<玫瑰玫瑰我愛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MVtuURwjY&feature=related
Frank Laine:Rose Rose I Love Yo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x8M5eMq9Ko
羅大佑:<永遠的微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Um0SnhX5iw
周璇:<永遠的微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2N2dppbxtE
周璇:<花樣的年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rN_Hd4yHaM
20/07/2008
2008年7月10日星期四
國產中樂本土化(二)
國產中樂本土化的另一個好例子,是電影<劉三姐>(1960) 裡面的猜謎山歌。
<劉三姐>由蘇里執導,黃婉秋主演,雷振邦作曲,喬羽作詞,並由李敏玲及傅錦華負責獨唱。原裝黑膠唱片由藝聲唱片公司出品﹐一九九三年由雨果唱片公司複製成 CD。
六、七十年代,<劉三姐>曾經兩次在香港的左派戲院(註一)上映,非常賣座。這部老電影曾於深宵時份在二奶台播放,我看了不夠三十分鐘,已經明白它為何受歡迎。對白份量奇少,平均每隔十分鐘一支歌,背景是秀麗的桂林山水,完全符合當年觀眾的心態:一張飛有戲睇有歌聽重有靓風景睇,三重享受「大件夾抵食」(廣東話:化算)。至於劇情講窮人跟地主之間的階級鬥爭,當年的觀眾只會視之為「鐵掃把憾石地堂」、「橫紋刀劈紐紋柴」和「惡人自有惡人磨」式的鬥氣情節。廣東人發得早,沒有仇富情緒。
電影收得,猜謎山歌於是不止一次被香港人改頭換面,成為家傳戶曉的旋律。
首先是娛樂至上的邵氏電影公司在一九六四和一九六五年攝製的電影<山歌戀>及<山歌姻緣>﹐內容變成隔山談情,但是無論在故事或者是音樂方面﹐都明顯受到<劉三姐>的影響。
同屬邵逸夫旗下的電視廣播 (TVB) 於一九六七年啟播之後,猜謎山歌經常在長壽節目<歡樂今宵>中的趣劇環節以及一些綜藝節目(例如<歡樂滿東華>之類的籌款節目)中出現,歌詞當然是重新編寫,配合節目的需要。如果你是三十歲以上、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應該會有印象的。
出身 TVB 的「喜劇之王」周星馳也唱過這首歌。電影<少林足球>中,星爺初見女主角趙薇,後者正以「咬烏婆」(廣東話:醜女) 造型在小店門前搓麵粉,星爺驚見太極乾坤,連忙紮穩馬步,大聲唱:「唏!太極功夫整饅頭咧,驚天動地!」
最新版本是陳奕迅所唱的廣告歌,廣告中他同時兼唱男女聲,歌詞變成「唏!得果定 Cool 果然好野,天然成份!」畫面刻意模仿原裝版<劉三姐>的電影片段 ,色調偏黃,非常逗趣。
從階級矛盾到隔山談情,從傳統民間故事到港式無厘頭喜劇,從普通話到廣東話,猜謎山歌在香港的流傳和變化,反映出香港人對國產文藝的態度。
香港人一貫不避中西,兼收併蓄。回歸前我們抗拒愛國教育,不談「敵我矛盾」,不會背毛澤東的<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但是不會抗拒高質素又或者「娘」(廣東話:土氣) 得可愛的國產音樂。我們喜歡淡化革命文宣的政治訊息,突出其世俗成份,進一步強化其娛樂功能,把國產文宣的商業潛質發揚光大。
猜謎山歌以外,另一個好例子是五、六十年代的港產粵語武俠片,當中大量運用了同一時期內地創作和改編的中樂作品,例如:<武術>(「天津露酒」廣告音樂)、<牧民新歌>(「蟲草雞精」廣告音樂)、<闖將令>、<小刀會組曲>、<東海漁歌>、<十面埋伏>、<霸王卸甲>、<英雄們戰勝了大渡河>和<狼牙山五狀士>等,它們比解放軍提早幾十年跨越中港邊境,長驅直進,登堂入室,成為「龍劍飛」、「火雲邪神」、「東島長離」、「九轉飛鈴」和「天殘腳」等人物的主題音樂。這些志氣昂揚的國產中樂被引進到土法炮製的「騎呢科幻」武俠片當中,令各路英雄生色不少。許多年後,周星馳的電影<功夫>為了向前輩致敬,把這些經典樂曲交由香港中樂團重新演繹,好叫大家一聽回魂,再聽回味,完全投入漫畫化的光影世界。
回頭說猜謎山歌,這首歌非常適合跟大夥兒在卡拉 OK 唱。不妨參考以下的片段,挑選其中一個版本勤加練習,你喜歡扮演黃婉秋、周星馳或者陳奕迅都可以。記得仰頭吸一口氣,把第一個音拉長,「唏」到氣絕為止,保證你唱得開心。
小圖:圖左為黃婉秋飾演的<劉三姐>,圖右是陳奕迅在電視廣告中的造型。
註釋:(註一)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不論電影公司和戲院院線都壁壘分明,分別支持國民黨和共產黨。當年專門播放國產電影的左派戲院包括:珠江、普慶、新光、銀都、南華和南洋等等,今日它們不是已經結業,便是已經融入主流院線,與一般戲院無異。
YouTube 精選:
劉三姐:甚麼水面打跟斗(<劉三姐>電影片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HWXsjK4L-8&feature=related
周星馳:太極功夫整饅頭(<少林足球>電影片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zvKfc38DFg
陳奕迅:得果定 Cool 果然好野(電視廣告片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yO595LHnOs
「天津露酒一門三傑」電視廣告 (198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nrQfO0W5j0&feature=related
廣告開頭所用的音樂是山東民歌<武術>。
詹永明:<牧民新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BHfbZM6eZg&feature=related
這首樂曲的開頭部份曾出現於七、八十年代電視廣告「蟲草雞精」。
<闖將令>:萬佛朝宗!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JPILU3zqes
<英雄們戰勝了大渡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1LTM8h5I4o
<小刀會組曲>序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BnIiuF6dVs&feature=related
<小刀會組曲>之四:<弓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30a1aFM9rg
<四川將軍令>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VK8Vlc_8WU
<東海漁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2Ep-Gy5V48
劉芳:<十面埋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trthXXmKgA&feature=related
劉芳:<霸王卸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DiVQXz3bX0
後記:非常感謝網友 Anthony 的指正。你說得對,「蟲草雞精」的廣告音樂應該是<牧民新歌>而非<姑蘇行>,已經修改有關的段落。如果你不怕國產食品,有機會我請你喝蟲草雞精。
Revised 01/04/2011
2008年7月1日星期二
國產中樂本土化(一)
香港人如何創造性地吸收、改造和重新包裝國產中樂,是個非常有趣的課題。
陳歌辛和陳鋼的音樂是個好例子,他們的作品透過香港走向國際樂壇,在傳播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些微妙和有趣的變化,注入了新的精神。
先說陳鋼和何占豪合寫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以下簡稱<梁祝>)。
文革十年期間,<梁祝>成為毒草被禁演禁播,十億人民除了八大革命樣板戲 (註一)之外,只准聽和唱四首歌 (註二),徹底禁絕了靡靡之音,令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和「大躍進」時期 (1958-1960) 的飯碗一樣水清見底。餓得太久,熬到改革開放,鄧麗君的歌聲自港台傳入,立即熱爆神州大地。據說連鄧小平也愛聽,樂於接受「精神污染」。
文革結束後,從七十年代末到一九八三年中英會談之間的幾年,大批國產音樂人(例如黃安源和辛氏姊妹)來港定居。而港英政府經歷六七暴動,開始安撫民心,為市民提供康樂活動,香港中樂團於是在一九七七年成立。從八十年代開始,「中樂」慢慢取代「國樂」(註三),香港人開始接觸到交響化的大型民樂團,並且視之為標準。而香港中樂團的創團音樂總監兼指揮吳大江 (1943-2001) ,是令<梁祝>本土化的重要人物。
吳大江是國產音樂人,六十年代初偷渡來港。他早於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已經為香港的 EMI 唱片公司灌錄高胡和管弦樂團合奏的<梁祝>,由他親自演奏高胡。吳大江本身是潮州人,但是深明本地聽眾的口味,知道廣東人口味偏甜,習慣了高胡華麗甜美的音色。他出任香港中樂團音樂總監 (1977-1985) 之後,將<梁祝>改編給大型民樂團演奏,仍沿用協奏曲的形式,於一九七八年首演,成為首個「純國樂」協奏曲版本的<梁祝>。這個版本受到香港人的歡迎,也捧紅了當年負責高胡獨奏的黃安源。往後三十年,<梁祝>成為後者的首本名曲,也是香港中樂團的賣座保證。
原裝版的<梁祝>的創作理念是「中西結合」。編曲配器是西方的一套(小提琴協奏曲),旋律和音樂語言卻取材於傳統戲曲(上海越劇)。用西方的編曲配器來整理和改編傳統中國音樂,是自蘇聯傳入的音樂理念,也是五四運動以來的一貫做法 ―― 借用西方音樂的理論來改革傳統中國音樂,而後者長期被視為落後粗疏、技不如人。
香港中樂團七十年代末的版本卻選擇回歸傳統,或者應該說中間落墨 ―― 減少西方元素,重新採用傳統樂器來演繹源於戲曲的音樂,但是保留了一九四九年之後內地通用的大型民樂團編制。徘迴於傳統與現代、還原和改革之間,這是一條折衷的道路。原裝版的<梁祝>和香港中樂團的「純國樂版」之間的分別,反映出七十年代末中港兩地不同的音樂口味。
對於老一輩的廣東人來說,用西洋樂器演奏戲曲音樂絕不新鮮。早在二十世紀的二十年代,粵樂界已經大量使用西洋樂器,例如:「梵鈴」(Violin)、色士風(Saxophone)、「吐林必」(Trumpet) 、「西路風」(木琴)、結他、班祖 (Benjo) 和爵士鼓等,其中以「梵鈴」和色士風最為常用。廣東人開放兼融,擅長玩 Fusion(中西合璧),清末民初已經發明豉油西餐。像<梁祝>這種「中西結合」的音樂,對廣東人來說沒有甚麼大不了。
吳大江的聰明之處,在於他照顧本地觀眾口味之餘,提供了一個有新意的版本 ―― 對於當年聽慣小組合奏的老一輩廣東人來說,大型民樂團是新鮮事物。廣東音樂所用的律制 (Scale) 和大型民樂團所用的十二平均律是不同的 ,簡單地說,廣東音樂所採用的某些音符,是無法在鋼琴上面製造出來的。耳力好或者有粵樂根底的人,很容易聽得出其中的分別。
律制的背後,其實是深刻的政治意義:中國樂器性格強烈,就像中國人一樣難以合作。而且各地的民間音樂往往有自己的律制,要搞大型合奏,必須統一律制,調整演奏技巧和改革樂器,還要改編傳統曲目和度身定造新曲,才能發出和諧的聲音,達致理想的音響效果。改革過程中追求高度的統一,要求成員放棄自我,接受集體領導。換言之,大型民樂團不但有助於統一來自全國各地的演奏者和聽眾的耳軌, 而且有助於建構統一的國民身份,肩負著一項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務,背後的精神跟推廣普通話是一樣的。
有趣的是,香港中樂團最近一次演奏<梁祝>,領奏樂器已經改用音色比較溫和、低調和少甜的二胡,不再採用代表嶺南文化的高胡,這是否意味著國產音樂的本土化過程結束?跟九七回歸有沒有關係?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關於<梁祝>的本土化過程,以及不同版本之間的差異,中大音樂系副教授余少華曾經寫過學術論文(註四),有興趣者不妨參考。
香港中樂團除了把<梁祝>本地化之外,另一大功勞,是把這首樂曲帶到台灣。在蔣家父子主政的年代,「匪區」的文化產品一律被禁,往往要改名才能公開演出或者出版發行,<梁祝>就曾經易名<蝴蝶夢>在台灣發行唱片,要到一九八八年才能打破禁令,由香港中樂團在台灣正名演出,反應熱烈。
在八十年代,香港進一步把<梁祝>推向國際,今次的功臣同樣是個外來者,她叫西崎崇子(Takako Nishisaki)。
<梁祝>有無數版本,大中華市場一直視俞麗拿(首演者)的版本為權威版本(這種先入為主或者「崇古」的的態度其實很有問題),但是由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俞麗拿的版本卻不足以把<梁祝>推向國際,主要是包裝的問題。
七十年代買過和聽過國產品牌「藝聲」(商標是「敦煌飛天」造型)唱片的人都知道,當年內地推出的黑膠唱片或者卡式帶非常原始:樂曲簡介只有寥寥數句,有時連演奏者或者演唱者的名字也沒有,作曲家的名字亦欠付闕如(一般寫「集體創作」,否則變成搞「個人主義」,死罪也。另一個原因是當事人可能正在挨批、坐牢、下落不明又或者生死未卜,例如「西部民歌之父」王洛賓,他的代表作是<在那遙遠的地方>)。至於錄音音色則飛沙走石,唱片封套是蘇聯風格寫實主義圖畫,一望而知是鐵幕國家的文宣產品。
要向外國人推廣<梁祝>,這樣的東西顯然不合格。而負責填補空缺和擔起重任的,是自一九七四年起定居香港的日籍小提琴演奏家西崎崇子。
一九八一年,<梁祝>其中一位作者陳鋼跟西崎崇子首次會面,地點是在後者的香港家中。陳鋼向西崎詳細解釋<梁祝>的歷史背景,中國戲曲音樂的韻味,特別是一些戲曲獨有的節奏例如「氣口」、「尺寸」、「勁頭」等等。陳鋼說西崎崇子「屏息靜氣地一面聽著,一面作筆記,乖得像個小學生似的。」(註五)
正是大和民族的認真態度,把<梁祝>推向國際。由八十年代開始,西崎崇子跟各地的管弦樂團合作,五次灌錄<梁祝>,她的版本吸引了一批外國聽眾,令<梁祝>打入國際樂壇,成為外國樂團的演奏曲目。今日西崎崇子的版本被視為俞麗拿以外的另一個權威版本,她演奏的<梁祝>拿過四張金唱片,總銷量超過三百萬張。西崎崇子因此獲得內地官方部門的嘉獎,表揚她推廣中國音樂的貢獻。
沒有香港,<梁祝>不會走得那麼遠。
已故的黃霑曾經說過,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香港是兩岸三地唯一有創作自由和言論自由的華人社會。九七前,香港提供了一個自由寬鬆的環境,這裡競爭激烈,但是擁有一群見多識廣而且態度開明的消費者,也有當年仍屬強勢的大眾傳媒,跟國際社會接軌的文化產業以及寶貴的市場推廣經驗。國產音樂傳到香港之後,如果被認定有商業潛質,會被調校和重新包裝,然後推向國際市場。因此,九七前,內地和鄰近地區(例如台灣和東南亞)的音樂人,不管是屬於流行音樂還是嚴肅音樂領域,都樂於來香港測試實力,接受商業文化的洗禮。
可惜的是,九七後,香港正慢慢喪失上述優勢。言論自由和創作自由的空間正在收窄,社會風氣越來越保守,傳媒被愛國商人收購,文化產業的發展由官僚主導,香港人的整體質素和品味亦正在下降。與此同時,內地的文化產業開始成長。從香港的角度看,長遠來說,情況並不樂觀。
小圖:西崎崇子(Takako Nishisaki)
註釋:
(註一)維基百科:樣板戲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D%A9%E5%91%BD%E6%A0%B7%E6%9D%BF%E6%88%8F&variant=zh-hk
(註二)包括<東方紅>、<國際歌>、<大海航行靠舵手>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註三)「國樂」是解放前和遷台後的國民政府用語。八十年代之前香港亦沿用「國樂」一詞(例如「宏光國樂團」),香港中樂團成立之後慢慢改用「中樂」。大陸一般用「民樂」或者「民族樂」,新加坡則用「華樂」。筆者曾經出席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夏飛雲的講座,他笑說這四個字加起來剛好是「中華民國」,從前這樣說要挨批(鬥),說時笑容苦澀,猶有餘悸。夏飛雲是香港中樂團現任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閻惠昌的老師。
(註四)余少華“從四個港產<梁祝>版本看大陸文化在香港的本土化” (二零零一),載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傳統音樂學會合編<中國音樂研究在新世紀的定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 1042–1058頁。
(註五)陳鋼的文章<西崎崇子與梁祝>,收錄於散文集<黑色浪漫曲>,學林出版社,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初版,124-125頁。
延伸閱讀:
香港中樂團:<梁祝> 版本知多少?
http://www.hkco.org/BIG5/concert_30th_info_c13_tc.asp
吳大江傳
http://www.hkbookcity.com/showbook2.php?serial_no=85954
那索斯唱片公司:西崎崇子
http://www.naxos.com.hk/Display1.asp?path=takako.htm
這家唱片公司的老闆 Klaus Heymann 是西崎崇子的丈夫,可以說是官方網頁。
01/07/2008
2008年6月15日星期日
審死官
「褲焗腸」風波中,有幾個箭靶。首先是「心繫加國」的蘇律師,然後是二十八歲的大學助教,以及宣稱無意放棄新加坡國籍的伍律師。網上有許多人認為伍小姐態度輕佻,稱她為「輕佻坡妹」。
其實蘇律師亦同樣被指態度輕佻。只不過網上論壇向來由男性主導,所以伍律師比蘇律師更加惹火。網民以外,還有向來非常「尊重」女性,曾經宣稱「十個女人十個雞」的「潮州怒漢」詹培忠,他認為伍小姐既然捨不得外國國籍,好應該「劈炮唔撈」,否則一女侍二主,成何體統?
女律師是否砌詞狡辯,是否具備政治智慧,暫且不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華人社會中,受過西方法律教育的人註定不受歡迎,而女律師又比男律師更容易招人話柄。背後的原因是東西文化差異,以及華人社會對職業女性的態度。
中國文化沒有辯論的傳統,所謂「真理越辯越明」不過是空話,小孩子切莫當真,否則死無葬身之地,看看陳巧文就知道了。由漢代獨尊儒家開始,辯論的功能就被否定。孟子說:「余豈好辯哉? 余不得已也。」(註一)儒家思想推崇剛毅木訥、尊師重道之士,主張尊卑長幼有序,不鼓勵人挑戰現有制度。缺乏思辯訓練,令中國人成為統治者的玩具,幾千年來沉淪醬缸,無力自救。更可怕的是,正如林語堂所言,中國人「憎恨邏輯,並且極端懷疑完美無疵的議論」(註二)。
受過西方法律教育的中國人,必須明白這一點,在法庭以外適當地調整自己的語氣,方能融入保守偽善的華人社會。在法庭上越成功,私底下就越要收斂。否則一開口便是一副英美法庭律師腔,得勢不饒人,只會被自己的同胞認定是口舌招尤、目中無人、以下犯上、囂張跋扈,諸如此類。輕則被人批評,重則開罪權貴。在華人社會做律師,必須學會精神分裂:上庭時據理力爭,法庭外卻要客客氣氣,小心侍奉客戶和處理跟權貴的關係。
新加坡國籍的伍律師、加拿大國籍的蘇律師、本人「熱烈擁護」的林公公,以及台灣的陳水扁、張俊雄和呂秀蓮,都有同樣的問題,就是法庭以外依舊是一副律師腔,忘記了照顧中國同胞的面子和心靈。在奉行忠奸二元論的華人社會,他們會自動被撥歸奸角陣營,難以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對於從政的人來說,這是大忌。他們的律師身份,會變成包袱,甚至是負資產。
華人社會中,律師是個非常不討好,容易犯眾憎的行業。統治者固然對律師心存顧忌,老百姓亦視之為「狀棍」。傳統觀點是讀書人一涉訴訟,便屬下流。既是下流,又缺乏「群眾基礎」,官府亦無須諸多顧忌,拉之鎖之殺之可也。在華人社會當律師的,如果天生一副娃娃臉,個子小,處境就更加可憐 ―― 掌權的大人們,最討厭駁嘴駁舌的小孩子,隨時賞你一記耳光,或者把你關起來。代表上海靜安區拆遷戶打官司的內地維權律師鄭恩寵,就被共產黨關了三年,罪名?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那群老百姓狀告的人,叫周正毅(註三)。周正毅背後是誰?國家機密。
正因為有這樣的文化背景,才有<審死官>(1948)(註四)這部經典電影,馬師曾飾演清朝爛仔狀師宋世傑,紅線女演潑辣老婆,夫婦合力跟貪官鬥法。宋世傑的生存之道是「你當我爛仔呀嘛?好,我就同你鬥爛仔!」他其實是個好人,面惡而心善,肯為黎民百姓伸冤。相比之下,今時今日港產的電視劇和電影中的律師角色,十居其九是奸人。
在華人社會當律師難,當女律師難上加難。
共產黨說得明白,法律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工具,是革命政權的武器,是土匪頭目手中團團轉的鋼珠。一個中國女子不安守本份,硬要闖進男人獨霸的領域,主動跟男人爭玩具,簡直是死罪。在華人社會,膽敢挑戰父權制度的女人,其罪當誅。因此,港產的電視劇和電影中的女律師,只能愛上黑社會大哥,替他打官司或者打理不法生意,最後還要為男人犧牲或者被拋棄,方能贖其一身罪孽。而她還不是他的原配,又或者他根本不愛她,是她自作多情自甘墮落 ―― 這樣才是對女律師最徹底的懲罰。港產片向來就痛恨女人,尤其是社會地位高的專業女性。
由此觀之,伍小姐就算不是新加坡國籍,就算她沒有犯政治錯誤,就算她沒有講錯說話,就算她長得再好,都不可能得到香港市民的歡心。上天待她不薄,出身好,劍橋學歷,任職美資大行,得到權貴的青睞,一直以來走的都是青雲路,許多人求之不得的東西她都有了。然而換了戰場,優點卻變成缺點,你說公平不公平?
註釋:
(註一)<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章),全文見以下網頁:
http://www.chineseclassic.com/13jing/montzu/ch06_3.htm
(註二)林語堂的文章<漫談中外>收錄於<林語堂文選>,鐘文出版社,一九九零年七月出版,187 頁。
(註三)BBC 中文網:上海法院駁回鄭恩寵上訴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3330000/newsid_3330100/3330139.stm
(註四)一九四八年,馬師曾把京劇故事<四進士>改編為<審死官>。一九九二年,杜琪峰重拍<審死官>,由周星馳、梅艷芳主演。
維基百科:電影<審死官>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E%A1%E6%AD%BB%E5%AE%98&variant=zh-hk
小圖:<審死官> (1992)
15/06/2008
2008年6月8日星期日
人生交叉點
由陳歌幸的遭遇,想到一些跟音樂無關的東西,寫在這裡。
作為左派文人的領袖,夏衍的品味好、鑑賞力高,只是太天真太傻,對共產黨寄予厚望,結果累死朋友,而且恐怕不止陳歌幸一個。這種事情,中國人叫「好心做壞事」,西方人的說法是「到地獄的路用善意舖成。」(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
解放初期,夏衍曾經看中一位女作家,想提拔她為自己兼任所長的上海電影劇本創作所擔任編劇。一九五零年七、八月間,他安排這位女作家隨上海文藝代表團到蘇北農村參加土改工作。
她是不大理會政治的人,但悟性非凡,這兩個月的經歷令她明白自己跟共產主義格格不入。夏衍想招攬她,結果令她下定決心離開。五十年代初,她以「繼續學業」為藉口離開大陸。她先後逃出了自己的家與國,晚年回顧一生軌跡,自覺有逃跑的運氣。那兩個月的見聞,被她寫進小說<殃歌>。
人生交叉點,總是無聲無息地出現。同樣是上海灘的文化精英,年齡相差大約五歲,一個是擁有赤子之心的音樂家,響應夏衍的號召歸隊,從香港回歸新中國,結果英年早逝,並且連累妻兒。另一個是閱世極深的沒落貴族,在空氣中嗅到殺機,取道香港到美國,從此避居海外,繼續創作,直至凋零。
夏衍又如何?一九五四年,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分管電影與外事工作,曾將<祝福>和<林家鋪子>等小說改編為電影劇本。文革期間被批鬥,入獄八年。一九七七年後復出,七九年當選為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一九九四年,九十五歲生日,被國務院授予「對國家有傑出貢獻的電影藝術家」稱號。翌年病逝北京,骨灰撒入錢塘江。
他是共產黨的宣傳機器。
「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黨員離世前,尚有最後的試煉:一九九四年底,有台灣媒體到北京訪問夏衍,請他談張愛玲,拍攝前一天,夏衍的祕書告訴台灣製作人,他身體不適,以後再拍。兩個月後,夏衍病逝。
如果接受訪問,夏衍會怎麼說?繼續做宣傳機器,背誦陳年黨八股?還是像巴金一樣,見時日無多,把心一橫講真話,慶幸她逃出虎口?身體不適,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
真真假假,已經不重要。午夜夢迴,見到血跡斑斑、披枷帶鎖的一眾老朋友,依舊是年青時的模樣。醒來驚覺自己活到九十開外,看見由共產黨頒贈的鮮紅冊頁獎狀,會是甚麼滋味?
夏衍和張愛玲同樣在一九九五年去世,他二月,她九月,他比她年長二十歲。兩人的骨灰同樣撒入水道,分別是錢塘江和太平洋。地球表面的江河湖海應該是相通的,死後煙波中相逢,可會打個招呼?咱們的祖師婆婆,可會再次逃跑?抑或像她筆下<同學少年都不賤>的女主角趙玨一樣,逃出大陸之後,在美國重遇昔日的左傾同學,大家都把臉別過去,裝作看不見?
三個人,三種命運。夏衍 (1900-1995) 、陳歌幸 (1915-1961) 和張愛玲 (1920-1995) 都是上海灘的文化精英,都曾經涉足中國的電影業,都曾經以香港作為人生的中轉站。他們的真實人生,比電影或者小說更傳奇,英文說法是 Life is stranger than fiction.
真正的智慧,從來無關年齡、性別、知識和階級。生死抉擇,往往就在一念之間。當時不以為然,過後回頭一望,動魄驚心,欲語卻無言。
小圖:張愛玲攝於一九五五年離開香港前,照片收錄於<對照記>,皇冠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七月初版,八十二頁。
參考資料:
陳鋼的文章<絕唱 ―― 我的父親陳歌幸>,收錄於散文集<黑色浪漫曲>,學林出版社,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初版。根據內文推敲,陳歌幸的出生年份應該是一九一五。
維基百科:張愛玲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C%B5%E6%84%9B%E7%8E%B2&variant=zh-hk
維基百科 :夏衍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8F%E8%A1%8D
蔡登山<傳奇未完:張愛玲>,天下文化,二零零三年二月。
08/06/2008
2008年6月1日星期日
永遠的微笑
陳鋼跟初戀女友分手後,在一九六一年初回家探望母親。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夜,他未入門就聽見媽媽放聲痛哭,原來她剛收到丈夫的死訊,被通知他已於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五日因「心力衰竭」而死,年僅四十六,遺下妻子和四個兒女,陳鋼是長子。
陳鋼的爸爸叫陳歌辛,媽媽叫金嬌麗。陳歌辛在一九五七年被打成右派,發配安徽白茅嶺勞改。一九六二年十月,金嬌麗帶著一個小木箱,撿拾丈夫的二百零六根骨頭,回鄉安葬。陳歌辛的墓,後來在文革期間被盜掘。
父子都是作曲家,都用音樂紀錄自己的愛情生活。兒子用<梁祝>紀念初戀,而父親寫給妻子的歌,叫<永遠的微笑>,曲詞都是他的手筆,原唱者周璇,歌詞如下:
心上的人兒 有笑的臉龐
她曾在深秋 給我春光
心上的人兒 有多少寶藏
她能在黑夜 給我太陽
我不能夠 給誰奪走僅有的春光
我不能夠 讓誰吹熄胸中的太陽
心上的人兒 你不要悲傷
願你的笑容 永遠那樣
李碧華形容這首歌「純樸得沒甚麼花巧。因為原始,所以動人。」(註一)想重溫周璇溫柔的歌聲,請到以下網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2N2dppbxtE
陳歌辛應該是個簡單的人。觀乎他日後的遭遇,這首歌似是向妻子訣別的心聲。彷彿冥冥中早有定數,歌詞預告了創作人的命運。
陳歌辛是上海灘的顧嘉煇,他的作品包括:<夜上海>(周璇)、<莫負青春>(周璇)、<小小洞房>(周璇)、<鳳凰于飛>(周璇)、<花樣的年華>(周璇)、<玫瑰玫瑰我愛你>(姚莉)(英文版 Rose Rose I Love You 的歌者是 Frank Laine)和<薔薇處處開>(龔秋霞)等等。
根據金嬌麗的回憶,她和陳歌辛的愛情故事,比兒子陳鋼更精采。
媽媽金嬌麗是上海灘的小家碧玉,十六歲當選校花,曾經客串播音員,也演過話劇,是當年的海派「潮人」。她是上海吳宮飯店經理的女兒,祖先是阿拉伯裔回民。
爸爸陳歌辛加入電影圈之前是窮音樂教師,他的祖先是娶中國女子的印度貴族,但是自幼被送交姓陳的佛教家庭撫養。他不是共產黨,卻有不少左翼文人朋友,例如夏衍。
這段感情面對階級和宗教兩大障礙,另外還有世俗眼光 ―― 他們是師生戀。媽媽的父親認為這個男人是共產黨,不能嫁,但他們畢竟結了婚,當時他二十,她十七。那是三十年代中期,左翼文人開始在上海的電影界冒出頭,周璇的代表作<馬路天使>(1937) 便是這段時期的作品。
許多年後,金嬌麗到美國探望兒孫,在長子陳鋼生日當天,鄭重向他「宣佈」其實他有份出席父母的婚禮 ―― 換言之,她和陳歌辛是「奉子成婚」,而製造地點是戲曲故事中的浪漫場景杭州西湖。懂得先上車,後補票,他們比梁山伯和祝英台聰明。
陳歌辛在一九三一年加入電影圈,為不少電影作曲,有時兼填詞。一九四六至一九四九年間他在香港,為周璇創作<夜上海>、<莫負青春>、<小小洞房>等名曲,解放後他響應夏衍的號召,帶著妻兒從香港回歸新中國,到一九五七年被打成右派,一九六一年去世。
衝得過千般障礙,敵不過覆雨翻雲之手,剩得斷腸感慨。(註二)
陳歌辛死後,四十出頭的金嬌麗在艱難的環境下養大三子一女。四個孩子都成材,長子陳鋼和幼子陳東繼承了父親的音樂天賦,分別成為作曲家和歌唱家。次子陳鏗是數學教授,女兒陳小麗是德語教授。
金嬌麗的晚年生活很寫意(註三),經常到美國探望兒孫(幼子陳東旅居美國)。在美國,她回復「潮人」本色,電爆炸頭,穿色彩鮮艷的便服,玩機動遊戲。她重拾年輕時的玩意,跳舞,看電影。
丈夫的音樂成就終於得到肯定,她有機會出席音樂會,看長子、幼子跟香港和美國的管弦樂團合作,演奏和演唱丈夫的作品,回味一段真摯的感情。音樂會結束,她接過一籃子紅玫瑰,轉身面向觀眾,送上飛吻。
二零零七年初,她八十開外,到電視台接受訪問,笑談人生的風雨,帶領現場觀眾唱<永遠的微笑>。
笑到最後的,通常是女人。
小圖:金嬌麗攝於四十年代,她是陳歌辛的妻子,陳鋼的母親。
註釋:
(註一):李碧華的專欄文章<心上的人兒>(06/11/2005) 可以在以下網址讀到:http://blog.yam.com/lpw/article/5395968
(註二):改寫自黃霑的歌詞,歌名<情愛幾多哀>,作曲顧嘉輝,歌者是關正傑,收錄於大碟<虛竹傳奇>(1982),歌詞如下:
情和愛 幾多哀 幾度痛苦無奈
無窮怨 幾多冤 幾許淒然期待
情和愛 幾多災 幾度要將人害
迷茫網 一張開 要你蹈進孽海
幾多次枉癡心 換了幾多傷害來
衝不過千般障礙 剩得斷腸感慨
明明知 愛有害 可是我偏也期待
但求得 她一笑 彷彿抵上萬次災
幾多次枉癡心 換了幾多傷害來
衝不過千般障礙 剩得斷腸感慨
明明知 愛有害 可是我偏也期待
但求得 她一笑 彷彿抵萬次災
為換到 她的愛 甘心衝進恨海
這首歌是八十年代 TVB 電視劇<天龍八部>的插曲,想重溫關正傑的歌聲,請到以下網頁:http://www.youtube.com/watch?v=0qAP7eoihtE
(註三)關於金嬌麗的晚年生活和陳家四個孩子的近況,以下網頁有詳細介紹:
http://fangg290.blog.sohu.com/62374112.html
01/06/2008
2008年5月20日星期二
2008年5月11日星期日
恨綿綿
時間是一九五九年的春天。
有個在上海唸音樂的男孩子透過一位女同學,結識了一個屬於部隊文工團的女孩子,開始談戀愛。當時男孩子正跟另一位同學合作寫歌,他把初戀的甜蜜注入曲中。到五月底,樂曲寫好了,經無線電廣播傳遍中國。男孩子初嚐成功滋味,女孩子的家人卻反對這段感情,原因是「我們全家都是共產黨員,你怎能跟一個右派的兒子好?」
無奈困於繭中掙不脫,想化蝴蝶,衝開萬千結。(註一)
兩人繼續私下約會,這段感情維持了一年左右。一九六零年的夏天,女孩子在北京的北海公園向男孩子提出分手,當時公園中廣播喇叭傳來的,正是他寫的樂曲,而且是<樓台會>的那一段。三個月後,女孩子服從家人的安排結婚。
婚後她跟丈夫到上海聽一場音樂會,又聽到那首樂曲,並且見到男孩子上台謝幕。他不知道她在台下,她後來告訴男孩子的女同學,亦即是他們的媒人,那天她非常非常難過。
時光飛逝,一九七七年兩人在北京重逢。她告訴他,她的女兒正在拉他寫的樂曲。她跟女兒介紹他:「這是你媽媽曾經愛過的陳叔叔。」他在她女兒身上看見當年的她,只是眼前的她,已經改變許多,變成一個他不認識的陌生人。歷劫重逢,似近還遠,回不去了。
蒼天愛捉弄人,情緣常破滅。(註二)
他叫陳鋼,一九五九年他和音樂學院的同學何占豪合寫<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首演者是當年十八歲的俞麗拿。
參考資料:
陳鋼的文章<黑色浪漫曲>收錄於同名散文集,學林出版社,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初版,第四十一至四十四頁。
註釋:
(註一)和(註二):八十年代,<梁祝>的<相愛>主旋律被改編成廣東歌<恨綿綿>,填詞鄭國江,歌者是關正傑。歌詞如下:
為何世間良緣每多波折
總教美夢成泡影 情天偏偏缺
蒼天愛捉弄人 情緣常破滅
無奈困於繭中掙不脫
想化蝴蝶 衝開萬千結
情緣強中斷時 痛苦不消說
可歌往事留在腦海 夢中空泣血
即使未許白頭 柔情難以絕
情義似水滔滔斬不斷
翻作恨史 千秋待清雪
YouTube 精選:
關正傑:<恨綿綿> (198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t9r12E0tDM&feature=related
小圖:<梁祝>唱片封套,演奏者是呂思清。
Revised 07/04/09
2008年5月1日星期四
舍我、思危
五一勞動節,從一對父子說起。
父親是生於光緒年間的民國報人,十四歲開始投稿,畢生獻身新聞事業。他一生辦過多份報紙,屢次被封殺查禁,年青時幾乎被軍閥槍斃,曾經開罪的權貴包括袁世凱和汪精衛。作為報人,他的履歷表非常有份量。
舍我是他的筆名,後來成為廣為人知的名字。那年代的報人,很天真很傻,他們相信在內憂外患和專制獨裁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立場堅定,態度公正」。窮書生辦報,是為了講真話,不是為了等官府招安,也不是為了企業的紅封包。
他有三段婚姻,第一任太太誕下兩個女兒,第二任太太誕下一男二女。唯一的兒子一九三五年年六月在北京出生,報人父親感時傷世,遙望東北的烽煙,俯聽日軍的鐵蹄,為他起名「思危」。
國民政府遷台後,他跟馬英九的父親一樣,帶著妻兒在香港生活。兒子在香港的香島中學唸書,受到共產主義的薰陶,十五歲時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前身)。十六歲,離家出走。
兒子是這樣說的:「一九五一年,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我獨自一人由香港返回內地,一個十六歲的少年提著一只手提箱,開始了我的奮鬥歷程。」
一九五二年,父親帶著妻女遷往台灣。此後數十年,父子兩人分道揚鑣。
五十年代初,父親在台灣當立法委員。那是蔣家天下的年代,網上的資料沒有提及他的黨籍,只是說他曾經頂撞蔣介石、爭取開放報禁以及為白色恐怖的受害人呼冤。遷台之後他似乎沒有坐過牢,這樣看來,應該算是國民黨的「諍友」。一九五六年,父親在台北成立「世界新聞職業學校」,後來升格為「世新大學」。
一九五二年九月,兒子入讀華南工學院,一九五四年轉入華東化工學院,一九五六年畢業,一九七八年任化工部科技局工程師,一九九四年任化工部副部長。從一九五六到一九七八年,中間有二十二年的空白,官方傳媒沒有交代,但是不難想像。
一九九六年起思危擔任一個叫「民健」的「民主黨派」的中央主席,一九九八年起歷任第九屆、第十屆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當日的熱血青年,變成政治花瓶。
這對父子聚少離多,要到一九七九年,才於美國洛杉磯團聚。一九八一年兒子到美國唸工商管理碩士,一家人幾次短聚。一九九一年,父親病逝台灣,享年九十四。一代報人,病中不能言語,仍手書「我要說話」。
那是九十年代初,大陸的股票市場徒具雛型,開始建立 A、B 股雙軌制。曾經傾盡家財舉債辦報,一生兩袖清風的老報人應該不會料到,日後兒子會因為評論股市,成為香港傳媒的寵兒。
思危五十年代在廣東生活,學得一口流利廣東話,因此頗受香港傳媒的歡迎。二零零八年初他在香港的中文大學演講,向現場觀眾送上四句炒股格言:「股市有風險,入市要審慎。選股要小心,持股要耐心。」對於炒股經驗豐富的香港人來說,這幾句話略欠新意,但勝在押韻,可以為傳媒提供 Soundbite 。
思危苦口婆心地勸喻內地股民回頭是岸,呼籲大家投資 A 股要「居安思危」。由一位在美國唸過 MBA 的國產化工專家來評論非常「化學」的中國股市,實在適合不過,用內地術語是「對口單位」。可惜,財迷心竅的大陸股民急於「奪回勞動的果實」(國際歌歌詞),沉迷過山車,夢想吃「大茶飯」,他的警戒只會被當作耳邊風。
共產黨相信,歷史不以個人主觀意志而轉移。即是說,要爆的煲遲早會爆,要跳樓的還是會跳樓,要上街的終有一日會上街。
從「舍我其誰」到「居安思危」,見證理想年代的終結。為集體奉獻個人的勞動模範故事,今時今日已經沒有市場,連小孩子也騙不了。幸好中文夠靈活,四字成語總有轉圜的餘地,可以有多種詮釋,所以「思危」能夠順利轉型成為財經評論員。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命運。中國人父母總是一廂情願地以為,名字可以預設兒女的人生軌跡。四字成語還好,因為總有自圓其說的方法。怕就怕名字改得太白太死,孩子長大後,不但期望落空,而且淪為笑柄。
名不符實的人,香港多得很。為國家添煩亂的叫建華、致力洗刷港英餘孽身份的叫振英、沒有祖蔭也沒有實權的叫蔭權、從來沒有青春過的叫英年、既無德行亦無成就的叫德成,還有一個大吉利是終極頂級狗奴才的叫瑞麟。
小圖:圖左是成舍我 (1898-1991),圖右是成思危 (1935-)。
延伸閱讀:
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
http://csw.shu.edu.tw/website/2-1.html
成舍我生平事蹟年表
http://csw.shu.edu.tw/website/2-2.html
成思危簡歷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1/23/content_250849.htm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2003/Feb/274491.htm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9/19/content_5110489.htm
成舍我一九七九年於美國洛杉磯與子女團聚留影
http://csw.shu.edu.tw/PUBLIC/view_01.php3?main=DigiDB&id=328
成舍我的四種精神 (作者:成思危)
http://csw.shu.edu.tw/PUBLIC/view_01.php3?main=people%20of%20chung&id=430
成思危的博客專欄
http://chengsiwei2005.vip.bokee.com/
01/05/2008
2008年4月13日星期日
情慾之歌
王家衛從來不是我的那杯茶。他的電影可以用二十個字總結:男男女女,行行企企,眉來眼去,紅啼綠怨,分手收場。看他的電影,不是看劇情,而是看他如何運用音樂營造氣氛。
在電視上看<2046>,背景音樂用了一首老歌 Siboney 。 Siboney 是古巴的一個城市,這首歌有許多人唱過,包括「陀地」樂隊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電影中所採用的是六十年代美國女歌手 Connie Francis (1938-) 所灌錄的西班牙語版本,中慢板的速度,磁性的歌聲,慵懶而性感,很配合王家衛電影中那些潮濕懊熱的床上戲,想重溫請到 youtube。
這首歌近期在亞洲電視的踩界節目<AV 事務所>中經常出現。這個節目雷聲大雨點少,主持白痴,嘉賓廢話,訪問內容無料到,慾海饑民肯定邊看邊罵。被挑撥的情慾無法得到滿足,比死更難受。每次節目結束前,都有兩三分鐘的廣告時段 ―― 女優們輪流在鏡頭前搔首弄姿,擺出誘惑姿態,吊餓男粉絲的胃口,負責調味的背景音樂便是同一首歌,同一個版本。
Siboney 有個中文潔淨版叫<西波涅>,歌者是唱紅<梭羅河>的印尼華僑女歌唱家陳蓉蓉,同樣是六十年代灌錄的版本,但是節奏比較輕快,歌詞也比較純情。到底是火紅年代的新中國,十億人民盡成藍螞蟻,階級鬥爭容不下白晝宣淫,所以歌名是「西波涅」而不是「西波捏」。想聽中文版請到以下網頁:
http://7yin.com/play_ok/88fca8aa0de25568.htm
小圖:王家衛電影<2046>
13/04/2008
2008年4月2日星期三
唐人街英文(三)
能夠支持到這裡,你一定好得閒,為了幫你打發時間,今次是自由題,沒有標準答案,適合編劇人才。
以下是兩組於一八七四年經三藩市電報局收發的英文電報,當年沒有中文打字,電報局職員又係鬼婆,華人顧客唯有各施各法,在「懂得」英語的親友陪同下,用廣式 Chinglish 寫電報。請發揮想像力,翻譯成廣東話,歡迎加添人物細節前因後果,萬一你寫出個史詩式劇本,不妨向籌拍<華工血淚史>的吳宇森賣橋。
自由題(請作古仔)
例子一:採礦業錢債糾紛
I no saby you, no can pay man; you send money I pay.
I want you pay your cousin Ah Hoey expenses to come. Downieville (地名)quick attend to claim. Am afraid there will be big fight.
Ah Hoey not here. Hop Wo Company and Nin Yung Company send men tonight. You no feel bad.
例子二:買賣人口/老婆走佬
Your woman she go Colusa.(地名)You want her go there.
Don’t you let her go. I will come tomorrow and see her. I want to bring her to Downieville to live with me. What time does the train start.
I will start for Wadsworth (地名)today and meet her on the way. Tell her to wait for me to come and if she wants to go I will let her.
Watch woman close. I come tomorrow.
講真個句,我覺得班金山阿伯好掂,賣豬仔的廣東人通常讀書不多,但係寫出來的 Chinglish 有紋有路,至少可以估到大意,利害過不少港產大學生。
小圖:一八九四年三藩市政府發給華人的居留文件
02/04/2008
唐人街英文(二)
初階篇應該難不到你,以下是一段歌詞。歌者是三藩市唐人街一位叫 Pete Wong 的 bar tender,歌名叫 Chinatown, My Chinatown,歌詞是中英文雙語廣播,曲詞唱由他一手包辦,請把它還原廣東話。
進階篇(估歌詞)
Tong yun-fow,
Ngor-ga tong yun-fow,
Dung-fo jun fai-wong.
Nom-nui on-guey lok-yip,
Wai guock jung gwong-wing.
答案
唐人埠,
我口既唐人埠,
燈火真輝煌,
男女安居樂業,
為國爭光榮。
小圖:黃柳霜 (Anna May Wong, 1905-1961),她是荷理活首位華人女星。
02/04/2008
唐人街英文(一)
當「維珍妮亞」變「弗吉尼亞」,「鴨都拿」變「阿卜杜拉」,「胡辛」變「侯賽因」,「碧咸」就快變「貝可漢姆」,當電視機傳來的聲音叫你火滾,你開始懷念拒絕奉迎的廣式翻譯或者廣式 Chinglish。
以下的英文譯名,來自一本英文小書 Cathay By the Bay (中文書名:<灣區華夏>,中文大學出版社,一九八八年),裡面有大約二十篇文章,描寫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三藩市唐人街風貌。作者高克毅 (1912-2008),筆名喬志高,英文名字 George Kao。他曾於中文大學翻譯中心任職,是美式英語專家。
且看你能否把它們還原中文,請用廣東話或者台山話思考。
初階篇(估中文)
1. Gai Jook
2. Opp Jook
3. Har Jook
4. Yee Sang Jook
5. Loop Cheong
6. Sui Hsien Far
7. Gum San Ding
8. Sze Yap
9. Wah Kew
10. Gong Gunn
答案
1. 雞粥
2. 鴨粥
3. 蝦粥
4. 魚生粥
5. 臘腸
6. 水仙花
7. 金山丁(賣豬仔的男人)
8. 四邑(開平、恩平、台山、新會)
9. 華僑
10. 講緊(電話接線生用語)
小圖:三藩市唐人街
02/04/2008
後記:董橋在<蘋果日報>的專欄文章<喬志高先生> (06/04/2008) 中提到這本英文小書,他寫道:
有一回, 我在電話裡告訴高先生說他的 Cathay by the Bay 我讀完第二遍了,學英文。他問我這本書好在什麼地方?我說每篇題目都誘人追讀正文。高先生很高興,說我真是資深的編者了:「 說中我用心之處!」 這本書中文書名叫<灣區華夏>,是一九五零年寫三藩市唐人區的特稿小品, 中大一九八八年出新版單行本,我的故交莊因毛筆畫插圖,十足豐子愷筆調。
董橋形容高克毅「是那個終日無憂的快樂人,活了九十六年含笑而去。」
八十年代末我在中文大學唸書,課堂之間有時會在「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小坐,看錦鯉之餘隨手拿起接待處的<譯叢>亂翻,看宋淇和高克毅兩位燕京校友,如何教寶黛用英文談情,又或者讓西門慶潘金蓮用外語叫床。
懂與不懂間,二十年過去了。
Revised 07/04/2008
2008年3月19日星期三
當你係客
九七之後的香港人相處之道,叫做「當你係客」。
當回報合乎理想,我會忍你,否則立即翻臉。而即使回報合乎理想,也是心不甘情不願,懷疑自己開價太低賺少左,面對「客戶」的時候往往心不在焉魂遊太虛,心思思騎牛揾馬,早日過塘吃大茶飯。交易完畢,提供服務的一方只想盡快離開,餘生天涯海角,死後靈堂不相逢。
究其原因,是經濟結構太過單一。
上一代香港人的世界,有夫妻老婆雜貨店,有世代相傳的鷄佬、魚佬和賣菜婆,顧客和供應商之間,對彼此的家庭狀況瞭如指掌,連店內的老貓生過幾胎,也一清二楚,是故「買賣不成仁義在」。這一代香港人的世界,只有連鎖集團,租約期滿便搬家,店員也是兼職或者時薪的,三日兩頭換一個,彼此的關係跟妓女嫖客差不多,即是「貨銀兩訖無心肝」。
當香港人只能成為服務行業的奴隸獸,你就不能怪他變得勢利。
服務行業都奉行客戶分層 (Customer Segmentation) 的原則,從成本效益的角度出發,按照客戶的消費能力劃分服務水平。對不起,你不是優越理財的客戶,沒有專用的窗口,請乖乖排隊,又或者請致電客戶熱線。客戶熱線非常繁忙,請耐心等候,我們很快會接聽你的電話,能夠為你服務,是我們的榮幸,你的輪候次序是......(下接電話音樂)。
在這樣的公司待久了,你自然學會計算人,不喜歡應酬沒有利用價值的人,不做沒有好處的事。你的腦袋裡有很多盤數,終日忙於計算誰欠了你多少,思量如何討回公道,設想萬一壞賬討不回來該怎麼辦。計算得越多,人越不快樂。
當香港人只能找到推銷員或者客戶主任之類的工作,你就不能怪責他們黑口黑面,不開口還好,一開口便是大話連篇或者晦氣說話。
當香港人每日工作十幾個鐘,但是收入依然不足以應付生活,還要不停被老闆施壓跑數,又或者被粗口橫飛的野蠻客戶罵個狗血淋頭,你就不能怪他們不懂生活情趣,不會談戀愛,不懂維繫婚姻,不會教養小孩。
當香港人視彼此為客戶,當人與人之間只剩下一盤帳目,當生命以交易為單位,你就不能怪父母入稟法庭,向兒子追討家用。也不能怪越來越多的香港男人拒絕結婚,以免離婚時被老婆分身家。更不能怪香港人為免四百萬投資付諸流水,不敢生孩子。
以今時今日的服務態度,當你係客,表面是恭維,其實是詛咒。
19/03/2008
2008年2月29日星期五
陶傑 vs 梁文道 (四)
陶傑跟梁文道的確是個循環。如果維基百科的資料正確,兩人的年齡剛好相隔十二年,都屬狗。根據坐鎮油麻地多年、四代老牌、家傳祕學、名震中外的玄學家鍾應堂師傅的分析,這兩個年份的分別是:
陶傑生於 1958 戊戍年,為進山之犬,為人和氣敦厚,有膽識,好冒險,喜自立。早年運勢顛倒,財帛虛耗,晚來得財得福,藝術事業成功。
梁文道生於 1970 庚戍年,為寺觀之犬,個性快活自在,做事機智敏捷。事事如意,一生利近發貴。惜犯指背(即是被「督背脊」),須防是非,丑年(牛年)見災。
參考雅虎香港的星座網頁,他們的性格是:
陶傑(1958 年8 月 17 日)獅子座,火象/陽性星座
獅子座由太陽神阿波羅管理,所以在他身上處處見陽光,熱情、自信、大方都是獅子座的特質。天生的領導能力令他喜歡指揮人和有強大的組織能力,不過過份的自信變成自大,加上固執性格,反應誇張,有時令人不知如何和他相處。喜歡成為焦點人物的獅子座,都有脆弱之時,因為他們太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往往因此而不快樂,不肯認輸的個性,也是令自己不快樂的泉源。
梁文道 (1970 年 12 月 26 日) 山羊座,土象/陰性星座
山羊座的人是十二星座中最有耐性,最小心的星座,個性腳踏實地,固執可以說是他們最大的特質,無論對事情的看法、態度,一旦堅持己見,不達到目的不會放手。山羊座的人,忍耐力和勤力度也是十二星座之最,他們亦是最孤獨的一個星座。一個典型的山羊座的人,最重視就是自己的面子,在外表你永遠不會知道他心中的想法。受到土星的影響,他們天生情緒壓抑,總是在內心中覺得自己背負了很多的責任,就是因為這樣,其他人很難了解他心中的想法。他對其他人的建議通常沒有甚麼反應,令到身邊的人很無趣,所以不要妄想要去明白他。其實他很沒有安全感,不會完全信別人,凡事三思而行,結果「船頭驚鬼,船尾驚賊」。
中西算命結果立此存照,準確與否請自行定奪。
29/02/2008
參考資料:
學術論文<陶傑散文研究>
http://www.jiulang.org/kkk/critique_0012.htm
維基百科:陶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9%B6%E5%82%91&variant=zh-hk
陶傑<賞畫如啖小鮮> (壹週刊31/01/2008)
維基百科:梁文道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2%81%E6%96%87%E9%81%93&variant=zh-hk
<中大四十年>特刊專文:
放縱也是一種博雅教育 —— 起碼在我身上(梁文道)
http://www.geocities.com/cu40super/articles/cu402270.txt
<中大四十年>特刊專文:
動物兇猛 —— 梁文道令人髮指的青春 (整理:鄧小樺)
http://www.geocities.com/cu40super/articles/cu401202.txt
<毛澤東自傳>
http://maobo.7x.com.cn/gushi/mzozizhuan/zizhuan-1.html
鍾應堂流年運程書
雅虎香港星相命理
http://hk.astrology.yahoo.com/zodiac/fortune/aqu.html
29/02/2008
2008年2月22日星期五
陶傑 vs 梁文道 (三)
表面上兩大才子各走極端,一個是功利犬儒的揾食份子,另一個是社會運動理論家。但是撇除表面的差異,他們其實有共通之處,就是兩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採取了跟上一代截然不同的政治立場。
陶傑
陶傑原名曹捷,出身左派報業世家,父親曹驥雲是前<大公報>副總編輯,曾經跟查良鏞(金庸)共事。母親常婷婷曾任職<大公報>編輯,外祖父常書林為<珠江日報>記者。陶傑母親的家族出了一位著名畫家常書鴻 (1904-1994),一生致力守護和研究敦煌文物。他的弟弟曹輝在中資公司工作。
網上發表的學術論文<陶傑散文研究>指出,陶傑在傳統左派的環境中生活了十七年(1958-1975),然後又在英國度過了十六年(1975-1991),時間上剛好相約。生命中的頭十七年,他在「左派學校」培橋中學和嶺南中學唸書,少年時代的陶傑熟讀<毛語錄>,試過串連、派過「反英抗暴」傳單、到過深圳看<東方紅>。 之後的十六年他在英國生活,頭八年唸書,修讀英國文學,參演莎劇,後八年在英國廣播公司任職,接受英國文化薰陶。兩段日子的生活氣氛差異極大,影響香港命運的兩種文化,先後在他身上發揮作用,而成年之後的陶傑明顯地選擇了英國。他的政治立場,跟父母百份之百相反。
傳統左派陣營看見一個「喝黨的奶水長大」的孩子公然跟父母和國家劃清界線,日日執筆推崇曾經「迫害」左派陣營的大英帝國,頗為不滿。<陶傑散文研究>指出,已故的民建聯主席馬力曾經指責陶傑「背叛了自己的出身」。
梁文道
關於梁文道的父母和祖父母,沒有公開的資料可查。梁文道曾於<信報>和<壹周刊>的訪問中自述身世:出生幾個月就被送交台灣的外祖父撫養,外公是洪門中人,從事飲食業。他在台灣生活了十多年,中學階段是台灣人口中的「小混混」(小流氓),把小刀綁在小腿上,用褲管遮住去上學,準備隨時「開片」(群毆)。之後回到香港升學,入讀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哲學系。
我們無法追查梁文道的父母和祖父母的政治立場,單單從他外公的社團背景來看,也許跟國民黨有點淵源。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在台灣生活的年代,是蔣經國 (1910-1988) 主政的年代,也是國民黨開放黨禁和報禁,台灣從專制走向民主的年代。至於他讀過的中文大學哲學系,拓荒者包括唐君毅、牟宗三和勞思光等人,學系的網頁是這樣寫的:
「在他們的辛勤耕耘下,本系得以秉承深厚的中國人文傳統,發展成國際公認的中國哲學重鎮,其中以新儒學研究的成績最爲顯著。」
對中文大學有點認識的人都知道,錢穆和唐君毅等人痛惜中國文化花果飄零,在香港避秦之餘,希望在海外延續傳統文化的香火。在精神上他們跟台灣的蔣家父子是相通的:毋忘在莒,莊敬自強,寄望有朝一日光復河山,重建儒家道統,修復被共產黨破壞的道德倫理。
今日的中大,新儒家的精神已經不存在,正如訪問梁文道的鄧小樺在<中大四十年>特刊中寫道:
「新亞人文館九九年裝修,新的水牌將「人文館」寫為「人民館」,比梁文道所為更具顛覆性。錢唐牟諸位新儒家學者,因反對大陸赤化而徙居香港,致有新亞書院之創立。想其之於泉下,對「人文」變為「人民」,亦難免不能釋然。」
歷史潮流浩浩蕩蕩,不以個人主觀意志而轉移。今日的中大校長,是國民黨元老于右任的外孫,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全國政協委員。台灣已經變天,老化的國民黨正在掙扎求存,借本土化延續政治生命。避秦新儒家的理想,早已無跡可尋;中大校徽上的那隻鳳凰,亦無枝可棲。
跟陶傑比較,梁文道的情況複雜而有趣,他在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影響較多來自國民黨,但是他沒有照單全收。梁文道的政治立場比較接近歐洲左派。他不認同信奉自由市場的自由主義經濟學者的觀點,亦不相信「漏斗理論」(Trickle down theory) ―― 即是富人在全球化過程中賺了錢,假以時日,財富效應會令窮人間接得益,因此,一切有利於富人的政策,長遠來說對所有人都有利。在全球化的爭議當中,他站在韓國農民的一邊,他的觀點因而受到<蘋果日報>和<壹週刊>一些信奉芝加哥學派 (Chicago School)、自命為佛利民 (Milton Friedman, 1912-2006) 徒子徒孫的財經評論員(例如左丁山,即是外號「中大護法」的香樹輝)的批評。
中大四年,沒有把梁文道變成新儒家,但是某程度上他繼承了中大的進步傳統,在<中大四十年>特刊中,他回憶自己輕狂的大學生活,是這樣說的:
「...回想起來,那時我刻意缺課走堂,藐視集體活動,是很幼稚很膚淺。但為了証明那種虛矯的姿態也有它合理的成份,我的確學到了一點批判的能力,就從批判自己身處其中的大學制度和似乎理所當然的大學生身份開始。這就是我受到的博雅教育;也是我最感激中文大學的地方。它不像某些大學那樣像中學。但願我不算太浪費納稅人的金錢。
...我的出身,我在大學裏的生活方式,應該讓我更清楚自己欠這個社會什麼。而這種反省的起點就是我離開大學校門的那一刻,畢竟博雅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有一個自省能力的人。不是嗎?」
中國式逆子
陶傑跟梁文道的共通點是他們都走出了國共內戰的陰影,在不同程度上拒絕了父母或者師長的意識形態灌輸,轉而向西方文化尋找安身立命的理念。陶傑選擇了英式理性實用主義,梁文道選擇了歐洲左派。表面上兩人南轅北轍,其實殊途同歸:擺脫上一代的冷戰思維,目光瞄準西方世界,我自求我道,建立屬於自己的世界觀。
中國男人要走出自己的路,先要跟父親決裂,這是五四運動以來的傳統。陶傑跟梁文道都採取跟上一代明顯不同的政治立場,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弒父行為。在傳統中國式父權社會中,乖男孩十載寒窗,背誦儒家經典,靠重複陳腔濫調考取功名,透過精神上的自我閹割換取名利權勢、妻財子祿。少數具有反叛精神的壞男孩,會選擇保存自我,在社會的邊緣過著自我放逐的生活。由於他們的存在顛覆了社會秩序,挑戰儒家道統,通常最後都是被當權者以叛逆罪名處死,魏晉時代的「竹林七賢」便是一例。
陶傑跟梁文道幸運地生於現代社會,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立場。跟另一位逆子比較,兩位才子其實非常溫和。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逆子叫毛澤東 (1893-1976) ,他的父親先貧後富,到毛澤東十歲的時候,已經家有十五畝田。換言之,老毛其實是小地主的兒子。毛澤東小時候,父親迫他學算盤和記帳,母親則派米接濟窮人。他討厭父親,喜歡母親。從西方心理學的角度看,老毛長大之後鬥地主,是弒父戀母的行為,亦即是「伊底帕斯情意結」(Oedipus Complex)。毛澤東的父親在 1920 年去世,沒有機會看到逆子開山立寨(中國共產黨在 1921 年成立)。可憐 1949 年之後有成千上萬的地主,白白做了他的替死鬼。
毛主席說過,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陶傑在左傾的梁文道身上,看到昨日的自己,或者自己父母的影子。梁文道在功利的陶傑的身上,看到自己未來發展的另一個可能,看到文人向商業社會妥協之後的結果。對他們來說,對方的存在,是一種提示或者警惕。陶傑跟梁文道不是瑜亮,而是鏡中的倒影,也是一齣時空交錯的<輪流傳>,當事人看得心驚肉跳。他們看對方不順眼,是必然的事。
Revised 02/05/2008
For D: Noted with thanks. Revised.
2008年2月15日星期五
陶傑 vs 梁文道 (二)
香港是商業社會,文人也是一種商品,需要經營。唸過商學院的人都學過「產品生命週期」(Product Life Cycle) 這個概念 。由產品推出市場開始直至完全停產為止,中間經歷四個階段:介紹期 (Introduction) 、成長期 (Growth) 、成熟期 (Maturity) 和衰落期 (Decline) 。上圖的橫軸是時間,直軸是銷量,需要詳細說明的話,請參考以下網頁:
http://www.quickmba.com/marketing/product/lifecycle/
陶傑
如果以時間、銷量和知名度來看,陶傑應該是處於成熟期。 1991 年從英國返港至今,陶傑已經出版近五十本散文集,算得上多產。翻開教科書,處於成熟期的產品面對消費者需求開始飽和、競爭加劇、銷量增長放慢和利潤下跌的局面,有需要擴大市場或者尋找新客戶,又或者減價促銷和改善售後服務。
陶傑一向走大眾化路線,近期更加是多元化發展,於網上選舉中入選「最成功跨界藝人」最後五強之列。多元化發展本來是對的,可以開拓新客源,延長產品的生命週期,但是用於文化產業,這種策略有利亦有弊 ―― 陶傑正面對曝光過度 (over-exposure) 的危險。跟高流轉消費品 (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 FMCG) 不同,文人是「手作仔」行業,無法大量生產或者複製,必須親力親為,而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地盤太多,一日走幾場,不免精力分散,一旦產品質素下跌或者內容重複,就容易走下坡,步入衰落期。
做生意的人都知道,香港人出名缺乏耐性而且口味轉變得快,面對重複的「中國式小農社會DNA」論述或者「中國無得救香港玩完」的結論,很快會厭倦。更可況,批判中國人民族性的文章,市場上早有不少替代品,例如柏楊、李敖、孫隆基和龍應台。老一輩,有魯迅、胡適和孫中山。
陶傑生於 1958 年,到 2008 年便年屆半百,到這個年紀要重新定位或者轉攻新市場絕非易事。文人從來心高氣傲,未必放得下身段,像陶傑這種性格巨星尤其艱難。另一個問題是陶傑的港式文字並不適合大陸和台灣讀者的口味,不利開拓新市場。國產憤青不會接受他對新中國的批判,學養所限也讀不懂他的英式冷嘲。用陶傑自己的話說:
「像紅樓夢裡那種對白,一語雙關,指桑罵槐,聲東擊西,表面在誇獎你,實際是挖苦,下一代的中國人越來越失卻了這種含蓄夾心的表達藝術。」
海峽的另一邊,以繼承中國文化香火自居的外省人只會視陶傑為另一個柏楊或者李敖,而習慣以閩南語和台式日語入文的本省人也跟陶傑格格不入。至於年輕一輩的台灣人,不管外省本省,都崇拜美國文化,對英國文化認識不深,陶傑沒有美國名牌大學的博士學位,對他們來說吸引力有限。
換言之,如果陶傑在香港市場走下坡,又或者因為某些原因失去地盤的話,他的出路不多。前車可鑑,黃毓民就是好例子。
易經的乾卦上九的占辭,叫「亢龍有悔」,意思是龍飛得太高,達到極點,不能再高又不能下降,進退兩難,悔咎不已。位高勢危,物極必反,東方的道家哲學跟西方的商學院理論不謀而合。
梁文道
論年紀和寫作年資,梁文道應該是處於成長期,或者界乎成長期和成熟期之間。他生於 1970 年, 1994 年大學畢業,大學期間開始參與社會運動和發表文章。他的著作數量遠低於陶傑,維基百科的相關條文中,只列出兩本著作的名稱,分別是<弱水三千:梁文道書話>和<味覺現象學> 。
翻開教科書,處於成長期的產品逐漸得到消費者的接受,銷量上升,產量增加令成本降低,生產商開始有利潤。成長期的策略是繼續改良產品質素和加強推廣,爭取提高市場佔有率。梁文道面對的挑戰,是應否為了開拓生存空間而淡化自己的反建制立場。
梁文道跟陶傑的分別在於一開始他走的是「小眾路線」 (Niche Player)(人棄我取燒冷灶)或者採取所謂的「藍海策略」 (Blue Ocean Strategy) (避開競爭激烈的主流市場)。好處是顧客比較忠心,跟生產者的關係比較密切,會視對方為欣賞對象、精神導師或者同路人。壞處是市場佔有率較低,在分銷商面前缺乏議價能力,分銷商不願入貨或者入貨量少,或者有需要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
梁文道在台灣生活了十多年,文章具有明顯的台式風格,篇幅長,喜歡引用外國學術詞彙,會深入探討學術理論跟社會現象之間的關係。緬甸僧人上街期間,他會介紹東南亞地區南傳小乘佛教跟亞洲東北亞地區大乘佛教的差異,以及討論佛門跟當權者的關係。有鑒於保育舊建築所引發的爭議,他主編的<讀書好>雜誌會專題介紹有關城市規劃的外國著作。
梁文道有意識地扮演社會運動理論家的角色,致力提升香港人的思想層次。其實他能夠在香港立足,已經是異數,也說明香港社會正在轉變中,公民社會正在成長。過去香港人是典型的廣東人性格,讀書是出於功利動機,對理論層面的爭論不感興趣,覺得這些東西是「三斤豬頭得把嘴」,即是「死剩把口」。香港的官府,長期由一群不學無術的中年官僚所把持,向來討厭挾理論要求對話和辯論的新生學院派。即使面對面坐下來,亦難有真正的溝通,皇后碼頭一役,林鄭月娥跟絕食人士鷄同鴨講,便是一例。
正因為策略和定位的差異,梁文道面對的問題,跟陶傑很不同。走「小眾路線」或者採取「藍海策略」,其必然結果是在香港他的讀者群相對有限,即使隨著公民社會的成長,他的銷量和知名度有增長的空間,但是他的作品依然難以達到大型出版社或者主流傳媒對數量的要求。
跟陶傑比較,梁文道更有條件開拓大中華市場,他的文章比較適合大陸和台灣讀者的口味,他們對理論層面的爭論有興趣,也習慣看長文。大陸和台灣的印刷傳媒有發表長文的空間,電子傳媒也有較多的文化節目時段。
然而梁文道跟陶傑一樣,面對華人社會無法避免的政治因素:從台灣人的角度看,梁文道是所謂的「僑生」。從內地的角度看,他是香港人,而且是熟悉台獨理論的香港人(梁文道熟讀「台獨教父」林濁水的著作)。換言之,海峽兩岸都把他當作外人。從當權者的角度看,一個喜歡扮演社會運動理論家的外人是一種潛在的威脅,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利用一下,拿來裝點門面,證明當權者的容人之量,但是統戰之餘必須小心提防。
在華人社會中,梁文道這類人面對雙重的風險:被官府敵視和被同志指責。如果他願意妥協,淡化反建制的色彩,會有比較大的生存空間,但是會開罪追隨者和革命同志,搞不好很容易變成陳獨秀。踏入 2008 年,梁文道還未到四十歲,還有反建制的本錢。再過幾年,他會否把自己重新定位,從小眾走向主流,又或者乾脆放棄香港,把事業重心轉移到大陸和台灣,值得留意。
15/02/2008
後記 (09/03/2008) :在網站<獨立媒體>讀到一篇梁文道發表於06/03/2008的文章,談到他開始把工作重心北移:
...一個良好的創意環境就算給不了太多的錢,至少要給人尊重。北京的報紙評選年度十大人物,作家和藝術家居然佔去一半;在香港當作家要受人重視,或許就得賣燕窩廣告。再說我所熟悉的媒體。一個學者能憑中央台連續每周地講<史記>而名揚全國,香港電視台又有「文化味」又受人注意的居然就是<志雲飯局>了。坦白說,最近一年,我不只辭去港台<頭條新聞>的工作,在內地<南方周末>等報刊上發表文章的次數也快要超過香港了,不是為了那日漸逼近香港的稿費,也不是為了以百萬計的發行量,而是為了一種群體理性討論的氛圍。在那裏,你或許會遭到很多反駁,但你起碼不孤獨,而且真有一種我們能夠改變現實的感覺。在那裏,觀念還是被尊重的,觀念還是有力量的。
(原載:明報06/03/2008)
<一個最後一代香港文化人的告白>
全文見 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309480
Revised 09/03/2008
後記/回應 (02/05/2008):
謝謝網友 chiu.ulysses@gmail.com 指出<陶傑 vs 梁文道 (三)>一個資料上的錯誤,已經修改有關的段落。29/04/2008 透過電郵收到這位網友的意見,張貼如下:
我在中學時期對陶傑很有興趣,讀遍他所寫的散文,還有他在不同媒體的節目。只要與陶傑有關,我也會捧場。很自然,對他的評論也看過不少。網絡上對他的片言隻語並不足道,分析得比較深入的,我看過有以下數位:潘國森<修理陶傑>、雷競璇〈罵人之種種〉、你引用的〈陶傑散文研究〉、東東心思社(http://www.kwuntung.net/)的數篇文章、安徒〈陶傑的醒目與憂鬱〉(獨立媒體網站),等等。
簡單來說,對陶傑的評論不外以下進路:(一)針對他的邏輯謬誤、引用失實,這是潘國森、東東心思社的進路;(二)罵他崇英、漢奸、文妓,這在網絡上隨處可見;(三)分析他的階級和犬儒觀,這是安徒的做法。在我看來,第三種進路最有價值,因為有助解答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為何陶傑如此受歡迎?
我認為閣下所寫的文章有趣,一來是你的部份觀點我在其他文章裡看不到,二來是你把梁文道(另一位我也很有興趣的作者)也拉進來討論。尤其是第二篇,說產品生命週期,很多陶傑的評論者也忽略這一點。今日的陶傑,跟剛從英國回流香港的陶傑,觀點立場沒有什麼大分別,但表達方法和曝光率就差很遠了。同樣是說中國,明報時期的陶傑在罵的同時亦不時表達出惋惜之情,讀來頗有恨鐵不成鋼的意味(事實是否如此則另作別論);現在的陶傑是不會這樣,只會犬儒地嘲笑,喜歡的便會覺得過癮,不同意的也沒有辦法。因為陶傑是不會跟你講道理,他會完全跳過你的理據而否定你,用既定的習見將你打發走。他的觀點來來去去都差不多,基本上都走不出自己給自己定下的框框,所以閣下的分析便很對了。陶傑在台灣和內地都不可能受歡迎,所以他除了留在香港,繼續當搵食才子,便沒有出路。至於他會否成為另一個黃毓民,我看就不會,因為香港人始終是偽善,香港人需要陶傑令大家自我感覺良好。
以上是我的小小意見,寫得很粗疏,有空再談。
Revised 02/05/2008
2008年2月9日星期六
陶傑 vs 梁文道 (一)
初三赤口,從兩個不咬弦的男人說起。兩位才子經常隔空過招,他們之間的明爭暗鬥,叫人想起葉孤城大戰西門吹雪。月圓之夜,紫禁之巔,白衣翻飛,劍氣縱橫,每一下殺著,都直插對方的死穴,印證一個非常古龍的道理,就是敵人往往比朋友更加了解你。
對於梁文道,陶傑是這樣說的:
- 讀書係好私人的事,唔應該用來做賣點。(電台節目「光明頂」)
- 有D「革命導師」鍾意乜乜乜...(「革命導師」是中國共產黨送給魯迅的封號,而陶傑對魯迅評價甚低,認為他的雜文有太多的歐化語法。)
- 策劃「童年灣仔」旅行團的文化人唔俾人拆樓,搞到札鐵工人無工開。(電台節目「光明頂」)
- 喜歡追求政治正確,同歐美左仔交換奶嘴的本地文化人。(報章專欄「黃金冒險號」)
不點名,但是呼之欲出。陶傑自稱「揾食份子」,擅長「人格分裂」,早已拋棄傳統文人「我手寫我心」、「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道德包袱,以老闆的立場為自己的立場。陶傑出身左派世家,但是非常討厭批判資本主義的歐美左派思潮,而後者正是梁文道的賣點。
對於陶傑的批評,梁文道的回應方式比較間接。在他主編的<讀書好>雜誌中,他籍著推崇詹宏志的文章,不點名批評陶傑「賣弄文字」。而最致命的反擊,來自刊登於該雜誌 (2007 年 2 月號)的一篇訪問,借前輩董橋之口狠批陶傑。董橋是這樣說的:
「我很高興看到陶傑那麼聰明,寫得那麼多,讀書讀那麼多,在社會上表現那麼好,我真的很高興。可是我常常跟陶傑講,留一點東西給自己吧,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吧,留一點小小的東西給自己吧,因為當你甚麼都有的時候,you miss something,你 miss 的東西,就是現在你花掉的東西。
留甚麼呢?就是你自己在文化上、知識上的 integrity 。我指的 integrity 不是操守,而是你對文化的一種 commitment,你對文化的一種信仰,這種東西不能沒有。因為他太聰明了,下筆可以呼風喚雨。可是最深的內涵,你留在心裏吧,你不要花掉;要是連最後的 integrity 都花掉的話,你以後會很不快樂。
一千萬個人裏面可能只有一個人做得了乩童,一上身就來,你要我黑變白,白變黑都行,而陶傑做到了。你說是不是很驚人?當我看到他的時候我很高興也很可惜。」
董橋說得婉轉,但是訊息清楚不過:出賣靈魂沒有好結果,請珍惜羽翼。
董橋在大中華文化圈中德高望重,跟陶傑一樣深受英國文化的薰陶,而且同樣是查良鏞年代的明報出身,目前董橋更加是陶傑揾食地盤<蘋果日報>的社長。論輩份高過陶傑,論修為一樣學貫中西,論金錢總算半個老闆或者上司,論語氣則苦口婆心,足以令嘻皮笑臉的陶傑低頭受教。
這正是梁文道的高明之處:表面上是改革派的他其實深明中國人社會的遊戲規則,面對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前輩頻頻叫陣,如其浪費青春跟他打口水戰,不如抬另一個老人家出來,讓他們在老人院內慢慢廝殺,消磨所餘無幾的歲月。反正咱們是早上的太陽,又已經佔領了道德高地,將來是我們的,讓他們去打或者去睡好了。這一場世代戰爭 (Generation war),梁文道先勝一仗。
09/02/2008
2008年1月28日星期一
梭羅河
曾經統治印尼三十二年的蘇哈圖 (Mohamed Suharto, 1921-2008) 去世,遺體送返家鄉中爪哇梭羅安葬。美麗的梭羅河畔,長埋一位獨裁者兼頭號貪污犯,不能不說是遺憾。
獨裁者的故鄉,因為一首經典的印尼民歌而廣為人知。在坊間可以找到的舊唱片中,這首歌有好幾個不同的名字:<梭羅河>、<梭羅河畔>、<梭羅河之戀>、<美麗的梭羅河>和<天長地久梭羅河>。名稱不同,旋律如一,開頭兩句的印尼語歌詞是:「幫家彎梭羅,咪拜呀波依奇。」因此,這首歌在英語世界的名字叫 Bengawan Solo。
這首老歌經常在影視作品中出現。1994 年劉德華主演的<鐵達時>電視廣告中,南洋窮小子愛上任性富家女,最後劉德華因為參加非法賽車,煞制不及,撞火車而死。時局動盪,富家女隨家人離開,上機前黯然回望,字幕出:「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女主角眼神野性,配上蜜糖色的肌膚,頗具南洋美女的風姿。今日我們都知道,這個廣告的創作人是鍾楚紅的丈夫朱家鼎。想重溫這個廣告,或者其他<天長地久>系列的廣告,請到 youtube。
廣告的風格叫人想起王家衛的電影:窮小子跟富家女在搖晃的吊扇下纏綿,燈影昏黃,襯底的背景音樂是一把充滿熱帶風情的磁性女聲,悠悠地唱著<梭羅河>。歌者的名字叫陳蓉蓉,是印尼華僑,1960 年回國,天津音樂學院聲樂系畢業,1966 年曾於天津為周恩來獻唱。廣告中採用的,是她在六十年代灌錄的錄音。以下網頁有陳蓉蓉的生平:
http://www.tjtv.com.cn/system/2005/07/21/001074554.shtml
當年廣告出街之後,有不少人想尋找這首歌的原裝錄音,中資的百利唱片公司於是重新出版了陳蓉蓉的錄音,收錄在一隻精選碟內,為了照顧年輕一輩的顧客,CD 封面大大隻字寫著:<天長地久梭羅河>,而且把歌曲放在 Track 1。也難怪的,這首老歌有不少唱國語流行曲的前輩歌手灌錄過,印尼版、國語版、雙語版都有,唱片公司擔心肥水流入別人田。其實大可不必,潘秀瓊和潘迪華的歌藝再好,也比不上陳蓉蓉的原汁原味 ―― 星洲炒米和上海年糕,跟正宗印尼炒飯比較,到底是有分別的。在內地,陳蓉蓉的歌聲是不少人的集體回憶,她唱紅了好幾首印尼民歌,<梭羅河>以外,還有一首<哎哟媽媽>,想聽她唱這兩首歌,請到以下網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a46d86010002zv.html
近期<梭羅河>在影視作品中出現,是姜文的新作<太陽照常升起>,由片中飾演華僑的黃秋生唱出。眾所周知,黃秋生是中英混血兒。巧合地,<梭羅河>這首歌,也是東西方文化的混血兒。話說十六世紀葡萄牙人因為戰敗,成為荷蘭人的俘虜,部份在爪哇落腳,他們把葡萄牙的 Fado(鍾偉文譯作「花渡」)音樂帶到印尼,跟印尼本土的「佳美蘭」民間音樂傳統融合之後,成為一種叫「克隆宗」的新音樂風格,<梭羅河>這首歌,就是代表作。
Fado 本來就是披著黑紗的女人,為失去的男人所唱的哀歌。葡萄牙的海風吹到印尼,增添了熱帶風情,看似變得豁達,其實哀怨不減。美麗的旋律,總是盛載著無限的哀愁。虛虛實實,浮光掠影之間,是人生的無奈。天地悠悠,逝者如斯。<梭羅河>裡面,有殖民地的歷史,有印尼華僑的血淚,也有早逝的愛人。
小圖:陳蓉蓉
YouTube 精選:
陳蓉蓉:<梭羅河>(4:4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wwosLT07dg
鐵達時經典廣告:劉德華青春燃燒完全版(1996)(1:3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tNdBCMICt0&feature=related
黃秋生:<美麗的梭羅河>(國語版)(1:4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0LGQKd7YuA
Revised 08/01/2012
For la maestrita: 原來是真正的南洋美女,謝謝告知。
訂閱:
文章 (Atom)